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之九品芝麻官(大秦)-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了《穹上心经》被补全之外,还有一本穹上昊天经也是头次出现。这份昊天经里面详细地记录了昊天金阙的一切。

    通过这本穹上昊天经,秦之初才发现他到目前为止。所发现、发掘出来青铜印以及昊天金阙的功能,只不是它们真正功能的牛一毛。

    另外。他一直以为青铜残印是主,昊天金阙是辅。而实际上,昊天金阙才是主,青铜印是副。它们都曾经同属于一个主人——玄穹高上大天帝所用,而这位大天帝的居所就是昊天金阙。

    玄穹高上大天帝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但是他还是陨落了,至于陨落的原因,在穹上昊天经中并没有提起。秦之初想起第一次进入昊天金阙所处的空间的时候,看到昊天金阙周围的残垣断壁,就知道玄穹高上大天帝的陨落一定牵扯着一场极其惨烈的大战。至于那场大战的经过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玄穹高上大天帝的成就太高,秦之初只能把他当成一个传奇故事来看了。他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以及他的女人、父母还有那些对他忠心耿耿的手下,那些等着他施政救他们于水深火热的百姓。

    秦之初草草地把玄穹高上大天帝的一生看了看,然后就开始查看昊天金阙的诸般妙用,还有如何将昊天金阙随身携带的问题。

    很快,他就发现随身携带昊天金阙,其实是个伪命题,非常容易就能够解决。他站在昊天金阙之外,面对着昊天金阙,按照穹上昊天经上的记载,施展了几手法诀。

    昊天金阙猛地一闪,就消失不见。秦之初把神识侵入体内,很快,就在眉心的泥丸宫中,找到了蛰伏起来的昊天金阙,昊天金阙中的一切,也随着昊天金阙在他的泥丸宫中安家落户。

    秦之初又很轻松地把昊天金阙放了出来,同样不费吹灰之力,把昊天印放了出来,跟青铜残印和七彩炫光印还没有合而为一的时候相比,现在的昊天印威力又大了数倍,真正的成了秦之初压箱底的保命绝技。如果打出来的不是虚影,而是青铜印的实体,威力还会更大。

    秦之初兴奋地翻看着穹上昊天经,越看,他越发现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曾几何时,昊天金阙是个比大周皇宫还要富丽堂皇的宫殿群,如今,昊天金阙就剩下一个破庙一般的庙宇了,反差之大,让他唏嘘不已。

    而要把昊天金阙变得壮阔,华贵,功能多样,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大量的争取到信徒,说白一点,就是让老百姓多给他树立长生牌位,多给他奉献点香火之力。有了香火之力,他才能做很多的事情。

    穹上昊天经中的诸多功能中,最让秦之初眼馋,最让他渴望马上拥有的就是界道,界是空间界的界,界道,就是连接不同空间界的通道,而“”并不是说只能在个空间界连接通道,而是说可以在很多空间界连接通道。

    只有在昊天金阙中修建了界道,那么不借用星际传送阵或者两界球之内的宝贝和阵法,就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各个空间界穿行。

    看到这样的神通,秦之初一下子就想到了智屏公主,想到了潘冰冰,想到了虞美惠。如果他能够悄无声息地在昊天金阙中,设置一个能够贯通大周和道域的界道,那么潘冰冰就不用再忍受相思之苦,随时都能够到昊天金阙,甚至是大周,与他见面,双修。

    潘冰冰即便是留在了道域,跟呆在他身边,也没多大的区别,可以帮他在道域中搜集各种资源,还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在他的身边,为他助阵。当然,反过来也是一样。

    界道对智屏公主、虞美惠等人同样有大用,对秦之初也是一样,无论怎么看,都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可是修建界道,哪怕是仅仅开通贯通大周和道域的界道,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香火之力才能够做到。如果靠昊天金阙中已经树立起来的二十多万块长生牌位积累,没有十年八年的时间,肯定没事。显然,这么长的时间,秦之初有些等不及了。

    感谢读者大大“演宁”的打赏,谢谢。(未完待续。。)

正文 第463章 有你的一个位置

    第463章有你的一个位置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

    祝大家双节快乐。求十月份的月票。

    ※

    秦之初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着强烈的要得到香火之力的念头。穹上昊天经中记述的很多跟昊天金阙有关的功能,归根结底都会指向香火之力。

    秦之初仔细的盘点了一下昊天金阙中长生牌位的数量,略有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比之他离开永定县的时候,并不是很大。

    安南王的叛乱席卷了三分之一的大周领土,但是他的轰动范围主要局限在榕州省,影响力自然而然也就主要在榕州境内。

    他那时只是永定县的知县,虽说后来又被委任为平叛使,但是他除了以比较快的速度,平定了榕州境内的叛乱之外,并没有来得及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安抚百姓,恢复民生。

    鉴于此,滕向东就算是想大力的号召百姓给他树立长生牌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既然长生牌位的数量一时间难以获得大的增长,他只能在长生牌位的质量上想办法。在他来璇玑圣域之前,智屏公主就提醒他要关注这方面,区分每一个给他树立长生牌位的人,所奉献的香火之力的多与少。

    他又亲眼目睹了真如两次虔诚叩拜时所激发的香火之力,真如没有树立什么长生牌位,但是他的虔诚、信仰却是不容否认的。甚至比很多树立了长生牌位的人,所激发出来的香火之力,还要纯粹和凝炼。

    秦之初把目光投向了供桌上摆放的那二十多万的长生牌位,屏气凝神。将神识延展开来,仔细地分辨着每一块长生牌位上所缭绕的香火之力的多少。

    他以往使用香火之力,都是同时从所有的长生牌位上抽取,也就是说他如果需要一定数量的香火之力,这个数量会平摊到所有的长生牌位上。此外,他曾经不止一次把所有长生牌位上的香火之力抽取干净,所以除了一些最近新增加的长生牌位之外,倒是不担心不能够准确判定每个长生牌位上的香火之力的多寡。

    昊天金阙已经跟他融为一体。早已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所以他没费多少力气,就有了个大致的判断。结果跟智屏公主所讲的差不多,每块长生牌位上所提供的香火之力的确有多寡之分。

    有些人是真的把秦之初奉为神灵。甚至是唯一的神灵,前者对他虔诚信奉,早晚三炷香,每逢节日以及初一、十五的时候,还会有专门的供奉献上。他们所奉献的香火之力,数量不菲,质地厚重,绵软柔和。乃是一等一的香火之力。

    那些把他奉为唯一神灵的,更是言必称“秦大人”。“秦仙师”,对他的信奉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他们奉献的香火之力是最多的,但是在他们所奉献的香火之力中,还带着一些狂躁,并不知质地最好的香火之力。

    还有些人把秦之初当成众多神灵中的一员,长生牌位虽然树立起来了,但是烧香的次数不多,但是还算有规律可循,他们所奉献的香火之力数量中等偏下,质地有些飘渺,只能说是中等的香火之力了。

    还有一种人,干脆就是抹不开面子,或者是为了装装样子,敷衍着或者装模作样的把香火之力树立了起来,偶尔烧烧香,甚至干脆不烧香,他们奉献的香火之力不但数量少,而且质地发虚,就像是发面发的过头的面团,看着不小,实际上气泡不少。

    这是世俗人的情况,除了他们之外,还有数量不多的给秦之初树立了长生牌位的修真者、修佛者,他们所奉献的香火之力的情况跟世俗人差不多,也分三等。不过有一点,他们普遍奉献的香火之力要优于世俗人,在其他情况下相同的情况下,修为境界越高,所提供的香火之力质地也越好。

    秦之初心中一动,所有的长生牌位就按照他观察到的结果,自动分行分列重新排列。看着那些提供数量最多,质地最好的长生牌位,秦之初皱起了眉头,多达二十余万的长生牌位,只有一万有余,能够归于其中。

    数量最多的是第三种类型,长生牌位上缭绕的香火之力不但少,而且质地也属于最次的。数量居中的是第二种类型,却也只有三万余。

    秦之初叹了口气,他以前注重数量,忽略了质量,看来以后还要改变一下策略,改为数量质量并举,尤其要注重质量。这个就跟练兵一样,乌合之众十万不抵精兵三千呀。

    秦之初花了几天时间,好好的谋划了一下应该如何提升信徒的质量,当然,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同时强化让更多的修炼之人信奉他,但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可不容易。

    毕竟修炼之人大多比较现实,谁能够给他们带来利益同时还得能够折服他们,他们才会信谁,而且持续的时间还不能够保证,万一有一位更强的人拉拢他们,他们就有可能转投他人的怀抱。

    好在,秦之初有了昊天金阙这个利器,可以根据长生牌位上香火之力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忠诚可用,是否一心追随。以后他完全可以根据这些情况,来决定是否大力提拔、重用和栽培某个人。至于其他人是否还有机会,就要看他们的表现了。

    穹上昊天经中还有很多需要秦之初学习的东西,其中就有让他疑惑不解的金傀儡的记载,不过他现在可没有时间下大力气钻研,万一钻研的过于投入,错过了跟龙寺方丈见面的机会,那就麻烦了。

    秦之初就利用剩下的几天时间。炼制起了丹药。强化丹道上的造诣,提升丹师等级,也是他的既定目标之一。而且炼丹也不怕耽搁时间,只要掐着点。就可以了,毕竟他现在炼制的丹药,等级相对来讲,都比较低,耗时也就比较短。

    转眼间,秦之初在昊天金阙中呆了二十天的时间,外面的时间,不多不少。刚刚过去十天,他准时破关而出,将昊天金阙收了起来。

    昊天金阙蛰伏在他的泥丸宫中,别看它现在不是很大。却别有一番巍峨、肃穆的感觉,青铜印托在泥胎金身的掌中,镇压着一切。

    这一次的潜修,秦之初的收获还是不小的,他炼制和融丹的成功率已经达到了一成。这说明他已经在银品炼丹师中站稳了脚跟。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毕竟他修炼的时间才两三年而已,又一直是独自摸索、修炼,即便是他的三个女人中有两个是金丹期。但是智屏公主和潘冰冰在修炼上,提供给他的帮助。一直是比较少的。

    相比较而言,蓬莱岛的姬佑君有着比秦之初更加得天独厚的条件。却要远远的输给秦之初了。

    秦之初满意地将阵旗收了起来,从静室中走了出来,站在院子里,沐浴着暖暖的阳光,闻着草木的清新香味,顿觉心旷神怡。他长长地伸了个懒腰,感叹道:“活着真好呀。”

    院门外响起真如爽朗的笑声,“道友这句话深得人生三昧呀。我们修炼之人一世苦修,所求不过是活着,能够一直长久地活下去。”

    “让大师见笑了。”秦之初连忙揉了揉脸,恢复了一下精神,笑道。

    真如一脚踏进院子,“道友,跟和尚我走吧。方丈刚刚出关,我把你的事情跟方丈说了说,方丈马上决定要见你。”

    “好。”秦之初只想着早日离开龙寺,见方丈倒是其次,虽然他也知道龙寺的方丈一定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真如带着秦之初离开了院子,朝着龙寺的后面走去。一路上路过几个殿宇,他还有心情停下来,指指点点,秦之初就知道真如必定是有的放矢,只怕前去见方丈的路上,有话要跟他说。

    果然,走了一会儿,真如貌似无意的说道:“道友,你跟我们佛宗有缘,深得佛法真谛,熟谙佛文,运用的炉火纯青。方丈最喜欢的就是你这样的朋友,说不定他会赞扬你几句,如果特别赏识你的话,还会赐你几件佛宝,你可不要拒绝呀。”

    “长辈赐,不敢辞。”秦之初装糊涂道。

    真如又道:“不知道友喜欢什么样的佛宝?是炼丹炉,还是类似袈裟一样的佛宝?”

    秦之初淡淡一笑,“大师,你我曾并肩而战,可以说关系不同常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不管是不是适合说出口,总要说出来,在下才知道该怎么做,是不?”

    秦之初已经打算只要真如的要求不过分,他就答应下来也无妨。

    一来,这里是龙寺,说好听点,他是客人,说不听点,他是案板上的鱼肉。

    二来,真如跟他相处的还不错,要不是真如和他并肩作战,还告诉他怎么做,他也不可能在凤镇的解围之战中,让大凤女刮目相看,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凤女赠宝之事了,他就不可能得到七彩炫光印。说起来,他欠了真如一个天大的人情,不换,他于心不安。

    真如讪讪一笑,“说来不怕道友见笑。和尚我已经查过了我龙寺珍藏的典籍,发现我佛宗确实曾经有一位前辈,法号佛海,曾经得道飞升,荣登极乐世界,成仙成佛,他遗留下来的佛宝,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圣物。龙寺上上下下包括和尚我在内,不想让圣物流露在外,有意请道友将圣物赠送给我龙寺,我龙寺不会让道友吃亏,愿意回赠道友几件佛宝,以示感谢。”

    “这样啊?”秦之初其实早就看出来真如想得到佛海袈裟了。

    说实话,佛海袈裟与他有用,但是并无特别大的作用,也就是在对付鬼魂等阴邪之物的时候,作用比较大。不过这一点,他也不是找不到替代的办法,青铜印已经恢复完整。他已经掌握了昊天金阙的运用方法,完全可以用摄魂金光来威慑群鬼,效果只会比佛海袈裟更好。

    只是这样做,要消耗大量的香火之力。不过用佛海袈裟的话。要消耗真元。香火之力也好,真元也罢,都是他的力量的一部分,消耗那种,归根结底,都一样。

    虽说失去佛海袈裟,对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秦之初并没有急着答应。他要是答应的太快。反倒显示不出来佛海袈裟的珍贵,相应的,就会被龙寺看轻,他能够得到的回报也就少了。

    “大师。咱们曾在凤镇并肩作战,你也是亲眼所见,在下之所以能够深入被万鬼围困的凤镇,所依仗的就是佛海袈裟。按理说,有了咱们在凤镇的交情。将袈裟赠与大师,乃是小事一桩,可是在下这样做的话,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可该如何是好呀?”秦之初拿腔作势地说道。

    “道友不要慌,我龙寺有很多佛宝能够克制鬼魂等阴邪之物。作用并不会弱于圣物。和尚我一定会把你的顾虑上禀方丈知晓,相信方丈一定会有解决之法。”真如被秦之初拿捏着短处。急忙说道。

    “让我考虑考虑。等见到方丈,在下一定会有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答复。”秦之初说道。

    真如急的都快抓耳挠腮了,秦之初说的实在是含糊,什么叫做“双方都满意”呀?不过他又担心秦之初不同意将佛海袈裟相赠,那样的话,为了避免圣物流露在外,就只有动手硬抢了,这样做,传扬出去,龙寺就会成为笑话,沦落为佛域的笑柄,故而轻易做不得。

    真如满心的忐忑,秦之初则是东张西望,龙寺实在是太大,比大周的紫禁城还要大上几十倍,他们又是徒步行走,所花费的时间自然就多一些,一直低头赶路难免发闷。

    蓦然,秦之初停了下来,他指着一个大门敞开的大殿,“大师,那里是什么地方?”

    这个大殿修建的比较大,但是与周围的大殿相比,并不显得有多么高。通过敞开的大门,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很多的泥胎金身,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不是和尚,不是尼姑,全都做僧侣以外的打扮,有道士,有书生,有商贾,男女老少,什么都用。

    “道友,那里是群贤殿。所谓群贤乃是各域曾经对包括我龙寺在内的佛宗,做过特别大贡献的朋友,我们龙寺还有其他的庙宇,就会给他们塑金身,念经烧香,祈祷佛祖保佑他们一切顺利,长生不老。”真如解释道。

    秦之初心中一动,“能不能带我过去看看?”

    真如这会儿对秦之初是千依百顺,至于是否方丈会等的不耐烦,他倒是不在意,方丈已经交代他了,让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劝服秦之初把圣物转赠给龙寺,多等一会儿,又算得了什么。

    秦之初跟着真如,来到了群贤殿。站在殿门口,看着门楣上悬挂着的匾额,上面用佛文写着“群贤殿”三个字。匾额已经很陈旧了,一看就知道年头不短了。

    踏进群贤殿,秦之初发现殿内也是个小世界,里面供奉的群贤像,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在每位贤人的泥胎金身面前,有两样东西,一个是长生牌位,一个是香炉。

    长生牌位的正面写着贤人的名讳,背面写着的是他的事迹,主要是为佛宗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香炉中青烟袅袅,一派香火鼎盛的景象。

    进了大殿之后,还有一个大香炉以及长明灯,大香炉中更是堆满了香灰,还有没有烧完的香烛。显然,这个群贤殿比之其他大殿,或许不够雄伟,但是这里的香火从来就没有断过。

    秦之初刚刚踏入群贤殿,就感觉到身周缭绕的都是香火之力,在每个贤士的泥胎金身上,更是被一层又一层上乘的香火之力包裹着,香火之力的数量之多,质量之高,让秦之初的眼珠子都差点红了。

    秦之初默默地感受着这些香火之力的来源,贤士前面的香炉是一个,大香炉是一个,另外还有大量的香火之力从群贤殿外源源不断地飘进来。

    “大师,这里的香火好像很鼎盛啊?”秦之初强忍着激动,镇定地问道。

    真如说道:“那是当然。这些贤士都为我佛宗做出过难以磨灭的贡献,我佛宗能有今日之规模,盛况,一源于我们修佛者自身的努力,二则赖于诸位群贤的无私帮助。后人敬仰他们,尽一点微薄之力,为他们奉上一点香火,乃是顺理成章之事。道友,你要是能够将圣物转增于我们龙寺,和尚我保证在群贤殿中,也有你的一个位置。”

    秦之初一听,差点蹦起来。他要是能够在群贤殿中有一个位置,那就真是太好了。他就不仅仅是多了一个香火之力来源了,而是多了一个高质量,大数量的香火之力来源,这要比他在大周辛辛苦苦做官,讨好百姓,容易多了。相形之下,他失去的不过是一件佛海袈裟罢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464章 好东西呀

    第464章好东西呀

    祝大家国庆快乐,玩的愉快。另求十月份月票。

    ※

    越是高兴,越是要冷静。

    秦之初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答应下来要把佛海袈裟转赠给龙寺了,但是话都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装出漫不经心地样子,在群贤殿中转了起来。

    他要看一看群贤殿中诸位贤士享受香火的具体情况,倘若他贸然答应下来,龙寺也给他竖了一个贤士像,却没有享受到多少香火之力,那可就亏大了。

    真如不怕秦之初在群贤殿中耗费时间,在他看来,秦之初看的越仔细,花费的时间越多,也就代表他心动的可能性越大。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即便是他,也希望能够荣登极乐世界。只怕秦之初也不例外。

    如果能够在群贤殿中立下贤士像,不但可以享受龙寺二十余万僧众的香火供奉,在佛域万兆的人口之中,也能够流芳千古。可以说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长生,很难会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秦之初先寻找群贤殿中树立起来历史最长的贤士像,那是一个矮瘦的渔翁,他头戴斗笠,披着蓑衣,名唤垂钓翁。

    此人的事迹是佛宗一位大佛,转世重生,在没有修炼有成的时候,曾经饿的头晕眼花,差点死去,是这个路过的渔翁拿出自己刚刚捕获的鱼,换了一些米粥。喂他吃下,救了他一命。

    这件事发生在十余万年前,而垂钓翁的贤士像树立起来的历史,同样超过了十万年。

    超过十万年的贤士像。还有好几个,另外,还有长达万年,八万年以上的雕像,历史最短的一个也有五千多年了。

    秦之初大为满意,第一个贤士像能够耸立十万年不倒,说明能够享受的香火可以绵绵不断长达十余万年,如果他的贤士像能够耸立在这里。也就是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时间极其悠长的香火之力的来源,这对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每尊贤士像享受到的香火之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树立起来的年代越久远,缭绕在贤士像上的香火之力越众多,越加的精纯,另外一个,就是贡献越大以及在世间的名气越大。世人越崇拜信奉他,享受到的香火也就越多。

    不过即便是秦之初感觉到的那个缭绕其上的香火之力最少的贤士像,香火之力的数量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量,比他的昊天金阙目前凝聚的香火之力多出了何止一个数量级呀。

    “大师。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番。为什么年代越早。树立起来的贤士像越多,年代越紧。贤士越来越少了呢?”秦之初问道。

    “道友,你有所不知。群贤殿中的贤士都是对我佛宗和龙寺做出突出贡献的非佛宗朋友。如今我佛宗实力鼎盛,弟子众多,非佛宗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佛宗的已经很少了,而在十余万年前,佛宗草创不久,实力单薄,有很多需要借助外界朋友的时候,故而贤士显得相对就多一些。”

    真如一边耐心地解释着,一边悄悄地观察着秦之初的表情。

    “原来如此。”秦之初点了点头,“群贤殿真是个好地方,能够在这里树立起贤士像,岂不是可以万古流芳?”

    “道友说的不错。我龙寺以及佛域诸多寺庙,多有设立群贤殿者。目的就是为了结交四方朋友,告诉他们,他们对我们佛宗的友好,我们佛宗不敢或忘,会一代一代,一年一年的流传下去,哪怕世界毁灭,也铭记心头。”

    真如一脸的虔诚,宝相庄严,神色肃穆。在群贤殿中,他也不敢随意的开玩笑,说胡话来忽悠秦之初。

    “道友,你考虑的如何?是否愿意把圣物转赠我龙寺?”

    秦之初叹了口气,“修炼艰难,我也不能免俗,也想万古流芳呀。”

    “这么说,道友是答应了?”真如又惊又喜地问道。

    “呵呵,请大师带我去见方丈大师,容我亲手将袈裟相赠。”

    秦之初也不矜持了,在群贤殿的考察,让他很满意,只要能够在群贤殿有他一个位置,失去一件佛海袈裟又如何?哪怕是龙寺再也不赠送他任何东西,也值了,何况,还能借机换掉真如的人情,可以说是最不赔本的买卖了。

    真如大喜,“道友请跟我来。”

    两个人都有点亟不可待,都不再耽搁,一路不停歇地到了方丈室。真如请秦之初在室外稍候,他进去通报,片刻之后,一个身披红色袈裟,头戴毗卢帽的大和尚在真如的陪同下,从方丈室中走了出来。

    “道友,这位就是敝寺方丈大师。”真如介绍道。

    秦之初看了方丈大师一眼,不由得就是一惊,他在方丈大师的身上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灵力波动,这已经不是不能看穿方丈大师修为境界高低的问题了,而是方丈大师的修为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炉火纯青的地步。

    自己与之相比,就是皓月旁的萤火虫,相差不可以道理计了。

    在秦之初认识的所有人中,除了方丈大师之外,只有一个人给了他类似的感觉,那个人就是郭贞娴。除此之外,就连商婴、真如、梁文华、苏文广等人,也只是让他看不穿罢了。

    “晚辈秦之初,拜见方丈大师。”秦之初入乡随俗,双手合什,朝着方丈躬身一礼。

    “贫僧听真如讲,道友与我佛有缘,不但深谙佛法,掌握了我佛教的神通,还愿意将佛海大师流传下来的圣物转赠我龙寺,贫僧对道友的义举深表感激。谨代表我龙寺二十七万僧众,向道友致敬。”

    方丈大师也是双手合什,向秦之初还了一礼。

    秦之初暗自咂舌,龙寺的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竟然有二十七万的僧众,难怪这里的香火如此鼎盛。他不知道二十七万只是拥有龙寺度牒的正式僧众,除了这些僧众之外,还有数量更加众多的居士、信徒,如果全都加起来,那将是一个极为骇人的数字。

    秦之初也不矫情,把佛海袈裟取了出来,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方丈大师的面前。

    方丈大师一见袈裟,就睁大了眼睛,“佛祖在上,果然是圣物。今生能见圣物,荣登极乐世界有望了。”

    方丈大师和真如一起跪了下来,冲着佛海袈裟磕了几个响头,然后一起站了起来,方丈大师亲自从秦之初的手中。把佛海袈裟接了过去。

    “道友,贫僧这就要去把圣物送到圣物堂安放,请恕贫僧怠慢。另外还请道友再在敝寺盘桓几日,静候敝寺将你的贤士像竖立起来。真如。你替贫僧好好招待一下道友。”

    方丈大师交代了几句,就捧着佛海袈裟。急匆匆地离去。

    真如重新把秦之初带回到了他的那个小院,两人面对面。坐而论道。

    真如的修为境界比秦之初高出太多,就算是潘冰冰在他面前,都是小字辈。真如感念秦之初将圣物转赠,所以这次论道,给秦之初讲了很多的佛法。

    秦之初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悟性又高,他又掌握着《穹上心经》这样的无上修炼功法,能够在真如论道的时候,抓住要点,有时候还能够见缝插针地提几个问题,往往还能够切中要害,问到点子上,把真如喜得连连点头,只说秦之初不修佛,实在是白瞎这块材料了。

    转眼间,两天的时间过去。有小沙弥过来,说方丈大师有请,请秦之初到群贤殿,让真如陪同前往。

    秦之初重新来到群贤殿,只见殿外聚集了不少人,其中很多都是身披袈裟的得道高僧,个个法力精湛,修为深不可测。几个小沙弥抬着一个用红布罩着的贤士像,应该就是龙寺给他的泥胎金身了。

    见秦之初走了过来,龙寺诸人都向他投来友善的目光。这两天,方丈大师除了让人抓紧时间,给秦之初塑造泥胎金身之外,还和几个寺中的耆宿长老一起研究佛海袈裟。

    他们个个佛法深厚,目光如炬,能够发现很多秦之初看不出来的东西。连续两日的研究,收获颇丰,让他们的修炼基础又深厚了一分,这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