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界求道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界求道录
  作者: 八景宫灯
  文案:
  道前三叩首,唯愿长生不朽!
  封神已过,西游已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一章 落河少女
  云雾渺渺,风随云动。朝阳初起之时,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
  风林县是一个偏僻小县,隶属于大楚朝山州南山郡。在这里往来商客不多,百姓都是自给自足。
  县东头有个小院,院中一个身着粗布衣衫的少年正盘坐在一颗古树下,旁边还有一口古井。少年约莫十三四岁,相貌清秀,身材匀称。此时正微闭着双眼面向刚刚升起的朝阳。若有修行之人经过,必定可以知晓这少年正在打坐采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朝阳紫气对修炼者而言弥足珍贵。
  “清封哥!快开门!清封哥!快开门!”一道焦急的敲门声打破了小院的宁静。盘坐的少年也不由得睁开了双眼,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邻居家的小立子虽然常常过来玩,但这么早还是第一次。
  打开院门,眼前出现一个**岁的孩子,正是邻居王铁匠的儿子王立,小家伙人不大,身体长得倒是不小,都快赶上他。开口问道:“小立子,出什么事了?”
  “清封哥,快!快跟俺去救人!”一看到萧清封,小立子都没有解释,直接拉着他就准备往自家跑。
  “哎,你慢点,慢点。救人也得先拿药箱啊。”止住小立子,萧清封先回自己的房间拿了平常用的药箱,快步向外走去,问着:“到底怎么回事,你先说说。”
  “是这样的。俺娘今早在河边救了一个人,现在都还没有醒,正躺在俺们家呢!俺娘就叫俺来叫你去看看!”小家伙身子很健硕,一边跑一边说话也不喘气。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他们便来到王铁匠院里。小院不大,典型的坐北朝南,正北方是正房,东边就是小立子的房间,西边是灶房。院子里面还有不少铁器。萧清封也经常过来并不惊奇,看着小立子的房间开着,快步走进房间。
  房间布置的很简单,只有一张床和一些小孩子的玩意儿,连张桌子都没有。而此时,房间中有三个人,王铁匠和她的妻子王李氏以及穿着王李氏衣服躺在床上的一个小姑娘。
  “小封来了,快来看看,这姑娘怎么了?”王李氏看着萧清封到了,赶紧上前说着。
  “婶子别慌,待我先看看。”
  背着药箱坐在床边,萧清封这才有机会仔细看着床上的小姑娘。小姑娘看上去也有十三四岁,应该和自己差不多大。虽然穿着王李氏的衣服,却掩饰不住精致的面容以及带着病态的苍白和疲劳的憔悴。
  伸出右手摸着小姑娘的脉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继而眼睛微微眯着。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在思考的象征。
  “小封,这小姑娘怎么样了?”看着萧清封的举动,王铁匠关心的问道。地处偏僻的风林县,人文素质还很淳朴,不然王李氏也不会将这小姑娘救回来了。
  轻轻放下小姑娘的手,萧清封吐了一口气:“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身体太虚弱又太累了。我扎几针就好了,不过醒了之后恐怕要修养一阵子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听着小姑娘没事,王李氏喜笑颜开道。
  “婶,你是怎么遇见她的?”一边从药箱里取出银针,萧清封一边问着。
  “哎!今早我去河边洗衣服,就看见她飘在河里。幸亏我今日早了点去,不然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恐怕凶多吉少。”女人都是多愁善感,王李氏虽是一普通妇人,但也有菩萨心肠。
  “婶,熬些粥给她吧,看她的样子恐怕几日没进食了。”一边扎着针,萧清封一边吩咐着。
  “欸,好!好!我马上去。”王李氏应着。
  “婶你先别忙,我还没说完呢。”萧清封叫住了欲走的王李氏,“你们这院子金气太重,不适合小姑娘静养,还是放在我那院子吧。我那儿环境幽静,正适合静养。”
  王李氏略微一愣,继而道:“也行,反正也不远,我照应一下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花了些功夫,萧清封将小姑娘背到自己的院子。他的院子和王铁匠的相差无几,都只有两间住房,将小姑娘背到东边的房间放在床上。
  转身过来对着王李氏道:“婶子,今日我要去松柏山采药,这小姑娘就劳烦您照料一下了。她现在身子虚弱,不适合大吃大喝,你给她喂些热粥就行了。”
  “没事、没事,你放心去吧,我肯定把小姑娘照顾得好好的。”王李氏满口答应,她其实一直想要个女儿,只是生了小立子后肚子一直没动静,也就放下了。这次救了个如此漂亮的小姑娘,也将她对女儿的念想给引了出来。
  背着竹篓,拿着药锄,带上绳索和干粮,再背上一柄出门必背的宝剑,萧清封便出了门。
  “小封,你又去采药啊?自从你师父他老人家去世之后,咱们风林县可就靠着你了。”
  刚出院门,走在县街道上,迎面便遇到一群身着缁衣的捕快,为首之人正是县里的冯渊冯捕头。冯捕头年轻时得了萧清封师父的一些恩泽,所以一直视他为子侄。
  “冯叔,这么说可就折煞我了。县里几位大夫都比我厉害,我这点算什么。而况我又不是正儿八经的大夫。”萧清封连忙摆手,看着他们一行人的着装,略显惊奇道:“劳烦冯叔你带着这么多人出行,是不是出什么事儿了?”
  衙门里自有衙门里的规矩,一般小事根本用不着捕头出马,但凡捕头亲自出马,必定是震动县里的大事。何况在风林县这种小事都能津津乐道好几天的地方,冯渊亲自出马的事情,恐怕在县里至少要谈论几个月了。
  “可不就是出事儿了嘛。”冯渊还没说话,他旁边一个年轻的捕快就开口道:“县里的赵员外家出人命了,昨晚赵员外在房间里被人杀了。那个尸体惨的哟!”
  说话的是冯渊的儿子冯坤,现今十六岁,从小跟着冯渊在衙门里厮混,去年也得到一个捕快的职位。更重要的是,他从小跟着萧清封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啊?坤哥你说的就是城北的那个赵家的赵扒皮?”听着冯坤的话,萧清封满脸震惊。
  “可不就是那个赵家嘛。”冯坤撇了撇嘴应道。
  “行了!行了!”没等萧清封再问,冯渊就插口道:“我们还要回衙门给县令大人复命,你去采药的话,最好注意点安全。”
  “爹你就放心吧,以小封的本事,县里谁有能力欺负他?”冯坤朝着自己的老子白了白眼,表示很不屑。
  “你小子知道什么,就怕不是县里的人。”瞪了自己儿子一眼,冯渊转头对着萧清封道:“赵员外家的案子有些蹊跷,而且县里恐怕也不会安生了,我要忙着案子的事情顾不上你,你自己注意安全。”
  “冯叔放心,我明白的。”萧清封点了点头应道,自小这位冯叔对自己的照顾,他是看在眼里的。
  “明白就好,我们走,回县衙。”点了点头,冯渊朝着身后的人一挥手,便朝着县中心的县衙走去。
  看着冯渊他们走过之后,萧清封平坦的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双眼微眯。在县里活了十几年,又有一个百事通的师父,他对风林县各种人物势力的了解不下于冯渊。
  风林县虽然地处偏僻人口不多,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就风林县来说,整体上县里有三大势力,分别是县令和师爷这样的外来派,县里大户人家组成的乡绅派以及在衙门世代为吏的官吏派。
  县令和师爷属于流官,他们对于县里争斗其实不太上心,只要不影响他的仕途,他也不会管。而且基本都是三年一换,所以在他们眼中,稳定压倒一切。
  所以县里的主要矛盾都集中在乡绅派和官吏派之间。虽然都是本土势力,但县里资源只有那么一点,相互争斗已经很严重了。不过再怎么争斗不会使出这么极端的手段。
  “真是有种山雨欲来的感觉。”萧清封口中喃喃道:“可是这关我什么事儿?像赵扒皮这样的员外死得越多越好呢。”
  赵员外,外号赵扒皮,在风林县有很大的势力,家里的奴仆不说成千上百,但随便拉出几十个还是可以的。不过他的人品就不行了,在县里没少做丧尽天良的恶事。他死了,对于整个风林县来说,犹如除了一大害。
  摇了摇头让自己不去想这事儿,背着自己的竹篓继续朝着松柏山行进。
  松柏山位于风林县北方十里处,不算大山,至少在大楚朝内名不见经传。但正是这名不见经传的松柏山,连同从山而过的松柏河养活了风林县数千户人家。
  风林县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光靠农耕根本养不活县里这么多人。而松柏山和松柏河便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山里野兽颇多,但大型野兽却很少,所以打猎在风林县十分盛行,寻常猎户在山中一待就是三五日,晚上夜宿山林也没有什么危险。除了山里,便是河里。河里鱼虾成群,所以渔夫也有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风林县祭祀山神与河神的人自然多了。
  对于神鬼之事,萧清封不表示看法。至少他不会完全否认这世间的鬼神,不然他怎么会在这里?
  从小跟随师父炼气习武,萧清封的身体素质很好,早上巳时出发,下午申时便已经满载而归了。对于已经过完中秋迎接重阳的九月来说,不冷,也算不上热,这样的季节是萧清封最喜欢的季节。没有夏天的炎热、没有冬天的寒冷、也没有春天的忙碌。
  “小封,你回来了,小姑娘已经醒了。”当萧清封刚踏入小院,耳边便传来王李氏的声音。
  看着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萧清封问着:“婶,怎么了,出什么事儿?”
  王李氏朝东屋里看了一眼,拉着刚放下竹篓的萧清封走到一边,低声道:“这小姑娘估计是个哑巴,醒来这么久,我问她什么她都不答,就只知道摇头点头。哎,这可怜的娃,我就说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怎么会遭这样的祸事。”
  “行,婶,我知道了。今日劳烦您照顾她,现在您先去忙吧,我来照顾她就行了。”点了点头,萧清封对这菩萨心肠的婶也是十分熟悉了,知道她一向多愁善感。
  “哎!好!今日你王叔打了只野鸡回来,我已经炖汤了,晚一点给你送过来。”说着,王李氏就朝着院门口走去。
  “婶,不用了。”看着王李氏离去的背影,萧清封高声喊道。王铁匠虽然是铁匠,但也经常进山打猎,而且技术还不错,每回去都有收获。
  “不用什么不用,就安心等着吧。”王李氏说完,就匆忙往自家走去。
  ………………………………


第二章 县中大案
  看着王李氏匆忙的身影,萧清封无语摇头。将采来的药整理好,又将那些工具放在原处,便来到东屋。
  推门而进,首先入眼的便是睁着眼躺在床上的小姑娘,相比早晨离开时,脸色已经不是那么苍白,不过眼中多了些警惕。
  “你不用害怕,我不是坏人。是我救了你,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已经十几年没和这样的少女说话了,萧清封一时间还真有点不习惯。
  床上的小姑娘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弄得萧清封一时不明白她想表达什么。
  “算了,你先躺着吧,我先去做饭。”这个时代普通人一般都是一日两食,朝食和飧食。不过有着前世经验的萧清封可过不惯这样的日子。一日三餐,那是印到他灵魂里的事情。
  刚将饭食做好,王李氏便送来了鸡汤。就着鸡汤和自己做的饭食,萧清封一起端到小姑娘面前道:“来先吃点东西吧,你的身体太虚弱,得补一下才行。这鸡汤可是正宗野鸡炖的,我们平日里也很难吃到的。”
  闻着鸡汤的香味,小姑娘鼻子抽了抽,可是脑袋却摇了摇。
  “什么意思,不吃?”小姑娘的动作搞得萧清封一阵蒙圈。
  小姑娘又摇了摇头,然后盯着自己的双手看了看,又朝着萧清封的手看了看。
  “什么意思?”
  小姑娘朝着萧清封的手努了努嘴,又看着自己的手努了努嘴,一双眼睛还使劲的眨呀眨的。
  “你手有问题,叫我喂你?”萧清封猜测道。
  小姑娘终于使劲点了点头。
  “你可真是大小姐!”
  瞪了小姑娘一眼,不过萧清封也没拒绝。其实他知道小姑娘的伤势远比他说的严重,至少他没有将小姑娘受了内伤的事情告诉王李氏他们。不是不信任,而是没有必要,江湖或者修炼者的事情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而恰恰,这个小姑娘的修为应该还不错,至少萧清封没有把握制服她。
  “张嘴,啊!”舀了一勺鸡汤喂到小姑娘嘴边,萧清封说着。
  小姑娘也很配合,眼睛眨呀眨的就将一勺鸡汤喝了。然后继续盯着那碗冒着香味的鸡汤。
  “真是服你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这么伺候人,萧清封极度不习惯,总觉得十分别扭。
  一勺一勺的将饭食和鸡汤喂给了小姑娘,萧清封自己才吃饭。等将一切事物处理好后已经接近亥戌时。
  这个时刻,一般人早就歇息了,不过萧清封却不行。早上打坐炼气,晚上练剑习武,这是他这些年来的习惯。师父曾经说过,想要获得高深的修为,天赋与勤奋缺一不可。来到这个世界,虽然没有争霸天下,横扫千军的志向,但也不缺仗剑走江湖,拔剑行侠义的梦想。
  一些基本剑法招式不外乎劈、刺、点、崩、击、提、挑;斩、截、托、按、挂、削、撩;挽、穿、压、云、抹、架、扫;带、抽、拦、捧、推、搓、绞。
  萧清封所习练的元阳剑法也不外乎这些招式,不过却是着重练习劈、斩、点三式。而且与元阳剑法所配套的是一套名为元阳妙经的炼气术。元阳妙经与元阳剑法以及手中握着的元阳剑便是师父留下的最重要的东西。
  元阳剑法除了寻常招式外,还有三式杀招,分别名为朝阳初起、明阳当空、清阳拂照。这三式杀招也分别对应劈、斩、点三式。不过听师父说这三式需要领悟,反正萧清封现在是一式也没练成。当然,也没见自家师父练成过。
  坚持练了一个时辰的剑法,萧清封强忍着倦意,直接盘坐在古树下打坐炼气,又一个时辰过后才回房歇息。练完剑后打坐的效果也只比早晨采集朝阳紫气差一点,比平日里修炼都快上一筹。
  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卯时时分,萧清封便又起来开始打坐炼气。正因为勤奋外加不错的资质,萧清封才能在未满十四岁便修到了锻体中期境界。锻体境,是修行者的说法,按照江湖人的说法叫后天境。
  修炼完毕之后,萧清封亲自给小姑娘熬了一碗固本培元的药给她送去。
  “今日我不会出去采药,你有什么事情就叫我。”刚说完,萧清封突然意识到,眼前这小姑娘是个哑巴,说了也白说。
  “知道了,你自己忙自己的吧。”正在萧清封准备开口的时候,耳边突然响起一道清脆中带着沙哑的声音。而发出声音的人,赫然就是眼前他以为是哑巴的小姑娘。
  “你不是哑巴?”听着这明显带着少女气质的声音,萧清封惊奇道。
  “不是,只是不想说话而已。”小姑娘瞪了萧清封一眼,脸上显出明显的不爽。
  “哦,那你有事情记得叫我。”面对如此任性的病人,作为大夫的萧清封十分无奈,她不想说话,难道还能逼她不成?而且他感觉到这小姑娘不简单,对人也很防备。
  刚一只脚踏出房门,萧清封又转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后怎么称呼你?”
  “我姓南,你以后叫我――叫我南菱璇就可以了。”小姑娘顿了一下道。
  一般没事的时候,萧清封都会在自己院子里看书。搬一张椅子坐在古井旁,背靠着古树,对于喜静的他来说着实是一种享受。他看的书很杂,不仅有师父要他看的医书,还有一些描述大楚建朝两千四百多年的史书,甚至还有一些荒诞的神话故事。
  用他的话说,看什么书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看书的过程。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上午王李氏过来了一趟,看着南菱璇没事便回去了。做了饭,吃过之后继续看书。
  未时时分,院子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冯坤的高喊声:“小封,小封,快开门!”
  “吱呀!”院门打开,萧清封看见一群身着缁衣但明显凌乱的捕快站在眼前,为首之人便是冯坤,看他脸色焦急,问道:“坤哥,发生”
  话还没说完,萧清封便瞥见冯坤身后被两个捕快抬着的冯渊,此时冯渊腹部染满鲜血,脸色苍白已然昏迷过去。
  “快快!往屋里抬。”萧清封匆忙喊了一声,就径直开路往自己的卧室走去,一番慌乱之下,将冯渊放在床上。
  然后萧清封将除了冯坤之外的所有捕快赶了出去。仔细的清理冯渊的伤势,然后取出银针给冯渊针灸,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萧清封才如释重负的吐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小封,我爹怎么样了?”看着萧清封停手,冯坤上前担心的问道。
  萧清封抿了抿嘴,回答道:“冯叔受伤的部位有三处,一处在腹部,一处在右臂,最后一处在背部。腹部和背部的伤势看着严重,实际上没有伤到要害,但是右臂的情况不容乐观。冯叔以后恐怕不能拿剑了。”
  “不能拿剑就不能拿剑,命保着就好了。”冯坤也松了一口气,就他们这种捕快来说,能够有机会养老已经算是难得了。
  “我开副药方,你让人去抓药吧,我这里没有治刀伤的药。”萧清封一边说着一边写下一副药方。他虽然也会治病,但他和一般大夫不同,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用来修炼,所以只有关系好的人才出手治疗。这也是他这一脉流传下来的习惯。
  “好,我这就去。”冯坤点了点头,就朝外面走去。
  冯坤走了之后,萧清封收拾了一下,也走出房间。此时外面的人都被冯坤遣散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站在院子里。
  “给我说说怎么回事?冯叔的武艺众所周知,县里能伤他的人一只手都能数过来。能将冯叔伤成这样,这人不简单啊!”看着周围没人,萧清封问道。
  “还不是赵员外那件案子。昨日我们到处奔波终于找出点蛛丝马迹,再抽丝剥茧,终于将凶手指定为城西的周猎户。今日一早我爹就带着我们去拿人,谁知道平日里不声不响的猎户居然武艺非凡,我爹为了保护我们才让他伤了,而且最后还让他逃了。”说起此事,冯坤恨得牙痒痒,这是他第一次面对如此凶人。
  “你们怎么知道凶手是周猎户的?”周猎户,萧清封不熟,但认识。此人真名无人可知,反正一直就叫周猎户。此人也是师父生前强调不能招惹的人之一。据说是十多年前莫名来到风林县,最后扎根在这里。
  “他身上一块玉佩被赵员外死前拽了下来。本来我们也不知道那块玉佩是谁的,后来还是赵公子说在一次意外中见过周猎户带过。”说到这里,冯坤顿了顿,继续道:“今早我们去拿人的时候,还不等我们发话,他便率先动手,结果就这样了。”
  “那你们知道他逃到哪儿去了吗?”萧清封有意无意的继续问着。
  “松柏山去了,县尉大人已经亲自带人追去了,这次他插翅难逃。”
  萧清封撇了撇嘴没发表看法,但他想起师父生前说过一句,周猎户此人来历神秘,实力深不可测,而且极有可能是修行者。对于这样的人,以县尉后天后期的修为想要抓他怕死肉包子打狗了。
  ………………………………


第三章 见妖
  一个时辰后,冯渊醒了。得知自己右臂废了,他也没多少悲伤,甚至有些庆幸。别人不知道周猎户的厉害,与其对手过的他却知晓清楚。即便萧清封的师父复生,恐怕也不是对手。如果不是对方手下留情,恐怕今日真要交代了。
  “爹,你醒过来就好,我现在就去追县尉大人,一定要将周猎户捉拿归案。”虽然听萧清封说冯渊没事,但此时真正看到他醒来,冯坤一颗心才彻底放下。
  “去什么去!”冯渊受伤,声音不如往常响亮,但气势十足,瞪了冯坤一眼,道:“这几****就以照顾我的名义别出去折腾了。还有,对外将我的伤势夸大一些,等县尉回来,我就解绶辞去捕头之职。”
  “为什么啊爹?”冯坤一听立马不乐意了,叫喊道:“是不是因为受伤了你怕别人反你?看我不抽他!”
  “混账!”冯渊骂了一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老子我做的决定哪有你反驳的份儿。你要是敢自作主张,就别怪我不认你这个逆子!”
  “冯叔,您消消气!消消气!还伤着呢,动什么气啊。”看着两父子说话越来越激烈,萧清封连忙上前两步劝解道:“坤哥你也是,有什么事情不能好生商量,那么大声干什么,冯叔这还伤着呢!”
  “你看看,你看看,混账小子!你要是有小封一半让人省心,我就知足了。”冯渊抬起左手指着冯坤,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小封再怎么懂事又不是你儿子。”冯坤想都没想就回了一句,说完就意识到不对,看着萧清封解释道:“小封,我不是说你,那个我是我是”
  “行了,坤哥,我明白。你和冯叔先聊着,我先出去了。”萧清封笑了笑,没有在意。与一般的孩子不同,以他的心性,也不必去和一个孩子计较,纵然这个孩子其实比他还大。
  “你看看你,说的什么混账话!风林县谁不知道小封他”冯渊狠狠指了指冯坤,没有将剩下的话说下去。
  萧清封背着剑漫步在松柏河边,每当他烦恼心绪不宁之时都会如此。他喜静,喜欢一个人慢慢的走着,看看山川河流,看看白云蓝天,看看花开花谢,看看云卷云舒。这样,他才可以放松心情,可以兴而舞剑,可以追忆前世,可以回忆今生,可以忘掉那些本不应该存在的烦恼。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前世已不可考,很多事情都已经忘了。但今生的事情,他记得很清楚。整个风林县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孤儿,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师父捡了回来。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的父母不是寻常人,极有可能是修行者,甚至修为应该不低。至少感觉比他师父要高。
  对于修行者的事情,他也了解不多,因为师父自己的修为都不高,只是勉强突破到了炼气境,也就是江湖中的先天高手。
  师父曾言:先天者,江湖之高手也。然,在修行者中,只是初窥门径。
  这一生,他其实没有多少志向。只是想在有生之年修为提高一些,游历天下,看看这与记忆中不同的世界究竟如何。如果有可能的话,找到有血缘却无亲情的父母问问,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时候,他也会想着,如果那日父母回来了,那自己是不是可以算得上修二代了?
  “嗷!”
  正当萧清封想得入神,耳边突兀的响起一道狼嚎。
  突然听见狼嚎,萧清封瞬间回神,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然沿着松柏河走入了松柏山的地界了。
  “孽畜休走,哪里逃。”
  萧清封还没有做出反应,耳边又响起一道洪如钟鸣般的声音。紧接着,便是一阵激烈的打斗声传来。
  “声音有点耳熟,西北方?”眼睛微眯,口中喃喃,思索片刻后,萧清封最终还是拔出身后背着的宝剑朝着声音来源之地潜去。
  茂密的森林遮住了视线,实际上打斗的地方离他并不远,不足一炷香的功夫,他便悄然来到了战场。隐在比人还高的草丛中,朝着场中看去。
  这不看则已,一看之下却是一阵心悸。他自认,自己的胆子不算小。但是看着场中的情形,他怎么也提不起勇气继续往前。
  只见场中有一人一狼相互交手,那人身着粗布麻衣,手持一柄宝剑,一道道剑光在场中闪烁不定。而那狼一身黑毛,却是一头比老虎更壮硕的狼。一身威武霸气的气势对上那人丝毫不落下风。
  这些都不是震撼的地方,真正让他震撼的是,两人交手的速度极快。以他的眼力,只能隐约看到一团人影与狼影。虽然隔得远,但交手的威势如同实质般铺面而来。
  “这绝对不是炼气境或者先天高手应有的威势。”看着场中激烈的搏杀,萧清封心悸的同时暗中想到。
  “老鬼,你可真有耐心。二十载了,竟然还不放过本座。本座说过,二十年前你杀不了本座,二十年后你依旧杀不了本座。”一阵激烈的交手过后,一人一狼相互站定,而这说话的竟然是那头比老虎还壮硕的狼。
  妖怪,瞬间萧清封脑中冒出这两个字。作为半个修行者,他虽然对鬼神妖魔之事不否定,但是真正见到之时却依旧震撼。看到那人时,更是一阵吃惊,他竟然是周猎户,就是县尉大人要捉拿的那个周猎户。
  “哈哈哈!这次我可不是为了杀你这孽畜,你可知我已经通知了师兄,待师兄一到,你插翅难逃。”那人听闻之后,哈哈大笑。
  “是吗?”狼妖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身上冒出淡淡黑气,配合他的狼首显得狰狞异常,瞥了萧清封躲藏的地方一眼,淡淡道:“汝自号为正道人士,那本座要在汝面前杀一蝼蚁,汝当之如何?”
  “你这妖孽都说是蝼蚁了,周某还有甚好说的?蝼蚁一命换你妖孽一命,他也该知足了。”周猎户瞥了一眼萧清封躲藏的地方,眼中露出一丝不屑。
  “那本座倒想试试?”
  话音一落,只见狼妖突然一个跳跃,而他的目的不是周猎户,而是一旁躲着的萧清封。萧清封以为茂密的丛林可以掩饰身形,却不知道在狼妖和周猎户眼中,这些东西如同虚设。
  狼妖速度极快,杂眼间便到萧清封身前,而周猎户淡然的看着这一切,丝毫没有出手的意思。
  “啊!”看着狼妖扑来,萧清封心下恐惧,手中的宝剑本能一挥。
  狼妖看见宝剑挥来只是冷冷一笑,在凡人眼中,他的狼爪便是神兵利器,任何兵刃都受不了他一击之力。虽然他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周猎户身上,但些许威力也不是凡人蝼蚁可以匹敌的。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萧清封手中的宝剑发出淡淡金光,与狼妖的狼爪一碰之后,发出铿的一声响。狼妖力大,萧清封受力不住倒飞而出。然,狼妖的狼爪受这一击之后竟渗出一缕鲜血,红色鲜艳,红得异常。
  “元阳剑?”
  “元阳剑!”
  前者是狼妖不确定又有些惊恐的语气,后者是周猎户不可思议又有些莫名的语气。
  “噗!咳咳咳!”萧清封喷出一口鲜血,艰难的爬起来,感觉全身像散架了一般疼痛。这个时候他心中仍有余悸,若不是自己本能一挥,恐怕此时已经见阎王去了。果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