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徊(笛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顺着字迹一行行看下去,李歧源的脸上lù出了欣赏之sè,这个杨云确实有才,不但写得一笔好字,而且文理分明、用典准确、辞藻精彩,光看这个卷子,实在是有状元之才。

李歧源看了一眼在下方阅卷的礼部尚书,他是会试的主考,心里暗忖,看来杨云的第七名,是因为他是吴国人,所以被压了一下,否则以这个文才,取中会元也不意外。

其实李歧源对礼部尚书的做法有点不以为然,吴国人怎么了,如果自己的治下,出了一个从属国千里迢迢赶来应考,最后得中状元的人,不也是一段可以史书留名的佳话吗。至于本国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作为皇帝其实不用顾虑太多。

可是随着往下看,李歧源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这说的都是些什么?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句话还说得过去,“兵者乃凶器,然圣人亦有不得已而用之时”,这就已经曲解了原意,后面还有一大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之类的话,好像大陈现在不是盛世,反而马上就要大难临头似的。李歧源最讨厌这种故意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坏人兴致的人了,对杨云的印象立刻来了个颠覆。

厌恶地不再看杨云的试卷,但是那一笔字却总是不时跃入眼帘,一个个墨字仿佛是全副武装的士兵,正cào持着兵器呐喊冲杀。

“哗——”李歧源失态地将所有试卷扫到一边。

“陛下——”旁边伺候的太监惊讶地喊了一声。

李歧源及时醒悟过来,掩饰性地将试卷一推,“朕已经看完了,这一张不错,可以为状元。”他随手将原来会试第一名的试卷抽出来说道。

六百名贡士中午被赐了宴,不过除了杨云,没有几个人把碗里的饭菜吃光的。

下午等候了一个多时辰后,众人被重新召入殿中,分别在左右两侧站定。

“传胪吧。”李歧源吩咐道。

“是。”

一名文官展开金卷,高声唱念道。

“丁卯科殿试,湖州江夏府贡士刘贸霖,中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

“湖州江夏府贡士刘贸霖,中一甲第一名,赐进士及第。”数十名金殿卫士一起齐声高呼三遍,声震大殿。

“海州会明府贡士苏志全,中一甲第二名,赐进士及第。”同样唱名三遍。

“吴国凤鸣府贡士杨云,中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

杨云的名字终于被提起,响彻金銮大殿。

此时此刻,杨云却没有一点兴奋喜悦之情,大陈皇帝李歧源的想法,他可不敢用神通去窥探,金銮殿看似平和的表面下,其实戒备森严,金殿武士中不乏先天期的高手,更重要的是,杨云刚一进金殿,就感受到了筑基期以上的高人神念扫描。

不过不通过神通感应,他从大陈皇帝的脸sè,和自己的名次之中也能知道,自己的一番心血白费了,尽管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杨云还是感到一丝丝的失望和遗憾。

这天下的大势,哪里是自己区区一篇文章就能扭转的?被盛世繁华屏蔽的双眼,也不是轻轻的几句警世之言所能打动。

杨云在偷看李歧源的脸sè,李歧源却也同样在打量杨云。

这个吴国来的年青人有股硬气,竟然敢和自己对视了一眼,尽管他很快就低下了头,但是眼中一瞬间lù出的锐气却给李歧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歧源最初的想法是把杨云扫到第十名去,可是转念一想,这会试和殿试的文章是要刊行全天下的,杨云的文章做得确实漂亮,会试的名次已经被压低了,如果殿试再没有一个好名次的话,恐怕天下的读书人会诟病自己和大陈没有容人之量,看不起异邦小国的人。

于是李歧源还是压着火气,给杨云定了个第三名。

不过此时杨云表现出来的荣辱不惊,落落大方的气概,倒是让李歧源对他的观感稍微好了一点。

唱名的声音继续在殿中回响。

“平州华岩府贡士王萧天,中二甲第二十三名,赐进士出身。”前三名之后,二甲的名字只唱名两遍,王萧天脸上lù出得意之sè,这个名次比他预想的好一些。可是看见他侧前方的杨云,一股嫉妒的邪火顿时冒了出来。

一甲第三啊,要是得到这个名次的人是自己该有多好?凭什么这个吴国来的小子能窃得如此高位?

三甲的人名只唱一遍,而且是赐同进士出身。

接下来就是让众位新科进士期待不已的骑马游街了。人人换上进士新衣,披红挂彩,骑在高头大马上,在天宁城的繁华大街上巡游。

道路两旁人山人海,都在争睹新科进士的风采。不少人带着年幼的学童,指着队伍前列的三人,叮嘱自家儿郎好好进学,他日也能同样如此风光荣耀。

一甲三人服sè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状元头上的簪huā多了一支。杨云稍稍落后前两名半个马位,刚才在金殿上因为进言不被采纳的失落,已经dàng然无存。

人生得意须尽欢,为什么要让不如意的事情,浮云一样遮盖自己的心情呢。高中进士,骑马游街,曾经是上一世杨云少年时的梦想,今日得以实现,即使已经时过境迁,即使杨云已经不是那个杨云,但是梦想却还是那个梦想,并不因为过去千万年而有所改变。

何况庄周梦蝶,是耶非耶,谁又能知道前世的记忆是不是一场mí离的梦境,其实根本就没有发生?现在的杨云毕竟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而已,金榜题名,跨马游街,不正是他十几年来一直期盼不已的事情?现在不但梦想实现了,而且是在比吴国大了十几倍的大陈实现的。

嗯,一向听说天宁城出美女,此言不虚啊,路上经过的人家,一扇扇半开半掩的门后,lù出张张含羞带怯的俏脸,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杨云向着两旁不停地招手,招惹的一张张俏脸发红地缩回门后,却又很快lù出半张脸来继续张望。

三甲里面,杨云是最年轻的一个,而且举止也张扬,倒是赢得了人群不少的鼓掌和喝彩声。

夸街的马队奉有圣旨,经过时无论什么达官贵人的车马都要避让到一旁。此时在路边停着一辆马车,等待游街的队伍过去。

车帘被掀开了一下,里面的人正好看见杨云频频挥手的模样。

“哼——穷得瑟什么。”愤愤的语气,表明马车主人此时相当不爽。

游街马队终于过去,车夫询问道:“大当家,现在上路吗?”

“走。”

车夫挥舞起鞭子,马车辚辚地走动起来,朝着和游街马队相反的方向行去。

第88章岁月催人

骑在马上的杨云连打了两个喷嚏,不过这种小事一点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游街马队沿着府天大街走了一截,然后转入金台路,最后又绕回了皇宫。此时天sè近晚,众位新科进士即将一起参加皇宫中举行的琼林宴。

琼林宴设在皇宫外围的衡芳阁,这里是一处独立的huā园庭院,天sè黑了下来,各种巧夺天工的huā灯将四周照得一片通明,这些灯都做成各式huā朵的样子,掩映在团团簇簇的真正鲜huā之中,妙趣横生。

月明星稀,暗香浮动,新科进士们放开心怀,纵声谈笑,不过因为顾忌等会皇帝会来,所以无人敢饮酒,顶多是就着杯子小酌一口。

当然这些人中不包括杨云,人生得意的时候怎么能无酒呢,何况又是这难得遇到的皇宫佳酿?

一杯一杯的碧绿sè的酒液灌下肚中,旁边的宫女不停地弯腰给空了的酒杯斟满,累得腰都酸了,两道哀怨的目光不住地扫向杨云,他本人却没什么自觉,反而有乐此不疲的样子。

“圣上驾到——”有太监扯着嗓子喊。

进士们纷纷起立恭候,人未至,先看到高出树梢移动着的黄sè华盖,过不多久,大陈皇帝李歧源带着两位皇子到了,身后还跟着长长的太监、宫女、shì卫人等。

李歧源只是略微逗留了一会儿,敬了一杯酒,勉励几句就走了,倒是两位皇子留了下来。

二皇子年方弱冠,看上去倒有几分英气,三皇子才刚刚十二岁,瘦小的身躯裹在绣龙袍里,看上去好像一个面娃娃似的。

众所周知,大陈皇帝的子嗣不算旺盛,一共只有三个儿子,不过年近三十的大皇子才华出sè,被朝野上下视为储君的人选,倒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二皇子倒是长袖善舞,很快和新进士们打成一片,但却对杨云有点冷淡,估计是知道了点什么,杨云也不在意,自从殿试时写了那篇策论以后,他就已经有了被大陈官场打入冷宫的心理准备。

在盛世的时候说些危言来惊世骇俗的人,多半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使他们的预言日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岂不闻,焦头烂额座上客,曲突柴薪无恩泽?

也不耐烦加入那个围着二皇子的圈子,有点同情地看了看同样被冷落一旁的三皇子,杨云niào遁了。

并不是真的着急上厕所,练了这么些时候的功法,控制这个还是没有问题的。而是杨云想起了从书上读来的一个典故。

大陈立国已经超过四百年,开国之初有一位如huā似yù的公主,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意中人,于是她的母亲,当时的皇后给她出了一个主意,装扮成普通宫女,hún在琼林宴shì侯的人群里进行偷窥。

还别说,这么一看还真看出一段美满姻缘来,巧合的是,当时公主青眼有加的那个人,正是那一科的探huā郎。

皇帝离开带走了不少人,但是留着伺候两位皇子的宫女仍有数十人,宴席不用她们伺候,都站立在一旁的huā草树木之中等候。

这里面不会也有一个公主,效法以前的那位先辈吧?杨云嘿嘿地笑着想道,话说上次被红巾会那个女人陷害,自己还看了一场公主入浴来着,就是不知道里面哪个是公主。

打着上厕所的幌子,杨云从等候的人群旁边经过,偷眼打量一番,似乎没有上次见过的人,稍微有点失望。突然看见一棵huā树的后面lù出一角鹅黄sè的衣衫。

杨云心中一动,偷偷绕到huā树后面。

树后人吓一跳,差点喊出来,被杨云一把捂住了嘴。

“又是你——小宫女。”

杨云笑yínyín地把手放开,换来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你怎么如此大胆,不怕我喊人来抓你?”小宫女愕然了一会儿后,醒悟似的说道。

“为什么要抓我?”

“上次你擅闯公主寝宫,还劫持我!”

“呵呵,那你上次怎么不上报啊?到时候你怎么解释?何况我现在好歹是个探huā郎,又没有被捉贼当场,就算你揭发出来,我也可以狡辩一二的。”

“你——你赖皮!”小宫女没有想到杨云如此惫赖,气得一张小脸通红。这个登徒子,居然在琼林宴上还喝得一身酒气,老天真是瞎了眼,让这种人hún到进士中来,竟然还是探huā。

杨云不知道小宫女的腹诽,一边伸出头去张望,一边还啧啧叹道:“你选的这个位置不错嘛,看得很清楚,你是不是习惯偷窥呀?”

“你才习惯偷窥呢!上次你——”小宫女突然语塞了,转过一个话题,“你鬼鬼祟祟看什么呢?”

“找不到啊——”

“找什么?”

“找公主啊。”

小宫女被惊住的样子,“什么公主?”

“还能是哪个?就是你伺候的那个呗——咦?你不伺候公主,来这里干什么?”杨云转过头盯着小宫女问道。

小宫女强作镇定地说道:“上次因为你的事情,公主发了好大的火,不要我伺候了,所以我现在跟着三皇子。”

“真的?”

“嗯。”小宫女壮着胆子注视着杨云,掩盖住眼中的一丝慌luàn。

“这个小丫头说谎了。”杨云心念一动,刚想用灵感去探测一下,突然觉得老是用灵感把别人的心思探得明明白白,这样的生活也tǐng无趣的,于是打消了念头,反正只是个小宫女而已。

“噢,害你丢了差事,真是不好意思。”杨云顺口说道。

“哼,你也知道啊,我差点被尚官打死,还被扣了三个月的例银。”小宫女可怜兮兮地说。

“啊,那是我不好,我应该乖乖让你们抓住才是。”

“你!”

“哈哈,开玩笑的,这个送给你吧,算是我的赔偿。”杨云从怀中掏出一根yù钗。

小宫女觉得yù钗有点眼熟,也没有多想,一把夺了过来。

“好了,宴席快散了,我要回去了。再见——美丽的小宫女。”杨云扬长而去,小公主想起这人上次的无礼,顿时霞飞双颊。

杨云随着人群离开了皇宫,小宫女也随同两位皇子向内宫走去。

走到半路上,三皇子支开身边的人,悄悄问小宫女,“姐姐,你看到什么有意思的人没有?”

“有意思的人没看见,倒看见了一个无赖。”小公主气鼓鼓地说道。

“什么?无赖,那我禀告父皇治他的罪!”

“别——”小公主伸手阻止,“我自己想办法收拾他,别让父皇知道。”

“噢。”三皇子年纪小,很快把此事丢到了一边。

在答应下次偷偷离宫,会给三皇子带好玩的之后,小公主会合前来接驾的宫女,回到自己的寝宫。

刚进宫门,就有尚官前来禀告。

“启禀公主,贺姑娘来了。”

“啊?好,让她到偏殿等我。”

“是。”

小公主急不可耐地换了衣服,来到偏殿,一到就把身边伺候的宫女遣走。

“拜见公主殿下。”红巾会大当家贺红巾万福道。

“行啦,人都走远了。”小公主跑到门口看看,把门掩上,回头笑道:“大姐,你怎么来啦?”

“我姨nǎinǎi身体不适,派人传出话来,我是来探望的。”

“啊——老太妃病啦,不要紧吧?”

“是陈年宿疾发作,太医看过了,说只能细细调养。”贺红巾的脸上lù出了一丝悲伤。

说起来她的这位姨nǎi也是一位传奇人物,甚至红巾会都是她一手开创的。在一次美丽的邂逅中,进了深宫,成为了先皇的一位嫔妃。曾经那么飒爽的江湖女侠,在深宫和岁月的消磨下,现在已经棱角全无,变成了一个体弱多疾的普通老太太。自己也曾经偷偷问过姨nǎi后不后悔,她总是淡淡地笑笑,不回答。

贺红巾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和母亲一起进宫,那个时候姨nǎi的英风还在,还能一只手把自己抛到空中再接住,逗得自己格格大笑。自己的母亲就在一旁含笑但又有点担心地看着。

多么温馨的回忆啊,可是现在,母亲已经离世多年,姨nǎi也变成了这个样子,甚至刚才还把自己错认成了自己的母亲。

一抹泪光出现在贺红巾的眼中,她瞅着小公主不注意,偷偷地拭去。作为红巾会的大当家,数十万人的衣食父母,说一不二的大姐大,她可以软弱和悲伤,但是却绝对不能被其他人看到。

“啊对了,我有父皇赐下的一颗延年丹,你拿去给老太妃用吧。”小公主说着伸手到怀里luàn掏起来。

“不用了,皇上已经赐下一颗给老太妃,可是太医说了,这个丹现在作用也不大了。”

“有点用就好,反正听说父皇下个月还会赐下其他灵丹,我到时候留心着有没有老太妃用得着的,都给它要过来。”

小公主说着,终于从怀里掏出一堆luàn七八糟的东西,里面赫然有杨云刚送的那支yù钗。

“咦?我的yù钗?怎么在你这里!”贺红巾惊讶道。

“是大姐的?怪不得我看着眼熟。咦?你的yù钗怎么到了那个人手里?”

两个人大眼瞪着小眼,突然一起开口焦急地说道:“那个人是个无赖,你别上他的当!”

如此相同的话,让两个人一起陷入呆滞状态。不约而同地想起自己被那个无赖占去便宜的场景,不由得脸颊飞红。

两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目光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难道你也吃了他的亏?”又一次的异口同声。

这一次,两人的脸彻底变成了熟透的苹果。

第89章灵丹也贬值

转眼间时间过去了一个月,丁卯科的新进士们陆续接到了吏部任命,进翰林院的、去外地府县上任的,一个个喜气洋洋地上任去了。

杨云一直住在东吴会馆,这一个月他没有主动去吏部,吏部也没有找他,就这样被挂了起来。

这倒正遂了杨云的心愿,如果吏部真的有任命给他,他还要想办法退却掉。做大陈的官可是很危险的,一旦北梁大军南下,成为炮灰的可能性非常高。

顶着新科探huā的名头,这些天杨云在天宁城中走朋会友,上至朝廷高官,下到三教九流的头面人物,他都投个帖子上门拜访。即使是大陈的宰相,也不会一点面子都不给地将他拒之门外,至于那些底层的人物,就更加有受宠若惊的感觉。

谁也不知道杨云的打算是什么,如果说他想在大陈为官,直接去找吏部才对,而且一甲进士受封什么官职,都有定例可循,也不需要太费劲地活动,一般都是直接进翰林院当个正七品编修。如果杨云不是吴国人,身份特殊,吏部的任命公文早就下来了。

如果杨云打算回吴国,现在他的声名已经足够了,并不需要结交大陈的公卿,更何况他拜访的对象还有很多不入流的人物。

这一日,郭通终于忍不住问道:“杨贤弟,你到底是有什么打算?是从此留在大陈还是回吴国?”

“郭大哥,你给我参谋一下,是回吴国还是留下来?”

“这个嘛,不太好说,留下有留下的好处,大陈比吴国大十几倍嘛,以后的前途也更大。不过吴国到底是我们出身的国家,而且亲人朋友都在那里。”郭通的言下之意,其实还是希望杨云能回去。

郭通的话勾起了杨云的思乡之情,掰着手指头算算,离开家外出游学已经有六个月了,自己出门的时候说,少则六个月,多则一年就回去,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了。

也不知道自己托人捎回去的家信,家里收到没有?父母的身体怎么样,大哥的亲事应该会等自己回去才办吧,还有二哥和小妹,自己给他们留下的功法练得如何了。

还有孟超应该已经娶到章小姐了吧,如果他动作快,现在说不定章小姐肚子里都有小宝宝了,四海盟是不是还在找连平源的麻烦。

想到四海盟,杨云微微皱起了眉头。

经过这段时间,杨云对大陈的朝野局势都有了一定了解,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武林中的那些事情。

他这才知道,四海盟的势力远远超出原来的想像。

如果说在吴国,四海盟还只是一个比较强势的武林帮派的话,在大陈天澜江沿线的七个州,四海盟已经是一个谁都无法忽视的庞然大物。

四海盟主仇天烽,此人的经历也是一个传奇。四海盟原本是个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帮派,在大陈勉强能挤进一流的行列,但势力比它大的帮派至少也有十几个。

仇天烽三十六岁接掌四海盟时,谁都没看出来这个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人有何特长,武功还可以,勉强算是江湖上的一流高手,朝huā夕拾堂在评点江南武林前五百成名高手的小册子里,曾经在最后一页出现过仇天烽的名字。

长相也普普通通,既不英俊,但也说不上丑陋,没有什么英雄气概,也没有什么突出的武林事迹,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普通,盟中的几位长老才会在上任盟主和人斗掌身亡后,把他推举上位吧。

接下来的十年四海盟势头平稳,仇天烽这个盟主没有什么存在感,几乎所有的事务都是几位长老和堂主打理的。可是接下来,仇天烽四十六岁的时候终于爆发了。

火拼四海盟总舵,清洗了忠于大长老的一系势力,得以独掌大权,接着屠戮东海会、掌震太屋山,势力急遽扩张。

发出四海英雄帖,召集天澜江七州和东海的五百八十二个大小帮会,举行会盟大会。在会盟典礼上,孤身一人击败江南武林排名前百的高手十三名,威震江湖。

短短六年,四海盟就扩张成了江南武林中最大的帮会,仇天烽又不知如何抱上了大陈枢密院使高明的大tuǐ,成功缓解了官府的顾忌,麾下光直属的帮众就接近百万。

最新轰动武林的事迹就是,带领四海盟二供奉、三护法、六堂主,同名剑山庄、筏帮、金刀门和罗孚派的高手jī斗于九华山北麓,大获全胜。仇天烽单挑名剑山庄的谢老爷子,那可是江南武林的泰山北斗,盘踞江南武林榜榜首位置垂三十三年之久的强人。

结果谢老爷子的不败金身被破,重伤呕血而去。四海盟气势大炽,几乎有一统江南武林之势。现在他们剩下的唯一像点样的对手,恐怕就只有红巾会了。

杨云也搞明白了擒住自己一次的那帮女人的身份,怪不得她们一看到自己身上的四海令,就迫不及待地想下套陷害,估计是被四海盟bī得有点走投无路了。

一群傻女人!她们根本用不着这么着急,无论是大陈朝廷还是隐藏的修炼宗派,都不可能允许出现一个一统江南武林道的超级大帮会,四海盟抱住的别说是一个枢密使,就算抱住大陈皇帝本人的粗tuǐ也不行。

大陈立国四百多年发展到今天,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彼此纠缠,四海盟这种没什么底蕴的帮会,借着一股锐气冲到现在的地步,基本上也到达极限了,接下来必然会走下坡路。

要不要去提醒一下那个大姐大贺红巾?

还是算了,想起上次在霄云楼中的事情,杨云多少还是有点心虚,能打理这么大的一个帮派,贺红巾绝对不会是一个愚蠢的女人,想必她自己迟早能发现这一点。

“杨贤弟?”郭通说完之后,一直没有等到杨云的下文,忍不住又开口问道。

“噢——郭大哥,我现在还没有决定下来,再等几天看看再说吧。”杨云说道,转了另一个话题,“对了,郭大哥的生意上的事情怎么样啦?”

说起这个,郭通lù出了一丝无奈的神情,“本来已经快谈好了,谁知道得到那颗延年丹的贵人,十几天前大陈皇帝也赐了一枚延年丹给他,虽然贵人那里没有说什么话,但是这延年丹多了,价值肯定会下降,和我谈生意的管事这些天来也淡了不少,很多原来说好的事情都有反复。”

“大陈皇帝赐下延年丹?那个贵人立什么大功啦?”

“什么功都没立,听说在京正二品以上大员都获赐了,就算不是延年丹,也是其他灵丹。”

“什么!”杨云震惊了,在京正二品以上的大员,没有两百也有一百,都有类似延年丹的灵丹赐下?是这灵丹不值钱了,还是大陈皇帝发了笔横财?话说这种灵丹,就算有钱也没地方买呀,除非有一个大的修炼宗门专门为皇帝炼丹,可是这可能吗?

这件事情一定要搞个清楚,能获得如此数量的灵丹,大陈的背后肯定有一个或者多个修炼宗门的支持,可是这样就更让杨云疑huò了,从他这一个月的走访结果来看,大陈虽然重文轻武,武备松弛,但军队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还没有到糜烂的地步。单以水师来说,还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现在又有修炼宗门的大力支持,怎么可能在短短几年之后亡国呢,一定还有自己没有调查清楚的东西。

第90章激将

就在杨云猜测大陈皇帝如何搞到这么多灵丹的时候,大陈皇帝李歧源的御书房中,也迎来了一位晋见者。

“臣水师大都督师文斌,参见吾皇万岁。”一身戎装,气宇轩昂的师文斌行礼说道。

“爱卿不必多礼,赐座。”

师文斌在太监搬来的一个锦凳上坐下,静静地等待皇帝问话,他此次被圣旨从军中召来,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皇帝陛下召见自己有什么事情。

“师爱卿一直在军中,不知有没有看到这科进士们的文章?”皇帝问道。

“这个,臣军务繁忙,确实没有看到。”

“那你先看看这一篇文章。”有太监将文章递给师文斌。

师文斌虽然是武将,但是他本人的才学也不错,师家本来就是大陈的世代名门,历史甚至能追溯到开国时,虽然是军功世家,但是子弟们从小就习文练武,师文斌更是其中的翘楚,如果不是早早就进了军队,凭他的水平也能中个举人、进士之类的。

师文斌所看的,正是杨云殿试的那一篇策论。

文章篇幅不长,师文斌很快看完,先脱口赞了一句,“好文章!”

不过他紧接着说道:“文章是好文章,文采上佳,道理说得也不差,就是过于危言耸听了。”

李歧源喜道:“爱卿也觉得这文章危言耸听吗?”

“是的,我大陈国力强盛,别的军队我不知道,但是单就水师来说,战船逾万,将士四十万,披甲精锐十万,将士们训练精良,军中多有勇锐之士,士气高张,有吞江吐海之志,单以水师而论,当世实无对手。”这些话师文斌说得底气十足,大陈是大国,国势富裕,但是以军力来说,比不上北边的大梁也是事实。

北地多良马、健卒,军事上北强南弱,自古皆然,不过大陈也有自己的优势,最大的凭仗就是广阔的天澜江,和一支强悍的水师。

大陈的水师并不仅仅在天澜江活动,广阔的东海也是他们的领域,十五年前,刚刚崭lù头角的师文斌就曾带领一支船队,剿灭了东海数十股海寇,又南下万里,扫dàng那些不向大陈进贡的南洋海国,灭国上百,俘获财物上千万,大陈水师的威名远播海外,也奠定了自己的名将地位。

“北梁倘若犯边,水师能应对吗?”李歧源问道。

“陛下何须多问?我大陈水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防备北梁的南侵,如果臣认为水师有做不到这一点的危险,必定第一时间向陛下专折禀告,又哪里需要陛下垂问。”

“哈哈哈,好!”李歧源大悦,“朕有水师数十万将士和师爱卿,朕无忧矣!来人,把赏赐拿来。”

赏赐是个yù盒,师文斌当场打开,看到一颗喷香扑鼻的灵丹,和一本小册子。

“这是胎骨丹,师爱卿可以拿给家中的晚辈服用,可以增加练武的资质,这本功法是清lù真水诀,据说是不错的先天功法。”

师文斌耸然一惊,灵丹和先天功法,这可都是难得的异宝啊,自己寸功未立,只是回答了几句问话,这赏赐也太厚了吧?

仿佛是知道师文斌的疑huò,皇帝接着说道:“这灵丹正二品以上的官员都有赏赐,如果爱卿不来,自然会有快马给你送去,至于这功法嘛,爱卿是武将,正好用得着。”

“谢陛下厚赐。”

师文斌谢过恩,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不知做这篇文章的杨云,现在授了何官职?”

“怎么,爱卿想用这个人?”

“不瞒陛下,水师中极为缺少文人,尤其是有进士功名的,这个杨云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许愿意来军中效力。”

军队中也有文职,并非完全是武将,筹措军需、编练军队、参谋筹划、往来文书等等,实际上需要大量文职官员。理论上举人和进士都是可以从军的,但是现实中重文轻武的风气蔓延,正经科举出身的读书人很少会去军中就职,即使到县中当一个正九品的主簿之类的小官,也不愿意到军中担任别驾、录事校尉等七八品的官职。

“哈哈,你总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