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地仙演义(春衫)-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镇元子答曰:“其余人等不往,任其自由。届时此天此地,仍然自有居所。但是陛下如若不往。须交出封神榜、打神鞭与素色云界旗三宝!”
玉帝大怒,喝道:“道友欺吾太甚!”
镇元子全不避让,针锋相对,说道:“封神榜与打神鞭皆是应运而生,为盘古天地立天庭之至宝。天庭是三界公器,非陛下个人之私。三界俱往,陛下不往,自持封神榜、打神鞭,异日地仙界如何立得天庭?此事关系重大,半点不能通融。”
王母道:“素色云界旗又与天庭何干?”
镇元子道:“五方旗镇压五方,与天庭无涉,与三界却关系重大,是故也是定要带往地仙界!”
准提道人怒道:“道友欲断此界根基否?”
镇元子道:“他人若说此言,应是真心。道友说此言,尽是假意!你西方佛国,自成一界,九品莲台登彼岸,众生无不拜沙门,又何曾受过天庭管?何曾奉过五方灵?”
准提道人被镇元子话堵住,一腔怒气,发泄不得,将目光投向三清圣人,说道:“镇元圣人欲改天换地,与世同君,三位为老师门徒,如何今日能安然端坐、不发一语?”
太清圣人叹一口气,缓缓说道:“人各有志,岂能相强?但贫道三人,今有一言相告:欲成大事,非有大志,亦要有大能,方可成就。否则,俱是空谈尔!”
此言一出,众圣皆无语,只静坐席上,双目灼灼,皆看向镇元子。
镇元子环视席上,仰头哈哈大笑,抚掌道:“太清圣人快人快语,直达根本。今夜月明风清,无边美景,怎忍破坏?诸位,要与贫道印证,俱往混沌中来!”说罢,手持拂尘,大袖飘飘,踏着月色,上了云霄。又将拂尘一拂,虚空洞开,镇元子当先走了进去。
三清圣人对视一眼,紧紧跟上。女娲娘娘、后土娘娘、准提道人、三圣皇,俱都前往。玉帝、王母对视一眼,也跟了上去。另有簇簇大罗金仙,只要入得虚空混沌者,皆跟随而去。
ps:
还剩两章,后天完结。请各位多多支持!
第328章女娲鞭退三圣皇后土尺迫诸天主
虚空混沌之中,镇元子将手一指,头顶现了地书,黄光笼罩;足下现了莲花,层层叠叠,竟有十五品,七彩掩映,环绕周身。
太清圣人见了,叹道:“道友,你此番忒无赖了!”
镇元子大笑,说道:“道友只说贫道无赖,汝等诸圣齐攻,莫非就是仗义不成?此非公论也!”
三清圣人皆大笑,说道:“今日尽出手段,不必留情!”于是太上老君现了玲珑塔,手持扁拐,元始天尊头顶庆云金灯,擎盘古幡;通天道人祭渔鼓,手持青萍剑。三清一道,朝镇元子打来。
那边准提道人见了镇元子足下金莲,忍不住口出恶言:“好贼道!”将九品莲台踩在脚下,手持加持神杵,恨恨来打镇元子。
镇元子笑道:“道友休恨!日后此界便可任你做祖称尊也!”边说边将拂尘展开,与四圣交战。
五圣翻翻滚滚,神通尽展,镇元子指东打西,支撑不停。他只一双拳,怎敌八只手?因此拂尘虽然好用,总护不得周全,不时有四圣法宝、兵器,打在身上,但都被金莲朵朵托住,一时也未破开防御。
三圣皇在后,伏羲与神农、轩辕二人说道:“两位贤弟,今日是为护持我道,不得不战!”因头顶河图洛书,手持伏羲琴,便要上前。神农、轩辕都是一叹,也现了法宝,分别乃是一鞭、一鼎、一镜、一剑,有攻有防,紧紧跟随伏羲,要加入战圈。
这时前方来了女娲娘娘,喝道:“三位且住!休要去凑这个热闹!”
伏羲圣皇说道:“娘娘明鉴,吾等三人因人道成圣,人道便是我道。如今镇元圣人要废我道,不可不去!”
女娲娘娘斥道:“说什么护持人道,我看是为着自家圣位,分明乃是一己之私!你三人只见得人道昌盛。却未见得诸道凋零!试问人道独盛时,灭尽诸道,无天无法,可能长久否?此去到底是护人道,还是毁人道耶?”她与伏羲圣皇有鸿蒙渊源,因此说话便直,毫不隐晦。
轩辕圣皇听得不忿,说道:“依娘娘之意,莫非镇元圣人反是在护持人道?千年之后,吾所未见;今日之争。是非分明!娘娘休要偏袒太过!”
只有神农圣皇长叹一声。说道:“娘娘言之有理。人道独盛,确非长久之计!吾怎忍为一己之私,贻误众生!”说罢,收了赭鞭、神农鼎。也不顾伏羲、轩辕阻拦,往后退回。
他受过地仙恩德,本修自然大道,实在不好对镇元子出手,然又因自己是人道功德成圣,不得不来,实是两难。因此见有女娲娘娘阻挡,便顺势下了台阶。
他这一退,非同小可。陡然天心感应,于无声无息之中,降下天罚,但见神农灵元散佚,功德金轮消失不见。竟是已落下圣位,只剩混元之功!
女娲娘娘见了,反颔首赞曰:“道友明是非,知进退,智慧通达,日后成就无量!”
伏羲、轩辕见了,却是心惊不已,更无退意。轩辕圣皇握紧轩辕宝剑,说道:“娘娘,你是闲淡之圣,与世无争,何必来趟浑水?吾虽是后进,却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只怕到时争斗一起,伤了娘娘盛德,却为不美!还请让过一旁,吾等感激不尽!”
女娲娘娘似笑非笑,看了轩辕圣皇一眼,又问伏羲圣皇道:“伏羲道友,你也要去相争吗?”
伏羲圣皇点头道:“为我人道,不得不争!”
女娲娘娘怒曰:“汝二人,不知进退!人道自我所出,汝等因人道成圣,却不敬我,尚敢刀相见,所持何者?莫非是以为我不争斗,手中无宝?我这里也还有鞭一条,你二人要过,先吃我三鞭!捱得住,任尔过去;捱不住,莫自惹怨尤!”说罢,拿出一宝,看得伏羲、轩辕两位圣皇,齐齐变色!
那法宝不是别个,却是抟人鞭,为女娲娘娘造人圣物,功德之器。此鞭自成就以来,女娲娘娘从未出示,故众人都已淡忘,不想今日复见于此!
这条鞭,旁人不惧,却完克三圣皇。休说是三鞭,便是捱了一鞭,三圣皇还有何面目称作人皇?届时丢了面皮事小,只怕人皇功德,俱要被此鞭抽散,依旧还要掉下圣位来。
但神农是见事在先,知难而退,不损德望,道心无碍。伏羲、轩辕若是被抟人鞭击退,境况又大不相同了。
形势如此,伏羲、轩辕对视一眼,都看出彼此有无奈之色,只得向女娲娘娘施礼,默默退回。
那边玉帝见女娲娘娘拦住了三圣皇,持剑也要加入战圈,不料旁边闪出后土娘娘,喝道:“玉帝不可前往,听我一言?”
玉帝怒道:“莫非娘娘也要阻我?我虽非未成圣,却不是好拿捏的!”说罢,将身一晃,身后居然现了三十三尊天主,每一天主,皆坐镇一天,个个都是至尊,帝皇紫气环绕,龙颜恼怒,气势迫人。三十三天齐现,威能浩荡,若是普通金仙见了,连呼吸也要顿住。
也不知道玉帝修的何法何道,练得这许多化身!
后土娘娘却丝毫无惧,说道:“玉帝,我非要拦你,只有一事要与你先说分明。你听罢之后,自决行止!”
玉帝道:“不知娘娘有何示下?”
后土娘娘乃拿出钧天尺,出示玉帝,说道:“我这尺,名钧天尺,非是浪得虚名。此尺打别人倒也罢了,若是天庭失德,此尺打在天帝身上,却是专消气运、散帝皇紫气。捱得几尺,气运不再,只怕玉帝无力回天,再做不得天帝。因此还望三思而后行!”
玉帝听了,脸色青红数变,终于退了回去。
却说战团之中,镇元子独斗四圣,被裹得严实,轮不开手,正有些窘迫。突然混沌之中,现出道道神链,朝镇元子打来。
镇元子呼道:“鸿钧道友,你既来了,何不现身?”却不敢小视这些神链,忙将身一震,周身青光大放,层层世界生灭,将神链挡住了。
鸿钧道祖应声出现,更不搭话,手中也持一柄拂尘,就朝镇元子刷来。只见拂尘之上,千丝万缕,尽是神链,条条都是大道,将镇元子身上青光世界,刷得摇曳不已!
所幸镇元子的造化神光,亦有诸般大道支持,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因此尚挡得住。
四圣见鸿钧道祖亲至,精神大震,各自显出化身,但见三清道人、二天王、灵宝天尊、如来佛祖、菩提老祖皆至,裹得个镇元子,如同绣球一般。
眼见得青光暗淡,镇元子大急,呼道:“道友快来!”只见元木道人、建木道人、青木道人,头顶都有一株宝树,挥剑而至。鸿钧道祖见了,冷哼道:“又来板门弄斧!”将手一指,要灭三尸化身。然这次却大不相同,三道人浑然未觉,激斗如故!
镇元子哈哈大笑道:“今次是先天灵根本体,道友如何灭得?”又化出数个化身,这才挡住四圣与鸿钧道祖。
太清圣人大喝道;“道友以化身与吾交战,未免轻视!”扁拐击打不停,神雷麻密,片刻已灭了一个。那边元始天尊挥舞盘古幡,同通天道人一起,道道混沌神雷,亦将建木道人杀退,只剩下一株建木,仍然遁入地书之中。
镇元子大怒,喝道:“两位道友,助吾一臂之力!”元木道人、青木道人皆至,逼住了三清道人,镇元子大喝一声,拂尘疯长,硕大无朋,猛一甩,不知多少灵根,扎在三清道人身上,顷刻间将三个道人扎得只剩下三道清气,遁回了太上老君体内。
如来佛祖见镇元子在围攻之下,还如此勇猛,挥掌更急,道道金色佛印,打在青光之上,势大力沉,打得镇元子身形不稳,数次险些落下莲台。
镇元子怒喝道:“安敢如此欺我!”突然将造化鼎祭起,无穷地火风水,朝如来佛祖浇下,如来佛祖受不住,便化一道金光,亦回了准提道人体内。
众人你来我往,在混沌中战得异常激烈。也不知过了多久,镇元子与四圣,都是化身尽灭,返本还源,只剩下本体,仍然激战。
其中鸿钧道祖,威能最大,法力仿佛无穷无尽,一柄拂尘打得镇元子护体神光暗淡,越来越稀薄。幸好地书与金莲有相生之妙,这才一时能支持得住!
战团之外,后土娘娘朝女娲娘娘说道:“镇元子道友有不支之象,我当去助一臂之力!”
女娲娘娘担忧道:“你成圣未久,可有把握?须知尚有鸿钧老师在,不可不防!”
后土娘娘道:“料也无妨!”拿出钧天尺,陡然现了祖巫真身,不知多少丈,人身蛇尾,极其巨大,高呼道:“镇元子道友勿慌,我来也!”挥动宝尺,截住了太清圣人。
太清圣人有玄黄玲珑塔护体,怡然不惧,一指太极图,驾起一座金桥,随心所欲,持扁拐来打后土娘娘。元始天尊、通天道人也来相助,要先将后土娘娘击退!
好后土,上有人书护体,又将钧天尺一摆,十二祖巫厉声高吼,自成妙阵,护定周身上下,有攻有守;足下更有轮回六道,缓缓转动,仿佛诸天诸道,都要被拉扯进去。顿时三清圣人战力,十成只能发挥七成,居然一时与后土娘娘僵持住了!
第329章六圣人大战分胜负宁封子出世定乾坤
镇元子少了三清,压力大减,与鸿钧道祖、准提道人,战得有攻有守!
战得片刻,太清圣人不耐,高呼道:“道友,你地仙得后土道友相助,乃失前约在先,届时休怪吾等爽约在后!”
后土娘娘亦知其中端的,喝道:“太清圣人此言失当!汝等四圣与鸿钧老师一起围攻,我有意助镇元圣人一臂之力,有何不可?”仍然挥尺激战。那十二神魔、轮回六道,神通不减,奋战亦酣!
太清圣人喝道:“天道之下,九圣为尊。若镇元圣人尚敌不过半数,强掌天道,地仙界亦不安稳,还是不去也罢!”
镇元子闻言,亦说道:“多蒙娘娘相助,感激不尽。太清圣人言之有理,今日非同往日,乃是要定下三界前程,若有助力,其心难服。请回法驾,看吾如何抗手!”
后土娘娘无奈,只得收了宝尺,退出战圈。三清圣人并不追赶,依旧来战镇元子。
镇元子左右挥洒,四圣与鸿钧道祖法宝,屡屡打在他身上,眼看青黄二色,光芒不再,陡然一声轻响,十五品金莲先遁入地书之内,地书也捱不住,遁入镇元子元神之中。
镇元子见状,也不慌乱,又将造化鼎,祭在头顶,一边护身,一边吞吐地火风水。此宝防御虽不如地书,但其攻击却是连鸿钧道祖都有些忌惮,一时反而为镇元子嬴得不少先手。
但五位圣人,十只手。便是拂尘再厉害,不能都拂得开去。尤其还有鸿钧道祖手中拂尘,有天地之力,含三千大道,威胁更大。又战得多时,只听一声呜咽,造化鼎也维持不住护体神光,镇元子只得收了回去。
诸圣见镇元子这回再无法宝护体,个个大喜,攻击更急。镇元子转眼便挨了几下。顿时勃然大怒,一声长啸,化作一位混沌巨人,身似铜浇。面如刀刻。双眼闪烁。如同日月,威猛无俦。
只见那拂尘也随之长大,如同一株巨木。伸出无数根须,蓬勃庞大,被巨人抓在手里,仿佛要扫尽混沌烟尘。
后土娘娘见了,耸然动容,呼道:“此是盘古真身,真正的混沌妙道!”十二祖巫的都天神煞大阵运展到极处,也能化出盘古真身,是以后土娘娘识得此法。但镇元子的盘古真身,分明比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所化,更加神妙无方,顿时不由看得心驰神往!
鸿钧道祖与四圣见状,齐齐大喝一声,也化作巨人,来与镇元子交战。只是他们变化之身却不比镇元子的金身,攻守之间,屡屡受制。
六个巨人,在混沌之中,又不知战了多久。陡然镇元子大喝一声,猛一拳,将准提道人打下莲台。
三清圣人见状,不为所动,交战更剧。陡然呜咽一声,通天道人的渔鼓也飞了回去。紧接着,元始天尊的庆云金灯,逐渐暗淡,也被收了回去。
又数个回合,连太清圣人的玄黄玲珑宝塔,都掉落头顶!
好一场恶战!所有防身至宝、所有化身神通,都已经用尽,终于血肉相搏!
镇元子也不好过,被诸圣击打在身上,金色血肉纷飞。好在他这金身神妙无比,以混沌元气为食,在这虚空混沌之中如鱼得水,随创随愈,一时并无匮乏之虞。
鸿钧道祖喝道:“且看你维持到几时!”拂尘刷动,竟将镇元子打了一个趔趄。
四圣听了道祖之言,更是振奋,虽无至宝护体,但也不管不顾,与镇元子舍命相搏。
女娲娘娘看他们战得惨烈,叹道:“如此打法,恐不能长久!”果然,又战得数百回合,镇元子与诸圣俱感力乏,便恢复原形,仍旧死战。
眼看得虽是强弩之末,却仍然如火如荼,胜负未分,陡然玄松道人高呼:“师尊勿慌,我来助你!”脚踩莲台,挺身加入战团,截住通天道人。
通天道人见了,惊道:“你是晚辈,如何斗得?快快退下!”
玄松道人笑道:“道无先后,圣人勿须留手!”将身一晃,现了赤松子,持龙头拐,又有赤须子,持紫金葫芦,都来打通天道人,战数合,未分胜负。
那边玄都**师、广成子、多宝道人见玄松道人加入战团,也要上前,陡然玄素道人一挥芭蕉扇,喝道:“诸位若经得我三扇,才能过去!”旁边玄穹道人、玄敖道人也至,一齐将三仙拦住。
三仙相互看一眼,只得退了下来。
那边通天道人战玄松道人,竟久战无功,有些不耐,使个神通,一巴掌朝玄松道人拍来。突然铛铛铛三声钟响,玄松道人身后又现一位道人,头顶一个钟形法宝,喝道:“吾乃宁封子是也!特来相助一臂之力!”只见宁封子将钟祭起,通天道人的巴掌,居然下不来。
三清圣人与准提道人闻得钟响,皆是吃惊不已,呼道:“竟然如此!岂有此理!”陡然玄松道人、赤松子、赤须子、宁封子散开来,围住通天道人一顿乱打,通天道人急切之间,破不开玄松道人的莲台,一个不防,被龙头拐打在肩膀上,打了一个趔趄。
通天道人陡然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贫道竟被你徒弟打了一拐,还有何面目与你相争!”将身一跳,已出了战圈!
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也齐齐罢手,说道:“运数在彼,非战之罪也!”三位圣人更不多话,就回三十三天去了。
准提道人喝道:“镇元圣人,吾宁守此界,与天人共老,也不去你那地仙界长生。你若是还有善心,便请为此界多留几分元气!”说罢,收了加持神杵。转身就走。
镇元子忽然将一物向准提道人抛去,高呼道:“道友走好!”准提道人接过,见是一个三明镯,乃蚊道人所食三品莲台所化,更不道谢,径自去了。
鸿钧道祖见诸圣皆去,不言不语,陡然消失无踪。
却说太上老君回到八景宫,坐息已定,也不知多久。突然对元始天尊、通天道人说道:“吾等虽是要去地仙界。但三清大道,玄门正宗,免不得要为此界留下一支苗裔才好!”元始天尊、通天道人皆点头称是,于是太上老君召集八景宫众人。说道:“不久三界将迁往地仙界。此界灵元溃散。将步入末法之世,不宜修道。然生灵何辜,总有向道之士。吾故不忍断了传承。汝等可有人愿意留下,传承三清一脉?”
有长眉童子挺身而出,拜道:“老爷,我愿留下!”
太上老君遂赐太清神符与紫郢、青索二剑,嘱道:“汝在人间,可联手佛教,兴我道门正宗!日后若得了金仙正果,吾当设法接引去地仙界,可拜在玄都门下,也算列吾门墙!”长眉童子大喜再拜,辞别众仙下界去了。
话说这长眉童子任寿下界,日后在峨眉山立了道门,遂称为峨眉派,上上下下皆以剑为法器,也有称之为蜀山剑派。
其后,峨眉派果然联手佛教,自清朝始,三次斗剑,一统东土道门。只是当时诸圣诸仙,尽皆去了地仙界,此界除佛家之外,峨眉派一家独大,又自恃正宗,因此将东土其他宗派、散仙,俱称作外道、邪魔,视同蝼蚁,目中无人,不从者皆诛,未免失之于暴。
但天人大劫,浩浩荡荡,末法之世,如期来临!彼时峨眉派众仙连金仙道果亦不可得,更遑论对抗大劫。因此其道统不过勉强维持到民国初年,亦终于消失在历史潮流之中。
此是后话,就此表过不提。
再说散淡子投胎转世,托得人身,姓刘,名基,字伯温,辅佐真命天子,建立大明朝,虽是破而后立,仍然把江山治理得四海清明,生民安居乐业。刘伯温谨记黄石公吩咐,在九州修理龙脉,维护皇朝气运,稳定朝纲。
他是神仙转世,知前知后,料事如神,因此便不免有种种传言,闻于朝野之上。
一日,天子正食烧饼,方吃一口,闻刘伯温至,暗道:“久闻他料事如神,不如试他一试。”便将烧饼用碗盖住,再召刘伯温晋见。待刘伯温坐定,天子问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刘伯温暗中掐指算算,回答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依臣之见,碗中乃烧饼是也!”天子大为惊叹,见刘伯温神算如此灵验,遂问道:“天下后世之事若何?朱家可长享否?”
刘伯温道:“天机泄露,吾罪非轻!”
天子道:“朕今赐你无罪,但说无妨!”
刘伯温心道:“地仙界之事,人间气运自有天道掌理,不能算得。但是此界之事,倒是说说无妨!”正是人非铁石,孰能无情,因此他今日心肠一软,故将此界日后之事,包括皇嗣不昌、阉党为祸、奸臣误国、胡虏入侵等等,桩桩件件,隐晦道来,一问一答,乃成歌谣,为千古奇文《烧饼歌》是也!
其后某日,刘伯温亦挂印归去,不知所踪!
且说这一日黄昏,镇元子从静坐中醒转,突然笑道:“今日正是良辰吉日!”遂率众弟子,上了万寿山巅。
其时万寿山上,清风朗月,碧空澄净,镇元子见了,叹道:“吾等去后,更不知何月照何人矣!”
嗟叹一回,陡然呼道:“破灭枪何在?”玄敖道人持枪而上,镇元子将破灭枪往虚空一刺,顿时虚空破碎,隐隐可以看到无穷混沌之地。
镇元子又疾刺数次,虚空破开之处,越来越广。但另一边虚空,却又有渐渐合拢之势。
镇元子又喝道:“天罗伞何在?”玄罗道人拿出天罗伞,镇元子将宝伞撑开,已经定住了这一方虚空入口。
但听得镇元子又喝道:“玄穹,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玄穹道人高声道:“谨遵师命!”便跳入了混沌之中,祭起葫芦鞭。召得九大葫芦,赫然将先天葫芦大阵运转开来。
这尚是他首次全力运转大阵,只见九个葫芦,喷洒五行四象、阴阳二气。葫芦鞭所到之处,无边混沌,尽皆破开,纷纷化为地火风水,轻清上扬,重浊下降,果然有开天辟地之力。
镇元子尤嫌不足。喝道:“玄松、玄素。尔等各自行功!其余诸位,去助玄穹一臂之力!”于是众徒皆跳到混沌之中,去助玄穹道人。
只见玄松道人祭出了太极混元阵,大阵倒转。化混沌为无极。无极中立太极。太极又化为地火风水,最后转化五行。玄素道人也不示弱,将六扇合为一扇。每一扇动,无量虚空混沌,顷刻间转化为阴阳二气、地火风水。
这是开天辟地之功,日后有大气运。此等机缘平生也只一次,异常难得,因此镇元子毫无保留,让九位弟子,尽皆去混沌中历练。
也不知过去多久,那天地已无垠广大,只是无日无月,亦无山川河流、万众生灵。陡然玄松道人头顶,不由自主,现了混沌钟,铛铛铛连响,将虚空上下尽皆定住。只见有灵光一道,瞬间从虚空遁入玄松道人体内。玄松道人得了这道灵光,头顶现了庆云,庆云中现无量世界,演化大道,竟是就此证道混元!
他三尸早斩,无偏无执,只是有天道约束,这才过不了圣人门槛。如今跳出天道,证圣也是迟早之事,只是连镇元子也没想到有这般快法。
当下诸位同门纷纷称贺,镇元子也露出笑容,说道:“可矣!”众仙遂停了手,收了法宝。镇元子只用混元天罗伞撑开入口,祭出造化鼎,说道:“造化、造化,未竟之功,就看你了!”只听造化鼎一声嗡鸣,迎风便长,也不知多少宽大,悬停在虚空之中,张开巨口,猛一吸,将三界连带四根天柱,尽皆吸住,无穷大力生出,就要将三界吸入鼎中。
但盘古天地,非同小可,岂一件法宝可动?只见天柱摇摇,星辰震颤,三界不仅未被吸起,不少地域反有崩塌之势。
危急时刻,数道玄光,从不同地域发起,顷刻散开,笼罩天、地、幽冥世界,及时将三界稳住。
镇元子见状大喜,一抛地书,喝声“去!”只见地书展开,其中世界无垠广大,一片金光,从下往上,牢牢托住三界。
诸圣诸宝,一齐发力,终于将三界连带四根天柱,完全拔起。
突然无数神链,凭空诞生,交织如网,锁住三界。镇元子见状,喝道:“鸿钧道友,今日别矣,幸勿留难!”将拂尘祭起一晃,根根丝绦充塞天地,猛一刷,将神链尽皆刷没,于是三界变小,终于落入造化鼎与地书之中。
饶是镇元子功参造化,法尽自然,此时也是神色凝重,见三界成功摄起,更不敢怠慢,喝声“疾!”只见造化鼎与地书一上一下,护着三界遁入了虚空之内。
只见云烟渺渺,光雾蒙蒙,四天柱之中,天、地、幽冥三界,完好无损,从造化鼎中轻轻落下,缓缓恢复了原状,仍然是日月星辰、山川湖海、上天下地、幽冥轮回。
三界生灵,大都还毫无所觉,更不知天地已变,已在地仙界内。
此时地仙一门,都入了地仙界,只剩下镇元子尚未进入。
眼看得中央三界,已被造化鼎和地书挖去,留下一片偌大的虚空,边上还有残余的洪荒天地,支离破碎,纷纷坍塌,却又无天无地,无处可落,于是一块块就在虚空之中,聚成球状,彼此环绕运转。
也有星辰碎片,洒下光辉,照耀万物,于是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照常衍生,只是往往朝生暮死,如同蜉蝣,懵然无知,再无缘闻得大道了。
镇元子轻叹一声,取下混元天罗伞,转身踏入了地仙界中。
只有一道歌声,不知从何处响起,隐隐传来,袅袅不绝:
神仙好,神仙妙,神仙有缘闻大道。三灾五劫未离身,真个长生谁见了!
神仙妙,神仙好,神仙无欲无烦恼。世人但爱金和银,真个超脱谁见了!
神仙好,神仙妙,神仙终日呵呵笑。起早摸黑病复贫,真个逍遥谁见了!
神仙妙,神仙好,神仙不贪亦不盗。骄奢淫逸古来多,克己修身谁见了!
神仙好,神仙妙,神仙俗事皆忘掉。滔滔浊世喜悲多,痴嗔怨怒淹没了!
……
后记
神州大地,文明古国!神仙传说,异彩纷呈!
然诸子谈仙,各说其教,互相抵牾,莫衷一是。时至今日,其说尚不能服已,焉以服人?故东方神仙传,不敌西方创世说,西风东渐,神文日废,岂不可惜可叹?
又感于天人之道,多经变乱,日趋沦亡。今之生民,不敬天,不法祖,不畏自然,自封灵长,随心所欲。如此去“天”奉“人”,自绝于世,尚不自知,曰:万物取舍皆由我,与天地斗,其乐无穷!
呜呼,古之王侯,尚知称孤道寡,将身自下;今之斗升小民,亦无法无天、唯我独尊,足见人心不足、贪欲无穷之害也!
夫天地生万物,人处其一焉!人不敬天地,不畏自然,是无道也!无道则无以立德,无德而人性泯矣!
无法无天,无信无道,自灭之途也!
遍观诸世神怪志,唯《封神》、《西游》、《蜀山》三书洋洋大观。然概览其中故事,或假正宗之名,逞威逞暴;或借公义之利,行偏行私。我道之外,不容他道,自立正宗,余者皆是邪魔,诛之而后快。如此人道独尊、我道独尊,不亦过耶?
故著《地仙演义》,述诸道、说往圣、论天人、记神仙,纠偏纠执,喻世喻人。
今将完本,因诸事繁冗,数更数废,成绩不彰,观之者少。若有贤达之士,观书之人,志同道合,情理相通,还请多多推广,愿此书遍示世人。【小说下载尽在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