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江湖羽录-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安康道:“准确地来说,是让你代替我,当铁面判官。”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铁面具,晃了晃,放到唐白羽面前。
这时候唐白羽才真正明白,原来面前的陆安康不仅仅是镇远镖局的少当家,还是西边六扇门第二把手铁面判官。
唐白羽看了一眼铁面具,问道:“你为什么会想让我代替你当铁面判官?”
陆安康道:“因为经过我测试,你有一身好轻功,有勇有谋,擅长发现别人没能发现的细微线索,有足够强的推理能力,这些都说明你适合代替我来当铁面判官,更重要的一点是,你有把柄在我手上,你那不可告人的身份。”
唐白羽苦笑道:“看来,你这不是请求,而是要求我来代替你当铁面判官。”
陆安康道:“随便你怎么理解,我现在只想听你的答案。”
唐白羽权衡利弊后,道:“现在的我打不过你,又有把柄在你手上,只能答应,不过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
陆安康右手做了个请的姿势,道:“你问。”
唐白羽问道:“你为什么不当铁面判官了?”
陆安康闭上眼睛,像是在回想些什么,脸上露出悲凉和落寂的情绪。他睁开眼睛,叹一口气道:“这些年以铁面判官这身份活着的日子,我已经厌倦了,我要退隐江湖,过一些我想要的日子。”
陆安康没有告诉唐白羽,为了复仇,自己放弃了心爱的女人,放弃了本该意气风发的十年岁月,戴上冷冰冰的铁面具,躲在阴暗处,成为一个被仇恨蒙蔽双眼的机器。今日,他终于复仇成功,今日,他将获得重生。他会远离江湖,按照原本他父亲给他取名的意思,安安康康地生活下去。
听到陆安康不当铁面判官的原因后,唐白羽答应代替陆安康当铁面判官。陆安康悲伤的脸上终于绽开一丝笑容,陆安康右手轻点几下,将唐白羽身上被封住的穴道解开,道:“以后惩恶扬善的责任就交给你了。”
唐白羽穴道解开后,松了松筋骨,问道:“何为善?何为恶?”
陆安康指了指唐白羽心的位置,道:“善恶在你心中,由心来判断就好。”
“由心来判断。”唐白羽心中默念,看着陆安康朝庙外走去。庙内比庙外要暗一些,看着陆安康的背影,仿佛就像看着他摆脱黑暗,向光明走去。一步一步,走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洒脱。
陆安康走出庙后,像是放下沉重的包袱,一身轻松地笑道:“好好干,你比我更适合那个位置。”
虽然陆安康没有回头,唐白羽也已经有些记不清他的模样,可是在他们心中,却无疑已经建立起一种别人永远无法明白的尊敬,一种经过智力决斗后产生惺惺相惜的尊敬。唐白羽尊敬这个眼光独到,计谋周密,思虑深远的对手,即使他曾要挟自己,但依然尊敬。
冰冷的铁面具在唐白羽手中渐渐有了温度,而陆安康人已经远离江湖而去,已经看不见他的人了。唐白羽戴上铁面具,在这时候,唐白羽才明白到,外表看似冰冷的铁面具,戴上后,里面是温暖的。
唐白羽被陆安康要挟替代当上铁面判官这件事,究竟是坏事还是好事?现在连唐白羽自己都分不清了……
第四十九章 铁鹰令
摘下铁面具放回怀里,唐白羽正准备离开福德庙,单高的金刀映入眼中,金光闪闪,静静地躺在庙内神像跟前。唐白羽走近神像,捡起金刀,只见金刀下面压着一块六扇门的令牌和一封信。
这枚六扇门的令牌由黑铁打造,令牌上雕刻着一只鹰隼状的花纹,鹰隼栩栩如生却与令牌浑然一体。唐白羽心里想道:“看来这就是铁面判官的六扇令。”
唐白羽将六扇令拿在手中把玩一会后便收入怀中,接着拿起压在金刀下的书信,读了起来。信中写道:“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成为铁面判官。和书信放在一起的那枚令牌是六扇令中的铁鹰令,属于第三级别令牌。第一级别和第二级别令牌分别是金狮令和银虎令,据我所知,拥有金狮令的人可以随意调动六扇门中任何人,不过到现在也没见有人使用过金狮令,像阎罗那样六扇门各地区的最高负责人拥有的令牌是银虎令,不过银虎令能够调动一地区六扇门的所有人。作为铁面判官身份象征的两样东西,分别是铁面具,和判官笔。铁面具我已经交给你了,判官笔由于不方便收藏起来,所以我将它留在六扇门的寄存室里,你到时候通过铁鹰令就能打开寄存室拿到。接下来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我师兄单高的事,不用担心我师兄,我已经派人将他送回西北,至于他的金刀就送给你,让你拿去换成银两,毕竟在江湖上闯荡,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好了,我想要交代的都交代完了,你看完这封信,就将此信焚烧,不要留下任何暴露自己不是铁面判官的证据。”
唐白羽看完信,把陆安康留下的信息都消化了一遍后,将书信靠近庙内神像前供品台的蜡烛上方,让火焰将书信焚烧殆尽,直至亲眼看着书信变成飞灰,唐白羽才离开福德庙。
离开福德庙后,唐白羽往开封府城内而去,因为李仙儿和林书承还在马车上等着他。唐白羽回到马车停靠的地方,林书承盘坐在驾车的位置上,看样子,他的身体状态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
唐白羽隔远挥手喊道:“林兄,我回来了。”
林书承还没回应,马车车厢先打开了。李仙儿走出车厢跳下马车,兴高采烈地向唐白羽挥着小手,回应道:“羽哥哥,你可回来了。”
林书承开口说道:“白羽,你可算是回来了,仙儿在这都等得不耐烦了,我们在这呆了大半天,我感觉我整个人都要发霉,这么长时间,你干嘛去了?”
李仙儿瞪了林书承一眼,接着微笑着对唐白羽道:“羽哥哥,你不要听表哥他乱说,我才没有不耐烦。”
林书承轻哼一声,小声地道:“哼,不知道是谁时不时从车厢里探出头来东张西望,看看她的羽哥哥回来没。”
唐白羽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禁心中一暖,向李仙儿和林书承道:“让你们久等了。”
唐白羽坐上马车,将在福德庙内发生的事情告诉给李仙儿和林书承二人,听唐白羽一五一十将事情讲完后,林书承震惊不已,问道:“这么说,你现在是铁面判官?”
唐白羽点点头,从怀中拿出铁面具和铁鹰令给他们二人看。林书承拿起铁鹰令,仔细观察,道:“江湖上传闻能拥有六扇门令牌的,都是六扇门内排得上号的能手,想不到陆安康十年来蛰伏在六扇门,还混到了不低的位置,难怪能一直隐藏住他自己的身份,没被龙门镖局找到。”
唐白羽道:“这么说,这个令牌就是身份的象征?”
林书承拍了一下额头,道:“我的天,陆安康没有跟你说这个令牌的用处么?”
唐白羽道:“他只说了这个令牌可以调动六扇门中比铁面判官地位低的人来帮忙,这令牌还有其他作用?”
林书承道:“那是当然,这枚令牌用处可大了,有了这枚令牌,你可以查阅六扇门中收集到的很多江湖消息,你到朝廷设立的驿站,只要亮出令牌就能免费住宿,免费吃喝。不过也不要轻易亮出这枚令牌,让别人知道你是六扇门中人,毕竟六扇门是朝廷设立在江湖的组织,在江湖中人眼中六扇门的人就是朝廷的鹰犬,很不受人待见。”
唐白羽点头道:“那是当然,我也不想让人知道我是铁面判官,以我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担当这一身份。”
在唐白羽与林书承谈话间,李仙儿摆弄着铁面具。李仙儿将铁面具放在唐白羽前方与他的脸重合,左右打量了一会儿后说道:“羽哥哥,我总感觉你带上铁面具,离铁面判官的感觉还差一点点。”
唐白羽问道:“差点什么?少了个判官笔?”
李仙儿摇摇头道:“不是,我觉得问题应该是出在你的服饰上。”
唐白羽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服饰,一身白色书生装,略显儒雅。
李仙儿道:“作为铁面判官,你这着装实在是不够气势。你这着装配上铁面具,感觉像是铁面书生而不是铁面判官。”
唐白羽道:“那可怎么办?”
李仙儿嘻嘻笑道:“我有办法。”
唐白羽道:“什么办法?”
李仙儿道:“我替你做几件衣服呀,我的女红手艺可是一等一的,纺织、缝纫、刺绣、剪花、面花等等我都样样精通。”
林书承道:“说到底,我表妹就是想秀一下自己的才能,白羽,你就答应让她帮你做衣裳吧。”
唐白羽道:“那就劳烦仙儿你了。”
李仙儿红着脸小声道:“不劳烦,这是应该的。”
做衣裳第一步就是要有材料,首先要到布店买些绫罗绸缎和丝线,由于龙门镖局现在一团乱,从镖局里冒出的火焰烧红了开封府半边天,所以开封府内的商家闭门谢客,宁愿少做一两桩生意也不要惹上麻烦。
李仙儿想要在开封府内的布店购买些材料,结果去了好几家布店都吃了闭门羹,气得她小脸气鼓鼓的。
唐白羽见状,安慰道:“仙儿别气,他们不做我们生意,吃亏的是他们。”
林书承帮腔道:“表妹,白羽说得对,卖绫罗绸缎的布店又不只有开封府这里有,在安阳城那边也有好几家布店,我们去那买好啦。”
安阳城,这是中原三大家中赵家所在的城池。久居洛阳城的李仙儿对安阳城也略有耳闻,对于生性贪玩的她,自然想要去安阳城玩一玩,当下便不再为吃闭门羹而恼怒,略带兴奋地道:“那我们去安阳城的布店买些做衣服的材料吧。”
林书承微笑着扬起马鞭道:“好嘞,坐稳咯。”
马车徐徐驶过城中街道,出了城门,向北边安阳城方向驶去。
第五十章 绸缎庄
阳光温暖着安阳城。
一个妙龄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手中五彩线在素色的绸缎上飞舞,一针一线来回穿梭,空白的织物被赋予色彩,一朵朵牡丹争相吐艳。
看着牡丹在绸缎上绽放,女子身旁名叫小翠的丫环赞叹道:“小姐的绣工真是越来越出神入化。”
妙龄女子停下手中针线,抬头向身边丫环问道:“小翠,东西拿来了么?”
小翠将手中纸张递给妙龄女子道:“小姐,给。”
妙龄女子是安阳城赵家的大小姐赵语仪,而小翠则是她的近身丫环,从小就陪着赵语仪长大,情同姐妹。赵语仪让小翠拿来的东西是最新一期的天机阁榜单,天机阁榜单每月月初更新,上面不仅有江湖上的各种排名,还有排名上的人的江湖事迹。赵语仪最喜欢看的就是榜单上的江湖事迹,赵语仪一直很向往在江湖上浪迹天涯的生活,可惜生在富贵人家,身是女儿身,从小父亲就致力将她培养成大家闺秀,自然不可能允许她舞刀弄剑,所以只好通过阅读江湖事迹来满足自己对江湖的遐想。
正当赵语仪津津有味地阅读着榜单上的江湖事迹,布店内走进三位客人。为首的客人腰佩宝剑,气宇轩昂,飘飘有出尘之表,回头与身后二人说道:“看吧,表妹,我就说这里有布店可以买到做衣服的材料。”说话的人正是林书承,林书承三人从开封府来到了安阳城。
丫环小翠见有客人光顾,接待客人道:“三位随便看看需要些什么,我们绸缎庄的布匹都是些上等货色。”
一眼望去,绸缎庄内的材料都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不同区域,麻布、棉布、丝绸应有尽有。最吸引人的是店内各处放着的手工刺绣品,李仙儿水灵灵的眼睛被一幅双面绣所吸引。这幅双面绣正反两面都绣着一只小猫,小猫神态调皮活泼,可见刺绣之人功力之深。
小翠见李仙儿看这幅双面绣看得出神,向她介绍道:“客人你真识货,这幅双面绣采用的刺绣手法是苏州的苏绣,刺绣时要将一根头发丝粗细的绣线分成十二分之一甚至是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绣线,绣完后还要将十万多个线头藏得无影无踪,这才算成功。”
李仙儿水灵灵的眼睛如一汪清泉,看向小翠问道:“我可以摸一摸这幅绣图吗?”
小翠看到李仙儿天真无邪,犹如小仙女的模样,不禁心中念道:“除了小姐,我还没见过如此美若天仙的姑娘。”对于李仙儿不过分的请求,自然是答应道:“可以。”
李仙儿小手轻抚这幅绣图,触摸之处丝线犹如活了过来,丝丝脉脉地环绕在李仙儿手指间,那触感是那么轻柔,那么润滑。
李仙儿细细欣赏着这幅双面绣,小翠在一旁道:“这幅双面绣最难绣的地方是一对猫眼睛。”
李仙儿目光转向双面绣上小猫的眼睛,只见猫眼睛绣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李仙儿道:“这猫眼睛才是这幅绣图的画龙点睛之笔。”
小翠点头,道:“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这看似简单的一对猫眼睛,绣者要用二十多种丝线才能把猫眼睛绣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林书承见李仙儿沉醉于欣赏绣图而忘了来这是买做衣服的材料,提醒道:“表妹,我们来这,是要买东西来着。”
李仙儿被林书承提醒,回过神来,向小翠问道:“请问,这幅绣图价格多少?”
林书承听到李仙儿要买下这绣图,心中叹道:“表妹果然是富家千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绸缎庄内的绣图皆是出自赵语仪之手,一向只用于装饰,不用于贩卖。但是见李仙儿一脸渴望买下绣图,小翠不愿直接拒绝,打算开出高价,让李仙儿知难而退,道:“客人,这幅绣图价格是一百两。”
听到价格后,李仙儿没有表现出惊讶,而是说道:“好,这幅绣图我买了。”
这句话一出,不单单丫环小翠惊愕,唐白羽也惊愕,哪里有人随随便便就出手一百两买一幅绣图?
丫环小翠从小生长在赵家,长大后与小姐一起打理绸缎庄,自然是见过世面的人,能像李仙儿这般出手阔绰的人,身份肯定不简单。
丫环小翠没法做主,让李仙儿稍等片刻,她去询问赵语仪的意见。赵语仪阅读着榜单上的江湖事迹,听见身旁传来小翠询问的声音,抬头问道:“怎么了,小翠?”
丫环小翠将李仙儿看中双面绣图以及想要花一百两购买的事情经过告知给赵语仪,让她决定应该卖还是不卖。赵语仪听了小翠的描述,觉得李仙儿是懂得欣赏刺绣之人,决定与她见上一面。
赵语仪与小翠从内室走出,看见赵语仪的第一眼,林书承就看呆了。赵语仪穿着件银色的柔软丝袍,丝袍柔软得像皮肤一般贴在她那光滑如玉的肌肤上,显得她的酮体既苗条又成熟。
唐白羽轻轻在林书承身后拍了拍,小声笑道:“林兄,你这样盯着人看不好吧。”
林书承道:“这有什么不好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唐白羽道:“我倒是觉得仙儿比她美。”
林书承摇摇头,心中道:“看来白羽已经掉进我表妹的五指山,出不去咯。”
赵语仪是林书承这么多年来见过最美的女人,美丽的脸上不施粉黛,但那双犹如天上星星闪耀的眸子,已是最好的装饰。
林书承整了整衣衫,微笑着向赵语仪走去。还未待林书承开口介绍自己,赵语仪先开口问道:“你是林书承?”接着望向唐白羽,问道:“他是白羽?”
林书承讶异道:“没错,姑娘怎么会知道我们的名字?”
听了林书承的回答,赵语仪确认自己没猜错,淡淡地浅笑道:“新一期的天机阁榜单上有你们两的肖像,而且可记载了不少你们的事迹。”
第五十一章 张天衡
既然对方知道自己,林书承便不必介绍自己。林书承微笑着问道:“敢问姑娘芳名?”
赵语仪吐气如兰道:“我叫赵语仪,言语的语,仪态的仪。”介绍过自己后,赵语仪朝李仙儿走去,问道:“是姑娘你想要购买绣图吗?”
李仙儿点点头道:“是的。”
赵语仪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难得姑娘你看得起我绣的绣图,这幅绣图我便赠予姑娘你。”
李仙儿想不到原本开价一百两的绣图,竟分文不收便赠予给自己,更想不到的是,这精美的绣图竟是出自这名年轻女子之手。
李仙儿好奇地问道:“赵姑娘,你刺绣的手艺如此高超,是从哪里学来的?”
赵语仪道:“我的刺绣手艺哪里称得上高超,只不过是我平日里自己琢磨出来的。”
得知赵语仪的刺绣手艺是自学成才,李仙儿心中甚是惊讶,要知道李仙儿的女红手艺一等一那是因为分别跟从过不同的女红大师学习手艺才得来的成绩。眼前的赵语仪却能无师自通,说明她在刺绣方面的天赋要高于常人。
丫环小翠夸奖道:“我家小姐可厉害了,姑娘你看中的绣图,就是我家小姐观摩了一次别人的苏绣手法,自己回来研究而绣出来的。”
李仙儿对于刺绣方面深感兴趣,自然很容易就和赵语仪聊了起来。李仙儿一边在赵语仪的陪同下选购布料,一边和赵语仪聊天,当得知赵语仪一直很向往江湖生活却被家里严厉阻止,只能绣绣花,打理打理绸缎庄度日,李仙儿不禁感同身受,心中暗自决定,有机会也要像羽哥哥将自己带出洛阳城闯荡江湖一样,帮助赵语仪亲身感受一下江湖生活。
在绸缎庄购买完做衣服的材料后,李仙儿三人开始寻找落脚的地方。
李仙儿在马车上将先前与赵语仪聊天的内容告知给了唐白羽与林书承二人,林书承驾着车说道:“难怪赵姑娘她会认出我和白羽,原来在天机阁榜单上有我两的肖像以及在江湖上做过的事情。”
唐白羽道:“这么说,其他新秀的信息在榜单上也会出现?”
林书承道:“何止,只要是在江湖上有一些名气的人,最近在江湖上的事迹都会被记录到最新一期的天机阁榜单上。”
唐白羽道:“这么说,我们岂不是可以通过榜单知道很多别人的信息?”
林书承道:“对啊,我以前怎么没想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行走江湖,若能在与人交手前得知他的实力,岂不是能避免许多危险?待会落脚之后我就去买新的一期天机阁榜单,看看最近江湖上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李仙儿道:“还是羽哥哥聪明,想出通过榜单来打探别人信息的办法。”
林书承见李仙儿又偏心唐白羽,心中不悦,正想和她辩上两句,身后传来呼叫声:“林书承。”
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林书承勒停马车,回头看去,定睛一看,呼叫之人正是话唠张天衡。中原六大门派青年一辈中,若要说谁在林书承脑海中印象最为深刻,那必定是张天衡,林书承从未见过有人能滔滔不绝地讲上一天话,大气都不喘一下。
林书承可不想被张天衡这话唠缠上,扬起马鞭就想赶路。张天衡两步并作一步走,一下子就赶到马车前头,张天衡朗声道:“林书承,你怎么见到我就要走。”
林书承假装现在才看见张天衡,道:“哎呦,这不是天衡吗?好巧啊。”
张天衡也不拆穿,道:“是啊,好巧啊,我刚好在安阳城办点事。”
林书承问道:“天衡,先前在金碧拍卖场见你和你们门派的紫青双剑两位前辈在一起,现在怎么不见两位前辈?”
张天衡道:“我两位师叔说要锻炼我一个人行走江湖的能力,所以将事情交给我一个人办。”
“定是这小子太话唠,他两位师叔也受不了。”林书承边想边说道:“原来如此,那不知道天衡你要办的事情是?”
张天衡道:“替门派买盐。”
林书承道:“买盐?”
张天衡道:“当然,这不是普通地买一包两包盐,而是去找盐商定下每月稳定提供盐到我们崆峒派的契约。”
林书承道:“那你已经办完事情了?”
张天衡苦笑道:“没呢,刚被拒绝,我还在想办法,怎样才能成功做成这次交易。”
林书承听闻张天衡被拒绝,讶异道:“居然有盐商拒绝给你们崆峒派提供盐?这不是风把银票吹到家门口都不去捡?”
张天衡道:“书承你有所不知,这盐商可不是一般的盐贩子,这盐商有朝廷特许的垄断食盐运销权,可以说,在这一带的盐,都是从他们家出来的。”
在安阳城,能有如此实力的盐商,除了安阳城赵家还能有谁!林书承道:“这盐商难道是?”
张天衡点头道:“没错,就是你想的那样,安阳城赵家。”张天衡接着又道:“哎,我去找一下我两位师叔,看看怎么办,等我办完事情再找书承你叙叙旧。”
待张天衡走后,在马车里的李仙儿说道:“表哥,看来你的朋友很有野心啊。”
林书承不解道:“何出此言?”
李仙儿道:“表哥你真是木头脑袋,羽哥哥,你解释给他听吧。”
唐白羽道:“林兄你的朋友要办的事情是替门派找稳定的盐商,对于一个门派来说,最优先要处理的就是衣食住行,而在食方面,最重要的莫过于盐,崆峒派将这个任务交给你朋友,为的就是给他一个考验,若是完成了,他不仅能在门派内树立威望,还可以得到赵家这个合作伙伴。”
李仙儿接着唐白羽的话,说道:“这说明,表哥你朋友已经在经历掌门接班人的考验,比起同龄人,恐怕已经提早一整个阶段。”
听完唐白羽与李仙儿二人的话,林书承心中暗自惊叹:“看来排名前十的新秀中不仅仅就我和白羽开始到江湖中磨炼,其他新秀也开始进入江湖,在用不同的方式磨炼自己的各种能力。看来真有必要去买份天机阁榜单,看看其他人在做些什么!”
第五十二章 赵汉生
找到落脚的地方后,林书承将最新一期天机阁榜单买来,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起来。
林书承将榜单翻到新秀榜那一页,榜单上记录着排名前十新秀的最近一些经历:
少林寺释空南下游历,路上曾遇江南水贼数十名,以一己之力退众敌。
武当派觉尘与明月静交手,平手。
华山派林书承与西阳城白羽结伴,击退三山剑派众人。
青城派杜怀遇关中田鹏,不战而退。
江城戴冷零与中原大盗红海棠过招,被红海棠一击击晕。
汉中刘傲受洛阳李家邀请,成为其下门客。
……
看完榜单上的记录,林书承不禁感叹,没想到其他人也在进行着不凡的游历。林书承正想说些什么,抬头看见唐白羽与李仙儿满嘴油光,桌上菜肴几乎被席卷一空。李仙儿眨巴着眼睛,说道:“表哥,你可不要怪我们,刚才我们已经叫过你,让你来吃东西,要怪就怪你自己看榜单太入迷。”林书承翻了一下白眼,将剩下的菜肴吃完。
茶余饭饱,林书承向唐白羽问道:“白羽,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唐白羽道:“我打算先将铁面判官的东西拿到手。”
林书承道:“你要回西阳城?”
唐白羽摇摇头道:“不需要亲自去西阳城,在安阳城也有六扇门的据点,只要我拿着令牌去,就可以让他们传信,将铁面判官留在西阳城六扇门的东西运送到安阳城来。”
林书承道:“那在等东西运来安阳城的这段时间,我们在安阳城到处逛逛?”
李仙儿一口答应道:“好啊。”
唐白羽道:“既然仙儿想四处逛逛,那就去吧,林大哥你先陪着仙儿,我去一趟安阳城六扇门的据点办完事情就来找你们。”
林书承点头同意道:“好。”
唐白羽一人出门去,在城外隐秘的地方披上黑色斗篷戴上铁面具。乔装打扮好后向安阳城六扇门的据点走去。
中原三大家中,赵家朝廷背景最为深厚,赵家家主赵国忠的妹妹赵冰玉是当今圣上最为宠爱的妃子。赵国忠凭借着皇亲国戚的身份,获得了朝廷特许的垄断食盐运销权,盐贩子出身的赵国忠对于贩盐之道早就是稔熟于心,他整合了安阳城一带的盐贩子,使得赵家一举成为安阳城乃至于整个中原最大的盐商。
赵国忠一向低调行事,唯恐树大招风,成为安阳城的豪商巨贾后,深谙官商之道的赵国忠很会来事儿,与中原地区六扇门的第一把手申浩然私交甚好,安阳城的六扇门据点翻新时,赵国忠暗中提供大量人力物力,直接使得安阳城的六扇门据点成为中原地区最气派的据点。也正因如此,申浩然将安阳城的六扇门据点定为中原六扇门大本营。
唐白羽来到安阳城六扇门的据点,六扇门大门前面有砖雕照壁,璧上图案雕刻得美轮美奂,两侧有八字墙,门口放置着一对龇牙咧嘴的石狮子,单从大门就能感受到六扇门的威严。
六扇门有东进西出的规矩,唐白羽进了大门,沿着中轴线上砖铺的甬道,绕过屏墙,就到了第二道大门。
大门处有一名六扇门的捕快把守,捕快拦下唐白羽,问道:“来者何人?”
唐白羽将披在头上斗篷帽子掀开,露出带着铁面具的脸。铁面具发散着冰冷的寒光,让人感到脊背发毛。有如此威慑之力,又戴有铁面具,在六扇门中除了铁面判官还有谁?
捕快认出来者是铁面判官后,态度瞬间转变,笑着道:“原来是判官大人,不知道判官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唐白羽低沉着声音道:“有些东西我落在西阳城,你安排人手去跑个腿,帮我把东西带来安阳城。”说完,将铁鹰令递给那名捕快。
捕快双手毕恭毕敬地接过铁鹰令,确认的确是真品后,将令牌交还给唐白羽,道:“大人放心,小的这就去办。”
捕快说完后却不见他行动,而是带着些渴望的眼神看着唐白羽。
感受到来自这名捕快的眼光,唐白羽开口问道:“怎么?你还有事情?”
捕快说道:“大人,小人有个不情之请。”
唐白羽道:“你说。”
捕快道:“小人是安阳人士,姓赵名汉生,进来六扇门已经三年,但是一直都在这个位置上。若是小人替大人将事情办好,希望大人能够替小人在申大人面前美言几句。”
捕快言下之意就是希望唐白羽能够帮他一把,让他升个职。唐白羽心里想到:“我对六扇门还不熟悉,若是利用铁面判官这身份帮这个赵汉生一把,将他收为手下,日后行动起来不是更为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