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神(南朝)-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一出,满场皆惊。

    本来此单元做丹青,每个人所发的宣纸都是四尺对开,属于中幅,而最后来到的叶君生居然开口要四尺整张的大幅,他要干什么?

    时间都快到了呀,难道还想作画?

    就算作画,缘何偏偏还要换大幅的纸,莫非他不知道越大幅,越难画吗?

    竞赛比试,纸张的选择规定不能选小,低于标准,可也没规定不能往大上选。于是一会之后,便有小厮拿来一张四尺整张的宣纸过来给叶君生。

    整张的纸,恰好将书案铺满,笔墨之类只能摆放在角落处。

    叶君生忽然又做出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举动,他把书案移开到别处,直接将宣纸铺于地面上,铺展开来。

    还没有等大家反应过来,叶大秀才双手将袖子捋得高高,赤膊,随即十指翻动,一手各将不同的两支笔拿在手里。

    唰唰!

    笔头极快,醮起颜料,就开始作画。

    这般的作画方式,无论才子或者那些白发苍苍的评委,以及各学政大人,他们倒不是没有见过,只是所见的俱为街头卖艺的行头,如何能用到这里来。

    这可是天下第一才子竞赛的竞试场呀。

    相信此刻叶君生抖一抖身子的话,会抖下满地的眼珠子。然而时间宝贵,迫在眉睫,哪里还有工夫理会这些。

    唰唰唰!

    在雪白的画纸上勾勒出基本的框架线条后,叶君生换笔的速度快得没人能看到清楚,一支支大小不一的笔在指间转换,一种种适宜的颜料落在该在的空白处。全幅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竟然具备一种优美的感觉。

    双手挥舞,笔触缭乱,双腿随着落笔的变化而变化,身子或蹲,或坐,或弯或立,哪里像是作画,倒像是在打功夫。

    笔起笔落,丹青轮换,瞧得在场的人眼神儿都有点发直,甚至连叶君生画得什么,都无暇顾及。

    “天呀,他同时竟能双手用五支笔画画?”

    “我看到了什么,他一边写字,一边画画?”

    惊诧莫名的心思搅得一颗心七上八落的,那小心肝鬼死般紧张。

    “时间到!”

    倒是负责及时的人员非常尽职地一声大喝。

    于喝声中,叶君生刚刚把捏住手里的三、四支笔扔掉,掏出印章盖上。

    丝毫不差!

正文 第两百四十一章 吟诗

    (多谢大伙儿的月票,以及打赏!)

    “时间到!”

    喝声中,叶君生恰好给刚做好的丹青,盖章,仿佛掐着秒表,那些淋漓的墨汁,还熠熠发光,尚未干呢。

    留白处朱印显赫:“彭城叶丰”。

    四个字铁画银钩,风骨凛然,正出自李逸风之手。

    叶君生这番用印,用的就是李老赠送的那方鸡血石,而非天地玄黄顽石印。

    既不想,亦不能。

    与煞祖一战,外行人看得好一场热闹。但作为主角,各种艰苦实在难以意表。

    借承满城民心,百万之巨,其势之浩大沉重,远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民意灌注,固然无形,可对于魂神方面的压迫实在无以复加,仿佛背负一座万吨巨山,稍不留意,便会被压得魂飞魄散,轻则成植物人,重则化为灰灰,一命呜呼。

    幸好本命飞剑“将进酒”卓越不凡,关键时刻那篇奇异祭文闪现,表现出一股浩然的力量来,这才能将如此之多的民心民意调动,转而攻击煞祖。

    百万心意合为一股,成雷霆之势,莫说还未恢复正常水平的煞祖,就算全盛时期也不跟硬撼。

    强敌败退,叶君生也已脱力倒下。

    期间倒是醒来几次,进食饮水,直到今天上午时分,才感觉力气慢慢的恢复,于是便赶来广场,参加竞试。

    走到了这一步,他不愿功亏一篑,白白扔掉一次博取声名的机会。

    时间紧迫,叶君生便施展出平生得意的功夫,落笔如飞,画就丹青,名为《庐山图》。

    不过一刻钟。叶君生笔墨催成,画出一大幅来。如斯速度,直惊得在场的人哑口无言,半饷反应不过来。

    堪与曹子建的七步成诗媲美呀。

    “哎哟苦也,我光顾着看,忘了盖章……”

    “你说这叶君生会不会赶着时间乱画一同,胡乱凑数?”

    “有可能……即使画出了几分模样,但那水平断然不会高到哪里去……”

    窃窃私语,只可惜碍于规矩,不能冲上来观摩一番。看叶君生所作究竟如何。

    时间到,负责收取丹青的人员开始走过来,逐个逐个。小心翼翼地吹干墨汁,卷起来。

    这时候,各大才子要退场来。

    顾学政顾不得什么,抢先一步把叶君生叫住:“君生,你来了。真好。”

    叶君生拱手答道:“多谢大人关怀。”

    顾学政呵呵一笑:“如今客气什么,你身体已无碍了吧。”心里嘀咕,瞧他之前耍杂般的作画方式,超越常人手笔,高难度动作,身体肯定好了。

    一番寒暄不提。

    很快。顾学政就问及核心的问题:“君生你这幅丹青,可满意?”

    叶君生微笑道:“还不错,算是水准之作吧。”

    闻言。顾学政心里不由一喜:叶君生这话可颇有自信呀,完全没有赶场的意思。

    这么说来,最后夺得一个好名次成绩就有了几分希望。

    可恨这小子口风紧得很,对于丹青的具体情形丝毫不提。虽然自己没有开门见山问,但你就不能主动说一说嘛。

    顾学政又有些不满意。但有些话确实不适宜多问。

    出到外面,和叶君眉李逸风等碰头。自然又是一番问长问短。

    这时候,关于叶君生双手作画,一刻钟画就大幅的事情早传扬开来,沸沸扬扬的,一时成为热点。

    一道道好奇炙热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他身上;而各种各样的猜测言语,同时甚嚣尘上。

    不管怎么说,竞赛完毕,对于各个参赛的才子而言都是如释重负的放松,纷纷三五成群,呼朋唤友的,朝着扬州最繁华有名的酒楼奔去,要大吃大喝一顿庆贺。

    本来顾学政有心要做东,不过叶君生托辞说身体不大舒服,要早些回去歇息,故而暂时搁浅,说道等最终结果揭晓,才与大家一醉方休。

    叶君生真是累。

    这种精神的累和身体上的困乏有所不同,简直累到了骨子里头去,任何的热闹喧嚣都想即可隔绝,回到屋子里好好睡着,才是王道。

    于是叶君眉便扶着他,告辞众人,返回庭院。

    一进到房间床边,叶君生便躺了上去,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面色变幻,表现出一抹病态的嫣红。

    叶君眉大吃一惊:“哥哥,你怎么啦?你没事吧。”

    叶君生摇头苦笑:“没事,就是累。”

    “哎,都让你先不急着敢去参加比试了,偏不听。”

    少女甚有些埋怨。

    叶君生叹道:“临门一脚,如果这都不咬紧牙关撑过去,日后必然后悔。”

    “什么临门一脚……但是身体要紧呀,倘若出了什么事,让我怎么办?”

    说着,叶君眉眼眸迷蒙,出现了泪花。话说这几天,可真把她吓得不轻,人都憔悴消瘦了一圈。

    望着她,叶君生触景生情,不由轻轻吟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君眉,我没事的,多休息几天就好。”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好诗,绝世好诗呀!”

    惊叹声中,西门二公子双眼放光地出现在门口。

    他怎么来了?

    “君生,快,把此诗完整吟出来,我都迫不及待了。”

    这家伙眼下的模样,怎么看怎么像个欲求不满的色狼。

    叶君眉记挂哥哥的身子,嗔恼地道:“二公子,我哥都累成这样了,你还要叫他吟诗,忒不当人友。”

    心里却有丝丝甜蜜。

    “哥哥出口成章,定然要拿下这个天下第一才子了。”

    少女心思纯粹,一向认为自家哥哥本事最大,至于其他什么才子,抱歉,统统靠墙站。

    她不由分说,就将西门二公子赶了出去。

    西门二公子也知道来得不是时候,可适才听叶君生这么一吟诗,拍手叫绝,心如百爪抓心,居然连来的本意都抛之脑后,只想着使个什么法子能让叶君生把这两句诗做全了。

    光是这两句,已堪称传世之句呀。如果身在高楼,背负双手,面上带着这么一丝哀怨缠绵的神情,轻轻吟出。无论青楼里的花魁也好;大家闺秀级的才女也罢,哪个不会被感动的泪如雨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才是多情种子的神级写照。

    莫名的,西门二公子又想起了叶君生以前在元宵佳节所作的那一首《青玉案》。

正文 第两百四十二章 流言(端午节快乐)

    西门二公子离去后,怕又有人登门打扰,叶君眉干脆把大门一关,来一个闭门却客。

    哥哥需要静养,非常需要。

    另外还需要进补,叶君眉决定出去购买一些好药材回来熬汤给哥哥喝。至于看家守门的事,就交给猪妖了。

    房间中,叶君生闭着眼睛,静静地躺着。

    外形不动,魂神世界却已沸腾。

    与煞祖一战,付出良多,但也有不少收获。百万民意过境,借力打力,对于魂神的壮大非常有补益。仿佛被洗涤了一遍,更加凝练,境界跃然有提升,只差一线便能突破法相,成就散仙了。

    撇开本身的修为,天地玄黄顽石印上的禁制也被民心的浩大力量冲刷了一遍,接连破解了一十三重禁制,现在霍然已破开了五十九重。

    禁制开,威力现。

    里面的乾坤世界空间增大何止数倍,祭出来,悬于头顶,隐隐有头顶泰山的稳重感。

    好吧,头顶泰山那估计不是稳重,而是沉重,要压得人欲仙欲死了。

    反正比之以前,不知稳当多少。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本命飞剑“将进酒”,它获得的好处更是了得,形体被狠狠淬炼了一番,质感翻了好几番,其中气息流转,与本体相连,息息相通,甚至感觉到这剑都具备了神韵灵感,会呼吸,会喜怒哀乐。

    飞剑,似乎要活过来了。

    一言以蔽之,生死搏斗,同时亦为一大机遇造化。

    想三十三天的神仙们,不知耗费多少功夫,布局显灵,方成就神位。居于神庙中,接受百姓香火供奉。

    若非煞祖乌云盖顶,兴风作浪,面临倾城之祸,那满城百姓就不会如此同仇敌忾,心意统一,并为叶君生所用。

    时也命也,恐怕很难再有第二次了。

    魂神疲累过度,至今不曾完全康复,所以还无法出窍。只好缩于体内,静静休养着。

    房间外面,一头粉嘟嘟的猪妖卧着。倒显得有些百无聊赖:当日老爷与煞祖死拼,它实力低微自然不敢出头,所以藏身于庭院中。知道煞祖只是被击退,而不是没有被杀死后,深以为憾。

    人家没死。就没办法搜刮战利品了。

    猪妖不死心,屁颠屁颠跑去以前发现煞祖所在的洞穴,却发现那里人走洞空,除了满山枯萎的树木外,一丝煞气都找不到了。

    夯货顿足擂胸,并洒下猪泪数滴。以表示一无所获的“悲伤”……

    ……

    逃过大难,在扬州知州大人英明睿智的安排下,城内秩序慢慢恢复回正常。

    市井之间。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又重新对天下第一才子竞赛的最终结果发生了浓烈的兴趣。

    所有竞试单元已于两天前完结,依照程序,万众瞩目的最终结果将于明天揭晓。

    天下第一才子的荣耀光环,圣上御赐的金漆牌匾花落谁家。明天知道了。

    真是期待呀!

    不但置身局中的才子,一众本来不相干的百姓却讨论得更加眉飞色舞。什么内幕呀,小道消息呀,满天飞。

    倒应了老话:八卦之心,人皆有之,还很有代入感呢。

    “才子头魁结果出来了,为梅雪海所得。”

    “我早就说了,是他。”

    “妈的,谁造的谣,书院那边根本还没有贴出公告。”

    “迟早而已,试问孰人是梅大才子的对手?”

    ……

    “话说本次竞试,最后北方的叶君生一刻钟画就大幅丹青,还题了诗词,是真得吗?”

    “当然是真的,你没看到,这厮端是了得,双手翻飞,指间夹着十支笔呢。人家一支笔作画,他十支,当然快死人。”

    “胡老四,说得倒像你在场那样。我且问你,十支笔怎么夹得住,敢情他叶君生是神仙再世?”

    “呃,我是听说的,反正大家都这么说……”

    “切。”

    一条条小道消息传得飞起,三人成虎,传着传着,就玄虚得不像样了。

    登高楼上,梅雪海被一群才子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虽然最终结果要等到明天,可在他们心目中,梅雪海已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梅雪海临进场时,观桃花而生灵感,才有那一幅《春暖桃花图》,加上词作《蝶恋花》亦为心血之作,相得益彰;再加上前面两单元一骑绝尘的成绩底子,这个第一,他不拿,谁能拿?

    一想到明天成绩公布,把圣上所赐的牌匾迎回府邸,高挂于门前,享受文官下桥,武官下马的无上荣耀,一颗心便砰砰地跳,兴奋得难以自已。

    “听说叶君生竞试之后,回到庭院吟了两句诗,很不错。”

    “是的,我也听说了,是从西门二公子那里漏出来的。”

    “呵呵,那西门二公子为了哄未婚妻郭三小姐开心,就写了这两句诗过去,据说佳人大爱,两人在一起卿卿我我,羡煞旁人。”

    “哈哈,这你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刘阳兄,此话何解?”

    “嘿,西门二公子抄诗哄佳人为真,只是那郭三小姐一读之下,便要求全篇。然而西门二公子只从叶君生那里听得两句,如何有全篇?郭三小姐却不依,说道如果西门二公子拿不到全篇的话,就不跟他成亲了;如果拿得到的话,就答应……”

    “答应什么?”

    一群人听得入神,双目放光。

    那人干咳一声,道:“这个我也不知。”

    “切。”

    嘘声四起。

    席间的话题一转,说起叶君生的事,这让梅雪海颇为不爽,好像脚底滚进来一粒小石子,硌得很不自在,干咳一声,问道:“竟有此事,那叶君生究竟做出了什么诗句来,如此神奇?”

    那人忙回答,徐徐吟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梅雪海一听,顿时一惊。他身为江南才子之首,文采飞扬,造诣极深。诗词好坏,一听便知。

    虽然眼下只听得两句,但足见一斑,个中韵味,简直把那缠绵情思写到了极致,写进了骨子里。

    好句呀!

    此时有人忽然道:“莫非此句,便是叶君生为丹青所题?这么说来,公榜之时,全篇就会出来了。”

    “不大想,当日在广场,我曾惊鸿一瞥,见到叶君生画的是山,有点不对题的样子。”

    “怎么不对题?登高怀人,恰恰好。”

    争论的声音传进耳朵里,梅雪海没来由一阵烦躁,二十年的陈酿佳酿入喉,都变得浑然无味了。

正文 第两百四十三章 结局

    今天,是天下第一才子竞赛尘埃落定,最终揭晓的日子。

    一大清早,扬州学院便人满为患,一眼看上去,人头汹涌,黑压压一片。其中各种议论噪杂之声,沸沸扬扬,好像煮开了一大锅粥,简直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几分。

    最终结果的公示,不同寻常,特意在学院正门左侧,设立起一方墙壁,长达九丈,用来展示作品。

    能上得展览台的作品,必然是整个大赛前十名才子的作品。至于排名靠后的,自然无缘有此荣光。

    此举可扩大影响力;还能藉此公众,以示公正。

    为了维持秩序,府衙那边调集了百名精兵,将墙壁守护住,隔绝观众冲过来,造成损坏。

    书院街道对面,是酒楼“太白居”,此刻也早座无虚席。都是些官员才子人物。他们自持身份,不会到下面和其他人挤在一块。

    一有结果出来,自然马上有人汇报。

    辰时刚过,一阵喧哗,就听得有人大喊:“结果出来了!”

    众人立刻如打了鸡血般耿直了脖子,圆睁双目,拼命看去。

    就见到有衙役开路,分开一条路径来,让一行评委通过,走到展览墙前。他们手中,各自捧着事物,用木盘盛着,上面盖以锦绣。里面之物,想必就是能跻身前十的才子作品,包括三个单元的。

    评委领头者,是个大儒,年过古稀,须发皆白,德高望重。虽然年纪不小,可精神矍铄,态势雍容。养气功夫十足。往那里一站,自有凛然之气萌生。倘若叶君生在此,开灵眸观望,可见此老顶上灵光,血色固然不佳,有些暗淡,可一根七彩文气霞光,赫然有香火那般粗细,非常纯粹。

    古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评委人员。个个都是读了一辈子诗书的鸿儒大家,才华横溢,哪个不顶上有文气?

    文气灿烂。可成锦绣。

    “肃静!”

    领头老者一声低喝,目光朝前面的人群一扫。

    果不其然,议论的声潮顿时压低了下去,直至鸦雀无声。

    老者先是抑扬顿挫地说了一番开场白,不外乎“子乎者也”类的道理文章。

    一会之后。压轴的揭晓终于拉开帷幄,开始了。

    “第十名,平州才子古问道……”

    最先叫出来的名字,竟是古问道。

    随即有小厮将古问道三个单元的作品悬挂于十丈展览墙的最后面一个位置,整整两幅,一幅书法。一幅丹青,丹青上题着一首七绝。

    天下第一才子竞赛,能进入前十。都属于非常大的成就,声名鹊起。

    然而对于古问道而言,这个成绩毫无疑问很不满意,他可是本着前五而来的,结果只落到第十去。恰恰掉在尾巴上。

    太白居上,古问道狠狠地将手中杯酒饮尽。不由感到黯然,过得一会,又是一阵咬牙切齿:

    他奔赴扬州而来,本来雄心壮志,不料折戟沉沙。不甘心呀,都怪那叶君生,叶氏兄妹,若不是他们,自己何以会被搅得心乱烦躁,导致发挥失常,跌了分数?

    眼眸中,暗暗掠过一抹狠毒的神色。

    念完第十名,老者随即念第九名……

    一路下来,约莫一个时辰后,真正的重头戏,前三甲名单即将出炉。

    “第三名,为扬州才子宋晓峰……”

    紧接着有小厮将宋晓峰的两幅作品挂上墙壁去,位置显目。

    这个名次的排列并不出奇,很正常。

    江南三大才子,个个都是惊才绝艳,成绩前茅毫不意外。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许多东西都有了定论,说白了,结局已定,很可能前三甲都被江南三大才子包揽。

    太白居雅间,顾学政与李逸风等共聚一堂,听到现在,纷纷叹息一声:冀州才子,竟无一子入围前十。

    郭南明是早早没了希望,最可惜叶君生,若果最重要的最后一场,他能准时参试,正常发挥,说不定能占得一席之地。

    但现在,一切都晚了。

    怪不得这几天叶君生都闭门不出,甚至连最终结果都不来现场倾听。估计发挥不好,心情欠佳。

    “第二名,扬州才子梅雪海……”

    “什么?”

    “梅大才子只得第二名?”

    这个名次出来,很是引起好一阵喧哗,争议。等梅雪海的作品挂上去,众人近距离观赏。

    其实这时候,大家的心思都有些变了,却是最为期待头魁的公布,好生要看看,究竟是孰人的作品,居然能压过梅雪海一头。

    莫非是江南三大才子之中最低调的杨江帆?似乎杨大才子也没有现身来。

    “什么……”

    雅间中,梅雪海本来正优哉游哉地夹一块鱼肉塞进嘴巴里,听到结果进来,手不禁一颤,那块鱼肉“噗”的一下竟掉到了桌子上。

    同席中人,瞧着他渐渐变幻的脸色,都不敢吭声。

    谁都知道,梅雪海心比天高,来参加才子竞赛,就是为了夺第一。其他任何的名次,都是失败。

    更重要的是,一连几天来,在众人的心目中,梅雪海已是当今无愧的第一,奉承多多。

    熟料现在这局面……

    人不怕摔,怕就怕登高了再摔。

    几呼吸间,梅雪海的面色已不加掩饰地阴沉,霍然起身,蹬蹬蹬,人已下楼去了。

    他一走,其余的人也坐不住,立刻下楼,要去看那第一名的作品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竟把梅雪海给压下去了。

    不说他们这一间,太白居上的雅间此刻十室九空,人都顾不得身份面子,全部跑下去了。

    诸人走得快,都还没有结账呢。若非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那掌柜都怕他们吃霸王餐,故意找个理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

    “天下第一才子竞赛,第一名者,叶君生!”

    老人家毕竟年老体衰了,中气欠奉,念的声音不大,可听在人群中却像炸开个响雷,嗡嗡作响,半天反应不过来,都是一副呆若木鸡的神态形色。

    “叶君生,怎么会是他?”

    “不可能,我不服呀!”

    “作弊,肯定作弊!”

    这个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下一刻,叶君生的作品已被挂上墙壁,第一幅书法为对子,不少人早就看过,确实不俗;所以大部分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在决定胜负的丹青画卷之上。

    山。

    叶君生画的主题,果然是山。

正文 第两百四十四章 出海

    山,好多山,好大的山!

    雄山峻岭,层嶂重叠,一股雄浑高昂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一幅画,竟画出了山的神韵。画挂于墙壁,而山现于纸上。围观的众人看见,却感觉那山仿佛是真的。

    笔墨淋漓,纵横交错,大开大合,采用的是写意之法,笔随意走,用墨极其大胆奔放。个别山体,简直就像是直接泼墨上去形成的。

    固然如此,可轮廓线条,浓淡适宜,其中有灵动之气,气韵飘逸,虚实之间的结合,几乎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

    这些山形峰貌,高低不同,大小不一。更令人咄咄称奇的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入目的情景感觉都不同,有一种云山雾里的感觉,非常惊奇。

    当然,画上不仅仅只有山,其中林木郁葱,怪石突兀,又有一道瀑布倾流而下,气势非凡。肉眼可见,甚至觉得那奔涌的水花都要飞溅出画纸之外;人们都能感受到瀑布冲击的巨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知觉间,诸人心头上蓦然想起盛唐太白的诗句来。

    这一道瀑布,恰好位于整幅丹青的中央处,属于点睛之笔,从而让整副画的气势跃然更上一个台阶。

    就见瀑布下面,水潭荡漾,潭边有亭台,台上可见一书生,青衫磊落,头戴儒巾,有衣带飞舞,似乎被瀑布冲击的气势所动,扬于脑后,极为生动。

    丹青向来分南北,画法各个不同。然而这一幅画,隐然区别,把南北两派的风格都有融合进来,画风新颖。别开新面。

    “我明白了……”

    人群中,李逸风一拍手。他突然明白过来,为何当日时间紧迫叶君生还要换纸张,把中幅换成大幅。

    一般而言,大幅肯定比中幅难画,着墨需求何止多了一倍。

    然而恰因为如此,大幅空间大,却最适合叶君生这种殊不同常规的画法,双手齐下,几支笔墨飞舞。行笔勾勒,不拘小节。

    这是典型的以势取胜,只要大势已成。其他一些细微的瑕疵就会被完美掩盖住,甚至直接融进了笔法之中,瑕疵不再是瑕疵了。

    不得不说,若论功力、笔法,叶君生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他很聪明地扬长避短。将长处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

    整一幅画,胜在气势,胜在饱含激情,以及,胜在篇幅大。

    大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相同水平质量之下。得分肯定会更高。皆因大幅更难完成,价值更高。

    《庐山图》。

    这幅画叫《庐山图》。

    庐山乃天下名山,一向都是各大画家所最为喜爱的题材之一。

    丹青右侧留白处。一首七绝笔走龙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就是叶君生写出来配丹青的诗词,并不是这几天街坊传闻的那两句诗句。但毫无疑问,这一首七绝与整副画的意境配衬得堪称完美。尤其最后两句。貌似直白,却蕴含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余韵无穷。

    丹青上佳,诗词绝配,整体水平比之梅雪海那一幅桃花,端是胜过了好几筹去。

    至此,再无疑问,就算梅雪海再不甘心,此刻也只能望画兴叹了。

    “好一幅《庐山图》,好一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刻钟时间,画成诗就,那叶君生莫非是神仙?”

    “文曲星下凡?”

    各种议论声,此起彼伏。

    “哎哟对了,那叶君生没有来看结果,可有人通报去了?”

    “还用说,你没看冀州的学政大人,欢喜得都满脸红光了。他底下学生惊才绝艳,一举夺魁,身为学政,政绩起码翻几番,说不定很快就会调遣入京,高升了。”

    ……

    “君生呢,君生在哪里?”

    “叶大才子快出来,你夺魁了。”

    “你们不要吵,我哥哥还在睡觉呢。”

    叶君眉气鼓鼓,柳眉倒竖,很不欢迎这些喧嚣的声响。

    “呃,妹子还不快去叫他起床,你知不知道叶才子夺魁意味着什么?”

    过得一会,进去报告的叶君眉出来了,一个人出来,道:“我哥哥说,‘他知道了’。”

    啥?就这么一句话?

    一众人大眼看小眼,几乎眼珠子都要掉了一地去。

    尘埃落定,一切已成定局,后面的事情波澜不惊地进行着,至于圣上所赐的,写有“天下第一才子”字样的牌匾,却不是在扬州这边颁发,而是要奔赴京师面圣的时候再能拿。

    由于叶君生再三坚持,这个领取时间定在明年乡试之际。

    好在圣上在这方面并没有定死期限之类,估计他老人家也没想到有人夺魁,居然不心急第一时间去拿牌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