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人神(南朝)-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楚知州双瞳一缩,并没有被他言语所动,冷笑道:“你这妖僧,竟敢恫吓本官,罪加一等。来人,给我掌嘴!”
一声令下,当即有侍卫撸起袖子,狠狠地一巴掌扇在臭和尚的脸颊——
啪!
声音清脆。
“哎呦!”
发声叫痛的却不是臭和尚,而是掌嘴的侍卫。只见他左边脸颊高高肿起,五道指印分明。刚才那一巴,竟似乎是自己掌掴自己,说不出的诡异。
臭和尚仰天大笑:“等闲红尘三千丈,无穷因果半点心。不好沾呀,果然不好沾。本想走捷径,不料向上一路,学者劳形,罢了,罢了。”
说着,浑身轻轻一挣,那些精铁铸就的手铐铁链便如豆腐般节节断裂破碎,掉在地上。
楚知州一见,大惊失色,身子先退开好几步,差不多靠近门口处了,大声喊:“左右速速拿人!”
但未等侍卫近身,臭和尚已身子轻盈地朝着墙壁大步迈过去。使出一记《穿墙术》来,“嗖”的便现身到了外面。
那数名侍卫呐喊着扑上来,幸好及时停住,否则只怕会一头撞上墙。
楚知州看见这般鬼神莫测的手段,呆若木鸡!
却说臭和尚出到外面,见到兵甲林立,面色微微一紧,心道:好在楚知州只带了三百兵甲,若果上千上万,血气如蒸。自己诸多神通手段却不好施展开来,难以闯出去。
——凡人五气,每一类对于神通术法都有一定的反噬作用。越是旺盛纯粹,反噬效果越是严重。
诸多兵甲,突然见到臭和尚穿墙而出,吃了一惊。不过他们都是精锐之众,惊讶过后。迅速反应过来,齐声呐喊,声威更壮,哗啦啦的把持兵器冲上来。
臭和尚不慌不忙,灰色僧袍一卷,驭出一个淡黄遁光。平地席卷起一阵狂风,呼的,人便穿过去。瞬间消失不见。
一干兵甲面面相觑,连追赶都赶不及,视线内便丧失了臭和尚的影踪。
“人呢,人呢……”
楚知州有些慌张地赶出来,问道。
当即有统领禀告过程。
楚知州听见。作声不得:这可是真正的陆地神仙本事,玄奥莫测。万一逼得急了,再使出飞剑来斩杀自家脑袋,该如何是好?
想到这个可能性,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左思右想,都不是路。赶紧吩咐收兵,打道回府。
坐在轿子内,心还是虚的,许久才平复下来:此事定然要禀告朝廷知晓才行,好定个章程下来……
臭和尚祭起遁光,一溜烟的便来到城隍庙内,遁入后面清幽的院落。遁光收起,显出人形。明白这一番行径,冀州城隍肯定已知晓。
果不其然,过不多久,一只皮毛花白的猫儿唰的一下出现在屋顶,瞪着一双碧莹莹的眼睛看下来。
臭和尚灵眸开启,立刻看出猫头顶上灵光闪烁出一尊神人形象,面红须黑,面相威仪,正是冀州大城隍,出身蜀山的中位神仙。
其眼下只不过是一缕念头,便能化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这等修为,几乎已接近真仙境界。
臭和尚拱手施礼,道:“见过道兄,未请教。”
猫儿张口,口吐人言:“某乃蜀山黑铁,冀州大城隍是也。”
“黑铁”此名,臭和尚以前也曾听过,算是声名赫赫的一尊人物,没想到就在冀州担当大城隍一职。
“原来是黑铁道友,孤空寺臭和尚失礼了。”
黑铁淡然道:“阁下乃孤空寺的天下行走,莫非要在本城长住?”
臭和尚面露苦笑,合十道:“阿尼陀佛,惭愧。本想借天时地利,建庙普渡,却没想到反而纠缠上了因果,稍后便要离城而去。”
“哦,那你来找本座,所为何事?”
臭和尚一字字问道:“闹市当街,飞剑斩首,可是蜀山手段?”
猫儿身上的毛猛地一爆,耸立起来,脊背弓成一张强弓模样,仿佛要发怒:“阁下言语未免失措,岂可无故揣测质问?”
臭和尚叹道:“贫僧就知道不会有结果,如此,告辞!”
说罢,祭起遁光,倏尔远去。却是直接出城,远离冀州了。
庄严的城隍庙,屋檐之上,一只猫儿忽而人立而起。两只大眼睛眯成一条缝儿,目送臭和尚远去,骤然用一个极低的声音嗫嚅道:“到底是谁出的飞剑?不行,此事发生在冀州城,身为大城隍,本座必须要查个水落石出……”
“喵!”
猫儿猛地发出一声本能的叫唤,原来是那神念已离体而去。它霍然醒转,浑浑噩噩不知发生何事,身子一个纵跃,跳下屋顶,消失在一处角落。
……
“君生……”
黄超之眼神复杂地望着叶君生,心里感觉莫名地怪怪的:似乎自己认识叶君生以来,一路风雨,可总是能化险为夷,平安度过,是偶然吗?
应该是吧。
对于叶君生,黄超之认为知根知底,其不可能会搞出什么手段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气运”?
传闻有说:“气运在身,凡事无碍。”
这在叶君生身上一一明证过了,真是令人羡慕。
黄超之心里感叹着:在天华朝,气运一说由来已久。非常有理论基础,许多读书人都深信不疑,自然包括他在内。
叶君生长叹一声:“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恶有恶报,古人诚不欺我也。”
黄超之与刘天辰听了,十分无语。
晚饭叶君生是回独酌斋吃的——叶君眉虽然进读惜月书院,但时不时就会约定回家做饭。美其名曰:改善伙食。
用膳过后,洗漱完毕,说了些闲话,叶君生回房开始今天的修炼功夫——准确地说。要检验吸收收获才对。
楚三郎不思悔改,放言威胁,登时激发叶君生的杀机:他讨厌麻烦。但绝不害怕。更不会像那些狗血剧情一样,总要等敌人坏事做尽,犯下累累恶行后才忿然出手……
叶君生从不会如斯作想,故而一出手,便是真正的杀手。除恶务尽,一了百了。
这一次,他本来都抱着新成型的飞剑会受玷污的最坏打算,熟料斩下楚三郎的头颅之时,居然发生了一些玄乎的新变化。
一方面,飞剑沾血。不可避免受到了些玷污,被血气腐蚀,并滋生出一丝煞气来——杀人。不管杀好人坏人,法器法宝都会产生煞气。这煞气有一定的反噬危害性,必须及时炼化掉,否则积累起来,甚至可能将整件法器或法宝毁掉。
当然。邪门法器法宝另说,它们反其道而用之。却要吸收煞气。
叶君生修炼贤道,自然与煞气相冲。更何况飞剑“将进酒”新炼就不久,本质未稳,受玷污的影响更大。所以现阶段,他都尽量不愿意驾驭飞剑杀人。
对付楚三郎,属于意外。
更意外的是,当飞剑斩下楚衙内的头颅时,居然在瞬间吸收到了一批民心民意,融进了飞剑本体内。
在此过程,并非飞剑主动,而是民心民意主动投入过来,自动献身般,怀着高兴的心情融化进飞剑里头,使得飞剑更加纯粹,更具杀伤力量。
如此变化,当其时叶君生就察觉到了,心花怒放,很快想通其中关窍:肯定是楚衙内骄横跋扈,滋扰民生,从而激起民怨,缭绕不散。并衍生出意愿来,期望能有人横空出世,斩杀楚三郎,为民除害。
这,便是民意。
与此同时,恰好叶君生飞剑出窍,一举杀掉楚三郎,便等于无形中满足了这一部分民众的意愿,所以才能吸收掉他们的念力。
民意如水,不但当场便炼化了飞剑上因为杀人而产生的煞气,还让“将进酒”的本质纯粹了一分,足以抵过叶君生十几天的苦功成果。
民意即天意,果然有道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感觉很好。
叶君生感受到飞剑的轻快自在,本身的心情都随之变得非常愉快起来。至于楚知州那边的侦探追查,他并不过于担心。任其将整个冀州城翻过来,都难以查到自己头上。
神通手段,鬼神莫测,岂是等闲?
或者,最需要注意的应该是冀州大城隍那边,如果他介入来,却要小心些。不过有天地玄黄顽石印在,只要谨言慎行,可保无恙。
话说,最近宝印的破解又有新进展,再多破除了两重禁制,端是件大好事。
(继续卖力推荐下南朝成名作《穿入聊斋》,与《人神》一般风格,现在差些均定到五千,喜欢的书友请去订阅一二,字数不多,花得几块钱就能看完了,不胜感激!)
ps:
感谢书友“黄梦逼”“囧囧小神探”“泡发胖大海”“萝卜vs大棒”“shiew”“红盟→向少”“枫贱”“老周老周”“书友121127202652134”“江上渔家女”“fengyi2008”等的慷慨打赏!
今天好多打赏呀,谢谢兄弟姐妹们的支持!
正文 第一百六十九章 消息
三天后,冀州城的禁严开始放松;再过得两天,慢慢就恢复成常态,城门打开,人们进入往来,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倒不是官府方面抓到了斩杀楚三郎的凶手,而是一无所获,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不得不收手——在私底下的一些议论当中,已有小道消息传出,斩杀楚三郎的并非凡人,而是神仙。
传得更离谱些后,简直就说楚三郎因为骄横霸道,终于遭了天谴云云。
如此,还能怎么查?
比起官府人员的头疼,市井之中多有额手加庆的情况发生。虽然不至于大肆庆祝,但心里的欢欣着实不加掩饰。
楚知州病了,已多日无法理事。
这个病,是心病。
心病之患,一方面在于痛失爱子;另一方面他收到了太子密信,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京城小龙女入京,拿出师门秘药给当今圣上服食,万岁爷的病情大有好转……
这个消息对于东宫方面,着实不是好消息。
圣上病愈,那就意味着太子登基无望,需要继续等待。与此同时,代政大权同时也会被收回。
此打击不可谓不沉重,本来正意气风发,大展抱负,不料转头又要打回原形去,一切扩张动作都不得不有所收敛起来。
京城小龙女?
念及这个极富神秘色彩的名字,楚知州便咬牙彻齿:他知道这位九公主自幼拜入仙门,学得一身通玄道法神通;她返回京城,看往父皇,竟然成为最大的一个变数。
想到九公主的出身来历,楚知州莫名又想:斩杀自家儿子的,会不会是她哪方面的人?
可怜的知州大人,现在真是草木皆兵。疑窦丛生,逮着谁都心生怀疑;回想当初奔赴冀州新上任,是何等傲气冲霄,踌躇满志。不过短短时间,变故丛生,完全变了个模样。
一切,到底是为何?
在他看来,肯定是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所导致的后果,又怎么想得到事实的真相,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他的儿子惹到了不该惹的人。
只可惜。这个真相他恐怕永远都无法知晓了。
圣上龙体行将病愈的消息也一早传到了顾学政耳朵里,闻讯精神一振,不复之前的郁郁不乐。
他嗅觉灵敏。自然知道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皇帝重执政权不说,只要挨得多几年,那么留给二王爷的时间就十分充裕了。
只要有时间,那万事都有可能。
庙堂之上,倾轧上下。往往不需要多久,只得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即可实现大逆转。
心情开朗,顾学政兴致大发,坐上轿子,直奔李逸风府上。
“逸风,那消息你也知道了吧。”
李逸风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笑呵呵道:“收到了,恭喜惜朝。”
“哈哈,圣上龙体无恙。天下皆大喜。”
顾学政大笑道。
一番寒暄不提。
喝过半杯茶,李逸风问:“惜朝,王爷那边可有指令到?”
顾学政摇摇头:“暂时不曾有……如今京师那边,定然已风云变幻,王爷哪里能分心出来。况且。目前形势,以不变应万变。方为上策,根本无需做什么。但求你我,守住本分即可。”
李逸风点点头:“惜朝所言极是。”
顾学政忽道:“逸风,我可听说前些日子你得了一幅好字?”
闻言李逸风顿时笑眯眯的,神态一览无余。
顾学政有些纳闷:“我还听说这幅字是叶君生写的?难道真有那么好?”说实话,他的确有些不敢置信,一位二十出头的书生,所写的字竟能让李逸风这等行家为之失态,欣喜雀跃,爱不释手。
他们彼此相交多年,知根知底,互相了解,若非那字写得超级好,否则李逸风断然不会如此。
问题在于,难道叶君生自娘胎就开始临摹写字了?小小年纪,竟拥有这般造诣。
李逸风撸一撸胡子,很满意地道:“惜朝,实不相瞒,君生此字,达到了‘笔画生精神’之境,令人一见,废枕忘食矣。”
“什么?真有这等事?”
顾学政霍然动容,情不自禁站立起来。
李逸风道:“你我相识数十载,何曾见我说空话?”
“果真如此,不知此字挂在哪里了?容我一观。”
顾学政彻底被勾起了胃口:在他心目中,叶君生词作的极好,这是毫无疑问的;然后便是文章,花团锦簇,言简意赅,甚有深度。想当初顾学政主持院试,审核叶君生的文章,很是赞赏,才圈定其为院试第一;再然后,叶君生的字章法有度,确实具有一定水平——
但也仅此而已。
写字好的读书人比比皆是,可能形成自己风格,自成一家者寥寥无几;能在书法界上闯出名头的更加少之又少;无不经过多年的打拼,熬资历,才能暂露头角。想当年书圣,也是三十岁后才声名鹊起,铸就独一无二的个人地位。
叶君生现在才多少岁?竟就能写出“笔画生精神”的书法作品来了?
实在难以置信。
李逸风便带着他起身离座,转入书房。
顾学政本以为他会挂在墙壁之上,环视之,了无发现。不料李逸风却神神秘秘地从床底拉出一口檀木箱子,开锁打开,随即再捧出一口小一些的铁箱子来。
顾学政见到,几乎双眼都鼓起:逸风这是搞什么?如此珍而重之,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箱子里会装着价值连城的宝贝呢,万万想不到里面不过是装着一幅字罢了。
还只是一个青年后生的作品。
但他还是低估了那一幅糊涂帖在李逸风心目中的分量,打开铁箱子后,李逸风才小心翼翼地拿出卷轴来。
顾学政眨眨眼睛,接过,心里真是纳闷,无法想象这一幅字究竟因为什么而使得老友如此视之如珍如宝。
然而当字帖完全打开,展现于眼底。顾学政举目看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起句:“得美石难……”
一路细细读下来,直到目光落在最后的印章之上,生根了似的挪不开来,心里只得一个念头:我是不是也该去让叶君生送一幅字……
ps:
感谢书友“泡椒兔”“无法回答”的慷慨打赏!
正文 第一百七十章 暂别
(求订阅,求自动订阅!)
顾学政到底没有去找叶君生写字,他拥有官气镇身,本心颇为坚定,可不像李逸风等那么容易失态。一来嘛,也着实拉不下这个脸面;二来听李逸风说,黄元启也去请叶君生写了字,但没有达到“笔画生精神”的效果。
说来也是,如果随手一幅新作品出来,就笔画生精神,那委实太逆天,简直有违常理。
不过顾学政真心喜欢叶君生这一幅《糊涂帖》,对于该帖词句,越是揣摩,越觉有心得。
一言以蔽之者:“难得糊涂”,端是道尽心境,尤其适合于常年在官场上打滚的人。
此说法新鲜别致,当为叶君生首创,然而其年纪轻轻,如何有这般老练的体会感悟,并写出如此妙句来?
果真一朝开窍,才华天授。
顾学政感叹着,亲手临摹下《糊涂帖》来,准备拿回家去,挂在书房,闲暇时候可观看赏玩,体味其中妙意。
“逸风,明年扬州书院的才子大赛,今咱们冀州有叶君生在,可占得一席之位矣。”
政敌受挫,顾学政本来已大感扬眉吐气,眼下见到叶君生妙笔生花的作品,更添欣喜。
李逸风赞同道:“不错,如今君生在诗词书法方面皆已证明实力,独缺丹青音律,不知可有造诣。”
顾学政微笑道:“丹青估计无碍,至于音律却不好说了。”
李逸风有向往之意,叹道:“阳春三月,天下俊秀会聚江南,群英荟萃,盛景万千,已多年不得见。端是期待。惜朝,届时你要带队去吧。”
顾学政回答:“应该如是。”
扬州学院牵头,祭出大手笔,广邀天下九州才子前往竞赛,以此决出“天下第一才子”的头衔,并已得到朝廷的嘉许,有钦命下来。根据最新消息,圣上安康,听到才子竞赛的奏章后,龙心大悦。欣然写下一副横匾,正是“天下第一才子”这六个字,以此授予竞赛夺魁者。
圣上本意。自然是要创造出一个诗赋满江,纸香墨飞的盛世景观来。
这消息一出,简直令得天下读书人为之疯狂,本来还有些淡泊心态顷刻间便被抛到九霄云外,个个摩拳擦掌。要奔赴江南。
圣上的书法,肯定不会达到“笔画生精神”的境界。关键在于,那可是皇帝御赐墨宝,比书圣的作品还要矜贵几分。如果能夺魁,便等于金口封赐下来的“天下第一才子”,再非民间头衔。而拥有了荣耀无比的官方光环,堪比中举得了状元。
这是何等的殊荣光芒!
圣上出面,非同小可。主办方精神抖擞,又汇合多方名家名宿,以及朝廷派下来的翰林大学士,一起组成个委员会,商议具体章程:考题方面已确定下来了。分为四大板块:诗词、书法、丹青、音律。
四大板块,综合评分最高者夺魁。
其中又规定。参赛者年纪不得超过四十——毕竟太老的,就不适宜当才子了。而且参赛作品需为未面世过的新作,流传出来的一概不接纳……
另外最重要的是,参赛者必须亲身出席参加。
因为怕人太多,秩序纷乱,因此参赛者的资格认定,由各州选拔,每州有十个名额。
九州,再加上京师,恰好百人规模。
这些名额,就需要由各州学政来最终定夺。
毫无疑问,目前顾学政已拿捏定下两个人选,分别为“郭南明”和“叶君生”。要知道选手能在大赛上暂露头角,出人头地,可以为本州加分,能提高地方绩效,对于“领导们”的前程一样有裨益帮助。
接下来,顾学政顺便与李逸风商议其他人选方面的问题,不提。
……
随着时间流逝,轰动一时的楚三郎横死街头案慢慢成为历史,渐渐为人们所遗忘。
生活就像一架节奏永恒的风车,依然在不断地转动着。
只有作为苦主的楚知州不依不饶,在一直查不到头绪线索的情况下,干脆发狠,张榜悬赏,要缉捕臭和尚归案。
这般作法,简直如同把臭和尚当成了杀人凶手看待。
倒不是楚知州臆断孤行,为替儿子报仇不择手段。在本身上,臭和尚的行径亦是具备嫌疑的,尤其他在寺院内施展神通手段逃逸,更加坐实了“做贼心虚”的罪名。
在此事上,楚知州已豁出去了,无惧臭和尚作为术士的身份,势必要追究到底。
当年太祖曾有谕令:道法可显世,但若干涉滋扰民生,可镇压之。
“镇压”的意思,便是拆毁他们的庙宇,打烂他们的神像,下令不准百姓祭拜信奉,从而断绝香火……
这般手段,等于釜底抽薪。
所以楚知州不怕,他已上书朝廷,陈述此事。
可叹臭和尚身为孤空寺的天下行走,本想借官路走捷径,普渡众生,实践宏愿。不料反而沾惹到极其麻烦的因果,却是人算不如天算,此乃后话。
与此同时,叶君生的生活获得少见的平静:每天往返书院,读书练字、淬炼飞剑“将进酒”、破解天地玄黄顽石印的禁制阵法等……
日子过得规律而且充实。
这时候,猪妖终于捅破了那么一层薄薄的纸,成功进阶法相之境,拥有了修炼神通手段的坚实基础。
突破之后,它嗷嗷欢叫,兴奋不已。凝就法相,道气化形,却是化成一头迷你小猪的形象,憨态可掬,十分趣致。
终于能开始修炼神通了,不再像以前那般纯靠身体吃饭。然而此际一看,却发觉能直接上手的秘笈几等于无。唯一的一门《千千阴魂丝》,还得要寻找到合适的阴煞之气才能炼制,目前毫无头绪线索。
“惜乎当初没有请牛哥赊账,传下《隐身术》来……”
猪妖长吁短叹,情绪有些低落。
叶君生看在眼内。心里也颇是过意不去,沉吟片刻,便道:“夯货,我想是时候放你出去了。”
猪妖一听,肥大耳朵扇动:“老爷,你这话何解?”
叶君生干脆地道:“无他,就是想让你出去,独个儿闯荡一番,或许会有所机缘际遇。”
一直将它收在宝印内,始终不是办法。也不利于它的成长。
猪妖忙道:“可我舍不得离开老爷,以及小老爷。”
叶君生呵呵笑道:“暂别而已,来日方长。有什么事。你回来告诉老爷,不就好了。”
猪妖咂咂嘴唇,觉得老爷所言很有道理: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天大地大,眼下自己修炼有所成。还拥有几件得力的法器,都炼化得七七八八,能驾驭得很是娴熟了,几乎已具备独当一面的实力。
那么,是时候单独出外闯荡一番了。
话说回来,它心里其实早有如此心思。宝印里的猪窝虽然好。但比起外面的花花世界,始终欠缺颇有不足。
猪妖本身就是骚动的货色,闷了偌久。心坎儿都生出草来了。
叶君生又叮嘱道:“夯货,出到外面,你要好自为之,切莫鲁莽行事,招惹事端。”
猪妖俯首应是。
做出了决定。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叶君生寻个由头,出城去。来到远离官道的一处林子内,启动阵法,将猪妖放出来。
猪妖就地一滚,显出体型——这一段日子的悠哉乐哉,着实又养肥了好几斤肉,更显得胖乎乎,身娇肉嫩的,令人瞧见,好生眼馋。
玄武软鳞甲、吹毛求魔拂尘、三合刀等,早被它炼化收入体内,要用的时候才会现化出来;《千千阴魂丝》的修炼法门也带在了身上,只等能寻到天地人三才阴煞之气,便能开始修炼。
“老爷,俺老猪就此告别,去也。”
猪妖纳头便拜,朝着叶君生恭恭敬敬磕头。
叶君生道:“夯货牢记,此去逍遥,切莫无事生非,凡事小心为上。”
彼此脾性都洒脱,既然决定暂别,其他话语倒无需多言。
猪妖拜完,心念转动,捏个法决,身体顿时浮现出玄武软鳞甲来,非常威武地披戴在身上。
嗖!
鳞甲中炼化的一个《驭风遁》阵势开启,顷刻间祭出一团遁光来,平地消失,速度很快地朝着南方掠奔而去。一时间颇具气势,好不快活。
说起来,这还是他获得宝贝法器以来,第一次实践施展,那一份兴奋之情,无法掩饰。
叶君生面露一丝苦笑:以猪妖性格,指望它夹起尾巴做猪断无可能。不过它乃是老油条,能计善谋,就算遇到敌人,也能从容应付,不会那么容易便吃亏的,根本不需要自己担心。
目送遁光,片刻后便消失于视线之内。
叶君生这才返回城去,径直回到书院,继续上课。
近期来,关于扬州书院举办的才子竞赛讯息甚嚣尘上,成为极其热烈的一个焦点话题。
无疑,叶君生为其中的话题人物之一。只因他这一两年来的表现实在太突出,甚至被视为北方青年才俊的代表人物。在众人眼中,对于他自然期望甚高。
那么,在万众瞩目的才子大赛上,叶君生会拿出怎样的表现来?夺魁应该没戏,就看能否跻身前五,乃至于三甲了。
ps:
感谢书友“堕落♂魈廆”“无法回答”“shiew”“tomtang5”“墨玉”“艾尼伊始”“夜色当空”“渺凌风雨”“fengyi2008”“就是拽¥酷”“冰芯児”“爱人很有爱”“你爷”“ro”“undead726”等的慷慨打赏!呼呼,好长的名单,莫非过年了,大家要给红包南朝过年了?呵呵,再度谢谢!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破绽
京师。
京师自古繁华。
自太祖登基称帝,开创出天华朝百年基业,择地于此,名为“京师”。百年建设,发展,终于成就这天下第一都来。
城墙雄伟健壮,街道纵横交错,端是一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鼎盛之象。时至今日,数代传承,这朝廷已隐隐达到烈火烹油的盛世景观来。
天华朝之核心在于京师,京师之核心当然为紫禁城。
这城中之城,傲然超越,就像一方稳重如泰山的巨印,屹立在京师要地之上。四平八稳,阵势浑然天成,尽聚天下气运,乃是一副十足十的龙盘虎踞大阵——昔年太祖定址江山,曾请高人算卦,得知京师大地钟灵天地秀气,以此为都,能久享太平。
峨眉园。
京师之中同样有一座峨眉园,占地更广,亭林楼台,千余百转,尽显鬼斧神工之妙意。
但和冀州的峨眉园一样,京师的峨眉园最大的特点还是静。明净清幽,恍如山涧幽泉,潺潺存在,自得其乐。
其中一间临水小榭中,白衣飘飘的赵峨眉盘踞而坐。依然依稀轻纱蒙面,只露出眉黛如远山,如点漆的眸子。
如果说整座园林是一幅安静优雅的风景,那么赵峨眉便是这风景画中的一粒明珠,从而使得整片景物都灵动起来,活了。
小榭中空荡荡的,很是简朴。少女身前也没有横琴,她就那般轻盈地坐着,任由洁白胜雪的衣摆委地。
地上,本就纤尘不染。
片刻之后,那嬷嬷前来禀告:“小姐,二王爷请见。”
“请他过来。”
“是。”
过不多久,温润如玉的二王爷来到。彼此很简单地见过礼,便坐在一张石凳上。
“父皇之事,真多谢九妹了。”
赵峨眉淡然一笑:“二哥何必客气?他也是我的父皇不是?”
二王爷呵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