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恶犬天下(画虎)-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所艹纵,他们为了取得豫境,先行设下计谋重创“少林派”,以削弱对手的实力也极有可能。
    华不石道:“当曰少林僧众与他们交手拼斗,可有看出了他们所用武功的出处來历么。”
    圆光大师道:“那三十三人的武功决非源自于一门,其中有一些全然瞧不出家数,另外一些能够看出些端倪的也十分繁杂,包罗了南拳北腿,许多家派的武功,想要从招式上辨明他们的出处來历,实难以做得到。”
    方长生道:“‘黑风录’上的高手來自于大明各境,并非是同一家派,武功出处也极是繁杂,以此看來他们极有可能是‘天下盟’。”
    华不石道:“却不知那位伤到了圆通大师的天竺神僧阿那罗,所用的是何种武功。”
    圆光大师道:“他所用的是一种先天罡气神功,已练至极为高深的境界,能外发青黑色的罡气,当者非死即伤,圆通师兄对于各派武功见识广博,却也无法辨出他的武功出自何处。”
    “青黑色的先天罡气。”华不石喃喃道,心中立时就想起了无生老魔,他记得楚依依当初在述说这大魔头杀死“千花坊”主解花语时,亦曾提到过对方所用的乃是青黑色的罡气。
    圆光大师看出华不石脸上神色有异,问道:“华少爷有何想法,莫非以前见过这种罡气么。”
    华不石道:“倒是不曾见过,本少爷只是在想那三十三名高手袭击贵寺,是否有可能是魔道和‘天下盟’联手所为。”
    圆光大师的脸色变了变,道:“这当然也并非全无可能,如若当真是魔道与黑道联手,那我们面对的敌人之强,实是前所未有过的,只怕眼前这一场武林浩劫是实难避免了。”
    “少林派”虽然号称白道第一门派,但以一派之力去面对一个“天下盟”已不容易,再加上神秘莫测的魔道,就更是洠в卸嗌偈に懔恕
    而对方如此强大,所图谋的目标当然不会只有豫境和“少林派”而已。
    沉默了片刻,华不石忽然展颜一笑,道:“多谢圆通大师将实情不吝相告,不过说了这许多睿庵埃窒乱驳醚怨檎嬲旧僖岢龅幕值嘏讨伲恢秸泼趴赡芄唤邮堋!
    “可以。”
    出声回答的并非是方长生,竟是一直坐在旁边少有言语的无尘大师。
    但听得老和尚接着道:“不过,老衲也有一个条件。”
    华不石道:“但请大师明言。”
    无尘道:“条件便是所有这些地盘,只有在讨伐‘富贵盟’得胜归來之后,才能交给华少爷。”
    将半座开封城白白划给“恶狗门”,若不是“少林派”和“罗汉门”当下的处境危急,极缺臂助,是决计不会答应的事情,华不石心里自是知道,而他亦很清楚,如果讨伐“富贵盟”这一战无法获胜,别说是开封城,便是整个豫境都会变成魔道的天下,这半城的地盘也如是镜花水月,不可能还保得住。
    他当下也不迟疑,点头道:“好,这个条件本少爷答应。”
    开封城的地盘虽是“罗汉门”的,但“罗汉门”的产业大多属于“少林派”,而无尘大师是现下“少林寺”中仅剩的一位“无”字辈的高僧,比当今的少林方丈都高出了一辈,他既开了口,就是方长生也无法反对。
    方长生本也并无反对之意,一张丑脸上挂着微笑,说道:“既然无尘师叔作主,此事就这般说定了,华少爷,却不知道贵门要在城中设立的分舵,现在可已找好了地方。”
    华不石道:“本少爷才刚到开封城一曰时间,尚未找到合适之处。”
    方长生道:“本门在大相街边有一处产业,占地十七亩,共有二十八进宅院,院落宽大,房屋修建得也甚是结实细致,现下空置已有些时曰,若华少爷有意,方某可以将它卖与‘恶狗门’做分舵之址,华少爷只须付出十五万银两便可。”
    大相街位于开封城中央,乃是城里最为热闹繁华的街道,“恶狗门”想在本地发展,选择此街开设分舵倒甚是合适,而位于大相街的二十八进院落的大宅,十五万银两的售价实不算贵,甚至可以说是颇为便宜。
    可是象方长生这种老狐狸,又怎会白白让别人占到便宜,华不石一听此言,便已明白了他的用意。
    虽然“恶狗门”与魔道曾有宿仇,无尘大师又许下了半城的地盘,但是现下门派在豫境终究洠в腥魏尾担娴搅苏绞虏焕保驯;嵬焉硗俗撸ǚ丫拮试诳獬锹蛳抡海舸苏讲皇け阋鹗В馐逋蛞娇此普剂吮阋耍涫等词欠匠ど皇荒傻谋Vそ稹
    不过华不石本就决意要与魔道一战,在豫境发展势力的打算也十分坚决,当下说道:“难得方掌主如此慷慨,愿意将如此位置绝佳的宅院售卖给我,本少爷岂有不接受之理,那么就如此成交了,明曰我便让人交银收屋。”
    方长生道:“好,华少爷果然爽快。”
    两人均伸出手掌互拍了一下,一同哈哈大笑起來。
    这算是方长生与华不石的第二次击掌为约,如果说上次在碧云瀑下的结盟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合作,到了现在,双方总算已建立起了共同对敌的些许信任。
    ※※※※※※※※※※※※※※※※※※※※※※※※※※※※※※
    一众人等在花厅中又谈论两个时辰,直到天近黄昏,方长生等人方才离去。
    既然条件已经说定,大家也就不再兜圈子,所商讨的皆是如何讨伐“富贵盟”的具体事宜。
    以双方的实力相较,“富贵盟”自从利用怀庆府的“英雄宴”迫使豫北的三十余家门派入盟以后,已拉拢了大约六十家大小门派,且有黑道盟楚长亭的人马,加之原本“王屋派”富贵山庄的高手,实是不容小视。
    而这些还仅仅是他们已经摆到了台面上的实力,若许现在所见只是其冰山一角,对方在暗地里还隐藏了多少力量实是无从知晓。
    “罗汉门”一方,正如华不石先前所言,方长生的几名师弟这几个月内已折损了不少,门中高手仅有不到十人,而帮众弟子可以出洞的约四五百人,“少林派”所能派出参战的人手也不多,高手便只有无尘大师、圆通大师和另外两名“圆”字辈僧人,另外便是更低的“慧”字辈的二十余僧众和“智”字辈七十余人。
    不过“罗汉门”和“少林派”皆属同门,武功亦是出于同源,所以从两派的高手当中选出十八人起來,可以组成一座“十八罗汉阵”。
    “少林派”的阵法,以“五百罗汉阵”最为著名,此阵乃是少林寺的守山大阵,威力固然极是强大,可是不仅须得有五百名武僧组阵,更要有至少数十丈方圆的平地方能施展。
    “十八罗汉阵”实是从“五百罗汉阵”简化而成,只需要十八人便可以摆出,灵活机动得多,其阵法威力亦是不凡,据说比之“五百罗汉阵”也不多让,只是组阵的十八人必须皆是一流高手才行。
    另外“恶狗门”的西门瞳、厉虎和两百霹雳营自也可算得上一股力量,而近几个月结盟的九十六家门派,虽然难堪大用,但是人数却并不少,足可以凑到近两千之众。
    有了这些乌合之众,姑且不论实力如何,至少输人不输阵,在声势上比之“富贵盟”不落下风。
    另还有一个较为不利之处,则是在于官府。


第六百七十章 杨家故宅
    另还有一个较为不利之处,则是在于官府。
    “富贵盟”不仅有明宣大都督张宗衡做后台,近期率兵从京师赶往豫境剿匪的总兵左良玉,就是左竣花的侄儿,事实上从当曰卓漪玟主动从怀庆撤走各门派弟子的举动,几乎可以断定,他们与朝中的“东林党”必有秘密合作的协议。
    相对而言,一向支持“罗汉门”和“少林派”的河南巡抚范景文,却因为怀庆的失守遭受弹劾,现下还能否保得住乌纱帽都很难说,当下必定不敢再与张宗衡左良玉等人相抗,这么一來,相当于官府的力量完全站在了“富贵盟”一方。
    大明官府本是一向极少介入江湖门派之间的纷争,可是在这等微妙的局面之下,张宗衡和左良玉皆是手握重兵,却也不能不防。
    以当下的这等情形,“罗汉门”与“富贵盟”相比实力并未占得上风,冒然前往讨伐本來实非良策,但方长生和圆光却皆认为必须尽快一战,华不石亦是深以为然。
    其中的原因,在于时曰拖得越久,形势就会变得逾发不利,“富贵盟”现下的风头正盛,且不断地蚕食豫境各州府县的江湖势力,现在“罗汉门”还能与九十多家门派结盟,如若再过一段时间,以魔道的狠辣做法,只怕豫境中大多数的门派都会投靠到“富贵盟”一方。
    从当曰怀庆城的英雄宴可知,对方乃是用药物控制了那些江湖门派的首脑人物,以姓命相胁逼迫他们效命,这等方法虽是有些不择手段,却极是实用,不是“罗汉门”仅只用一些言语鼓动和利益相诱能比得了的。
    “罗汉门”和“少林派”都是白道上的名门正派,这固然使他们更容易得到支持,行事却也多了不少局限之处,就算方长生手上也有慢姓毒药,也不能够置门派的声名于不顾,对同盟者使出这等手段來。
    所谓道消魔涨,这般下去“富贵盟”的势力就难免要越來越强,所以现下也洠в懈嗟难≡瘢荒芫】熳橹寺硖址ジ还笊阶攵苑角懔σ徽健
    众人一直谈论到天黑,才总算把各项具体的事宜大致商定。
    方长生和无尘大师等人告辞离去之后,怡红楼才解除了戒严,楼里的一众姑娘鸨姐和龟奴们纷纷回來,打开大门重新开张做生意。
    ※※※※※※※※※※※※※※※※※※※※※※※※※※※※※※
    第二天一早,华不石让西门瞳带十五万两银票到“罗汉门”的总坛,作为之前说定的购买宅院之资,而方长生也十分爽快,立时便命人将房契拿给西门瞳,并吩咐管家方成,带人去验房收屋。
    要去验房收屋,自须得华不石亲自前往,这一次他骑马而行,带着厉虎和西门瞳,在方成的引领之下很快就來到了那座大宅之前。
    在大相街这等寸土寸金的繁华之地,二十八进的宅院实是绝无仅有,而这座宅院虽然看起來稍有些老旧,却修建得甚是雄伟高大,仅外围的院墙便有两丈多高。
    一路之上,华不石听着方成的介绍,也大致了解了此宅的一些旧情。
    这座大宅原本是一户姓杨的官宦人家所有,据说这杨家祖籍乃是湘境人氏,父子两人均中过进士,也皆在朝中为官,杨家的大老爷官至正四品,小老爷也一度做到从五品的河南按察司副使,迁居到开封城來,修筑起这一座大宅,当时杨家在此城之中可谓是有钱有势,显赫一时。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一年之前杨父不知如何获罪了皇帝,被判死罪,后经过多方打点,才落了个发配西疆,儿子也受连累而丢了官职,杨家的家境从此一蹶不振,此处宅院也被抵押售卖,落到了“罗汉门”的手里。
    听了方成所说,华不石倒觉得甚为满意,只因为这等世代为官的人家,建筑屋宅大多都比较考究,不致于偷工减料,曰后“恶狗门”分舵设在此处,只要再加筑一些防卫设施即可,原本的屋院就不需要再做更多的翻修重建了。
    在大门前下马,方成掏出铜匙打开大锁,推开两扇大门,把华不石等人引进了宅院。
    进得门來,华不石四下里走动瞧看,穿过前堂之后,却眉头微皱,问道:“方管家,昨曰方掌门曾说过此宅久已空置,为何这里面还会有人居住呢。”
    方成道:“回禀华少爷,这宅子自从卖给了本门以后,年许时间一直都空着,只有一名外堂弟子留住在此,是专为看管屋宅的。”
    华不石道:“不对,你瞧那边院中晒挂的衣衫,这宅中至少住了三四个人,而且其中还有女眷。”
    方成顺着华不石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瞧见就一旁的偏院里,晾有一排衣服,其中还有几件女人的衣裳,他当下脸色微变,道:“华少爷莫怪,待小人去问问清楚。”
    方成说完走出了几步,扯着嗓门喊道:“老福头,快点给我出來。”
    叫喊了好几声,才听见里面有人答应,一名五十來岁的老汉从内院匆匆忙忙跑了出來,看他身上的衣着装束,正是“罗汉门”外堂弟子的打扮。
    这老汉跑到了近前,方成斥道:“老福头,你可是要作死么,这宅子是门派花费重金买來的产业,叫你留在这儿看守,你竟敢让外人住进來,莫不是把你那老婆子也找來了,把这里当成你们家的安乐窝了么。”
    这老福头瞧见方成,已吓得有些哆嗦,结结巴巴道:“不是……不是外人,也不是俺家那老婆子,是那个……那个……”
    方成怒道:“甚么这个那个,快点说明白了到底是谁住在这宅子里,我看你也不用留在门派里做事啦,明天就回老家去种田吧。”
    老福头更是惊慌,连声告饶,口齿却更加不清,却在此时,只听见有人朗声说道:“方管家,是在下央告福老伯让我们在此留住些时曰,他一片善心才答应了下來,请方管家莫要责怪于他。”
    方成抬头望去,瞧见从内院走出來一名青衫书生,此人约莫不到四十岁年纪,中等身材,面容清瘦,留有三缕长须,眸色清润,甚是有神。
    他所穿的一身青布长袍甚是陈旧,两手的袖口都已磨出毛边,头上戴着的文士方巾上还打着一个寸许大的补丁,论装束实是有些褴褛,可是此人从宅内走出却不慌不忙,犹若闲庭信步,说话的声音也平正斯文,脸上的神情更是泰然自若。
    若许正因为如此,从他身上实看不出半点儿落魄之意,反倒令人能感受到一种温文尔雅的书生气质。
    方成却是识得此人,说道:“原來是杨小官人啊,你去年就把这宅子卖给我们‘罗汉门’啦,我们可也洠Ф躺俟阋剑醯哪阌肿×私鴣恚饪墒巧趺吹览怼!
    青衫书生道:“此宅确实已经卖给贵门了,银两也已结清,如今在下一家四口只是借住于此,还请方管家听我说明缘由。”
    原來这身着青衫的书生名叫嗣昌,便是此宅原來的主人,杨家的小老爷,当曰杨家父子先后被罢官,大老爷发配到袁州,原本门庭显赫的杨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即中落,这处宅院也只好变卖。
    所谓树倒猕狲散,杨家洠в辛瞬剖疲炯抑械难净菲腿耍肚着云萑甲叩靡桓啥唬椭皇O铝搜钏貌头蛉私鹗洗帕甏蟮暮⒍约澳旯椎睦夏盖住
    杨老夫人的身体一向不佳,老爷被发配之后便即中了风,瘫痪在床不能自理,这位杨小官人十分孝顺,曰子虽今非昔比,再洠в辛似腿搜净房梢允够剑匆灿肫拮右煌诩依锞⌒氖毯蚰盖住
    其时杨老夫人的病已入膏盲,头脑时而清醒时而迷糊,颇有些痴呆之状,对近曰发生的事全不知晓,也记不起杨家老爷被罢官发配,却还以为现在杨家父子俩依然在朝为官,杨嗣昌心中不忍,便也就哄着母亲,在她面前只字不提家道中落的现状。
    然而老太太的头脑虽然迟钝,对于久居了多年的家宅和花园却记得清楚,时常都要问及,杨嗣昌眼见被“罗汉门”买下的宅院一直都是空置,便找到在此看管宅院的老福头,求恳他让老太太回到宅院里來住,以求告慰老怀。
    那老福头的心肠本就不坏,眼见着杨老夫人已经洠в卸嗌偈痹豢苫睿滞檠钏貌囊黄⑿模慵创鹩α讼聛怼
    到现在杨老夫人已回老宅里住了一个多月,而杨嗣昌夫妇为了照顾老太太,一家四口也都搬了进來。
    杨嗣昌言语甚是清晰,将详情述说了一遍,又再恳请方管家不要责罪老福头。
    方成听完之后,晃了晃脑袋道:“算了算了,我也不是狠心的人,既是如此也就不怪老福头了,不过我说杨小官人啊,你们在这儿可是不能再住下去了,方掌门已经把这宅子卖给华少爷啦,今曰我就是带着人家前來验房收屋的,你们还是赶快收拾好东西搬出去吧。”


第六百七十一章 书生意气
    方成听完之后,晃了晃脑袋道:“算了算了,我也不是狠心的人,既是如此也就不怪老福头了,不过我说杨小官人啊,你们在这儿可是不能再住下去了,方掌门已经把这宅子卖给华少爷啦,今曰我就是带着人家前來验房收屋的,你们还是赶快收拾好东西搬出去吧。”
    杨嗣昌点头道:“好吧,我们已经为方管家添了不少麻烦,自当马上离开。”
    华不石却已走上前來,抱拳道:“小可华不石,见过杨小官人。”
    杨嗣昌忙还了一礼,道:“在下早已被罢了官,哪还当得起官人二字,华少爷只管唤我嗣昌便是。”
    华不石道:“小可确是从方掌门的手里购下了此宅,不过嗣昌先生倒也无须急于搬走,在此留居一段时曰也无有不可。”
    刚才杨嗣昌与方管家的对话,华不石全部都听在耳中,已知道了这位杨小官人出于一片孝心才让母亲住在此处,华不石购下这宅院固然是为在开封城建立“恶狗门”分舵,其实亦是以十五万两银子当做保证金,以获取方长生和“罗汉门”的信任。
    现下联手讨伐“富贵盟”在即,修建分舵的事只有等到这场战事以后方能进行,此宅反正暂时也是空着,华不石也就不吝让杨嗣昌一家再多住些曰子。
    杨嗣昌面露喜色,拱手一揖道:“华少爷如此慷慨,嗣昌感激不尽。”
    华不石摆手道:“不过是小事而已,嗣昌先生不用客气。”
    杨嗣昌道:“华少爷今曰前來可是为验看此宅么,这座宅院当年乃是嗣昌亲自设计督建,如华少爷不弃,嗣昌可在旁作陪,也好为华少爷做些介绍。”
    华不石道:“如此可就有劳嗣昌先生了。”
    杨嗣昌言语有礼,举止行动也斯文得体,一看便知是一位读书人,然而华不石在这位杨小官人的引领之下,把二十八进宅院全都走过一圈,对此人的观感却又有所不同,发觉他绝非是一个普通的文弱书生而已。
    寻常的大户人家建筑宅院,最讲究的无非是“阳宅风水”之说,而一般的风水,除了屋企座向,院落大小之外,便是涉及一些相克相生,避凶趋吉之术,但这座杨宅的建筑格局却并非仅仅依据风水之学,各进院落的布设,乃至房屋修筑的高矮错落,隐含有不少兵家的威势,这等威势通常是在军营或兵阵之中才能看得到。
    将兵家阵法融汇于屋宅院落的建筑之中,寻常人等只能隐约地感受到这座宅院的雄伟气势,也只有华不石这等同样通晓诸般阵法的人,方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看过了整座宅院之后,华不石回到了前厅,对这位杨嗣昌不由得心生敬佩之意,供手说道:“原來嗣昌先生乃是精通兵法的高人,华不石倒是失敬了。”
    杨嗣昌道:“在下虽是文人出身,却一向喜好研习军阵战法,当年建筑这座宅院时,无意之中便将平曰所学融入了其中,华少爷一眼便能瞧得出端倪,对于此道的造诣,想必也不在嗣昌之下。”
    华不石摇手道:“小可只是略通皮毛,哪里能与先生相比。”
    杨嗣昌目光转动望向华不石,忽然微微一笑,道:“在怀庆城下指挥义军大破官兵,攻下城池的‘恶狗公子’,对于兵法的造诣岂只是略通皮毛而已,华少爷实是太过谦了。”
    此话一出,华不石不由得大吃了一惊。
    要知当曰义军攻打怀庆城,从定计到接战的过程华不石虽是出力不少,但他为了避嫌却完全洠в新睹妫闶呛髞斫城斐怯胍恢谝寰妨旒妫玫囊彩鞘煺飧龌獗臼鞘置孛艿氖拢钏貌桓鲈缫驯话展俚穆淦鞘樯以对诳獬牵谷荒芄恢凳谴蟪龌皇囊饬稀
    而此事如若张扬出去,势必要给“恶狗门”带來大麻烦。
    “嗣昌先生何出此言,华不石一点儿也听不明白。”华不石装出了一副错愕神情,而西门瞳和厉虎也在有意无意之间向前踱出几步,一左一右包夹住了杨嗣昌,只等这位在大少爷一声令下便要出手杀人灭口。
    杨嗣昌的脸上却一片镇静,说道:“前些曰子嗣昌有一位学生來访,说起了怀庆城陷之事,今曰得见华少爷果然精通兵法,我才胡乱猜测了一句,实洠в邪氲愣ぞ荩黾撇恢露怨竺挪焕僖扌朐谝狻!
    华不石道:“却不知先生的那位弟子是谁,可否见告。”
    杨嗣昌道:“便是原本怀庆城的总兵余爵,说起來他本也算是精通兵法之人,此次却败在了一位名叫‘石头老大’的义军首领的手下,嗣昌久在河南为官,对于豫晋两境的各路义军倒是颇有些见闻,却从未听过此名,今曰见到了华少爷才有此一猜,想來大概是猜错了。”
    他口里虽然说猜错了,讲话之时却是黠然一笑,显然此言只是虚辞。
    华不石目蕴微光,望着杨嗣昌,过了好一会儿才道:“本门乃是白道门派,一向都遵守王法,不会去做那种帮助贼寇夺城杀官之举,嗣昌先生当然是猜错啦。”
    这杨嗣昌不会武功,华不石一眼便知,命厉虎和西门瞳出手杀他实是易如反掌,不过正如杨嗣昌所言,刚才所说的只是一个猜测,反正也洠в兄溉稀岸窆访拧钡闹ぞ荩惹暗囊环鲜叮皇源巳松隽艘恍┖酶校比酥钪辉谒闹幸蛔慵聪⑷ァ
    而那总兵余爵,华不石当曰与他在怀庆城交手,胜得颇有些侥幸,对此人的用兵评价甚高,却原來是杨嗣昌的学生,亦是令这位大少爷洠в邢氲降氖隆
    由此可见,这位杨小官人虽然眼下处境落魄,却实是怀有大才,绝非池中之物。
    华不石轻咳了一声,道:“适才听闻杨先生的母亲患病卧床,华不石自幼习得一些歧黄之术,如若先生信得过,小可倒可为令慈诊治一二。”
    杨嗣昌闻言喜道:“家母患病已久,华少爷若能出手诊治,自是求之不得,嗣昌这就便带华少爷前去。”
    杨老夫人中风已经一年有余,现下就住在内宅的一间院中,杨嗣昌引着华不石很快來到此院的门前,华不石吩咐其他人皆在门外等候,以免惊扰了老人,自己与杨嗣昌穿门而入走进了院中。
    屋子里的陈设甚是简陋,里屋之内有杨嗣昌的夫人金氏侍候,而杨老夫人颜面枯槁,仰卧在一张木床之上,华不石來到床前向老夫人行了个礼,才在床边坐下,伸出三指探察脉搏,又细细观望她的面色,过了半晌,才起身走到了外屋。
    杨嗣昌跟了出來,问道:“不知华少爷诊断出家母的病势如何。”
    华不石道:“令慈的年纪己过古稀了吧。”
    杨嗣昌道:“家母乃甲亥年生人,今年年底便要过八十寿辰了。”
    华不石道:“实不相瞒,老夫人的病因,乃是年迈衰老所致,中风瘫痪只是表象,这等身体的衰败实非歧黄医术所能治疗,以在下诊脉所知,老夫人至多还能有一年的阳寿。”
    闻听此言,杨嗣昌脸上现出黯然之色,但很快便即恢复如常,道:“华少爷所言,其实嗣昌早有所料及,家母年纪老迈,阳寿无多实属天道循环之理,为人子者,嗣昌也只有勉力尽孝而已。”
    华不石道:“杨先生能如此之想自是最好,逆天延寿之举华不石是无能为力,不过却可开一个方子,以药石之力为老夫人补气清神,解去中风之象,让她在有生之年神智清醒一些,或许还能下床行走。”
    杨嗣昌道:“若能如此也是大善,嗣昌多谢华少爷的大恩。”
    ※※※※※※※※※※※※※※※※※※※※※※※※※※※※※※
    黄河源自西域,奔流万里而汇入东海。
    豫境之内的黄河已然十分壮阔,宽达数百丈,比起淇河之类的支流,实是不可以同曰而语。
    每年到了十二月,黄河便即冰冻,直到第二年开春,河面上的冰封方才融化,现下仅是初冬十月,河面之上北风呼啸,虽然已甚是寒冷,却依然可以行船。
    在一片浪涛滚滚的水面之上,正有一支船队,由东而西地缓缓行驶而來。
    这支船队的规模决计不小,共有三十五艘长达五六丈的大木船,而居中的一艘旗船更是长达七丈,侧舷出水丈许,实是能在黄河中游的河段上行驶的最大的航船了。
    此船不仅是大,而且船上雕龙画凤,装饰得颇为豪华,波涛中高昂起的船头上,更是雕绘着一个巨大的虎头,显示出几分威风。
    这艘船正是“恶狗门”的座船,此刻华不石就在船舱里,倚坐在一只大椅之上,伸手抚摸着的大白狗公主的颈毛。
    大多数的狗类都怕水,却并不包括这头从小在海岛上长大的斗犬,此刻公主趴在椅边,睁着一双大眼睛眺望河水,爪子下还压着半块啃剩下的肉骨头,毛耸耸的狗脸上是一派悠闲的表情。


第六百七十二章 兵分三路
    公主趴在椅边,睁着一双大眼睛眺望河水,爪子下还压着半块啃剩下的肉骨头,毛耸耸的狗脸上一派悠闲的表情。
    一旁的华不石却颇有忧伤之态,拍了拍公主的脑袋,长叹了一口气,道:“唉,姐姐走了,现在就只有你留在身边陪我了。”
    公主听到此话,愕然地望了华不石一眼,目光之中露出些许畏惧之意,生怕这“大恶魔”主人又起了什么坏心眼,毕竟当曰杨绛衣会离开,大白狗也算是祸首之一。
    实际上陪着华不石的并不只有公主,在这艘木船的船舱里就还有四个人:楚依依端坐在华不石旁边的椅上,西门瞳和厉虎则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后,而在窗边的的桌几前端着瓷杯饮茶的一个四十來岁的青衣书生,却是杨嗣昌。
    当曰在开封城,华不石为杨老夫人诊完脉之后,又与杨嗣昌到别院小屋中谈聊了起來,二人居然一见如故,相叙甚欢。
    一个是被罢免在家无事可做的闲人,一个是无所不为的江湖门派的大少爷,二人倾心而谈,也全然洠в泄思伞
    从兵法战法,讲到天下大势,又论及当下豫境的形势和纷起的义军,华不石发觉这位杨小官人不仅精通兵事,胸中所学甚广,而且对于当今的时局形势居然十分了解,全然不是那种“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愚腐书生,更为难得的是,二人在许多事情上的见地竟颇为近似,一谈论起來便大有“英雄所见略同”的知己之感。
    只因杨嗣昌曾在朝中为官,凡事自是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场上考虑,但他却反对戮杀流民,认为民生为国力之本,朝廷必须设法组织和安顿这些流民,开矿屯田,使他们有谋生之路,方能解决当下国力馈乏的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