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被易水寒拿走,也是阴差阳错,然而又是一道天定的气数。须知,天下诸事,一饮一啄,本皆由天定。
  但就如许多人,包括李长生曾说的那样,虽由天定,但也事在人为。
  易水寒想取此剑,此剑遵循缘法归入易水寒手中,天道人道合二为一,这才让易水寒从悟剑碑外堂堂正正取走此剑。
  剑意一出,刹那间有一只幽瞳观世,如古之大魔,自冥冥中来,窥探乾坤。
  无声无息,无形无相,诡谲阴毒,瞬息之间凝万千剑气于一点处,直斩杨安石眉心!
  嗡!
  千钧一发之刻,杨安石背上两大古匣打开,一刀一剑化两道光辉遁出,交叉而现,将思邪剑直接震开!
  杨安石冷眼相看,双手一招,左手持刀“下九关”,右手持剑“老龙吟”,他身形一转,却是刹那间越过数丈,如雷霆初震,又似流光飞电!
  一只猛虎真神在他身后显化,杨安石手中一刀劈落,如猛虎下山,天仙临世,似有一尊无上人物自天而降,挥动神兵!这一刀舞动,有分海开山之能!
  大刀舞动,忽然万千光华汇聚一点,如天地初开,混沌未显!朦胧大雾遮天蔽日,有万丈古神拔地而起,于黑暗中摸索神兵,一刀划动,斩开青天!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
  只这一下,易水寒心中猛然一股寒气升起,如见煌煌天神,又好似眼前之人变成了远古的神灵,拳可砸碎天阙,脚可踏裂大地!
  刚猛之极,挡无可挡!
  大刀斩落,砸在思邪之上,易水寒起身便逃,然让他惊恐异常的是,那大刀如跗骨之蛆,却是跟着自己不断遁走,与思邪剑相互交叉,全然摆脱不得!
  正此时,那刀尖四方闪烁光华,却有四团元气转动,似火如风像云雾,一者为青,一者为白,一者为黑,一者为赤!
  “四象刀意!”
  所谓四象,乃是人世四季轮转之说,所谓两仪分四象,意为一元化始,大道初开,无极自一元诞,又化太极,太极再分两仪,成天地乾坤,乾坤再分,化春夏秋冬,自此人间始成!
  易水寒惊骇欲死,这种刀意不达洞玄无法参悟,因不成人身仙天,不明大道至理,不衍四象天时,然此刀一出,便在告诉对手,吾乃洞玄!
  那大刀斩落,四象骤然破去,归一为真,那大刀忽然平伸出,上方托着一团四象元气,如道家真人,医家大贤抓药,以刀圭为匙,那四象元气便是大药,此时一伸,如递宝药,然在此刻,却是断人性命的招法!
  此刀四尺九寸,四尺正对四象,此正是:“一粒刀圭开四象!”
  神刀“下九关”刀尖处爆发璀璨光芒,如万古长夜中划过的一道明火,驱去黑暗,斩破混沌!
  思邪剑大震,被一刀斩的嗡鸣不止,易水寒浑身一抖,只觉得胃部四海如被铁棍乱搅,已经是翻天覆地,把法力都给紊乱!
  四象真意开元气,乱人五谷四海颠!
  只这一瞬,一声龙吟乍现,易水寒只见眼前有道寒光闪过,如白龙浴日,卷海而出,行云布雨,长啸九天!
  老龙吟忽然刺出,擦着下九关的刀身而过。金铁交击,带起两道仙气寒光,那剑前端一寸突然爆出剑气,正是一寸长一寸险!
  如白龙吐水,那剑光照破,恰如龙瞳开阖,震彻世间!
  剑无定数,如龙盘旋,正是“天旋地转回龙驭!”
  龙啸九天!
  易水寒左肩被一剑贯穿,剑气纵横,撕开他的肉身,刹那间赤血染天,他惨叫一声从天坠落,轰的砸在地上,将一座大山震的隆隆崩塌。
  那剑气威力不减,朝前肆虐而去,只消一下,便劈开三万五千里大地,凡剑气所过之处,遇山摧山,遇岳断岳!如天崩地裂一般,万千黄沙如洪流奔涌,朝大地深渊之中坠去,又像是大河涛涛!
  这里不是仙山,凡山凡土如何能受洞玄一击?!而且,这道剑气并非杨安石全力,大头皆在易水寒身上,此时只算得不足三成法力!
  达至洞玄,开辟人身仙天,自我即天,真灵成就自身唯一之神,与阴阳二神合力,其威能不可揣度,若是全力出手,便是有千万里的凡间之地也不够施为!
  想当初,南山北海大战,长清道人实战神通,汇聚千万里山河于一处,结果却被施展三绝天功的无心道人一掌砍碎,劈了个通透!由此便可见洞玄之强悍,与出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而洞玄至守缺,守缺至抱元,抱元至地仙的修行,正是为了把人身仙天凝练圆满,让三神达到三位一体的程度,如此一元化始,三神归一,造化一尊“元神”!
  何为元神?!元为一元,乃最初之始,是本来面目,为近道之存在!神为三神归一之神,阴神消弭,阳神化去,自身真灵唯一之神成就果位,得三神之力结出圣胎,神与炁交融,化第二朵顶上真花!
  这便是为何,地仙陨落后,仍旧可以古灵模样存世,修出元神,陨灭后失去的只是肉身,古灵不出手,法力便锁在身躯中不出,道行仍旧,此时可以元神为基,寻神胎再化一副肉身!而似那些身与道合的地仙,成就地仙之上果位,如此他们所居住之地为根本之仙山,此仙山不倒,则这地仙永存!
  易水寒坠落在地,杨安石一剑斩来,狠狠刺入他头颅边上大地,只这一下,几乎将片地给斩开,下方隐隐有龙吟响彻,那长剑嗡鸣,又见神刀落下,此时易水寒耳边响起杨安石那冷漠声音:
  “我再问你一次,关山月现在何处?!”


第一百九十章 古至理,天荒蚀文,庸人起,天骄如蚁
  天下间,总喜欢将人分为庸才与天才。庸才无用,天才无敌,在万千生灵的眼中,这便是人世中真正的至理,不可撼动。
  人之中,分庸才与天才,野兽之中,亦分庸才与天才,甚至,在种族,部落之中,无用的族人,族兽,会被排除出去,游荡在荒野上,直至被人发现,觉得这是一种新的异兽,以此记载下来。
  正如云原中那本古籍《天荒蚀文》中所写的一样:“异兽者,乃生灵之上,但又自生灵中出,其有强有弱,强者千年,化新强族,可掌律;弱者千年,化新弱族,如蝼蚁。”
  “天地乾坤,道化自然;大千万象,何等雄壮?”
  “天意莫测,难以揣度。便是同根同源,千百年后,亦化成无数新族,再去问源头,却已寻不到了。”
  《天荒蚀文》是如此说的,然而,这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不会遵循着这个规律。他们弱小,他们没有天赋,他们更不是让亲族欢喜的对象。
  但,正如古言所讲:凡世间万物,不论阴阳生死,皆可修行!
  有这么一些存在,他们先天资质不高,但凭借惊人的毅力一步一步走来,风挂不倒身,雨浇不灭火,任凭前方地裂天崩,我只自慨然一笑!
  人生在世,最大的敌人便是自己!踏自己于足下,便是天魔乱舞,幽冥降世,吾自有一颗丹心向道,真常定性,自无所畏惧!
  此种生灵,乃大毅力者,乃大恒心者,乃大气魄者!
  易水寒躺在地上,他是天才。当初前往悟剑碑前,不过三日静坐,便得思邪认主,持神剑而走,后又与关山月偶遇,惜败而回,但心中不反思自身缺陷,更不勤加修行,自认落败之因乃是自己身为散修的缘故,于是只仗“思邪”之利,不修自身法力。后又被他袭杀几位出窍与新晋洞玄,自觉这般已经足够,便开始聚拢马匪,肆虐天寒大漠。
  他之性格,正如他自己所言: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若是不开心了,我便要杀你,若是开心了,便放你一条性命。然而,要如此做,必然要有相对应的实力,偏偏易水寒自高自大,目中无物,这才造成如今局面。
  杨安石则是相反,若说易水寒是天才,那杨安石就是彻头彻尾的庸才。
  他自修道起,没有仙躯,不得神体,更不是什么特殊肉身。没有天赐之法,没有高绝长辈,更不得神兵青睐,可以说孑然一身。
  若是寻常道人,只怕是得过且过,若是没得气数,早已放弃。然杨安石不认同此话,他自身所认定的只有那一句,也就是李长生曾说的“虽由天定,但事在人为。”
  若为之,不一定得,但若不为,必然不得!
  没有仙躯神体,我便磨砺肉身,修精气神;没有天赐之法,我便修持剑意刀心,极于一道;没有高绝长辈指点,我便自己摸索,入荒山野林,冰海魔窟,置之死地而后生,求一线之力;没有神兵青睐,我便靠一双脚行走天下,取神石仙铁,自造一副神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旁人修道,十载可得筑基玉液;我不得法理,便花二十年苦工,使两倍功夫!
  如此坚韧,终得旁人认可,至太虚山青云宫中,第五观观主颔首,亲收其为徒,悉心指导,至如今,共有六十年修行。旁人看来,杨安石此子本不该有这般可怕成就,即使是地仙亲授,凭他的天资,也不能达到这般高度才是。
  然打破常理正是这种人最爱做的事情,直至十年前,杨安石成就玄光境人仙,心比天高,又初悟出一心二用之法,此时恰逢拔仙海关山月来至,便心生战意,朝其请剑。
  心有无敌,然事与愿违。关山月只出一指,指上只有一道剑意,便破去杨安石之剑意刀心,至此他方才明白,自己对刀剑之意不过初窥门径,哪里是铸出,根本连胚胎都不算!
  六十年修行,不及旁人一指!
  杨安石当场大彻大悟,玄光化道,阴神出游,成就出窍之境!
  第五观主有意磨他道心,见此情景,便定下一十三年之说,与他言明,去入浸溪涧中,那其中有一株千年的石榴,一块悬半了百年的顽石。
  “待那千年的石榴红了,悬半百年的顽石落了,你便可出山去……”
  这是当年第五观主对杨安石所说的话。若非关山月收了杨安石的徒弟,也就是知春娃娃,他本该再坐三年,方可出山。
  易水寒,杨安石。一者天纵之才,一者平平无奇。如今两人处境,却对天才庸才之说,是天大的讽刺!
  剑气纵横,如龙盘踞;刀气弥漫,如虎眈眈!
  杨安石盯着易水寒,声音冷漠不带半分色彩,如此僵持一炷香时间,易水寒声音沙哑,眉宇之间蕴含了极大的愤怒,但又有说不尽的屈辱。
  “我不知道……关山月是我之敌……但我现在不知他在……何处……”
  “你不知?”
  杨安石眉头一皱,沉默不言,猛然把剑拔起,只这一下,那剑气划开一道,将易水寒脸上斩出个豁口。
  他再不看易水寒,对杨安石来讲,此人已经没有再让他浪费时间的必要了。
  易水寒浑身颤抖,肩膀上传来撕心裂肺的疼痛,这一下几乎把他肉身都斩碎了,剑气不灭,搅乱血气,让他遭到重创,再见杨安石如此做派,心中顿时有一股怒火升起,只觉得屈辱万分。
  这道身影离去,杨安石朝天忽然打个稽首,于是乎,云头拨开,一只大虎再度显化出来,四爪开月踏云,遮天蔽日!
  一人翻身上虎,杨安石收刀剑入匣,骑虎而走,天上云团朵朵,只听得一声虎啸震彻天阙,回荡无垠大地,惊起四方生灵,撼八方魔人惊恐。
  他履行自己承诺,对易水寒,不曾下了杀手。杨安石来此只为了却因果,所寻之人只有关山月。
  那易水寒是圣是仙是魔是神,都和他没有半分干系,既不知,那便不必再留,也不必再杀。此人与自己无缘,在杨安石心中,已不入真流。
  虎背上,杨安石抬头,心中默默思量。
  “因果终要了,一别十年,再论高低,不知无恙否?”


第一百九十一章 五福地,定天气数,报世论,仙魔神源
  ……
  诸仙身前,李辟尘连连摇头,无奈笑起。
  一滴血落,却不想给自己造化了一个孩子。然此事当有因果,李辟尘便起身来,朝关山月询问:“师兄可是娃娃的师傅?”
  “是,当初你许下愿,我便替你实现,那三年之时被我提至三日,你且得知晓,这一日之差,便是天地之别,遑论你那三年之时?”
  关山月笑起来,又道:“不过,我这事情做的也不甚好,原本这孩子是该有个师傅,因你之言,故生一道气数,但我见他,心中欢喜,便善做主张提前点他华行,此间事了,还得和知春那原本师傅做过一场。”
  “若给他人,不如我教。”
  关山月开口来,言语之中满是欢喜意,然李辟尘微有疑惑,听得他这番言语,便询问道:“师兄是哪座仙山福地之人?”
  “不是甚么好地方。”
  关山月开口:“三间草庐,两根古木,一片池塘罢了。”
  此言一出,李辟尘先是一愣,还未曾反应过来,边上就有人惊呼出声,再看时,却是叶缘瞪眼,对关山月道:“你……是太真山拔仙海弟子?”
  太真山!
  之前知晓关山月身份者,仅有老地仙一人,其余那些人仙虽按落云头,但尚未前去见礼,这时候便已看那知春娃娃扑过去,朝那太华山人而走,又见关山月同行,如此,谁又会冒冒失失上前对其施礼呢?
  况且还有一事,老地仙只知关山月是拔仙海传人,却不知他在宗中到底什么身份,此时听他开口,便也是凝起神来,静静旁听。
  这听闻后,李辟尘同是一惊,此时,知春扯了扯他的衣衫,细声细气开口道:“爹爹,师傅叫做关山月。”
  话语刚落,李辟尘陡然大惊,却是变了颜色,再看那关山月,一副俊秀衣衫客模样,然那气息在李辟尘细细感应之下,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来如此!不晓得太真山第一真传师兄当面,辟尘失礼。”
  李辟尘连对关山月拱手,后者笑着摆手,对李辟尘道:“你乃太华山弟子,我乃太真山弟子,同为福地弟子,不必如此多礼。”
  “不可,师兄为真传首座,我不过区区一介外门,礼数需全。”
  李辟尘话说完,关山月哈哈大笑起来:“一介外门?是玉液境界,有人仙修行的外门?若是如此,那你太华山此代弟子天赋也太过高绝,十年后九玄论道,这魁首之位我等看来是争不得了。”
  这话说出,边上群仙都是哄笑起来,李辟尘也笑着摇头,连称不敢。
  “原来是太真山当代真传首座。”
  待群仙笑罢,老地仙笑眯眯的开口,对关山月微微点头。
  他为地仙之尊,虽现在失了肉身,但法力尚在,这般见礼,已经是给足了面子。然其实说起来,关山月也确实当得起这一点头,他为太真山拔仙海第一真传,且还是首座,这般身份,早已超过寻常长老太多,便是守缺抱元在此,也没有他身份来的高去。
  见此,关山月连忙还礼,他之性格便是如此,你敬我一尺,我尊你一丈。
  他抬起头来,见老地仙当面,后者此时开口,朝他询问太真山态度。
  老地仙开言:“不知,太真山对我朔玄宗化仙玄之事,又是何等态度?”
  “何等态度,前辈难到不知吗?”
  关山月笑起来:“九玄论道,定天下气数消长,一尊仙玄之山起,造福万千生灵,届时天地赐下滔天气数,仙玄山得气,报入洞天福地,于天碑之上留名,那晋升之时,仙道灵气自天外而至,源源不绝,反馈天地,推动一方生灵进化,得大造化化灵精仙神,如此一番,该得大功德。”
  “阴阳循环乃是至理,三清三浊化归两仪,有仙门起,自有魔门阻挠;有魔门起,自有仙门阻挡。”
  关山月话毕,老地仙顿时喜笑颜开,这般话语,便是代太真山表了态,如此一来,便有五尊福地助力,朔玄当迎来大兴。
  五尊福地压阵,就算晋升之时有群魔至来,也不用再惧怕甚么!
  知春扯着李辟尘的衣衫角,对他爹爹开口,问道:“爹爹,师傅为什么说,有仙山晋升,会造福万千生灵呢?”
  “我们修炼,不都是汲取天地三清之气吗?只是汲取却不释放,仙山晋升的话,需要的三清之气应该更加庞大才对吧,四周的生灵难到不会因为被吸了清气死掉吗?”
  娃娃是草木灵精,天生神圣,又得关山月一路上指点,至如今也有五六十日,仙山晋升这种事情,他也是知道一些,且对于自身修行之气,甚么三清三浊,也可分的清楚明白。
  李辟尘笑起来,对他道:“知春,你当晓得,仙人修行三清之气,魔人修行三浊之气,凡双方死后,那三清三浊皆会化归天地,回复原本模样,然,仙魔不易死,这条道理这般来看,似是没了作用?”
  “非也非也,知春,你可知道,为何这天地众生,凡有修行者,皆要受三千年大劫之难,两百年小劫之苦吗?这,就是其中之二的原因。”
  “其一,三千年大劫,即使是地仙,不见天桥,皆要入劫,若在大劫中陨落,便是彻底没了肉身魂魄,尽数回归天地,只剩下真灵去往幽冥海,面见天尊。”
  “其二,人有业力,宗门更有业力,业力深重者必抗不过大劫,故此,为避免多数门人陨落,仙魔神这才定下五百年小劫来,效法天地自行入劫,在劫中,人人皆要消去三道深重因果之线,这其中,必然有人陨落,那三清三浊,又是回归天地去了,而至如今,小劫已变成二百年一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化始,大道初开。一化万物,而万物又皆可返本回源,正所谓天人天人,天与人互相分离,却又生生相息,天孕育人,人回报天;天怒杀人,人便斗天。”
  “道法自然,我等修行,实际都在一个圈子之中兜兜转转,不论仙魔神人妖皆是如此。”
  “这个圈子,就是道。”
  “修行不达人仙,若是死了,真灵前往幽冥海,魂魄归散天地;至人仙,你每一次所吞吐的气息,其实都是清气,我等吞天地之气,吐自身之红尘气,红尘之气入世,长驻天地,又会被道所造化,再化天地之气。”
  “为何如此?因至人仙,已是仙躯道骨,无有凡尘秽气,虽吐红尘之气,但这只是相对人仙自身而言,这些气息,放入凡间,仍旧是仙气。”
  “何为仙?仙即人身借天地所造化之境,自身也是天地之一,可看做先天之灵,只是与神不同,神者以天地为父母,仙者只看天地为师傅。”
  “魔自仙出,本是一源;妖从灵化,也可看做仙神之属。”
  李辟尘顿了顿,而此时,关山月抬头,笑着与李辟尘打过稽首,接口再言:
  “我等修行,借天地之力修自身,人身其实也是天地,为何洞玄要化人身仙天?这就是自开乾坤之路,大天地之中套小天地,为何我等称仙?只道一声人仙,便已与红尘之人再不相同。”
  “而仙山化仙玄,则需一位地仙合道,成地仙之上果位,即【地仙观神】之境。何为合道?自身与道相合,自身与仙山相连,而仙山孕养之物,除去仙人,还有数不尽的飞禽走兽,灵木宝药,神珍仙铁,这些都是造化之宝,待化仙玄之时,被这尊合道地仙法力牵引,各自散出三清之气,这些气息又互相交融,正如阴阳合道,再度造化万千灵气,如此一来,这些清气便朝四方散去,各自弥漫,再等功德天光打落,仙玄山成,此方大地自化灵山。”
  “而同时,仙玄山起时必有魔劫,此为天降之气,魔门若是不来,三清暴涨,他们三浊要遭天压,劫难加重,故此不得不来,便是送死也要派上千把个有道行的人,如果这样,还不如倾力一战,若是胜了,还能瓜分仙玄山气数,如此这就算消劫了。而对于仙玄之山也是一次考验,若是渡不过去,则阳灭阴生,气数、三清再回归天地中去,而魔门若起也是同理。”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不达大逍遥,我等虽自化天地,却仍在大乾坤之中,悟道而不得越道。”
  “仙神修持三清香火,讲究阴阳循环,有得有失;魔自仙出,然改自身之道,只进不出。”
  关山月又道:“但并非魔全灭便是正确,需知天地阴阳循环往复,一气落一气起,魔也是一种存在方式,且各分不同,如五神道魔天王,便可看做是道的化身之一,他居于天外,为诸多飞升之人设立考验。”


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阳名,古人今友,三神照,无心再现
  “如此一番,知春,你可明白了?”
  待关山月说完,李辟尘对知春言语,娃娃这时候摇头晃脑,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是这样,原来是这样的!”
  群仙见娃娃这般作态,又是一阵哄笑,尤其是诸位女仙,见那娃娃,几乎是个个眸光之中闪烁异彩,大有拉扯过来,抱一抱的态度。
  关山月微微沉吟,忽的想起事情,便对李辟尘道:“却是忘了,知春是娃娃的道号,他还不曾取名,只言让你来取,此时也好定下,待此间事了,我便带他回转太真山拔仙海处,面见祖师。”
  李辟尘听后微微哑然,再看知春,娃娃蹦蹦跳跳,对李辟尘笑起:“爹爹赐名。”
  “哈哈,兄长,今日,你可走了大运。”
  李长生对李辟尘笑起,李辟尘也是苦笑一下,今日刚多了个兄弟,这又来了个孩子。
  既如此也不好推脱,终究是自己的因果,李辟尘想了想,李长生由金丹所化,正对“金丹一粒定长生”,故此唤“长生”二字。知春乃纯阳血落灌草,得关山月点化成灵,如此这般,不如便叫……
  “李凝阳如何?”
  李辟尘说出口来,话语刚落,关山月明显一愣,再看李辟尘,神色不似作伪,却是哈哈笑起来,脱口道:“好,好个名字!只是此名有大气数,若是贸然而取,或许会担下因果来!”
  “有大气数?”
  李辟尘不解:“师兄何出此言?”
  “哦,我曾经听我一位挚友言语,古时有位仙人,便唤作李凝阳。”
  关山月道来,而李辟尘却是惊讶,李凝阳此名,乃是传说中八仙之一铁拐李的真名,当然,也有其他说法,言他唤作“李洪水”或是“李玄”的。
  此时,李辟尘是想到凝阳二字正是应景,当初凝纯阳之血,得大修点化成灵,凝阳二字正是恰好,但没想到,在这方世界,也有个仙人唤作李凝阳?
  叶缘此时皱眉,开口道:“关师兄,我也曾阅览古籍无数,却不知道还有个叫李凝阳的仙人。”
  关山月笑着摇头:“我也是从我挚友口中所知,不过据他所讲,李凝阳已经逝去无数岁月了,只是在某些山林凡尘之中,有只言片语的传说留下。”
  “据传,那李凝阳持个铁拐,挂个葫芦……嗨,我那挚友也早已魂归黄土,真灵入幽冥转世去了,孰真孰假,诸位也只听听便好。”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场诸人之中,此时有两人眼中忽然闪过精光,却是心中狂震,其一便是李辟尘,其二则是祝凝心!
  他们一下明白了许多事情,至此,李辟尘不由得笑起来,却不说破;祝凝心却是愣了半晌,眉宇之间神色黯淡一瞬,复又如初。
  “李凝阳……李凝阳……同为一名,同持铁拐,但二者一是蓬头垢面的老仙,一者则是白净如圣的娃娃,倒真是阴差阳错,阴差阳错啊!”
  “关山月的挚友,居然是地球之人,真是……世事难料,但他又早已魂归黄土,便是几十年前之事,再也休说了。”
  李辟尘笑了起来,但思量一下,还是怕有异常,便对知春道:“既如此,那便不唤凝阳,知春,你为一株草所化,草种荒漠黄沙之中,正如碧绿之玉,点缀白石,那你不如,称玉阳吧。”
  “且精血也是人身之玉,正对玉阳二字。”
  李辟尘讲完,再看四方诸仙。
  “李玉阳,李玉阳……李渔阳……好名字,哈哈哈,这个挺好!”
  关山月抚掌,知春也笑起来,扯着李辟尘的衣衫角,声音空灵清脆,两个脸蛋红扑扑的,如个女孩子般清秀俊美,连笑:“玉阳,玉阳!”
  李长生笑起:“玉阳,此名大好。”他转过头去,对知春……对李玉阳道:“我是你叔,你当唤我长生叔父。”
  玉阳开口,笑意盈盈:“是,长生叔父!”
  见李长生开怀,叶缘便扯扯嘴角,对玉阳道:“你称他为叔父,我也是你叔父,你得叫我叶叔父。”
  “况且你修仙法,却是神躯,我也是神,为同根!”
  见叶缘又言,玉阳也笑着回应:“是,叶叔父!”
  李辟尘眉头一挑:“我与你不是兄弟,玉阳如何称你为叔父?你这意思,是自愿排我之后?”
  二人亦敌亦友,叶缘笑起:“为得这一声称呼,便是小你半头也无妨。”
  娃娃喜人,这般话,祝凝心也来,对玉阳道:“玉阳,你又得称我什么?”
  玉阳想了想,对祝凝心道:“是姑姑!”
  这女子笑起来,此时,那四周的仙人俱都朝前看来,面带笑容,然正此时,那尊老地仙面色一滞,忽的平静,回过头去,目光遥看倚帝山禁地深处。
  地仙一动,群仙皆停,此时诸道人俱朝远方看去,不解其中道理,然不消三息,那远方禁地处,一座山岳崩天而起,其中一道光华照耀世间,有浩大气息起落,撼动天地苍茫!
  一尊穿着破烂道袍的道人在其中显化出来,不踩云头,赤脚踏天,双眸湛湛,如孕虎狼之烟,存万世烽火。在他脑后,三尊神祇显化,阴神面右,阳神看左,真灵唯一之神背对本尊而坐,三神身上皆有道法之理显化,像三尊真正道人,此如道祖之法,似那一气化三清的神通!
  而这尊道人始一出现,诸仙群道中,有两人当场变了脸色。李辟尘与叶缘对视一眼,心中皆起惊骇!
  “那是……是无心道人!”
  “他怎么会在倚帝山中?!”
  威震天下的无心道人再现,李辟尘震惊无比,然曾经自己面对无心毫无还手之力,如今再见,此处光是人仙便有数十位,更有一尊地仙坐镇,两柄神剑临尘,如何再惧?!
  无心道人睁开双眸,只这一瞬,天上划过雷霆烈火,照破千古长夜。他朝前看去,只是一瞥,便见到了李辟尘与叶缘,于是开口:“原来是你们。”
  声音回荡苍茫,李辟尘叹口气,面色沉稳,对无心道人打个稽首。
  “前辈,别来无恙。”


第一百九十三章 隐之道,阴阳轮转,执念求,大道之争
  无心道人踏足大地,只这一个动作,霎时漫天黄尘倒卷而起,他眉头微微一皱,忽的张口,吐出一口气来。
  气化白光,忽作大风突起;风化两道,却成两只白鹤直上九霄。
  道人一言造化万物,这两只白鹤并非真正生灵,只是有形之气,此时升上高天,复又散去,化作阴阳之光,作三清三浊而散。
  老地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