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峨眉祖师-第4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极其不快,怒道:“不给祭品,让我等平白醒来,非得要拧了你的脑袋才可泄我胸中闷气!”
“微末之徒!”
他大手拍下,击中李辟尘的时候,后者仿佛化为一团白气,飘飘忽忽,聚散于无形,复又在另一处重归原本形体。
这让那位巨神更加恼火。
“还敢逃窜!”
巨神挥臂,拳上凝聚起无上宏伟的混沌之气,仿佛捏着亿万万小天地,在一瞬间打出,所诞生的爆炸,足以开辟一方浩瀚大土。
连宙光似乎都在摇动,承受不住这位巨神的一拳!
他那一拳终于准确的砸在了李辟尘的身上。
但随后,巨神化为混沌原相,飘散而散。
诸神静默,未曾料到这般情景,也从不敢想有这般情景。
那些混沌的云霭穿过了白衣的道人,后者的头并没有完全抬起,他捏起一个道印,三指变五指,两合一屈二直。
混沌之世骤然打开一条浩大通道,如潮漩般轮转,似乎直通向世间尽头。
诸神胆寒,尽皆退避,然而混沌深处不断传来咆哮声,似乎在向李辟尘发出警告,让他不要再向里面踏足。
“尊驾,里面还有更强大的神灵。”
有诸神开口,似是好心,事实上是被李辟尘所震慑,亦感觉此人有些问题。
“诸神不已古今论高下,只以实力本身说话,强大者在内,弱小者居外,我等面对里面的家伙们,一对一,远远不敌。”
这位神灵提醒过后便迅速退走。
里面已经冲出了一尊强大无匹的神灵!
古神“碍”!
碍者,止也,倒是与李辟尘一般,都掌握了止之一字。
这位神灵施展出毕生最强大,也是最愤怒的一击。
大止之象瞬间淹没了一切,万神寂定,心意皆碎,而神灵把大止之象向内挤压,却发现那位白衣道人身上,顿时有无量量光芒反照而来。
无止止境。
大止之象炸碎,万物归于流逝,却又在一顷刻之后陷入永恒不断的间隔停顿之中。
无限膨胀与永恒定格,这本就是悖论的结合体,故是世间不可得的“恒无有”之道。
李辟尘吐出一口气来。
无止归于无有,故这位名为“碍”的古老大神,顷刻之下解体,雨入泥土,霜融雪化,甚么也没有剩下来。
混沌极深出的咆哮停止了,紧跟着是长久的安静,似乎是有神灵不可置信的停顿了怒火,发现了李辟尘异常之处,或许更是为那位古老大神的霎那陨灭感到不可思议?
李辟尘把手向半空轻轻一招。
一道霹雳金光坠向那混沌深处。
于是外围众神均看到了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一幕,混沌之世被瓦解,犹如冰雪遇到烈阳,融化之后,随即一并带走的,还有无数古老强大的混沌之神。
大世安静,无人喘息,诸神惶恐,不敢近前。
“天道循环,各归其根,夫物芸芸,各归其里。”
这句话说出来,就像是有什么可怕的魔力,诸神感觉自己逐渐沉入蒙昧,其中有人害怕,急火攻心,开始向李辟尘靠拢。
“你在做什么!”
那些神灵大喝,心中震恐无比,随后他们就发现,自己的存在似乎在逐渐被抹除。
这是令人害怕且胆寒的,他们向李辟尘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李辟尘抬起手,微微屈掌,向上一抬。
混沌诸神顿时尽数消散,皆化为一枚古字,古字又乃气息组成,在维持那烟霞之貌一顷刻后,便复悄然散去。
混沌众神并不是李辟尘的大敌,亦不是对手。
只不过是在恰好对付那无穷之黑的前面,顺手把他们扫灭罢了。
混沌深处,还有一位神灵苟活,他看到四周蔓延的霹雳金光,也见到了那柄无上之剑。
他的混沌源气不断逃逸,如泣血般对李辟尘怒喝:
“这天地中从未曾有过你这种人物,如果有过,我等必然不会不知道……莫非真的是后生可畏,让这世间又出了一位无名吗!”
李辟尘道:“从混沌中来,亦归向混沌中去。”
这位古神惨笑:“果然是天地都换,这世间强者的本事,已经让我看不懂了……”
李辟尘:“万物重回原本,诸位存在于传说之内,不再会显化于人间。”
他对古神道:“那些字,便是诸神,存在于青史之中……青史又在哪里……我不认为那是世间执笔人的书简,青史应该是一个更加不能揣测的地方,执笔人所写的书简,不过是在那片青史中,稍微的涂抹了些许而已。”
“就像是人间的史官,是史官创造了青史吗?不,青史就在哪里,所有人都知道,但是却抓不住,那笔墨之下,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是一切的璀璨与一切的凋零。”
“过去即是未来,诸神如此,众圣如此。”
这位古神凄苦一笑,随后化为一枚古字,又复归于混沌之中。
李辟尘探出手去,毫无阻滞的穿透了混沌最深处的“镜面”,他扯住那无止的黑,随后如同婴儿又像是某种怪物的乱叫声,透过“镜面”传到了混沌之世。
那只手如白玉,充盈天地之间,绽放无量光芒。
那片物如黑土,重沉寰宇之里,引动无量晦暗。
过去未来亿光照破,黑色的饕餮大吼着,如同当年太平天尊所说的那样。
这是“众生”,“天尊”亦在其中。
那就像是一堵高墙,不可逾越,无比巨大,无比坚固,而李辟尘要做的,便是把这座高墙拆掉,让他不能再矗立前方。
李辟尘的眼中,仿佛看到旧乡内坍塌的几座坟冢。
黑饕餮引导的坍塌之坟,号为“无餍”。
其意简单,是“不能满足”的意思。
那果然是世间从未曾封过的坟冢,自从无名者死去之后,那座坟冢就坍塌了。
李辟尘忽然笑了起来。
“空无老人的弟子,其实你应该在世间论道才对。”
李辟尘又看向另外一边,那就像是冥冥注定,有一个少年人来到了罗天。
又是一位越客,又在重复着当年的景色。
但他将会降临在没有神圣的时代,那或许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也或许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时代,但那却是一个相对来说,自由不受拘束的时代。
无数的人,都将如蝴蝶一般,扇动翅膀,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的“神话”!
是谓之无所拘束!
李辟尘的眼中,无尽光辉转动,于是周天斗转,于是万世星移!
无测之法,以不知而知,号曰无测。
就像是跨越无尽时代,过去未来一体,李辟尘看到岁月过去的召唤,太平天尊似乎站在了时代的上游,他在召唤黑饕餮,但是天尊过去未来唯一,然而这段历史因为真正太平天尊的复苏而产生了扭曲,但是因为岁月主宰已经不存在的关系,故而黑饕餮依旧回到了那一刻。
所以时间没有存在太久。
李辟尘看到太乙宫的门扉紧闭,那里面的太乙,已经只剩下一道印记。
黑幕神话内出现了一点白芒,随后迅速扩大,阴与阳的巨大轮转被拨动,晦明,黑白,生死,存亡。李辟尘白衣,白发,白眉,唯独那眼中还有清明的黑。
李辟尘仅是伸出指尖,于是整个天下的黑,都被他收入掌中!
“不知其所自来,来也!”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大道有常
化外的水球中,执笔人的竹简突然崩裂,紧跟着便是他那根用了很久的笔也化为尘埃。
他眼中看到青史,一片片的犹如岩页,在聚散离合之间循环往复,在黑与白的交错扭曲之中不断颠倒,但是没有人能够抹掉上面的文字,不显于世,不被众生所记,不代表这段事情没有发生。
他默默的丢掉了那风化的笔,崩裂的简,重新从书箱内取出了一副新的笔书。
他知道不能全部写下,那么就只写一段话好了。
……
浩瀚的黑带着狂妄与无知的贪婪,黑色的饕餮肆虐三界,万物万象都在他的吞噬之下被覆灭,然而不论他怎么闹,那浩大三界似丢失了自己的界限,随着黑饕餮的移动而不断生成,随着他的到来又被吞没,而后循环,循环,无穷无止。
那一切都在李辟尘的手掌当中发生。
黑色的世界是黑饕餮自己生成的,之所以无穷无止,是因为李辟尘使无测无止之道,把他的首尾相连,这个家伙是没有智慧的,只有强大无匹的道与本能,故而他在啃噬自己的躯体,吞噬自己的精神,同时又在吞噬的间隙,不断的重新生育新的躯体与精神。
那片微弱的黑幕凝聚起来,化为一朵黑色的莲花。
没有心智之物,便犹如一件死器,再强大的本能,再强大的力量,也都不过徒为他人做嫁衣,而在这个环之中,一切过去未来都不存在,拥有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妄境。
李辟尘要衍化一道墙壁,这座墙壁向上无限高,向下无限深,向左右无限远,向前后无限厚。
那正是当年太一所看见的高墙。
李辟尘照见十方,他有很多事情还没有解决。
混沌归于神话之中,而八方世界亦有残破的碎片落在十方之内。
李辟尘到达非想之世,这是八方世界中最神秘的地方,这里面亦有匹敌天尊的思维个体,譬如当年太冥天尊(大慈仁圣)在世界对应的思维体,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便是一个与天尊无异的怪物。
但是这是思维体,要明白一件事,即思维之物确实是过去未来唯一,因为这是来源于固定的印象,即世间众生的“认知”。
当众生不存在,那么这些思维神明会自己瓦解。
他踏足这片妙地,他第一眼就看到了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
这尊思维巨神并没有自己的意志,他属于非人众生之一,巨大扭曲的白衣,脸孔处漆黑一片,披着破破烂烂的褴褛长袍,长着四只枯朽瘦长的手臂,宽大的衣袍中央反而有一只独目,黑色的眼珠白色的瞳孔,第二只眼睛则是在对应的后背位置,而眼睛的四周,则是密密麻麻如蜘蛛网,如寄生一样的龟裂纹理。
思维巨神一般不会对现世存在者进行攻击,但他们偶尔会对闯入非想之世的人进行注视,如果来者仅仅是大圣,那么被对视之后很可能会被“摄住”,很快会被他们的目光同化,成为新的思维神灵。
这里是一切众生的印象造就的,所以那一位神灵的注视不仅仅是它自己一个,而是许许多多众生同时对某个存在施加印象,故而才会产生那种诡异不可揣测的变化。
当然,当某些个体远远强大于众生总和(对该物体俱有印象的众生个体数)的时候,那么这种注视就仅仅是普通的窥视而已。
李辟尘伸手,在前面轻轻一抹。
那尊巨大的无貌死神就被化为神话的一部分,紧跟着,以他为中心,四面八方所有的思维巨神都开始坠入神话,从有形转化为无形,但虽然无形,却依旧存在着,且永不磨灭。
就像是一种升华,升华到了青史本身。
……
而在无貌死神消失的一瞬间,太冥天尊也感觉到了自己在众生中的“印象”消失了。
他算出了问题所在,但却无能为力,更是第一次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迷茫。
原来一直都不是他在算计别人,而是从开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无名之君的算计之中。
这场智略的较量跨越四百个大衍,如果李辟尘没出现,这个较量还会继续,持续着存在下去。
李辟尘本身就属于不朽者,不可磨灭者,但他的特殊性来源于“有之道”而非“无之道”,但更令人感到好笑与讽刺的是,这个证为“有之道”的人,不一定就是李辟尘。
这个不确定性直到李辟尘证恒无有之前,都是存在着的,李辟尘可以是任何人,但世间万物无不是李辟尘。
这简直是无比讽刺,也就是说,一根草也是他,一滴水也是他,一块石头,一粒尘埃,一缕微光,一只兔子,一只山鸡,虎,象,豹,鱼,风,雷,气……能够说出文字与名讳的,其实都是“李辟尘”这个存在。
甚至诸大圣,也可以是“李辟尘”。
但是这其中,单单就除去了诸位天尊!
“听起来很难理解。”
太冥天尊的对面,太昭天尊端坐,询问道:“可否说的更清晰一些。”
太冥天尊道:
“他见万物,万物皆著他色彩,而万物又无不是他本身,天是他,地是他,尘埃是他,风雨是他,光暗是他……这是一个名字,万物都可以是他……”
“因为名字只是一个称呼……懂了吗。”
太冥天尊道:“唯独天尊不在此列,因为我们的名字已经被烙印在天顶之上,与青史并存,而不是摹刻于青史之中,我们本身就是组成青史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部分,那自然是无可更改,也失去了一切的可能性。”
“所以只能证无,而不能成有。”
太冥天尊道:“故而从一开始,清静经就不会选择我们,华山老人看似是他自己做出的选择,可事实上,他也不过是坟冢中那位长眠者的提线木偶罢了。”
太昭天尊诧异非常:“太冥之意,无名者最后为自己取的名字,不会就是……”
太冥天尊:“万物本都无名,谁给予的称呼?”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之形,何由考之?”
“冥昭暮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太冥天尊道:“无名者取的名字,并不是李辟尘,相反过来,谁证有,谁就是那个名字。”
太昭天尊深深皱起眉头,他有些不能理解,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
“有无是一个大环,恒无有者,既是有名之尊,亦是无名之君。”
“世间万物,随环而动,清静流转,自有归处。”
太昭天尊道:“懂了,华山老人是李辟尘的道果,亦是众生道果,原来是这般解释……所以诸天尊都不会出现二心,唯独李辟尘例外,出现了太乙与雷声。”
“无名者的记忆啊,过去即是未来,原来我们都是过去之人……”
太冥天尊:“却也是来世之人。”
“而自身所在……诶,又有问题,什么才是当世呢?”
太昭天尊微笑,太冥天尊也哈哈大笑起来。
所以不论是雷声普化,还是太乙救苦,他们走到最后,都会成为那位白衣人。
他既是李辟尘,亦是有名之尊,有人称他为白衣上皇,有人称他为恐怖之源,也有人尊崇他为创世之圣,更有人知晓那往古天宗,亦有人唤他为古之真仙。
过去即是未来,原来是这般,原来是如此。
太昭天道感慨:“我真不想离开,离开这里,又要去哪里呢。”
“但我不想化为神话,也不想只留下寥落的痕迹,人道仙道,天不欠人,人不欠天,自此两分,李辟尘要建墙,那座不可逾越之墙,成为隔开新与古的壁垒,从此以后……”
“绝地天通了吗。”
太冥天尊道:“也不完全是,总而言之,我等天尊,必然是第一批离开的人,随后便是各位太上,再向后去……诸大圣或许还有零星之人可在世间显化,这堵墙壁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开辟另一条路。”
“从青史之中寻找新的未来。”
太昭天尊:“李辟尘执意要把我们送走,我们都成为神话,这就是走了吗,他的手段,你就这么相信,如果他只是借机铲除我们……”
太冥天尊:“你不相信吗,可不相信,也没有什么办法。”
太昭天尊哑口无言,最后只空留一声无奈的叹息。
不管你相不相信,愿不愿意,都必须要做,要么成为人间流传的神话,要么就前往那两分的青史之中。
“放心吧,这是好事。”
太冥天尊:“从此天人永隔,我们的归我们,他们的归他们,倒也确实不必再继续纠缠了,而我们,也不必担心入世之后的衰落了。”
太昭忽然恨恨的看了一眼那繁华的天地。
无数人间如亿万万尘沙,铺盖在他们的身下。
一粒尘沙中又有多少星辰?
一颗星辰上又有多少众生?
天尊们自然是清楚的,但是那太多了,说出来也没有意义,无数星辰与人间的总和构筑了所谓的“人界”,而星辰之上的浩大天宇,则是诸多神圣的领土,也就是“天界”。
不过如今,那位白衣之人,要行绝断之事,天地万物,哪怕是天尊,也没有第三个选择。
……
游荡在罗天侧方的宋野。
太宁天尊的气息起伏不定,他在数千年前的伤势依旧未好,宋野的花依旧是如此烂漫,这里的泥土依旧是如此芬芳,他在这里呆了整整一个千年,他发现自己似乎不太想继续回到人间了。
或许是从未曾有过这般长久的宁静岁月,他感觉自己已经惫懒,但却并不空虚,他在这里开辟了一片菜园,而当年从外道之海中取来的那一筑篱笆,也被他当成了隔绝宋野与外界的屏障。
但是这道屏障挡得住众生一切,却挡不住那位白衣人。
太宁天尊看到了自己的老对手,他叹息着,放下了锄头,却又忽然笑了一声,其音清爽,走向那白衣人,随后化为一枚文字。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
李辟尘道:“如此选择?”
太宁天尊的目光恍惚,他最后望了一眼宋野,看到那株参天抵日的扶摇之树。
“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鸿蒙方将拊脾雀跃而游。云将见之,倘然止,贽然立,曰:‘叟何人邪?叟何为此?’鸿蒙拊脾雀跃不辍,对云将曰:‘游!’云将曰:‘朕愿有问也……’”
“……天气不和,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今我愿合六气之精以育群生,为之奈何?鸿蒙拊脾雀跃掉头曰:‘吾弗知!吾弗知。’云将不得问……”
太宁天尊呢喃自语,那是当年太上云人初见鸿钧老祖时的情景。
他这么说着,一句一句。
他谈到天地之道,谈到三年之约,谈到最后,他面向李辟尘叹道:
“堕尔形体,吐尔聪明,伦与物忘,大同乎涬溟。解心释神,莫然无魂。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各复其根而不知。浑浑沌沌,终身不离……”
“无问其名,无窥其情,物固自生。”
太宁天尊说完这番话之后,彻底从世间离去。
他被永远摹刻在青史之中。
天尊坠下,返还鸿蒙本相,太上之道重归神话,一如同这片世间初现的时候。
天地将分,鸿蒙肇判。
李辟尘道:“后世的人,不会有人知道,鸿蒙其实是一个喜欢种地的人,心中简单,但思考的复杂,故而活的就极其劳累了。”
“你已不是当年的你,而我却依旧是当年的我,只是我看事情,不拘泥于一时之间,而是纵横遂古未来。”
天尊消失的动静,自然影响到其他的同等高手,而诸天尊察觉了宋野的变化,有天尊惧怕,有天尊恼怒,有天尊平静,有天尊欢笑,各种神情不一而足,亦有天尊悲愤:
“我等去留,如何要你来管。”
李辟尘把宋野也送入神话,这片古老的土地再不会显化于人间,此时此刻,过去之光正在震动,太易天尊在重整岁月,而李辟尘也开始履行他对盛古的诺言。
岁月星河化为史话,虚幻的龙升跃于银海之间,大圣们化为文字,永远摹刻于岁月深处,而过去被遗落的一切众生,也都成为崭新的书页。
熙熙攘攘的一切都归还于无,大气弥漫于宇宙洪荒,最后不过一页苍纸,悠悠而落。
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道灭道生
存在于过去岁月中的大圣们湮灭了,他们化为神话的一部分,而更古早的被遗忘者们亦是如此,千古万载积聚的怨恨被收束,不论是善还是恶,逝去的还是延续的,他们的斗争,他们的圆环,都会在青史之中持续下去。
在人间之中,只有他们的神话流传。
而在高墙的彼岸,他们依旧存在着,并且亘古不灭。
隔开他们的,其实也不仅仅是高墙,还有被高墙强行拉来当壮工的青史。
从此以后,天人永隔,神话的背面,是光怪陆离,万法昌盛的浩大天界,而神话的正面,则是欣欣向荣,如山花野草一般,肆意生长而绚烂的人间。
太易天尊斩断过去的念头也得到了实现,他拿住蹉跎花,万古如流水一般在他眼中奔涌,仿佛回到了当初的古老岁月,在先天众生漠视人间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并且一步一步,打开了后天通向天尊的道路。
孤独的路,但事实上也是被设计好的,他同样是入局之人,没有他,还会有其他人成为太易,太易就在这里,总会有人对上这个位置,只不过恰好,他是岁月死者,剥夺了其他一切众生顶位的可能性而已。
太易天尊在蹉跎花中看到了那颗蔚蓝色的星辰,在无穷无尽的宇世尘埃中,那颗星辰连尘土都不如,亿万万尘沙之内还有更渺茫的沙尘,而这颗蔚蓝星辰就是那些砂砾中的碎屑,它并不起眼,也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力量,或许仅仅是在恰好的时候,转动到了恰好的位置。
那颗并不大的太阳带着这颗蔚蓝星辰,蔚蓝星辰的边上还有数颗死寂的大星,这帮行星就像是一个车队,熙熙攘攘,跟着那颗太阳,不断的在广阔的宇宙尘埃中游荡不休。
太易天尊看了很久,他不舍那颗星辰,更不能忘记一切,但他如今也有不解,那是他很久之前放弃思考的问题。
自己究竟是这里的人,还是那颗星辰上的众生?
身为岁月死者,看似应该是有一个确切答案,但是太易天尊却并不这么想。
或许自己对于岁月死者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妄境吧。
百余大衍,风风雨雨,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六古兴衰,在他眼中皆化为流水逝去,他提起泰鸿剑,轻轻擦拭,仿佛看到了太空天尊被他击败的那一刻。
天地自然,不当有人凌驾于道之上。
太乙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但是太乙做的更好,更大,而自己并没有那个能力做到更高。
“不,未来无尽之世的众生,都会记得您,太易,乃神始未见气也,寂寥寂寥,却为世之初生。”
白衣人的注视无处不在,也或许太易天尊自己心有所感,而胡乱知觉?
他抬起头,并没有在深邃的天空中看到那位仙人的影子。
泰鸿剑仿佛把万世星光都凝聚在刃锋上,那道寒光从剑柄一直攀爬到剑锋,最后发出了一声震彻宇世的清越之音。
浊尘拭去天门步,银河洗剑天上仙。
“不枉此生!”
太易天尊回忆着自己的过去一切,此时忽然释然,他使泰鸿剑斩向未来,随后身形逐渐虚幻,只留下一声长笑,归于这片浩瀚人间!
他还有要做的事情,还有未竞的理想,任何人都眷恋故乡,他也不例外,但是在理想与故乡面前,他选择了前者,放掉了后者。
“天尊终有一日会回来的。”
白衣人声音似乎伴随着太易天尊一并消逝,而空廖的宇宙内,只有两道声音在一问一答。
“你说人间的归人间,天上的归天上,哪里还有回来的日子?”
“您会回来的,凡对故乡有所眷恋者,都会回来的。”
“那必然不是以身负无上法的姿态回来了。”
“纵有无上法,也不得施了。”
太易天尊的离去又宛如给留下的诸圣一记重锤,不少人心中惶惶,更有人满面苦涩,而此时有人出声了,诸天尊中亦有不愿意离去者。
“我等修行百衍,踏足如今巅峰,驭世间并牧银汉,岂是你说放下,便放下的。人间乃我等道之根,你证得无上,却又来管我们。”
“我等不服。”
那位天尊越众而出,踏足到浩大光芒之内,那竟然是已经衰落的太空天尊。
太空天尊拖着疲惫之躯,对李辟尘大喝:“天道有常,自然循环,岂能因你一人而破!我等出生于微末,起于沧澜,崛于人灵,这正是自然循环的其中一条!”
李辟尘未曾多言,只是问道:“既归于自然,为何争斗。”
太空天尊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此乃天地之性也,优胜劣汰,强者为尊,此亦自然之本根也!”
“若不是时时争斗,岂能有我等,岂能有你,岂能有那诸天大圣!”
“太乙所行,名为慈悲,实际何其谬也!”
李辟尘第二问:“为何知道这便是自然全道?”
太空天尊不疑有他,径直驳斥:“我乃是以自然太空之法证道天尊,岂能不知我道根本?”
李辟尘道:“既是如此,是否以自然之道,为自己之私也?”
太空天尊不言,李辟尘道:“既为自己之私,如何称自己已证自然之道也?”
“天长地久,天地以其不自生,故得长生,天地为公保万物之利,万物则窃天地之气为自己之私,黑饕餮如此诞生,贪无止处,欲无止境,自然之道,本不可言说,弱肉强食固然为自然之道其一,却不尽是。”
“天地载道,道存则万物生,道失则万物灭,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炎炎之火,灭期近矣。”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李辟尘道:“天尊载道,道存万物生,道失万物灭,但天尊依旧如故,天尊所载之道,是万物之道,还是自己之道?”
若为万物之道,则太空天尊当还道于万物,若为自己之道,则说明他谋取私利,便契合了李辟尘的说法,是他并没有得到自然之全道。
太空天尊一时不能答,更不敢答,因为若答则道心破裂,无论是前言还是后语皆不可对,他本意取自然一切之师,然而如今不仅没有取成,反而被太易天尊打崩衰落,如今再度站出,却被李辟尘三言两语讲的呐呐无言。
李辟尘拂手,笑道:“天尊既不知如何言语,便请退去吧。”
太空天尊心中不甘,却是怒道:“我等生于此长于此,我宁愿长存人间,做个冢中枯骨,也不愿化为神话,去到青史彼方!”
李辟尘点头:“既是若此,便不强求。”
太空天尊愕然,随后他耳中突然响起叹息声。
虚皇天尊的声音传来:“你便是傻了,你若是留在人间,此地山花将起,野卉尽放,已不是你这朵大牡丹可以肆无忌惮开放的泥壤,天地变化,时代更迭,你留在人间,待到法尽消弭,天道尽寂,你便无道可见,无法可行,届时不过是与世长存的雕塑,又待在自己的那片星辰之中,等待着谁来听你诉说往古的故事呢?”
“至此,循环了四百个大衍的巨大圆环终于破裂,过去未来不再相连,四大众生终于不必在夹缝中苦苦求生,对于凡人蝼蚁来讲是天大的好事,但我等付出的,不过是前往青史彼岸的小小代价罢了。”
“活了如此久远的岁月,如今真的超脱之机放在眼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