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九千片桑叶变得血红。
  这么多年,太上阴阳一直感觉,自己好像逐渐在被这座坟墓同化,他几乎都快成为了这座坟墓的影子,这都是为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无名者那高远的道。
  他是守陵人,自愿在此困锁了无数年,他没有疯,疯了的是象帝,真是可笑也极其可悲,世间绝顶,居然会陷入疯狂之中。
  通透之心,明明可以照得五蕴皆空,有相非相皆不过虚识,又为何会陷入癫迷,以至于道心晦暗,明珠蒙尘呢?
  不可理解,不可理喻。
  太上阴阳弄不清楚这件事,但他也不想弄清楚了,因为等到他重衍无名神话后,象帝也就不足为虑了。
  不过话说回来,龙师,越客,似乎也都疯过,究竟是为什么……
  太上阴阳无意识间转过了头。
  八万片桑叶,已然完全化为血色,摇曳起来,犹如无边血海,但却不给人污秽,反而有一种澄澈空明之感?
  太上阴阳怔怔的看了那八万片桑叶变成血色。
  他大吼起来,骤忽而起,发狂不能抑制,化为狂风,掀翻泥泞与尘埃,抓住那些桑叶就狠狠扯下!
  “做什么!做什么!”
  太上阴阳的眼中也是血红色的。
  他扯了一片桑叶,然而剩下的桑叶上,逐渐都开满莲华。
  莲花绽放,一个又一个小人端坐其中,嘻嘻的笑,笑的欢愉,发自内心,无忧无虑。
  但是太上阴阳的心态却几乎炸了!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你们是什么东西!”
  这株陌上桑,数百大衍都没有变化,今日在太乙死后突然生变,必然不是好事,而是不祥之兆!
  那些血桑,莲花,不就是太乙的无边血海和九色宝莲吗!
  太上阴阳想把那些桑叶全部扯掉,但是他扯掉一片,随后就生出两片,越来越多,以至于他心中骤然升起一股寒气!
  真是邪门了,到底谁才是不详?
  这怎么,太乙比起自己更像是世间不详者!
  太上阴阳不敢冒险,他察觉事情已经向他不能计算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当机立断,立刻放弃桑树,转身钻入李辟尘的石像眉心!
  他要立刻占据这副身体,以此来应对太乙的诡异变化!
  太上阴阳进入了石像。
  石像一动不动。
  太易天尊此时向后退去,他本想从陌上桑这里拿到更改过去的权柄,但是现在,太乙不知道让这株桑树产生了什么变化。
  所以要退,不能久留。
  太上阴阳进入了石像眉心,然而他并没有找到李辟尘的精神,没有元神,没有魂魄……
  空空荡荡的混沌。
  就像是天地未开前的浑噩!
  这尊石像眉心内,居然有一片堪比罗天的“世间”!!!
  太上阴阳大吃一惊,但他更为抓狂的是,他确实找不到属于李辟尘的力量!
  这座石像就好像不是李辟尘的身体一样!
  但这怎么可能呢,简直是荒谬至极!
  “去哪里了!元神呢!精神呢!魂魄呢!这怎么是一个空壳子!”
  “连血肉感都没了,这根本不是世间绝顶的肉身!”
  “这就是一个天道石像!”
  太上阴阳大吼出来,这片空荡荡的混沌让他心中震恐,总觉得有大危险在身边酝酿!
  天道石像这种东西,要多少有多少,关键是自己要这东西何用!
  太上阴阳想起刚才桑树的变化,难道那些诡异的小人,就是李辟尘的精神,元神与魂魄?
  如果是的话,他又是如何避开自己的眼睛,如何在瞬间同化了陌桑的呢!
  太上阴阳不再停留,要在此时离开,然而就在这个顷刻,他发现自己的法力……消失了。
  无边无际的混沌,一个没有法力的人飘荡在其中,这种恐怖与孤独感,足以让这个人的意志瞬间崩溃。
  道行消失,法力消失,精气神明一切都不复存在,太上阴阳感觉自己成为凡人一样,甚至努力的,拙劣的,想要用游泳的姿势行动,却依旧寸步难行。
  混沌是一种状态,是天地未分开之前的模样,万物之气都堆积成一团,静静等待分为清浊二气的时代。
  混沌之中不记年。
  太上阴阳被无边的孤独席卷,他沉默了,并且已经几乎失去了思考能力。
  “我小看了太乙……”
  这是他最后的话,随后他就化为一尊石雕,在天地未开的混沌中,沉浮起落。
  ……
  八万血桑摇,八万莲花放。
  万是一,一亦是万。
  善是恶,恶亦是善。
  正是奇,奇亦是正。
  去欲成心而与我心相同,能使我意通。
  各囿于成见,而欲破除彼等之成见,则唯有以虚静之心观照。
  超出彼此是否之上,而以大道兼明之。
  故而还见根本,万物不过一气,得到极高,便当忘却,非小忘而是大忘,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忘记,这就是证我道了。
  懵懵懂懂的醒来,李辟尘听到有什么人在宣讲大道,他清醒过来,却记不起之前的记忆。
  映入眼中的是一个老人,他坐在上首,身下一个蒲团,在他身前,把李辟尘也囊括进去,足足有上百位小小少年。
  他们都在听那个老人的宣讲。
  李辟尘仰头看那个老人。
  他是谁来着?
  “辟尘,你怎么又睡觉了?”
  老人忽然把面孔转向李辟尘。
  李辟尘皱眉。
  他发现他对自己的认知有些模糊,自己是谁……自己是李辟尘,自己是……这座宫观中的一个道童……
  宫观叫什么来着……
  也想不起来了,好像没有名字?
  这个老人是观主,名义上的师父?
  自己很早就被送来了宫观?
  李辟尘闭上了眼睛。
  老人似乎有些不悦了,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并且在警告李辟尘。
  “怎么,是为师所讲大道,不入你心,故恐污浊耳目,此时才不愿意听吗?”
  老人的语气自然没有欢喜意,而边上很多孩子都转头过来,随后带着讥讽的笑。
  他们的笑声离奇的有一种虚无感。
  李辟尘闭着眼睛,忽然问道:“你是谁?”
  他老神在在的样子。
  老人淡淡道:“连老朽是谁都不记得了?这一觉睡的是天昏地暗啊?”
  他的话语又引起四周诸学子的一阵阵哄笑。
  李辟尘又问:“他们是谁?”
  学生们笑声不止,有人嘲笑道:“老师在上,不辞辛劳的为我们讲述大道,你这家伙不仅不听,反而酣睡不止,如今醒来,还端起了架子,怎么睡觉也能把智商睡没了的吗?”
  李辟尘又问了一句:“我是谁?”
  这句话说出口,此时学堂内的哄笑戛然而止。
  所有的少年学生都像是被施了定身魔咒一样,他们的笑容逐渐失去,而存在感也逐渐变得薄弱。
  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李辟尘第二次问。
  “我是谁?”
  四周无人答话。
  老人严肃道:“好了,辟尘,既然睡醒了,就安安静静坐着,听我继续讲道。”
  他说话之后,四周那些学生才仿佛重新焕发了生命一样。
  “是啊,不要再让老师生气了。”
  有学生开始劝阻。
  “真是烦人,搅扰了我们的兴致!你快点睁眼!”
  有学生不耐烦,狠狠痛斥。
  “你再捣乱,我就打死你!”
  有学生愤怒,龇牙咧嘴,样貌狰狞。
  李辟尘笑了笑,随后神情变得无比庄重肃穆。
  甚至有些过于沉重。
  “我是谁?”
  第三问发出,这一下所有人都不能启齿,诸学生们陷入迷茫,随后神情又成为惊恐,而台上的老师,则是沉下了脸来。
  “不入道者!不当听道言!”
  老人低声呵斥,怒意冲天。
  李辟尘此时缓缓睁眼。
  他一切都想起来了。
  他看到这里的一切。
  他看向那个老人。
  “你说要忘我,可我偏偏是不喜欢你这种说辞。”
  “我更不喜欢这种道理。”
  老人的怒火瞬间消失,四周的同学们开始后退,显得有些惊慌。
  “你为什么不喜欢我的说辞?”
  “你为什么不喜欢我的道?”
  老人突然变得心平气和起来:“老夫看走了眼,没想到群蛇里头,混了条真龙。”
  李辟尘:“真龙为比喻,也过于小气了些。”
  老人颔首:“心高气傲,年轻气盛。”
  李辟尘:“你是谁?”
  老人道:“你心里有数。”
  李辟尘摇了摇头,随后站起来,放声大笑!
  老人面色平静,直到十息之后,他才道:“笑够了吗,就这么有意思?”
  李辟尘点头:“太有意思了,无常,无穷,无来,无外……诸无之道,原来都是莘莘学子,但是学子们都从哪里来?”
  “连你都在此间困锁!还来教人!”
  “如我所料,古往今来,大三界循环往复,罗天,化外,空无,三者犹如事物的三面,也正是三面,才支撑起了万物根相。”
  “无者不是一位,而是许多位,听你的道,听你的法,古来问道空无,也不仅仅是发生了一次。”
  老人平静道:“他们都是可能性而已,但他们遵从了我的道,也遵从了他们内心的道。”
  李辟尘:“但我偏偏不喜欢这种道,所以无名者把它们都抓回去了,葬在旧乡的坟墓里,无名者所做的是大善的事情,要是我,恐怕直接就让他们曝!尸!荒!野!了!”
  他的声音骤然加重!
  老人道:“你也是无名者,他们与你,不过皆是诸相之一,你也是无名诸相。”
  “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你应该忘却……这才是正途。”
  李辟尘:“错了,他们只有代号,无者……无者,而我是有者,他们是忘却,我是执着,故而我不喜欢你的道。”
  “着实是极其厌你。”
  李辟尘撑膝而起:“空无老人,我不想问道。”
  老人住嘴,不言不语。
  李辟尘:“我们所说的无名之君,是最后那一位,创造出了太上八十一化,我得了他的馈赠,这才能够站到这里来。”
  “我该称他什么?”
  老人沉默了一会,缓缓道:“寄命于他人之门,埋尸于无名之冢……既然无名,那就无名吧……”
  李辟尘道:“原是这般,他最后取的名字……”
  “我是谁,千古三问,遂古骤开,周游复始。”
  “清静者,道之上,非大执着之辈,不能成就道之上。”
  李辟尘看着空无老人:“我已至彼岸,看到了你,我无问可问,无话可说,无言以对,因为你我道不同!”
  “不相为谋!”
  我道在眼中,在我自己,而非求取,此乃外道,岂是我道!
  便是此时!
  李辟尘身形恢复原状,他白发如瀑,白衣胜雪,双眸漆黑,承载着无比高远的境界!
  莫若以明,无止止境!
  “不求空无持身,但求我道大有!世事恒定,如我心意!”
  恒无有!


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上道独神
  眼中所见,心中所照,过去未来更向极尽而去,从未曾观照过如此广博的世界,但亿万万世界又都在自己的眼眸之中。
  故而那千古三问再度被抛出。
  我是谁?
  李辟尘知道自己就是李辟尘,三个字不会消弭,故而也永远不会忘却,他记得自己的身份,记得自己的过往,也知道自己的未来,更明白当下他身在何方。
  这片宫阙中的少年人们都躲藏起来,他们瑟瑟发抖,只有一个少年走得慢了,不小心跌在了地上。
  他仰头看着那个白衣人,而空无老人同时转过头来。
  李辟尘伸手指向那个少年,空无老人没有说什么。
  那个少年就是“无测”。
  如度入正果,少年的眼中光华尽去,虚幻的轮廓化为尘埃,而李辟尘的身躯也从此间消亡。
  宫观内寂静无声,空无老人拂袖,那些散乱的蒲团重新归于各处,那些少年人们如蒙大赦般的回来,战战兢兢的坐回自己的位置,但很多人眼中已经有了不一样的意思。
  他们的心中生出种子,千万年的回溯,不可揣度的大衍计数,无情的岁月承载着他们的记忆,早已消逝流离,不在世间存在。
  忘却了一切是正确的吗,如今有一位不曾忘却一切的人出现了。
  空无老人的声音浩大绵长:“诸无之子,对应一有,此亦为世间恒定,不该疑惑……”
  不该疑惑吗?
  有少年人忽然轻声道:“谁又下的规矩,凭什么那李辟尘就是一有?”
  “谁又下的规矩,凭什么我等就是诸无?”
  “都是无名相,谁比谁又高出半点?他可以为‘有’,我们为什么不行?”
  空无老人没有回话,只是垂下目光,看向那个少年。
  那个少年低下头,不敢直视空无老人,但是眼中却已经溢满怀疑与愤恨。
  宫观之中,生出二心者不仅仅是他一人。
  空无老人知道,这场道谈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讲下去了,诸人心思生异,已经不是他能够掌控的了。
  人有二心,便必向二心移动,不可挽救。
  很多年前,无名之君问道空无。
  空无老人看着那些少年,他们重重叠叠,好像回复成了一个人,他们都是谁呢,他们都是无名吗……
  他忽然喃喃自语,亦是问出了李辟尘之前那个问题。
  我是谁?
  空无彼方无有生灵,但自己算什么,是空无本相的具象化吗?
  自己是空无老人,可空无老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过去的理由似乎不成立了,空无老人的心中开始探究自己的存在。
  他发现自己每思考着这个问题,自己在这片虚幻世间的存在便薄弱一分。
  他忽然想不起来,最后无名者问他什么问题了。
  “他问了我什么……我想不起来了……我被困在这里……”
  空无老人的神情有些恍惚,似乎是真的……想不起来了。
  “恭喜老师,要得道了!”
  之前那个少年忽然站起来,对空无老人作揖,他朗声道:“空无成空无,本相见本相,恭喜老师重回原本!”
  他的声音很大,而空无老人眼前的一切似乎都在模糊。
  他定定的看着那个少年。
  他看到那个少年似乎成长了,变成了一个很高大的人。
  少年咧嘴,身形开始崩塌。
  这世间所有的学子都开始把他忘记,他们的眼神迷茫,而空无老人则是定定的看着那少年崩塌的位置。
  疑始自从何来。
  “无忆……而不记。”
  那少年人是谁呢,空无老人记不清楚了,只是依稀记得,很久以前似乎也有一个离经叛道者,他被罗天的光芒所吸引,如同飞蛾扑火一般的掠过去,最后熊熊燃烧,连尸骨都葬在了那里。
  山中的坟坍了一座,走出去的那个少年,就如同当年的那位离经叛道者,那个人在空无的彼方没有名字,只是罗天的人们,都称他为“越客”。
  ……
  陌桑的八万血叶摇曳,莲华转动,随后天地之间有无穷白芒聚来。
  血桑飞舞出去,八万桑叶把那座石像包裹,天地之间有茫茫巨白汇集于一点,紧随其后现身的,便是李辟尘。
  只是此时的李辟尘,已经不再和原本一样了。
  安定不动,便不可计量的高远,李辟尘那双深黑的眸子望向无名之墓,这座坟墓此时在他的眼中,也已经不再高大了。
  天与地卑,已然不分高下。
  道德天尊虽证无响,但却没有出现在空无论道之中,显然,他还在空无之前未曾进去,但是李辟尘却进去了,并且终于达成了最后的变化。
  他一念转动起来。
  世间万象皆都停止。
  “恒无有,此乃世间本就存在的一种境界,从遂古至今,从未曾有人证过,只因为众生都在追寻空无,而不见眼前绚烂色彩。”
  “我为一有,天地大有。”
  李辟尘伸出手来,那花圃之中便飞起数朵神异的花,李辟尘拿三朵放下,第一朵是忘情花,第二朵是神灵花,第三朵是求道花。
  忘情之花,所握权柄为“生逝”。
  神灵之花,所握权柄为“明应”。
  求道之花,所握权柄为“胜己”。
  李辟尘为无名者献上三朵花,不免失笑:“这是借花而献,但心意真切,前辈心愿,今日我来实现,可安息矣。”
  “生逝不求闻达世间,明应于空无三界,胜己而超远忘我,今日前辈开道,而我,得证莫若无止。”
  “莫若以明,无止止境,此乃前辈心心念念所想,追求一生之境——恒无有。”
  李辟尘对无名之墓喃喃道:“我是走了巧路,前辈所说的清静十三重,致虚极,应当是指的锤炼自己的意志,紧跟着,吾丧我,是要彻底放空自己,而最后的恒无有,是从丧我之中逐渐归来……”
  “不过我走的路似乎岔了一点……但结果却应该更好一些。”
  “我得多谢我的道果,如果不是华山老人所弄出了雷声普化,或许我也不能如此轻易的进入丧我境,却又不失我心。”
  “何等矛盾,真假非幻,却都在我身心之中上演,大幕拉开,又有几人能经历这般精彩?”
  “好天地,好人间!”
  “我来,我见,我踏足,我欢喜,我不当忘记!”
  李辟尘大笑,洒然离去,青草随风起伏,仿佛碧落化土,成为青海沧澜,随风而舞,随波逐流!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倒不是说女子如何如何,也不是说情爱如此如此!这单独取来,却也是可看做万丈红尘之意啊!
  周游于阴阳之外,终越出三界枷锁!
  李辟尘的手伸出去,向无尽未来触碰,他看到仙祖与天罡的赌博进入了最后的阶段,仙祖身上的红尘气越来越浓,而天罡童子身上的裂纹则是越来越多。
  李辟尘看向岁月深处,他看到了镇元子,而镇元子豁然抬头,面色惊变,寸步难移。
  “我帮了他,未曾霍乱!”
  似乎是惧怕李辟尘动手,镇元子立刻出声,而李辟尘摇了摇头,向他作了一揖。
  岁月上游的目光收走,镇元子惊魂未定,然而亦是大大不解,迷惑懵懂,只是呆愣愣望着人参果树,喃喃自语:“那太乙怎么回事……他向我作揖干什么……”
  镇元子百思不得其解,说到底二人虽然没有仇怨,但也没有交情,而且镇元子曾经还想暗算太乙,虽然碍于当时与泰皇的赌斗,以及后来天乙之死,太平被擒,等等诸事把他计划一而再再而三的打乱,但是太乙何等人物,他必然能够窥视到自己以前的种种小动作。
  所以具体来说,没有仇怨是因为镇元子没有动手,心里想的计划又不是真的做了,太乙应当极其讨厌他才对,又怎么会向他施礼呢?
  镇元子却是不知道,李辟尘那一拜,拜的不是他,而是神话中的那位镇元大仙。
  因为他也曾经受过人参果的恩惠,说到底这是镇元子培育出来的灵物,虽然是太上无名与太上天根盗了一株……
  啊,这不重要,总而言之,礼是礼,情是情,仇怨是仇怨,这要拎的清楚分明。
  李辟尘见过了镇元子,随后又看到了泰皇,他终究是失了意气,而之所以他没有出手,是因为天罡祖师已经准备舍身。
  他请泰皇相看,一直注视着仙祖离开。
  泰皇看到了太乙,他震动于对方的境界,苦涩于自己的衰落,复又洒然而笑。
  生不逢时,来不逢世,惜哉。
  李辟尘再向上去,他来到云溪谷中,他看到了那片潺潺的水流,他见到前面有一块青石,青石的不远处有一个中年男人。
  神祖坐在这里,迟迟不肯离去,他依旧在思索,为什么自己会见到青石。
  李辟尘出现,没有掩饰,于是神祖豁然惊醒,只是回过头去时,眼中所见的,却是曾经和自己交谈过的那小小地仙。
  也就是太乙天尊。
  “现在不能叫太乙了。”
  神祖在照见李辟尘的第一眼时,他便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小地仙,也不再是那个太乙天尊,更不是雷声普化。
  他仿若如凡人一般,却又超乎于凡人之上,是的,神祖甚至认为,自己也与凡人一般。
  法与道的存在与否,似乎就在眼前之人的一念之间。
  神祖:“当年太一出手,在未来打了一拳,却被人挡下,他没有说这段事情,但岁月流淌,亦可照见未来,故我已看到……那阻挡他的人,就是你吗?”
  李辟尘轻轻摇头:“不是我,另有他人,不过究竟是谁,您心里也有决断。”
  神祖想了想:“第二次那个总该是你了。”
  李辟尘这次点了点头。
  神祖叹息:“我还没有想明白,为何会照见青石。”
  李辟尘走上前去,越过神祖,他的手放在青石上,神祖心里一震,欲言又止。
  但是李辟尘拍打青石,他甚至走了过去,青石没有发生半点变化,他也没有产生半点变化。
  神祖:“因为你已经超乎于道之上了?”
  李辟尘:“不错,正是道之上,亦是世人所求诉的我道,真道。”
  “道是一种称呼,是象征着世间一切至极的道理,天之极理就是天道,人之极理就是人道,大括万象之极理就是大道……我道,便是我为自己的道理。”
  “我是谁?”
  李辟尘笑问神祖:“你是谁?”
  “不必拘泥于一点。”
  神祖怔怔出神,他这样停顿了很久,直到眼前的那位白衣上皇已经化为茫茫云海散去。
  古老的云溪谷内一直都是这般孤独,神祖抬起头来,看着天空,那是何等广阔,看着溪水,那是何等清澈,他的身后,这片山谷中因为他的注视而诞生出许多的花鸟鱼虫,难道它们也是世间绝顶的吗?
  那当然不是的。
  凡尘的虫子们,因为没有智慧,反而更加贴近于道。
  神祖起身,此时离开青石的范围。
  他从草叶上托下一只瓢虫,这只肥嘟嘟的瓢虫不敢反抗,神祖问它:“你是谁?”
  瓢虫的甲壳张开,两个小翅膀抖了下。
  它是个虫子,仅此而已。
  当然,虫子,是人灵们对它们的称呼,它们自己是如何自称的呢?
  它们自己没有自称。
  有限的智慧让它们终身只能匍匐于泥土之中,但是正因为有限到了极点,所以它们才更加接近于真道。
  它们的自我设定中,诸事皆是迷蒙的,只有两个是清晰的。
  第一个是自我,第二个是生存。
  也可以看做是认知与目标。
  而人灵熙攘,四大众生,凡是有修行者,无修行者,凡是有智慧者,全都因为七情六欲的存在,大执着也好,太上忘情也罢,有情无情半情非人,正是因为情意而使世间丰富多彩,但也因为如此,而使他们忘记了何为真正之“真”。
  神祖仰头,他问那鸟儿,鸟儿回以叽喳,他问那鱼儿,鱼儿回之以泡沫,他最后转头,看到自己刚刚放走的瓢虫,肥嘟嘟的家伙依旧趴在溪水边的石头上,扭动着胖乎乎的身体,在水珠里一脚浅一脚深的踉跄走着。
  他看着这片祥和的山谷。
  他笑起来。
  我是虫,我是鱼,我是鸟,我是风,我是气,我是潺潺溪水,无拘无束。
  太一,看来最后我要先走一步,那么……
  你我还有重逢之日吗?
  神祖走向青石,随后消散于天地之间。


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至道唯仙
  神祖证道的一瞬间,大三界内,一切众生,诸位天尊,已然尽数知晓。
  浮黎元始天尊在叹息,玉宸大道君沉默无言,缥缈祖师在为其抚掌欢送,而其余的天尊,太宁,北斗,东世,荡剑,玄冥……他们只是静静看向那传说中的方位,在那里,据说有一座无穷极尽的山谷,在五千年前,仙神二祖走出无何有之乡,前往了那里。
  据说那里有一块青石,世间只有无名之君才见过它。
  据说那块青石被人照见,所见之人便可真正证道。
  “恭送神祖!”
  有天尊的声音显得寂寥,太冥天尊依旧是那副苍老相,他显得有些失魂落魄,失叹道:“古来我打交情最多的,恐怕就是您这位过去之主,岁月之尊,然而如今您已证道,我当为您庆贺欢喜,但世间疾苦,后面的路又要如何前行呢?”
  太冥天尊并没有避讳谁,他的声音寥落,如苍辰零星,点点斑驳,坠入到无穷无尽的银河瀚海,无人深空。
  而在赤桑树下。
  北斗天尊探出手掌,在虚天猛然拍了一下!
  冥道转动,无数妄图潜入过去的恶鬼都被这一掌震的魂飞魄散,天尊亲自出手,显然已是大怒,冥道诸鬼神顿时忙碌起来,头皮发炸,不敢再有半点懈怠。
  时世如今,正是神祖证道离去之时,本该是世间大乐的时刻!
  但却也正是世间大乱的开始!
  过去的大门向众生敞开,虞主失格之后,虽然还能调动岁月长河,却已然失去了镇守权柄,如此的岁月长河,已全然不设任何防备,诸大圣中有人开始蠢蠢欲动,心思已经升起,便再难以落下!
  他们有人知道神祖离去之后,将是太易天尊执掌过去威严,而太易天尊会完全封死过去,不让任何人有半点可乘之机。
  所以如果要开始动手脚,那么最好的时候,就是现在!
  诸天尊没有岁月权柄,只能管控自己那里的一份事情,否则神祖离去,新主未至,天尊贸然插手关乎岁月之事,很可能适得其反,不仅得不到镇压阻挡的效果,还会让岁月大乱!
  因为阴阳是平衡的,如今大阴衰落,大阳旺盛,世间平衡已经脆弱不堪,妄自动作,会让大阴暴动,以至于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
  ……
  “诸天尊此时,正是投鼠忌器,不敢阻拦我等!”
  有人神情癫狂,双目通红,似乎想到自己更进一步的关键就在此时,机缘当头,岂能坐看这等天降缘法从手掌缝隙之中径直溜走?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拼了!”
  有大圣悍然动身,直接闯入岁月长河之中!
  更迭历史,把光辉延伸到过去极尽,那么后来者有可能成为中古者,甚至古老者!
  再把目标定的大一点,为什么不能是最古者呢!
  只需要把光芒蔓延过去,由此在那个时代打下烙印,纵然自己并没有经历那个时代,但是旧世的光辉会反哺过来,足以把假的变成真的!
  “冲啊!”
  “成道之机就在此时!”
  大圣们的希冀与疯狂是可以遇见的,所谓乱世正是枭雄的机缘,而成就大圣者都不是等闲之辈,哪怕是时间日久,已经被岁月磨灭了不少心气,但真正的滔天机遇摆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也依旧会向上奋力一搏,而不是傻不愣登的在旁边看!
  “真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能够看到神祖证道!”
  “俺也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