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峨眉祖师-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缥缈祖师收回袖袍,他看到下面被打破了一个窟窿。
  云霭空洞,浩浩荡荡,大洞当中没有穿透,在破开的袖口里,所见到的,是无穷无尽的灰茫。
  缥缈祖师若有所思。
  仙祖咧嘴,那一拳打出去,他心里好受了不少。
  世间终究无人可挡他。
  东方玉童子转头,向遥远的一处化外空天呼喊:“你说青天高十尺,你在第十五,那我在多少?”
  缥缈祖师也抬头,他知道那是太乙。
  此言中的青天不是指天道。
  世间平整,一尺是山,二尺是云,三尺是神,四尺是梦,五尺是生,六尺是晦明,七尺是逝,八尺是通透冥冥,九尺可见世间万象。
  天道在七尺巅,大道在八尺巅。
  大圣在九尺巅。
  此言之中所谓青天。
  是曾经拦在所有大圣身前的那道桎梏,突破了便是天尊,破不开便一世都是大圣。
  能成为至尊者,少之有少,几乎无有,而至真境则有不少人选择,但这毕竟是伪境,最古者便能匹敌,事实上倒也是无多大用处。
  青天高十尺,至尊在十一,号得见玄象;天尊在十二,证绝言之先。
  那道清风转来,发出温和的笑意:
  “仙祖在第十五尺。”
  太一听了,便有些不高兴。
  他举起拳头:“太乙?你在十五,我也在十五?”
  李辟尘道:“仙祖确实在十五。”
  缥缈祖师便是莞尔一笑:“我也在十五?”
  李辟尘道:“还在大三界,便在十五中。”
  “此境为世间绝顶。”
  缥缈祖师:“纵你在十方之外,亦还在大三界之中?”
  李辟尘:“证离罗天,是为超离;证离化外,是为超然;证离空无,方为超脱。”
  “我等皆从有来,仙神二祖,早已为世间绝顶,绝顶者,绝世之中,达至巅峰,方号绝顶,此道古今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仙祖想了想,发现果然有些意思,他便放下了拳头,暗道还是太乙懂的多一些。
  缥缈祖师:“你说绝顶古今不能有而,然而世间绝顶,却早有数人,哪里还桎梏于二?”
  李辟尘道:“此二,乃道敌也,我等皆已证此‘绝顶无一’,故世间之境,不似大圣匹敌至真,不似至尊匹敌天尊,证绝顶者,世间无道无人无法无境无万象可与之相敌。”
  “故,唯绝顶可战绝顶,绝顶之道,也只有绝顶可知。”
  缥缈祖师思量了一下,发现这种说法,倒是很有意思。
  “凡人得来的智慧,了不起。”
  这话当然是夸赞,也是在对李辟尘说,毕竟此地三绝顶中,只有李辟尘是后天踏上来的。
  李辟尘微笑,同时又道:“众生皆要证超脱,但超脱何证?缥缈祖师当年化无极之败,众生皆以为是五无不可单证之故……”
  缥缈祖师:“有何见解?我知道,或许那种说法是错的,毕竟道德天尊已证无响。”
  李辟尘道:“有存之转,空无之缠。”
  “我等皆在有中,先天者,最难证超脱,诸位可超离,难证超然,不得证超脱。”
  “道德天尊证离罗天,故而可遨游世间各处。道德天尊再证离化外,得‘无响’之境,故而已至空无之前。”
  “道德天尊已成凡人。”
  李辟尘看向缥缈祖师:“凡人的智慧,若一证超离,二证超然,三证超脱,故而大三界已彻底与你毫无阻滞,此时此刻,方为真正超脱,故我称此态该为‘遗世之境’。”
  缥缈祖师若有所思,随后看他,忽然道:“三千年便悟出了这些道理?”
  李辟尘含笑不语。
  诸空见我。
  我见诸空。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仙祖压太无
  见到诸空,便已进入“物无非彼,物无非是”的境界。
  距离“莫若以明”只有一纸之隔。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所以说,彼出于此,此出于彼,进一步说,就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就是彼,彼就是此。二者的存在,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论缺少哪一方,各自均不会存在。“彼此彼此”,也是这个道理。
  彼是,方生之说也。
  进入这一境界之后,下一步,只要迈出一步,甚至是半步,一小步,都能够进入最后的,世间最高的那重境界。
  那是清静十三重所说的最上一重。
  清静经。
  无人可言清静经。
  这门太上之法只是引领者,原来它的神异只在于此,它引导着持有者向前而去,一路正行,不入歧途妄境。
  古往今来,哪怕是第一代的清静之主,都没有证出第十三重。
  十三重,是世间本来该有的至高境界,但因为过于困难,而无法得见。
  是的,已经无人可以得见,因为没有人突破那十五尺。
  但清静经可以。
  它可以见到那重境界,并且告诉持有者,你的道路,该向哪里去。
  这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引路人。
  第十三重是“恒无有”,也就是“莫若以明,无止止境”。
  世间从未有人得见过此境。
  李辟尘甚至不知道这重境界怎么进入,但他只知道,心灵越发纯净,精神越发高渺,他距离这一境界,就会更近一点。
  纵然退一万步,哪怕不能进入第十六尺,但在第十五尺之中,李辟尘也已然全无敌手。
  正如他所言,万物由得心造,我心即是万世天心,亿万万天心如尘沙,我心更远在大道之上。
  我见万物,万物便皆著我之色彩。
  逆转过去,牵引未来,颠因倒果,开辟再化,这些不过都是心念一转就可做到的事情。
  道德天尊见诸空而证“无响”,李辟尘依照未来的轨迹,见诸空之后,当证“无测”。
  逝者不见,万籁俱寂,处忽无乡,行乎无方,不为之为,不执之执,是为无响。
  不知而知,芴漠无形,变化无常,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是为无测。
  道德天尊已入空无彼方,再证一次,便是超脱。
  他已走到超然象外。
  不过李辟尘如今还没有去证无测的意思。
  他觉得不仅仅止于这点,或许还可以更多,更多一些。
  无响,无穷,无极,无测,无来,无外……诸无万无,仿佛都如同碎片一样。
  真正的大无,便是空无么?
  “这谁也不知道,因为世间从没有人连证三法。”
  “罗天是有我法,化外是去我法,空无是无我法。”
  缥缈祖师笑着道:“有我法证便得超离,去我法证便得超然,无我法证方是超脱。”
  “道之三也,世间之道,归还回去,皆得三问。”
  他说着,便看了一下仙祖,后者面色不愉,哼了一声。
  道之二难道比不得道之三么?
  二生三,无二哪来三?
  “若不是当年我与浑沦开世,你不过是黑海中的一尊形骸,哪里能生出天之精神,得见无忧烨瑶,成韶华尊位?”
  仙祖便是不满,缥缈老祖则是向他,向李辟尘分别行了一礼。
  “见太一知宏,见太乙知微,我于此间道路,又多走了几步。”
  缥缈老祖的身躯变得虚幻,他要离去,并且在走之前,笑着对仙祖道:“三先天好不容易脱离桎梏,还请仙祖对我等三人,轻轻放手吧。”
  仙祖道:“这不成,我打了元始一掌,撕了你的神通大袖,下一个必须要找太无计较。”
  他说着,便起身而去,星光浩瀚,便是连白鹿也不骑了,似乎找到了太无天尊的位置。
  缥缈祖师看着仙祖腾天而去,对太乙道:“仙祖斩掉了九个化身,他也斩去了九种情感,他本是世间情感最丰富的人,但最后却成了第一个无情且忘情的人。”
  “太上忘情,本不该如此。”
  “江沽的轮廓,镇元子的性命,泰皇的威严,勾陈的力量,紫薇的炁息,长生的形骸,后土的脉络,天罡的智慧,天乙的精神。”
  “只有这九人全部与仙祖合一,他才会回到最初的样子,但事实上,这已经是不可逆转的。”
  缥缈祖师看向李辟尘:“太乙要试一试么?”
  李辟尘微笑:“不必了,光阴是一直向前的,本不该回头,断掉的就已经断掉,未来的东西还是莫测一些来的更有意思。”
  “虽然未来在我等绝顶眼中,早已没有秘密可言。”
  李辟尘抚摸白鹿,那匹白鹿便温顺的垂下脑袋。
  “以前浮黎境中,有一匹九色鹿,不知道是不是你的化身呢?”
  李辟尘摸着白鹿的脖颈,白鹿眼眉低垂,似乎很是舒服。
  仙祖从这里离开,径直冲向一颗水球。
  太无天尊感觉到了仙祖的气息。
  元始受了仙祖一掌,缥缈被打烂了袖袍,二者皆以退避来换取息事宁人,太无天尊感到可惜,如果自己无损而出的话,未必不能与仙祖一战。
  但超世者有大损。
  一道清光砸出,仙祖抬手,便把那道锋芒捉住。
  在名为万神无越的青矛不出之时,上清界三十四锋芒便是堪比列缺巨阙的兵器。
  然而在仙祖面前,却如烧火棍一般,锋锐尽失。
  光阴的力量把上清界三十四锋芒的锐气全部打散,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抵挡住岁月光阴的侵蚀,那些锋锐之气也会消失,只是时间多寡的问题。
  但只要仙祖想,那么这柄上清界三十四锋芒,在一刹那,一顷刻,一须臾,可能就已经渡过了无主的四百大衍。
  “元始号称世间原初之力第一,更是诸果之因,我便打他一掌,让他逃遁而去;缥缈号称世间圆润无暇之尊,我便破他道法,裂他袖袍;你,号称世间攻伐第一?”
  “我便折了你的宝剑,打了你的锐气。”
  仙祖把那上清界三十四锋芒反手掷出。
  万神无越的青矛从水球中打来,与此剑相撞。
  光阴之力从上清界三十四锋芒上侵蚀而出,万神无越虽然可挡,但后面的一切世间却挡不住。
  “接住了!玉宸赤混精诚高圣大道君!”
  仙祖的声音传来,响彻化外,而大道君抵挡不得,于是上清界三十四锋芒毫无阻滞的穿透了其中的那个人形轮廓。
  大道君倒退而出,再度遭到重创,单手升起诛仙剑阵,此时此四剑经过三千年化外祭炼,威能早已不是世间可想,大道君自认为不下于世间三剑,然而就是此等剑阵展开,仙祖从中踏出一只小脚,却化为无量量高大,一脚就把大道君的剑阵踢的粉碎。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仙人世间·山渐青
  他就是来找麻烦的,然而能被仙祖找麻烦,也足以说明对方的力量之高。
  世间无人可制衡这个白发的娃娃,便是三先天中的两位,已经重新证为一体,但依旧远远不如仙祖。
  他们终究比不过缥缈祖师。
  但缥缈祖师相对来说,面对进入了世间的仙祖,还是要稍微差了一筹。
  仙祖还有道之二的神兵没有动用。
  从古到今,世间除了象帝,再也没有人能够让他动用那杆神兵。
  不是象帝的攻伐在大道君之上,而是象帝几乎不可被杀死,所以要打死他必须要不断磨灭他的精气神明,从各个方位进行抹除,但凡有一点缺漏,象帝就能转死回生。
  并且他本人也确实是很强,够硬,够肉,还有一柄出于万物之先的斧子,加上他本身的可怕权柄,虽然仅仅是至尊……
  象帝不是天尊。
  但他绝对是四百大衍以来,历史神话中最强大的人之一。
  所以久负威名的太上阴阳,才会在主场作战中还被他打的抱头鼠窜。
  大道君本身就有大损,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状态,超世者受到的损伤过于巨大,仙祖来攻,他完全不是对手。
  大道君只有认命,而仙祖戳了这一剑之后,倒也没有继续欺负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你们都太弱了。”
  仙祖道:“我本以为,你三人离开之后,能让我放手一战,但你们非要在离开之前,对世间慈悲,不愿过于损世的结果,便是纵然超离,也依旧如此孱弱。”
  大道君开口:“最慈悲的,不正是你东方玉童子么?我们难称慈悲,只是顺了自己的心意而已,或许对众生有益,但更多的还是损害。”
  “否则驻世天尊,也不会对我们兵刃相向。”
  仙祖:“罗天道果拿到了,不也就是这么回事么?”
  大道君:“拿到了,总比没拿到好,且利者非利我一人,而是利了诸位天尊。”
  仙祖冷哼一声,不再看他,就此离去。
  水球汪洋中,大道君沉默着,也再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甚至连叹息都没有了。
  仙祖跳了回来,缥缈老祖已经离开,而太乙依旧在此。
  “我要去人间转转。”
  仙祖对李辟尘道:“天乙说我从未来过人间。”
  李辟尘道:“您其实来过。”
  仙祖露出疑惑之色。
  李辟尘道:“九化身,便是您去过人间的证据。太上何以忘情,忘情非妄情。”
  妄情,不真实之情。
  仙祖失笑:“我入妄境?”
  李辟尘又是摇头,这让仙祖突然有些迷惑了。
  他坐上白鹿,率先离去,他知道太乙不会走,这便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果不其然,仙祖坠向人间,太乙便也坠向人间。
  从化外回到罗天,不过是一念电转罢了。
  烟火红尘,依旧熙攘。
  白鹿行走在世间,世间却看不到它,仙祖坐在白鹿背上,东方玉童子,明明是如此显眼的存在,那些凡人却依旧不见。
  世间真正的仙,最古老的仙人就在人间。
  仙祖觉得这样没有意思。
  他便故意让人看到他。
  于是凡人们看到了他,但是却依旧没有生出恶念。
  万物之阴莫敢近前,仙祖出行,万阴退避,恶念自然也属于晦暗之一。
  仙祖的身边,有人和他擦肩而过,那人递给他一串糖葫芦,红彤彤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东西。
  仙祖转过头去看那个小贩。
  小贩也转过头来。
  这一瞬间就像是古老神话的对视,小贩压了下斗笠,仙祖也没有说话。
  “紫薇大帝。”
  这戴斗笠的小贩,正是天上万星的主宰,紫薇大帝。
  他也是仙祖的九个化身之一。
  “若仙祖想真正来过世间,便要化凡。”
  李辟尘如清风一般出现在玉童子的身边。
  仙祖:“你说人间苦难?那些东西我早就已经经历过了,无非是生死之变而已,我的精神曾经体验过上千次,在虚幻中寻找真实,但这些并不能让我心有所触。”
  李辟尘:“那便向更高的看一下,世间并非只有美好,也自然不仅仅只有污浊。”
  仙祖:“道在何方?”
  李辟尘:“道在污秽的地方,也在高雅的地方,在山在云在天在河在神明。”
  仙祖转了一下那个糖葫芦。
  随后一口咬了下去。
  世间万象随之更迭。
  李辟尘:“万年前,曾有个白骨骷髅,给我吃了二两红枣,我由此方知人心之热。”
  仙祖舔了舔糖葫芦。
  确实是挺甜的。
  “但这也不是红枣。”
  仙祖道:“你那是半世红尘吃下了肚,我这个,是紫薇给的。”
  李辟尘:“紫薇大帝为何出现在此,仙祖难道不懂么?”
  仙祖:“无非是天乙之死,给他们带来了触动而已,如今我要入世,他们巴不得来让我入世更深一点。”
  李辟尘指着那糖葫芦的竹签。
  仙祖:“这是什么?”
  李辟尘笑:“那是一根竹签,穿上了千秋万古。”
  仙祖转了一圈那个糖葫芦,他重新咬了一口,随后所感觉到的,便是久违的世间之情。
  千秋万古,众生寄托的感情都在其中,紫薇大帝用心良苦,但仙祖吃完之后,虽然受到了触动,但也仅仅是一点而已。
  “好吃。”
  他舔了舔嘴角,但并不以为然。
  李辟尘道:“诸化身皆已入世,仙祖会遇到他们的。”
  仙祖失笑:“一群我遗弃的东西,就凭他们也想点化我?”
  李辟尘道:“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山花烂漫,却只需春风至来。”
  “人间苍苍年,人间山渐青。”
  仙祖咦了一声:“怎么个青法,和我分说?”
  李辟尘只是笑道:“会见到的。”
  山者,人者?
  人间苍苍年?
  人间山渐青。
  人长生入山,迁而去者,正是一个仙字。
  李辟尘转过身,此时紫薇大帝所化的小贩早已离开,后面跟来的则是一个普通人。
  李辟尘给了他两文铜钱,要了一串糖葫芦。
  他把那糖葫芦在手中一转。
  眉心中,十方内,峨眉山上,太华山上,泰山上,那无数弟子仙人,手中突然俱都出现一串糖葫芦。
  兜率宫中。
  老君的身前也出现了一根糖葫芦。
  他知道这不是给他的。
  因为石灵明就在边上眼巴巴的看着。
  ……
  山无情,水无情,杨柳飞花春冥静。征衫长短亭。
  拟行行,重行行。吟到江南第几程,人间山渐青。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仙人世间·大圣乐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
  衰老是世间众生的大敌,但天地之间,不得长生者如亿万尘沙,譬如黄河,又似繁星,多不胜数,而世间得长生者,相比于众生,也不过一山之辈,看似百人千人,尽是御剑乘风,然人间能登山上者,十万中可有一人?
  这人间终究是还是蝼蚁的人间。
  太一与太乙,两个人站在一座山上,望着远处的另外一座山。
  太一问太乙要做什么,太乙则是告诉他,他们要来寻仙。
  “寻仙?你怕不是在逗我笑。”
  世间最大的两位仙人就在这里,他们还寻什么仙?
  李辟尘:“仙世人间,仙世在人间上,但却与凡俗不脱关系,太一只见到远方那座山上,不过是一些人仙驾驭的剑光,但却不知道,便是此一步之遥,就是仙凡两界。”
  山林郁郁苍苍,露水滴落下来,打湿了两个人的衣衫。
  他们没有动用法力,就如凡人似的站在这里,但他们的目光依旧是世间万象都不可阻挡的。
  呼……
  有一位仙人驾驭飞剑从对面的高山上飞出,他剑啸瀑布,断穿流水,于是沧浪也为之欣喜,禽鸟也萦绕在他的身边。
  仙祖道:“你让我看什么,杂耍么?”
  李辟尘:“看仙。”
  仙祖:“我只看到一只鹌鹑。”
  李辟尘:“那是世人眼中的仙,飘然而独立,御剑乘风,扶摇九天。”
  仙祖:“何意?”
  李辟尘:“您不是世人眼中的仙。”
  仙祖懂了,但他却觉得生气:“我是仙道祖师,天下九仙皆是我遗蜕化成,你却说我不懂仙?”
  这就好像某世之中的某个名言“他不过就是个开创仙道的,懂个屁的仙人”。
  不过这看似是调侃与讥笑的话,放在眼下的情况来说,未必不是正确的。
  仙祖确实是开创了仙道,但是后世所有世间的众生眼中,他们印象中的仙,那应该是自由的,是逍遥的,是朝游北海暮苍梧,扶摇直上九万里,这是游仙,而剑仙,则应该有一把威风的宝剑,背着宝剑行走人间,斩妖除魔,游戏红尘……
  这是人间的仙。
  “你要我做这些人仙做的事情?不,这些人仙都未必会做!”
  仙祖皱眉,深深皱着,玉童子小脸紧绷,看上去十分不满。
  李辟尘摇了摇头。
  “我想让您做人们心中的仙。”
  李辟尘指着那个御剑的人仙:“他现在的样子,确实是人们心中的仙,但是他一旦落下,一旦有人拜山,一旦凡人和他相处日久,就会发现,他也不过是力量高些的人罢了。”
  仙祖还是不明白:“这不是正常的么?”
  李辟尘摇了摇头。
  仙祖很不高兴。
  李辟尘笑了笑:“是心中的仙,这种仙,如梦似幻,是愿望,是美好,是乡,是寄托,是影,是天道之公,是逍遥无拘。”
  仙祖这才明白:“原来你要我做一个虚假的仙,是只存在于世间众生想象中的仙人。”
  “但这不是欺骗么?”
  他疑惑不解,而且从古以来,他从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成为人们梦想中,理想中的仙。
  “这是超脱之道?”
  仙祖询问,李辟尘则是反问:“您来找我,又是因为什么呢?”
  仙祖不假思索:“因为世间蝼蚁中,唯你有一道无量量光芒,与极高的智慧。我要得真道,他们都不懂,我觉得你可能知道一些方法。”
  李辟尘:“我知道,但我也未曾证得。”
  仙祖忽然道:“这么说,你也要和我一起当这理想的仙?”
  李辟尘笑着点头:“我与仙祖所行之路不同,但理想都是相同的。”
  仙祖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如此漫长的岁月以来,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李辟尘告诉他,首先要做的,是随性而走,走着走着,自然而然,便可人前显圣。
  “特意去显圣不行么?”
  仙祖道:“有捷径为什么不走?”
  李辟尘:“特意显圣,便不是仙了,那是神灵,有求必应,与世纠缠,我与您都要做的事情,是以人前显圣为契机,并不是专门为了显圣而去的。”
  “这就如同构筑神话,世间也在构筑一个,或者说我与您,两位梦想中的仙人。”
  李辟尘:“这是世间亘古以来的大愿,或许是突破第十五尺的契机。”
  仙祖思索了一下,而后缓缓点了点头。
  两个人就这样站在山林中,看着对面那片仙山净土,里面最高强的仙家不过是元神地仙,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宗门。
  按照旧世时代的划分,拥有一至五位元神地仙,大约是仙玄山的层级。
  这座山中有五个。
  李辟尘看了一眼那山门,对仙祖笑道:“小山小水小仙人,仙祖要看一看人间的宗门么?”
  仙祖点了点头。
  两人就这般走过去,缓步缓行,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挡住这两人,那位元神地仙当然不知道仙道之祖已降临在他的山门之前,他依旧端坐宫阙内当他的泥圣,而李辟尘与玉童子在山门内转了一圈,见了飞花,看了清瀑,又来到大殿中,此时正逢着一位元神真人讲法,那钟声清脆,便看到玉阶上,青门前,尽数都是那些修行的弟子赶来。
  人流人聚,仙祖望着前方,看着四周,那些人从太一与太乙的身边走过,却全然看不见他们。
  到了他们这个层级,即使化为凡人,那也不是肉眼凡胎可以得见的。
  当初仙祖去了老君的神话中,也只有祖佛陀与真武大帝在第一世间知道了仙祖驾临,其他人不过是在仙祖现身之后,方才看见那片璀璨的万世星辰。
  “他们这样听别人讲道,怎么可能得道。”
  仙祖道:“道是自己悟的,宗门内的修行法,可以借鉴不能照描,照猫要画虎,而不是依旧画猫,这些弟子的心中,并没有那种心气。”
  李辟尘失笑:“世间不是何人都有仙祖的法力,也不是何人都有仙祖的智慧。”
  听见太乙夸赞自己,太一显得很高兴,微微昂首,很是骄傲般的道:“那是自然!我可是开道之祖。”
  李辟尘向前引领:“来,请仙祖上宫。”
  仙祖昂首,却也顿了一下,回头去道:“也请太乙上宫?”
  李辟尘哈哈一笑。
  两个人在人流中向那座宫门走去,周围弟子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甚至有带竹简笔墨者,显然是生怕听岔了什么,又或是他们本身法力不高,无法全部用心记得,只有使用最原始的笔墨纸张。
  太一和太乙在人流中交谈,一边拾级而上。
  “以前太初命元始去给先天众生讲过一次大道,说的是元始金章的内容……”
  “先天众生么,是那些藏在莫测之中,沉眠未醒的往古神灵?”
  “你居然知道那些神灵?确实是有一些去听过元始讲道,这些往古神灵,现在还没有死去,好多人都藏在混沌深处。”
  仙祖撇撇嘴:“不过是一些与世长存的乌龟罢了,元始天尊曾经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威胁,那是因为这些神灵从不入世,就像是在等待什么一样,而他们的数量又过于繁多……你还记得龙魔么,这帮神灵和那个东西差不多强。”
  “当然,也有更强大的,能够真正匹敌天尊的,毕竟四百大衍活下来,这帮乌龟的本身再是幼小,也早已经长得和浮庐似的了。”
  浮庐,是当年李辟尘在龙华境外看到的那只巨龟,天荒经卷中有描述,号称“背负青天”,因为浮庐极其巨大,并且寿元极长,往往沉眠再醒来,背上已是三四百年过去,化为一片青山碧水。
  两位仙人走到宫阕中央,敲钟的弟子极为卖力,而那位坐在“讲台”上的元神真人,忽然在此时把目光移到宫阙的中央之地。
  他看到了两个仙人,虽然模糊,但是他确实是看见了。
  这位元神真人的眉头深深皱起,他的余光注意到四周,那些弟子们没有感觉到这两个人的存在,而这两个人也不带着半点敌意,自顾自的,在那里聊天。
  元神真人给这两位仙人下了定论,若不是有些神异之法,便或许是神游之境。
  既是有些模糊,凭借自己的眼神都看不清楚,那估计是某两位地仙,出阳神而至此间。
  他微微一笑,算是释然,有这种本事的家伙,也不会在这里偷听自己讲法,而且还光明正大。
  不过倒是可以借助这个机会,向其他仙宗宣扬一下自己的理念。
  元神真人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点破太一太乙的出现,而仙祖和李辟尘当然都注意到了这位真人的眼神变化,仙祖这时候忽然在心中升起一丝很少才有的开心之意。
  他觉得很有意思。
  看见了自己却不说破,貌似还要在这里向自己两人宣讲他的学说与理念?
  仙祖饶有兴致,心道便看看你有什么人间高论,能得太乙看重。
  李辟尘则是心中微笑,不是他有什么高论,而是仙祖听闻此人间之辩后,必然被激。
  激则入世,入世则当见仙。
  这座宗门中的弟子们纷纷落座,只有大殿中央站着两个众生看不见的人。
  元神地仙开始讲道,并且有意无意向中央那二人宣说自己的道理,这倒是美了下面的弟子,很多人便觉得,这一次的讲道,师涛真人所说的道理着实是浅显易懂了很多。
  仙祖在听着。
  李辟尘也在听着。
  “问何为长生……”
  “长生者,向荣而发也。”
  电转雷惊,自叹浮生,四千苍茫。试思量往事,虚无似梦,悲欢万状,合散如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