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峨眉祖师-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道炁息自茅沧海的五指之中升腾起来,笼罩住了风声石,只是刹那后,有弘大的天音响彻。
“汝从何处来?”
这是茅沧海的声音,而红衣小人看着茅沧海,没有开口,可在这个瞬间,却又有空灵且无情的声音传出来了。
“吾自人间来。”
一问一答,这种变故让其余几位仙人都来了兴趣。
诸仙静谧不语,茅沧海的眼中有明暗的光芒生灭不定,这一瞬间如化身成为某种古老的神圣,不可用言语去描述,连带着整个太华殿都变得苍凉了许多。
“汝所居处是何处?”
“青青世界。”
“汝乃九窍风声石?”
“是石,亦非石。”
“汝言何意,亦为何灵?”
“天下之音,聚而成灵。”
“何为聚汝天下音?”
“百年诸尘,浩浩众生,或笑或骂,或悲或怒,或苦或怨,或喜或惊,此皆为灵身来源,且知耳中,那‘听得一道钟声响,又梦人尘五百年’。”
“汝有名讳?”
“无名无讳。”
茅沧海笑了起来,此时闭上眸子,那种苍凉的感觉消失不见,而红衣小人没了动作,似乎它又看不见茅沧海了。
掌教望向其余诸仙人,笑道:“懂了,我原本就有此忧虑,你们风脉诸仙也应该有所察觉,曾经苏忘归还在位时就说过这个事情,风声石有些异动,比其余三脉至宝更有灵性,而倾听天下之音是此宝的独有威能……”
“辟尘,这事情和你还有缘法。”
李辟尘听得微微一愣,道:“问掌教,此宝与我有何缘法?”
“东皇钟。”
茅沧海道:“你当年铸钟借去此宝,那数年铸炼,半世铁水灌红尘,这东西听了一声钟响……风声石啊,本就是听天下之音的宝物,你若是给它听了一声由天下之念而诞生的钟声,那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李辟尘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我促进了它的成灵吗?”
“不错,这东西和你结了缘法,得了诸尘的音,又听了那口大钟轻响,再加上论道之后所得来的气数……雨金都能够实现青箬笠的愿望,风声石出现变化,虽然意外,但……还不算出乎掌握。”
茅沧海摇了摇头:“也不是什么坏事,这红衣人是红尘音灵,没有名讳,这至宝,日后却不能再当器物使用,来,邱言,我告诉你如何与它沟通。”
“使你自身一炁与风声石相连,阻断外界一切声音,轮转自身光芒,照亮这青青世界。”
邱言听掌教讲,问了一句:“这青青世界……真人,风声石中,莫非诞生了小界吗?”
“是瓶中世界?”
风脉首座斟酌着询问,颇有些担心,又突然道:“既然至宝已不可当做器物使用,便说明掌教认为此宝已与外界圣灵无误,可既然如此,已生灵智之物怎好供奉高台?我风脉是否要把此石放入人间,再另寻宝物坐镇一脉气数?”
“可人世间,如这风声石般的宝贝,哪怕是千年,又能寻到几个呢?”
茅沧海摇摇头:“非也,青青世界,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我来告诉你,他身披红衣而住青界,是说明红尘虚妄啊,既然是红尘之人,如何能在青尘之中逍遥,故此青青世界是指虚幻的,不真实的世界。”
“我很久以前就知道了这个词汇,而面对这种成灵的宝物,问它们身处何界,俱都是在青青世界之内。”
“至于寻找新的至宝,不必焦急。所谓至宝不是那么容易寻到的,现在风声石还没有真正化成‘仙灵’,这红衣小人是它的灵魄,介乎于无情与有情之间,你不与它交流,它便还如过去一样沉默,故此,怎么样引导它,不让它被那些恶声影响,这是你身为首座所要做的事情。”
茅沧海看着邱言:“风声石的隐患确实是有,取决于人的选择。如我方才所言,你要好生教导,若是不成,怕是最后,会演化成一尊‘六耳’,那可就……不甚美好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 元神道理,地仙之行
所谓六耳,在修行人中,是指是传法时的第三个人,正所谓道不传非人,法不传六耳。
非人,指的是不合适的人。
六耳,指的是第三对耳朵。
不合适的人,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听见了另外两个人的谈话,那是四耳,算上他正是六耳。
邱言自然知道掌教的提点有多重要,于是依照掌教指点,把自己的炁息与风声石勾连,开始阻断外界的声音,于是红衣有了动静,它看向邱言,出声道:
“记得汝,汝乃风道仙人。”
红衣认识邱言,这是自然的,身为风脉首座,上任之后便与至宝有了联系,而至宝都是首座看护,只有首座才有动用至宝的权利,其他人若是妄图私自取拿,那必然会被首座知晓。
邱言向它询问,问它是否能听见外界之声,红衣表示不能,并且开始与邱言谈论道理。
它之前与茅沧海没有大交谈,更没有主动,而是被动的应答,那是因为联系并不紧密,但风脉首座不一样,于是当与邱言说法时,没有两句便开始询问,诸多的声音十分嘈杂,但同样,它从之中也听见了许多有趣的说法,于是向着邱言取证。
在这段交谈中,邱言发现,或许风声石确实如掌教所言的一样,还没有真正化作仙灵,而自己任何的教导都会把它引导向不同的未来,它介乎于无情与有情之间,最直接的体现就在于,它说任何话都是不含情感的。
冷漠,唯有冷漠,但也正是如此,所以才能理性的去看待所有的问题。
原本是首座所用的宝物,倾听人世声音的神物,此时居然开始和自己交流了,这难免让人有些感到不适应,毕竟这东西,已经在风脉呆了数千年了,按照辈分,邱言是小辈中的小辈,而风声石,则不知道是第几代首座拿回来的东西了。
山中殿内一日光景,邱言把此事了结,向掌教告辞,而徐秋鹤同样向李辟尘告辞,这般模样,让李辟尘的目光微微动了动。
“你看到了什么?”
茅沧海开口,李辟尘转过头来,看向掌教真人,笑道:“我在看下任的首座。”
“还不一定。”
茅沧海弹了弹衣袖:“任何事情都不能妄下结论,现任的首座还没有退位,百二十年论道,这段时间如果算上就是太亏了,所以如上代一般,他们的任期还有四十年,如果四十年内出现更好的……或许……”
“四十年后,首座交替,那时候他们也已经三百余岁了,诶,光阴无情,按照道理,论道轮转的时间,足够三代的首座交替,但我现在觉得,这帮小子修行太快了,也不是太好的事情,你总要给别人一个逆袭的时间吧?憋得太久,总会出现爆发。”
茅沧海摇摇头,李辟尘笑了笑:“首座归首座,太华山中一脉三代,元心师兄他们是这一脉的最后一代了吧?”
“不要说李元心,其实你也是,曾经商无尘给你提了一辈,你忘了么?”
“自然不敢忘,可以说弟子真是受宠若惊。”
李辟尘摇摇头:“当时多谢大尊抬爱了。”
茅沧海哈哈一笑:“当初你如果不被抬起来,那么如今,就像是你所言,徐秋鹤,他如果继风脉首座之职,那你和他同代,与他一样,是雷脉下三代之首,而这必然也要承了雷脉首座的职务,但修行,或许就不会像是今天这么可怕了。”
“最多,也就是人……不,神仙,是神仙之中,低不过出窍,高不过洞玄。”
茅沧海的手指动了动:“洞玄化守缺是一道大槛,你应该也深有体会,神通化生时天劫降临,这是你,若是弱一点的,则是人劫来袭,至于这个人劫会引出什么其他的磨难,那就要看自己的运气了。”
“不过你身为太上化身,该有的东西或许终究会来,挡也挡不住的。”
茅沧海开口:“徐秋鹤这个小子,这几乎两百年岁月下来,我确实是看到了他的变化,不错,浪子回头,当初你和他在悬命崖处,第二次见,他斩了自己的道基,废了自己一身修行,从头再来,确实是大彻大悟。”
“总而言之,能得苏忘归认可,足以说明这小子还不错了,但在我看来,还是欠缺了一点什么,不过不用担心,岁月会把欠缺的补全的。”
茅沧海下了评论,又对李辟尘道:“他有了自己的前路,你的呢,还在观望中吗?”
“地仙之门不好入,元神之途困难重重,你有了想法吗?”
李辟尘沉吟了一下,列寅站立一旁不说话。
于是太华殿内寂静了一会,直到盏茶后,李辟尘才缓缓开口。
“苦界老祖飞升时,和我说,若是遇到瓶颈去人间走走,或许能有意外的惊喜……掌教对此,有什么看法可告知弟子吗?”
李辟尘向茅沧海询问,后者笑了笑:“不过一步一乾坤,这个道理,你应该早就明白了才对。”
“如道山吗,一步一乾坤……”
李辟尘听得茅沧海这么说,于是喃喃念叨了两句,这是早在龙华落幕就悟出的道理,大道如山似海,自己如那山中樵夫海中渔客,向着上方,向着深处,那在不断的探寻,每走一段路程,便都是不一样的风采。
“我还是要先斩去缘法,四十年……只剩下四十年,那曾经的一些事情要先了结……掌教,那风声石……我也要时而去教导吗?”
李辟尘看茅沧海,掌教真人摇头:“风声石的事情,暂时还轮不到你出马,它虽然因你而诞,但你只是起到一个催化的作用,它要出世显圣,这是早已经注定了的。”
“这不是天意难违,而只是顺其自然,如水会向着低处流淌,这是本来的规律,你总不能对江河吼上一句,说‘尔命由尔不由天,给我向天上蹿’吧,这不混账吗。”
茅沧海突如其来这么一句,李辟尘顿时笑了起来,而后道:“明白了,弟子这便回山修行,不问外事,潜心而修,只等东风起,只等江水流。”
“待到……东天风起大鹏现,西山江河入幽海,那也正是我踏出地仙之行的开始。”
PS:【青青世界】出自明末董说的《西游补》第十回:万镜台行者重归,葛藟宫悟空自救。
……忽然眼前一亮,空中现出一个老人,对行者作揖,便问:“大圣为何在此?”行者哀告原由。老人道:“你却不知,此是个青青世界小月王宫里。他原是书生出身,做了国王,便镇日作风华事业,造起十三宫,配着十三经;这里是六十四卦宫。你一时昏乱,当当走入困之困葛藟宫中,所以被他捆住,我替你解下红线,放你去寻师父。”行昔含泪道:“若得翁长如此,感谢不荆”老人即时用手一根一根扯断红线。
第八百四十四章 三荒之言,巫神之秘
风雨绕天,雷云并起。
话说人间,语言仙天。
李辟尘自太华峰上归去,带着列寅,先是将那掌中山河落下,放置峨眉山侧不远处,至此列寅也算自有山头,而到了神仙的境界,也可作一方大仙人了。
李辟尘在殿中修持,一如与掌教真人所言那般,不再作其他心思,彻底安静下去。
无名殿中修行,其余诸小也早已在各峰之中修行,这山中道观,反而比原本冷清了许多,而这种冷清或许会越来越常见,随着修行的增长,有些事情终究是再难回到从前。
李辟尘锤炼自己的肉身与法力,凝练道花与元炁,在抱元境中精进,不停向着前方迈步,更如永不停歇一般。
光阴如箭,开弓不回,那春华秋实不过如此是,于是四十年岁月开始匆匆走过。
这四十年来,发生了许多的事情,譬如游道行踏入仙山,机缘到了,成了太华山外门的弟子,而接引他的人则是吕重绫。
这小子现在显得越发年轻,作为在九玄论道之后支撑到最后的人之一,他同样得到了巨大的气数馈赠,而他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这一点李辟尘知道的最清楚,当年三剑一出,人魔失色,威风可谓无两。
而天门亦是开启了两次,自九玄论道之后,应当本二十年开一次天门,但太华山出于考虑,所以前二十年,也就是从李辟尘见苦界老祖到山神土地来访的时间,这一段时候,天门是没有开启的。
外道之海畔,继二十年后天门再开,诸多下宗仙人归去各山,这当中诸多下宗在走之前拜访了峨眉山,譬如五灵仙剑派的那位人仙,以及六甲神宗的雨师使者,包括楚水、汉云二宗的道辅,还有神道的故神宗。
还有一位意外的人,则是不常露面的那位“巫龙宗”的翠龙王,在李辟尘的记忆中,这位似乎一直是处于打酱油的状态,几乎都要被遗忘了。
他们当初都是李辟尘与吕重绫接引回来的人,如今离开,于情于理都要来这里拜别一次。
新的门人已经过来,但他们必须要回去了。
下宗诸多仙人来拜山,李辟尘自然不能不接,在与诸仙细别之后,翠龙王说了一句,倒是让李辟尘有些感兴趣。
“我曾经猜测,贵宗所在大洲,乃是大圣陨落所化,这是确有其事?”
翠龙王开口:“也不必猜测,这并非玄秘,确实是大圣陨落所化,只不过有些出入罢了。”
“那应该是更加久远的时代,应当是,嗯,我在这里所听闻的,是‘大罗封天’之前的事情,那时候大圣还是可以降世的。”
“元荒洲确切的来说,是那位大圣的一只手掌落下,补全大地造化后所诞生的,原本我们那里,是天地残缺不堪的,也正是如此,六炁紊乱不能调和,难以正常修行,比不得上宗仙家福地,这才走上巫神、巫仙的道路。”
翠龙王细细解释,而雨师使者也道:“能带有一个荒字的都不简单,我所见闻,能得荒字一称之地,皆是玄妙难知之处,诸多地仙开辟的小荒世,就是仿照诸多‘荒界’而开辟的。”
“大荒,天荒,元荒……名字倒是挺霸气的,这么说起来,听闻云原上,天荒内藏有神秘,不为外人所知,地仙也少难寻到,唯有缘者方可进入?”
五灵仙剑派的那位人仙看向李辟尘,李辟尘开口:“天荒之内,传说有无何有之乡的入口。”
“什么!”
这话出了,几位下宗仙人几乎跳起来,他们瞪着眼珠子,面面相觑,其中有人颤声道:“这……这可真是惊骇的消息,居然是无何有之乡……”
“难怪传说需要缘法……诶,我们这些人怕是一辈子都难以寻觅到。”
李辟尘注视着他们:“古往今来,去过天荒的人屈指可数,我唯一知道的,便是那位盖世的人皇。”
李辟尘话中隐去了叶缘,只提及人皇,诸多仙人叹息:“难怪如此,也只有那种大德至圣才能被天荒选中吧。”
“千年之后大荒将开,天上天下乾坤皆震……诶,道兄,不若一会去往天门时,我们去元荒转转?你那里也称一个荒字,而且元字乃是元始之意,这可是不得了的组合啊!”
雨师使者看向翠龙王,后者连是摆手:“可别去,我之前说了,六炁紊乱,怕是你们过了天门就再也难回去了,你们不修巫术,难以沟通天地,更不知祖先神灵,我们那里,还有很多正统大巫,他们并不喜欢仙魔神三道。”
这话出了,那位故神宗的雷神将军便道:“这话说的,巫神难道不是神吗?”
“不是不是,自然不是!九玄论道都结束了,可别把我们和神相提并论!”
翠龙王连连摆手,细细解释道:“不论是巫神还是巫仙,都是基于‘巫’之上的,这是阴阳的叠加,并不是阴阳的轮转与逆乱。”
“阴阳叠加?”
一个新的词汇,不过巫神们存在感并不高,在云原上,能称得上厉害的,也只有一位大巫神,与诸地仙平起平坐,然而位于万墟州,并不向外拓展。
巫神们似乎较为贴近自然,平和而不喜欢争斗,也可能是争斗的太累了。
翠龙王开口:“我们知道,神灵,所谓神者,自往古传下,最基础的常识,神道之祖先是为‘浑沦’,仙道之祖先是为‘太一’。”
“太一为阳,浑沦为阴,故此仙人修行是正统阳法,以阳身出阳法,阴尽阳纯是为仙;浑沦诸神,是以阴身出阴法,阳尽阴纯是为神。”
“而后来,有了帝乡诸神,这一点诸位在下宗少与神灵打交道,帝乡之神恐怕也没有,这次九玄论道才真正见到他们,所以我把其中道理讲来给各位听一听。”
“帝乡诸神,是以阴身证阳神,违反了浑沦的道理,但同时开辟了诸多后世神系,可无论怎么说,他们还是与浑沦之神有一些联系,这些都是阴阳的轮转所导致的不同。”
“但是巫神,则完全没有。”
翠龙王道:“巫神,首先为巫再是神,巫者,是能通达天地的‘人’,我们以肉身追逐日月,用双耳倾听鬼神。魂知幽冥,手在人间,真正的巫神,可以削弱神道的权柄,而巫仙则对仙道影响不大,这是基与修行体系不同而带来的结果。”
“二阴二阳轮转,一半在幽冥,一半在人间,这是阴阳叠加,并非是单纯的阴尽阳纯,也并不是阳尽阴生,同样,也与所谓‘魔神’不同,不是阴阳逆乱的结果。”
“称呼巫神,是因为修成巫身之后,便可以如神明一般通晓乾坤,呼唤山河风雨,但我们本质上并不是神。”
第八百四十五章 刀劈大圣,猿猴踏土
“祭祀我们的祖先,要向乾坤借问!”
“我们从何处而来?我们要向何处而去?”
“是天还是地?是风还是雨?是雷还是电?我们通晓万物自然,我们知道乾坤何在,我们以人力驾驭苍茫,这才是巫,有堪比神的力量。”
“大巫最晓天心。”
翠龙王如此说,而后又笑:“不过,我的修行还很低微,作为太华山下宗,我们这一脉可以看做是巫仙,即是巫身,但行仙之道理,法归咎于自身而非寄托山河。”
仙的法出于自己,法中酝道,道中得法;而神的法则来自万物,天地乾坤,山川江海,甚至人心战念杀意,包括苦难悲伤,香火祭祀,这都是来源之一。
虽然法到了自己身体内都不可能再归还回去,也算作是一种修行,但自己修和借助外物修,那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仙与神的差别。
李辟尘感到有意思了:“阴阳叠加,我确实是没听过这个说法,看起来,阴阳之道并不是单纯的作为交换法,不过也确实是如此,阴阳尚且有六,太阴太阳,少阴少阳,纯阴纯阳……这般看起来,应该还有其他不为世人所知的修行体系?”
这个乾坤似乎如一幅画卷,此时正在缓缓铺装开来,李辟尘仿佛见到了新的天地,此时笑道:“那元荒洲,我倒是想要去看一看了,天荒去不得,大荒还要等上千年,去你元荒逛一逛,倒也挺好。”
“不敢不敢,万万不敢让东皇真人涉足险地。”
翠龙王连是开口:“大巫终究不喜仙神,况且元荒六炁紊乱。那些纯血巫部与我们这些巫仙不同,而在元荒之内没有福地,但有堪比福地上宗的一些圣地,那都是不可言说的强大巫部……很惭愧,我只能用这种词汇来描述。”
他表达了歉意,而李辟尘忽然想到一件事情。
太上八十一化中,那位最擅长算人的太上刚是寂灭,还不曾过去几十年,他的死伴随着很多人的行踪一并泯灭了,甚至彻底消失在岁月中,无法寻到。
依照翠龙王的话,加上来世岁月中的传说,大巫最通晓天心,那么身为八十一化的“神巫”,他到底和巫道有什么关系呢?
仅仅是测算吗?还是说,因为神巫,巫道才得以开花结果?
那么,最初的神巫,会是和巫道有渊源的人吗?
名字带有强大的力量,但也正是如此,若是一字之差很有可能谬之千里,其中的含义也大不相同。
而翠龙王的话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下宗没有福地,但是有堪比福地的某些“圣地”。
也就是说,人间之中,强大的势力……并不是只有七十二福地。
七十二福地特殊,只特殊于,它们受到洞天管辖。
所谓福地来往地仙,洞天化生天仙,何为洞天?何为福地?
【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乃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洞中自成一方天地,衍化地水火风诸多生灵,此为洞天!】
【而这个山字,就是“福地”!】
“按照过去说法,一处洞天应该下辖两处福地才对,而云原这里给第七洞天居然有九处福地,违背了常理,我记得曾经谁也说过,是白玉玄还是他化自在大圣?记得,好像是言,其他洞天中,有的甚至没有福地下属,要亲自派遣仙人返世治理乾坤,甚至用仙玄山代替。”
李辟尘喃喃自语,想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福地之位乃是固定,而脑海中如有灵光闪过,李辟尘心道:莫非是其余有福地陨灭,亦或是因为不可知的事情而消失,最后导致福地之位空缺,因此就如太华山一般,强大的仙玄山可以抓住机会晋升,从而升为新的福地?
如此说来,或许是其余洞天所统辖的大洲中有福地消失,而接二连三,才让云原之上福地之位越来越多。
这个数字,或许要以十万年为单位来轮转。
而十万年……又与大荒有些关系了。
七十二福地同入大荒,一千年后,自己究竟会面临怎么样的境地?
难道这是一场福地变动之位?难道福地还能跌回仙玄?
那么曾经消失的福地,都去了哪里呢?真的与大荒有关系吗?
从一点可以推导全面,李辟尘感觉自己抓住了什么线索,念头变得略微敏锐了起来。
“元荒吗,确实是该拜访一次的,仅仅凭借大圣手掌融合大地补全乾坤的事情就很有意思,既然翠龙王说那里六炁紊乱,那或许我们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见面。”
李辟尘笑了笑,其余仙人中,有人开口,突然言:“大圣之身化在人间啊,这种事情,以前似乎也听过,我自一本典籍中有记载,说是某处乾坤,曾有大圣一条臂膀落下,最后不知所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辟尘忽然一僵,转过头去,作询问状:“是……何处?”
“是不知所踪了,真人怎么?”
那位仙人是楚水宫道辅,李辟尘恍然回神,摇了摇头:“无事。”
口上如此说,但心中却不是这么想着的,李辟尘感到了惊讶,即那大圣的手臂落下,沉浮苍茫不见,这明显是在说“九衢尘”的事情!
混元九世,第四世九衢尘,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曾经与大圣缠斗,断其一臂!
以天仙之身逆击大圣,古来不曾有过!即使是强如九天玄女、龙伯巨人也达不到这种战力!
意外的得知了一些事情,只是最后那不知所踪,让李辟尘感到无限可惜。
不说什么瞻仰过去,第四世混元的辉煌事迹,但这种强大,甚至让天上天下都胆寒的事情,就这么泯灭于岁月中,实在是让人无比惋惜。
若说九世之中,李辟尘最敬佩的人,还是九衢尘吧。
诸仙拜山而退,从峨眉山中离开,而楚水宫,汉云宫的二位仙人对李辟尘发出邀请,言真人可去神芳洲一见,而五灵仙剑派亦是发出邀请,带着善意。
他们七大仙门要归去了,而他们仅仅代表四大天门其中一处,曾经被李辟尘指引而来,如今拜别李辟尘与吕重绫,要归入自己的大洲中了。
天上天下,凡尘诸世,不过如此,聚散离别,总归要来。
而同样的时间,在外道之海的一侧,突然有天门升起。
里面有光影再晃动,一个青衣人的影子显化,带着一只猴子,他似乎在试图闯过来,然而那些光芒就如同壁垒一般坚不可摧,他施展了无上的法,然而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突然而来的天门隆隆关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自云原上消失不见。
只是那只猴子,在最后一刻,跳了进来,落在了云原的大地上。
第八百四十六章 又是春华,再见讲道
猴子落在云原,抬起头,见到那株通天彻地的建木,晃了晃脑袋,突然口吐人言。
“每个大洲的外道之海侧,都有一株神树,云原是建木……不过这株,怎么这么大啊……”
“嘿,那个家伙没过来,这可不好玩,看起来我要先去找那个人了!”
“不是我所选中的人,但是却得了天大的机缘,有因才结下了果子,我倒要看看他是什么样的神圣!是那个抱着古筝的家伙所选的人吗?还是斩红尘那个醉鬼?”
小猴蹦跳了两下,此时外道之海中,似乎有波涛涌起,当中有一双眸子出现,同时伴随着沉闷的兽吼。
他转过身去,那胳膊晃晃,变如山岳,那脖颈歪歪,化入云霞,只看此身转眼一动,便是立作通天彻地之躯!
两臂通劲,撑天连地!
足踏黄尘,白毛枣面!
脖颈歪动,背青一线!
双目中火光熊熊,面相狰狞如雷公!
所谓神话中者,通背猿猴,记于《天荒蚀文·卷九》之中,号称有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之力!
通背猿猴看向外道之海,当中那双眸子同样释放出无比璀璨的光华!
巨大的气魄震荡,通背猿猴眯起双目,正当天地都为之惧怕时,他居然转过身去,直接走掉了。
外道之海中出现的异兽明显愣了下,而后继续发出愤怒的兽吼,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后来出现的巨大影子而消失了。
殁影出,外道寂!
那道巨大的影子立在混沌之中,注视着通背猿猴的离去,而之前嘶吼的恶兽被他抓在手中,丢向外道之海的深处。
……
自两代前的诸仙离去,重归下洲,太华山上为了迎接新的下洲仙人而再开讲道之事,这一次李辟尘自然也去听讲,连带着峨眉山上几位山主皆结伴而行。
一行几人,移山道人、踏红尘、昆吾随侍其后,而李辟尘、任天舒、九儿三人结伴而走,至于青鸟落在九儿肩头,而老龟也已经化形,却亦是一个童子模样。
这一次讲道又是三年,与曾经一样,诸地仙出面讲解大道至理,各个不同境界的人对于自我的修持也各有理解,李辟尘再听此时,却是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哈,看看这是谁来了,听道不觉,如今方才见到你啊。”
边上有仙人行来,带着笑意,李辟尘转过头,正见到李元心,便是哈哈一笑:“师兄,几十年不见,别来无恙。”
“你的修行又精进了,深不可测如汪洋大海,我虽然也在神仙位,但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李元心叹息:“出窍与抱元如天地之隔,云泥之别。”
他这么说着,突然话头一转,道:“诸位真人讲道,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