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黄听到自己的名字,汪了一声,摇着尾巴蹭夏茗的腿。
罗成乐了,“看样子,大黄真的很喜欢你,这些天跟你吃香喝辣,我看它都长膘了, 它可乐意跟在你身边了。”
大黄尾巴摇得更欢了。
当天的晚饭很丰盛,罗成吃得心满意足,吃完饭就要告辞。
“这封信,麻烦你帮我交给霍临风。”夏茗把一封信递给罗成。
这是她趁孙巧容做饭时,进小书房写的,信的内容并不复杂,就是跟霍临风报个平安,告诉他说自己顺利考完试,发挥的不错,让他安心罢了。
罗成爽快地接了信,小心收好,就匆匆告辞了。
到了周末,夏子阳从学校回来,看到威风凛凛的大黄,吓得一大跳。
大黄第一次见夏子阳,站在门口,对着夏子阳狂吠。
夏子阳吓得差点尿裤子。
“大黄,子阳是家里人。”夏茗摸摸大黄的脑袋。
大黄刚来的时候,邻居还没认全,有时会吓到邻居,邻居都在说夏家养了一条凶狗。
没两天,大黄就把周围人都认全了。
夏茗不知道它是怎么认人的,但邻居们从夏家门口经过,大黄都不叫了,倒是有一天晚上,邻居家半夜遭贼,大黄冲了出去,差点把贼的裤子给咬下来。
这事在邻里之间传开了,大家现在可喜欢大黄了。
“大黄,你吓到滋养了。”夏茗佯装生气,轻拍了一下大黄的脑袋。
大黄很聪明,马上不叫了,摇着尾巴看夏子阳。
夏茗这才笑了,“子阳你别怕,它是大黄,以后跟咱们一起住,给咱们守家。”
夏子阳一点点地往门口挪,试图离大黄远一点,“姐,你养狗看家就算了,为什么要养一条这么凶的?”
看着就很不好惹,吓死人了。
夏茗哭笑不得,拉着夏子阳的手,让他去摸大黄的脑袋,“大黄很聪明,你摸一下它,让它认认你的味道,它记住你的味道,以后就不会凶你了。”
夏子阳心里发毛,四肢僵硬。
大黄突然伸舌头舔了一下夏子阳的手心,大概是确认夏子阳是自己人了,呼哧呼哧地朝夏子阳摇尾巴。
夏子阳胆子大了一点,抬头看夏茗。
夏茗微笑着,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
夏子阳咽了一下口水,自己伸手去摸大黄的脑袋。
大黄的尾巴摇得更欢,拿脑袋瓜蹭夏子阳的掌心。
“嘿嘿,它还挺听话。”夏子阳乐呵呵地说。
第444章 迷茫
预考结束,夏茗稍稍松了一口气。
等待预考成绩期间,夏茗并没有松懈,反而更勤奋学习了。
预考成绩大概怎样,夏茗心里有底,但预考完了,出成绩就意味着要填报志愿,也意味着高考越来越近了。
倒计时的100天,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
就算是做事有规律有计划的夏茗,也不禁感觉到了一丝紧张。
如果目标只是考上大学,或者本省的重点院校,夏茗目前的成绩,只要高考时发挥正常,就是稳妥的。
可偏偏她的目标,是京都的那两所。
这下就有压力了。
这个年代,全国高考普遍用的是全国卷,这就意味着高考成绩全国排名,想要进那两所学校,就必须考进全国排名的前列。
每年的高材生,几乎都是那两所大学挑过一轮,才到其他学校挑。
这两所大学挑人,自然是挑最好的,没考进各省前30名,且没报他们学校的,压根没机会被挑上。
夏茗所在的,是南方偏远省份,教育程度相对落后,这就意味着,热门高考大省的前30名,只要填报那两所学校,基本都能进。
而夏茗在的省份,不进全省前20名压根就不稳,按照往年惯例,全省第25名,已经很危险了。
对夏明来说,不进全省前10名,没有十足的把握,她心里始终是不踏实的。
之前的几次考试,顶多只跟本市的几所高校联考,意味着没做过全省排名,自己究竟是几斤几两,放在全省是什么位置,还真说不准。
好在预考成绩,是要做全国排名的,全省也会做一份省内排名,到时候就知道结果了。
大黄躺在夏茗脚边,大概是感觉到夏茗有些焦躁,它拿脑袋蹭夏茗的小腿,似乎在安慰夏茗。
夏茗摸摸它的脑袋,笑道:“之前都是我一个人在家看书做题,还挺无聊的,好在现在有你陪着。”
大黄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朝夏茗摇尾巴。
夏茗放下笔,伸手过去挠它的脖子,自言自语道:“华清大学和京都大学要分最高,你说我填志愿的时候,填哪一所比较好?要是考砸了,这两所都没进,第二志愿我要填什么?”
大黄傻乎乎地摇尾巴,享受着夏茗的抚摸,听不懂这么“高端”的问题。
夏茗失笑,叹气道:“你又不用考试,我跟你说这个做什么?”
要是霍临风在就好了,还能跟他商量一下。
正想着,大黄唰地一下站起来,冲出门口,朝院子外头吠。
“我的天!哪里来的狗,这么凶?”梁军易的声音从院外传来。
夏茗开门出来,“你怎么来了?”
梁军易小心地看了大黄一眼,“知道你考完试,就来看一下,考得怎么样?”
“还行吧。”夏茗把他迎进屋,给他倒了一杯水, 见他两只眼睛下面一片青黑,关心道:“你这是多久没睡好了?出了什么事? ”
梁军易愁眉苦脸,“我来找你,正要跟你说这事呢,本来你要备战高考,不想打扰你的,但是没办法,我们都没辙了,你向来有想法,只能来找你,问问你的意见。”
名远制衣厂做劣质仿冒品的事情,越演越烈。
其他服装厂见有利可图,虽然没有低劣到像名远一样,明目张胆地做伊人衣坊的劣质同款,还打着伊人衣坊的名号卖,但不少厂家都开始偷偷做劣质同款,糊弄消费者,挣黑心钱。
现在,市面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挂着伊人衣坊高仿标志的同款,大家买了假货,却以为是真货,质疑伊人衣坊服装劣质的声音,越来越多。
钱让名远他们给赚走了,不好的名声,却落到伊人衣坊头上。
夏茗面色凝重,“难道就没有办法制裁他们吗?”
这个名远制衣厂,已经不是第一次针对丝麓了,太可恨了。
梁军易愁得抓头发,“咨询过专业律师了,目前律法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就算打官司,只怕会是持久战,还不一定能告赢他们。”
“难怪他们这么无法无天,原来是知道法律存在漏洞,故意钻空子!”夏茗也愤怒了,“跟他们交涉过吗?他们是什么态度? ”
说起这个,梁军易更气愤,“怎么没交涉过,但他们就是流氓态度,压根不打算收手,还想变本加厉,不止抄袭伊人衣坊这个品牌的,还想连丝麓生产的,非伊人衣坊品牌的服装都模仿。”
“我跟厂长找名远的陆老板了,他再三推脱,就是不肯见我们,有一次被我堵到人,他态度很嚣张,就是认定我们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莫飞找了赖明华,赖明华也是这个流氓态度,我没想到,曾经我那么看重的人,离开了丝麓,会联合别人,反过来对付丝麓,赖明华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赖明华无意中说漏嘴,说名远的设计组,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负责扒丝麓设计的服装款式,然后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制作劣质仿品出来卖。”
梁军易一拳砸在桌子上,一肚子火,“如果我没猜错,赖明华很可能就是藏歌特殊小组的负责人。”
夏茗闻言,也被恶心得不行。
服装款式被山寨,放在后世,也是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某Z品牌,专门买各种时尚杂志,派人在各个时装周和大牌服装店跑,收集各大品牌的新款信息,然后针对性地抄袭。
各大品牌跟Z品牌打了无数的官司,有赢有输,大牌输了官司,Z品牌继续抄,大牌赢了,Z品牌赔了一笔钱,然后继续抄。
在某些黑心商家眼里,利益至上,能挣到巨额的利润,赔一笔不痛不痒的钱,算得了什么?
在各大品牌接连告上法庭的情况下,Z品牌依然赚得钵满瓢盈,比被抄袭的品牌发展得还要好,分店开满全世界。
在法律更健全的后世,尚且无法制裁Z品牌,在八十年代,想制裁更恶霸的名远,谈何容易?
要知道,Z品牌抄袭时,为了规避法律上的风险,只仿版,不完全照搬,而名远制衣厂是扒了款式,做一模一样的劣质服装。
性质恶劣太多了。
第445章 主意
梁军易狠狠灌了两大口水,胸口发闷,“告名远是一定要告的,但除此之外,我们好像什么都做不了,我跟厂长开了几次会,都没想到什么好法子。”
梁军易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夏茗身上,“平时你主意最多,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办?”
夏茗一时还真想不到什么办法。
梁军易等了半晌,都没有等到一个好主意,心里有些失落,但并不勉强,“算了,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了,你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高考,这事你先别管了,别影响了考试。”
夏茗抿着唇,没有说话。
梁军易找话题闲聊,“对了,预考出成绩,你是不是要填报志愿了?你打算报哪所学校,有目标了没?”
夏茗撑着下巴,有点忧愁,“华清和京大,不知道选哪所。”
“噗……”
梁军易刚喝进去的水,直接给喷了出来,一脸惊悚地看着夏茗。
“怎么? ”夏茗不明所以。
梁军易表情更扭曲了。
华清和京大,不知道选哪所?这口气,不只是大,而且是牛飞了吧?
“你有把握一定能上这两所的其中一所?据我所知,这两所要分几乎是一样高的。”梁军易咽了咽口水。
夏茗很坦诚,“没把握。”
梁军易:“……”
夏茗实话实说,“如果预考成绩出来,我能进全省前20名,那就有希望,如果进不了,会非常危险,后面几个志愿,还不知道要选什么学校,但肯定都要选京都的。”
毕竟,她跟霍临风约定好了,要去京都找他。
“华清和京大要分差不多,所以第一志愿只能二选一,我还没想好选哪个。”夏茗很对此很惆怅。
梁军易委婉地提醒,“不然你先考虑一下后面几个志愿?”
夏茗的第一志愿,梁军易觉得定太高了。
虽然他觉得夏茗的确很聪明,但之前几次成绩,他都有印象,距离华清和京大的录取标准,还差相当的距离啊。
而且夏茗是校外自学,纯靠个人智商,在校内学生每天专注学习的时候,夏茗还要兼顾各种生意,伊人衣坊的,丝麓的,南城草药的,瓜分她精力的事情太多了。
这种情况下,夏茗还能考过学校里的尖子生?
梁军易对此挺没信心的。
夏茗心里其实也没底,“等预考成绩出来再说吧。”
夏茗想着,要不要给霍临风写封信,问他后面几个志愿怎么填比较合适。
不过,眼下最着急解决的,是伊人衣坊被山寨的问题。
“名远显然故意针对我们,靠破坏我们的名誉和利益,来获得自己的利益,这种不正当竞争,等过登报披露,会有用吗?”夏茗提议。
梁军易沉思半晌,“报纸媒体只怕不会报道,就算花钱,他们也不会愿意掺和,毕竟是得罪人的事情。”
“名远的陆老板很会做人,逢年过节都给他们送过礼物,人情工作做得很好。”
这就很难办了。
可这事不解决,夏茗心里始终惦记着,无法安心复习。
气氛有些压抑。
“没法披露他们,那如果报道我们自己呢?告诉大家我们才是正牌伊人衣坊。”夏茗换了个角度。
梁军易一拍手,“这个倒是容易做到!正好伊人衣坊这个品牌打响了,现在是本土最有名气的品牌,名气传遍全省,连隔壁省都开始知道这么个品牌。”
“咱们搞的几次活动,尤其是选美比赛,还有找选美比赛冠军当代言人,这些活动很新奇,效果好,一次次造成轰动。”
“政府那边早就注意到我们了,想把咱们打造成本土服装品牌的代表,还要给咱们颁发个创新示范单位奖呢,这是很高的荣誉了。”
夏茗眼睛一亮。
伊人衣坊在这半年来,的确有不少大动作,每一次都造成轰动,声名鹊起,早就成为本土响当当的服装品牌了。
被官方注意到,是顺理成章的。
夏茗没想到的是,官方这么给力,摆明了要扶持伊人衣坊这个品牌,支持伊人衣坊做大做强。
有官方支持,伊人衣坊就更有底气了,以后的发展一定更顺畅。
夏茗马上想到了主意,“这样吧,咱们搞一个正式的颁奖仪式,到时候一定会有媒体来拍照报道,再安排一下厂长的采访。”
“采访?”梁军易一愣。
夏茗点头,“对,既然要做,那就要做出动静来。”
“咱们厂能获得这个奖,后面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还有咱们服装厂的精神,文化和优势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报道素材,比干巴巴的报道强多了,我想媒体记者会很感兴趣。”
“你跟厂长商量一下,在采访时,着重强调创新二字,讲我们的突破创新精神,以及我们品牌的独一无二,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才是正牌的伊人衣坊,市面上其他的,都是冒牌货。”
“再暗示一下,市面上的冒牌货,都是竞争对手恶意仿冒,欺骗消费者,没有诚信企业精神,违背民族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应该被谴责和抵制。”
梁军易听得两眼发懵。
夏茗停下了话,“怎么了? ”
“我明白你的意思,强调咱们是正牌创新,号召大家抵制冒牌货,但扯到民族创新精神,就太夸张了吧?咱们只是本市的一个服装厂而已……”梁军易底气不足。
夏茗却不这么认为。
这才是新闻通稿的奥义,怎么高大上怎么来,扯大旗来为自己呐喊,显得有分量。
而且不这么说,报道发出来,大家感受到的信息,就是两个企业之间的斗争,受害的是伊人衣坊。
仅此而已。
和人们关系不大,人们看了报道,只怕转头就忘了。
可拉上民族创新精神这面大旗,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年代,人们个个根正苗红,拥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怀着华国梦,渴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
强调名远这些坏心眼的企业,破坏民族创新精神,就是把他们都放在人们的对立面。
一旦人们潜意识里认为名远制衣厂,以及仿冒的服装是恶劣的,不仅侵害了别人的权益,而且破坏民族创新精神,阻碍华国进步的步伐。
那么,人们就会自觉地抵制仿冒品,支持伊人衣坊。
当然,这是理想的状况。
第446章 质疑
梁军易觉得可行,不管成效有多少,至少先试一试,“就按你说的办,我这就回去跟厂长商量颁奖仪式和采访内容,联系媒体记者。”
梁军易走后,夏茗并没有马上复习,而是翻出一张信纸,给霍临风写信。
八十年代,京都的大学,除了顶尖的那两所之外,其他学校夏茗了解并不深入。
有哪些大学可以报考,往年分数线如何,强项专业是什么……这些信息,在无法上网千度的八十年代,想要了解透彻,是很困难的。
霍临风毕竟是京都人,问他或许会有用。
夏茗并不知道,她在信里提的问题,也把霍临风给问倒了。
霍临风不是在部队里训练,就是外出执行任务,就算学习,也是在军校里头。
对各大非军校的高校,他能了解多少?
最后,哪些问题摆在了温香莲面前。
温香莲本身就是大学里的老师,又在京都授课,对京都的大学肯定有了解。
温香莲握着电话听筒,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京都的大学?你问这个做什么,你要念大学?”
他之前不是在军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吗?
霍临风说:“帮别人问的。”
温香莲眯起眼。
跟霍临风相熟的朋友有哪些,温香莲心里有数。
他身边几乎都是兵哥,唯一不是兵哥,并且关系不错的,就是温少禹,可温少禹早就毕业了。
其他人,能找到他这里,并且他愿意帮忙开口问的,还能是谁?
温香莲用脚指头都能猜到,“是跟你处对象的姑娘?”
“嗯。”霍临风并不隐瞒。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看中的人优秀,要考取大学呢,他骄傲都来不及,没有藏着掖着的必要。
既然之前在母亲面前说开了,他就更没必要隐瞒了。
瞒着,只会让人觉得心虚有鬼。
霍临风坦荡的态度,反倒让温香莲无话可说。
之前霍临风跟她坦白时,有提到夏茗念了复读班,但并不在校上课,而是在校外自学,同时到处跑,做生意。
温香莲对此是不喜的。
她出身好,没吃过缺钱的苦,虽然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道理,但终究无法感同身受。
而且身为教育工作者,她更喜欢女孩子在学校刻苦念书,念个好大学,然后分配到好工作,一步步有序地来。
她心目中的未来儿媳,也是这样的。
夏茗对她来说,始终不是理想的人选。
温香莲态度冷淡下来,“你找我,只是问学校的信息而已,没有别的意思?”
霍家在京都是有头有脸的,而她任职的大学,也是响当当的, 难保“那位”没动歪心思,想借助霍家的背景和她的关系,走后门读大学。
温香莲很不喜欢这种投机取巧的人,如果“那位”要这么做,她绝对不答应,并且出手制止她跟霍临风继续处对象。
霍临风并不希望母亲误解夏茗,“只是询问学校信息,她没有跟我提过任何要求,在学业上,她很有主见,不需要我过多干涉。”
温香莲不以为然。
如果真的很有主见,自己不会选学校吗?用得着问到她这里来?
摆明了是别有用心。
其实温香莲想多了。
在八十年代,大部分考生只知道考大学,压根不知道要考哪所大学。
学生们只知道埋头学习,压根没机会接触到学校信息,有些人连本省内有多少所学校都不知道。
关于大学的专业,那更是一窍不通。
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压根没受过多少教育,知道的未必比学生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只能从听说过的几所学校里头盲选。
他们只知道省内院校,省外的学校,除了顶尖的那几所,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可顶尖的那几所,他们又考不上。
90以上的学生,选择省内的院校。
偏偏夏茗只选京都的院校。
而在她前世,高考结束后,会有一本厚厚的择校指南,罗列全国各大院校的名字,近三年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等等。
关于学校的资讯,只要会上网查,都能查到不少资讯。
此外,还有各种填报志愿的专题讲座,甚至专题培训班,帮助考生选填志愿。
夏茗习惯的是这种模式,也就是在对各大高校十分了解的前提下,再填报志愿,心里有底,高考也更有信心。
至于霍临风,纯粹是夏茗提出要求,他无条件帮忙完成罢了。
压根没有温香莲想的歪门邪道。
温香莲对夏茗的居心持怀疑态度,“她有什么想法了吗?最想填报的志愿,是哪所院校?”
“第一志愿,是华清或者京大。”
温香莲脸一黑,“她是不是知道我是华清的教授,所以第一志愿要填这个?”
还说没有歪心思,第一志愿选华清,目的就暴露了。
摆明了是知道她在华清任教,所以想借用霍家和她的关系走后门。
不然,以她的成绩,勾得上华清的分数线吗?
温香莲记得,去年的高考生,夏茗所在的省份,华清和京大总共只录取了21人。
去年华清的录取分数线,比京大高两分,全省第22名,刚好压到京大的分数线,如果他第一志愿填京大,是可以被录取的。
可惜,他第一志愿填华清,第二志愿才是京大,因为差2分被华清退档后,本该顺位第二志愿进京大。
但牛气的大学就是有这个底气,你第一志愿不填我的学校,那我凭什么要你?
于是,那位全省第22名的考生,又被京大退档,最后才被第三志愿的院校录取。
在八十年代,这种情况很普遍。
很多知名的大学,如果在填报时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后面几个志愿,那么哪怕分数够,哪怕勾选了服从调剂,学校也是不录取的。
很多人考了高分,却没能进理想大学,就是死在填报志愿这一关。
就是这么残酷。
霍临风有点不高兴,“妈,你想到哪里去了?她很聪明,有能力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华清。”
温香莲压根不信,“她要是真聪明,能在那个什么市六中就读?上次高考能落榜,要进复读班?”
第447章 看法
霍临风:“……”
这个他真没法解释。
难道他要说,上次高考落榜的是以前那个“夏茗”,不是现在这个夏茗?
他自己相信,可别人肯定不信。
要是他这么说,他敢肯定,他妈一定觉得要么他疯了,要么夏茗给他灌了迷魂汤,让他神智不清了。
霍临风第一次感觉到无力,“妈,你不信她,难道还不信我吗?”
“你信她的话,我信你的话,结果不还是我得信她的话吗?”温香莲可不是吃素的。
霍临风无奈。
“那你倒是说说,她现在成绩怎么样,让你这么有信心,觉得她第一志愿可以填报华清。”温香莲无情逼问。
“前几次考试,她进步很快,上学期末考试,已经是全年级第一了。”霍临风语气骄傲。
温香莲却不为所动,“一个南方小县城的中学,还是二线的,就算她考全年级第一,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这点能耐,能不能进他们省重点院校还不一定,就算能进,那距离华清,还差得远呢。
“他们期末跟市里的市二中联考,市二中在他们省,算是数一数二的了,跟市二中联考的排名,她排在第3名,很厉害了。”
温香莲意外地挑眉。
看样子,她确实挺聪明。
可是不对啊,她要是真这么聪明,上次高考怎么回事?
温香莲想不通。
“他们省的高中不少吧?只跟一个市二中比较,并不能说明她的成绩在全省前列,不在他们全省前25名,都是没有希望的。”温香莲说得绝情,却也是实情。
不想太打击儿子,温香莲放软了语气,说:“她不是预考结束了吗?如果她的预考成绩,能进全省前20名,那她可以有底气填报华清。”
霍临风不好再说什么。
夏茗在信里告诉他,说她预考状态不错,不出意外,预考成绩应该比上期末联考要高。
夏茗从不说大话,霍临风相信她,但这话不能再说了,说再多,反而会引起反效果。
等预考成绩出来,一切自见分晓。
“除了华清和京大,第二梯队的大学有哪些,专业强项是什么?”霍临风又问。
温香莲并没有隐瞒,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原原本本都说了。
涉及到一个学生的未来,不管这个学生是不是霍临风的对象,温香莲都不会不马虎。
为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温香莲还打电话给几所学校的老师,一一了解情况,然后针对夏茗的情况,给了各个学校专业选择的建议。
“等她预考成绩出来了,你跟我说一声。”温香莲说,她对此还挺好奇。
霍临风应下,挂了电话后,便把温香莲告诉她的信息整理好,写到信里寄给夏茗。
至于华清和京大,他建议夏茗选华清。
京大偏文艺感性,自由奔放,而华清偏理工严谨,更适合夏茗的性子。
另外,他母亲是华清的教授,在华清任教,夏茗在华清就读,以后如果要读研,想对容易很多。
霍临风考虑得挺长远,至于最终选择什么,就要看夏茗个人意愿了。
霍家。
霍霆山从外头回来,听到温香莲最后几句话,好奇问:“报考大学,是临风的对象?”
“是啊,说第一志愿想报华清。”
霍霆山很惊讶。
华清可是华国顶尖的高等学府,能考上的都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
“临风不是说,那孩子是自学的吗?”霍霆山有点不敢相信。
自学能考上华清?那得是多可怕的天赋和自律?
“可不是吗?我就想劝呢。”温香莲愁眉苦脸,叹了一口气,“目标定这么高,那也得有实现的能力才行。”
“就怕她一门心思要进华清,结果分数够不上,临风对她用情至深,到那时为了她,免不了要用关系帮她。”
“你不想帮?”霍霆山问。
温香莲摇头,“要是临风开口,总归是要帮的,但是这样,即便能进华清,也名不正言不顺的,遭人笑话。”
“再说了,咱们霍家做事向来光明磊落,要是帮她走后门,总归不太好,也落人口实,你说呢?”
霍霆山很赞同,但他对儿子有信心,“咱们应该相信临风,他眼光向来好,看上的姑娘一定不会错。”
温香莲不说话了。
温少萱给她的荼毒太深了,以致于她一直对夏茗喜欢不起来。
就算霍临风说夏茗千万般好,说是他主动追求夏茗,温香莲还是不能释怀。
“依我看,临风已经陷进去了,他这趟请命下南方执行任务,绝对有私心,不就是为了她吗?”温香莲不满地说。
霍霆山不赞同,“不能这么说,临风做事向来有分寸,不会因为儿女私情,而罔顾大事。”
温香莲轻哼,“你就纵着他吧,他呆在南方,连过年都不回家,前阵子还动用关系,调查那个什么刘家,为那姑娘出头。”
“我可听说了,那姑娘被刘家的人看上了,逼着娶回去当媳妇。”
“依我看,那个姑娘就不像安分的好姑娘,不然能惹上这种事端,逼得临风放下任务赶去帮她?”
霍霆山很无奈。
这事他也听说了,还打电话亲自问过霍临风,因为霍临风从小大,就没为哪个女人这么大动干戈过。
可见,当真是动了真情了。
身为父亲,同为男人,霍霆山是理解的。
霍临风从小冷心冷情,跟谁都不太亲近,对异性也没啥兴趣,霍霆山对此一直很忧虑,生怕他一心扑在事业上, 到老了还打光棍。
好不容易霍临风开窍了,霍霆山高兴还来不及。
这次,霍临风动用关系调查刘家,虽说起因是因为夏茗,可刘家的确作恶多端。
霍临风也没有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