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仕途风流(斑马)-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多亏这次侯淑云也来了,可以找机会帮他放松一下神经,不然的话,杨学斌都觉得支撑得实在辛苦。
不过再辛苦也是值得的,皇明县的招商引资又放了一颗卫星,三个工厂投资项目的签约,也能够拉动皇明县工业的整体发展。
其中杨学斌比较关注的是纺织厂项目的,属于是劳动密集性产业,能够解决大量的劳动力,对于这样的项目,杨学斌一向都是最支持的态度。
根据省农科院专家的评估,皇明县还有周边一些县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比较适合进行棉花种植,这也将会是杨学斌今后会加大投资引导进入的一个项目。
等到好不容易忙过这一段时间,侯淑云所带来的投资团也准备打道回府,此次投资考察,投资团里不少商家都有了心仪的项目,有的直接签署的投资协议,准备到皇明县进行建设。
还有一些心里也有了计划,回去之后再仔细考虑之后,再决定是不是会在皇明县投资,抱有这样想法的有两位,杨学斌对于他们也很重视,亲自接见并进行了会谈,也算是达成了一些共识,让这两位比较接受在皇明县进行投资。
不过还有一位却是比较特殊的,整个考察过程汇总过来的信息表明,这位名叫莫理友的投资商,好像对皇明县提供的投资项目都不太关心。
可又不能说他只是过来走走过场的,平时跟着其他人一起实地考察的时候,比任何人还都认真,让人无法弄明白他心里在想什么。
这不就在投资考察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这个莫理友请求见一见杨学斌县长,说是有重要的项目要洽谈。
杨学斌也看过那些汇总的信息,对于这位莫理友也挺有兴趣,于是就答应接见他。
就在县长办公室内,杨学斌和莫理友进行了亲切的会谈。
莫理友年纪有四十来岁,个头不高身材偏瘦,不过灵活的双眸,还是给杨学斌深刻的印象,谈吐方面也挺文雅的,听他自己介绍,是南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属于是高学历的人才。
也许是前期考察的差不多了,莫理友明显已经是心里有数,所以见到杨学斌,简单的寒暄致意之后,就开始实质内容的会谈。
“杨县长,我是比较看好皇明县发展的,觉得将来十几二十年期间,皇明县能够发展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城市,和对岸的前江市相得益彰,可以成为整个中西省的经济发动机。”
哦?虽说杨学斌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是他建设皇明县的目标之一,不过这个莫理友能够如此直白的说出来,还是让他有些吃惊,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兴趣,示意莫理友继续往下说。
“特别是随着过江大桥的建设有通行使用,再加上铁路线路的通过,皇明县的经济发展前程不可限量。”莫理友继续微笑说道。
杨学斌想听得是正题,不过心里对莫理友接下来想说的话,也隐隐有了些猜测与判断,切听听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
“事情是这样的,我的投资项目和其他人不同,着眼点在于商业圈的建设。杨县长,我看好几个地块,想要拿在手里,建设属于我的商业市场,用来带动整个皇明县的经济发展。”莫理友也不再废话,直接说出自己的计划。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 尾巴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8 1:29:59 本章字数:3210


“哦?莫总的手笔相当大啊,居然要一口气吃这么多的地块,只是用来建设市场吗?”杨学斌眉头一扬,瞅着莫理友说道。
“是商圈,杨县长,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在华夏来说,也是一个正在摸索的概念性商业活动。不过在国外有一些比较成熟的商圈建设方案,我们可以借鉴。”莫理友微笑着说道。
虽然他的态度显得很是谦恭,不过内里那种傲然,隐隐显现出来,貌似有些笑话杨学斌的见识浅薄,不会懂得商圈的概念。
“是这样啊,倒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杨学斌双眉微蹙,仔细思考起来。
不过他的脑海中想的却不是这个什么新概念,关于商圈,他是懂得不多,可是有前世的经验和见识帮忙,还是可以知道一些情况的。
所谓的商圈就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的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店铺顾客所在的地理范围。
店铺的销售活动范围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也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不同的店由于经营商品、交通因素、地理位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商圈规模、商圈形态存在很大差别。
即使是同一个店,在不同时间也可以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引致商圈的变化,比如说原商圈内出现了竞争,吸引了一部分的顾客,商圈规模时大时小,商圈形态表现为各种不规则的多角形。
为便于分析,通常是以商店设定地点为圆心,以周围一定距离为半径所划定的范围作为商圈设定考虑的因素。
反正具体概念杨学斌是记不清楚了,只是知道如果真正的商圈,可不会只是建设市场就能够完成的。
那么这个莫理友隐藏着的想法是什么?刚才他可是说过要打造商圈的,如何打造?这应该才是最主要的问题,也是莫理友最终的目的所在。
“杨县长,你是如此的年轻,充满着创新意识以及开拓精神,相信只要了解到商圈的意义和作用,肯定就会大力支持的。”看到杨学斌颇有些意动,莫理友微笑着继续说服。
杨学斌微微的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也是一副好学的模样。
这对莫理友来说也是一个鼓励的表示,于是他的精神一振,说道:“皇明县的基础很差,无论是商业还是工业基础几乎没有,如此难度就大一些。不过经过县长努力的开拓工作,过江大桥以及铁路线路的通过,已经为皇明县打开了枷锁,未来商圈的建设也就有了基础。”
这位不愧是经商多年的人精,笑容让人如沐春风不说,说话的技巧也高。不知不觉间,对杨学斌的称呼变成了县长,亲近感拉近不小,还特别的自然。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商业活动首先需要流通吗,四通八达的交通,流畅的运输通道,是商业活动能够活跃起来的基础。”杨学斌顺着他的话说道。
莫理友一拍手,满脸都是赞叹的神情,“县长的确学识丰厚,说得太对了,商业活动和运输通道的关系,类似于咱们人体上的血脉,血脉流畅,人就会活得舒畅,商业活动也是如此,皇明到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所以我想进行投资,从无到有的打造一个全新的商圈。”
杨学斌满脸的欣然,对莫理友的恭维照单全收,只是心里却是一哂,这算什么学识了,是常识好不?要想富先修路,就是对这一道理最朴素的诠释。
这个莫理友如此的表现,貌似所图非小啊,背地里肯定有小算盘,杨学斌心里一动,刚才隐隐想到的那一点,又浮现在心中,不过现在还不急,听听莫理友接下来怎么说再决定如何回应。
“县长,皇明县只有交通是不行,关键还在于靠近前江市,依我个人来看,这才是皇明县今后商业发展的最重要契机。”莫理友说话的语气一转,表情也变得严肃,“恕我个人直言,依皇明县的条件和发展潜力,要想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不太可能。”
哦?杨学斌这下有了兴趣,仔细地看着莫理友,想听听他的高见。
带领辖下的皇明县成为明星县,进而带动附近县市的经济发展,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这可是杨学斌的梦想,也是最大的成就,政绩方面更不必说了,必定是无比的辉煌。
可是现在这个莫理友说断言,说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实现,自然引起杨学斌的兴趣。
“县长,我说话直接,还请原谅,不过相信县长虚怀若谷,能够听得进去肺腑之言的。”莫理友看到杨学斌的神态,越发来了情绪,笑着说道。
杨学斌当然不会责怪,示意他赶紧往下说,心里也的确好奇。
“一个县市的定位问题,决定了这个县市的发展方向潜力。皇明县是有潜力,可是因为临近前江市,所以想成为区域性的中心县市,也就不可能了。”莫理友笑着分析道。
“别的不说,前江市已经走在前面,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先机已占,皇明县要想后来赶上,不仅仅是竞争的问题,还会牵涉到上级领导全盘考虑的问题。就这一点,皇明县也不可能和前江市竞争。”
这说得有道理,杨学斌缓缓的点头,前江市现在发展真是一日千里,皇明县要想赶上甚至是超越,难度实在太大。并且上级领导从全局考虑,不会答应前江市和皇明县的正面竞争,这是根本性的问题。
“分则力散,我认为皇明县还是跟随比较好,利用前江市的资源建设自己,拉近和前江市的距离,成为前江市商业建设的一部分,那样皇明县的前景也是无比光明的。”莫理友终于说完了长篇大论,自信满满的看着杨学斌。
“莫总说得有道理,我受教了。”杨学斌微笑着说道。
不过莫理友还是看差了一点,杨学斌的野心可不会只是跟随者的角色,现在前江市是安姐坐镇,双方差距又太大,跟随发展完全可以,等到安心离开前江市,皇明县的基础也打牢了,到那时可就由不得前江市说了算了。
杨学斌脸上带着笑容,心中暗想,前江市的商业打造可是有我一份,前景规划甚至都是我做的,内情能不清楚?
皇明县的发展道路有和前江市重合的地方,可是未来却是走得完全不同的路线。
这一点莫理友不可能知道,也没必要现在就说出来,杨学斌心里有数。
“莫总,你的想法还是很新颖的,很有学习研究的价值。只是不知道莫总具体看好那几个地块,投资额度有多少哪?”杨学斌话风一转,直接开始问最根本的问题。
莫理友笑了起来,就知道杨学斌会这样问,估计全华夏当官的也都会关心这个问题,只有具体的钱数才是最应该关心的,至于其他的,说说而已。
“我看中的地块分为四块,其中三块是在园山乡,还有一块在皇明县区内。至于我的投资额度,初期估计有八千万,后期再追加的话,最高能够达到一亿四千万。”
莫理友坐在沙发上面,身子挺得笔直,说出来的数字给了他相当的自信。也相信杨学斌听到这个数字,就会表现出最为欢迎的态度。
象皇明县这样的落后县区,一笔前期八千万。远期达到一亿四千万的投资,意味着什么?傻子也能知道。
杨学斌不傻子,却也不会相信天上掉馅饼,莫理友的一系列表现,已经引起他的警惕。当然听到莫理友乐意投资八千万,还是会表现出万分欢迎的态度。
“这可真是太好了,莫总,我在这里表个态,一定会支持莫总的商业建设,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很是满意杨学斌的态度,莫理友挥了挥手,气势俨然的说道:“县长不必客气,以后也肯定少麻烦不了县长。相信县长一心为公,也会尽全力帮忙的。”
“这是自然的,莫总现在就可以直接去找唐鹏举县长,关于地块的问题可以和他谈,土地转让金肯定会酌情进行减免,相应的优惠政策也绝对不会少的。”
“这些都好说,只是有一点我得事先说明。打造商圈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需要相应的人气积累以及配套产业的构建,所以土地方面的事情就需要县长进行帮忙协调,我先谢谢县长了。”
呵呵,就知道你忍不住要图穷匕现了,杨学斌心里在暗自的微笑,莫理友觉得已经是胜券在握,自然而然的就把最终目的说了出来。
什么打造商圈,什么为了皇明县的经济建设,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就在于,莫理友就是想炒地皮,甚至他就是一个炒房团的代表。
杨学斌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肯定这一点,难怪刚才就隐隐有了这方面的感觉,经过一系列的试探,莫理友终于还是露出了狐狸尾巴。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 突发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29 1:30:11 本章字数:3263


对于此类人物,杨学斌还真不算陌生,说起来前世他甚至还跟着一个炒房团混过日子哪,其中的一些奥妙不敢说门清,可也知道得不少。
所谓的炒房团,是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上进行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商品房价格产生影响,由各地购房者组成的团队。
出于政策的影响,房市价格的攀升,一些人借机囤积房源,转手获利,慢慢的产生了炒房团。
此类团体最风光的时候,应该是在零三到零四年,炒房团的大名可以说是全国知名了。
杨学斌还清楚得记着,当时他跟在一个炒房团代表身边,全国各地到处跑,只要有投资价值的房地产,就要掺和一下子,升值之后抛出进行牟利。
不过对于炒房团的评价,一直都是有着正反两方,各有各的理由和观点。
有说炒房只是市场经济行为,很正常的。有说炒房有利房地产高声发展的,这属于正方。
反方则认为炒房团危害房地产市场,同时把风险转嫁给了银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
对老百姓来说,炒房团的名声可就差得更多了,用一群‘吸血鬼’来称呼炒房团,也不为过。
现在杨学斌的身份转变了,对于此类炒房团采取各种态度,心里也有些费思量。
有些地方其实挺欢迎炒房团的,炒高了房地产的价格,多方受益,至于受损失的老百姓,在乎的人不多。
可杨学斌却得在乎,也不得不在乎,这关系到他在皇明县的经常理念以及政策执行情况。
皇明县是要建设成可持续性发展的类型,房价也不是不可以高,却应该是受控范围之内的高,是在老百姓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否则杨学斌不会考虑。
再有,这个莫理友也是相当的不地道。目前来看,不只是炒房了,直接就是在炒地皮,然后再炒房,要来一个一锅煮,把收益最大化,吃亏的当然还是皇明县的老百姓。
听听这个莫理友说得是什么就可以明白了,居然想让杨学斌出头帮忙改变土地使用性质,这明显是把杨学斌当傻瓜看,以为杨学斌听到八千万还有一亿四千万什么的,脑子就会一团浆糊,任由他揉捏了。
老子在你眼里纯粹是一个乡巴佬,对吧?听到几千万上亿的投资,就眼红脖子粗的往上扑的主儿?杨学斌心里冷笑一声。
莫理友看到杨学斌良久也不说话,心里也有几分忐忑,笑着说道:“县长,我们也是刚刚认识,不过请放心,我莫理友最认朋友了,认识的朋友也很多,能够帮县长不少的忙。”
这就开始利诱了,估计接下来就会开出价码,只要杨学斌答应帮忙,收益肯定会大大的。
只是杨学斌看不上这个,本身就不缺钱,更烦的是被人当傻瓜利用,同时心里也对莫理友的急切有了更多的警惕。
这个莫理友是跟着侯淑云一起过来的,怎么没听侯淑云提起过这件事情?莫理友背后的团队有那些人?跑到皇明县这个落后地方炒房炒地皮?貌似也有些奇怪之处。
想到这里,杨学斌就有些敷衍的说道:“莫总的提议我会仔细考虑的,不过请给我时间,好不?”
莫理友微微一笑,气度俨然的说道:“这当然可以了,只是请县长考虑的时间快一点,在生意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县长,我和我的朋友们会很有诚意的,绝对不会让县长失望。”
等送走了莫理友,杨学斌就立刻给侯淑云打电话,把今天会见的事情简单的说了说,引得侯淑云也是一阵的发呆。
听侯淑云的解释,对这个莫理友也不是很熟悉,是组建投资团到皇明的时候,才加入进来的,当初说是的准备建设商品市场的,没想到来了之后却转向炒房炒地皮了。
杨学斌就考虑着,这个莫理友是一炒房团的代表无疑了,来皇明县肯定也不是随意而为,是有目的的。建设市场什么的,也只是借口。
那么莫理友背后究竟是谁,就得好好思量一番,省得被人带进圈套里面都不知道。
这件事情就交待给侯淑云了,让她调查一下这个莫理友的背景,同时杨学斌也和侯淑云探讨了一下皇明县房地产发展的情况。
不得不说,莫理友的想法,也给了杨学斌一些提示,随着皇明县的经济发展,地皮越来越价钱那是肯定的。只是如何保持一个稳定的发展,让价格的提升在可控范围之内,还真得做认真的研究。
杨学斌还在思考着莫理友的事情,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了,抬眼一看,乔达才满头大汗的跑了进来,“县长,出事儿了。”
啊?杨学斌一时间都有些愣神,然后才反应过来,皱眉说道:“有什么事情?达才,沉稳一些,明白吗?”
“是,县长,是县机械厂那边出事儿了,有工人反对改制,把考察的投资商围在厂子里了。”乔达才喘了两口粗气,急急的说道。
这下杨学斌也不禁站起身来,沉声道:“说重点,到底怎么回事儿?有多少人,有没有人受伤,现在事态如何了?”
乔达才这时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拣重点说道:“机械厂的职工大概有一百多人,。今天得知投资商现场做考察,就把投资商包围在厂办公楼里面了,他们反对卖厂,同时还要求严查厂子当前的领导层的问题。目前没有人受伤,事态还在控制当中。”
原来是这样,杨学斌眉头紧锁,又问道,“现场有谁在那里?给我接他的电话,我们在路上谈。”
说着话,杨学斌已经穿好外套开始往外走,乔达才一手拎着他的包,一手拨打着电话紧跟在后面。
电话是王忠和接的,他就在现场,今天也是他陪着投资商做的现场考察,结果就被一起堵在机械厂办公大楼里面了。
好在听他的意思,机械厂的职工现在只是包围住了办公大楼,喊着一些口号,还没有过激的反应,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毕竟人多嘴杂,群情激奋之下,难说会引起什么样的事端。
杨学斌告诉王忠和,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冷静,不能让事态有进一步的发展,他现在就在赶往机械厂的路上,最多十分钟就能够赶到,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先和工人们进行对话,稳定住现场的局势。
知道杨学斌就快要赶到了,王忠和也是松了口气,说已经通知了县局那边,警察很快就会赶到,控制住局势应该没问题。
杨学斌再三的强调不能让局势恶化,要稳定,一切等他到达现场再说,这才把电话挂断。
这边电话刚放下就又响了起来,是齐越刚打过来的电话,说是刚才一直都在拨打,可总也接不通,应该是和王忠和通话当中的事情。
杨学斌也没心思多废话,直接命令齐越刚带队亲自到现场,不能出事儿,也不能有过激的行动,必须要稳定住现场局势。
齐越刚也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发生这样的事情,不出事情便罢,万一出现伤亡,全县的领导都得受处分,当时就大声接受命令。
这一路上电话不断,接下来就是韦清远的电话,现在他还在市里,正往回赶的路上,两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不能出事儿,否则都会挨板子。两人在这一点上倒是相当有共同语言。
皇明县机械厂距离县政府并不算远,坐车的话也就不到二十分钟的路程,几个电话打完,前面已经能够看到机械厂的大门。
只是现在路上的人可真不少,有些人穿着机械厂的灰色工作服,不过大部分都是一些看热闹的群众,国人喜欢扎堆看热闹的天性,在这种时候发挥得最真切。
杨学斌坐车来到厂门口的时候,门前已经被七八名警察拦住了,有些想要进厂的机械厂职工就被挡在门外,双方正在说话,不过机械厂的职工火气已经上来了,推搡着想要进厂,吵吵的声音也不小。
“我们下车去看看。”杨学斌推开车门直接下车。
乔达才当时就是一愣,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杨学斌已经下车了。
当时心里大急,现在形势复杂得很,县长万一出个闪失,他就算是死也赔不上。
于是他也急忙下车,跟在杨学斌的身后,想要劝县长回车上去也不敢,也就只能跟着了。
面对着前面四五十口子机械厂的工人,杨学斌浑不在意,直接走过去,大声的说道:“你们都是机械厂的工人吗?我是杨学斌,现在你们都听我说。”
这些机械厂的工人刚开始还没听出来是杨学斌,结果有人提醒之下,知道是县长亲自过来了,也就渐渐的都收住声,想听听县长要说些什么。
杨学斌来到皇明县之后所做的一些事情,还是能够让大家伙认同的,民声相当的不错,所以他说话还是比较的有威信。
“你们想进厂去吗?正好,我也是,那就跟我一起进去吧。不过先说好啊,我是过来解决问题的,你们也要有解决问题的态度,最起码的秩序要有,所以就请大家选出几个代表和我一起进去吧。”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 会谈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3…12…30 1:30:13 本章字数:3245


机械厂的职工们顿时都沉默下来,现场也是为之一静,选出几名代表和县长一起进去,这让他们都有些犹豫。
人多的时候胆气才会足一些,单独的选出来几个代表,就完全不同了,也是对自身的安全有疑虑,担心会遭到秋后管账。
当然也有一些职工是对杨学斌有些不同的观感,都听说过县长的年轻,可这也太年轻了吧?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一般,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职工们有疑虑。
杨学斌今天穿着藏青色的风衣,自然也是名牌,保暖贴身质料顺滑,黑色的西装裤和皮鞋,整个人都显出一副利落精干的气质。
他高大健壮的身材,脸上还带着和煦的笑容,给人的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再加上已经在县里有了良好的口碑,所以他对劝服这些职工还是有一些把握的。
看到职工们都有些犹豫,杨学斌神态越发的放松,笑呵呵的说道:“我是你们的县长,当然要为你们解决问题,选出几名代表,就是为了更好的沟通。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不会因为今天的事情被找后账,大家不是信不过我吧?”
杨学斌心里知道,话说得越直白,越是容易让大家接受,实际上也是如此,职工们听到县长都这样说了,心里都放松套装,一会儿工夫就选出三名代表,准备和杨学斌一起进厂。
这时候,厂内跑出来几名警察,最前面的就是齐越刚,急忙跑过来向杨学斌做汇报。
此次因为事态发生得比较紧急,他带过来有三十名警察,除去门口负责维护秩序的之外,都在厂内的办公楼前面。
现在那边的局面正在僵持之中,不过有了警察保护,倒是不用担心职工会冲进办公大楼了。
就算是这样,杨学斌是急着尽快起到现场,群众聚合在一起往往最容易出事儿,一点小小的摩擦就会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越早解决越好。
“你再继续召集人手,门口这儿再多安排一些人,维持好秩序,不能出任何的问题。”杨学斌一边往厂子里面走,一边吩咐道。
对于这种事情,齐越刚当然也不敢有任何的懈怠,点头表示明白。
进厂之后是一个不大的厂内小广场,四周都是一些低矮的建筑,最显眼的还是东南方面的一栋六层的建筑,就是机械厂的办公大楼,看成色和旁边的建筑就有明显的不同,应该是最近几年才建好的。
杨学斌沿着厂内的道路往办公大楼走,这段距离差不多有四五百米远,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在脑海里面把县机械厂的资料梳理一下。
皇明县机械厂建厂时间差不多有三十年,当初也能算是县里的明星企业,生产矿山机械等等产品。
不过厂子红火的时间只有十来年,就渐渐的开始走下坡路,等到改开之后,厂子就更加陷入到困难当中。
这些年也只能苦苦的挣扎,平时也多靠县里的接济和银行贷款渡日,是县财政的一个大包袱。
原本杨学斌对机械厂的处理是有云将腹案的,就是进行改制,转变机械厂的经营思路,让机械厂重新焕发生机。
只是国企改制比较的敏感,再加上机械厂虽说比较困难,却也能够临时维持下去,杨学斌就考虑着先放一放。解决好皇明县的经济发展问题,再回过头来处理机械厂,就会简单得多。
其实这件事情到现在算是有些眉目了,却没想到在这个时候爆发出职工围攻投资商的事情,这让杨学斌心里真是有些郁闷。
走近了办公大楼,已经可以看到门前围着上百的职工,这些人被二十来名警察挡在大门前面,有些推搡的动作,不过并不激烈。
看起来局势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杨学斌心里也松了口气,急忙走上前去,大声说道:“大家请安静,我是杨学斌,有什么事情可以和我谈,我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好大家的事情。”
人群顿时就是一静,随着杨学斌的走近,纷纷让开一条道路。警察也趁机派出来五六个人,接杨学斌走过人群。
杨学斌来到办公大楼的门前站好,然后转身,继续说道:“你们都是机械厂职工,对吧?”
得到肯定的回复之后,他又说道:“我知道厂子现在比较困难,不过县里也一直都在努力想办法解决这个难题,今天请投资商过来考察,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投资改变厂子的现状,大家为什么还要反对哪?”
“县长,我们知道你是干实事的,可是厂子是被人祸害的,我们要求公道。”
“对,厂子那些当官的都该抓,就是他们把厂子祸害了。”
“别听他的,他和那些当官的都是一伙的,就想把厂子卖了。”
“我们反对卖厂!”
“想把厂子卖了,把我们赶走,门都没有,我们不答应!”
职工们纷纷叫嚷着,现场比较纷乱,杨学斌听得也是眉头深蹙,对厂子的现任领导还有王忠和有些不满。
当时请投资商来考察的时候,杨学斌就考虑到厂子职工的想法,强调一定要做好宣传,不能让厂子的职工心有疑虑,结果还是弄成这个样子。
“请大家静一静,这样没办法商讨问题,请大家选出三名代表和我一起进办公楼,咱们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一定会找到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杨学斌挥着手说道。
“别打马虎眼了,你们当官的想什么我们不知道?就是想抓领头的对吧?我们不上这个当。”
“我们就在这里等你们解决问题,今天不解决问题就别想让我们走。”
“是啊,想我们象于金宝他们那样上当?没门。我们不会再上当了。”
职工们这下似乎是被触动了某根敏感的神经,群情越发的汹涌,都有不少人开始往前冲了,幸亏有警察手拉着手挡着,不然能直接冲到杨学斌的身边。
杨学斌眉头深深的皱起,关于于金宝的事情他也了解一些。
以前是机械厂的一个车间副主任,比较有人望,因为厂子欠工资不发的事情带着职工闹过两次,后来就被抓了,现在正在服刑,如此也就难怪职工有这样的反应。
不过形势不能再如此激化下去,必须要让场面稳定,并且也得让职工选出代表进行会谈,不然人多嘴杂,根本没办法解决问题。
“大家请静一静,我们都想解决厂子的问题,是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