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兰芝固执的说:“在咱家住一天,我就得管着他们,让他们知道啥叫对错。”
宝贵没办法了,无奈的说:“你管吧,这样能给咱家省钱,一个星期才吃一次肉。”
兰芝听他这么说,也被逗笑了。
兰芝的哥哥从拘留所出来,也没过来接孩子,还是俩大的回来,才把俩小的捎了回去。
第762章 养儿防老
这俩大的说:“姑姑,你还得再给我们一些钱,俺爹回来了,可家里没一分钱了,我俩这个月的伙食费,该交了。”
没办法,兰芝只有往外掏钱。俩小的听说能回家,都高兴了,吃过午饭就催着哥哥走。
看来,在姑姑家住了半个月,他们也觉得不好,起码没在自己家好。
孩子们回家了,兰芝和老师都松了一口气。
哪里知道,到了星期六,四个孩子又来了。俩小的还把衣服和书包带来了。
进门看见兰芝就哭:“姑姑,俺俩还是跟着你过,被你打死也不回家了。”
还是俩大的说明了原委,原来兰芝的哥哥回来后,就被要帐的堵了门,家里剩下的二百多斤粮食,也被人拿走抵了帐。
俩大孩子入伙在学校吃,可俩小的和他自己得吃饭啊,只好在集市的馍店里赊着吃。
家里除了馒头,还有一些面粉,连口咸菜也没有。兰芝的哥哥无奈之下,只好去窑厂干活,窑厂是计件工资,每天又热又累。
兰芝哥哥个子大力气足,常年干农活,也不怕吃苦,每天也能挣三块多钱。
窑厂别说按天发工资了,按月都不能保证,孩子们又想起姑姑的好来,熬到星期天,俩小孩子就说想去姑姑家,俩大的也想给姑姑要钱,给他们父亲说了一声,就都来了。
兰芝问几个孩子:“你们到姑姑家来,你爹是咋说的?”
俩大的相互看了一眼,都没吭声,俩小的抢着回答:“俺爹说了,他没本事,让俺找奶奶去。”
兰芝娘骂道:“这个丧良心的东西,我白担心他了,出来不说来看看我,推给瘫痪老婆子四个孩子,我就是好好的也没能力养你们啊。
这哪里是养儿防老啊,这是养了个祖宗,把他养大了不算,还得替他养儿子。”
老太太越说越激动,对四个孩子说:“你们不是都想跟着我吗,行,咱们都回家去,你姑姑一个月给我四十块钱,吃好的不够,吃饱还行,也省得你们姑姑落寒掺了。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四个熊孩子,心里都恨着你们姑姑,嫌你们姑姑小气,没供着你们大吃大喝,没让你们随意花钱。
一个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年纪不大坏心眼子不少,明着不敢说背地里使坏。”
说道这里,她指着两个小孙子:“就你们俩小东西,把你们弟弟的玩具都弄碎,玩坏了没啥,你们故意的用刀子拉的稀碎。
你们现在还小,就敢用刀子切玩具,长大了是不是得用刀子捅你们姑姑,可真是你们娘的好儿子。
听说你们爹回来了,你们都高兴往回跑,以为还跟原来那样,顿顿下馆子享福啊。
他好歹还能让你们吃饱了,顿顿白面馒头,你们就受不了啦,又跑回来找你们姑姑,你们咋不想想你们爹,每天出大力吃的也是和你们一样。
这是真的不要一点脸了,一个个五大三粗的,让我个瘫痪老婆子养着。”
老太太支使俩大孙子:“你俩回家去拉辆地排车来,把我接回家,奶奶回家领着你们过日子去。”
老太太气得浑身发颤,兰芝一边拍着她的后背,替她顺气,一边劝她:“您老人家这是咋啦,给自己的儿子孙子,值当的生这么大的气吗?
几个孩子过来,我又没说啥,咱以前啥样还啥样,又不是不能过,您快消消气吧。”
“能过啥啊,自打这几个孩子来了,你就没过一天心静的日子,他俩哪天不惹事。你婆婆怕自己的孩子吃亏,都不敢让孩子们在家待。
兰芝,他们要是好的,你管他们我也认了,可你看到他们那样了吗,一个个好吃懒做不说,都还是心狠的。
他们都这么大了,没下过一天地,连口热水也没给你哥烧过。二千多都让他们败坏光了,现在家里穷了,你哥哥咋说也没饿着他们吧,这就不要家了,跑你这里继续享福来了。
要真是那懂事的孩子,这么大了,也该学会做饭了。你哥挣钱,他们在家给你哥做饭,一家子咋着也比原来好过,起码能吃饱穿暖了。
像这种无义不孝的东西,早晚是祸害,我老婆子命孬,摊上这样的儿孙没办法,可不能再连累的你也不能过。”
兰芝娘这次是说啥也得走,一俩声的催着孙子回家拉地排车。兰芝哪能真的让她娘自己回去,只好说:“娘,你要是真想走,我明天让宝贵去送您。”
老太太同意了,不过还是把孩子们给撵走了,让他们先回家收拾一下,自己明天就回去。
“小老妈妈”过来劝她:“老嫂子,您说啥也不能回去,这寒冬腊月的,您回家就起不来了。孩子们还小,您给他们上劲犯不着。”
兰芝娘这次倒是想明白了:“大妹子,我糊涂啊,一辈子偏心儿孙,亏待了闺女。这是老太爷看见我了,给我的惩罚,自打我瘫痪了,才看清自己的儿孙是啥样的人。
他们的心真狠啊,从来不管我死活,一口水都不给我端。幸亏兰芝和宝贵俩个好孩子,真心实意的疼我,我这才过了几个月的好日子。
谁让我没那个命哪,躲到闺女家里还不行,一个个的都贴上来。我以前想差了,亏待了闺女,现在明白过来,不能拖累闺女一辈子。”
看母亲执意要走,兰芝下午也没上班,给母亲操兑过日子的东西,哥哥出事的时候,她去看过了,家里除了衣服和被褥,连家具都没有了。
兰芝自己家有原来结婚的家具,柴米油盐都得现卖,光是馒头,兰芝就在食堂里,预订了五十斤。
宝贵和她商量,老太太这次回去,不管花多少钱,都得给老太太找个保姆。
第二天她们回去的时候,拉了满满一货车的东西,主要是家具多。兰芝把自家原来的床,都给他们拉去了。
他哥家的五间大瓦房,新打的床都被要债的搬走了。只剩下原来的两张破床。
第763章 下狠心
他们到家的时候,兰芝的哥哥和四个侄子,倒是都在家,家里也扫干净了,全都是空荡荡的房间,打扫起来也容易。
村里人看见老太太又回来了,还带着这么多的东西,全都议论纷纷。
“老太太可真糊涂,那样子走的也不寒心,儿子把家输干净了,这是把闺女的家给搬过来了。”
“上次兰芝就不该管她,要不筋都该沤断了,儿子家再困难,她还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去闺女家要东西。”
和兰芝关系好的姐妹,都说她傻。“兰芝,你咋这么傻啊,你哥把家里输得干干净净,你这又给他置办齐备了,他不知道遭难,回头还敢输出去。”
兰芝无奈的说:“俺娘非得要回来,我有啥法啊,总不能看着她受罪。”
“兰芝,你也别怪我们说话难听,受罪也是她自找的,你哥和侄子哪个能伺候她。说句难听的话,连口热水她都喝不上。
现在可不是热天,你娘自己能照顾过来自己,这寒冬腊月的天,她连床都下不来,这日子可咋过。”
兰芝拜托她们:“你们帮我找个保姆,二十不行我出三十,我娘确实离不了人,我哥出去就是一整天,指望俩小的还真不行。”
几个姐妹告诉兰芝:“你出四十恐怕也没人干,你四个侄子都不省心,一个不如意就敢动手。他们可都有把子力气,万一打出个好歹来,人家也犯不着。”
兰芝还真犯了难,宝贵就想把老人带回去。老太太坚决不依,她躺倒床上,把儿孙和女儿女婿都叫到跟前:“我以后就在家里过了,兰芝你还是按以前商量好的,一个月给我四十块钱。你出这些钱够多的了,以后你哥哥和侄子再去你家,你一分钱也不用给。
你给我养老是该的,没义务养着他们。他们年轻力壮的不给我养老,总不能再让你养着他们。”
老太太说完,就一连声的催兰芝和宝贵回家,连饭都不留他们吃。
“你俩赶紧回去吧,孩子们小,长时间看不见你该闹了。我在家里你们也别惦记,你出东西,你哥出力气,他们要是不伺候我,我就找大队干部评理。”
兰芝哪能放心,问她哥哥:“哥,你到底咋想的?”
兰芝的哥哥自他们回来,就耷拉着头没说过一句话,到了这个时候,才抬起了头:“我能咋想,家里要啥没啥,吃喝都是赊的,我得去窑厂干活,白天不在家,咋照顾咱娘。你这时候把她送回来,不是添乱吗。”
兰芝娘问儿子;“我在你妹妹家住的好好的,你让四个孩子都跟着我住,我个瘫痪老婆子,指望啥给你养孩子,你不要脸我还要脸哪。
我闺女给我盖的屋子,我再不回来,早晚得让你给输出去,我死了连个停尸的地方都没有。
你妹妹每月给的这四十块钱,你们要是想好好的过,就都听我的,老实本分的过日子。要是还和以前似的,也行,咱们一天花光了,剩下的靠赊着吃,下月你妹妹给了钱还账。
你们不伺候我也行,我早死早托生,也给你姑姑省钱了。你们不是都愿意跟着我过吗,我死你们也跟着去死吧。”
老太太这次是真的下了狠心,兰芝给她钱的时候,她就要了四十块钱,多一分也不要。
“兰芝,你也不用经常过来,一个月给我送一次钱,帮我收拾收拾。”
兰芝哪能一个月来一次,一个星期就来一趟,每次来都带五十斤馒头,正好够吃一个星期的。
一斤馒头三毛五,五十斤就是十七元五毛钱,一个月光是吃馒头,就得七十多,这还不算俩入伙的孩子。这一大家人,一个月最基本的生活费,就得一百多。
要不是兰芝帮衬着,这一大家子确实得去要饭,馍店也不是做慈善的,能让你一直赊着吃。
兰芝哥哥白天上班,早晚回家做饭,中午俩孩子放学后,能烧开水溜馒头,吃馒头啃咸菜,凑合着填饱肚子。
俩孩子整天吃咸菜,肚里没油水,饭量可真大,中午一个人就得吃四五个大馒头,兰芝哥哥出重力不发钱,每天都得在家里带干粮,到窑厂里溜热了吃。
说到底也是俩十来岁的孩子,兰芝娘又不能起床,馒头有时候也溜不透,外面热里面还是凉的。小孩子吃了没事,老人吃了就拉肚子。
又没人专门伺候,难免弄到床上衣服上,孩子们能给拿出去就不错了,他们自己的衣服都不想洗,还能给奶奶洗衣服。
兰芝哥哥干的是重体力活,回家连饭都不想做,看儿子会烧锅了,做饭的事情就交给了孩子,他也不给老人洗衣服,幸亏兰芝每个星期都来,给老人收拾干净了。
这是寒冬腊月,放一个星期除了味道不好,也没别的,要是在夏季,肯定不能要了。
为此能让老人舒服点,兰芝给老人做了好多小褥子,方便老人换,就这老人的屋里也整天臭烘烘的。
关键是老人的便盆倒的不及时,俩小的能给老人送俩热馍就不错了,倒便盆他们都嫌脏,等兰芝哥哥晚上下班后再倒。
俩熊孩子平时嫌奶奶屋里臭,支使他们都不愿意动弹,装聋作哑。可给奶奶要吃的,却不嫌臭了。兰芝每次来,都给她娘买些点心,怕孩子们不靠谱,饿着老人。
四个孩子知道老人手里有钱,每天变着花样的要。现在他们都学精了,知道找学习当借口,不是说买笔,就是买本子,俩大的还说老师让买学习资料。
总之,兰芝给的四十元钱,不到半个月,就被孩子们给要走了二十多,老太太发现问题不对了,谁要也不给了,让他们找自己老子要。
兰芝哥哥哪有钱啊,老板说了,他们的工资到年底一块结算。
老太太不给钱,几个孩子就等姑姑来了,都给兰芝要。兰芝倒也干脆,直接给他们买本子笔,资料费也直接交给老师,几个孩子都傻眼了。
第764章 打纸牌
有时碰到老太太生病,兰芝就在娘家多住两天。家里俩孩子白天在托儿所还好说,晚上想妈妈就闹。服装厂到年底了,事情也多。两下里扯心,兰芝和她娘两个,眼看着都往下瘦。
宝贵跟着来过两次,想把老太太接回去,老太太说啥不走,她怕几个孩子都跟她去,搅和的闺女家也不得安生。
上次最小的那个,把智茹的头皮拽出了血,老太太至今害怕,小孩子下手没轻重,不能再给闺女招祸灾。
在家几个孩子也打架,不过村里人都知道他们的底细,教给孩子躲着他们,实在不行大人拉个偏架,没有奶奶和母亲护着,他们四个再抱团,也沾不了光。
吃过几次亏,几个孩子就明白了,轻易不敢找事惹麻烦,说是去上学,俩小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教室外面站着。
要不是兰芝给他们出学费,估计早就失学了。其实他们上学和不上学没啥区别,也就在姑姑家那俩星期,他们才做过作业。
老太太回来,也就是能看着他们吃饱了,至于学习什么的,想管也不懂啊。再说了,他们在姑姑家俩星期,实在是太不像话,老太太才疲了心,带着他们回家的。
学好是指望不上了,老太太现在就盼着他们长大成人,老实本分的种地,能过个安生的日子,饿不死就行。
兰芝的俩个侄子跟着奶奶回去了,哪里知道,他们把赌博的恶习带给了孩子们。
星期天的时候,几个孩子写完作业,正想开录像机看动画片,志斌却说:“看动画片没意思,咱们打扑克牌吧。”
志斌说完,就从书包里掏出一副扑克牌,双手熟练的洗着,纸牌都毛边了,看来没少玩了。
悠悠和志高、迪迪三个人,现在上初中,和小学的作息时间不一致,除了星期天,平时在一起的时间,真的不算多。
悠悠问他:“志斌,你哪来的纸牌?”
“我给姑奶奶要的,这是咱们点(这里的人们把代销点简称为点)里最好的牌。”志斌自豪的说。
几个孩子都兴致勃勃的说:“打牌好,咱玩啥?”
只有智萍和志新没有兴趣,他俩自己跑去开录像机。
志斌提议:“咱们打八丁吧,这个赢钱快。”
啥,赢钱。这货竟然敢赌博,悠悠被震的发呆。
迪迪问他:“志斌,你们敢赌博,老师不管。”
志斌小声的说:“那能让老师知道,我们放了学偷偷的玩,不信你问智茹。”
智茹也知道不对,小姑娘难得的红了脸:“我们做完作业,收拾好后院才玩。”
看来他们也知道对错,只是自制力太差。
现在各家喂家畜打扫后院,基本上都是孩子们的活计,家长晚上都去麦芽糖厂加班干包装,孩子们在家干啥还真没人过问。
韩屯村的孩子都懂事,自觉帮着家长做家务,学习成绩也好,轻易的没人打架,至于吵架拌嘴闹个小矛盾,小孩子猫狗脸,一会的工夫就忘了,还真没人当回事。
关键是老师教育的好,一个班二三十个学生两个固定的老师,任课老师对孩子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就是单独辅导也能顾得过来,孩子们的成绩一直很好,差生也能靠八十多分。
现在县乡教育部门,期终考试都是县里统一组织,每个学校班级都参与排名次,期中还举行这种学习比赛,对学校和个人进行奖励。
韩屯村联中一直在县里是前几名,县乡的奖励不算高,可韩屯村的奖励重,每次的奖金都在千元以上,分到老师手里,高的超过百元,比工资都高。
韩屯的孩子在班级排名有前有后,可在全乡镇的排名,都是在前面,单科成绩就没有低于八十分的。
孩子们学习好,在家也勤快,家长都忙着上班,还真没人过多的注意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时间,到底在干啥。
特别是冬季,二爷的麦芽糖厂包装用工多,村里人都去帮忙,晚上通常加班到十点,家里没大人,还真成了孩子们的天下。
就是这个疏忽,孩子们都学会赌博了,家长就没一个发现的。
迪迪和志高俩人,还真不知道他们怎么用扑克牌赌博的,志斌和智茹俩人现场教学,他俩还没说完,迪迪和志高就明白了规则,四个人很快就玩了起来。
纸牌打八丁非常简单,四人玩每人手里八张牌,三人玩每人手里九张牌。以大压小,间杂着对子和单张的不同玩法。
打八丁四张牌为一丁,每人两丁够本,多的赢少的输,打一把算一次帐,就这么简单。
其实打八丁和牌九的玩法大同小异,只不过是从骨牌变为纸牌了。
打八丁上手容易其实也有许多讲究,即是各自为营又可联合作战,这就为作弊创造了机会。
悠悠刚穿过来的时候,孩子们没钱买扑克牌,用硬纸片自制扑克,玩的就是打八丁。
那时候可是单纯的玩,虽有输赢,可没见过玩钱的。那时别说孩子们了,就是大人一分钱恨不能掰开花,谁舍得用来赌博。
七七年韩屯村看鱼塘的,在窝棚里赌博就是玩的打八丁,被公社抓去出了俩月的义务工。
没想到现在生活好了,孩子们手里有了零花钱,打八丁竟然从单纯的娱乐演变成了赌博,连孩子都参与进来。
志斌他们玩的打八丁,一丁一分钱,应该是最小的赌博了,可是不到一个小时,迪迪和志高就输了二毛多。
志斌和智茹俩人赢了钱沾沾自喜,志高没钱了,伸手给悠悠要:“悠悠姐,给我五毛钱,我就不信了,能玩不过他俩。”
悠悠把钱给了他,说道:“志高,姐发现你有当赌徒的潜质。”
赌徒可不是好话,志高不乐意了:“悠悠姐,你换个好词。”
迪迪也发对:“姐,言重了,块儿八角的不算是赌博。”
悠悠看着他们:“好,既然不是赌博,那你们别玩了,收摊看动画片。”
第765章 自制力
志高不乐意的说:“姐,让我们再玩一会,我把输出去的钱捞回来。”
智茹也说:“悠悠姐,让我们再玩一会吧。”
志斌也眼巴巴的看着悠悠,双手熟练的洗着牌。
看他们四个心急难耐的样子,悠悠也没强制制止:“行,你们玩吧。”
堵不如疏,悠悠今天倒是要看看,几个小东西到底有多大的自制力。
一直到中午十二点,悠悠做好午饭喊他们,几个孩子还在玩着。听悠悠说十二点了,赶紧把手里的扑克扔一块,央求道:“姐,好姐,你可不能告状,给大人说俺们玩牌了。”
悠悠故意的说:“你们玩个牌,有啥不能说的。迪迪,咱俩小时候,可都打过八丁。那时候还是用纸片自己做的。”
迪迪不好意思的说:“咱小时候就是纯碎的玩,那玩过赌钱的。”
悠悠对他们说:“你们也都知道赌钱不对啊,我可告诉你们,谁要是敢在外面赌钱,不用告诉大人,我就饶不了你们。”
现在留在家里的孩子,悠悠是最大的,志高虽然也和悠悠同岁,可他没有悠悠生月大。
别说他们了,就是智慧和昊昊他们几个大孩子,对悠悠的话也比较信服。
几个小的赶紧表示:“姐,我们保证,往后不在外面玩,你也别告诉家里的大人行不?”
“行!”
“耶!”一个简单的协议达成了,几个孩子高兴的又蹦又跳。
吃过午饭,几个孩子没用催促,都自觉的上楼写作业去了,等悠悠收拾好上去的时候,几个人已经写完作业又打上牌了。
“把手里的牌放下,作业拿出来给我看看。”
悠悠给他们检查作业,几个人也没觉得有啥不对,就连和悠悠一个班的志高,都乖乖的把作业拿了出来。
智萍和志新俩个,献宝似的抢着说:“悠悠姐,先看我的。”
现在老师布置的作业少,基本上就是课文后面的那些,很少有课外作业。语文课本后面的抄课文或段落,就是比较重的作业了。
平时在学校就能做完,即便是初中生,多了早读和晚自习,平时的作业都是在学校里完成。
星期天作业稍微多些,可一个星期休息一天半,最多两个小时就能做完。
兰芝的侄子每天晚上做作业,主要是他们在学校不写。小学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一节自习课,就是让学生做作业的。
所以说,现在的孩子还是比较幸福的,课余时间长,虽然缺少玩具,可童年的时光过得非富多彩。
几个小的作业都写的比较好,也没出现错误。志高今年初三,作业量大些,为了玩牌,不仅写的潦草,还有几处错的地方。悠悠把错处给他标了出来后,就把作业本递给了他。
志高倒也干脆,把手里的牌递给悠悠:“姐,你接着我的玩,我从新写作业。”
悠悠出手,还能有他们赢的份,不到俩个小时,就把三个人的钱都赢了过来。
小孩子玩牌多简单啊,不懂技巧也不考虑,单纯的比大小点,一两分钟就能玩一把。
一把牌输一分钱,俩小时就得一元多钱。
志斌哀嚎一声:“我的一块多钱啊,就这样都没了。”
智茹苦着脸:“我都快两块了。”
他们三个不甘心,都对悠悠说:“姐,再给我们一块钱,我们就不信了,今天还能一直输。”
悠悠告诫他们:“看到了吧,这才两个多小时,你们就输了一块多,要是一天玩十个小时,得输十几块,一个月就得四五百元。
咱们小孩玩的是最小的,一丁一分钱。兰芝哥哥他们大人,玩一丁一毛钱的,他一个月输了五千多,家里一粒粮食没剩,还欠人家好多钱。
你们要记住,小牌危害大,赌博坚决不能沾。”
志斌把扑克牌收拾好,就递给了悠悠:“姐,你放着吧,我们都没一分钱了,想在外面玩也不行了。”
说完就赶紧辩解:“悠悠姐,有钱也不在外面玩了,男子汉说话算数。”
悠悠接过扑克牌,看着一半新一半破的扑克,对他们说:“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知道扑克牌代表的意思吗?”
志新和智茹都摇头:“不知道,扑克牌能有啥意思?”
迪迪不急不忙的说:“你俩以后有时间多看些书,别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良的事情上。”
志斌问迪迪:“哥,你给讲讲扑克牌代表的意思呗。”
迪迪还真知道,他从悠悠手里拿过扑克牌,边讲边把扑克摆成了四排。红桃方块梅花黑桃每种按照大小排成溜,大小王领头。
扑克牌的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它的设计和发明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说扑克牌是历法的缩影:
54张牌中,2张是副牌,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它52张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分别用桃、心、梅、方块来表示,其中黑桃、梅花代表黑夜,红心、方块代表白昼。
每个季度有13个星期,扑克牌每个花色正好为13张牌。每个季度平均为91天,1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正好是91点。
扑克牌中的J、Q、K共有12张,表示一年有12个月。
4种花色点数之和是364,再加大王的一点为365,是一年的天数,若再加小王一点为366,正好是闰年的天数。
扑克牌中的四个花色还有不同寓意:黑桃表示橄榄叶,象征和平;红桃是心形,表示智慧;梅花傲霜雪,表现坚强;方块表示钻石,意味着财富。四种花色是人们在一年中的美好愿望。
扑克中JQK也都有各自的意义。
黑桃K:戴维,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戴维。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在国王k牌上经常有竖琴的图样,其头发是向外卷的。
红桃K:沙勒曼,是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他叫沙勒曼,最早用凿子在木板上刻他的人物像的职员,因为不小心凿子滑动后把上唇的胡子刮掉了。此后,印红桃国王牌都是以这张画为标本。因而,只有红桃中才有没有胡子的国王牌,其头发向内卷,把剑举在头后。
第766章 赌博挨揍
方块K:朱利亚?西泽,他是罗马的名将和政治家,统一了罗马后,当了罗马帝国的独裁者。他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此后,在四张国王k牌里,只有红方块的国王是侧面像,其头发向内卷,手持战斧。
梅花K:亚历山大,是最早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王,他的衣服总是佩带着配有十字架的珠宝,这是梅花k国王的特点,其头发向外卷。
黑桃Q:是希腊智慧和战争女神帕拉斯?阿西娜,在四位皇后中,惟有此皇后手持武器。
红桃Q:名叫朱尔斯,她是德国巴伐利亚人,嫁给英国斯图尔特王朝的查尔斯一世。后来,查尔斯一世因实行残暴统治被处极刑,朱尔斯改嫁去了英国。
梅花Q:寓意着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以红色蔷薇为象征,约克王族以白色蔷薇为象征。两个王族经过蔷薇花战争后,取得和解,并把双方的蔷薇结在一起。所以这位皇后的手上就拿着蔷薇花。
方块Q:是莱克尔皇后,她是雅各布的女儿。雅各布是旧约《圣经》中约瑟夫的父亲,他共有12个儿子,在以色列建立了12个部族。这些人物制式逐步被各国所接受,一直沿袭至今。
黑桃J和方块J:分别为查尔斯一世的侍从霍克拉和洛兰。
红桃J:为查尔斯七世的侍从拉海亚。
梅花J:是阿瑟王故事中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迪迪边讲边把扑克牌拿在手里,让孩子们观看清楚。他的精彩讲解,把几个孩子都震住了,看着他手里的牌,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惊叹。
“真的唉!”
“还真是这样!”
“迪迪哥,让我再看看。”
到了晚上,悠悠就食言了,她没去上学,去姥姥的代销点,把村里孩子赌博的事,告诉了舅姥爷他们。
接下来几天,村里的孩子都被大人修理了,自家的几个孩子没用长辈问,就主动承认了错误。
几个孩子中,迪迪首先回过味来,他说:“打八丁能作弊,悠悠姐经常诱导我们按照她的意思出牌,每次都对她有利,给我们挖坑。”
志斌和智茹经他提醒,都对悠悠有意见:“悠悠姐,你咋这样啊,这不是欺负小孩吗?”
悠悠理所当然的说:“姐这咋能叫欺负人,难道你们打牌不想自己赢,就盼着别人赢啊。”
迪迪若有所思的说:“姐,我看过一本书,说赌博场里赢钱的都是挖坑的,输钱的就是掉坑里的,原来不知道啥意思,这回是明白了。怪不得人们常说,吃喝嫖赌一样也不能沾啊。”
为了让孩子们打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