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本他们几个,吃的直呼:“袄依洗衣!”边喊边伸大拇指。
  韩屯村的孩子和他们接触多了,基本上都能听懂,知道是好吃,好极了的意思。大人们听了挺纳闷,“老骡子”惊奇的说:“好吃就得让他姨去洗衣服,日本的妇女真没地位。”
  山本认真的纠正:“是袄依洗衣,不是他姨洗衣。”
  “老骡子”看傻子一样的回答他:“肯定是你姨去洗衣,他姨你也支使不着啊。”
  山本一听更急了:“不是你姨洗衣,是袄依洗衣。”
  “老骡子”看着他,疑惑的说:“这孩子没发烧吧,我姨早就没有了,能给你洗衣,做梦吧。”
  一群孩子,被他俩给逗的,哈哈大笑,麦芽糖的碎霄都粘在了身上和脸上。
  个别孩子,还真被化了的麦芽糖沾住了嘴,越抹越沾,急得吱哇乱叫,大伙看着那通笑啊。
  大家都说,怪不得祭灶用麦芽糖,这东西用来封嘴确实好。
  这仪式准备前,悠悠就跟二爷打听过了,用麦芽糖祭拜灶王的缘由。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
  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麦芽糖献给灶王。祭灶时,还要把麦芽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一盘麦芽糖,一碗清茶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麦芽糖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有关长形的中空麦芽糖,也有一种传说:相传早在唐代,常州就开始用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曾作诗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至于康王赵构有无从中受到启发和得到勇气,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
  关于麦芽糖,悠悠专门找智脑咨询过,相关的内容还真多。
  麦芽糖是我国传统产品,风味独特,吃起来酥脆香甜,味道纯正可口,营养丰富,并有和胃顺气、止咳和医治便秘等作用,不仅是儿童喜爱的食品,大人也喜欢吃。
  麦芽糖加工方法简单,适合农村家庭生产。不过仅限于冬月生产,即便是寒冷的东北地区,最多也不超过五个月。
  后世的麦芽糖,手工制作的很少了。手工制作麦芽糖技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手工制作的麦芽糖,每公斤价格高达上千元。
  后世的麦芽糖大部分是用机器制作的,价格是低了,可口感也差了。
  悠悠从仓储园拿出几种麦芽糖,手工做的和机器做的都有。经过品尝,不仅是机器做的口感差,就是纯手工的,也和二爷做的没法比,脆度不够,香味也不正宗。
  这里面有制作技术的原因,也有原料的原因。后世的各种原料,由于大环境的污染,质量都和现在的没法比。
  后世的麦芽糖,一年四季都有买的,有专门的冷藏设备。包装也上档次,特别是手工制作的麦芽糖,包装更精致。
  而且大部分是独立的特制包装,用硬塑料制成各种包装盒,麦芽糖装到里面,磕不着碰不着,便于运输。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适合在网上购物。
  现在的麦芽糖,都是装在编织袋里,在集市上摆摊,把编织袋敞开口,便于人们观看挑选。旁边放些麦芽糖的碎块,方便人们品尝。
  麦芽糖体积大不压称,半斤就能称一大包,用泛黄的包装纸包上,回家放不了多长时间,遇热就融化,酥脆度和口感就差了。
  集市上的麦芽糖,一般是一元一斤,成本不到五毛钱,利润够高的。可麦芽糖生产时间短,运输困难,只能在附近的集市上卖,销量也不大。
  悠悠大体的计算了一下,按照二爷这个规模,一个小时的生产量大约一百斤。
  二爷这次制作的十几种麦芽糖,大约五百斤左右,人们品尝后,还剩三百多斤,立即被大伙给瓜分了。
  大伙拿着各种各样的塑料袋,自己动手,每种麦芽糖都装些,反正集市上卖的,都是一个价。二爷也没定价格,谁家要了,让道存记上帐就行。
  韩屯现在不缺塑料袋,自己村里就有制塑机和彩印机,各种塑料袋都能生产。一个30公分的白色的透明塑料袋,成本价不到一分钱。
  制塑机试生产做的各种塑料袋,都被大伙给分了,每家都有上百个,大伙都高兴。特别是家里的妇女们,用塑料袋装些小东西,特别的方便。


第646章 加工
  山本看到大伙手里拿的各种型号的塑料袋,特别的不理解,拉着悠悠就问了起来。
  村里的孩子们,也就能和山本他们做些简单的交流。要说深度的交流,还得靠悠悠来进行。
  悠悠解释清楚了塑料袋的情况,山本倒是没藏私,直接把方便袋的图形给画了出来,解释说这种袋子装东西最方便。
  村里人不懂,悠悠明白啊,这就是后世普遍应用的方便袋,也是白色污染的最大污染源。
  后世世界各国想尽各种办法减少方便袋的使用,可方便袋的用量依然数目庞大,其中的关键就是方便袋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没想到,这日本鬼子来到韩屯,阴差阳错的把方便袋画了出来。
  科技大的师生也在,悠悠想装糊涂,他们可都是明白人,很快就弄懂了其中的关键,大呼这种创意好。
  外国人的东西,大学教授都叫好,这就不是悠悠能阻止了的啦。
  方便袋又没有大的技术含量,只是个好的创意。科技大的师生说干就干,加上山本的技术指导。当天的下午,方便袋就制作了出来。
  从20公分到50公分,4个型号,都是加厚的材质,50公分的方便袋,装20斤的粮食完全没问题。
  方便袋和平常的塑料袋用料差不多,成本价没增加,可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用手提着就行。
  为了美观,山本还给方便袋设计了个卡通图案,是他们国家的动画片里的哆啦一梦。哆啦一梦的神奇口袋,能掏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用在方便带上倒也合适。
  各种方便袋一下线,大伙都说好,连夜加班制作了几万个,五十个一沓打成捆,当场就一家分了四捆,一个型号一捆。
  在韩屯的所有外来人员,也全都是四捆方便袋,大伙那个高兴,好像收到贵重的礼物,其实四捆方便袋的成本,不到2元钱。
  成本便宜,可国家对于塑料袋的定价却不便宜,一个30公分的长方形塑料袋,批发价格高达0。10元,还没听说有零售的。
  韩屯村的方便袋,也是准备卖的,价格就依据国家的定价,稍微高出一些。
  20公分的方便袋,一毛钱一个。30公分的0。15元,40公分的0。20元,50公分的0。25元,这价格确实高的离谱。
  村里人都说,咱这方便袋可是全国头一份,还是外国人给设计的,价格当然得高些。
  悠悠听了这话,是举双手赞同,在这经济落后的年代,价格高了,人们起码用起来爱惜些,起码不像后世,方便袋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
  山本个小鬼子,心眼是真贼,他第二天就带着翻译去赶集。临行之前,把悠悠叫上了,翻译不是本地人,对这里的好多方言,理解不了。
  悠悠跟着他们,第一次坐上了2。8升的皇冠汽车,减震效果真好,韩屯到平城的水洼集市,没有柏油路,跑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悠悠硬是没感觉到大的颠簸。
  水洼集上买麦芽糖的还真不少,竟然有十多家,这也和今年滩区种大麦有关。
  今年滩区的大麦大丰收,亩产在千斤以上,去壳后的纯粮也得有七百斤。
  大麦国家不收,其他人买些喝麦仁,五十斤够喝一年的。滩区的人们敞开了肚子吃,也足够吃一年的。
  大麦是做麦芽糖的主要原料,这里的人们自古就有做麦芽糖的传统,工具不是问题,每个村庄都有闲置的石磨,只要懂技术,就能开个家庭作坊。
  反正就两个月的制糖时间,卖出去就做,卖不出去就停,剩下几十斤也没大成本,亲戚邻居的分下,还能落个人情。
  山本开始还拉不下脸来,这家买半斤,哪家买半斤,买回来才尝。后来也入乡随俗,和人们一样,拿起摊子上的碎糖就吃。
  十几个摊子尝了个遍,山本就没点过头,最后带着一脸的遗憾,失望的离开了集市。
  回村的路上,他才把自己的看法表达了出来,这十几家的麦芽糖,都没二爷做的好吃,也没二爷做的美观。
  山本这次赶集,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看麦芽糖是如何包装的,可惜,集市上的麦芽糖包装,还不如韩屯那,全部用的是粗糙的包装纸。
  感情,山本这是又看中了二爷做的麦芽糖,他准备把麦芽糖带回国,可惜没有合适的包装。
  这个年代没有,悠悠的商城里有啊。硬塑料做的盒子,这个年代还没有,不能往外拿。可后世里手工制作的麦芽糖,包装精致种类多,总能找到一款合适的。
  智脑很快就筛选出了几十种,悠悠逐一的挑选。
  悠悠很快就找到了几种合适的包装,油纸上印着麦芽糖制作场面的版画,制成各种纸袋,是独立包装的首选。
  外面的包装袋,有种用粗布制作的,特别适合现在这个年代。
  包装盒有木质的,也有条编的。后世条编的包装盒,也是机器制作的。手工制作的都是工艺品,根本不可能做食品包装盒。
  木质的包装盒,后世也是机器化生产,都是集成板制作的,上面还有烙印图画,也是制作麦芽糖的场景。
  油纸彩印包装纸,韩屯自己有彩印机,这个不是问题,条编的小包装盒,韩屯人和石庙村的人,会编的大有人在,一个条编的盒子也就一块多钱。
  悠悠回到韩屯,就把山本的意图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姥姥,姥姥让悠悠把图片给复印了一份,拿起来就去找舅姥爷去了。
  具体咋操作的悠悠不知道,反正彩印的包装纸、粗布的包装袋和条编的包装盒都制作出来了。
  土黄色油纸印上红色的版画图案,显得特别的古香古色。各种麦芽糖都有独立的油纸包装袋,装袋全部靠人工。
  袋子的两头,用彩色的棉线系上,更加的具有乡土气息。
  二两一份,用粗布做的袋子装好,放到精致小巧的条编盒里。盒子上有活动的提手,携带特别的方便。


第647章 嘴严
  所有的包装,都是纯绿色环保材料,没用化工产品,就连红色的染料,都是用的国产植物染料。
  普普通通的麦芽糖,经过包装后,形象立马不一样了,跻身于高大上的行列。
  大伙看着包装好的麦芽糖,感慨的说:“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看来这货物也得靠包装,俺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好看的麦芽糖。”
  韩道伟刚算出来成本价,他说道:“一整套的包装做下来,光成本就是1。70元,二两麦芽糖才0。20元,加上人工费,就得两元钱了,身价倍增都不够本。”
  “高高三”不解的问:“爷们,你这是咋算的帐,身价百增就是二十元了,咋就不够本了。”
  韩道伟被他气笑了:“老高爷,俺是服您了,借您吉言,咱们都盼着能卖二十元吧。”
  在场的有几个日本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听懂了多少,反正“高高三”说的二十元被他们听进了心里。
  山本带着二爷做的糖稀和糖浆,再次去了省食品局,检测质量去了。
  他带着满意的检验结果归来时,韩屯村的麦芽糖已经包装完毕。看着包装好的各种麦芽糖,山本一连声的叫好。
  “有疙瘩!”
  “有疙瘩!”
  村里人听了,就问悠悠:“这小鬼子又发啥疯,有疙瘩是啥意思啊?”
  悠悠忍住笑,回答大家:“他是说太好了。”
  大伙听后议论纷纷:
  “这日本人说话可真怪,太好了还能有疙瘩。”
  “有疙瘩还能叫太好了,这是啥标准?”
  旁边的科技大师生,全都笑喷了。
  山本接着说:“刚回来,听他们说二十元的时候,就觉得价格太高了,看了这包装,我才弄明白,他们说太值了的原因在那,这条编的筐子,简直就是艺术品。”
  村里人都愣眼了,老高爷缺心眼子的话,还真一言成真,山本真的愿意出二十元的高价。
  山本不光是要各种麦芽糖,他还要熬制的糖稀和糖浆,这些东西倒是不用管季节,一年四季都能生产。
  糖稀国家的收购价是每公斤0。7元,山本在省食品站做过检测,质量是绝对的优级产品。
  鉴于他对麦芽糖的认识,他自动的认为二爷做的糖稀也是一绝,价格主动给了每公斤70元,糖浆是每公斤一百元,依然是百倍的价格。
  糖稀是制作甜品最好的添加剂,用糖稀制作的甜品,色泽好亮度大,松软可口,甜度适中。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从二战后的一片废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大量的日本企业进行海外扩张,大手笔的买买买。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污染,使人们对国外的优质农产品需求急增,特别经济落后国家的农产品,在日本人的眼里,都是健康食品。
  山本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才对韩屯村的农产品,特别的感兴趣,连续遭到两次挫败,也不敢压价了,这才有了天价的麦芽糖。
  也是由于语言的隔阂,才造成了这种误会。没想到“老高爷”的信口开河,给韩屯村带来了这么高的利润。
  其实这价格在山本他们的心里,也是非常便宜的。他们私下里议论,光是包装盒,价值就高于20元。
  可要不是“老高爷”无意中的玩笑话,打死韩屯村的人,也不敢要这么高的价格,这就是落后的悲哀。
  说到底,还是二爷他老人家的手艺好,集市上的麦芽糖多了,价格也便宜,才一元一斤,可惜质量不过关,山本他们看不上。
  用韩道伟的话说就是,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虽然集市上的麦芽糖,不能说是烂桃,可现在的小日本,正是有钱任性的时候。
  人家就是愿意出百倍的价格,买质量上乘的东西。对于瞧不上眼的东西,贵贱不要。
  山本需要的量大,光靠一条生产线做不过来,有二爷坐镇,在石庙村临时招了五十个工人,制作麦芽糖的生产线增加到五个,其他的人熬制糖稀和糖浆。
  村里上了年纪的妇女,都来厂里包装。包装计件计酬,多劳多得。其他的人只要有了空闲时间,也可以过来包装麦芽糖。
  就有一样,村里的孩子们从来不去工厂干活,空闲时间可以帮着家里干家务,学习玩耍。
  麦芽糖的厂房,也搬进速食面厂里,这个厂子的空房间比较多,二爷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厂长,手下领着五十多固定工人,还有几十个包装工人。
  二爷制作麦芽糖,从天亮干到天黑,没有自然光线,他老人家就收工。电灯光再亮,他认为和自然光还是有区别,成色不好把握。
  山本服气的就是这一点,二爷严把质量关,不受利益的引诱和驱使。
  冬季白天的时间短,韩屯的冬季,早上7:00天亮,下午5:00天就黑了,白天才十个小时。
  一条生产线每小时的生产量是100斤,五条生产线就是500斤。
  一个包装盒才二两麦芽糖,500斤就是2500盒。一天就得25000个包装盒。
  一盒的单价是20元,一个小时的产值就是5万元,每天50万的产值,说出去根本没人信。
  韩屯村的人,就这一样好,村里人对外是严格保密,大伙的嘴严着那。别说外人了,就是至亲好友,都不知道韩屯村的具体收入。
  韩屯的人,和外村人一样上班,工资也是相同的。每月发工资,大伙都是一块领,谁多谁少基本上都清楚。
  人们看到韩屯村的人,家家户户养猪养羊,大人没空,喂养全靠孩子们。
  韩屯的妇女,熬夜织布纺花卖钱,谁能想到,韩屯家家都趁十多万。
  其实说出去谁又能相信,小小的麦芽糖,每天能挣五十万,这比抢钱都快。关键是这项生意它本钱低,这完全是靠着二爷的技术挣钱。
  方便面和火腿肠投资四千多万,两样加一块,还没麦芽糖的收入高。
  可惜的是,麦芽糖只能生产两个月的时间。


第648章 展销
  二爷每天加一个小时的班,就能多挣五万元,可二爷认准的规矩,没有人敢破。
  大伙心里也明白,集市上这么多卖麦芽糖的,山本一家也没相中,就是因为质量差。
  包装这些都是小事,韩屯这样的包装,其实也不难,别的村没有彩印厂,简单的版画还是能印的,条编和粗布更是能买到。
  粗布袋韩屯就有服装厂,悠悠姥姥常年收粗布,刚收的机纺线织的粗布,质量好不褪色,做包装袋正合适。
  包装袋口用五彩棉线打成绳,穿在袋口上,轻轻一拉就系上了,简单方便,有富有乡土气息。
  石庙村二千多人,会条编技术的得有1500人,现在又是冬闲季节,听说韩屯收条编的盒子,全都投入到条编中去。
  他们村的簸箕柳,是今年新插的,头差长势弱,细小的条子多,编这种小型的盒子正合适。
  装芝麻糖的盒子比较小,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加班干,手快的能编四五个,手慢的也能编三个。
  韩屯的收购价是1。30元一个,三个就接近四元了,五个就是6。50元,一个月能挣贰佰元,在现在可是高收入了。
  就连新石庄的人,空闲时间都跟着干条编,每天八个小时的上班时间,下了班每天也能编两个。
  石庙村的人,一天最多能编出五千个包装盒,差额还有二万个。
  县委的李书记一个电话,外贸局的同志就来了。韩屯是他们的联系村,这点问题在他们哪里,就不是大问题。
  洪城县会柳编的专业村有几十个,二万的数量几个村就能承担下来。不过价格吗,为了他们的今后的业务着想,可就没有韩屯出的高了。
  幸亏,那些专业村都在县城的南面,离韩屯上百里路,平时这些村庄基本上和韩屯没来往。现在这个年代通讯和交通都闭塞,和石庙村的价格也没法比较。
  糖稀和糖浆的盛放工具,是山本自己选的,就是韩屯人用来种花的小口坛子。
  糖稀用五十公斤的大坛子,糖浆用一公斤的小坛子。坛子口先用油纸封口,外面再用胶泥糊上,胶泥的外面是彩印的油纸,商标图案和生产日期都印在上面。
  坛子的大肚上,贴上红色的倒福字,咋看咋喜庆。
  坛子是陶制品,十几里外就有个烧陶专业村,烧这种坛子还不成问题。
  自从有了气死鼠的洋灰缸,盛粮食的大缸就没人要了,他们的生意又恢复到从前,不紧不慢的过日子。
  坛子是山本亲自挑选的,价格这小鬼子就不管了,他们可是不负责包装。
  知道是韩屯自己掏钱,他们也没要高价,比市场价还低了些,毕竟韩屯村的要货量大,烧陶的专业村又不是只有他们一个。
  大坛子五元,小坛子五毛,这价格确实不算高。可二爷不是这么说的:“这二斤的坛子就要五毛钱,二斤的糖稀才七毛钱,一个坛子就快跟糖稀贵了。除了外国人,咱们国家的人,估计没这样干的。”
  这个年代工业落后,各种工业品供不应求,一个空玻璃酒瓶,就能卖一毛钱。新的价格更高,怪不得人们都买散装酒。两毛钱的酒瓶子,能买二两半散酒。
  各种包装最后都放到大木箱里,包装盒可以整整齐齐的摆在里面,一个大木箱五百盒。
  装糖稀的坛子,用木架子固定在木箱里,空隙处用大麦壳填充满,也非常安全。
  这一坛子糖稀可值钱了,50公斤糖稀就是3500元,坛子碎了就没有了。
  自打和山本签订了合同,韩屯村就开始大量收购大麦,每斤二毛钱。
  大麦每斤出纯粮大麦仁七两,按照这个比例,一斤大麦仁价格就是二毛八分五厘。小麦现在才买三毛钱,比小麦差了一分五厘。
  大麦仁比小麦仁好喝,可大麦面不如小麦面好吃。大麦仁一年最多喝五十斤,大麦面一年可得吃四百斤。
  大麦和小麦差不到二分钱,人们谁都想卖了大麦换小麦吃。以前是没收的,只能吃大麦面。
  现在韩屯村收大麦了,滩区的人们都高兴坏了,把家里的存的大麦都装起来,拉倒韩屯村卖。
  其实算起来,重大麦比种小麦收入还高,大麦产量高啊。去年滩区的大麦,亩产都在千斤以上,二毛一斤能卖二百多元。小麦亩产五百多斤,一斤三毛才卖一百五十多元,一亩地收入差了小五十元。
  韩屯村方便面厂子的外面,第一次这么热闹,卖大麦的比买小麦的都多,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韩屯村的三个厂子,每个厂子的外面,都排着队。火腿肠厂的外面是卖猪的,面粉厂的外面是卖小麦的,速食面厂的外面是卖大麦的。
  服装厂里人也多,他们都是来拿货交货的,不过他们没有拉地派车的,都是自行车,放到厂子里就可以了。
  有了大量的大麦,二爷每天发的大麦芽就多了,车间里到处都是泡着大麦的大缸。发好的大麦芽,现在用不了的,都烘干制成大麦芽粉,留着以后生产用。
  为了让山本安心,二爷专门用干大麦芽粉生产了一批产品,让山本拿着重新跑了一趟省食品站,测验的结果比新发的大麦芽还要好些。
  二爷解释说,干的大麦芽粉用量稍高,质量当然也好些。山本听了这个解释,更加的放心了。
  陈年的大麦发芽率降低,糖分也分解了,不过提前制成干的大麦芽粉,就没有这个后患了,当然产量不如鲜大麦芽高。
  去年河滩的村庄,由于年前种不上小麦才种的大麦。今年,人们早早的就把小麦种上了,没人想到韩屯会收大麦。
  就连韩屯村自己,也是把村里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小麦。
  不过要是把韩屯附近这些滩区村庄的大麦都收回来,足够韩屯村用一年的。
  韩屯村的人流量大了,村里的产品展销厅,生意正式红火起来。
  展销厅里,销售的全部是韩屯村自己生产的产品。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猪肉了。


第649章 热销
  火腿肠开始生产,用的全部是精瘦肉,三百头猪的肥肉和板油,全部剩了下来。
  部队和韩屯签订了新的合同,要的就是这部分肥猪肉,可也不影响韩屯村在自己的展销厅里出售,毕竟出厂价和零售价之间,价格可是差了20%。
  展销厅出售的猪肉,全部是肥多瘦少的五花肉,好多都带着板油,而且全部是精肉,不带一点骨头。
  新上的屠宰生产线,把猪骨头全部剔了出来,而且进行了分割,光是骨头,就分门别类的有十几种。
  这些骨头,都被震宇公司包销了,其实是进了悠悠的电子商城,只要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肥肉的价格高啊,而且是无骨的纯肉,基本上每块都能带板油。虽然每斤的售价是一块二,可在展销厅买肉的,就喜欢这样的肥肉。
  买肉有景芝负责,她个子大力气也大,砍肉基本上是一刀准,这也算是项天赋吧。
  买肉的摊子上,就挂着各种型号的方便袋,景芝给人称完肉,随口就会问一句:“您要方便袋不?”并且根据买肉的多少,给推荐合适的袋子。
  现在人们买肉,可和前几年不同,即便是平时买肉,也都是买三斤以上,几个月不吃次肉,吃就吃次过瘾的。
  景芝大部分都是推荐30公分的方便袋:“一毛五一个,您装肉正合适。”
  人们买肉,都是用提篮装。别说肥肉了,就是瘦肉也把提篮沾的又是血又是油的,回家就得用开水烫。
  也有准备根麻绳系上,用手提着的,一不小心,就蹭衣服上,冬天的棉衣洗起来更麻烦。
  聪明的人找块烂塑料布,把肉包到里面,再用麻绳系上,既不油提篮也不往身上蹭,看的人都动心。
  可现在的塑料布多贵啊,烂个洞开个口子,人们还找块布补上,谁家有快碎塑料布,也都当成宝贝。
  一毛五能买个结实的方便袋,还能用手提着,人们可是高兴坏了,就没有说不要的。
  有的人即便不卖肉,也专门买个方便袋,而且专门要大号的。他们说了:“赶集上店的,出门就得垮个提篮,还不够碍事的。这方便袋好,不用的时候折起来放兜里,用的时候拿出来,装上东西用手提着就行。”
  大伙都说了:“这方便袋是咋想出来的,用着可真方便啊。”
  有的妇女,去新石庄买纱线,专门拐进韩屯村的展销厅,买两个大号的方便袋,一个能装十多斤纱线。二十五斤纱线装两个方便袋,一手一个提起来就走。
  用的人多了,新石庄的纺纱厂里,干脆从韩屯进了一批方便袋,省得买线的妇女,来回的折腾浪费时间。
  展销厅里买的最好的,应该就是碎速食面了。一斤一大包,才卖一块钱,和一斤鸡蛋面的价格一样。
  这速食面被孩子们传的相当神乎,谁家的大人来韩屯,孩子们肯定是想方设法的闹腾,目的就是让家长给买包速食面回去。
  速食面就这一个特点,吃了还想吃,就没个够。后世的人们,有连吃几个月吃吐的,隔上一段时间,就又想吃了。
  虽然是碎面,可质量和好速食面一样。价格便宜啊,一块钱能买一斤。现在农村用的白瓷碗,能泡接近十碗。
  这速食面吃着方便,味道好而且挡饱,油水还足,泡速食面的汤都特别的香。
  面块碎些没关系,还有人专门把速食面捏碎了,用水泡开喂孩子,也有给病人吃的。
  很快,速食面被人们开拓出新的用途,那就是用来走亲戚。一大包速食面一块钱,看着比两斤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