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书六十页-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了很久很久,他才开口说一句:“回去上课吧。”
那声音也让林软倍感惊讶,很哑,没什么力气的感觉。
有老师路过楼梯间:“你们还在这里干什么?还不回去上课!”
林软这才回神,周漾抬步往上走,她看着,却没有阻拦,只缓步下楼,回了教室。
一整天,林软都心神不宁,周漾是考砸了吧,那么骄傲的人,怎么又容得下最重要的考试上失败呢。
之后的几个课间她都不得空,直到下午放学,她才跑上了六楼,去二十二班堵周漾。
没想到周漾又不见了。
她问蒋小宇,蒋小宇却说,他这次回来,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很沉默,上课的时候,整节课整节课的睡觉发呆,刚刚最后一节课他也毫无缘由的就直接翘掉了。
林软听了直接跑下楼,四处去找。
好在周漾并没有打算再次玩消失,林软跑到操场,就见他一个人在跑圈。
一圈刚好经过林软,他神色不明的看了林软一眼,却未停下。
林软也不在意,只跟着他跑。
她最最讨厌最最害怕的运动就是跑步,可跟着周漾沉默的一圈两圈……
跑到第四圈的时候,她唇色发白,却还在倔强的坚持。
周漾终于停下了。
林软也停在了他的身边,双手撑膝,呼吸道里有火辣辣的窒息感,每一次呼吸,都疼痛难当。
周漾直接躺倒在草坪上。
林软一个人默默的忍受着剧烈运动过后身体的不适,等到脚步不再发虚,能够说话的时候,她慢慢地走到了周漾身旁,伸手。
周漾瞥她一眼,却并没有要起来的意思。
林软也不强求,只默默坐下。
“周漾,书上说,逃避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你如果难过的话,可以跟我说……还有鱼头,蒋小宇,我们都是你的朋友。”
“你知道的,就算没有竞赛,高考你一定也能够考得很好。所以如果你一个人难过够了的话,可不可以再站起来?”
夜风将林软的声音送入耳中,可周漾躺在草地上,一动不动。
林软很难接受周漾这个样子,坐了好一会儿,她起身,试图将周漾拉起来,边拉她还边说:“周漾,你不应该这个样子……”
“你让开!”林软话未说话,周漾就抽手一甩,并说了跑步过后的第一句话。
他的声音像一杯凉开水,没有温度,听不出感情,和从前大不一样。
林软毫无防备,被甩得踉跄了两步。
周漾已经起身,可他看着林软,眼里却看不出多余的情绪。林软踉跄,他也没有要上前扶一把的意思。
空气似乎在那一瞬间变得有些凝滞不动。
林软站定后看他,眼睛一眨不眨,她瘦瘦小小,站在那里与周漾沉默而又倔强的对峙。
似乎听不到答案,就永远也不会甘心。
可周漾的态度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你不要再跟我提竞赛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会处理的,你不用管……也不关你的事。”
他转身离开前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留下了一句:“你还是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
夏末的晚风很凉,林软觉得冷,抱了抱手臂。
她没有吃晚饭,在操场晃荡了很久,又回教室自习。
一路上她都在告诉自己:周漾心情不好,说什么你都应该理解。他现在说的都是气话,不要在意。
她这么给自己洗脑,却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关心被一句“不关你的事”挡回,有点受伤。
可自我安慰过后,她更担心的还是周漾,于是又发动蒋小宇和喻子洲轮番进行安慰。
喻子洲去集训了,打电话给周漾,周漾不接。
蒋小宇和他在一个班,说话自然不能当没听到,但他的态度始终都是冷冷淡淡。
蒋小宇说:“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因为这次没考好才这样,按理说不至于吧,他去年NOIP就能捞着高考加分。也难说……他确实是比较在意这次比赛。不管怎样,我觉得先让他自己冷静一下吧。”
林软心里着急,却不得不承认,也只能像蒋小宇说的那样,让他自己冷静一下了。
她忍着不去找周漾,但还是每天要去六楼找顾双双聊天,期待能看到周漾从二十二班的教室门口进出一次。
和顾双双聊天时她听到了很多消息,比如杨洛成绩下滑厉害,学校找了他家长前来谈话;又比如胡雨濛早就转学了,高二下学期就转去了户口所在地的学校。
可她至始至终都没有听到过关于周漾的消息。
不久后的周一,她在校门口看到有一堆人围在公告栏前。
远远望去公告并不清晰,林软只依着感觉猜测那是“喜报”。
晃神片刻,她后知后觉发现,周漾从身侧经过,径直向前,他瞥了一眼公告栏的方向,脚步却没有停留。
她想上前喊住,声音却堵在了喉咙口。
眼见周漾身影慢慢消失,她往公告栏走,只一眼就瞥到“喜报”二字下写着一行信息竞赛获奖名单的公示。
难怪……他不高兴。
林软正准备离开,就捕捉到了别人谈话间的“周漾”二字。
她顿步,挤进人群里。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正式选手A类),周漾。
她久久回不过神,喜悦与不解交杂,再望向周漾消失的方向,不知想起了什么,一颗心在空落落的往下坠。
第51章 PAGE 51
那天之后; 林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周漾。
周漾拿到信息竞赛金牌的消息传到了在集训的喻子洲和李晓薇耳中; 他们还打电话来问过林软,可林软却不知道要回答点什么。
竞赛结果出来了; 可周漾漠不关心; 颓唐依旧,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
她曾经和周漾那么近; 可现在又那么远。
她毫无办法; 因为他根本不愿意将自己的烦恼与不快乐拿出来与其他人分担。
林软近乎魔怔地在回想,那日在操场周漾脱口而出的几句话。
她尽量忽略那些“不用你管”、“不关你的事”,而是从最后一句“你还是多担心担心你自己”中; 强行解读出周漾的些许关心与安慰。
既然别无他法,那就照他说的; 多担心担心自己吧。
距离明年六月的高考还有两百多天。
黑板边挂了厚厚一沓转印纸印制而成的日历; 每过一天,值日生就要扯掉一张纸。
闷热的风,缝隙间沾满灰尘的窗台; 在地上摔过之后的0。38水性笔似是划不出流畅的线条,断断续续在纸上留下关于高三的记忆。
林软不再一天三四遍的往六楼跑,而是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高一高二的时候,她会和顾双双李晓薇一起; 买很多漂亮的本子,买各色的三菱百乐,煞有其事的觉得有了这些就能制定出一份完美的计划表,自己也会依照计划表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执行。
事实上; 年少的眼里总是容不下沙子,可能因为开篇一个错字就开始皱眉厌弃。
又或者倒腾出了一份满心欢喜的计划表,却总是自信满满的努力了那么一两天就开始懈怠,最终将其抛诸脑后。
也许心里有计划的时候,并不需要用那么多花里胡哨形式化的条条框框限制住自己。
她在高一高二时整理过很多很多笔记,每一份精致漂亮得无可挑剔。
就连地理地图也按照不同指标绘制了十几张,统一装订夹在笔记本里。
历史的时间轴更是横轴竖轴简略或详细的列了无数张。
可到头来气候分布和特殊成因分布仍是一头雾水,分不清北美五大湖里到底哪一个完全属于美国,各项割地赔款的条约时间与内容也对不少号。
现在她不再注意排版有没有对齐,颜色是否统一,总是用最少最精简自己能看懂的方式在记笔记,效率却提高了不少。
有些事情总是要到某一个阶段才能真正明白,比如学习不需要过多的形式,喜欢也不需要。
她频繁地遇见梁芷和六班那位被称为“丽顿之子”的男生走在一起。
不知被年级组长抓住的后续如何,反正他俩已经开始了旁若无人的亲密。
闲暇时班级里也会有同学八卦两人谈恋爱的一些事情。
曾经林软很羡慕梁芷,羡慕她能够大胆的让全世界都知道她喜欢周漾。
可现在明白,喜欢不需要那么多形式化的外露,说出口的喜欢,不一定是真的有多么喜欢。
至少在喜欢周漾这一点上,梁芷永远也比不上她林软。
***
夏末的尾巴早已消失得无踪无际,随着冷空气的侵袭,短短几天,南城就从深秋踏入了初冬。
林软怕冷,早早搬出了往年冬天的装备。
高一时买的小毯子她还在用,只是没有再带到教室,把自己裹住过了。
住在高三的四人寝室里,有时候早上很冷,她出门接热水,迷迷糊糊地,总有种周漾会从对面出来的错觉。
暖意从杯壁流入掌心,她才像是失忆病人突然找回记忆般发觉,自己已经没有住在沁园了,周漾也不再是她的邻居了。
这种认知让她会有偶尔的怅然,大多数时候,她也只是吹凉热开水,小口抿着,然后按计划背完单词,和室友一起去教室上课。
不得不说,高三其实有些残酷。
因为当他们在教室里暗无天日的刷着书山题海之时,却频频听到哪些人有保送资格,哪些人很有可能得到校长实名推荐。
林软经常听见同桌抱怨怎么没去学个特长,怎么自己不是少数民族。
她一般都只浅浅地弯下唇角,并不参与话题。
公平纵然只是相对,但绝大多数人的得到与付出还是成正比的。
各项学科竞赛的成绩都已出炉,一中今年的竞赛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大家都在羡慕那些竞赛班的同学,有些能直接签约保送TOP2,有些只需要通过一场保送生考试,亦或是参加自主招生,总能得到比一般学生更多的优惠。
但林软知道,大家羡慕的没有高三的竞赛生们,度过了非人的高一高二。
甚至在大家看到的光鲜的获奖荣耀背后,还有一群付出了同等努力,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的人。
她好像开始,能更多的理解别人。
也开始能摒弃外界的干扰,只一心做自己要做的事。
高三上学期的大半时间里,林软都处在一种不断调节不断改变,又不断去适应自己改变的过程中。
她很累,同时也觉得很充实。
每天晚自习结束后,林软会去操场慢跑两圈再回宿舍洗澡。
她不喜欢跑步,甚至可以说是讨厌跑步,但她需要让自己的身体变得稍微强壮一点,也需要那么十来分钟,让自己脑袋放空。
十二月底的时候,高一高二的学妹们开始过圣诞节,窗花卡片礼物苹果,一教二教节日气氛热烈。
三教却是古井无波,圣诞也好元旦也好,对他们来说都只是此刻到高考前可以用来复习的一天而已。
晚自习结束,林软如常去操场跑步。
冬日夜风夹杂着生冷,刮在脸侧有些凛冽。
操场的探照灯明晃晃,抬头与之对视一秒,就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移开之后,还会眼花。
林软以为自己是眼花了。
看到周漾反方向跑步,从对面过来,她有那么几秒钟的思维短路。
即便是眼花,她也忍不住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停下了脚步,回头看。
很巧的是,周漾也在擦肩而过之后缓了步子,而后回头,慢慢摘下了耳机。
有多久没见到周漾了呢。
林软只略一思索就能给出准确的回答,107天。
她有整整107天,没有见到过周漾了。
一中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同在一栋楼,可她不上去,他不下来,就很难有机会碰面。
蒋小宇很忙,林软没再去打扰过他。
倒是顾双双,她还在寝室楼的楼梯间里碰到过两次。
她从没主动提起过周漾,顾双双却知道她在想什么,一有周漾的动态,总是随口就能提起。
所以林软也知道了,竞赛结果公布后没多久,周漾就再一次请假,后来短促的来过几天学校,很快又因为信息竞赛的事情去了帝都。
此时两人视线相接,却沉默无言。
令林软感到欣慰的是,他看上去恢复了很多,眉目清朗,一如往昔。
***
两人一路走到操场边的看台阶梯上,林软坐下,环抱住膝盖。
跑步会出汗,林软每次都把外套脱在了教室,这会儿走了小半圈又坐下,运动长袖完全挡不住凛冽的夜风。
见她不自觉地缩了缩,周漾脱下冬季校服外套,给她披上,而后坐到一边。
身后拢来一阵暖意,林软片刻愣怔,却没有拒绝,只默默的把周漾的大外套穿好。
她以为开场白要用一些常说的好久不见,却没想到周漾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林软转头看他,下意识问:“对不起什么?”
周漾一时没有下文。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话题问道:“最近学习怎么样?”
“……挺好的。”
周漾又是沉默。
意识到自己这种接话的方式很可能把天给聊死,林软想了想,主动开口:“听说你前段时间去帝都了?”
周漾点了点头:“嗯,竞赛组里有一些事要处理。”
提到帝都,周漾终于想起件事:“对了,我去帝都给你带了礼物,刚回来没两天,我还没找到机会送给你。明天带给你吧。”
林软有点意外:“礼物?”
“嗯。”周漾又点了点头,略微停顿片刻,他似乎是在为这份礼物找理由,“竞赛拿了金牌,还要多亏你的千纸鹤帮我加油。”
林软垂下眼,轻声问:“那……千纸鹤呢。”
周漾没有多想:“你放心,没扔。”
林软挽了下头发:“没关系,占地方的话,扔掉也没关系。”
两人坐在台阶坐了很久,直到周漾忍不住打了喷嚏,林软才起身,提议回教学楼。
在五班门口,林软把他的外套还给了周漾。
周漾很沉默地接过。
林软不看他,转身走之前,她终于问了一句:“周漾,你…已经好了吗?”
周漾先是安静,后又“嗯”了一声,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要开口解释的意思。
林软也不再问:“那我先回寝室了,洗完澡还要去自习室看书。”
周漾倚在门边应声:“好。”
林软进了教室,周漾在门边站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
她回头看教室门口的一片空荡,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
很晚很晚的时候,林软收到了一条周漾发来的短信,里面只有短短一句话:“对不起,以后我会告诉你的。晚安。”
林软将手机压在枕头下面,没有回信。
来回辗转,又拿出手机,回了“晚安”两个字。
算了算了。
她知道,自己对周漾,永远也硬不起心肠。
有那么一段时间,她对自己被周漾排出在秘密之外这件事感到很受伤,觉得周漾根本没把自己当做朋友,她都不敢奢求更多,只希望当他的朋友,在他受伤的时候能在一旁安慰。
就连这样,也要被剔除在外。
后来她想,等周漾自己恢复了,愿意主动说了,她也不要理周漾了。
可事实是,周漾说了一句对不起,她就愿意无条件无原则的接受。
他愿意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甚至这辈子不说也都算了,只要他身体还健康,也不再颓唐,还愿意和她说话,那就当这克制又压抑的107天不存在好了。
第52章 PAGE 52
林软心里装着事; 睡不着; 第二天起得很早。
灰蒙多日的天空难得放晴,湛蓝剔透; 像沁凉的薄荷糖; 云雾是糖里分布不均的纹理。
有人比她更早的到了教室,倚在窗边背书。
林软不想打扰; 放轻落座的动作。
她的打算是写完昨天剩下的数学题; 再到教室外面背英语作文模板,可手伸至抽屉里摸书,最先触及的却是纸袋边缘。
她一顿; 下意识低头去看。
纸袋里是一顶粉色的帽子,很少女的烟粉色; 指尖触及; 也是柔柔软软。
很自然地,她就想起了昨夜里周漾说的礼物。
事实上,今天起床; 她还在想昨天与周漾的碰面到底是真是假,那些是不是自己魔怔后臆想出来的场景。
日子过久了好像总有点浑噩,梦境与现实交错,在清晨醒来的混沌间难以辨别。
指腹在帽子上来回摩挲; 绒毛被她顺往一边,很快又随着指节乖顺的倒向另一边。
林软看了眼教室门口,又看了眼在窗边背书的同学,将手机立在酸奶前; 小心翼翼地戴上了帽子,左右来回照了照。
帽子很适合她,大小颜色都刚刚好。
林软掖好边角,想拍照,又碍于怕被老师撞见的尴尬选择放弃。
趁着没人,林软给周漾发了一条微信,短短一句话来回删改,最终发送出去的版本是:“谢谢你的帽子,我很喜欢。”
发完,她又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过分客气,于是补了张笑眯眼的樱桃小丸子表情包。
周漾没回信,中午却来了一楼,找她一起吃饭。
十二月底到一月初是各大高校保送生考试进行的集中时间段,拿了奖的竞赛生都在估算自己的实力,挑选一所稳妥的学校,
周漾却无需参加,帝都大学一纸合约,他签下名字的那一刻,某种意义上就已经与高中作别。
他呆在学校一般就是帮老师做事,改作业改试卷又或是跑腿。
上课时他就坐在角落安静看书,看的倒也不是杂书,都是大学课程里要用到的课本。
老师没对他做什么要求,不来上课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有一个大前提:不能影响同学。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他没上,在办公室里和老师研究试题,快下课时他提前离开,在五班外面等候林软下课。
五班同学陆陆续续往外走,见到他少不得都要瞥上两眼。有认识他的,也要和他说上一两句话,或是恭喜,又或是揶揄。
周漾对拿了金牌一事至始至终都没表现出热烈的欢欣,别人恭喜,他的态度也一直淡淡。也不知道是因为觉得拿奖理所当然,还是因为对竞赛不那么在意。
林软见到他愣怔了下,倒没多说什么,两人一起往外走。
高三生聊天的话题总脱离不了成绩、考试。两人彼此小心翼翼地试探几个来回,好像是在确认能不能回到从前的状态。
事实上,状态确实是在慢慢恢复。
两人有空就一起吃饭,有时候林软复习,周漾坐在她对面看书,偶尔还能帮她解答解答数学问题。
只是林软不再敢和周漾开玩笑。
有两次玩笑说出口,周漾只是微微一顿,还未说话,她就生怕触及到周漾敏感的神经,道歉的话脱口而出,气氛很快就冷却下来。
一次两次,林软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好像自己已经变得比他更为敏感。可她也是真真实实的害怕碰触某些未知的禁忌,所以此后选择字斟句酌。
渐渐的,话也少了许多。
通常话题由周漾牵起,她再顺着往下聊,时间长了,两人都会觉得有些累。
不过高三见面的时间本就不多,林软要备战高考,周漾也并不是无事一身轻松。
***
高三上学期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落下了帷幕。
学校放一周的寒假,让高三生回家过春节。可时间宝贵,很多同学根本就不愿意回家。
林软也早就想好,只有除夕夜回家吃团圆饭,其余时间,还是留在学校复习好了。
这个冬天,林软总是戴着周漾送的烟粉色帽子。
室友觉得可爱,想借过去试戴,她不肯,宝贝得很。
可那天她去公共自习室复习,回寝室时却见一个室友戴着她的帽子在屋子里晃荡。
室友的手里还拿着一包辣条,咬一根,零碎的辣椒末就在飞舞。
林软从来没那么生气过,一点也不留情面地让人把帽子还给她。
室友觉得她大惊小怪,想用那只捏过辣条油腻包装的手去取帽子。
林软忍不住,上前直接将帽子扯了下来。
“你干嘛啊林软!”室友生气了。
可林软神情冷冷:“不问自取视为偷,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吗?”
女生脸涨得通红,明明是理亏的一方,在呐呐了两声之后,却又莫名地变得理直气壮起来:“我不过就是好奇戴一下而已,又不是不还给你,你不用这么小气吧……”
其他在寝的室友也觉得场面有点尴尬,纷纷劝和,说这只是一点小事,还是不要计较了。
林软却没有如她们意想中那般息事宁人,而是再次出言,嗓音柔软又生冷:“我之前就说过,这顶帽子我谁也不借。对不起,我就是这么小气,请你以后不要再碰我的东西。高三没多长时间了,希望我们能和平共处完剩下的日子。”
这位室友平日里就喜欢不打招呼,随便用别人东西。纸巾牙膏沐浴液,甚至看林软买了很贵的咖啡,自己就不再买,习惯性去蹭林软的。
其他东西林软都可以不在乎,她也不是喜欢在这些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在意的底线。
在室友眼里就是一顶被小题大做的帽子,在林软这里不是。
更难听的话林软没有说出口,她拿回帽子,默默开始查百度,兔毛上的辣条油污也不知道洗不洗得干净,等待网页缓冲的时间里,她用棉签小心翼翼地撇掉了星点辣椒粉末。
***
周漾约了她晚上喝粥。
外面冷,林软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下楼。
周漾见她,却是先瞥了眼她的脑袋,问:“怎么没戴帽子?”
林软闷声不吭,走出寝室区域,她才开口道:“室友没经过我同意戴了下,把它弄脏了。”
沉默片刻,她补了句:“我跟她吵了一架。”
听到后半句,周漾挑眉。
林软原原本本把自己说的话又给周漾复述一遍,末了问:“我是不是有点……过分?”
洗帽子的时候林软就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冷静一下,找更适合的处理方法?是不是没有必要把寝室关系一下子弄得这么紧张?
人情世故里,大家都不喜欢把厌恶的情绪表露得过分明显,总想着客气又礼貌的相处。
有些事明明是自己受了委屈也不能大肆张扬,因为你张扬了别人会觉得你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不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可做完这件事,她并没有感到太多与后悔有关的情绪。
周漾的回答也不假思索:“没有啊,你没做错。忍气吞声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事实上因为这件事得罪一个室友,顶多也就是你们住在一间屋子里,把彼此当空气。她也没有给你穿小鞋的权利,你怕什么?”
林软听了,迟钝地点点头。
有那么一瞬间,她觉得豁然开朗。
并不是这些道理她不懂,只是由周漾说出来,突然就觉得心里多了些许安慰。
其实内心深处,她并没有觉得这件事哪里做错,说出来寻求的,也不过是周漾的一句认同。
进了粥店,周漾在菜单上勾选了自己要喝的粥,还有两碟凉菜。
菜单递给林软,林软也没多看,在蛋奶粥后划了小勾。
周漾见她划勾的位置,脱口而出问:“你怎么一个粥从高一喝到高三都不变的?”
林软一顿,若无其事回了句:“以后也不会变的。”
周漾还没来得及细想这句话是不是语文里常用的双关,林软已经将菜单转交给路过的店员。话题在三两句买单付款的你来我往间被忽略。
凉菜上得很快,一碟素捆鸡,一碟贡菜。
高一时周漾喜欢点豆笋和海带,后来喜欢点擂辣椒皮蛋和蕨根粉,现在又变成了素捆鸡和贡菜。
和林软不一样,周漾一直是喜欢尝试新鲜东西的。
运动品牌的新款球鞋总是穿那么一两个月就被冷藏,书包、钱包、手表,在高中这三年里也换了很多次。
他并不念旧,能被他留下来的东西,比如西柚味的沐浴露和洗发水,大概是不那么重要的存在,慢慢就演变成了细枝末节的习惯。
林软愣愣跑神,周漾已经摩擦好木屑,将筷子递了过来。
摩擦筷子的习惯是什么时候养成的呢?林软记不清晰了,只是发现两人间还有一些不会被新事物取代的习惯,又让她心里的空荡被填充了一点。
蛋奶粥上来的时候,林软舀了口,准备吹冷。
周漾却突然问:“你有没有想好要报哪里的大学?”
勺子停在了半空中,慢慢的又被放下。
她垂着眼,逆时针轻晃瓷勺,心里在想:周漾问这个问题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印象中,关于她选择大学的话题,这是第一次被提起。而且,周漾问的是,哪里的大学,而不是哪一所大学。
“还没想好吗?”
林软点了点头,又摇头,她说:“只要不是偏远地区不包邮……我都能接受。”
周漾似乎被她看似认真的幽默逗笑,又问:“有没有想过去帝都?”
“我不喜欢帝都。”林软答得不假思索,“太大了。”
周漾的表情有些凝滞,笑意也在慢慢收减。
林软想了想:“星城挺好的,我喜欢星城。”
低落的情绪似是回温,周漾仔细回想:“坐高铁的话星城到帝都就半个小时,你想去哪所大学,星城师大?星城师大到帝都大学很近,我之前在那边参加过一场模拟赛,那边去帝都大学搭公交也就一个半小时。”
听周漾这么说,林软停下转勺的动作,喝了两勺已经温热的蛋奶粥。
半晌,她才开口:“那我努努力,考星城师大吧。”
第53章 PAGE 53
努力这个词有时候很具象; 有时候又很抽象。
高三教室里; 每个人都看起来很努力,书本习题试卷将桌子堆成了小山堆; 有时没有合理摆放成金字塔型; 小山堆时刻都面临塌方的危险。
邻桌的山堆塌了方,书本散落一地; 而林软一动未动; 只盯着这次月考的英语试卷。
鲜红的98连笔写在卷面上,字迹潦草,林软加减几遍; 才确认是98,不是95或78。
尽管如此; 也并不值得欣喜; 因为英语总分是150,98不过勉强及了个格,放到高考考场上; 是要拖几十操场后腿的存在。
检查完一遍试卷,林软心情更为颓丧,因为被扣分项都扣得那么的无可指摘,她没有失误; 就是非常真实的,不会做。
林软的口语其实还好,但高考不考口语。勉强能算得上优势的东西派不上用场,在这一科上; 她就彻底成为了一条任人翻面的咸鱼。
作文里她还在用着小学生用的低级句式,I want…I like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