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逆袭:寒门最强商女-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老板,你刚刚对那个小姑娘那么客套,还一口一个老板,这个饭店竟是她开的?”有人疑惑地问着。
白景志闻言笑了,含糊其词的说着:“反正都是顾家的生意。你们可不要小看这姑娘,她是前途无量。再过十年你再瞧,怕是要打造出一个商业帝国来!”
“呵呵呵,我没看出她有什么特别。莫非是白老板喜欢这种幼齿?”
“切莫胡说,小心惹祸上身!”白景志突然变得异常严肃,他警告开玩笑的女士和在座的朋友,“记住,今天这话谁都没听见。出了这包厢,谁要是再提,惹祸上身怨不得我没提醒!”
众人见他如此,心中对顾盼越发的好奇起来。不过是个黄毛丫头,怎会让大名鼎鼎的白老板这般忌惮?上层社会的水深不可测,不是他等能够看懂和掺和的!
他们一共六个人,叫了六个菜,酒水是顾盼赠送的,菜品打了五折。算账一看,一共花了二百六十块钱。贵是贵了点,菜味很好,服务一流,环境一流,值这个钱!
白景志是生意人,他从不做赔本的买卖。在丽江印象存了这么多钱,一来是为了示好照顾顾盼的生意,二来是他确实需要个有档次有品味的地方招待客户。他冷不丁在省城里打江山,有不少人瞧不起他,说他是从大屯子来得土包子。
通过这次试吃,他就把招待客户的点定在丽江印象了。莲花市是他的大本营,这里离省城开车只需要五十分钟,其实并不远。省城市区高峰期堵车严重,从人民广场到步行街,十五分钟的车程愣能开出四十分钟来。这样一算,距离反而不是问题了。
市里领导把这个店当成典型来推广,声势造的极大,省里下来领导检查自然要带到这里来。实地考察,比在办公室里听干巴巴的汇报要强得多,而且还能解决中午工作餐。到底是政府部门不能太过铺张,他们只预存了一千块钱,最低线,普通会员。可真要是省市两级领导都到了,谁敢往普通包间里领?包间是可以调换,不过还是普通会员的待遇。菜品九五折,不享受特价菜。
商界、政界名流都到丽江印象吃饭,自然有不少有钱人趋之若鹜。丽江印象只接受预订就餐,本来第一天预订就可以,可来吃饭的人太多,碰到节假日竟然要提前三天订包间。平均每顿饭下来人均消费都在一百元左右,但还是火爆地不得了。
莲花市的人把拥有丽江印象会员卡,当成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请客去丽江印象,是一件有面子上档次的事情。
开业一个月,顾盼查了一下账本。除去人工、水电、原料等各种成本,纯利润竟然达到了五万多!照这样算下去,一年就能还清银行的贷款,还有剩余。
就在这时,一份文件到了市政府。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要经过花山镇,对于占用民房、用地等要根据文件进行补偿。
第一百九十章 爹娘来了
拆迁令还没下,政府就组织人对将要占用的房屋、土地进行了丈量,并且贴出了不允许再扩建、改建的通知。看着夹着公文包来回出去的领导模样的人,周边百姓都在猜测,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过了一阵,占地的消息渐渐扩散出来,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除了顾盼买下的一排平房,还涉及到花山村旁边的一个小村子。那个村子一共三十几户人家,全部需要迁出!别看都是不懂什么的农村人,却有聪明主。那边贴了公告,这边就开始在房前屋后的盖房子。
一户这样干,家家都效仿起来。实在是没地方,就在院子里盖猪圈、鸡棚子。村长挨家劝阻了几次,告诉他们人家政府早就拍好了照片,还有飞机在天空上边拍,补偿就按照人家登记的为准。可大伙都抱着侥幸的心理,仍旧是大搞建筑。
可到正经补偿的时候,后建的那些房子全都没有钱。但政府讲道理,房前屋后的树、水井,甚至连园边种的葡萄秧都有补偿。那些砍了树填了井盖房子的人家,偷鸡不成蚀把米,连这些钱都没得着。
有人不服闹了一阵不肯签同意书,可到底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国家有国家的政策,不是个人能够左右的了的。
顾爸爸早就签了字,第一个拿到了补偿款。一共一百三十七万,还清了银行的贷款还剩下一百万。顾爸爸再一次成了风云人物,想瞒都瞒不住。
补偿款下来不到半个月,顾老太太和顾老爷子全都到镇上来了。这次他们是雇了专车来的,到了涮烤店让车主进去收钱。
“我都说没差,这里的老板是我儿子。顾福来,前一阵子得了一百多万补偿款的人。我儿子赚得钱铺在地上,能绕着镇子铺一圈,我们一家人花几辈子都花不完!我儿子不光有钱,还是名人呢!前一阵子电视里播,整个屏幕上都是我儿子的脸,旁边就坐着市长。村长、镇长有什么事都求我儿子,他在市长跟前能说上话。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我儿子有钱又有势,还有什么事办不了?我儿子。。。。。。”
“娘,快点进来吧。”顾爸爸见自己老娘吹上天了,赶忙付了钱让车主走了。
顾老爷子自打摔伤了腿,还是头一次到自己儿子的饭店来。他光听老太婆说儿子挣了大钱,饭店生意如何如何火爆。如今亲眼见了,觉得老太婆一点都没夸张。这人来人往都是吃饭的客人,可都是钱啊!再看儿子穿得干净利落,店里的服务员和客人都礼貌客气的打招呼,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儿子真有本事!
可转念他又想到了自己残疾的大儿子,正巧顾军端着盘子出来,他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亲叔叔发了大财,把自己的侄子当做苦力使唤,真是没有亲情,没有人性!
顾军看见自己奶奶和爷爷进来,本想过去亲近一下。可他想到当初跟叔叔的约法三章,生生停下脚步。
“乖孙子。。。。。。”
“爷爷,小声点,我正在上班。”他见旁边的服务生没有听见,赶忙拦住顾老爷子,“上班期间不能闲聊,我先忙去了。”
“诶。”看着孙子这样,顾老爷子火气上涌。又不是卖身给饭店,干嘛吓成这样!平日里顾老二不知道怎么虐待孙子,看见自己来了连话都不敢说。
顾老太太瞥了他一眼,趁着二儿子不注意扯了扯他的衣襟。顾老爷子想起临来时老太婆的话,少不得暂时忍下来。
顾爸爸把爹娘带进休息室,端了水果、茶点进来。
“我跟你娘出来的时候吃了饭。”顾老爷子一辈子都没吃过零食,一天就是三顿饭,没到饭点饿了就喝冷水。
“爹,你怎么来了?”顾爸爸奇怪地问着,“你腿脚不好,有事就打电话。要是电话里说不明白,你就让老七跑一趟。我这边实在是忙,想要回去看你们都抽不出空来。”
“爹知道你忙,不然怎么能赚这么多的钱?不过钱财都是上天注定,该是你的没不了。就好比这回占地,谁能想到你买的破房子一下子就成了金饽饽?这都是命,是你命里该着的!咱们瓜尔佳氏本来就是名门望族,虽然没落,但是总归不是寻常百姓。这么多年过去,总算是有翻身的机会了!”顾老爷子说到动情之处眼泪掉下来。
顾老太太嫌弃地瞪了他一眼,拦过他的话说着:“俗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如今你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兄弟姐妹们却破衣烂衫还在土里刨食,让乡里乡亲笑话!咱们瓜尔佳氏是个大家族,现在全族的兴盛就在你身上,你可千万要担起这个重担啊。”
这话是什么意思?顾爸爸听了不由得皱眉,似乎明白了爹娘此行的目的。
还不等他说话,顾盼就从外面进来。今天是周六,她在涮烤店看账本,周日才去丽江印象视察。她在二楼巡视,听见爷奶来了赶忙下来。她在外面听了一会儿,爷奶的话听得清楚明白。她知道自己爸妈是包子性格,如今变成了大肉包子,别怨有狗惦记。她把自己爸妈比作包子,把自己爷奶比作狗,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不肖子孙。
“爷爷,奶奶,你们来了。”她乖巧地笑着,“昨天我刚把二百块钱给了娜姐,她没给你们送去?”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顾爸爸、顾妈妈又都是孝顺的人。他们手中有富余钱,日子又过得比其他兄弟姐妹好,在赡养父母上自然愿意多付出些。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他们每个月出二百块钱的生活费。
得空的时候顾爸爸亲自送回去,很多时候都是让顾娜捎回去。顾娜也在镇初中念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学,偶尔有个阴天下雨就在顾盼家里住一晚上。
顾爸爸、顾妈妈肯定不会亏待这个侄女,顾盼也不屑跟一个孩子一般见识。倒是顾培,两个人差了六岁,前世好像仇人一般见面就掐。顾娜不喜欢去她家中住,在学校里遇见顾盼也不怎么搭理。
第一百九十一章 算计
顾盼明白爷奶来的目的,他们就是为了要钱,不过不是给自己,而是给她大伯和几个叔叔。
经历过前世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顾盼可不想做烂好人。她对金钱看得不重,一掷千金的时候不少,但是有些钱却不能花!那些打着亲人名义,心里却从来没把她们当做真正的亲人的亲戚,顾盼一毛钱都不会给!想要也可以,靠他们双手劳动,就像顾军一样。
顾奶奶看见顾盼进来,心里就暗骂了一句,这黄毛丫头最操蛋,什么事都坏在她身上。以后让她找个比她还操蛋的婆婆,一物降一物!
“你娜姐回去就把钱给我们了。”顾奶奶叹口气说,“其实我跟你爷用钱就是买药,人老了浑身是毛病,哪一天躺下或许就起不来了。多亏你大伯和三个叔叔在村子里照顾着,不然有钱也没有人给跑道。口渴不想动,兜里有钱不如身边有人。你还没到年纪,说了也理解不了。”
顾爸爸听了这话深有感触,看见爹娘满头白发更是心有愧疚。离开村子这一年多,他确实很少陪在父母身边,而且在他内心深处也疏离了父母。世界上有很多事可以选择,唯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对于父母,不管他们有多少毛病,做子女的都要用心尽孝。
想到这里,他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他轻轻叹口气,随后说着:“素霞去市里学习了,一会儿吃过午饭我送你们回家,多住几天再回去。”
“我们。。。。。。”
顾老太太扯了老头一下,笑着说:“不耽搁你们忙事吧?那我和你爹就听你的安排。你不用惦记我们,能走能吃,我们住几天再回去。老七两口子现在挺忙活,除了做豆腐还搞什么特色豆制品,卖得挺好。”
顾爸爸知道七弟找到个新项目,还管他借了五千块钱,连去学习再加上来回的车费、住宿费等等,几乎没剩下多少。不过把技术学到手了,做出来的五香豆干、素鸡、麻辣豆皮都挺受欢迎。涮烤店订了些,客人的反响不错。
眼瞅着七弟靠本事吃饭,靠劳动致富,顾爸爸心里高兴。至于那五千块钱,他真是不在乎。做哥哥的发了财,怎么都不会看着亲兄弟有困难不拉扯一把。而且顾老七前几天就送了一千来,说剩下的年底卖了苞米就还。
顾老七找到了赚钱的营生,可活计却比之前要多了很多。他们夫妻舍不得雇人,让顾老爷子和老太太帮忙。老两口挨累,又听说二儿子发了大财,这才收拾东西到镇上来了。他们压根就没想短时间内回去,即便顾爸爸不留,他们也会赖着不走。
午饭就在店里解决,吃完了,顾爸爸想要亲自送他们回家。
“你事多,还是留在店里忙吧。让军儿送我们回去,我跟你娘好长时间没看见他,怪想的。”顾老爷子要求孙子送,顾爸爸只好安排。
家离饭店不算远,顾军拎着行李,带着爷爷奶奶去了。
顾老太太到镇上找儿子只去过饭店,这家里还是第一次来。普通的两间小平房,看着老旧,好在里面收拾的干净。
“这镇上的人住的还真是差,房子还不如咱们村的北京平敞亮。你二叔是镇上的首富,在城里也是排得上号,就住这里?”
顾军笑了,“奶奶,就这房子还是二叔租得呢!你别听她们说二叔有多少钱,可都押在饭店里了。我听说,城里那个饭店投了好几十万,一共就能坐六桌,客人没有涮烤店一半多。没有钱,二叔就从银行贷款。占房子给得补偿款全都还了债,那利息驴打滚似的,能剩下几个钱?
我可算是知道了,那些有钱人就是表面灯光,其实浑身都是饥荒。你们瞧瞧,二叔买了两个饭店,都是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大楼。可自己呢,就窝在这个房子里。”
顾军在店里当服务员,大伙都不知道他很老板的关系,说什么话都不忌讳。他们私底下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顾军也觉得二叔手里没多少钱,不然怎么不买个好房子住?
“你懂什么?那两个饭店不是房子?买卖要是做不下去,够咱们全家搬进去住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二叔是骆驼,咱们连马都算不上!”顾老太太警告自己孙子,“你来饭店也半年多了,有什么长进没有?”
“我比刚来的时候强多了,认识了不少熟客。新来的服务生都跟着我学,二叔还夸我呢。”
“傻孙子呦!”顾老太太恨铁不成钢的骂着,“你干的再好也是个端盘子的!你得琢磨着管点事,不然就管钱!”
“可二叔一天到晚在店里,每天晚上二婶都亲自算账,到月末盼盼还要细查一遍。一来我根本就摸不着边,二来是摸着也白搭,一分钱都装不进自己兜里。”谁不想管点事,捞些油水,可他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尤其是顾盼,小眼睛一瞧他,就好像看穿了他所有的心思让他连乱七八糟的想法都不敢有。他不怕谁笑话,他怕这个堂妹比二叔二婶还邪乎!
顾老太太呸了他一口,说着:“白长个脑袋瓜子了!你二叔市里又开了一个饭店,投了那么多钱就放心交给个外人管着?你跟他说说让你去市里那个饭店,离开你二叔他们,店里只有你一个顾家人,什么事还不是你说了算?等你二叔见你有出息,说不等就把那个店托付给你了。”
“奶奶,你跟二叔说说,我想去市里的饭店。”他的心思被顾老太太说活泛了,而且他也不想在镇上待着,市里灯红酒绿的生活才令人向往。
顾老太太点点头,“你别着急,我找到机会慢慢跟你二叔说。这几天你好好表现,尤其是在盼盼那丫头跟前。不是咱们怕她,是别让她坏了事。”
顾军听了奶奶的话赶紧回了饭店,越发的勤劳起来。脏活累活都抢着上,还没有半句怨言。
第一百九十二章 商量养老
顾老爷子和老太太突然来了,还住进了顾盼镇上的家。她们租住的房子不大,外屋半间,里屋一间半。炕上躺三口人挺宽敞,可多了老爷子、老太太,小炕就拥挤起来了。
尤其是转过天顾妈妈从市里学习回来,越发的不方便起来。晚上顾培嚷着要写作业,本来是放了个小桌子在炕上,可现在只能坐在地下。现在的天气越发凉,进入深秋的夜晚更是一股股的寒意。顾培喊着冻脚,还偷偷抱怨爷爷奶奶住着不走。
顾爸爸听见,狠狠地骂了二闺女一顿,还教育她:“爷爷奶奶是我的爹娘,养了我这么大,如今到需要我报答养育之恩的时候了。别说是在这里住几天,就是住几年,住一辈子,谁都不能说出什么来!原来咱们家没有条件,现在不差钱,还多他们两张嘴吃饭?本来我就是个泥糊裤腿子的农村人,现在在镇上是家喻户晓。要是不孝顺,走到哪里都有人戳脊梁骨!”
顾盼在一旁听得明白,老爸的话里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他现在是有钱人,二是他现在是名人。这人就是如此,一旦拥有的东西多了,就开始害怕失去。
“爸,妹妹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咱们家地方小,爷爷奶奶跟我们挤在一起也不方便。另外,我有大伯还有三个叔叔。他们也都是要脸又孝顺的人,爷爷奶奶只跟咱们住,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我觉得,爷爷奶奶在咱们家常住也可以,不过话得说明白。”
顾爸爸对于顾盼的话还是走心的,一边点头一边说:“后天是你爷爷生日,我把你大伯和几个叔叔都喊过来。”
顾盼听见这话悄悄跟顾妈妈说:“妈,后天爸爸他们要商量给爷奶养老的事情,你有什么打算?”
“我能有什么打算?你爸说要养活爹娘,我这个做儿媳妇的不能说不同意。养儿防老,孝顺父母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辈传一辈,你们将来也得养活我们。”顾妈妈骨子里是非常传统的女人,虽然跟婆婆关系不太好,这么多年感情也淡薄,但是养老是不能推卸的责任。她养活公公婆婆,心甘情愿!
“孝顺老人是美德,养活公婆是责任,我同意妈的话。”顾盼不是想要让妈妈做没有德行的人,“但是,这份责任并不只是你和爸爸的。法律上规定,子女都有赡养父母的责任。妈,有话要说出来,不然人家会当你是傻子,并不会领你一点情。话说丑,但是事不能做丑!我能当咱们家的主,却不能干涉你们孝顺老人。而且这事是隔着锅台上不去炕,得妈你自己出面了。你在顾家做媳妇这么多年,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包子,能不能硬气一次?”
别看顾妈妈自从搬到镇上日子过得舒心多了,可从根本上说,并不是她自己争取来的,都是顾爸爸在父母面前维护的结果。如果没了顾爸爸的保护,她在婆婆面前根本就硬气不起来。
顾盼的话给了顾妈妈很大的震动,她想了两天。
顾老爷子生日,顾爸爸果然把兄弟们都找了过来,顾妈妈还给两个小姑子打了电话。
她们全家人好久没在一起吃饭,正好借机会聚一聚。况且顾妈妈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才打了电话过去。
为了给顾老爷子过生日,涮烤店挂出休息半天的牌子。偌大的二楼,只有他们一大家子人。大姑子秀英的丈夫人在城里摆摊擦鞋没来,剩下的所有人都出席了。
吃了差不多,顾爸爸先开口说:“今天把你们都喊来,一来是给咱爹过生日,二来是商量一下给爹娘养老的事情。爹娘一直在老院子里住着,如今年纪大了,身边需要有人照顾。虽说老七两口子在身边,可他们也挺忙,不能把赡养爹娘的事情全都推到他们夫妻身上。”
“老七两口是忙,平常我过去看望爹娘,总看见他们四口人忙的不可开交。偶尔我给搭把手,技术上的活不会,只能打打零。”顾大嫂听见这话笑了,“如今爹娘年纪大了,干活有些吃力,是该好好养老了。”
杨慧兰听见这话一翻白眼,她最瞧不上大嫂说话敲鼓边的习惯。一家人,有什么话尽管直说,绕那么多弯做什么?要不是她不笨,还真听不明白她话里的意思。她不就是看爹娘帮着做豆腐,心里生气吗?只准爹娘把好东西和钱都偷偷给她家,就不许爹娘给自己忙帮。都是一样的儿女,就得一碗水端平!
老六媳妇搂着孩子不吱声,反正她是打定了主意,不管怎么养老,老两口每个月给儿子的奶粉钱不能少。这可是当初就说好的事情,最少得到儿子一周岁能吃饭。
“咳,大哥,你说几句吧。”顾爸爸瞧着自己大哥说着,他是这个家的长子,总该尊让些。
顾老大似乎对二弟的尊让很满意,放下筷子说:“既然是给爹娘养老,当然要爹娘说了算。让爹娘高兴,才是我们做子女的孝顺。”
这话说得大伙纷纷点头,视线都集中在老爷子和老太婆身上。
老爷子看了一圈儿女们,沉思了片刻才说:“要问我跟你娘的主意,我们就说了。咱们祖上是满清的瓜尔佳氏,那可是正宗的皇亲国戚。如何落到今天这地步,中间的细情我就不重复说了,都是造化弄人。眼下咱们家老二这房把日子过起来了,都是托祖宗的在天之灵保佑。我跟你娘没有别的要求,就希望能在城里养老,住住洋楼,睡睡床。早上起来也去公园溜溜鸟,晚上去广场看看扭秧歌。”
去城里住洋楼?顾家儿女相互瞧瞧,都是一脸的诧异。他们不知道爹娘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在城里买楼房可是要不少钱的。再看顾爸爸,众人都恍然大悟。顾老爷子的话说得明白,二房的日子过起来了,这不就是让顾爸爸给买楼房的意思吗?
顾爸爸也愣住,他实在是没想到自己爹会提出在城里买楼房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三章 顾妈妈的提议
顾爸爸把兄弟姐妹全都召集齐了,研究爹娘养老的事情。他实在是没想到,爹娘竟然想要在城里买楼养老。而且他们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让他出这份钱。
“老二,人是你找来的,你说句话。”顾老大接着说。
顾爸爸看了一圈自己的兄弟姐妹,把他们的神态都看在眼中。大哥看似有兄长风范,实则步步紧逼咄咄逼人。三弟微微皱眉,似乎觉得有些不妥。六弟和七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两个妹妹满脸难色。
“爹,二哥的新饭店投进去不少钱,还欠了银行不少。你和娘实在想要住楼,就我们兄弟姐妹凑凑。闹市区不行,咱就买在郊区。”大姑娘秀丽说着。
秀娟也点点头,她家里的大棚种了不少反季的水果,不愁销路价格还高。她知道姐夫在城里擦鞋也不少挣,姐姐偷偷告诉她了,一天最少能挣二十几块。大哥家条件一直不错,七哥的日子也好了,唯一差一些的就是三哥家。
“老妹子,这买楼房可不是吹糖人,那得拿出真金白银来。”顾大嫂马上说着,“你们都能挣个活泛钱,就我跟三弟一家靠土里刨食,一年存下个三头五百全是牙齿勒出来的。三弟家的两个孩子还小,军儿眼瞅着要娶媳妇,新房子还没有呢。
我可听人家说了,现在的能人都欠着银行钱。人家银行比咱们精明,知道你还得起才肯借钱给你的。二弟买了两个大饭店,拿不出现钱,拿一个顶账还剩一个呢!”
“那也不能全让二哥一个人掏!”秀丽也给自己二哥讨公道,“爹娘是咱们共同的爹娘,赡养得一起来。”
“俗话说得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顾家的事情,还是顾家人商量着办。你们要是觉得这几个哥哥不中用,想把爹娘带走享福,我们也不敢拦着!”顾大嫂似笑非笑的说着,眼睛只看着两个小姑子。
秀娟和秀丽都不再言语,想要甩袖子走又想听听结果只好忍住。
顾妈妈瞧了瞧两个小姑子,笑着说:“大嫂这话说得不对。现在是新社会,讲究男女平等。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当初爹娘可是不分闺女、儿子都养活了。可到底是老习俗,养儿防老,尤其是咱们农村人。
所以我说,两个小姑子要是愿意跟我们一起养老,我们欢迎。到爹娘百年那天,所有的财产二一添作五,分成七份。要是不掺和也行,谁都说不出什么来。
现如今,我家是比你们条件稍好些,可事事无常,谁都不敢保证一辈子大富大贵,所以不敢独揽养活爹娘的事情。”说到这里她稍微停了停。
顾大嫂听见这番话心下一动,她还是第一次觉得自己二弟妹不简单。这话说得,连她都挑不出毛病来。
顾妈妈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犀利起来,“其实我们出钱给爹娘买楼房不是不行,往后的照顾也不用你们插手。但是你们做儿子和媳妇的得亲口说出不养活老人的话,还得给我签个协议。爹娘的事,我们全都管,他们的财产自然也归我们二房!”
这话一说出来,顾大嫂眼睛亮了,杨慧兰和王洁的脸色也不是颜色了。
别看老爷子和老太太没有什么房产,也没有多少存款。可是在村子北边有一片山,山上种了一百多棵的洋槐。放在那里不用吃草不用喂料,等十年以后光是放树卖就够盖一所大房子!况且自从镇上占地,大伙都有个占地梦,谁知道哪块地能变成宝贝啊!
下面那个小屯子,是全镇最穷的一个,谁家有姑娘都不往那个屯子里嫁。前一个月,昌茂屯的一个姑娘嫁过去,非逼着婆家卖了房子,在娘家跟前又买了一座。可一占地,全家都傻眼,肠子都悔青了。这就是没有那个命,财神爷都躲着走。
所以当顾妈妈说家产归自己的时候,妯娌几个的反应都很强烈。
杨慧兰更是直接说:“爹娘一起养,到时候家产一起分!”
“谁也没说不赡养老人啊。”顾大嫂也忙说着,“只是城里的房子太贵,地方差一点房子小一点的楼房也得两三万啊。”
“咱们先把谁养老的事情确定下来,然后再研究下一步。我再确认一下,有人放弃赡养的义务吗?”顾妈妈环视了众人一圈再次问着,“谁都不举手,那就是说赡养爹娘咱们五家均担!接下来咱们再讨论爹娘的这个老到底该怎么养。”
顾爸爸的情绪一直很内敛,接连抽了两根烟,从脸上看不出喜怒。不过顾盼知道他并不高兴,不是因为买楼需要很多钱。在顾爸爸心里,随着自己身价倍增,在报纸和电视上面露面又跟很多领导同席,觉得自己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如今,整个花山镇谁不认识顾福来?就是到了市里,一提丽江印象的老板也没有不知道的。他觉得爹娘会对自己另眼相看,会以自己为骄傲。
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倒是以他为荣,见到人就把二儿子挂在嘴边。不过从他们住进自己家里到现在的种种言行,顾爸爸越来越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肥肉,爹娘咬一大口不过瘾,还要帮儿子们咬几口。
他是想要孝敬父母,考虑到经济上的关系还情愿多出一些。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爹娘兄弟应该怀着感恩知心,而不是被他们算计,把自己当成傻瓜一样!他很沮丧,很失望,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
他听见妻子的话,觉得这样做对于大伙来说非常的公平。既然没有人领情,他也不需要做无谓的退让,就按妻子说得办!
“就算买最便宜的房子也要两万块,咱们五家每家还要出四千块!”杨慧兰不由得皱眉,打心眼里不愿意出这份钱。她还欠了二哥四千块钱没还,再说了,爹娘搬到城里去住,这生活费谁出?她的豆腐坊没有人帮忙怎么办?
第一百九十四章 真相
杨慧兰说自己家里根本就拿不出四千块钱,而且还有饥荒。老三两口子最老实,心里打定主意,要是每家都同意拿钱出来,他们就是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