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一个寝室的两个护士穿着白大褂匆匆忙忙赶来吃饭,打完饭坐到杨丽羽和靓姐旁边,“哎呀,你俩来的真早,我俩都到午休还没忙活完,有个人,那血管细的,我扎了两次都没扎上。”靓姐喝了两口汤,不急不慢的说,“那你没给人家扎哭啊?”
  “给她扎哭?我都快哭了,虚胖,血管特别细,我找半天也没找着正点。”
  靓姐扬了扬眉毛,“那还不是你技术不到位。”用勺子舀了一勺花生米,一咬嘎嘣脆。
  杨丽羽和靓姐吃完饭,率先回到医院。因为医院多数医生还在午休,所以聚集在医院楼道长椅上的病人和病人家属一堆,杨丽羽小心翼翼的绕过去,靓姐先到了牙科,和杨丽羽分开。杨丽羽继续上楼,到了内科,往里走,迎面撞见上午骂老婆那个男人。
  那男人手中提个竹筐,看见杨丽羽差点跪下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王主任说是您帮俺们捡花卷的,要不是您帮俺们捡回来,这肯定得让卫生阿姨给扫走了!”杨丽羽倒觉得没什么,这年代物资匮乏,不能浪费粮食,花卷掉地下了,即使外面不能吃,里面还是没有沾灰的,扒了外皮里面热一热也是可以吃的。
  “没什么,你去照顾你妻子吧,我还有事,先忙了!”杨丽羽拍了拍那男人,“别和你妻子再喊了,她也不容易。”
  那男人感激涕零,“虽然俺这一趟没检查出啥病来,但俺老婆刚才被检查出心脏病,要是这回没来城里的大医院,俺俩也不能知道!以后得多让她注意身体了,谢谢医生!”
  杨丽羽看着那男人挎着篮子走了,她转身进了主任室。
  王主任看样子也是刚从食堂回来,王主任的红双喜水壶里装了刚烧开的热水,水壶还徐徐冒着热气。王主任视力不咋好,一直都在喝一些明目的中药,白天上班的时候王主任就泡一杯决明子,晚上回家了才有时间煎药喝药。
  “小杨同志,”王主任把烧开的水倒进装了决明子的杯子里,“我们内科每周末放假都是轮班的,你看看你这周六放假行不,周日来替班。”
  杨丽羽想着自己也没啥事,周几放假都无所谓,她又不像是王主任家在城里,家人也都在城里,周末可能还要陪孩子或者陪妻子,杨丽羽的家人没在身边,成旭海一时半会也来不了,她也没啥着急事,她对放假这件事看得也挺淡然。
  “都行,看您安排。”
  王主任松了一口气,“那就好,周日工作可能忙一点,很多单位都周日休息,估计看病来的也比平常多点。”
  …
  杨丽羽总算熬到了周六,打算用家里带来的钱和票在城里买些必需品。宿舍里发的免费生活用品不是很全,她还需要买点额外用的东西,但是她还没有弄清楚要买多少,所以在街上闲逛起来。
  杨丽羽今天可是起了个大早,从宿舍出来就在街上溜达,但是路人看起来都很忙,家里有刚出生的小孩的,大人买了一袋牛奶就匆匆往回赶,也有一看就是农村人进城里的,在饭店靠门口的位置点了一碗面条就狼吞虎咽的吃。杨丽羽走到一家卖山楂条的小店,看了看店的招牌,这店还卖其他的小食,看起来也都很便宜,但是剩下的都不多的。
  “要一毛钱的山楂条。”杨丽羽说着,正要拿出钱。
  另外一个老人也正掏着钱,看样子也是想要山楂条的,听完杨丽羽的话,愣了下,没说话。卖山楂条的有些为难的说,“这位老人先来的,要不……您给他让一让,就剩这一毛钱的玩意了,也不够两个人分啊。”
  杨丽羽听完店家的话,同意把最后一毛钱的山楂条让给老人,那老人一直没说话,杨丽羽看着也挺可怜。老人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看上去挺有学问的样子。
  店家给老人装完了最后一点山楂条,接过老人的一毛钱纸币,“好嘞,慢走!”
  杨丽羽知道山楂条是这家的招牌小食,而且她这两天胃口不太好,本来是打算买点山楂条开开胃的,现在她只好换个法子了。
  “这个金桔干也卖得不错,这是最后一点儿了,您要不看看,买点回去尝尝?”店家看杨丽羽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心想来买山楂条多数都是胃口不好的,所以才把金桔干推荐给杨丽羽的。
  杨丽羽其实很少吃果干,在公社里她也吃不到什么水果,城里很好,挺多小食都有,就是物资匮乏,经常应不供求。
  买点金桔干吧,吃不了也可以给杨美羽和老太太寄回去点,让她们尝尝鲜。
  “这个金桔干一毛五一斤,比山楂条贵一点,但是好吃!给您来一斤?”店家已经准备好了纸袋,打算给她装金桔干。
  杨丽羽想了想自己身上带的钱,点头,“行,来一斤吧。”
  “好嘞!”店家爽快的拿起小铲,给杨丽羽往纸袋里装金桔干。
  …
  “哎,闺女,问一下,中医院咋走?”刚才买山楂条的老人在附近转了半天,也没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看杨丽羽从店里出来,离得还比较近,顺便就问了一下。
  杨丽羽看老人裤子的左腿有些破了,刚才老人离开店的样子还一坡一坡的,好像是摔着腿了。
  “您要去医院的话,这对面不就是个医院吗?我同事说这个西医院也挺好,离得还近,您来这个不就得了吗!”杨丽羽给老人指明路线。
  老人摇头,“不成不成,我就要去中医院!”他可是要去找儿媳妇的。
  昨天刚收到儿子的来信,听说儿媳妇进城了,在中医院工作,他这不特意买点小食去给儿媳妇送去的嘛,要是去西医院,还哪里找儿媳妇哩?他今天可是起了个大早,幸亏他还有两张公交车的本票,拿了张票坐公交车一路赶来的,谁知道那公交车还没停稳,他着急下车,下车的时候还滑了一跤!
  唉哟,这个狼狈哟……
  杨丽羽看这位老人这么执着的要去中医院,回想自己来时的路线,然后耐心的讲给老人,“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看到前面一个卖牛奶的,您往左拐,当您看见连着的三个楼,那就到了。刷成白色墙面的是医院,最右面的是宿舍楼,中间的那个小平房,是医院食堂。您可千万别进错了。”
  老人谢过杨丽羽,坡着脚往医院走。


第20章 你怎么随手顺东西啊?
  杨丽羽给老人指点完方向,拿着自己的金桔干回到街上。
  靓姐说梳子那些用品可以在北街买到,杨丽羽这两天都是借靓姐的梳子用的,怎么说也不能一直用,进城好歹得买个自己的梳子。杨丽羽边走边想,来城里的时候什么都记得,唯独忘记了梳子,如果是个男人就好了,不用梳头,不需要梳子。
  前面有家店,门口摆了几个梳子,杨丽羽站在店门口挑选起来。
  …
  老太太给杨美羽做午饭,“一会儿咱道县上集市瞅瞅,看看你有没有啥缺的,顺道一起买了。”老太太把菠菜汤面条盛出来,给坐在饭桌前的杨美羽端过去,“你呢,要好好学习,知道不?女娃子不能下地种田,那你就得好好学习。”
  杨美羽接过面条,故作夸张的闻了闻,夸赞母亲的手艺:“呀!妈做的面条——真香!”老太太笑着摸了摸杨美羽的头发,“这娃子,真会说话唉……”老太太给杨美羽盛了满满一碗的面条,把锅里剩余的一点面条盛另一个大碗里,把锅里的汤也悉数倒进了那只大碗里。
  老太太从放剩饭剩菜的小橱柜里捡出个黑面馒头,拿着黑面馒头坐在杨美羽身边。
  杨美羽看了看老太太碗里的面汤,又看了看自己碗里,基本没有汤但面条和菠菜很多,杨美羽想了下,把自己的碗与老太太的调换了一下,“妈,俺也要喝汤!”老太太吓得赶紧把两只碗调换过来,“傻娃子,你现在得多吃点补身子,你每天走山路上下学,要是再不给你好好补补,你不累坏哩?”
  杨美羽倔强的扬起小脸,“俺不要,妈喝汤,俺也要喝汤。”杨美羽虽小,但是他也能看出来,老太太是为了她好。老太太拿一碗热汤,那刚从橱柜里拿出的黑面窝窝头肯定是凉的,把面条都盛给她,自己喝汤泡窝窝头。
  老太太狠狠拍了桌子一下,响声吓了杨美羽一跳,“俺说啥就是啥,这个家到底是你做主还是俺做主?!”老太太说完,狠狠得咬了一口窝窝头,端起淡绿色的面汤滋遛滋遛地喝起来。杨美羽被母亲这态度吓着了,她怎么觉得,母亲喝的不是汤,吃的不是窝窝头呢。
  像是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杨美羽默默端起自己面前的面条,哧溜哧溜地吃着面条,她再用余光偷偷瞥老太太一眼,老太太的神色好像比刚才平静稳定了许多,杨美羽这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吃完饭,老太太让杨美羽打一盆井水洗碗,杨美羽费力的拎着一桶井水,把井水倒进洗碗的大盆里,老太太就坐在院子里洗碗。
  “你瞅啥子?赶快给俺回屋看书去!”老太太看杨美羽在一旁傻站着,把杨美羽轰进了屋子里。
  杨美羽趴在炕上,在两层布做的小书包里找了一本小学课本,认真的看了起来。
  等老太太刷完了碗,擦擦手,从柜子里拿出了两张面额不大的纸币,拉着杨美羽去了县上的集市。由于两人不是赶早去的,中午的时候很多东西的价格都恢复正常了。老太太一手拉着杨美羽往集市里头走,一手紧握着几张小小的纸币,生怕弄丢了。
  “咦,妈,你看嘞,”杨美羽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小摊位,“那不是咱之前的摊位嘛?现在都换别人卖鸡蛋了,嘻嘻。”老太太是看别人卖鸡蛋,她表面装作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她能不着急吗?要不是每天一大早,天刚亮就要给杨美羽起来做饭,吃完饭就匆匆忙忙的往学校赶,要不是送杨美羽上学,她咋可能早上不来早市卖鸡蛋!?
  但是老太太这些不能说,老太太担心自己要是说了,杨美羽这丫头又多想,以为自己耽误了卖鸡蛋,指不定又要说以后不上学了,上学还花钱,跟母亲起早去早市卖鸡蛋还赚钱。
  “你这丫头,一天天的都想啥子?”老太太给杨美羽一个暴栗,“俺是让你看看,有没有啥子要买,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不是让你来看鸡蛋的!”
  杨美羽吃痛,恋恋不舍的看了卖鸡蛋那摊位一眼,跟着老太太继续往前走。
  老太太在一家卖文具的摊位前停了下来,拿起摊位上的一根铅笔,细细的看着,摩挲着,仿佛能把这根铅笔瞧出个所以然来。
  “俺前两天给你买的铅笔,你用完了没?”老太太把铅笔递到杨美羽面前,笑容满面。
  杨美羽认真的说:“没有呐,咋能这么快用完。”
  老太太并没理会杨美羽说啥,把铅笔悄悄的攥在左手里,又继续看摊位上的其他东西。一会儿拿起铅笔拧子瞅瞅,给杨美羽看看,杨美羽摇头,老太太又放下,一会儿又拿起一只价格比较昂贵的钢笔瞅瞅,杨美羽终于不耐烦了,“妈,俺还用不上这些贵玩意儿,咱又不买,走吧!”
  老太太就等杨美羽这句话呢,把那只拿着铅笔的手背到了身后,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哎呀,现在用不上以后不一定用不上嘛?你这丫头,你这丫头……”杨美羽撅了撅嘴,不理老太太,独自往前走。
  老太太佯装快走两步去追杨美羽,一直没咋盯着二人的店家突然站起来叫道:“唉你那铅笔没付钱呢吧?”老太太假装没听见,想要快速从人群里挤过去,没想到店家踩着椅子窜到了老太太身边,一把揪住老太太,“你这老太太,怎么拿东西不付钱呀?”
  老太太“啊”了一声,店家拽住老太太的左手,把老太太紧攥着的铅笔拿回来,“啊什么啊,这铅笔都让你拿热乎了,之前你也搁这儿卖过东西啊,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诚信?不怕以后自己卖鸡蛋被人顺走啊?”
  老太太故作生气的样子,跺了跺小脚,“俺不就是忘了付钱吗?说的俺好像没钱似的,多少钱?”老太太往摊子上铅笔标价看了一眼,把自己手里最大面额的一张票子拍到店家手里,“瞅瞅你这样儿,搞的好像没见过钱似的。”
  店家本来寻思给钱就放过老太太一马的,毕竟老太太看上去年纪也大了,他也不愿意跟个老太太比嘴炮功夫,没想到这老太太倒反咬他一口?店家也不是吃素的,铺头盖脸给老太太一顿骂。
  “俺可知道你是北村公社的,你大女儿是大夫,你小女儿也乖巧,你个老太太咋就这么不讲理?自己顺了人家东西,还偏要说人家不对,你讲不讲理了?”
  “自己也不是没卖过换过东西,就不怕自己哪天也撞见顺东西的路人?”
  “俺是看在你大女儿给我老婆看过病的份儿上,俺才没说你偷东西的,你个小脚老太太反倒不讲理了,咋,小脚有特权啊?”
  老太太被店家这一系列的话堵得说不出话来,一张满是皱纹的老脸又黄又红,面上尽是羞赧之色。
  走在前面的杨美羽看见老太太迟迟没有跟上了,奇怪了,平常老太太那小脚可是健步如飞啊,今天咋没跟上来?难道买啥东西去了?
  杨美羽撅着嘴原路返回,看到一堆人围着老太太看热闹。
  圈子里是卖文具的店家和老太太,店家越说越来劲,把老太太之前卖鸡蛋时,出的啥一分一毛的错都说了,虽然这些都是他道听途说,但是这集市里卖东西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所以这些话都是给路人听的。
  “你说俺妈干啥子?俺妈本来记性就不好……”杨美羽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贴在老太太身边,“不就一根铅笔嘛,俺姐有钱,俺姐都去城里工作了,咋可能差这几毛钱?”
  店家看杨美羽也跟过来了,这小姑娘之前卖鸡蛋的时候总过来一口一个“叔叔”,店家觉得杨美羽这小孩子还挺不错,他都把自己要说的说完了,也不打算继续纠缠下去。
  “成成成,小丫头你可得叫你妈记性好点,我也姑且信这一回,再有下次,那可就不是记性不好的事儿了!”店家摇摇手,要把两人打发走。
  “俺妈记性不好就不好了呗,俺姐有钱,等再过几天,俺姐夫也去城里工作,俺们又不是缺钱。”杨美羽虽然听出了店家的意思,可她毕竟是个小丫头,也不想在口头上吃亏,尤其是老太太,平日里对她那么好,她不管真的假的,就是不想让店家把那些难听的话用在老太太身上。
  “不是,丫头,你咋也开始不讲理了呢?这跟你们有没有钱没关系,但是随手顺东西这事儿可不对吧?”店家转身又回来了。
  成旭海和哥哥成旭江陪着嫂子小玉逛集市,听见了杨美羽奶声奶气的声音,几人也就顺着走了过去,一问旁边围观的路人,没想到老太太做这种事情。
  成旭江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咱可走吧,这老太太俺一开始就看不是啥好人,啥玩意儿啊,对自己俩闺女都一个好一个坏的。俺可不信那老太太记性不好,那老太太跟她邻居欠几两面都记得一清二楚。”


第21章 首次相认
  嫂子小玉也不太喜欢老太太,她第一见到这老太太就觉得这老太太尖酸刻薄,况且现在出了这种事,谁愿意当着众人面给老太太解围啊。
  “弟,咱走吧,这事儿让她们家自己解决去。”小玉叫成旭海。
  成旭海遇到这种事情真的挺烦心,今天明明是陪小玉嫂子出来买生活用品,却撞见了老婆的娘家那边的丑闻。他做为人家的女婿,不管,情理上说不过去;管了,自己娘家又要觉得丢人。
  但是成旭海是一个知青,他的思维和普通人思维不一样。他早已把杨丽羽当作自己的家人,杨丽羽的家人,就是他成旭海的家人。坐视不理,情理上过不去。
  “你们先走吧,我去看看。”成旭海摸了摸衣兜,幸好今天出来特意带了点钱,要不然他怎么赔给人家钱。
  成旭江想要拉住成旭海,嫂子小玉也是一脸愁容,本来今天是快快乐乐的一天,这快乐的一天就这么被杨丽羽的娘家人给毁了。
  “呀,妈,您怎么在这里?美羽,好久不见了。”成旭海刚听完杨美羽吹嘘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他觉得做为杨美羽吹嘘的人物,他实在不能不出场了。
  “啊!姐夫啊!你咋来了?!”杨美羽既是惊喜又是觉得羞赧,在这种场合这种情况下撞见姐夫,多多少少她都觉得有些丢人。
  成旭海看了看老太太手中的铅笔,从衣兜里拿出一张最大票的纸币,礼貌的递给老家,“不好意思,我丈母娘,记性一直不太好,这铅笔钱就我付了吧!”店家只是看成旭海手中的大票,但是不接,依旧不高兴的说,“搞什么啊,成知青,你可是个有文化的人,咋就找个这么个丈母娘?不讲理,还反咬人一口。”
  成旭海还是呵呵的笑着,“您包容包容吧,我谢谢您。”
  店家还是没接过成旭海的钱,“你可拉倒吧,你丈母娘哪是没钱啊?看……”店家从手里展开刚才老太太给的那张大票,“这是铁公鸡啊,不舍得花钱。不舍得花钱还买啥?买啥能有诚意?”
  店家说话时还不忘数落成旭海,在人群后面的成旭江和小玉都觉得,丢人丢到家了。
  成旭海讪讪的收回了自己的钱,“原来是这样,改天我上门给您赔个不是,美羽一会儿还要回家复习功课,我先带她们回去了。”店家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看见成旭海都一副软茄子的口气任人捏了,就把自己摆的架子收回来了,“罢了罢了,不要你赔不是,你赶紧带她们回家得了,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成旭海领着杨美羽和老太太往回走,成旭江和嫂子小玉也跟在后面,一行人就这么出了集市,成旭江赶紧自己的脸面都被这穷酸的老太太丢尽了,一想自己媳妇小玉也不好受,所以成旭江走在最后面,跟小玉说话。
  “今儿个咱俩回哪住去?”成旭江去拉小玉的手,小玉恨恨的甩开成旭江的手,小声埋怨道,“当然是会俺娘家了,俺可不想被看着跟这老太太有啥关系。”
  成旭江那张被晒得黝黑的脸上出现了不一样的神情,似乎是很惊讶,“可是俺们跟她家是啥关系,这不全公社都知道的事儿么?”咋,还有人不知道?
  小玉气得推了成旭江一下,“你个笨蛋,俺就是说回家躲两天的风头,她们不嫌丢人,俺还嫌丢人呢。”成旭江若有所思的啊的一声,“反正不是咱顺的东西,她们顺的跟咱有啥关系?”
  小玉被成旭江这反应气的差点没晕过去,还没进村就往娘家走,成旭江也连忙跟了上去。
  …
  “哎,成女婿,俺们就不去你家坐坐了,俺带着这丫头先回去了。”老太太看成旭海把她们往成家领,老太太赶紧停下步伐说道。她可不想听亲家母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她还是先走一步为好。
  成旭海依然很客套的说,“您不来坐坐啦?歇歇脚喝两口水再走多好呀。”老太太可不信成旭海真心想请她做客,她就怕亲家母到时说点啥难听的话,那她这老脸往哪儿搁?
  “不了不了,俺丫头着急回去看书……”老太太说完,不等成旭海拒绝,拉着杨美羽飞一样的走了。
  成旭海看两人离开的背影,苦笑了一下,推开家门。
  成旭海母亲坐在炕上缝着入冬的棉衣,颜色是很暗沉不大好看,但是料子摸起来挺好,布不够的地方,又用其他颜色补了两条。棉衣缝到袖子和衣服的接口处了,成旭海母亲小心翼翼的一针一线的缝着,生怕哪里一不小心就勾错了边。
  “妈,我回来了。”成旭海进门前,先把一直拿着的那张大面额纸币悄悄塞回衣兜里,等进门口,当着母亲的面从兜里拿出来,把那张纸币轻轻放到桌上。
  “嗯?回来了。”母亲抬头,看见成旭海一脸疲惫,小玉和成旭江也没回来,母亲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给成旭海倒杯凉水。
  “今天在集市碰到杨丽羽母亲了,”成旭海坐在板凳上喝水,一口一口的,像是在喝药一样缓慢,“杨丽羽母亲可以为杨美羽去顺东西,可以为杨美羽的上学把她嫁到我们家来,我觉得……”他的语速也是极缓慢,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成旭海母亲虽是一直在屋里缝纫衣服,但是有早回来的邻居转述了这件事,她不主动开口,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让儿子为难。
  “老太太对自己家人什么态度,其实跟我们也没所谓,旭海,你只要知道,杨丽羽对你好,对你真心,这就够了。”母亲年过半百,早已看透人生间的理,她与丈夫分别多年,丈夫除了会不定期的邮一些东西回来,没有更多的接触联系。
  成旭海笑,“妈,我知道。”
  “前两天老太太让你给丽羽写信买铅笔,你写信了没有?”
  成旭海摇头,“不过缺几根铅笔而已,何必让她在城里邮寄过来呢,来回邮信邮铅笔的费用,都够买铅笔了。我明天去给她买了,送到老太太家去,免得来回邮寄了。”成旭海母亲嗤笑,“老太太不就寻思占这小便宜么,只要不是她自个儿花钱,别人花多少她都觉得无所谓。俺倒要看看,她那小女儿将来有什么出息!”
  …
  杨丽羽在店铺前选了半天,看中一个梳子,价格稍微贵点,另外一个梳子不太好看,买的人也少,所以比较便宜。杨丽羽不知道要哪个,看一看时间得快点赶回去了,不然今天中午食堂的午饭就赶不上了。
  想到母亲和妹妹还在农村,杨丽羽觉得自己还是应该省下一点钱,攒钱以后等成旭海来,也能补贴家用。于是她选择了便宜的那把黑梳子。
  杨丽羽看天色有些阴沉,加快了返回医院的步伐。
  杨丽羽先回了一趟办公室,打算把梳子和金桔干放到办公室的锁柜里。
  “唉,白来一趟,医生帮我把这个转交给杨大夫吧,我得赶紧回去了……”成冠民叹了口气,透过窗子他看见天上的云在快速地聚集到一起,本来白色的云渐渐变成灰黑色,天色也阴沉下来。
  杨丽羽刚出门,就撞见那个买山楂条的老人,老人边走边揉眼睛,一手拿着眼镜一手揉眼睛,原本手里的一袋山楂条早已不知去向。
  “哎,杨大夫,你这回来是晚了一步,没见着你公公哟!”王主任把成冠民交给他的那袋山楂条转交给杨丽羽,“刚才走的那位,戴个眼睛看上去挺有文化的,说是你公公,接着儿子来信就给未来儿媳妇送好吃的来的,结果你就恰巧不在!”
  杨丽羽接过山楂条,愣了一下,“刚才出去的那位就是?”
  “当然,不然我搁这儿说半天说啥呢?”
  杨丽羽放下东西,转身追了出去。
  窗外雷声轰隆隆作响,呼啦的一声,大雨像是一盆水瞬间倾倒在了地面上。
  清新的尘土味弥漫在空气中。下雨了。
  成冠民已经一步一步走到医院一楼,眼看到门口了,外面却下起了大雨。
  他叹了口气,在门诊室旁徘徊,等待着,等待着。
  外面的大雨一时半会是不会停的了,他早上没有吃饭,看来中午这顿饭也没有着落了。
  杨丽羽飞奔到楼下,看到那个老人踽踽独行的身影,她突然放慢了步伐,轻巧的走到成冠民身边,柔声道:“公公?”成冠民不可置信的回身,转身看到清秀温柔的杨丽羽,拿下眼镜在衣角上擦一擦,重新戴上。
  “你是——”成冠民睁大了眼睛,许久说不出话来。
  杨丽羽抿抿嘴,笑了,认真的点头,“嗯,我是。”
  杨丽羽没想到,那袋一毛钱的山楂条,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到她的手中。


第22章 她可以说自己精通针灸么
  成冠民一把拉住杨丽羽的手; “太好了!总算能见到家人一面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家人了,儿媳妇; 请你快给我讲一讲,成旭海和成旭江,噢对; 还有孩子他娘,他们怎么样?”成冠民与杨丽羽相认后; 便立即改口,他知道杨丽羽的名字是什么; 但他觉得,儿媳妇似乎更亲切。
  杨丽羽扶着成冠民一步一步地上台阶,好不容易走到二楼,成冠民喘了半天; 杨丽羽扶着成冠民回到办公室。她搬来一个椅子,把自己椅子上的小垫给成冠民垫上; “爸,您坐,听我慢慢讲。”
  成冠民听杨丽羽的叙述; 乐的合不拢嘴; “原来卫生所的杨大夫就是你呀; 哎哟,我们一家人多病多难呐,啥病都靠你哟……真是辛苦你了。”杨丽羽笑着摇头; “没有,其实还好,公社里的病人不多,都是些小病,不碍事的。”
  成冠民乐呵呵的应着,“胃口不好的时候,记得吃些山楂条。要是身子不舒服,及时请假,你是大夫,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我就不多说了。”杨丽羽看成冠民盯着她的肚子瞅,杨丽羽知道成冠民在想什么,她不点破,只是转换了话题。
  “我也买了些金桔干,您看下,您拿回去一半,我也吃不了。”杨丽羽把金桔干倒进山楂条中一半,剩下一半的金桔干递给成冠民,“您吃,我刚才尝过了,很好吃。”成冠民是没有打算要儿媳妇的东西的,推脱几次,杨丽羽执意要给他,成冠民只好收下。
  杨丽羽在办公桌上收拾剩余的果干,早午饭都没吃的成冠民坐在一旁吃金桔干。杨丽羽收拾完东西,发现成冠民还在一旁,忽然意识到什么,“您中午吃饭了吗?”杨丽羽中午没吃饭,看到成冠民在一旁吃金桔干,或许他是饿了吧,“不如我们一起去吃饭?”
  成冠民今天出门特意带了粮票和钱,本来寻思中午回不来就在外面饭店吃碗面条,这下总算派上用场了。
  “好啊。”
  杨丽羽刚要扶成冠民出去,王主任悠悠的开口,“杨同志啊,不如你去给你公公买完拿回来,你看他这腿是走不了多远的,何况外面还下着雨。”杨丽羽想着也是,在办公室拿一把伞就要出门,成冠民叫她,“儿媳妇,儿媳妇,我这里有钱……”杨丽羽笑,“您在这里等我,您来了,我能让您花钱吗?”说完,她拿着雨伞出门了。
  王主任喝着决明子泡的水,吹了吹热气,“有个好儿媳是不一样,我希望我女儿长大,也能是个好儿媳啊。”
  成冠民笑着点头,“会的会的。”
  外面的雨正大,杨丽羽打着伞出门,还好饭店离医院不太远,杨丽羽进饭店,点了四个烧饼,一盘炒菜和一点咸菜,一共才花了两块多,服务员给杨丽羽用纸袋把四个烧饼分别装好,又用手拎兜把炒菜和咸菜装在一起,杨丽羽付了钱,赶紧往医院走。
  看来她今天中午也不用去食堂吃了,所以两个人的份就都买了,如果不够的话,再吃点金桔干和山楂条。
  杨丽羽把烧饼放在办公桌上,成冠民坐在办公桌前面,杨丽羽坐在办公桌后面,把炒菜和咸菜的手拎兜打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