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的人家不仅是男人出来扫雪,妇女把孩子交给老人,然后拎着大扫帚也出来扫雪。
  杨丽羽没有手套,她出来扫雪不方便,成旭海要出去扫雪,老太太赶紧把一副厚实一点的手套递给成旭海:“你说说你大冬天,你又不要工分,扫雪干啥?”成旭海接过老太太的手套,“谢谢妈,我出去帮帮大家,早点扫完早利索了。”
  杨丽羽等成旭海出门后,她就去了卫生所,她要去找老傅说说话。离开卫生所有四个月之久了,不知道老傅是否还安好?顺便也是去给成旭海配一点暖身子的姜汤,她早一点熬姜汤,成旭海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喝了。
  进了卫生所,老傅一个人在桌子前翻着医书摘抄着什么东西,杨丽羽走近一看是一个药方。
  杨丽羽咳咳两声,老傅才注意到她,老傅抬头推了推鼻子上架着的眼镜,看到杨丽羽,下意识的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然后乐开了颜,“哎哟,杨大夫你咋回来了?你来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啊!”
  杨丽羽走进卫生所,里面没有病人,看来大家近期身体状况还都挺好的,记得夏天的时候,早晚都有社员除了中暑还有伤风感冒进卫生所的。
  “我也是昨天才回来的,和成旭海回来过年嘛。”杨丽羽忽然想起自己怎么就忘记给老傅带点东西回来了,之前在卫生所的时候老傅很照顾她,她应该给老傅带些东西回来的,“不好意思啊老傅,我这次忘给你带带你年礼回来了,等我回城里的时候,让成旭海给你邮寄一些好东西回来。”
  老傅笑着说:“没事!杨大夫你也客气了。对了,你今天来是找什么药的?还是专程来拜访拜访我的?”
  “他们外面扫雪了,我寻思给成旭海配个姜汤暖暖身子的。”
  老傅一拍手,“巧了,我刚才写的这方子就冬天御寒的,杨大夫你来看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剪红纱花的3个营养液灌溉~


第53章 亲自给他熬汤药
  白附片5钱; 干姜5钱。
  红花1钱,干艾叶10钱,当归10钱; 白术5钱,黄芪5钱。
  杨丽羽看懂老傅这上面写的是两个药方,但老傅给了两个药方是让她挑么。
  杨丽羽不喜欢麻烦; 第一个只有两味药材,很符合她“简单”的理念; 而且第一个思来想去也比较节省,把药材用量减少一半也可以熬出来一大碗药汤。
  “谢谢老傅; 红花这玩意儿也不好弄,我就给社里节省一点,帮我拿第一个方子吧,我一会儿去熬药。”杨丽羽笑着跟老傅说。
  老傅捋了捋自己的白胡子; “第一个方子?杨大夫,你看看; 第二个是干什么的?”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干艾叶;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当归; 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
  杨丽羽看了半天,前两个药适合女性用,后面的药性相加又有些烈,五味药材没有缓冲的,总的来说这药性是不是有点太强……的确是可以做到冬天暖身子的作用,但杨丽羽仔细一看,这跟姜汤可真是差的有点远。
  “第二个我觉得不太适用吧,若是要用大概是足浴?”杨丽羽忽然想起足浴这件事,无论是卫生所还是省城医院都没有足浴这说法,没有人提醒她,杨丽羽也就自然而然有些淡忘,现在一看第二个药方,越想越觉得好像就是足浴的方子。
  老傅笑眯眯的:“杨大夫,你还真是说对了,我今个儿也是在医书找半天看到的这个,觉得新奇也就抄下来了,杨大夫知道足浴不?”老傅觉得杨丽羽的知识储备量应该也很多,和杨丽羽说话的时候,就算他是有意要考一考她,杨丽羽都半猜半蒙的能说对。
  杨丽羽当然知道足浴,作为一个小太医,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那这个也是暖身的了?谢谢老傅。”杨丽羽正好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什么足浴用药,没想到老傅这一提醒,她想起足浴这回事儿。
  足浴也挺好的,今年冬天冷,一到晚上雪下得紧,两个人睡觉前用点中药泡泡脚也不错。
  老傅给杨丽羽把白附片和干姜都取了,要给杨丽羽取点其他的药,杨丽羽问道:“咱们所里的药材还够用吗?我看我这泡脚水……好像有点浪费。”老傅笑笑:“不给你拿那么多,一样少来点,你循环着用呗。”老傅除了红花没给杨丽羽取,其他的都给她拿了了一点,“咱们社员最近都挺好的,没有几个病的,有的也就是小感冒,大过年的,谁还想来这卫生所来陪我啊。”
  杨丽羽谢过老傅,“熬汤药的锅是不是还在?”老傅点头,杨丽羽跑到卫生所的熬药屋子里点火熬汤药。
  杨丽羽把白附片和干姜放里面看差不多的时候,先把火熄了,把汤药倒在一个小盆里,把里面小块的白附片和干姜都挑出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把里面的药块差不多都挑干净了,杨丽羽再把有点凉了的汤药从小盆倒回熬汤药的小锅里,扔进去五六个干的大枣,烧起火继续熬汤药。
  这干枣是他们结婚的时候,社里专门给办结婚证的人送的,当初送了两袋大枣,一袋放到成旭海母亲家,一袋放在杨丽羽母亲家。杨丽羽早上打开床头旁的大箱子时,发现放在自己家的那袋大枣,包装完好的在里面躺着,杨丽羽就像给成旭海熬点姜汤喝了。
  放些大枣熬汤药,汤药也就没有那么苦了。
  老傅在卫生所外看队长们带领社员扫雪,卫生所旁边的雪也扫的差不多了,东村的男人扫雪将近一个上午,快到中午的时候,东村各家各户在门前差不多也清理出一条能走的路了。
  社长出来看看,很好,“可以组织大家回家休息啦!”队长接着各穿各的口令,不一会儿,把大家们都放回了自己的家。
  杨丽羽在卫生所里坐着,其实白附片和姜汤是早就熬制好了的,现在多熬一会儿的目的就是让干枣的甜味能多融入到药汤里一点,这样暖身的汤药也能好喝一点。
  成旭海回杨家,发现杨丽羽不在屋,老太太看着杨美羽写每天的寒假作业,见成旭海回来了,老太太就兴奋的说:“你回来啦?啥时候给俺们美羽讲讲数学题?”成旭海在外面冻了一上午,回来又没看到杨丽羽,本来就是身心疲惫的了,被老太太这么一催,他更觉得心累。
  成旭海甚至在想,今天晚上就回自己家吧,卧房里有个门,而且不用起床后睡觉前的被催着讲数学题。
  老太太是铁了心了让成旭海教杨美羽,最好是把小学的数学都教完,把初中的也教了呢。老太太继续想着,等杨美羽把小学的学完了,初中的也会了,到时候上初中肯定能走在别人前面,啊,这是多么前卫的思想啊!其他人竟然都没想到!老太太沾沾自喜。
  “等我喘口气的。”成旭海把手套摘了还老太太,坐在里屋的炕上把手放到炕上热乎热乎。
  外面真是太冷了,早上买扫雪工具回来也没觉得这么冷,但是在外面呆了一个上午之后,感觉马上就不一样了,回到屋里就像是被冻僵了,进屋就让他讲数学题,他脑子都被冻住了,啥都运转不起来。
  老太太看成旭海也有点不高兴的意思,赶忙到厨房拿出来给成旭海准备好的温水,她早就烧开了在厨房晾着呢,就等她的好女婿回来喝呢,哦不对,再准确一点,是回来讲题时候喝。
  成旭海端过水碗刚要喝的时候,杨丽羽从外面进来了。
  杨丽羽是回家取装药汤的容器的,她不能把卫生所的汤碗端着回来啊,虽然这路程不远,但要是刮一阵风,什么雪啊什么灰尘啊都进去就不好了。
  “回来啦?”杨丽羽进屋,“我在卫生所给你熬了一点姜汤,你先等一下,我去把姜汤装回来的你再喝。”
  成旭海刚要问杨丽羽去哪儿了,没想到杨丽羽自动交代了,听了杨丽羽的话,成旭海好感动,唉,天下之大,还是媳妇儿对她好啊。
  而一旁的老太太端着水碗不知说啥,相比之下,她的这碗温水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罢了,女儿关心女婿是好事,这碗水她自己留着喝好了。
  杨丽羽进厨房找了一个带盖子的小锅,说起来也不怎么像小锅,像是一个大的带盖子的圆筒。圆筒盖子的两端还有一条带子,应该是拎着用的。杨丽羽拧开圆筒看看,这东西的容量好像还挺大的,差不多够装下卫生所的那些姜汤了。
  老太太刚进厨房,杨丽羽拎着圆筒一溜烟儿的跑出去,老太太喊了一声:“你慢点跑!”杨丽羽着急给成旭海端姜汤,哪里还能听老太太的话,到了卫生所,把圆筒里面用冷水洗一洗就把滚烫的姜汤倒了进去。
  大枣从锅里掉到圆筒的汤药里,噼里啪啦掉进去的时候还飞溅了她脸上一点,杨丽羽把头离远了一点,把剩下的一点也装在圆筒里。
  还有一些药渣就不要了。杨丽羽把熬汤药的锅里的碎的一点枣皮和姜片、白附片都倒进卫生所装废物的木桶里,然后把小锅简单冲洗干净吧,把圆筒的盖子拧紧,拎着圆筒往家里赶。
  刚进门就听见成旭海母亲的声音,“旭海啊,你这是跟谁斗气呢?俺知道,你护着自己的媳妇儿,但你哥也是个要脸的人,那天都被你打了骂了,你还要咋地?”成旭海母亲苦口婆心的劝说着,自己两个儿子之间的争吵,她这个做母亲的还真不好解开。
  但一个儿子嘴笨不知道怎么哄人,另一个就是妻管严的样子说了就听媳妇儿的话。
  成旭海母亲要是早知道成旭海结婚后就变成个妻奴,当初就不让他娶了杨丽羽好了。现在这儿媳妇进城了,进城就要上天了似的,她的大儿子不就是说话难听了点嘛,不小心扔了点瓜子嘛,还没扔瓜子皮呢,这儿媳妇就开始娇气起来了。
  要是当初让成旭海娶一个能吃苦耐劳、又是种田插秧好手的农村女子也不能有这事儿,杨丽羽就好想不是农村人似的,有时候还真是娇气。不过也对,杨丽羽工作又不像他们,杨丽羽的工作就是跟老傅在卫生所里的那些药材打交道,给社员们看看病,也没有社员在卫生所耍泼的,一个个都对杨丽羽和老傅恭恭敬敬的。
  可能省城里的医院也是这样,对医生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肯定是没人来指责医生,要不杨丽羽这脾气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养成”的。
  成旭海母亲越想越为自己的大儿子觉得委屈,可怜的成旭江啊,一辈子也没进过几次城里,这次还要被一个从城里回来的女人欺负,还因为这个女人和自己弟弟搞得家庭不和睦,唉,愁人!
  成旭海母亲认为,一个家里的人就算关系再差,哪有是一家人斗得啊?杨丽羽要是被他们细分一下,又没生孩子,怎么说都算是个外人,成旭海怎么能为了杨丽羽打自己的哥哥成旭江呢?
  这回是杨丽羽站在门口听着——
  “我哥的想法我能理解,这件事他完全可以直接来找我说,但他直接去找丽羽无非是觉得丽羽比我更‘好说话’,他既然找了丽羽去说这件事,又没有尊重丽羽的想法,最后还莫名其妙的扔丽羽东西,这就是我不能接受的。”
  “旭海你进城里说话还一套一套的了?你是不是要气死妈?”
  两个人说话,老太太还在旁边瞎搀和,“哎哟喂,原来俺们丽羽不高兴都是你们家的原因啊,你那天来了一次咋还好意思来第二次呢?”
  成旭海母亲更生气了,“你个老太太管什么俺家事情?你那火车票的钱什么时候还俺?每次来找你,你都躲着不见,正好今天了,把火车票的钱还来吧!”老太太一时语塞,她恨不得咬断自己的舌头,早知道被催换钱,还不如在一边不说话了,当个空气说不定成旭海母亲也想不起来这件事。
  可老太太就是这个心理,看谁家落下风了,老太太就想去踩一脚,那样心里多爽!
  “行了,妈,我跟丽羽今天可能不回去,你先走吧,一会儿丽羽回来我再和丽羽商量。”成旭海不想看自己母亲和老太太两个老女人在一起吵吵,尤其是这两个老女人的嘴一个比一个厉害,估摸要是再过一会儿两个人都有可能打起来。
  成旭海母亲显然不死心,“你先跟俺走,一会儿丽羽回来,你再给她带回来不就得了吗?你看马上过年了,你们俩回家吃顿饭不好吗?”
  成旭海苦口婆心的跟母亲继续说:“母亲,您先回家,一会儿等丽羽回来了,我再去找您,好不好?”成旭海虽然没承诺肯定会今天带丽羽回家,但成旭海已经退让不少了。
  成旭海母亲咬了咬牙,“好。”成旭海扶着母亲到门口,母亲放开了成旭海的手:“你赶紧回去吧,天冷,你也多注意身体。丽羽不是个医生吗,你要是身子不舒服赶紧让她给你开个药啊。”成旭海的心被母亲这番话温暖到了,虽然母亲刚才是一心向着大哥,但他知道母亲还是“偏心”自己。
  “好,您路上小心。”
  成旭海回屋的时候,才看见躲在门后面的杨丽羽。
  杨丽羽手里拎着圆筒,也不知说什么好,索性站在原地,等他先开口。
  “怎么不进屋?”成旭海说话的时候就自然而然的把她拉到自己怀里,搂着她的肩膀进屋,老太太看见这一幕,拉着杨美羽赶紧从里屋撤出来,两个人这幅样子肯定是又要你侬我侬了。
  杨丽羽把圆筒放到桌子上,拧开盖子,一股浓烈的枣的香甜味道和姜有些热辣的味道混合在一起,杨丽羽把圆筒推到成旭海面前,“姜汤,暖身子的,我可是亲手给你熬的药,喝吧。”成旭海笑着,端起圆筒喝了一口,赶紧放下。
  她看成旭海这动作,连忙问道:“你怎么了?姜汤很辣?”成旭海默默呼了一口气,“没有没有,媳妇儿亲手熬制的,我太感动了,才想到要慢慢喝才好。”太烫了……
  杨丽羽从熬制汤药的锅里端出来也没想那么多,装进圆筒里可能这圆筒的保温性能比较好,她拎着一路到家现在打开还是烫嘴的汤药。
  杨丽羽笑眯眯的看着成旭海,“你要都喝完哦,我看着你喝。”成旭海轻轻的吹了吹圆筒里的汤药,这姜汤还有一点甜甜的味道,难道是放糖了?不对,好像有点枣的甜味。
  成旭海小口小口的喝完圆筒里的汤药,直到汤药快见底的时候,成旭海才看见圆筒里有五六个煮烂了的大枣。
  怪不得喝这姜汤有股大枣的甜味呢。
  成旭海把煮烂的大枣也吃了,喝完这一大锅姜汤,他觉得胃里沉甸甸的,身子也暖了起来,效果可比在炕上呆着好多了。
  杨丽羽忽然想起自己拿回来的泡脚的药材,从衣兜里摸出两个小包,“这个是老傅给我的,泡脚用的药,就是冬天可以暖身子的。我寻思你在外面冻了一上午,晚上睡觉前用这些泡泡脚,第二天能好受一些。”杨丽羽特意把老傅给她的药材平分成两个小包,每个都可以泡两次,不用天天泡,今天跑一次,下次需要的时候再泡一次。
  杨丽羽跟成旭海说了半天,总算是说完了,到成旭海了,成旭海自然就说一说今晚明晚回哪个家住的问题。
  杨丽羽的气早就消了,她要是再气的话,成旭海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半夜会把她折磨死。而且她今天心情还挺好的,早上吃了一个咸鸭蛋,又去卫生所跟老傅说了一会儿话,给成旭海熬制的汤药成旭海也都喝了,她觉得今晚住在哪里其实都无所谓了。
  她怕的是再看成旭江和小玉嫂子,会不会有一点尴尬。
  尤其是小玉嫂子,听老太太说是怀孕了,现在不要说成家的人,就是东村西村的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看着小玉都绕道走。小玉可是好不容易有的娃儿啊,千万别给人家气着了,千万别给人家碰着了,千万别给人家惹着,要不这娃儿一不小流产了,算是谁的锅?
  这个年代虽然有的家娃儿多,但也有不少女人身体不好,怀上孩子就容易流产。尤其是怀孕的前几个月,一定要好好安胎,多补充补充营养,怀孕的后几个月,不能让孕妇再总下地乱走了,怀孕十个月,要是不下心磕着碰着流产了可咋整?一家人十个月的心血啊!
  杨丽羽觉得成旭海对自己这么好,要是这件事再拒绝成旭海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何况她确实无所谓,和成旭江和小玉嫂子迟早要见面,就算年前一直不见面,大年三十那天,按照习俗她在娘家过年说不过去,到时候她还是要回成家过年的。
  “那我们今晚就回去吧。”
  成旭海搂着杨丽羽,“真的不生气了?我们在你母亲家再呆两天也可以啊。”
  杨丽羽才不想在自家蹭饭呢,好吃的东西他们基本都给成家拿去了,也是时候换个地方蹭饭了。
  “没事,迟早要回去的。”
  于是,两个人拎着三个咸鸭蛋上路了。
  …
  成旭海母亲在厨房里忙活着,两个人总算是回来了,两人没赶上中午在成家吃饭,晚上这顿怎么说也要给他们做一顿好吃的。上次本来都带两人的饭了,还做了红烧鱼,没想到两个人都一口没吃就走了。
  今天两个人应该不会走了,成旭海母亲跟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厨房里忙着,也买让小玉来帮忙。
  杨丽羽进厨房两次都被成旭海母亲赶出来了,成旭海帮母亲的炖菜和炒菜上下翻动,成旭江负责点火拿个扇子在旁边呼扇,母亲就负责切菜把菜下锅和调味的。
  杨丽羽不想跟小玉在屋里面面相觑,第三次进厨房的时候,成旭海母亲实在是忙活不过来了,今天她要做四个菜,凉菜做好了,还有一个豆角的菜没动呢。要是等这炖菜和炒菜都做完再炖豆角,估计要好久。于是成旭海母亲给杨丽羽拿了一小筐豆角,让杨丽羽坐在板凳上摘豆角。
  杨丽羽看厨房太拥挤了,不大点的地方就三个人,忙活来忙活去再碰着她,她就把豆角和板凳拎到了屋里。
  小玉就在屋里的炕上躺着,好像是睡着了。
  杨丽羽就坐在旁边摘豆角,细豆角两头都需要掐掉,这豆角上好像还有一层绒毛,一会儿她摘完豆角要好好洗洗手。
  小玉其实也没睡觉,就是在炕上闭目养神,听见杨丽羽搬个凳子进来了,她眼睛才紧紧的闭上,看看杨丽羽会不会跟她说点啥。没想到杨丽羽就是在旁边安安静静的摘豆角,一句话也没有。
  杨丽羽的小筐里豆角很快就要摘完了,小玉从炕上慢吞吞的起来,披着上好的藕荷色毛毯,跟杨丽羽打招呼:“弟妹,你来啦?你咋摘豆角呢?俺帮你啊。”杨丽羽笑,“不用,我这马上弄完了。”把小筐给小玉看看,的确,里面没几根豆角了。
  小玉坐在炕边上,实在没什么话可说,但是要找话题说啊。
  “弟妹,你还气不?俺家旭江人傻脑子也傻,一天天做事也傻,你别跟他计较啊。”小玉跟杨丽羽小声说。
  杨丽羽淡笑,哪有这么说自己丈夫的,“没事,我当时也没想明白,后来想想我也有不对的地方。”
  小玉丝毫没听出来这是杨丽羽的谦辞,实际上她哪里不对了?拒绝别人就是错?哎哟喂那可真是道德绑架了。
  小玉干笑两声,“没关系的,弟妹你能明白就好。”小玉说完这句话,看着杨丽羽手头摘豆角的动作很明显的顿了下,杨丽羽眨了眨眼睛,她明白什么?
  两个人又沉默了一会儿,小玉从炕上起来,帮杨丽羽把摘好的豆角装回小筐里。
  “哎,弟妹,俺年后去你那儿住,真不行啊?”小玉边把豆角皮子倒进丝袋子里,边说。
  杨丽羽:你把豆角皮子还给我,我要自己倒!


第54章 大年三十年夜饭
  成旭海母亲在外面叫杨丽羽; “丽羽你干啥呢?豆角弄个没弄完啊?”成旭海母亲在厨房里喊了一嗓子,然后把做菜的大勺子放到一边去找杨丽羽。
  杨丽羽赶紧端着豆角的小筐出来,“我弄完了; 刚弄完。”成旭海母亲满意的点头,“好儿媳!”隔着杨丽羽看见小玉站在地上,成旭海母亲还不忘带着责备的语气说小玉:“小玉你咋下地了呢?赶紧回去休息!”
  小玉气呼呼的跺了跺脚; “妈!俺又不是瘸了不能走道了!下地还不让了!?”成旭海母亲赶紧把小玉给扶到炕上去,“没吃饭呢; 你又没事儿,下地干啥?你不是说了要安心养胎嘛; 啥也不干就安心养胎就成!”小玉觉得成旭海母亲最近是不是说话有点奇怪,虽然说自己是在家不干活的,但当初来这里也是成旭江答应的啊,要是成旭江不说让她来婆家过年; 她就在娘家照顾老母亲了。
  都是成旭江那个混蛋说要她来这里过年的,要不她也不用把自己老母亲送到舅妈家照顾。
  现在倒好; 她不干活是不干活了,下地还不让了?
  实际上是成旭海母亲不想小玉乱走出去丢人,现在东村可都是在传; 小玉自从得知怀了个娃儿; 不要说看邻居的眼神; 就是走路姿态都不一样了。要是哪个邻居关心一下,小玉都恨不得跟人家炫耀半天,顺便再瞪瞪眼睛; 你们当初不是说俺不能生么?看看俺能不能生!
  杨丽羽跟着成旭海母亲到了厨房呆着,三个人在厨房里忙活着,也没她什么事儿,她就在旁边站着,看成旭海翻着炖菜。
  这厨房的地方虽然是小了点,但她好歹看着这三个人忙活比听小玉说什么城里房子好。不过小玉和成旭江也真是没有记性,上次她都拒绝成旭江了,本来以为两个人应该死心了,没想到还在想住他们城里的房子呢。
  就算两个人去外省出差了也不能让小玉和成旭江住啊,这对夫妇经常吵架,房子楼上邻居基本也都是成旭海的同事,要是成旭江和小玉半夜打扰到邻居们休息,邻居们有怨气也不会说,到成旭海回来上班的时候,同事们再对成旭海另眼相待就不好了。
  而且小玉跟成旭江住在那边,他们没有工作也不知道哪里买菜,再加上成旭江花钱大手大脚的,小玉养胎也是很费钱,他俩看城里的好东西那么多,不得寻思都买来看看?既然没有工作,那谁来养活他们?他们自己是养活不了自己的了,只能像个菟丝子一样依附在她和成旭海身上。
  杨丽羽是最讨厌菟丝子了。
  无论是植物,还是人。
  …
  成旭海忙活完了自己手头的事情,跟杨丽羽出来聊天,“咋不在屋里呆着了呢?厨房闷热啊。”杨丽羽把在屋里的事情跟成旭海说了,成旭海听了后决定以后在自家的时候,要多和杨丽羽在一起。自己的哥哥和嫂子,还真是无孔不入。
  晚上吃饭的时候,成旭海母亲特意给杨丽羽多夹了两块排骨,笑盈盈的跟杨丽羽说:“丽羽呀,小玉都怀上了,你这肚子也赶紧有点动静吧。”杨丽羽啃着馒头差点没噎着,她悄悄的看了成旭海一眼,发现成旭海面无表情的继续吃着饭菜,她连忙点点头。
  这次吃饭虽然都是家里的人,但气氛还是有些怪怪的。杨丽羽想可能是因为成旭海打了成旭江那件事,不过成旭江好像并没有放在心上,成旭江端着一碗紫菜黄瓜汤在喝。
  “丽羽,你跟旭海也要努力啊,你俩晚上不能总睡觉啊。”
  杨丽羽:不睡觉看星星?
  喝汤的成旭江一口热汤喷了出来,“妈,俺之前跟小玉结婚的时候你也是这么说的。”反倒是成旭海很淡定,不急不慢的嚼着窝窝头,碗里放了一块啃了一半的排骨。
  母亲拍了成旭江一下,“那你们俩也不给俺争气!叫人家外人笑话咱们家在这么长时间!还有你,旭海你早点结婚,你跟丽羽早点有个孩子不就好了吗!”杨丽羽莫名躺枪,婆婆这么说了她真是一点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成旭海认认真真的啃排骨不说话,杨丽羽也端起自己的碗喝了两口紫菜黄瓜汤,这汤很清淡。今天的排骨也是普通的水煮排骨,不是什么红烧的,杨丽羽吃了两块后就放下筷子,她是有些吃不动了,眼见小玉跟成旭江还在一心一意的疯狂啃排骨,似乎剩下那小半盆的排骨都被两人承包了。
  成旭海喝完了最后一口紫菜汤,放下筷子,看了吃饭的几人一眼,又默默的把自己的碗捡到厨房刷碗的木桶里。
  杨丽羽把自己的碗筷也放到木桶里,拉着成旭海进屋,“我们今天什么时候睡觉啊?”成旭海温柔的说道:“现在困了?那我们现在洗漱睡觉?”杨丽羽想起成旭海母亲那句“你俩晚上不能总睡觉”,她犹豫片刻,“那我们还是不这么早睡觉了。”
  显然是杨丽羽没理解成旭海母亲那就话的意思,晚上不睡觉干嘛?总不能是真的去看星星吧?饭桌上的人都知道,杨丽羽却是真的没理解。那不是叫他们不睡觉,是叫他们应该努力造人啊。
  成旭海从屋子里拎来一个白漆的红双喜盆,“家里这个盆好多,我们用这个泡脚,可以吗?”杨丽羽点头,其实中医泡脚的盆应该是有点高的圆木桶,用盆实际上都有些矮,不过这是农村,他们现在也没处弄那么专业的盆,只要用这个凑合一下了。
  “可以,那我们现在来?”杨丽羽有点小兴奋。
  成旭海去厨房烧了一大锅的开水,杨丽羽把两个小药包打开分别塞进两个纱布里,成旭海端来两盆开水,杨丽羽就把纱布药包扔进去了。
  “等一会儿水凉一点的,刚烧开的太烫,等个五六分钟吧。”
  两人在旁边等着晾水,成旭海母亲也吃完了,走进来,看了两人面前的盆一眼,盆里的水的颜色正在由无色变成浅棕色。
  “小两口挺会整啊。”母亲饶有兴味的看了两人一眼,走过去跟成旭海耳语两句,成旭海认真的点头。
  杨丽羽也不好奇他们说了什么,只是用这个泡完脚后,全身是暖起来了,成旭海也觉得血液循环的快了,身上舒服多了。关灯以后,杨丽羽就一宿没睡觉。的确是一宿。
  后来杨丽羽再也不给成旭海弄什么暖身子的汤药了,成旭海还是被冻着吧,要不晚上精力太旺盛,她招架不住。
  …
  大年三十,杨丽羽这几天在家里呆着也变懒了,白天不用上班,晚一点起来也没关系。好在婆婆也不会像隔壁小翠花的婆婆,晚一点起床就容易被打被骂的,成旭海母亲对她还是挺好的。
  成旭海在家呆的这几天倒是一点没变懒,依旧是早起问问母亲需不需要上集市买东西,如果母亲需要买东西就陪着母亲去县上的集市买东西,不需要的话成旭海就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扫扫雪,然后在小院子里跑跑圈,可比杨丽羽有事干。
  杨丽羽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基本都能看见成旭海在院子里锻炼,这几天她晚上睡得早,就算睡不着也得装睡,不然成旭海精力那么旺盛的人,她不想被折腾一宿。好在她睡觉的时候,成旭海不会把她招呼醒,杨丽羽就从装睡到真睡到第二天早上。
  杨丽羽刚洗漱完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