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十年代太医传之古穿今-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午的时候,小玉和母亲包包子,成旭江就负责砍柴生火,等包子蒸上了,也没见到成旭海的半点影子。成旭江先着急了,自己老弟到底干啥去了,上次给杨丽羽买火车票,可是他陪着他老弟一起去的,早上去的不到中午就回来了,今天是咋了,中午都快过了,还没回来。
母亲在做鸡蛋汤,有点着急了,搅完鸡蛋,鸡蛋刚下锅,成旭海气喘吁吁的回来了,看样子是跑回来的。
小玉和成旭江都凑过去问,“老弟,买着票没啊?”成旭海点点头,从衣兜里拿出火车票,又用拎一个大一点的衣兜拿出折叠的介绍信。
小玉放心了,打趣道:“你去这么半天,俺们还以为你找不着北,走丢了呢?快来等开饭吧,妈做了鸡蛋汤,马上熟了。”成旭海把票放屋里的桌上,用东西压上,洗手去吃饭。
母亲把热热的鸡蛋汤给每个人盛了一碗,端上来,香气扑鼻。
“妈快来吃吧,别忙活了。”成旭江说完,率先夹了一个大包子,咬了一大口,满足的点头,“好吃,虽然没多点肉味,那也好吃!”端起碗喝了一口,“有鸡蛋的就是好喝啊!”小玉怼了成旭江一下,小声说,“干啥呢,妈都没吃,你先动筷子干啥?!”
成旭江嘿嘿笑两声,“没事,没事,俺妈不计较那些。”
母亲也坐到饭桌前,拿起筷子,给成旭海也夹了一个包子,“行了,都饿了吧?赶紧吃吧,一会儿凉了。”
…
杨丽羽从宿舍里出来,就觉得自己头晕眼花。或者这感觉并不是她从宿舍里出来才有的,也许是她昨天半夜,今天起床……她摇摇晃晃的走近医院,进了办公室,王主任在问病人症状写药方,杨丽羽两下穿好白大褂,还没等坐到办公桌前,她就觉得自己一阵犯恶心。
杨丽羽说句“不好意思”,赶紧往卫生间跑。
杨丽羽进卫生间,找了个没人的卫生间,插上门,蹲在池子前,胃里一顿翻酸水,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啥东西吃错了,总之胃肠不是很舒服。她早上没吃饭,幸好是没吃早饭,不然她现在肯定会把早饭悉数吐出来。
厕所的刺激性气味让她有点更恶心,但她也不能出去,在洗手长廊里吐啊,别人看得都恶心,她还是在卫生间锁上门安安静静的难受吧。
杨丽羽想想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吃错了,昨天晚上嗯……她回宿舍吃了点金桔干,然后就一直看医书来着。食堂的饭菜应该不会有问题,靓姐和一个寝室的另外两个护士吃了都没事,那就不是饭菜的事儿。杨丽羽左想右想,觉得可能是自己买的金桔干的问题。
山楂条她上周就吃没了,金桔干是买完了一直没有想起来吃,放在寝室柜子里差点忘了。昨天找衣服的时候,她看到才想起来,拿出来吃的。她还给靓姐也分了两块……靓姐不会有事吧?
杨丽羽越想越难受,一定就是那包放了两周的金桔干,尽管刷了牙漱了口,但她现在仍然觉得自己嘴里胃里是那股子酸味。
心理作用心理作用……她深吸一口气,想让自己冷静一点,但一闻到厕所这恶心的味道,她又干呕了半天。胃里的酸水上上下下的,她脑袋像被那酸水腐蚀了似的,晕晕的,迷迷糊糊。
穿越过来第一次生病,她已经大半年不知道生病什么滋味了,现在她终于又体验到了生病的滋味。
而且还挺倒霉,她直接就是胃肠感冒。
怎么办,不能一直在这里呆着啊,办公室王主任一个人忙不过来吧,她还得早点回去。对了,今天还得给那个小女孩针灸,她今天可是头晕眼花的,可千万别给人家扎偏了啊。
杨丽羽是真心觉得自己这两天万事不顺,昨天中午没赶上伙食改善的羊肉汤,昨天晚上吃了过期的金桔干,今天早上难受没吃早饭,然后一会儿还要给不属于她工作的人针灸……
她现在很难受,能不能请假啊……
杨丽羽又干呕了半天,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吐出来,干闻着厕所这刺激性的味道她都要吐了,她决定还是先回办公室,把早上这批病人送走再说。
这个点正是一天中人最多的时候,不仅楼上医生们忙,楼下负责挂号开收据的护士们也忙。杨丽羽是真不知道,这个城市多大,怎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病人,旁边不是还有西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所么,他们难道不去那里看病,都盯上中医医院了?
但杨丽羽这想法是错的,西医医院和卫生所的大夫们,同样忙不过来。
这个点,估计医生护士们都在想,赶紧把这批病人送走吧……忙活得连喝口水上个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当你想停下来喝口水、或者出门上个厕所,你一看后面那长长的队伍,你就有点绝望,看看旁边一样忙活着的同事,然后鼓励自己,还是继续干吧。
就这样,杨丽羽好歹是送走了一批病人,王主任先她一步上厕所,杨丽羽虽然是一直没喝水,但是也憋着尿想着上厕所呢,王主任这一走,她倒是不能走了。两个医生要是都不在办公室,东西丢了谁负责?万一院长巡视工作恰好看见,一定会把两个人都臭骂一顿。
杨丽羽没能先过王主任上厕所,但是她可以停下来喝口水了。
杨丽羽嗓子快要冒烟,脑袋还挺晕,端起个热水壶都觉得手无力,迷迷糊糊中她好不容易给自己倒了一杯水,等拿起杯子的时候,再一看,杯子下的月末要交的笔记报告全湿了。
她恨不得删自己两巴掌让自己清醒点,脑袋不清醒,眼睛也不好使了,迷迷糊糊这么一天可不行……
还是给自己开点药吧。
杨丽羽拿毛巾擦干笔记报告上的水,把笔记报告湿了的打开放到窗台上去让太阳晒着。她喝口温水,还是有点不舒服,要给自己开药呢,王主任回来了。杨丽羽放下笔,赶紧跑去厕所解决自己生理问题。
进厕所前忘了做好心理准备,一进去还是差点呕出来,刚才喝的那口温水都在嗓子眼里上上下下。
她先解决了生理问题,又在洗手长廊的水池里用冷水洗了把脸,把冷水往自己脸上泼一泼,凉快点,清醒一点了。
回到办公室,屋里没有病人了,王主任坐椅子上歇着呢,看满脸是水的杨丽羽回来了,关心的问道,“杨同志今天身子不舒服?”杨丽羽虚弱的点头。
她用袖子擦干脸上的水珠,爬在自己的办公桌上,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
其实王主任上午早看见了,杨丽羽总是有点干呕的样子,椅子旁边还放个盆,盆上套个破丝袋子……
杨丽羽按按太阳穴,要给自己写个药方,一会儿去药方领药去。
正当杨丽羽要落笔的时候,王主任有点疑惑的说,“莫不是有孕了?”王主任是听说了的,杨同志可谓相当的敬业,在婚后第二天就坐火车来城里工作了,咳,新婚前一天晚上,说不定一次就……怀了呢。
杨丽羽手中的笔“吧嗒”一声,掉在桌子上。
有孕?!杨丽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为什么王主任要这么说,她不过是胃肠感冒,如何就牵扯到她有孕了?之前成冠民来的时候也是,盯着她的肚子一直看,就算她是神医,她也不能自己就生出个孩子啊?何况新婚之夜,她和成旭海可是什么都没发生!
杨丽羽觉得,自己是时候澄清一下了,不然她一个来城里工作的女人,老公还在农村,她就莫名其妙怀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在城里偷男人!说三道四爱嚼舌根的也不少,谁管什么真真假假,自己觉得是真的就敢往外说,城里人碎碎叨叨的本领可不比农村的低!
杨丽羽愠怒,“我不是有孕,我是胃肠感冒!”王主任鲜少见到杨丽羽生气,杨丽羽给他的感觉,向来是对谁都和和气气的,一副温柔贤妻的样子,就算别人真的惹她生气,她也能佯装不生气,若不是今天……王主任真的以为杨丽羽不会生气。
“那……要不,杨同志,你请个假吧,回宿舍歇着。我这儿一个人能忙过来,你去请个假吧。”王主任悄咪咪的瞄了眼杨丽羽的肚子,可能真是胃肠感冒吧,人家昨天中午没吃到羊肉汤,今天胃肠就发脾气了。
杨丽羽不能请假,上班第一个月就请假,她怕自己给院长留下的印象不好,更关键的是……她怕扣工资。
“我继续坚持,一会儿我去领点中药,吃几天就好了。而且我还得等昨天那针灸的孩子来,她不来,我怎么走啊。”昨天那娃儿的妈,都提起挂杨丽羽的号了,她还得给人家娃儿针灸两次。
也不知道她昨天开的防风汤,那娃儿回家喝了没有,如果按时喝药了,腿应该不用两天就能好了吧。
“杨同志,要不你去打针吧?打针好的快。”王主任说。
打针?打什么针?西医那针她没打过,针头比她针灸的粗一点,护士看着血管往里斜着扎,杨丽羽光看病人那痛苦的表情,她都觉得那病人在地狱里走了一遭。
“我没打过针。”
王主任怂恿她,“没事的,你这病说不定上午打完针,晚上就能正常吃东西了,要不你晚上也吃不了东西,吃完又吐了,自己多难受!”
杨丽羽一想也是,既然来城里了,未来的日子她不可能一次西药都不用,一次针都不打,严重的时候还是会打针的。反正早体验晚体验都那么回事儿,估计成旭海还没试过西药打针,她就先试试,这样等成旭海来了,她就可以跟他讲一讲,西医的针头扎在她身上,到底是什么感觉了。
杨丽羽自己本身就是医生,诊断自己是胃肠感冒,别的医生也就不用再复诊了。王主任托隔壁的医生给杨丽羽开个西药吊水的凭证,让杨丽羽去护士室领药找护士打针。
护士让杨丽羽坐好,把吊水挂在空中一个挺高的杆子上面,连着吊水的透明细软管顺下来,经过两个滤管后越来越细,最前面连着一个长方形的小塑料板,小塑料板的前面是一个细细的针头。
杨丽羽是给自己针灸过的,而且是给自己手臂针灸过,但针灸和打针不一样啊!针灸的针细,而且扎在穴位上不咋疼,病人没有什么反应,有时还觉得挺享受。而这个打针,每当她观摩护士给病人打针,那病人的表情就跟下地狱了似的,如果看见给小孩打针,针扎进去的一瞬间,小孩就跟被开关被打开了一样,“哇”地一声就哭了。
有的娃儿小,护士扎针扎疼了,他就打护士,爹妈得两个人拦着才能拦住,按回座位上,重新扎针。
“杨医生,你准备好了吗?一会儿可千万别动啊,不然扎歪了,我还得给您重新扎。”护士把杨丽羽白大褂的袖子挽起来,用棉签涂抹了碘酒,用黄色的胶皮细管把杨丽羽手腕勒住,不到几秒的时间,杨丽羽手背上的血管就微凸,原本模糊的青蓝色血管也变得清晰可见。
杨丽羽看护士捏住那小塑料板,针头正要往涂抹碘酒的地方扎。
杨丽羽连忙叫停,“疼不疼啊?我没打过这个针,做下心理准备……”
那小护士听杨丽羽说没打过针,觉得新鲜,“杨医生您是拿我寻乐子吧?您当医生也多年了吧,咋可能没扎过针?”就算是没打过针,也不用这么紧张啊,医生啥痛苦没见过,自己还不早做好心理准备了?
杨丽羽倒不是胆子小,她曾经在当太医的时候,因为操作失误,自己左手臂被工具划伤,她还是用火烤过的银针,右手给自己的左手臂缝针。一针一针,她感觉得清晰无比,切肤之痛她再了解不过。等到最后缝完针的时候,她的左手臂已经没什么知觉了。
“我准备好了……”杨丽羽咬了咬牙,告诉自己,没事没事,打过这个针,下午她的病差不多就可以好了,晚上就能正常吃饭了。
这多好啊。
小护士笑,“您别紧张啊,千万别动啊,不能上手打人啊。”
杨丽羽认真的说:“我不会打人的。”
小护士调了下药物流动的速度,左手握着杨丽羽的手,右手拿着针头,针头在缓慢流出透明的药液。
杨丽羽是亲眼看着,那斜面的针头一点一点扎入她的血管,她顿时间觉得自己的血管里有强烈的异物感,那种疼痛不是不能忍受,但是血管里的血液仿佛在充斥着那细针头,每扎进去一点,她都有深刻的感受。
杨丽羽的手不动,小护士把胶布粘在她手上一半,另一半从透明的药液输入管沾上,固定在她的手腕处。解开黄色的胶皮软管,又拿了几块卫生棉球和胶布固定住针头,确保针头不会再有滑动。
“好了,杨医生,一会儿你看这瓶子里的液体就剩个底儿了,喊一声护士我就来了。”小护士又调快了一点药液的输入速度,“你身边没人可千万别睡着啊,上次一个老人本来是家属陪着的,结果中途老人睡着了,家属出去吃饭了,等护士进来给别人打针的时候,那老人的回血能有将近一分钟了。”
杨丽羽不是西医,也没怎么听懂护士的话,总之就是瓶子里的液体快没有,就赶紧叫护士。就这么简单。
以后成旭海要是生病了,她可以装作很懂的样子,把注意事项一一告诉他了。
杨丽羽靠在椅子上,眼睛时时刻刻紧盯着头上瓶子里的药液,看那滴答滴答滴落在细管里的药液,像是等待爱人的时钟,始终摇摆,永不停歇。
杨丽羽怎能想到,成旭海已经踏上前往城市的征程,此时此刻,他就在城里的火车站,拎着两个行李包,在拥挤的人群中寻找着出口。
作者有话要说: 收到仙女们的建议,暂时不会再写公社里的事情,今天成功送成旭海进城,下章节就是夫妻重逢。
感谢月迷津渡的5个营养液,感谢迢迢控的1个营养液,爱你们~
第29章 她一抬头便看见了他
“杨同志; 昨天那孩子来了。”王主任领着昨天那个小女孩进来,杨丽羽打针的屋子里还有别的病人,听见声音也都睁开了眼睛。
小女孩拎着两块黄色的发糕; 每个发糕上面都有两粒枸杞,发糕不大,很小; 杨丽羽基本两口一个的小玩意。
杨丽羽抬头看了看药瓶子里的液体,差不多就剩个底儿了; 马上可以叫护士拔针了。王主任走近,皱着眉把杨丽羽药液输入管的输入频率调快了一点; 那瓶子里的药液很快就没了,就剩下输入管中的药液了。
王主任喊护士,“小李,赶紧来拔针了!”
护士/小李颠颠的跑过来; 蹲下身子,一手拔针一手拔针后用棉球按压着手上的针眼; 杨丽羽还没看清那针是如何拔/出来的,护士就已经拔掉了针,告诉杨丽羽; “用力按着这里; 不然明天这里容易发青发紫的。”
杨丽羽按照护士说的; 右手隔着卫生棉球按着自己的左手的针眼处。杨丽羽发现,护士也不是好当的呀,技术首先得过关。
扎针要找的稳、扎的准; 拔针要手速快,按压手劲大。就杨丽羽一眨眼的功夫,护士针拔完了,还把她针眼处用胶布隔着棉球粘好了。
杨丽羽右手按着左手,总算觉得那异物从血管中离开,她长吁一口气。小女孩把两个发糕递给杨丽羽,“杨姐姐,妈妈今天早上特意给你买的,你尝尝,可好吃了!”杨丽羽隔着那透明袋子看的清楚,但她觉得要病人的礼品不好,即便只是两块发糕。
“杨姐姐,你快拿着呀,你不能不要,这是妈妈特意给你买的。”小女孩急了,把透明袋子往杨丽羽手上塞。王主任笑着说,“你杨姐姐还没倒出手来呢,你跟我来,把这个放到她桌子上,咱们直接去针灸室就可以了。”
王主任跟哄自家孩子似的,把小女孩的发糕放到杨丽羽桌子上,把小女孩送到针灸室门口,王主任下来找杨丽羽,“何师傅说里面的针灸室里面的屋子没人,你去里面的吧。”
杨丽羽今天针灸也是有个小护士在旁边帮忙,好在她还没有眼花,下针的穴位还是比较准,小女孩从头到尾也没吭声。杨丽羽看小女孩今天的腿相比昨天,已经消肿大半了,“昨天开的药喝了没有?”
小女孩糯糯的声音,“妈妈给熬的,不好喝……但是我都喝光了!”一旁的护士小姐姐表扬小女孩,“真懂事!这么乖你马上就可以好了!”
杨丽羽笑笑,没吱声。
…
成旭海背上背了个大一点的行李,左手臂上挎一个小一点的行李,他在火车站艰难的走着。这个点是火车站人正多的时候,普遍这个点火车发车,或者是火车到站,来接应的家属经常是一大家子都来,而他是一个人,在人挤人的火车站里,只好随着人群走。
出了最拥挤的下车口,火车站有各种发车或到站的提示,成旭海耳边都是喔喔喔的说话声,整个火车站的声音震耳欲聋,他努力的找着火车站的提示牌,好在他有文化,认识字,可以跟着提示牌的字走出火车站。
从下车到出火车站,他花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火车站也就是一般大,但是一眼望去哪儿都是人,走路也是寸步难行。
不知道杨丽羽当时下火车的时候,是不是也这么困难。
杨丽羽进城后没有给家里来过一封信,成旭海猜她是不会邮信,邮局的位置一个城市可能就那么一两个,杨丽羽一直在农村,城里没有亲人,她没邮过信写过信。不像成旭海,父亲在城里的科学研究所工作,即便他在农村公社,但书信来往还是有的。
此次他进城了,或许也没有必要给家里写信了,家里的人大字不识几个,他写信他们也看不懂,之前父亲来信,都是他给念的,这回他也到城里了,没有人给他们读信了。但是邮寄一些东西倒是可以,家里人不识字也没关系,只要知道东西是他邮寄来的,收下就可以了。
成旭海从上衣口袋里拿出那张介绍信,默念下介绍信上的地址,在卖凉开水的铺子里买了一瓶凉开水,问下路,店家很乐意的给他指路。还好,离这里不太远。
如果远的地方就只能坐公共汽车了,但是他刚从农村来,还没有买城市公交车一个月的本票,没有本票也坐不了公共汽车,只能步行。
成旭海眼看中午就快过去了,早上四五点钟吃的那顿饭早就在肚子里变没了。走到学校估计还要一个多小时,他要是再不去饭店吃口饭,饭店过了饭店,他不知道还能不能有正餐卖。
成旭海找着附近的饭店,问下路人最近的饭店在哪里,路人告诉他就在前面拐角处,城市里最大的一家饭店,啥好吃的都有,面条最便宜,凉拌面还便宜,农村人来城里,要是吃饭,首选就是那家饭店的那个面。价格公道,饭量还足。
杨丽羽跟着靓姐从医院出来,她觉得自己比早上已经好多了,明天再去打一针,差不多就彻底好了。靓姐走在外侧,拉着杨丽羽快速往医院旁边的医院食堂走,“快点啦,一会儿又没了,要是吃不上午饭我可真要打人了。”
杨丽羽知道靓姐今天是等自己,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自己身边飞掠而过,杨丽羽下意识的回头去看,那背影略微熟悉。
靓姐推了推杨丽羽,“干什么呢?看脚下,一会儿绊倒了我可不管你啊!”杨丽羽笑笑,跟靓姐道歉。
等她再回头看的时候,那个人影已经消失在了拐角处。
会是成旭海么?应该不会是他吧,如果他来城里,一定会提前写信给她的。而且那个人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急忙忙的样子,倒像是来城里办事的。
靓姐也回头看,“你看什么呢?还不看路。”杨丽羽摇头,“以为是个熟人,好像不是。幸亏没叫住那人。”靓姐拍拍杨丽羽的肩膀,严肃的说,“你在城里哪还有什么熟人,还以为这是公社呢?走吧,赶紧跟我进食堂。”
成旭海到了城市第一大饭店,找了个门口的位置坐着。把身上的行李先放下,服务生热情的走到他身边,“您要吃点什么?我们这里的面是最好吃的,您要不点一份儿凉拌面?”服务员一看成旭海,就知道他是公社里来的,谁城里人还背着一大包东西来饭店吃饭?一般农村人不爱在饭店花钱,点一份面就觉得够贵的了。
服务员看准了成旭海是农村来的,才把凉拌面推荐给他。
城里人来吃饭,或许她就推荐什么馒头啊、炒菜啊、汤啊之类的。但多数农村人只有一大家子来饭店吃饭的时候,才会选择点一些饼馒头之类的主食,再点一些炒菜,在很多农村人的眼里,汤那种东西居然也要花粮票和钱,根本就是无用。
成旭海是饿了,但他觉得今天天气不是很热,点凉拌面他怕吃完了,一会儿肚子又疼,还是吃点热的东西吧。
“有其他的吗?菜单请拿来,我要看一下。”
服务生把菜单拿来给成旭海看,心想,看了价格后,一会儿你还得点最便宜的凉拌面,还要看菜单?真是费事。
成旭海简单翻了下菜单,“我要两个花卷和一个木须柿子。”服务员快速记下,“花卷一毛钱一个,木须柿子一份五毛钱,一共七毛钱,还要别的吗?”成旭海从兜里把粮票和钱都拿出来,数好后给服务员,“不要其他的了,谢谢。”
等菜和花卷都上来的时候,成旭海觉得自己可能点的有点多了。一个花卷很大,有碗那么大,木须柿子也挺多的,他看看,目测能有两三个鸡蛋,一个小柿子,满满的一盘子。
没关系,吃不完的一会儿带走,晚上也可以吃。
成旭海吃着吃着,忽然想起来,木须柿子吃不完,拿回宿舍也不能热啊,花卷凉着吃没关系,可以就着点热水,但是木须柿子,鸡蛋凉了味道就变了,而且鸡蛋还容易坏……算了,把木须柿子先吃完,如果花卷剩下一个半个的,就拿回宿舍晚上吃去。
但成旭海低估了自己的饭量,那花卷好像是空心的,咬一口,竟然一半都快没了。也许是自己饿了吧,他想。
一顿午饭解决了两个大花卷和一份木须柿子,把在铺子买的凉开水也喝光了,整理好行李往外走。
再不抓点紧,天可就要黑了。看天这么阴沉,怕是一会儿要下雨。他出门也没记得带伞,毕竟一家人都没想到,成旭海刚进城里就能赶上下雨。
成旭海又问了服务生学校的位置,出了门就赶紧往学校走。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旭海一直想着别下雨,眼看学校就在前方,两百米的路程,一场大雨哗啦啦的落了下来,街上的人都赶紧往周围的店铺里跑去躲雨。成旭海也跟着路人钻进一家卖布料的店里。
这家店的店主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老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技艺精湛的裁缝,她做出来的衣服密不透风,布料拼接的花纹还好看,一个月精心做出来的一件衣服,要比商店里卖的贵大衣都好看,而且这衣服还是量身定做的,非常好看合身。
“老奶奶,这布料怎么卖?”成旭海看见店里的布还都挺好的,想起母亲让他有工资了给她邮寄点好看的布回来,省得她还得去县上集市去买。
老奶奶叫了一声,“阿莲!客人来了!”
一个年轻的女人从屋里出来,给几位客人都讲了下这些布料的价格,然后很遗憾的告诉他们,店里的布料都是已经被预定的了,没有多余的布料了。如果要布的话,下个月初,先交布票预定,布做好后交钱领布。
成旭海心想,果然城里的布也是供不应求的,想给母亲邮寄些好布还是挺困难。
外面雨停了,客人们都回到了路上。成旭海也跟着出去了,在外面看了眼店的名字,记在心里,继续赶路。
成旭海到了学校的人事部,把宿舍和工作都给成旭海安排了,明天是周日,学校休息,他打算去看看杨丽羽。今天是没时间了,他还要把宿舍的东西布置好,和室友同事们认识认识,领教科书,领食堂的饭票。
年级主任让他带初一班级的数学,成旭海有一段时间没练算术了,好在让他带的是初一的数学,初一的数学还是很简单的,他看一看课本,该记的东西也都能记得差不多了。
“这三个班从下周一开始,就是你接手了,这里老师少,每个老师带的班级也不是一个两个,累点忙点就坚持吧,成知青!”年级主任找成旭海谈话,生怕成旭海觉得自己的工作比别人多不干了,“下次单位分房子,肯定有你一份,成知青!”
进主任室接热水的老师听了,笑,“主任哟,您可得改改口了,叫人家成知青多不好,该叫成老师了!”年级主任点头,“是啊,成老师,你要好好工作,我们这批娃儿,可是祖国的明天,祖国的花朵!”
成旭海觉得自己也是干劲十足,一会儿他回宿舍就要跟着几个室友看书备课,明天上午去找杨丽羽,下午和晚上还是要备课的。周一是他第一天上班,他可不想让自己被同学们说,这个新来的老师,讲的一点也不好,讲的什么我都听不懂。
“我们新来的老师都是要进修,成老师,你没问题吧?”年级主任笑着问他,从桌子上的一个夹子里找到文件,递到成旭海面前,“要是没问题,就在这里签个字吧!”
成旭海一头雾水,进修?根本没人跟他提起这件事啊!
年级主任一拍脑壳儿,“瞧瞧我这记性,我忘了跟你介绍了,成知青,我们领导班子针对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进行进修培训。主要是让你们学习大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也能更好的教学生。”
成旭海认真考虑年级主任的话,如果他去进修,那谁来替他讲课?还是说……进修是每天晚上或是每个周末去的?
年级主任继续道,“高中学历的老师都要累点嘛,我们老师,是要不断学习的,对不对?而且成老师你是一个新老师,更应该去主动学习,对不对?没有问题就赶快签字吧,不签字是没有正式任职的资格的。”
成旭海心想,敢情这是只有去进修才能正式工作啊!
签就签,反正进修是躲不过的,要想在城里能扎根生活,他就要丰富自己的阅历,学习得多了,了解得多了,才能生活的比别人都好。
成旭海回到宿舍,跟几位室友打了招呼,他铺好床铺,拿起教科书坐在桌子前,和几个同事开始备课。
几个同事跟他年龄也差不多大,都挺年轻,都是教数学的,但是只有他和另外一个人是教初一数学的,其他的都是初二数学的。成旭海跟那位初一的老师讨论着教学方法,那位老师也乐此不疲的给他讲初一的学生,让他多去了解学生。
成旭海很好奇的问,“咱这屋都是初一初二的,学校没有初三的学生?”城里应该跟农村不一样吧,农村的学生少,可能好几个班一起上课,如果生源不够的话,可能就会出现年级断层,没有五年级或者四年级,只有一二三年级和六年级。
城里不该呀,城里的人可还是挺重视教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