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墓兽-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士优先,他将汗血马留给两个女人:卡佳与英卡——她俩语言不通,但心气相投。
  男人们在后面行走。幽神的马鞍边,挂着几个水囊,两大块切糕玛仁糖,危难时终于派上用场。幸好寒冬时节,除去正午都很凉快,不会在太阳下蒸发失水。
  走了一昼夜,前方矗立土黄色的小山丘。并非自然的雅丹地貌,有版筑夯土痕迹,内部还有人工开凿的洞窟。秦北洋爬到高高的顶端,挖开一层黄土,发现有许多烧焦的痕迹。小郡王抓了一把放到鼻子前,感觉一阵恶臭。
  “狼粪!”他是蒙古人,对此不会陌生,“狼粪一旦燃烧,会形成冲天黑烟,古人用来传递情报,故名狼烟。”
  “莫不是古时候的烽火台?”
  秦北洋手搭凉棚,只见自东向西,绵延土丘残迹,仿佛平地起了一条直线,两端都望不到尽头。
  “汉长城。”王家维教授也爬上来了,“张骞通西域,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汉书·西域传》记载‘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盐泽便是罗布泊。匈奴日逐王降汉,西域都护府设置,汉朝在整个西域建立了烽燧与长城。”
  教授又指着烽火台下,一座座小土包,似有许多纤维材料:“罗布泊大泽盛产芦苇,汉朝人将其堆积作为燃料,名为‘积薪’。”
  长城,不仅仅到嘉峪关和玉门关。两千年前,长城就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犹如巨龙延伸……
  秦北洋闭起眼睛,想象西汉与东汉戍边屯田的士卒,远离故乡父老,万里长征人未还,守卫在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上,遇到敌情便升起狼烟,飘荡在辽阔的西域上空。
  中国的狼烟。
  当晚,他们睡在汉朝烽火台遗址之中,焉知两千年前,投笔从戎的班超没有在此过夜?
  秦北洋恢复了精神,擦拭着唐刀与十字弓,任何武器都需要好好保养,否则就会变成废铜烂铁。
  斯文·赫定看到十字弓钢弩上的标记问道:“独眼金字塔?”
  瑞典大探险家果然识货,秦北洋用德语回答:“先生,您认识这个标记?”
  “工匠联盟。”
  听到这个词组,李隆盛也凑过来说:“这次探险之旅,工匠联盟给予了秘密资助。”
  斯文·赫定用德语说:“在我年轻时,就很想加入工匠联盟,像我们这样的探险家,天生都喜好各种神秘的东西。但我并无祖传手艺,而且我已经在读大学,被工匠联盟拒之门外。”
  高傲的瑞典探险家,是个保守派,不赞成民主选举,反对议会制度。世界大战期间,斯文·赫定公开支持德国皇帝,大战的结局让他陷入窘境。这次翻越喜马拉雅山的探险,是他赢回声誉的大好机会。
  “他们为何要资助丝绸之路的探险呢?”


第321章 春风不度玉门关(二)
  “五十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是我的老师,也是我毕生最尊敬的人,他写了一部伟大著作——《中国》。中国地理学与地质学建立在他的调查基础上。李希霍芬发现从洛阳到撒马尔罕有一条古老的商路,最早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
  秦北洋若有所思:“丝绸之路的地下保存着最多的古墓……”
  “工匠联盟相信,无数个世纪以来,地球埋葬了许多秘密,就在我们脚下,关乎人类的命运,比如——镇墓兽!”斯文·赫定注视九色的琉璃色双眼,“而中国拥有宏大的地下陵墓,是人类深入地下世界的一扇窗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这里的古墓必然记录了独特的文明,会对工匠联盟有很大帮助?”
  “你们的考古资料与报告,都会呈送给工匠联盟?”
  “那是工匠联盟的一个秘密计划,他们称之为——地下世界。”
  秦北洋想起自己坠入北极火山口,早已畅游过地下世界,这秘密绝不能透露给任何人。
  “怪不得西洋文明后来居上,因为有工匠联盟的冒险精神——勇于探索世界的奥秘。”
  斯文·赫定点头说:“你们不知道,工匠联盟多么有钱……他们秘密操控了许多国家,比如过去四年的世界大战!”
  看着汉长城烽火台上的月亮,秦北洋心中浮想联翩——
  八百年前,一群不良少年建立了刺客联盟;六百年前,一群技术宅男建立了刺客联盟。
  最近数百年来的人类历史,竟是不良少年与技术宅男们抢地盘的斗争史。
  这场你死我活的漫长斗争,有一个关键的连接点,便是中国的镇墓兽。
  秦北洋,身为工匠联盟的初阶会员,同时又是刺客联盟名义上的领袖,阿萨辛金匕首的继承人,两大秘密联盟的身份集于一身,恐怕是六百多年来的第一人……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可能会把他撕成两半。
  次日,继续面朝东方赶路。
  王家维教授判断,这条道儿就是古称的“大海道”。开通于汉朝,唐代以后不再使用。从敦煌到楼兰再到吐鲁番,地图上看是直线,要比绕道哈密近得多。许多商队、僧侣都走过这条道儿,比如唐玄奘西天取经。
  疏勒河故道,汉朝时可是条汹涌的大河,发源自祁连山,从敦煌跨越大漠流到罗布泊。
  但如今,河道只是一具死尸,任凭秦北洋等人如何掘地三尺,就是出不了一滴水。
  想要走到甘肃敦煌,至少有百里之遥,没有骆驼,淡水耗尽,他们即将化作两千年后的干尸。
  忽然,背后响起阵阵驼铃,秦北洋回头远眺,一支庞大的骆驼队,自罗布泊逶迤而来……
  英卡也在幽神的马背上惊叹,这辈子见过最大的骆驼队。
  一眼望不到头的骆驼,至少数百峰之多,每个驼峰都载着大箱子。两边还有骑马的武装护卫。为首一匹白马骑士,打着毗沙门天王的旗帜,向着饥渴中的秦北洋飞驰而来。
  天王旗在北方中猎猎飞舞,马上的骑士揭去黑色面纱,露出十七岁少女的脸庞。
  阿幽!
  三个月前,阿幽与秦北洋在伊塞克湖畔分别。
  她没有离开耶律大石的陵墓,而是决定为脱欢复仇。刺客们用数百公斤炸药,用二十世纪的方式,消灭了十二世纪的头骨金字塔镇墓兽。
  在老金的引导下,刺客们占有了地宫的宝藏——沙俄帝国的黄金储备。
  他们运出五百吨黄金,除此以外,没带走任何一件墓里的宝贝。刺客不是盗墓贼,这是多年来的传统。
  五百吨,哪怕不是黄金而是棉花,也不可能轻易带走。
  老金先砸开一箱黄金,购买了两千头骆驼,装扮成一支东干人的商队,秘密潜回内地。
  考虑到路上盗匪横行,他们在喀什噶尔雇佣了五百名全副武装的护卫,放在晚清就是走西口的镖师。这支浩浩荡荡的骆驼队,阿幽纵马骑在最前方,打着毗沙门天王的旗帜,然后是熟悉西北地形的老金。驼铃声声震天,护卫们按照老习惯,齐声高喊“我武惟扬”!
  别说是强盗,就连官军看到都得避让三分,以为是督军大人的私家队伍。更无人知晓他们运的竟是黄金。
  罗布泊荒漠尽头,干涸的疏勒河故道,前方是被风蚀的玉门关。
  骑在白马上的阿幽,面纱下闪着乌幽幽的目光,就像初次在陵墓地下相逢。北风卷起她的长发,犹如一头黑色火焰,加上毗沙门天王的大旗,分明是古代沙漠女王的风范。
  “哥哥……”
  她仍然像个小女孩,嘤嘤地说话,向秦北洋伸出右手。
  “阿幽妹妹!”
  他大胆地抓着阿幽的手,踩着马镫,翻身上了马背。坐在少女阿幽身后,秦北洋接过一个水囊,却只抿了一小口,便扔给汗血马上的两个女生。
  大伙儿得救了。
  每个人吃饱喝足,各自分到一头骆驼。辛苦了几天的幽神,终于轻松下来。阿幽微微一笑,搂着这匹黑骏马的脖子:“哥哥,你果然喜欢它!”
  “谢谢你的礼物。”
  “你救过我的命,阿幽无以为报。”
  庞大的骆驼队,穿过结着白霜的玉门关,继续向东而行。九色冲到最前头,秦北洋骑在汗血马上,不断向后面张望,似乎在寻找几张面孔。
  阿幽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哥哥,你在找阿海和老爹吗?”
  “嗯……”
  “我已让他俩退到驼队尾部,两千头骆驼,排成一字长蛇阵,你看不到他们的。”
  果然,驼队望不到尽头,仿佛从玉门关排队到了塔里木河。
  “阿幽妹妹,你知他俩是我的杀父杀母仇人,故意让他们避开我和九色,以免再发生冲突,你有心了!”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她竟念出杨慎的《临江仙》,亦是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第一段。
  秦北洋不会不明白,阿幽此言自有深意。但他摇头叹息,九岁那年,天津徳租界灭门案,血海深仇,怎能说放下就放下?
  纵马回到卡佳的骆驼旁,他看到白俄美人一脸病容。自从在大漠中跋涉,忍饥挨饿又缺水,让她的身体越发虚弱,此时正发着高烧。
  又行三日,秦北洋几乎没跟阿幽再说过一句话,始终照顾病中的卡佳。而他从未看到过驼队的尾巴,留在最后的刺客阿海与老爹。
  擎着毗沙门天王大旗的阿幽,奔上一座高大山丘。此山为流沙积成,沙分红、黄、绿、白、黑五色。金灿灿的沙丘下竟有一眼泉水,如同新月弯弯,以敞开的月牙儿朝向山坡。
  秦北洋跳下汗血马,跟九色一同滚下山坡,整座山的沙粒发出轰鸣之声。
  “鸣沙山!”
  王家维教授毕竟识货,大伙儿都下了骆驼,狂奔着跑下沙丘。
  时值西历十二月,泉水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斯文·赫定挥舞铁镐,砸开冰面,舀出冒着热气的泉水,众人一饮而尽,清澈甘甜。先是人,接着是马跟骆驼,畅快地在泉水边休整。
  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到了。


第322章 莫高窟(一)
  “敦煌莫高窟!”
  王家维教授再次指点迷津,小郡王与李隆盛都在骆驼上双手合十,斯文·赫定也画起了十字。
  绵延的骆驼队翻到鸣沙山东麓,这是一条大漠黄沙的山谷,对面是古老的三危山,中间流过一条几近干涸的宕泉河。鸣沙山这边裸露的断崖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无数洞窟,状如蜂房鸽舍。
  短暂兴奋过后,秦北洋却注意到卡佳的面色糟糕,必须找个落脚去处。他下马牵着骆驼,让小镇墓兽九色带路,走上莫高窟的山崖。古怪的是,他们路过一个洞窟门口,却见到一个老道士,用狐疑的目光打量秦北洋,尤其是白俄美人卡佳。
  王家维兴奋地举起照相机,边走边说:“五胡乱华时代,僧人乐尊路经鸣沙山,金光闪耀,如万佛朝宗,在岩壁上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洞。北朝历代皇帝崇信佛教,王公贵族们竞相供养。到了唐朝,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道,莫高窟盛极一时。安史之乱,敦煌没入吐蕃,晚唐被归义军收复,西夏与元朝以后才衰弱。”
  秦北洋无暇听教授讲解,赶紧挑了个洞窟,搀扶卡佳进去。
  马灯照出佛龛内的彩色塑像——佛陀右手上举,左手抚膝,高耸螺纹肉髻,端坐说法,大慈大悲;弟子迦叶,内着锦襦,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面貌清癯,神情老练;弟子阿难,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腹前,闲适潇洒,英俊腼腆,翩翩美少年;两旁的菩萨像,云髻高耸,长眉入鬓,似笑非笑,团花密绣的锦裙,衣带飘飘,冰清玉洁,婷婷婀娜,丰盈健美。头一回看到如此大家闺秀的菩萨,头、胸、臀一波三折的黄金分割,相比文艺复兴三杰不遑多让。最外侧两身天王像,大唐明光铠,头束高髻,魁伟雄武,双眉怒视,叉腰握拳,半弓步横跨地神之上——佛陀、弟子、菩萨、天王总共七身,有静有动,文武并俱,背后描绘着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的壁画,犹如层次分明的舞台剧。
  秦北洋虽不信奉宗教,但看到如此法相庄严,情不自禁跪下双手合十,默默为卡佳祈祷。
  此洞冬暖夏凉,残留千年气场,仿佛进入唐朝古墓。秦北洋铺开毛毯,让咳嗽不断的卡佳休息。九色蹲伏在佛像跟前,仿佛虔诚的猎犬或小鹿。
  斯文·赫定、王家维教授、小郡王、李隆盛,他们也留在莫高窟,速写临摹佛像与壁画。
  至于楼兰英卡,她徜徉在洞窟之间,忽然奔回莫高窟下,跨上一峰骆驼,掉头往西而去。
  “英卡!”李隆盛狂奔到她的骆驼边,抓着驼铃说,“对不起,请原谅我!”
  “我早就原谅你了。”英卡却微微一笑,抚摸这个迷人男子的脸庞和眉毛,“汉人。”
  “你知道剑桥大学吗?愿意跟我去英国吗?”
  英卡一鞭子抽到他的额头,驾驭骆驼登上鸣沙山,回头幽幽地说:“我只知道楼兰。”
  来自楼兰的姑娘,在金色夕阳下,独自骑着骆驼,返回沙漠那头的故乡。
  鸣沙山下,莫高窟外,两千峰骆驼仍然排着长队,满载不为人知的五百吨沙俄黄金。
  阿幽放下毗沙门天王大旗,来到秦北洋与卡佳所在洞窟前,低声说:“哥哥,我要走了。”
  “去哪里?”
  “天上!”
  这两个字,令秦北洋微微一怔,欲言又止……
  少女的目光乌幽幽地闪烁:“你就没话对我说吗?”
  “一路平安。”
  “珍重!我还会来找你的,哥哥。”
  阿幽顿首,走下莫高窟,回到白马上,重新举起毗沙门天王大旗。
  掘金人老金带着节奏呼喊:“我武惟扬!”
  漫长的驼队向东而去,刺客阿海与老爹在最后压阵。遥望黄沙中的莫高窟,阿海摸着脸颊上的刀疤说:“主人真的想要嫁给那个人吗?”
  “阿海,主人的身体归属于主人自己,我们做奴仆的岂可随意揣测?”
  “那么主人的心呢?”
  阿海拔出腰间的匕首,象牙柄上镶嵌“白虹贯日”的螺钿纹饰。
  夕阳西下,月亮升起在鸣沙山上。两千峰骆驼消失在敦煌大漠,它们即将穿过河西走廊,沿着丝绸之路,前往中原大地。
  这一晚,秦北洋陪伴重病的卡佳在莫高窟中度过。冬天的后半夜,她被冻醒了。但这洞窟里全是国宝,不敢生火取暖,秦北洋从背后抱着她,用体温保护卡佳。
  她转身按了按他的胸口:“秦,我这才知道,你肺里的疼痛有多难受!”
  然后,她亲吻了他的嘴。
  他没有拒绝,高烧让她的双唇滚烫,犹如烈火一团。
  次日清早,卡佳已陷入半昏迷状态。秦北洋心急如焚,他嘱咐九色保护卡佳,自己骑着汗血马,飞奔到敦煌城里。
  民国初年的敦煌,不过是沙漠中的边陲小县城,根本没有医院,也没有西医大夫,只有一个中医前两天自己刚病死了。但听人说,莫高窟的王道士,除了给人算命做法,兼营悬壶济世。
  莫不是昨天所见的老道士?
  秦北洋纵马狂奔回莫高窟,找到名叫王圆箓的道士。未曾想,道士直截了当问:“这位施主,若要入藏经洞观赏,请先付银元十块;若要带走经卷,每卷五块银元。”
  “藏经洞?我不是来盗宝的!王道长,请快给一位俄国夫人看病。”
  秦北洋先塞给他十块银元,拽着他到了旁边的洞窟,卡佳还在神志不清的高烧中。
  根据中医的男左女右之道,秦北洋抓着卡佳的右手,让道长把脉。
  王道士的手指头一搭脉,眉头紧锁,再看卡佳的面色,通过秦北洋翻译,询问病情,摇头说:“《伤寒论》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为皆不治,决死也。”
  秦北洋心头一沉,他听明白了,却还问:“什么意思?”
  “这位女施主,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准备后事吧。”
  王道士晓得白俄美人听不懂,便也肆无忌惮地大声说。
  “可知病因何在?”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王道士神秘兮兮地捻了捻胡须,“天地之灵气可杀人也。”
  “道长何意?”
  “华佗再世,神仙脱胎,菩萨下凡,也无济于事啦。”王道士向洞窟里的佛像俯首,“不过,我这里有一枚极品仙丹,贫道在天山太上老君的丹炉中,修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所得,即便不能起死回生,也可延年益寿,若给这位夫人服用,或许可以熬过此劫。”
  说罢,王道士从道袍袖管中,掏出一粒赤色丹丸,貌似是从身上污垢老泥里搓出来的。
  “这就是极品仙丹?”
  “实不相瞒,贫道生于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明清兴替,惊天动地的甲申年。”
  “西元1644年?”秦北洋在心中掐指一算,“道长已有276岁?”
  “无量天尊!清兵入寇,山河破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贫道虽年幼,但不忍剃发,因故出家修道,至今二百余载矣。引气入体,炼气化神,炼神返虚,度过五次小天劫、四次大天劫,以至炼虚合道,再登太清仙境、上清真境、玉清圣境、无上大罗天盘古,成就天仙之位。”


第323章 莫高窟(二)
  “这么说,道长已窥破天机,为何还未羽化登仙?”
  “不敢当!修仙之道,少说也得千年,开光、灵虚、辟谷、心动、元化、元婴、出窍、分神、离合、空冥、寂灭、大成、渡劫、飞升、金仙、真仙、天仙、绝仙、神人、天神、神王、神尊,以至于上古大神,三界浩劫。”王道长说得红光满面,犹如已在天界,举起充满汗臭味的丹丸,“君不见,这枚太上老君的极品仙丹,内含洪荒之力,秦始皇派遣徐福带领三千童男童女而不得之无价之宝呢!”
  秦北洋装作已被彻底唬住的样子:“道长,救人要紧,您给个价吧?”
  王道长微笑着伸出五根手指头。
  秦北洋估摸着,这是要五百块银元呢?还是五十两金子?
  “原价大洋五十块,我看小施主慧根不浅,又逢黄道吉日,可打九折优惠,四十五块大洋,决不可再便宜了。对了,明日还是原价哦!”
  哪怕明知这“极品仙丹”无用,但为了慰藉内心,免得将来后悔,囊中羞涩的秦北洋,还是把头探出洞窟高喊:“小郡王!”
  鄂尔多斯多罗小郡王,还跟王教授在上面的洞窟看壁画呢。年轻的国会议员,翻身跃下来说:“何事?”
  “借我大洋四十五块。”
  小郡王挥金如土,四十块大洋不在话下,当即掏给了秦北洋。
  王道士接过明晃晃的袁大头,还吹了口气听声音,证明足银足两,喜笑颜开,下个月的伙食有着落了。
  “极品仙丹,力道极猛,不可一口吞服,可用小刀切成几份,一日一服。”王道士刚要走出洞窟,又盯着秦北洋说,“小施主,我看你脸色不佳,不如让我也给你搭把脉吧?价钱好商量,你们两位打包一起算,再付五块银元即可!”
  小郡王二话没说,又丢给王道士五块大洋。
  秦北洋抓了抓卡佳的手心,就当是同病相怜,便也伸出自己的左手。
  王道长舞了个兰花指,先用中指按在秦北洋的关脉,再用食指按寸脉,无名指按尺脉,三个手指呈弓形,指头平齐,取准部位,三指同时用力……
  倏忽间,修仙二百年的道长,一声尖叫。
  王道长面如灰土,犹如见着鬼魂,退缩到洞窟门口,拱手道:“小施主,贫道告辞!”
  小郡王却拦住他说:“道长,您刚收了五块大洋,也号过脉了,好歹给我们说说吧。”
  这位修真界的大神,低头瞥了瞥卡佳,再看一眼秦北洋,嘴唇哆嗦着说:“这位夫人的脉象,乃是将死之人;而您的脉象,则是已死之人!”
  “我已是一个死人?”
  “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王道士落荒而逃出洞窟,口中高唱,“天机不可泄露!”
  秦北洋皱皱眉头,对小郡王说:“你摸摸我的脖子,颈动脉还在跳吗?”
  “呸!我又不爱相公堂子,干嘛要摸你脖子。”小郡王开了句玩笑,温柔地摸了摸秦北洋的颈动脉,“跳得厉害着呢。”
  “难道中医把脉也能诊断出肺癌?还是这王道士确有修真的本领?可以鬼眼通天,透视到我的胸口。”
  “若真能透视人间胸器,还不爽死他了!”
  小郡王指了指昏睡中的卡佳,毛毯下酥胸高耸。秦北洋勃然大怒,当即抽了他一个耳光:“别以为你是王公贵族,国会议员,我就不敢打你!”
  堂堂的鄂尔多斯多罗小郡王,黄金家族的后裔,孛儿只斤·帖木儿,竟被秦北洋打得没脾气:“抱歉,北洋,以后我不跟你开荤笑话了。”
  小郡王带着脸上的五道印子而离去,徒留下秦北洋与卡佳两人。
  举起“极品仙丹”,秦北洋仔细观察,竟然极像史书上记载的“红丸”。
  明宫三大案之一“红丸案”。泰昌皇帝朱常洛刚继位便重病,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红丸——取处女初潮经血,夜半第一滴露水及乌梅,煮七次成桨,再加红铅、秋石(童男童女尿萃取)、人乳、辰砂、松脂等物炮制。皇帝服用红丸两日后,暴毙。
  秦北洋将这四十五块大洋买来的“极品仙丹”,放到九色的跟前问道:“九色啊九色!人可服用否?”
  九色用镇墓兽的鼻子嗅了嗅,琉璃色眼球闪光,微微点头。
  于是,也是切了一小片“极品仙丹”,又用温水给卡佳服下。她的眉头紧锁,想来这仙丹的滋味不佳,但还是囫囵而下。她想要呕吐,却干呕着吐不出来,秦北洋搂着她,轻抚满头金色发丝,闻着她毛孔里散发的死亡气息。
  其实,卡佳闻到秦北洋身上也是同样气息。
  半小时后,她悠悠地吐出一口气,睁开眼睛,略微有了血色。她竟有力气抬起手,抓着秦北洋的脖子,给他一个微笑。
  “你一定要活下去。”
  秦北洋在她耳边呢喃,同时搂了搂九色的鬃毛,好像一家人。昆仑山,神女峰下,瑶池深谷之中,他中了伊万诺夫的一枪,行将毙命,是卡佳给他做手术,取出子弹。自己这条命是卡佳赐予的,他必须把她救回来。
  三天后,卡佳的精神好了许多,竟能自己坐起来,轻声唱起遥远故乡的伏尔加船歌。
  秦北洋不仅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还为她讲解壁画中的佛本生故事……
  天竺宝典国有三位王子,同到山中打猎,见一母虎与数只小虎,母虎饥饿难忍,欲食小虎。小王子摩诃萨青将二位哥哥支走,独自卧在母虎前。然而,饿虎身体虚弱,已无力撕咬猎物。王子又将自己刺伤,让母虎舔噬鲜血。待到母虎恢复力气,便与小虎一同吃了小王子。
  摩诃萨青王子死后升天,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五道,惊觉前生施舍给老虎一家的残骸,散落在山林之中,父母兄长痛不欲生。小王子立于云端,劝导亲人们不必忧伤,有生自有死。作恶者,下地狱;善行者,升天界。停止悲叹,修持善事吧。
  这位舍身饲虎的小王子,转世为释迦摩尼,最终修成正果。
  听完秦北洋用俄语讲述的故事,卡佳不禁叹息:“那位成佛的小王子,让我想起小康斯坦丁,寒风凛冽的贝加尔湖冰面啊,一定把我的小王子带去了天国。”
  次日天明,“极品仙丹”用尽,卡佳的病情再告恶化。
  秦北洋又跟小郡王借了大把银元,赶紧去找隔壁的王道士,问还有没有“极品仙丹”?
  看到这个“已死之人”,王道士莫名惊悚,两手一摊:“这位小爷,极品仙丹,乃是太上老君的炉子里炼出来的,哪能说有就有?若您实在急需,可付二十块大洋订金,再付二十块大洋路费,贫道可跑一趟天山,再用七七四十九天,给你炼一枚新的仙丹,可好?”
  炼丹要七七四十九天,加上往返怕是要三个月,卡佳早已腐烂了。
  秦北洋仰天长叹,正好撞上斯文·赫定与李隆盛。他们向王道士付了十块大洋,便入藏经洞参观。
  穿过甬道,墙上凿着一扇小门,对面有座禅床式低坛,端坐一身高僧像。背后壁画是两棵树,并画有侍女、比丘尼,树间挂着布囊与水壶。
  李隆盛指着旁边一块碑文说:“此人是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藏经洞就是他的影堂。”
  密室堆满无数的经卷、绢画、刺绣、法器。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和册子装,还有梵筐装、蝴蝶装、挂轴装和单张零星页等,俨然一座秘密图书馆……


第324章 莫高窟(三)
  “庚子年,西元1900年,北京的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的那天——王道士正在莫高窟清理淤沙,偶然发现这间密室,打开后看到满屋子的宝藏。虽说,只有经卷文书,没有金山银海,却是比金山银海珍贵一万倍的——历史!”
  李隆盛随手抓起一件经卷,在马灯下小心翼翼展开,蝇头小楷手抄的《金刚经》。
  斯文·赫定打开另一卷,却是古印度梵文写就的佛经原文。秦北洋也忍不住翻开一本,乍看像是清朝常见的满文,又像蒙文,还是李隆盛给出答案:“此乃古回鹘文。”
  秦北洋忍不住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我也是出生那一年啊!”
  “王道士在藏经洞发现五万余件经卷。七年后,斯坦因首次来到敦煌,在此取走经卷六百件,装满五大箱。”
  “哎!这位先生,您是在骂我随便糟蹋国宝?”王道士耳朵尖,竟在藏经洞外听着了,“若非贫道发现藏经洞,哪有国宝重见天日?我刚发现经卷,赶紧向地方官报告。哪知混吃等死的县太爷漠不关心。贫道又骑着毛驴,风餐露宿,冒着被狼吃了,被土匪走后门的危险,找到道台大人。此人看了经卷竟说古人的书法不如他好,就把贫道打发走了。”
  “满清的官员们,只知升官发财,国宝文物在他们心中,不如妻妾的三寸金莲。”
  “后来啊,那个叫什么斯的英夷就来了。”
  “斯坦因,英国籍匈牙利人。”
  “对,贫道对藏经洞看守得紧呢,根本不让外国人进来。”王道士看了一眼斯文·赫定,咽了口唾沫继续,“我虽是道家,却最崇拜唐三藏法师,斯坦因诓骗我说,他是唐玄奘的虔诚信徒,沿着唐僧西天取经的路线,走一步磕一个头而来。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啊就被他唬住了,敞开了藏经洞的大门。”
  李隆盛冷冷地说:“斯坦因之后,法国人伯希和来到藏经洞,因他精通汉文,看得懂经卷内容,挑走最有价值的六千多卷,还有唐代绘画、幡幢、织物、木活字印刷字模……装了十辆大车,最终运往巴黎。”
  “伯希和。”
  秦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