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镇墓兽-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北洋看到了楼兰遗址。
真正的古城废墟,高耸的佛塔残迹。地上是残垣断壁,常年盛行东北风,古城被切割撕扯成一块一块的。卡佳下了马,抚摸徒存四壁的宫殿。她尖叫一声。秦北洋和九色都闯过去,只见半敞开的墓穴里,躺着一排乌黑的干尸,面目狰狞却保存完好。近乎木乃伊的古楼兰人,陈列在罗布泊的阳光下。
这倒让他看到了希望——这些天胸口又开始灼烧疼痛,肺癌的老毛病卷土重来,必须找到一座古墓延续生命。
他爬上最高的佛塔,俯视整个楼兰古城,给人一种异样的美感,也是残缺的美。
有人说,只有残缺的美,才是永恒的。楼兰是残缺的,所以,楼兰是永恒的。
但让秦北洋困惑的是——今天早上,明明是斯文·赫定的考古队先走的,而这座楼兰古城也是瑞典人在二十年前率先发现的,为何现在却没有他们的踪影?
难道考古队迷路了?
攀爬在佛塔顶上的秦北洋,发现正南方有团黑烟笼罩,看起来颇有些诡异。
而在那团黑烟附近,还有一个个蚂蚁般的黑点……那是考古探险队的骆驼与人。
爬下佛塔,秦北洋和卡佳骑上马背,带着九色前往黑烟之地。
片刻后,汗血马与俄国马奔到目的地,再也看不到笼罩大地的烟雾,却平地生出一座巍峨的古城。
如果说,刚才路过的楼兰古城是一具千年干尸,那么眼前这座城池就是一具新鲜出炉的死尸,并且即将变为行动的僵尸。
秦北洋看到了几乎是活着的汉朝和楼兰。
城门口,盘桓着十三峰骆驼,每一峰上都坐着个男人——这就是秦北洋在楼兰佛塔顶上所见的小黑点。
但他们并不是考古队员,也不是驼夫或武装护卫,更不是剑桥博士、北大教授与国会议员。
恰恰相反,或者殊途同归,他们是盗墓贼。
秦北洋看到了小木。
骑在为首的驼峰上,裹着黑布头巾的年轻男子,他的皮肤白皙细腻,眉清目秀,就像唱戏的小生。这人的目光唯唯诺诺,仿佛宇宙天地万物都如此险恶。
西天的落日,犹如刚出炉的大烤馕,金黄色的焦香四溢,撒在所有人的脸庞上。
小木也看到突如其来的两匹骏马,以及马背上的秦北洋。
他俩互相都是烧成灰都认得的,更别说九色了。
三年前,白鹿原唐朝大墓的地宫,小镇墓兽曾把小木的手指头烧成了灰。三年后,它盼望着把小木整个人都烧成灰。
烧成灰,连渣渣都不剩。
小木颤栗着注视九色琉璃色的眼球,仿佛听到这头“猎犬”心中所想。
秦北洋还记得阿幽的关照——他跟你说的任何话,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于是,他从背后抽出十字弓。
“进城!”
小木一声令下,带着他的盗墓贼团伙,驱赶骆驼闯入敞开的城门口。他已别无选择,趁着天还没黑,小镇墓兽无法吐出能烧死人的琉璃火球。
即便是猎犬的形态,九色依然紧追不舍,跟着冲入城门洞子。
“九色!回来!”
秦北洋呼喊几声没用,只得紧着马刺,催促幽神进入古城。俄国马上的卡佳,跟着他鱼贯而入。
穿过城门洞的瞬间,迎面而来阴冷的风,夹带腥臭之气。风里有嘈杂的呼号声,在秦北洋耳边嗡嗡直响,想起科拉超深钻井下的地狱之声。
胸口的暖血玉坠子又滚烫起来。
秦北洋很想调转马头,立刻退出这座古城,多年探访古墓的经验告诉他,此城有问题,绝对不可深入,但他不能抛下九色不管啊。
但来不及了。卡佳听到一阵清脆的关门声,她再回去敲打大门,铜皮铁钉的门背后,任谁也无法打开。
“我们被困住了。”
秦北洋大喝一声,乌黑的汗血马高高抬起前蹄,连续嘶鸣数声。
最可怕的不是关门,而是城门洞子里根本看不到出口。
与其说是城门,不如说是隧道。
他点起火种,纵马向前奔去,连续走了好几里地,还是没有走出隧道,仿佛来到巴黎的下水道。
不,这分明是墓道!
秦北洋原本灼痛的胸口,居然变得清凉下来。癌细胞像被浸入水中的火苗熄灭,再次神清气爽,浑身充满力量——这是他每次进入古墓才有的感觉,恰好跟正常人截然相反。
他看到了九色。小镇墓兽已经变身,黑暗中长出雪白鹿角,青铜鳞甲,吐出琉璃火球照明。
好在这墓道高大,别说并排通行两人两马,就算是个骆驼队乃至大车队也毫无困难。
秦北洋与卡佳都下了马,挽着缰绳而行。这一路经历无数古墓,白俄美人的胆量也被历练了出来。
忽然,琉璃火球灭了。
第314章 楼兰古城(二)
九色辄然一惊,鹿角如春天的花儿绽开,四周响起胡琴,胡箜篌、琵琶、五弦、忽雷、火不思……无数西域古乐器的声响,就如秦北洋在喀什噶尔或叶尔羌听到过的本地歌舞,热闹、神秘而悠远。
接着人声鼎沸,仿佛置身于一座超级大巴扎,还有骆驼与骏马的嘶鸣,不时响起围观表演的掌声,姑娘们唱起各个民族语言的歌谣。
卡佳慌乱地注视四周,一团漆黑什么都见不到,犹如被关进一座废弃的电影院。
电影开场了。
原本的墓道两边,犹如拉开两道银幕。不知从什么角落,投射来电影放映般的光束。
他们看到一座活生生的城市,两千年前的西域,丝绸之路上的楼兰。
不仅有吐火罗血统的楼兰人,还有峨冠博带的汉人、来自祁连山与青藏高原的羌人、大草原上的匈奴人、信仰拜火教的河中粟特人、传递健陀罗文明的大月氏人、皮肤黝黑的天竺佛教僧人,甚至罗马帝国的战俘奴隶……
秦北洋茫然地站在两千年前的楼兰街道,看着四周熙熙攘攘,却无一个人注意到他?甚至有人从他的身体中间穿过,彼此却毫发无伤。
这些人都是鬼魂?
不,此时此刻,在两千年前的楼兰国,自己才是一个鬼魂。
卡佳也是,还有九色、幽神、俄国马,并不为这个时空的人们所见,更无法触摸。
一队身着汉朝衣冠的骑士飞奔而来,几乎直撞到秦北洋胸口。为首的汉人风尘仆仆,貌似书生,腰间却佩着环首刀。
跨越戈壁而来的侍卫们,用最后的体力疾呼:“大汉使节,假司马,班超,拜谒鄯善王!”
班超?
这个彪炳青史的名字,秦北洋怎会陌生?“鄯善王”便是楼兰王。西汉时叫楼兰,东汉改名鄯善。
这一晚,楼兰城里,将要发生一件大事儿,也将是班超伟大事业的起点。
班超之父班彪,就是一位历史学家,曾为《史记》写后传。兄长班固,子承父业,奉诏修成《汉书》。妹妹班昭,又在班固死后,奉诏入宫续修《汉书》以至完成。
生在书香门第的班超却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班超的梦想是丝绸之路。
他随军出征西域,仅率三十六人抵达楼兰。他发现了匈奴使节,鄯善王可能背叛汉朝,班超召集三十六名勇士,饮酒高歌,夜袭匈奴营地斩杀使节,并将首级献给鄯善王,迫使其重新归附汉朝。
从此以后,班超纵横西域万里,据守疏勒国盘橐城,玉门关外一支孤军。他被朝廷任命为西域都护,受封定远侯,食邑千户,后人称为“班定远”。他使西域所有国家归附东汉,实现了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梦想。
班超也是个大探险家,派遣甘英出使大秦——此大秦非彼大秦,而是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执政者正是图拉真皇帝。甘英穿过安息帝国,至波斯湾被阻拦而还,也可能到达了美索不达米亚。这是在唐朝以前,中国人走过最远的路,大汉国威已远播于整个欧亚大陆。
久居西域的班超,年老后思念家乡,妹妹班昭也给皇帝上书请求召还哥哥。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等他回到京城洛阳,却在故乡被当作胡人——据说大漠的风沙改变了他的皮肤和眼睛的颜色。
这是异域之人的故事,也会是秦北洋的故事吗?
忽然,楼兰古城中所有的光,灭了。
光的另一头,是小木。
他命令盗墓贼们爬下骆驼,古往今来,没人骑着骆驼钻到墓里去的——骆驼镇墓兽除外。
小木的手下都是年轻后生,最小的才十五岁,上面和下面的毛都还没长出来,是亲娘把这孩子交到小木手里,盼望跟老大升棺发财,往后也做个顶天立地腰缠万贯的盗墓英雄。
两个月前,小木带着洛阳盗墓村的小伙伴们,在关中挖了咸阳唐朝大墓,发现了上官婉儿与鬼子母神镇墓兽。盗墓比武大会,小木大获全胜,战败者狼哥做了镇墓兽的晚餐。
经过武则天的乾陵,他们带着上官婉儿墓里的金银财宝,回到洛阳。小木成了盗墓村的大首领,天下七大盗墓流派之一中原派的领袖,便是俗话说的“扛把子”。
小木是天生的盗墓贼,一天不掘墓就心里发慌,决定再干一桩大事儿。
这回该去哪儿呢?小时候,老爹教会他算卦,这也是土夫子的边缘技能,但对确定古墓方位,墓道口距离,甚至动手的良辰吉时都至关重要。盗墓不止是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需要上知天文,下通地理,中达人情,乃至于经邦济世的人才,方能操此大业,否则不过是毛头小贼。按照二十世纪文明人的流行话来说,盗墓还得学习“德先生”与“赛先生”呢。
小木用周易算了一卦,结果竟在洛阳以西五千里……
不仅算出时间、地点、吉凶,甚至还能算出人名儿,最后得出两个字:班超。
从墓里带出的古书中,他翻出了班超之名——东汉投笔从戎的大英雄,从洛阳出发远行五千里到西域,第一站便是楼兰所在的鄯善国。
楼兰。
小木的爷爷年轻时,曾经跟在左宗棠西征大军屁股后头,出了玉门关,在西域流窜盗墓,险些在楼兰古国的罗布淖尔丧命。
这是他的命中注定之地。
小木宣布了他的计划,招募自愿跟他去楼兰的后生们。有人害怕路远危险望而却步,也有人贪图传说中的无尽宝藏,哭着喊着要跟小木去冒险。
最后,他集齐了十二个小盗墓贼。
为什么都要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而不要经验丰富的老土夫子?因为年轻人单纯愿意拼命,老家伙们油滑贪婪而且自私,做得出落井下石卸磨杀驴的恶心事,要是盗墓团伙里出了这种内奸,很容易同归于尽。
此行万里迢迢,小木知道未必能活着回来。他将海女和两个孩子留下,代替自己统领盗墓村老小。
临行那日,亲娘送别儿郎,小媳妇送别新郎官,全村哭声一片。
海女泪水涟涟,两个原本姓欧阳的孩子,抱着小木的大腿,哭喊着“爸爸!爸爸!”
小木亲吻了海女的额头:“俺会活着回来的。”
说罢,他带着十二名年轻人,骑上十三匹骡子,暗藏快枪、铁镐、洛阳铲,告别盗墓村。
德国大地理学家李希霍芬考证——洛阳才是丝绸之路真正的起点,经过西安、陇西河谷、河西走廊,过了明长城最西段的嘉峪关,西出玉门关,分为两条道儿。一条道往西北,通往哈密与吐鲁番,唐朝以后几乎唯一的通道。另一条道儿,沿着雪山北麓与疏勒河故道,往正西方向而行,便是当年班超前往楼兰的路。
小木和他的盗墓贼们,沿着两千年的丝绸之路走到这儿,别无选择,必须横渡荒凉无人的大漠。
把骡子换成骆驼,备足淡水与干粮,他们在罗布泊的盐泽中跋涉了十来天,远远望见前方有团黑色烟雾。
小木想起老爹的话——罗布泊有黑烟者有古墓。
他催促骆驼全速前进。来到近前,大伙儿都傻眼了,没想到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好像城门洞里还会钻出荷枪实弹的军队将他们一网打尽。
正当小木犹豫不决,骑在汗血马上的秦北洋到了。还有一个陌生的西洋女子,但最不陌生的是小镇墓兽九色。
天敌与克星来了!
小木们没得选,慌不择路地逃入黑漆漆的城门洞子。
第315章 楼兰英卡
骆驼在隧道里跑了不知多久?似乎永无尽头,这是墓道吗?但他从小挖过那么多墓,没见过如此宽敞的墓道。点亮火把,竟然照不亮两边墙壁,坠入无穷无尽的黑暗世界……
盗墓贼们下了骆驼,四周闪烁幽暗的光,耳边升起某种奇怪的声音。
“安静。”
小木让大家别瞎吵吵,屏息静气地观察所有的变化。
声音就像老僧念经,但语速极快而且有力,同时奏响各种乐器。光影中闪出十几个舞者,穿着古代西域服装,头戴皮帽,脚踩皮靴,舒展修长四肢,古乐伴奏下翩翩起舞。
盗墓贼们惊慌地聚拢在一块儿,各自掏出武器,从左轮手枪到三眼铳到狼牙棒,小木是主心骨,严禁任何人轻举妄动。违令者,杀无赦。
就像在看一出戏——两个孩子被簇拥在舞者们中心,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都被打扮得漂漂亮亮,身着华丽盛装。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哀嚎声,仿佛有不计其数的人头围观。跳舞的像巫师或萨满,随着音乐剧烈摆动,念念有词,恍如古老咒语。
巫师们将两个孩子抓住,高高举起,扔向一片黑暗。
刹那间,光影亮得刺眼。小木看到一片开阔的水面,烟波浩淼,宛如大海。水鸟在天空飞舞,水边长满茂盛的芦苇,更远处却是黄沙漫漫。
这才是两千年的罗布泊。
两个孩子坠入水中。湖面掀起狂澜大波,沙漠中下起暴风雨。骇浪滔天间,卷出一条长龙的形状,并从湖底发出耀眼红光。
震惊之余,小木有一种感觉,这是两千年前发生在楼兰的童男童女献祭仪式。
童男童女同时响起尖叫,犹如利刃刺入耳朵,有个小盗墓贼甚至耳膜穿孔流了血。
光影在尖叫声中熄灭,音乐戛然而止,大湖化作荒漠,楼兰已成废墟,一切如坟墓死寂……
短暂黑场后,火光重新亮起。
小木揉了揉双眼,对面又出现了一伙人,穿着现代衣服,同样牵着骆驼,为首的竟是个西洋人,戴着眼镜,穿着皮夹克。他是斯文·赫定。
灯光依次照亮鄂尔多斯多罗小郡王、北大教授王家维,还有李隆盛。
一边是河南洛阳的盗墓贼,一边是中瑞联合考古队。
也许是破天荒头一遭,盗墓贼与考古队面对面。
双方都有些发蒙,四周漆黑的世界里,彼此以为对方是幻影,或是自己脑子里的幻觉?
直到骆驼彼此饮颈高鸣,才提醒双方都来自同一时空次元。
“盗墓贼!”
李隆盛第一个呼喊警告,接着从驼峰上取下一支快抢。
子弹响彻在地下墓道,旋转着冲向小木的眉心。
小木是不死的。
当李隆盛高声惊呼之时,小木就已趴在地下。枪声砰砰乱想起来,盗墓贼们也打响手中一切火器。第一个中弹倒下的是考古队的武装护卫。空旷幽暗的墓道,没有任何遮挡,要么趴在地面,要么躲在骆驼背后。
子弹纷纷击中高耸的驼峰,这些可怜的动物发出悲鸣,痛苦地暴走狂奔。骆驼与人的鲜血横飞,北京话、新疆话、河南话、蒙古话、瑞典语的咒骂声不断……
小木被发狂的骆驼踩中后背,差点断了肋骨。满地乱滚的火把中,他一看形势不妙,自己这边都是生瓜蛋子,打死人有经验,打活人却是一泡污,已有好几个中弹倒地。又有个后生被爆了头,脑浆直接迸裂到小木眼里。
“扯呼!”
一声黑话,洛阳盗墓贼们放弃所有骆驼,仓皇往地宫更深处逃窜。
“穷寇莫追!”
小郡王明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考古队不是警察,别搞到同归于尽。
大伙儿重新点亮火把。地上布满死尸,受伤者哀嚎不断。他们也只剩下不到十人,骆驼们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几个驼夫已经脚底抹油了。
两个受伤的小盗墓贼被俘,简单审讯几句,确认是小木从洛阳盗墓村带出来的队伍。这两人都受了重伤,眼看活不了多久,徒留下哼哼唧唧等死。李隆盛拔出左轮枪,对他们的太阳穴开了两枪,彻底终结痛苦。
“隆盛!”王家维教授这才从骆驼尸体底下爬出来,眼镜片已经破碎,额头还在流血,“堂堂的剑桥博士,竟是这样残暴之徒?”
“不,晚生乃君子之仁。如若任由他们躺在这里,才是天大的残暴。”李隆盛擦去脸上血迹,给左轮枪上子弹,“教授,请勿妇人之仁。”
王教授退后半步,躲到自己学生小郡王的背后。
“李,你做得对。”
斯文·赫定端着一把快枪,拍了拍李隆盛的后背,果然是同一路人。
“兔死狐悲。我们也会跟他们一样的下场。”
李隆盛坐在人和骆驼的尸体堆旁,总感觉这里既是地宫,又是黑暗无边的旷野,所以怎样都摸不着墙壁和边界。
耳边响起又一个女声,正是早上离开罗布淖儿之时,英卡在背后送行的那首歌。
斯文·赫定面露恐惧之色,难道二十年前,他也在罗布泊同样听到过?
英卡?
李隆盛大声呼唤她的名字,甚至跪下祈求原谅。他明白了,为什么骆驼会迷路,为什么找不到楼兰古城?因为这首歌是楼兰人的诅咒,引导骆驼队走入罗布泊的地狱。
抓狂之际,楼兰古歌越发嘹亮,仿佛英卡就在耳边倾诉。
又亮起闪烁的光影,宛如文明戏上的追光,莎士比亚还是易卜生的舞台?《李尔王》还是《玩偶之家》?
他看到了一张脸。
舞台四周全是死于火并的尸体,盗墓贼的,考古队员们的,还有骆驼……
那张脸从容浮现在死亡之中,有着印欧人种吐火罗人的特征,两千年前的古楼兰少女。发如乌木,肌肤胜雪,双目犹如星光,逼得你无法逃遁,只能俯首称臣。
英卡的脸。
仿佛还在黎明前,北极星与冬天大三角的星光下,罗布淖尔水波旁,她像某种动物化作的精灵,依偎在李隆盛胸前,用手指甲画出一个又一个圆心……
光影里的少女,素面朝天,穿着西域长袍,头发上坠着五彩石头,胸前挂着兽骨项链,光着沾满泥土的脚丫。她的胸前绑着一张弓,抽出鹿皮囊里的箭矢,拉成一张满月,恰好对准李隆盛的眉心。
她在看着他。
李隆盛惊恐地趴在地上,抓起个行军包做掩护,生怕下一秒钟被利箭贯穿头颅。
然而,英卡调转箭头方向,光影中响起马蹄声声,浮现一匹黑色骏马。有个汉朝衣冠的男人,腰间佩着环首刀,突然从马背跌坠。他的额头在流血,脚边竟是罗布泊大泽。蓝色湖水正在涨潮,芦苇随风摆动,层层飞鸟惊起,连太阳都有两千年前的味道。
英卡扶起坠马的汉人,凝视这张书生模样的面孔。她给他包扎伤口,用皮囊给他喝水。她用两千年前的古楼兰语问话,语气温柔。
他用汉朝人的语言回答:“大汉使节,假司马,班超。”
听到这番对话,李隆盛喃喃自语:“班超!”
小郡王在旁边拽了他一下,免得被英卡和班超发现。
不,光影里的人看不到他们。李隆盛大胆地走到英卡面前,就算在她眼前晃悠双手,她完全视若无睹,只顾着跟远方来的汉人鸡同鸭讲。
这不是真实发生的,而是幻影……更像投射在大银幕上的电影。只不过,那时的电影都是黑白无声的,这一幕则是未来的彩色有声片。
英卡像个电影明星,惟妙惟肖地在镜头前表演。或者说,她就是两千年前的古楼兰人?
她将汉人班超搀扶上马,他送给她一枚和田玉佩,而她将头发上的五彩石子送还给他。
班超朗声念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李隆盛、小郡王、王家维教授自然明白,这首《蒹葭》出自《诗经·秦风》。
罗布泊大泽畔的美少女英卡,犹如在水一方的佳人,也像海市蜃楼的美景,让大英雄班超依依惜别,魂牵梦萦……
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头。
第316章 神龙出世(一)
两千年后,大银幕另一端,罗布泊大泽彼岸,翠绿的芦苇丛中,秦北洋也在凝神观望。
光影中的少女有几分眼熟,不就是在罗布淖尔的独木舟上,高唱楼兰古歌的姑娘吗?
他也认得骑马而去的汉人男子。
秦北洋跟随班超而来,从楼兰城的街道,鄯善王的宫殿,丝绸之路的烟尘深处。他带着汗血马幽神、小镇墓兽九色,还有白俄美人卡佳,在无边无际的墓道中狂奔,直到白鹤翱翔的水乡大泽。
背着弓箭的英卡离去,水面开始慢慢沸腾,某种东西的巨大阴影,在水下忽隐忽现……
他蹑手蹑脚地走近,分辨不清真实与虚幻,刚要把手指尖触摸一泓碧水,幻影辄然消失。
落幕,散场,亮灯。
秦北洋的对面是李隆盛,近在咫尺,同样半蹲姿态,把手伸向地面,几乎要头碰头了。
李隆盛坐倒在地,不明白怎会看到秦北洋的脸?多半也是幻觉?还有他身后的卡佳、九色与幽神。
“北洋。”
小郡王帖木儿一声惊呼,穿过那道并不存在的屏障,抓住他的双手。
热的!活的!货真价实的真人!不是幻影。
阔别将近两月,犹如相隔数十年,他俩忘情相拥,彼此闻着身上的臭汗。
王家维教授也上来拥抱,说实话,大家都没想到还能见到活着的秦北洋。
小郡王还跟卡佳嘘寒问暖,白俄小寡妇已学会几句简单的中国话:“俺还活着!”
唯独斯文·赫定皱着眉头:“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别担心,赫定先生,他不是来破坏考古队的,他是进入古墓来拯救自己生命的。”
李隆盛依然坐在地上,冷冷地观察秦北洋与卡佳,还有化作幼麒麟镇墓兽的九色。
有人高声惊呼:“那是啥?”
大伙儿循着声音,举着火把,踏过骆驼与人的尸体,依稀可辨两扇硕大的墓室门。
门上雕刻着两尊身披甲胄,右手持宝棒,左手擎宝塔的天王浮雕像。
“这不是哪吒三太子他爹托塔天王吗?”
小郡王应声而出,王家维教授敲了敲他的脑袋,才不管他贵为一方诸侯与国会议员。
“亏你还是我的学生!托塔天王是老百姓俗称,大号是毗沙门天王。”
“越后之龙上杉谦信崇拜的毗沙门天王。”
秦北洋在日本读过高中,脑中浮现川中岛合战的“毘字旗”。
“毗沙门天王,又名北方多闻天王,佛教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既是护法神、知识神,也是财神。”王教授是北京碧云寺的居士,自然精通佛法,“西域许多国家信奉毗沙门天王,比如于阗王自称毗沙门天王之后。”
“我想啊,楼兰人信奉毗沙门天王,是为了镇压罗布泊大泽中的神龙。”
李隆盛补充一句,想起英卡对他讲过的传说。
“这就是二十年前,我所错失的楼兰古墓。”
斯文·赫定踉跄着走到墓室门前,大胆地触摸石头门环。
1900年,瑞典大探险家发现了楼兰古城,却没发现传说中的楼兰古墓,成为一生中最大遗憾。二十年后,再次踏上丝绸之路,重返罗布泊,目标就是这座遗失的大墓。
斯文·赫定下令动手。
秦北洋本想要阻拦,却被小郡王扣住手腕:“北洋,咱们可不是盗墓,而是科学考古。”
王教授熟练地打开顶门石,咿咿呀呀地推开门扇。火光忽明忽灭,照出一条真正的墓道。
斯文·赫定、王家维、李隆盛、小郡王、秦北洋五人闯入墓室,剩余人等包括汗血马和卡佳,都留在外面等候。唯有九色紧跟主人,寸步不离,头顶雪白鹿角,吐出琉璃火球照明。
瑞典探险家对小镇墓兽感到不可思议,秦北洋默不作声,小郡王炫耀地用英语说:“这就是中国的镇墓兽,千变万幻,威力无穷。”
“这些年来,我有听闻‘灵魂机械体’,也听说法国军方改造过中国的镇墓兽,乃至于巴黎和会期间,在凡尔赛宫酿成一场大灾难。”斯文·赫定半蹲下来观察九色的鳞甲,“我却从未想过亲眼目睹活的镇墓兽!”
探入一间宽敞的墓室,琉璃火球照亮天花板,竟是矿物颜料绘满的幽蓝色波纹。所有人高仰脖颈,只见波纹中描绘着水草、水鸟、鱼虾……
“消失的罗布泊大泽。”李隆盛看出端倪,“为何要画在墓室上方?因为古时候,我们的头顶就是大湖之底。”
他用德语又说一遍,斯文·赫定点头用德语回答:“不错,如今尚存的罗布淖尔,相比两千年前的罗布泊大泽,不过是个小湖泊罢了。”
墓室中堆满了陪葬品。首先是绫罗绸缎,考古队不敢使用明火,而用马灯照亮,辨认出长乐大明光锦、延年益寿长保子孙锦、世无极锦等汉墓中常见的纺织品。
两千年的时光凝固在壁画中,既有汉画像石的苍凉悲壮画风,也有西域本土的原始风貌,更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后的希腊化健陀罗艺术。
秦北洋发现壁画还有情节,开头是一条蛇和一只雉鸡在交配,违背大自然的邪恶,具体景象不可名状矣。背景下着大雪,恐怕在正月。第二幅,不知是蛇还是雉鸡,生了一粒小小的蛋,引来满天雷暴。这蛋竟然不碎,埋入黄沙之中,沙土变成盘卷的蛇形。第三幅,沧海桑田,包裹着蛋的黄土变成石头,向着苍穹飞升,月光下蛋壳碎裂,竟然变成一条龙,坠入沙漠中的茫茫大湖……
“这就是英卡所说的神龙?”
李隆盛和秦北洋并排站在壁画跟前。
龙,自从五千年前的红山玉龙起,不仅是华夏汉人的图腾,也为许多不同民族所信仰。
灯火渐渐照亮整个墓室,传来小郡王的惊呼:“一艘船!”
大家围拢过来,几块长条形木板,船头船尾高高翘起,绘着五彩斑斓的龙纹,不就是楼兰人的独木舟?
“不,这是雕刻成船型的木棺。”
秦北洋想起在北极历险,维京人陵墓的火山口上,由海盗船改造的棺材。
斯文·赫定拎着一把考古镐,正要亲自打开楼兰船棺,脚底却被绊倒,摔了个狼狈的狗啃屎。
李隆盛急忙把他搀扶起来,却发现绊倒瑞典人的是一条大蛇。
不,比蟒蛇更粗壮,简直水桶般的身体,覆盖黑色的坚硬鳞甲,缠绕盘踞在船形木棺周围,就像一圈圈螺旋形,火光照耀下甚至让人产生密集恐惧。
秦北洋把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