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镇墓兽-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粒尘埃爬到了镇墓天子的黄金裙摆上。
  秦北洋手脚并用,就像攀援悬崖的运动员。而从镇墓天子的视角来看,就像一只爬上大腿的蟑螂。她稍微抖动双腿,秦北洋仿佛遭遇九级台风。但他牢牢抓住武则天的黄金衣,哪怕被晃得七荤八素,眼看要被甩出百步开外,却惊险万分地攀上少女武才人的腰带。
  十七岁的武则天有些羞涩,这个部位只有唐太宗李世民才有资格触碰,哪能容得二十世纪的活人镇墓兽亵渎?她愤怒地拍打秦北洋,却又被他迅速移动而扑了个空。
  镇墓兽秦北洋顺着镇墓天子的衣襟,已然爬到她微微隆起的胸脯。但他绝无轻薄的意图就像一只蚂蚁哪能对人类女性动了淫心?他的目标是被捧在镇墓天子怀中的唐朝小皇子的棺椁。
  秦北洋已看出端倪,阿海与齐远山将这具棺椁奉献给镇墓天子,否则他们不可能还活着,十角七头镇墓兽也会打成齑粉。
  传说中唐朝小皇子是打开乾陵的钥匙武则天的小孙子就是她最爱的人啊。
  这是女人的弱点,再强大的女人总有弱点,盗墓者已总结出这个弱点,却没有能力拿到唐朝小皇子这把打开弱点的钥匙。
  阿海与齐远山带着这具棺椁来到乾陵的地下,便是准备好了克制镇墓天子的武器,就如同齐远山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克制镇墓兽秦北洋。
  镇墓兽秦北洋,从镇墓天子的胸脯上纵身一跃,宛如太白山上“刺客道”,飞身到唐朝小皇子的棺椁上。
  梓木棺椁的盖子敞开,暴露出灿烂夺目的金光。秦北洋看到了他,沉睡在万世荣耀中的少年,也看到了曾经自己的脸。
  暴怒的镇墓天子,嗔怒的武氏才人,发出一声少女尖叫,伸来五根纤细又硕大的手指,要将镇墓兽秦北洋一举捏成粉末。
  秦北洋趴在棺椁上,无从躲避逃跑。他转身坦然面对镇墓天子,背后的三尺唐刀,腰间的俄国十字弓,在这尊镇墓兽最高帝王面前,不过都是小儿的玩物罢了。
  少女武则天的右手中指,首先触及到秦北洋的钢铁胸口,这根手指可轻易戳穿任何金属,掏出秦北洋的活体心脏与灵石。
  但她首先触及的是和田暖血玉。
  秦北洋的血玉坠子碎了,代替他的心脏与灵石,被镇墓天子的手指尖儿刺碎。
  血。
  这块玉里蕴藏着无尽的鲜血,历史之血,黎民之血,少年之血。
  温暖的血,冰冷地血,沸腾的血,尖利的血,浓稠的血……
  这些血如赤色喷泉,汹涌澎湃地向上喷溅数十尺,直达少女武则天金色的脸庞上。
  刹那间,镇墓天子的眼球与睫毛皆被涂抹成血红色。但她认出了这些血,也认出了这块破碎的玉。她看着自己怀中的唐朝小皇子,趴在棺椁上无所畏惧的活人镇墓兽……
  泪水混合血水,从少女武则天的眼角缓缓滑落。
  乾陵地宫再次巨响,穹顶上的日月星辰纷纷坠跌,地面裂开巨大缝隙,唐三彩军阵与白瓷瓮缸粉身碎骨,本该下沉的历史继续下沉,带着一个繁华绚烂的古老年代,带着镇墓天子的少女心,带着不朽的唐朝小皇子,带着镇墓兽秦北洋。
  下沉……


第514章 光阴的故事(一)
  秦北洋沉浸在一团温暖的羊水中。
  他从一尊镇墓兽变成胎儿。他抱着自己的肩膀,细嫩的手与双腿,藕节般的胳膊,还有鲜红的子宫。某种力量剧烈撕扯他。不可抗拒。他被牵引出安稳度过了十个月的家乡。他匍匐着穿过一条隧道。上一世死亡前所见过的隧道。孟婆汤撒了一地。浓稠,腥臭,滚烫。他听到谁的哭喊声。他又看到一丝光。世界浓缩为这片光,在眼前徐徐展开,就像一幕剧曲,又似一篇话本,更是连绵不绝的画卷。
  他看到了。
  看到无数的光,尝到温热的血,听到少女们的叫声,嗅到龙涎香的温柔,感到母亲的手指头。他还是个小婴儿,浑身裹着胞衣,身上连着脐带。
  “皇子耶……”
  宫女们欢呼雀跃而起,将他送到母亲怀中。他看到一张美丽的面孔,布满热泪,接着是短暂的欢颜。母亲先看了小婴儿的后颈,有一块粉红色的鹿角形胎记,如同刚刚燃烧起的火苗,已呈冲天之姿。
  这里是长安,大明宫,太液池畔,仙鹤纷飞,一千二百年前,公元七世纪末。
  他的父亲是刚退位的唐睿宗李旦,母亲是未在历史书上留名的秦氏。
  新近登基的女皇武则天,自神都洛阳来到西京长安。这个权力无边的贵妇人,在无数人的簇拥下,抱起啼哭的小婴儿。她看到孩子脖颈后的鹿角形胎记,惊觉这是帝王之相,便从内舍人上官婉儿手中接过狼毫笔,为孙儿命名李隆麒。
  女皇放下笔,一回头,看到窗外站着两只朱鹮,一雄一雌。武则天说这不是瑞兆,而是大不敬,要诛杀这对朱鹮。人间帝王哪能管得了神鸟?朱鹮振翅而飞,没入时间的天空。
  小皇子李隆麒诞生后,跟随父母亲离开长安大明宫,迁居神都洛阳紫薇宫。
  李隆麒的父亲李旦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子,唐高宗李治第八子,女皇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之弟。他原本是大唐的皇帝,继承父亲和兄长传下的皇位,又被迫将帝位让给母后。李隆麒出生的那一年,武则天成了“大周皇帝”,李旦从皇帝变成了东宫太子。
  李隆麒还有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不像哥哥李隆基、姐姐金仙公主、玉真公主那般风光。
  唐朝历代的东宫太子,许多都没好下场,就像李隆麒的多位伯父李忠、李贤、李贤、李显……何况李旦做过大唐皇帝,如今沦为大周太子,日夜煎熬。若无女皇恩准,朝臣若是私自拜谒太子,那就要被处死。
  武则天身边有个宠爱的宫女韦团儿,暗中勾引诱惑李旦。韦团儿遭到李旦拒绝,便诬告李旦的刘妃、窦妃以巫蛊之术诅咒女皇民间俗称“扎小人”。武则天勃然大怒,刘妃与窦妃被秘密处死,尸骨无存。其中窦妃,便是后来的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
  不久,太子李旦又被诬告谋反,酷吏来俊臣负责审理,对于东宫众人施用酷刑,乐工安金藏剖腹证明主人清白。李旦幸免于难,妃子秦氏却被牵连入“巫蛊案”而被处死。
  母亲死去那年,李隆麒不过五岁,他被祖母武则天逐出皇宫,流放终南山,寄居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的楼观台。
  他如一株山野间的小树苗,又像一头离群的野兽幼崽,风餐露宿,背倚秦岭,俯瞰关中,吸收日精月华地成长。除了楼台观的道长,无人知晓他的皇子身份,只把他当作个洛阳来的孤儿。他跟着老道长学习老子、庄子,可惜楼观台里只有道家经典,哪来儒家与释迦的典籍?这孩子总是偷偷溜出道观,爬上高山,钻入深谷,追逐蝴蝶与白鹤。
  终南山中,遍布避世的隐士。有的结庐而居,有的住在洞穴,有的来自秦汉已越千年。小小年纪的李隆麒,不惜爬上万仞悬崖,跟着隐士们学习诗经、春秋、左传、楚辞、史记、汉书、三国志……
  天降大雪之时,李隆麒偶遇一个苦行僧,竟是玄奘大法师的关门徒弟。僧人在山中修行一年,便向这有缘的小子传授了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瑜伽论、大唐西域记。
  年方十二岁,李隆麒便已分别修行了儒释道三家,脑中熟读过的典籍不下百余种,更将诗三百、汉乐府、六朝文、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倒背如流。
  这一日,少年李隆麒独自深入秦岭,为楼观台的老道长采药,听闻山间有猛虎咆哮。常人听到虎啸,早已撒丫子跑了快,李隆麒却背着猎人的弓箭与小刀,偏向虎山行。他见到深谷之中,一只猛虎截住一头小鹿。但那小鹿长相奇异,全身有九种颜色的花纹,头顶着成年鹿才有的雪白鹿角,绝非猎户所见的梅花鹿、马鹿或麋鹿,体态轻盈,雍容华贵,好似佛本生故事中的九色神鹿。落单的小鹿遇到猛虎,自是做了虎口佳肴,但这九色神鹿却不畏惧,顶着锋利的鹿角与猛虎相持,竟让吊睛白额大虎多处受伤,血迹斑斑而不得手。时值隆冬,老虎饥肠辘辘,除了正面攻击的雄虎,突有一只雌虎从背后偷袭,狠狠咬住九色神鹿的后背。幼年的小鹿发出痛苦的鹿鸣。李隆麒想起自己颠沛流离的童年,无辜冤死的母亲,怜悯这只小鹿,张弓搭箭,百步穿杨,当即射破雌虎的眼睛,接着又一箭射中雄虎的屁股。一雄一雌,两只猛虎,嗷叫着洒血逃窜。李隆麒不会赶尽杀绝,只让九色神鹿脱困即可。年幼的神鹿见到器宇轩昂的山中少年,竟然缠着他不走,伸出脖子与他亲密玩耍。
  李隆麒便将神鹿带回道观,每日为它敷药治伤。老道长说此鹿绝非凡间之物,上古即有记载,至今依然幼年,估计享有数万年的阳寿。神鹿伤愈,竟不愿离去,成为少年李隆麒不离不弃的伙伴。
  从此以后,神鹿有了名字,它叫九色。
  这一年,武则天为平息李氏与武氏的矛盾,召集双方子弟在洛阳明堂盟誓,李显、李旦兄弟与太平公主一同参与。女皇下令召还被流放的皇子,名臣狄仁杰奉命出京,在终南山楼观台觅到李隆麒。
  狄仁杰惊讶于小皇子的聪颖与早慧,欣然护送还京,并向女皇极力赞颂。武则天册封李隆麒为终南郡王,延请狄仁杰传授儒家与治国之道,国师李淳风传授道家与阴阳之术。
  两年后,突厥默啜可汗南侵,李旦被任命为大元帅。天生孱弱的李旦,岂有戎马征战之力?终南郡王李隆麒,自愿代父出征,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十四岁的少年皇子,带着九色神鹿,统领大唐铁骑,渡过茫茫戈壁。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此役击溃二十万突厥大军,终南郡王凯旋归来,洛阳全城百姓围观,文武百官皆称颂之。
  狄仁杰进言武则天,李隆麒熟读儒释道三教经典,内修文治,外有武功,可在马上打天下,亦可在案上治天下,有圣明君主之风范,足以立为储君,继承大统。
  女皇毕竟老了,必须考虑接班人问题。她也分外疼爱这位孙儿,总觉得李隆麒的英武之气,颇似曾祖父唐太宗李世民亦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武则天更对李隆麒宠爱有加。恰逢安西都护府进贡一块价值连城的昆仑暖玉彼时和田尚称于阗,并无“和田玉”的叫法。女皇便将这块暖玉赠送给终南郡王李隆麒,更让其他皇子颇为嫉恨,尤其是同父异母兄长李隆基。
  李隆麒对这块暖玉爱不释手,色泽如同羊脂,每遇大事,焕发热量。彼时尚为青年画师的吴道子,曾为终南郡王画过一幅画像,便是他佩戴暖玉的少年形象。


第515章 光阴的故事(二)
  武则天晚年,下诏在长安东南的白鹿原营造陵墓。女皇命李淳风负责分金点穴,又命终南郡王李隆麒负责监督工程。
  李隆麒与九色来到白鹿原。田野上汇集数以百万计的民伕,从关中各地被征集来,还有来自河东、中原、巴蜀,甚至远至幽燕的徭役农人。他们在地下营造出数百个墓室,犹如密密麻麻的蜂巢蚁穴,又用迷宫般复杂的墓道连接,画工添加精美绝伦的壁画。这个陵墓的规格,早已超过了历代帝王之陵墓。
  李淳风不但善于堪舆风水,亦是伟大的陵墓设计师。其人面长额阔,仙风道骨,满头银发。李隆麒向他拜师学艺三年,知他有鬼神天地之术。这一日,白鹿原的苍穹上,又飞来两只朱鹮,一雌一雄,正如十多年前李隆麒出生的大明宫。李淳风双目爆出,直指朱鹮喝道:“北洋来也!”
  两只大鸟竟凭空坠落,犹如两道白色闪电,直冲入陵墓心脏的金井之内……
  到底是十几岁的少年郎,李隆麒好奇地冲过去,跟着九色先后跳入金井。
  一番燥热过后,他们来到大墓地下深处,惊讶地发现灵石驱动的机械核心,堪称墨子、公输般再世的巧夺天工。设计建造这一切的工匠,竟是跟小皇子相似年纪的一位少年他叫秦牧野,亦是秦氏墓匠族的传人,世世代代为皇家营造陵墓与镇墓兽。
  秦牧野是个精通各种手艺活的匠人。李隆麒虽贵为皇子,却有在乡野山间长大的经历。两个少年郎一见如故,容貌气质都很接近,仿佛天生的兄弟,在大墓下侃侃而谈。李隆麒对营造陵墓极为好奇,又是女皇钦定的工程监督,他便跟秦牧野在地宫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秦牧野携带一卷古书秦氏墓匠鉴,其中有不少密不外传的绝技,最为神奇的一种便是镇墓神兽。
  有一日,李隆麒发觉秦牧野脖颈背后,竟然也有一对赤色鹿角胎记。两人拿出铜镜对照,彼此胎记几乎别无二致,只是秦牧野的颜色更深更亮,李隆麒的鹿角胎记略带粉色。李隆麒想起死去的母亲也姓秦,不同于父亲的诸多妃子,秦氏出身于庶民,故而未得封号。原来十多年前的清明节,父亲李旦去长安城外吊唁兄长李贤。李旦在陵园外的桃花林中,偶遇秦氏墓匠族之女。春风桃李,人面桃花,一段孽缘而生。李旦将秦氏纳入长安大明宫,诞下李隆麒。
  秦牧野的父亲正是秦氏的兄长,也是李隆麒的亲舅舅。李隆麒与秦牧野正是表兄弟的关系,恰如李隆麒的父亲李旦,乃是武三思、武承嗣的表兄弟。
  李隆麒身上也流淌着秦氏墓匠族的血脉因而脖颈后有墓匠族的赤色鹿角胎记。
  这个秘密的发觉,更加深了李隆麒与秦牧野的兄弟情,两人亲密无间地一同工作。
  根据女皇的计划,大墓分为三层上层有上百座墓室组成;中间层在金井之下,储存灵石与机械装置;最底层才是真正的地宫,深入地下数千丈。
  李隆麒猜测到了武则天的心思她不愿再与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作为大周皇帝的开国之君,她务必要有独立的陵墓,白鹿原就是她为自己选择的千年吉壤。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与权势,已远远超过历史上所有帝王,因此要享有古往今来最伟大的陵墓,远远胜于秦始皇陵。
  但这计划很可能引起李氏皇族反对,尤其是狄仁杰等名臣劝阻。武则天决定先行开挖陵墓,待到完工后再行公布,免得等到自己百年之后,陵墓尚未完工。女皇急不可耐派遣李隆麒为监工,要他快速推进工程,也为李隆麒日后继承皇位而铺垫。
  禁卫军的驱赶下,无数百姓民伕进入地底,每天都有人累死病死。一日突遇塌方,李隆麒与秦牧野都被埋在地下,幸好九色用鹿角掘出一条生路。他们虽然逃生,但有数千民伕成了黄土下的枉死鬼。
  李隆麒暂停工程,他和秦牧野亲手从地下挖掘死难百姓,又在白鹿原的乱葬岗上掩埋。时值盛夏,尸体高度腐烂,导致疫病横行,数万人染病而死。李隆麒从长安各大寺院请来僧人念经,为百姓民伕们超度亡魂,最后一把火烧成灰烬,断绝瘟疫流行的种子。白鹿原上的集体火葬,持续七天七夜,整个关中平原全被黑色雾霾笼罩。长安城中居民都闻到一股浓浓的尸骨气味,贵妇人出门行走半日,头发里会洗出二两骨灰。
  面对此种惨状,李隆麒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他读遍儒释道三教圣贤书,却眼睁睁看着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痛定思痛,李隆麒单枪匹马闯入洛阳,在明堂上拜见女皇武则天,当场谏言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本朝名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黎民百姓苦于造墓久矣!李隆麒建议立即停工,废弃白鹿原大墓,女皇陵寝仍然安置在先帝高宗的乾陵。
  武则天大怒,她已独断专行数十年,将唐朝皇帝、太子以及王公大臣们捏在手心,怎容一个愣头青批评?李隆麒居然搬出魏征谏太宗的“载舟覆舟”之论。要知道武则天青春韶华时,正是在英雄迟暮的唐太宗身边。魏征也曾谏言皇上不要沉溺于女色,意指武才人是狐狸精,甚至暗示要杀武才人以绝后患。幸好魏征在唐太宗生前已离世,若是活到唐高宗时代,必是死于武则天之手。
  女皇下令将终南郡王李隆麒禁闭在洛阳宫中,改换临淄王李隆基前往白鹿原监工,务必加紧工期一年内完成,哪怕再死十万民伕匠人也在所不惜。
  一夜间,李隆麒从武则天心中的第一接班人,沦为了事实上的阶下囚。
  少年李隆麒伤心欲绝,他不在乎是否继承皇位,却为在白鹿原工地上受苦受难的百姓们夙夜忧叹。
  数日后,九色用鹿角挖掘地道,潜入宫中,刺破门锁,救出主人。李隆麒与九色逃出洛阳,夜行千里,关山飞渡,来到白鹿原。他们避过禁卫军盘查,混在百姓民伕中深入墓穴,终于见到了秦牧野。
  没想到,工程竟有了重大进展。秦牧野用祖传的地下钻探方法,竟然打穿数层地下水与岩石,距离地面数千丈的深处,发现了传说中的阴曹地府。


第516章 光阴的故事(三)
  但这幽冥世界并不恐怖,反而有着白昼般光明的穹顶,遍布奇花异草,迥异于人间的自然景观,甚至一大片黑色海洋秦牧野将之命名为地心海。
  李隆麒目睹了各种奇异的动物山丘般巨大的麒麟,半空飞舞的神龙,投入火海而不死的涅槃凤凰,亦有海洋中忽隐忽现的上古怪物。
  他还看到了跟九色相同的神鹿,个头都比九色高大数倍,都是成年的神鹿,形如移动的三层高楼。再过三千年,待到九色长大成人,大概也是如此庞大。
  秦牧野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临,他告诉李隆麒一个秘密,秦氏祖先传承了两千年的秘密
  上古时代,是人与神共存的年代。所谓神,就是神兽。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皆为人首蛇身。代表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亦是上古神兽。更何况龙生九子。还有山海经、神异经等古籍记载的夔、饕餮、浑沌、白泽、穷奇、梼杌、九头鸟、三足乌……
  人向神兽学会了征服自然的技能,又利用这些技能战胜了神兽。
  因为人类有一种神兽所不具备的力量阴谋。
  这种力量帮助人类从弱小如蝼蚁的生灵,渐渐强大到支配自然界的一切物种,成为万物之灵长,天地之主宰。人类改变了河水的流向,夷平了山丘森林,使得童山濯濯,黄河积沙,开垦出阡陌纵横,建造起城墙宫殿,高楼广厦。
  人类最伟大的建筑物和纪念碑,便是陵墓。
  殷商时代开始,各种神兽被人类送入陵墓,直接驯化改造为镇墓神兽。既为保护君主的陵寝,也为将神兽永久控制在地下,不再让它们成为人间的神。当年负责驯化并改造镇墓兽的工匠,便是如今秦氏墓匠族的祖先。
  到了春秋战国,神兽因为人类生存空间拓展,渐渐在地球表面灭绝。墓匠族与神兽交换了灵魂,每一代墓匠族的后脖颈上,都出现了鹿角形的赤色胎记,这是神兽赐予他们的封印。因此墓匠族世代相承了神兽的力量,亦只有这一族的血统才能建造出镇墓兽。
  墓匠族不满足于神兽之力,他们拜入墨子门下,成为“墨者”一员,学会了诸多高超手艺。当青铜器与铁器的铸造技术普及,人们在太行山中发现神秘的灵石,墓匠族将神兽与人类的技艺融会贯通,造出完全机械化的镇墓兽,奉献给春秋战国的君主,从此再也无需驯化神兽。
  秦始皇统一天下,墓匠族建造了宏伟的秦始皇陵,并为始皇帝建造镇墓兽,因而被赐姓秦氏。
  传说神兽并未完全灭绝,在地下数千丈深处,还有一个无穷无尽的世界。那里是神兽最后的乐园,不受人类打扰,自由自在地存活。但没有人类见过这个世界。
  据说还有某些神兽,遗留在凡间,藏入秦岭巴山,人迹罕至的所在比如九色……
  李隆麒与秦牧野退出地下世界,封闭深井入口,禁止任何人再往下开挖。
  然而,负责监督陵墓工程的不再是李隆麒,而是他的同父异母兄长李隆基。为了执行女皇武则天的命令,李隆基命令加紧工期,偷懒者一律施以鞭刑,还要增加来年的徭役。众人不敢怠慢,有人忍无可忍,这么挖下去也是个死,不如效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全被禁卫军武力镇压,参与谋反叛乱者,要么五马分尸,要么点了天灯,还要株连九族。
  李隆基比弟弟年长几岁,嫉恨李隆麒得到女皇的恩宠。当他听说李隆麒已逃出洛阳,潜入白鹿原大墓工地,便下令禁卫军追捕,如果李隆麒胆敢反抗,自然格杀勿论。
  在秦牧野的冒死帮助下,李隆麒侥幸逃出白鹿原,带着九色神鹿穿越关中,来到埋葬着爷爷高宗李治的乾陵。
  这一日,武则天率领文武百官前来祭拜高宗李治,树立起规模空前的无字碑。李隆麒当即现身,却被禁卫军阻拦。狄仁杰与李淳风见状,下令将李隆麒送到女皇面前,祈求武则天饶恕这孩子。
  李隆麒直言进谏,力劝武则天放弃白鹿原工程。他引用孟子对齐宣王所言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女皇大怒“孺子不可教也”,命李隆麒在洛阳宫中闭门思过。
  眼看劝说无望,李隆麒站在无字碑前,拔出早已备好的匕首,猛然刺向自己胸膛。
  十五岁的小皇子,当场刺破心脏,血溅五步。鲜艳的少年血,染红胸口的昆仑暖玉,也染红了无字碑。
  这出乎意料的一幕,竟让女皇武则天当场晕厥。群臣们也被震慑,待到狄仁杰与李淳风冲到近前,终南郡王李隆麒已魂归苍天。
  少年临终遗言朝闻道,夕死可矣。
  鲜血涂满无字碑的刹那,放射万丈金光,无字碑上已布满文字。武则天从昏迷中苏醒,抱着死去的孙子,望向无字碑上的字,老泪纵横,亦只有她看清了无字碑上的每个字。
  片刻后,天降暴雨,电闪雷鸣,悲泣的雨点如大唐军阵的箭矢,横扫了关中平原,也洗刷掉了无字碑上的字,从此未在历史上留下一字。
  女皇武则天下令,白鹿原大墓停工,让数十万黎民百姓回家,赦免三年徭役,补偿他们过去数年来的苦难。
  白鹿原已经完成的地宫,将埋葬武则天最疼爱的孙儿,陇西李氏皇族最杰出的子弟终南郡王李隆麒。
  神鹿九色自愿永久陪伴主人。秦牧野将它改造成一尊活体镇墓兽。它将镇守地宫,千秋万载。李隆麒下葬之时,李淳风给他口中塞入一枚丹药,陪他享有万世荣耀。那枚浸透了小皇子鲜血的昆仑暖玉,化做一枚暖血玉,陪葬九泉之下,等待下一个有缘人到来。
  第二年,神龙政变,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被大臣诛杀。女皇禅位给李显,是为唐中宗,唐朝复兴。这年冬天,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崩于上阳宫仙居殿。她颁下遗诏,除去帝号,改成“则天大圣皇后”。次年五月,武则天葬入乾陵,终于睡在了唐高宗李治身边。
  以上,就是白鹿原唐朝大墓的由来。


第517章 复仇日(一)
  秦北洋停止了下沉。
  他在万世荣耀的光芒中沐浴,永远停留在十五岁的肉身与容颜。但那不是秦北洋的归宿。他退出一千二百年前的棺椁,重新变成一只朱鹮,穿过无尽的黑暗甬道,振翅翱翔,回到天崩地裂的二十世纪。
  镇墓兽秦北洋回来了。
  这是1937年的盛夏,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地宫。秦北洋爬出裂开的地穴,眼前是数不尽的唐三彩与白瓷碎片,从穹顶坠落的金银玉器,流淌的有毒水银,模拟日月星辰的荧光物质。
  唐朝小皇子的梓木棺椁,完好无损地躺在面前,原本敞开的棺材盖重新合上。
  镇墓天子,金色的少女武则天,至高无上的镇墓兽,已然不见踪影,归于万古寂静的地下。一千二百年前的恩怨,李家、武家,早已尘埃落定。唯一不变的,却是元人张养浩所说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秦北洋低下头,再也找不到和田暖血玉,那是武则天送给小皇子的礼物原本的昆仑暖玉,在二十世纪的开头,被小皇子转送给了刚刚诞生的他。如今已化为一腔碧血,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还给了武则天。
  因为他的脸。
  他的身上也流淌着跟少年李隆麒相近的一滴血。
  地宫另一边,镇墓兽九色还在跟十角七头镇墓兽缠斗。
  看到秦北洋夺回了小皇子棺椁,大怪物九色发出欢快的呦呦鹿鸣,仿佛回到终南山上的青葱岁月。它长出更长的雪白鹿角,犹如千万只陌刀、横刀、障刀组成的大唐军阵,又似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再生,在潼关、在洛阳、在睢阳、在邺城与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血战……
  镇墓兽秦北洋来了,仿佛依然是一只朱鹮,在乾陵地宫上空翱翔。他抓起俄国十字弓,射出一支雷霆万钧的钢箭,竟然穿透数厘米厚的钢板,射入十角七头的一只眼睛。秦北洋从天而降,高举安禄山的三尺唐刀,硬生生砍下十角七头的一个脑袋。
  安禄山镇墓兽的末日来了。哪怕经过万字旗下的改造,它也不是两尊镇墓兽的对手。镇墓兽秦北洋与镇墓兽九色轮番用唐刀和鹿角攻击,十字弓的钢箭与琉璃火球不断穿透它的钢铁躯壳。七个脑袋一个个被秦北洋砍下来,十个角一个个被九色的鹿角这段。
  震耳欲聋的咆哮与哀嚎声中,十角七头变成了无角无头,利维坦般的巨兽轰然倒塌,震碎无数块地砖。
  秦北洋对着安禄山的唐刀轻声说:“是时候结束你的罪孽了。”
  三尺唐刀划过流星般的弧线,切开十角七头镇墓兽的身躯,直到把灵石劈成两半。无数光芒从十角七头的心脏倾泻而出,仿佛安禄山硕大的肚子炸裂。秦北洋与九色,也算是为唐朝报了一箭之仇。
  灵石的力量摧毁了十角七头的所有物质钢铁、青铜、零部件,无论是一千二百年前墓匠族的手艺,还是二十世纪的德国制造,一律化为乌有,只剩一团燃烧殆尽的灰尘。
  安禄山的十角七头镇墓兽被彻底杀死了。
  镇墓兽秦北洋抬起头来,他在寻找一个人,右脸有刀疤的男人。
  这个人已无路可逃,阿幽使出“刺客道”轻功,飞越乾陵地宫,来到停放唐高宗李治棺椁的高台上,迎面拦截住阿海。
  齐中山从斜刺里杀出来,刚要向阿幽开枪射击,却被一枪击中眉心开枪的是京城名侦探叶克难。
  子弹贯穿中山的头颅,从眉心而入,自后脑而出。他茫然地看着地宫,看着高台下的齐远山,喃喃地说了声:“哥……”
  齐中山倒栽葱般坠下高台,滚落到叶克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