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卫国又问道:“你们中间谁会使鬼子的歪把子机枪?”
  吴全福忙道:“我会使!我以前所在的部队有这玩艺儿。”
  段双虎道:“我也会使,我们以前就缴获过这种机枪。”
  郑卫国欢喜道:“这就好,刚好缴了两挺机枪!全福,你看到对面那个院子了吗?你把这挺机枪架在墙头。鬼子一露头,就给我狠狠地打!双虎,你带着另一挺机枪到旁边那处屋顶上去,鬼子如果想要翻墙出来,你就送他们回东洋老家。”
  这两挺机枪一就位,鬼子要想发动反击就难了。
  郑卫国又把柱子叫过来,让他去找老乡家里借一辆大车、一张方桌和几床被子,被子要用水淋湿,又安排几名战士去借木梯和竹竿。
  柱子挠挠头,说:“大哥,梯子可以爬墙头,大车和湿被子有什么用呢?”
  郑卫国生气道:“怎么这么多废话?执行命令!”
  过了一会儿,大车、湿被子还有木梯全借来了,乡亲们一听是打鬼子用的二话不说就帮忙搬了过来。手雷和鬼子的脑袋也很快送了过来,郑卫国数了一下,足足有四十二颗鬼子头。可惜的是大部分头颅都被战士们给打烂了,郑卫国只好让战士们捡完整些的擦拭干净。
  段双虎他们看了之后,只觉毛骨悚然,纷纷问道:“团座,您要这些头颅干嘛?”
  郑卫国笑道:“你们就等着看好戏吧!”
  保安团准备就绪之后很快向大院发动了进攻。鬼子用掷弹筒拼命院外轰击,试图阻击战士们靠近大院。段双虎和吴全福已经就位,他们很快将鬼子趴在墙头的观察人员打死,鬼子不得不放弃墙头,全部撤到了大院以内。由于不知道院外的情况,他们的掷弹筒就成了瞎子。
  郑卫国见时机已到,笑道:“让小鬼子见识一下我们的土坦克!”他让人把方桌固定在大车上,又把好几床被湿被子蒙在上面,然后狠狠地撞向大门。
  土坦克连续撞了几下,木制的大门很快就被撞裂了。战士们又狠撞了一下,将大门撞倒在了院子里。
  木门刚倒下,机枪声突然响起。原来狡猾的鬼子把机枪就藏在大门的前方,院墙给他们提供了有效的掩护。随着子弹打在棉被上噗噗噗的声音响起,大家的心都被提到了嗓子眼上。


 第十五章 惨胜

  让大家松了一口气的是,子弹打在厚厚的湿被子上竟然没什么效果。被浸湿的棉花本来就很难击穿,再加上湿被子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它会随着子弹的冲击向后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子弹的动能被大幅消耗,成了强弩之末。
  张海岩有些不敢置信,说:“团座,没想到湿被子这么厉害!机枪都打不穿!”
  张长贵也奇道:“那以后打仗的时候让战士们穿上几件湿棉沃,难道也能刀枪不入?以前咋没人发现呢?”
  郑卫国笑道:“如果把湿棉被固定住了肯定是挡不住子弹的,所以穿在身上可不行。只有棉被能够不时地前后移动才能卸掉子弹的动能。”
  张长贵有些佩服,说:“团座,你可真神了!竟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郑卫国嘿嘿笑了几声,没有回答。这个法子是以前(其实应该说以后,因为这个时空八路军还没有想到这一招呢)八路军打据点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虽然对付不了火炮,可对付轻机枪就绰绰有余了。
  说话间,战斗又有了很大的进展。战士们见机枪的确无法威胁到他们,顿时心中大定。他们一口气冲进院子,然后躲在大车后面,用手雷发动了猛烈地攻击。鬼子虽然已在院内构筑了一些简易工事,但手雷在狭小环境中更显威力,炸得鬼子人仰马翻。
  趁鬼子们被大门口的攻击所吸引,一杆杆木梯迅速地靠在院墙上,张长贵和柱子领着一队战士们拿着枪爬了上去。另一批人则取下帽子戴在那些死鬼子的头颅上,然后用竹杆顶着伸到院墙上吸引鬼子的火力。
  不出郑卫国所料,那些鬼子头刚伸出院墙,就遭到了大院内鬼子们的jīng确打击,一个个头颅被打的稀烂。等鬼子自以为得手的时候,早已到爬到墙头的战士们突然探出脑袋向院内的鬼子们猛烈开火。他们用的都是自动手枪,距离这么近,又是无死角的shè击,鬼子一下子被打死大半。残余的鬼子还没来得及还击,已经确定了鬼子位置的战士们又连续扔出几枚手雷,炸得他们抱头鼠窜。
  正门口的战士们见状也趁机从
  “土坦克”后面窜了出来,并用枪和手雷使劲招呼鬼子。残余的鬼子无法抵挡,不得不朝屋子里退去。其实他们不退的话,还能抵挡一二,这一退却把后背卖给了保安团战士。战士们趁机一阵猛打,鬼子们大多都被当场打死。
  就在大家准备继续进攻,攻占屋子的时候,一个鬼子突然押着一名少女走了出来。这鬼子还拿着一把王八盒子顶在少女的脑门上。
  众人一愣,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正在为难的时候,只听呯的一声,鬼子眉心挨了一枪,仰面摔倒在地上。被劫持的那名少女也跟着滑倒了,她和鬼子的身后居然还露出一个穿着rì本军服的胖子来。
  那个胖子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的却是中国话。他说:“各位英雄,不干我的事儿,不干我的事儿啊!我也是被鬼子硬抓来当翻译的。”
  没想到见到了传说中的翻译官,郑卫国忙问道:“里面还有鬼子吗?”
  胖子忙道:“没有啦!一个都没有啦!被长官们杀的是一干二净!”
  郑卫国道:“双虎,你们四下搜一搜,见到鬼子不论死活都把脑袋给我割下来!”
  段双虎忙问道:“这个胖子呢?”
  胖翻译吓了一跳,眼泪鼻涕一齐下来了,哭道:“各位长官千万饶小的一命啊,小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人都靠我养活啊!”
  郑卫国哼了一声,说:“先把他给我捆起来,等候发落!”
  如果这个胖子没什么大的恶迹,郑卫国打算让他在保安团当一名rì语教员。郑卫国自己虽然也会一些rì语,但是相隔七十多年,用词造句上肯定会有一些差异。就像我们读民国时期的文章,总会感到有些隔阂。当然,民国时候的人读今天的网文肯定也会觉得很别扭的。
  那个被鬼子劫持的可怜女子倒在地上还没醒。郑卫国走过去伸手试了一下呼吸,发现只是晕了过去,方才松了一口气。有认识那女子的村民忙叫来几名妇女将她扶到屋子里躺下。
  胖翻译担心被处决,不停地在一旁打哆嗦。因为身体抖动的厉害,脸上的肥肉都开始颤抖起来。
  郑卫国扫了他一眼,道:“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胖翻译连忙点头,如果不是被绑着,只怕立马就要跪在地上表忠心了。不过可惜的是,这个胖子只是一个普通的翻译,对鬼子的军情了解的不多。郑卫国从他口中只了解到这批鬼子驻扎在通平县与平安县之间的望安镇,别的情况胖子就一问三不知了。
  段双虎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一脸喜sè,说:“团长,属下查过了,一共54个鬼子全被我们干掉了!哦,还有这个狗汉jiān!”说着,他狠踢了那个胖翻译一脚。
  胖翻译痛得惨叫一声,五官都挤到一块去了,却挣扎着说:“各位长官,小的真不是汉jiān!小的也是被抓来的……”
  段双虎怒道:“狗东西,你还敢狡辩!”说完,作势又要踢打,吓得胖子不敢作声,只是低声呜咽起来。
  郑卫国忙制止道:“双虎别打了,这家伙懂rì语,还有用!走吧,我们去看看伤员。”
  段双虎瞪了胖子一眼,忙跟着郑卫国走出院子。外面有些混乱,一些幸免遇难的村民正在抱头痛哭,而那些失去亲人的村民则哭得更加伤心。村子里面几乎是家家戴孝,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大家都很悲痛。
  有些房子的火还没灭,张海岩正在指挥战士们救火。他们的工作进展不错,甚至还从一栋烧塌的房子里面挖出来一个被活埋的村民。这位不幸又万幸的村民已经奄奄一息,战士们赶忙将他送往卫生队。
  郑卫国也跟着赶了过去,见到卫生队长,忙问道:“李队长,我们总共伤亡多少人?”
  卫生队长叫李慕景,是新来投奔保安团的,也是卫生队里唯一一名西医。他忙道:“报告团座,我团牺牲二十七人,重伤九人,轻伤七人。村民的伤亡暂时还未能完全统计。”
  郑卫国大惊失sè,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不算轻伤员,保安团一共伤亡三十六人,而鬼子一个小队全军覆没。单看36:54这个结果,对手又是训练有素的rì本鬼子,似乎不能再苛求了。
  但事实上在这次战斗中保安团占尽了优势,比如占了偷袭的便宜,足足干掉了二十几个小鬼子才遭到对方的有效还击。从兵力上讲,保安团参战的指战员足有一百七十三人,是鬼子的三倍还多,更别说还有大量的村民在充当辅兵。打这种便宜仗还伤亡了这么多人,只能说战士们训练不足,严重缺乏实战经验。
  张海岩叹了一口气,说:“战士们还缺少战斗经验,鬼子又悍不畏死。俺刚才带的一路弟兄,就吃了鬼子自杀式攻击的大亏。团座,您也别着急,多打几仗就好了。”
  郑卫国苦笑了一下,说:“这样的仗多打几次,咱们团只怕就要拼光了,看来以后的训练还得加强。嗯,海岩你安排一下,今晚召集参战人员和这边班长以上军官开个会,讨论一下此战的得失。”
  张海岩忙打了一个立正,道:“是!”
  郑卫国又安排了几名通讯兵骑马回城报信,好让县城里的留守人员安心,又让三溜子的侦察排加强通平县方向的jǐng戒。鬼子吃这么大亏,肯定会来报复的。
  这时,一名正在抢救的重伤员没能挺下去,卫生员红着眼睛报告说:“团座,又牺牲了一名战士。我们这儿缺医少药的,重伤的几名弟兄怕是挺不过来了。”医疗条件落后,轻伤还可以凑合,重伤就只能看伤员的命硬不硬了。
  郑卫国忙走到几名重伤员担架前,见他们多半都是胸腹中枪。这样严重的伤势就是放到现代也未必能救得过来,更别说保安团的简易卫生队了。他自己倒是懂一些现代医疗的急救知识,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医生,又缺少必要的急救设施,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生命逝去。
  大概是感受到了什么,一名昏迷的伤员突然睁开了眼睛。这名战士叫崔得参,是郑卫国收留的一名东北流民。这次战斗中为了救战友,他的胸腹各挨了鬼子一枪。
  郑卫国见他睁开眼,忙道:“得参,得参!”
  崔得参费力得眨了一下眼睛,笑了一下,大概是扯到了伤势嘴痛得一哆嗦。他喘了一口气,说:“大队长,俺这次打死两个鬼子,总算替俺爹俺娘报了大仇!”
  郑卫国道:“干得好!不过两个可不够,只少要干掉两百个鬼子!你先安心养伤,等伤好了咱儿还要接着杀鬼子呢!”
  崔得参又咧嘴笑了一下,想说什么却没有力气,片刻过后又昏迷了。
  郑卫国悄悄问卫生队长的李队长,说:“得参的情况怎么样?”
  李队长叹了口气,说:“很严重,他挨了鬼子两枪,还是王八盒子近距离命中的。”
  王八盒子虽然毛病很多,是一种很烂的手枪,但是它的指向xìngshè击jīng度高,子弹威力类似于达姆弹,被打在身上往往比三八大盖子弹造成的伤势还重。
  张长贵和吴全福清点完缴获也赶了过来,说:“团座,不如把伤员们送回县城吧,这里条件太差。”
  郑卫国摇摇头,说:“县城的条件比这里又强到哪里去?再说,县城现在只怕也未必安全。”
  段双虎吃了一惊,道:“团座,难道还有人想攻打我们县城?”


 第十六章 县城也不安全

  听说县城可能有危险,大家都有些惊慌,不明白郑卫国怎么还坐得住。反应最激烈的是张长贵,他急得差点儿跳起来,说:“团座,是谁吃了豹子胆,敢打县城?”要不是知道县城还有两个连防守,只怕他马上就要往回赶。其他的指战员们也大都面带忧sè,议论纷纷。可见后方不稳,前方将士也会顾虑重重,以至军心动荡。
  郑卫国示意大家安静,说:“无妨,我自有安排”,又笑着对张长贵哥俩儿说:“你们兄弟俩儿还记得一个多月前被我们消灭的那伙马贼吗?”
  消灭马贼那会儿,张长贵、吴全福两兄弟还在任县长身边充当保镖。世事无常,当时还处于敌对关系,张长贵甚至准备打郑卫国的黑枪,现在却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了。
  回想起当rì的情景两人都是会心一笑,说:“咋能不记得哩!”
  郑卫国道:“当时我听见有人管那个被打死的马贼头目叫三当家,那么至少还有两个当家的没来。后来一查,发现这股马贼来头还真不小,匪号黑风寨,号称南太行绿林第一寨。我想他们应该还有不少人马,这次县城空虚,难保他们不动心。”
  听郑卫国这么一说,段双虎感到有些不放心,说:“团座,那赶快带弟兄们回援吧!”
  郑卫国摇头说:“县城不是有二连、三连在吗?两个连的兵力还打不过一帮土匪就不用混了。再说,rì本鬼子随时可能前来报复,主力还是留在这边比较好!如果我们现在走了,这附近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
  历史上,中rì大战后,吃了亏的鬼子常拿附近的百姓撒气。像关家垴血战后,疯狂报复的鬼子就屠杀了附近六千多名无辜百姓。
  张长贵犹豫了一下,说:“团座,还是让俺带一个班的弟兄骑马回去看看吧。”他在县城养伤期间处了一个相好,虽然明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但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郑卫国笑道:“是担心小芹吧!嗯,你去看一下也好,不要太靠近县城,免得打草惊蛇。”
  张长贵忙双腿一靠,行了个军礼,说:“是!”他有些不好意思,但一想到心上人可能有危险,就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挑了十名身手好的弟兄,骑着马一溜烟往县城赶去。
  吴全福有些好奇,问道:“团座,长贵跟谁相好啊?我咋没看出来哩!”
  郑卫国笑道:“就是炊事班班长老陈的女儿小芹,前些rì子长贵养伤多亏有她照顾。”
  小芹是保安团自成立以来第一位护士,自她以后卫生队又发展了十几名护士,基本上都是军属。这些人知根知底,用起来放心,她们照顾伤病员也会更用心。这次战斗女护士都待在县城没来,一是因为县城也需要护士,二来女兵体力有限,没办法跟着部队野外长时间跑动。
  吴全福听说张长贵抢先找好了对象,又羡又嫉,笑骂道:“这狗rì挂着彩还不忘讨老婆!”大家一听都笑了起来,这些人里面大部分都是光棍儿,多半儿有些眼馋。郑卫国心想:看来得让于老根多想想办法,不然时间一长,只怕军心不稳。
  卫生队长李慕景一直在照顾伤员,他发现了一个问题,奇道:“团座,咋牺牲的比受伤的还多,重伤的比轻伤的还多哩?”
  郑卫国解释道:“这是因为鬼子的枪法很准,一旦被击中,多半就伤在致命位置。那些轻伤员多半是被手雷爆炸波击到的。”
  李慕景有些惊讶,说:“狗rì的鬼子这么狠?”
  郑卫国沉重地点点头,说:“我们这次带的弟兄还算好的,其中还有不少老兵,要全是新兵蛋子只怕伤亡更重!”
  段双虎道:“团长,您也别着急,只要多打几仗等战士们见过血之后就好了。”
  郑卫国笑道:“你跟海岩说的一样。你们说得在理,打仗是要交学费的。可是跟鬼子交手,这学费实在太贵了!一战就打掉了一个排,我心疼啊!”
  段双虎也笑了,说:“团长,您还想拣软柿子捏不成?那打土匪还差不多!”
  郑卫国点点头,说:“这也是我让二、三连在县城诱敌的原因,练了这么久,也该见见血了。”
  段双虎道:“其实大山里有的是土匪,等这一仗打完了,我们不如下乡清匪。一来可以巩固后方,二来也可以借机练兵。”
  郑卫国点点头,说:“前段时间一直没能摸准情报,所以没有对土匪动手。这一仗打赢了,内部环境应该会有所好转。只要时机成熟,可以拿土匪练兵。”
  张海岩一直没有发言,听到这里突然插嘴道:“可是有鬼子在这边牵制,我们的主力只怕难以脱身。”
  郑卫国道:“东路邻近沦陷区,防守压力最大,必须要派部队驻守,但主力部队不能困于一地。我打算让李三牛以侦察排一班为基础在这里组建一只游击队,保护好这里的乡亲。”
  段双虎想了一下,说:“法子是好,不过只怕一时难以形成战斗力。不如给他们多留一个排的兵力。”
  三溜子正好前来汇报情况,闻言大喜,嚷道:“段连长说得有道理,只要给俺一个排,俺就能带出一个连。”
  郑卫国道:“可以给你一个排,不过你要记住你的任务不是去跟鬼子硬拼,而是要保护好这里的百姓!”
  三溜子搔搔脑袋,说:“团座,俺听不大明白。”
  郑卫国淡淡地说:“不会的话我就换人。”
  三溜子忙道:“不,不,不用换人!俺不会可以学啊!团座您说,俺都记着呢!”
  郑卫国耐心地把自己了解的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麻雀战还有村级政权和民兵建设等内容给三溜子讲了一遍。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实际运用还要靠指战员去摸索。不久之后,郑卫国就提拔李三牛担任平安县东路游击大队长,营级编制,统帅东路各村镇民兵。
  吃过午饭,郑卫国把班长以上军官全部招集起来开了一个会。在会上,大家讨论了此次战斗的得失,找出了不足的地方,确定了以后训练的目标。会后,郑卫国还针对土匪可能攻城和鬼子可能前来报复做出了一些具体安排。
  刚散会,村中某处却传来哭喊声,声音还越来越大,吵得人心惶惶。
  郑卫国有些疑惑,说:“柱子,又出什么事了?”
  柱子说:“大哥,俺猜是老乡在安埋死人!一时忍不住就哭起来了呗。”
  郑卫国摇摇头,说:“我听着不像,你去看看情况,回来向我报告。”
  柱子应了一声,忙循着哭喊声跑了过去。不一会儿,他就回来了,报告说:“妈了个巴子的,都是小鬼子作的孽!好好的黄花大闺女被糟蹋了,一心寻死呢!哎,俺们要是早一点赶到就好了。”
  郑卫国喟然无语,这样的事情在神州大地还会发生很多次,不是每一次都有军队前来营救的。他想了一下,说:“走!我们去劝劝她们,有勇气死咋就没勇气活下去呢!”
  柱子说:“还不是怕人说闲话呗!出了这事儿,以后还咋找婆家?”
  两人说话间很快到了一处人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大部分人都带着关切的目光,言语中也多是对鬼子兽行的愤慨。长舌妇虽然有,但毕竟是少数,再说这年头谁敢说自己一定能保住清白?在郑卫国看来,一个女人要有反抗的勇气,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再一心求死就没有意义了。
  一个中年妇女看到郑卫国,哀求道:“郑团长,您是有本事的人!求您帮忙开导一下我这傻闺女吧!”
  郑卫国有些不敢看那双哀怨的眼睛,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导。类似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只要我们的民族不强大,这样的惨剧就会继续发生。他想了半晌,还是想到自己的老本行上了。于是,他说:“死很容易,可死了就不能报仇了。难道你不想报仇吗?”
  正在抽泣的女孩依然低着头,她的眼睛一亮,却并没有说话。
  郑卫国不知道已经触动了她,接着说道:“rì本鬼子欺人太甚,我们中国人必须奋起反抗。男人可以上战场,女人照样可以打鬼子。只要你学会了打枪,就可以杀鬼子,就可以报仇雪恨……”
  女孩的娘听了,哭道:“郑团长,俺就一个闺女,怎么能让她上战场呢?万一要有个三长两短,可叫咱咋活?”
  郑卫国满脸惭愧,忙道:“对不住啊!大嫂,我是个当兵的,不会说话。”
  女孩却勇敢的抬起头,眼睛里闪着仇恨的火花,说:“郑团长,俺要当兵!俺要杀鬼子报仇!”
  让郑卫国和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这一次不成功的开导,华北战场多了一支威名赫赫的女兵敢死队。她们以作战勇敢、手段狠辣著称。无论是敌是友,都被她们的铁血作风所震惊。


 第十七章 城里有内应

  就在郑卫国所部滞留在陈家沟时,平安县城也响起了枪声。郑卫国率部出城不久,一个人就鬼鬼祟祟地跑出县城,并在城外一处人家取了马,一路向黑风寨急驰而去。为了赶时间,他在途中还换了两次马。
  黑风寨离平安县城大约有数十里路,比平安县到陈家沟要远上不少。所以这个人到黑风寨的时候,郑卫国他们已经在打扫战场了。要知道郑卫国他们大部分兵力用马车运来的,速度上可比单纯骑马要慢很多。
  黑风寨大当家是条独眼大汉,孤独的右眼里闪烁着慑人的寒芒。他金刀大马地坐在一张豹皮椅上,喝问道:“是你们家老爷让你来的?”
  大厅下面跪着一人,正是从县城一路赶来的神秘男子。他忙道:“是的,大当家!俺们家老爷说了,机不可失!还请大当家速作决断呐。”
  大当家没有作声,似在考量。这时,坐在旁边骑子上的二当家说:“大哥,如果这帮东北佬真是去打rì本鬼子,咱们就不能拖他们的后腿!老三的仇咱们可以以后再报,现在去的话不是给rì本鬼子帮忙了吗?”
  台下一个小头目却道:“二当家,话可不能这么说呀!要是等保安团赶走了rì本人,接下来就要掉转枪头对付咱们了。反正都要打,不如趁他病要他命,来个先下手为强!”
  另一个小头目驳斥道:“依俺看,不能去!不为别的,保安团现在可是有两个连在城里,俺们人数虽多,可攻打县城未必打得下来。”
  那个报信的忙插了一句嘴,说:“这位好汉爷别着急,咱在城里可是有人接应!只要各位好汉们一到,咱们就可以来个里应外合!”
  这个时候,其他的小头目们也加入了辩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争吵不休。大当家大概嫌他们太吵,怒哼了一声。小头目们忙闭上了嘴巴,大厅里迅速安静了下来。看来,在黑风寨大当家很有威信。
  黑风寨还在为是否出兵争吵,平安县城里面也开始有暗流涌动。好几处大院里都有人在密谋。当然,其中也包括保安团团部所在的县衙。
  李大壮早就做好厮杀的准备了,可是等了半天连根土匪毛都没见着。他一拍桌子,怒道:“妈了个巴子!鬼子没打成,土匪也不来,成心让爷爷心里不快活!”
  于老根则显得镇定多了,他狠吸了一口旱烟,说:“不急!土匪们离县城远着呢,最近的黑鹰寨怕也要走上小半天。这个时候去送信的也没到多久,一来一去的,等俺们吃了中饭他们也来不了!”
  李大壮苦恼得一拍脑袋,说:“早知道俺就求大哥带俺去打鬼子了!”
  于老根说:“大壮,你真等不及了,俺倒有个主意。”
  大壮闻言大喜,忙把脑袋凑过来,说:“老根儿叔,啥主意?你快说说!”
  过了一会儿,负责城防的三连连长刘自达率领三连和二连大部出了城,并宣称要去前线接应郑卫国。原来于老根见土匪一直不肯上勾,担心他们不敢来,就故意再次减少县城内的兵力。刘自达所部其实没有走远,只等土匪攻城就来个里外夹击。
  不出于老根所料,这个时候土匪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终于出招了。不过和于老根设想的有所不同,土匪们不是从城外来的,而是直接从城内冒了出来。这些土匪和城中几家大户早有勾结,等今天这个机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们在半个月前就化妆成百姓,分批入城,潜伏在城内几处大院内。只是这段时间保安团防守严密,他们一时不敢动手。
  现在土匪们自以为时机已到,趁乱就冲了出来,直扑县衙和保安团大院,打了于老根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大壮抓起两把盒子炮,吼道:“弟兄们,随俺冲出去,杀他个落花流水。”手下的弟兄们应了一声,端起枪就要往外冲,却被于老根在院内拦住。
  于老根道:“不许出去!俺们现在人少,守住这里就行了。”
  李大壮急道:“老根儿叔,要不俺带一个班出去,你带着两个班留守?”
  于老根断然道:“不行!都给俺守在里面,谁也不许出去。土匪来了就给俺可劲打!只要拖上一拖,刘连长的援兵一到,土匪们一个也跑不掉!”于老根身为副团长,素有威望,他发了话,大家自然不敢再反对。
  县衙和保安团大院本就呈犄角之势,郑卫国后来对建筑做了一些调整。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土匪们哪懂这个啊,他们一窝蜂似得就朝县衙大门冲去,却不知侧后方全暴露在保安团战士们的枪口下。
  于老根用旱烟锅子敲了敲鞋帮,说:“看见了么,等这帮土匪冲到大门前就给俺狠狠得打!”
  说话间,土匪们已经冲到了门口,早就埋伏在两侧的大壮他们突然开火。刹那间,长枪、短枪、手榴弹一齐上阵,土匪们哪见过这等阵仗?一时被打得人仰马翻。于老根他们也瞅准机会在土匪背后打黑枪。土匪们腹背受敌,根本立不住阵脚,一时死伤惨重,好不容易才在后续人马的接应下撤了下来。
  只此一战,土匪们的士气完全被打垮了。他们人数虽多,但再也不敢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李大壮倒是有心冲出来杀个痛快,却又被于老根派人拦住。双方只好各自守好自己的地盘,对持起来。
  埋伏县城外面的刘自达部已经听到了枪声。一个排长侧耳听了一下,急道:“连长,不好!枪声是从县城里面响的,土匪已经打进城里去了!”
  刘自达骂道:“他妈的,怎么会这么快!走,我们立即回援,晚了只怕就来不及了!”
  为了迷惑土匪,刘自达部走得较远。这下土匪是给引出来了,可是回援却有些慢了。他们正拼命往回赶的时候,担心小芹安危的张长贵已经带着一个班的战士骑马回来了。
  张长贵急道:“刘连长,城里是什么情况?”
  刘自达也急了,跑得有些气喘,说:“张排长,快,土匪打进县城了!”
  张长贵一听就傻眼了,说:“啥?怎么搞得,你们两个连干什么吃的!”
  刘自达边喘气边摆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