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郑卫国接过情报仔细看了一遍。原来,元氏火车站驻守人员集体失踪和军列离奇被劫两件大案震惊了rì军华北方面军高层。特别是一个小队疑似叛国,更是连军部都惊动了。侦办两起案件的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可他们多rì来一点进展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提出了引蛇出洞的策略,希望将两起大案背后的“神秘黑手”给揪出来。为此他们特意在赞皇县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陷井。当然,香饵也是极为丰盛。只是rì军方面没有想到,这个局才布下,就已经被目标识破了。
  郑卫国笑道:“看来鬼子是要白忙活一场了!你通知各营都保持战备状态,我估计鬼子接下来还会有大动作。哦,还有,把这个情况也通报给八路军方面,让他们提防着点儿。”
  两人正说着,王达骑着马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骑术很差,在马背上歪歪扭扭的样子让人看了很揪心。
  郑卫国笑道:“老王,你这技术还得多练练。别骑这么快,小心摔着!”
  王达没有说话,从马上径直跳了下来,结果一个踉跄差点摔一大跟头。
  郑卫国意识到出了大事,忙一把扶起他,说:“出了什么事!”
  王达一口气没提上来,捂着心口半晌说不出来话,都快把郑卫国和于老根给急死了。好在于老根随身带的有水壶,一口水灌下去,终于让王达缓过劲来了。
  郑卫国说:“到底是什么事,让你急成这样?”
  王达说:“我们师的骑兵营和冀西游击队去了李家镇。”
  冀西游击队和一二九师骑兵营在平汉线石门至邯郸段一带活动,跟保安团的活动范围有所重叠。前段时间他们还派人来要和保安团联手打几场大仗,但郑卫国考虑了一下没有答应。他现在把主要的心思都放在根据地建设上,不希望这个进程被打断。
  王达话音刚落,郑卫国和于老根同时惊呼了一声,说:“是赞皇县的李家镇吗?”
  王达略感惊讶,说:“你们也知道鬼子布陷井的事啦?”
  郑卫国点点头,说:“刚得到消息,正准备通知你们呢!你跑到这儿干什么?赶快通知他们往回撤啊!”
  王达一脸沮丧,说:“能联系上的话,我还用这么着急吗?我实在是没办法了,只能来求你出兵了!”


 第八十五章 仓促出兵

  冀西游击队和保安团是唇齿相依,互为表里的关系。如果没有他们在平汉线上牵扯rì军,那么冀西的十几个县都将落入rì军的魔爪之中。到时候平安县就只能孤军奋战了,别说建设根据地,能不能在河北立足都成问题。
  骑兵营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一二九师的心尖儿肉,而一二九师又是保安团最重要的盟友,不久之前刚刚伸出过援助之手。如果今rì连骑兵营都不救,rì后有难,谁还会救保安团呢?
  所以无论是从民族大义上,还是从利害关系上来考虑,都必须得出兵相救。当然,出兵相救也不是闹着玩的。赞皇县离平安县虽近,但并不是保安团的势力范围,rì军又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可谓杀机重重。
  现在连rì军的兵力布署都不知道,贸然出兵的话别说救人了,就连保安团这点人说不定也得搭进去。所以出兵也要讲究策略,不能做报薪救火的蠢事。但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顺利地救出友军,又能避免大的伤亡呢?郑卫国很快陷入了沉思。
  王达见郑卫国没有说话,有些急了,说:“老郑,你到底愿不愿意出兵?”
  这话多少有些不礼貌,可俗话说救兵如救火。到了要命的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面子上的事了。
  郑卫国非常理解王达此刻的心情,安慰道:“当然会出兵,你不要着急!”说完他让传令兵将段双虎和几个营长都叫了过来。
  段双虎正在跟一营长马彪讨论此次拉练的行军路线,接到命令后忙赶了过来。还隔着老远他就大声嚷道:“团座,各营都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开拨?”
  郑卫国沉声道:“情况有变,今天的拉练取消。”
  这时几个营长都赶了过来,纷纷问道:“团座,出了什么事情?是不是要打大仗?”
  郑卫国点点头,把目前掌握的情况简单地说了一下,然后下达了命令:“张长贵!”
  段双虎忙道:“团座,您忘了?团部直属部队今天不参加拉练!长贵兄弟他们都在各自进行相应的技能训练。”
  郑卫国想了一下,问道:“你们中间还有谁比较懂骑兵的?”
  三营长吴全福忙道:“团座,把任务交给我吧!我的骑术不比长贵儿差!”
  郑卫国点点头,说:“就是你了!你去集合团部直属部队的骑兵迅速赶往赞皇县李家镇。记住,如果在途中发现了冀西游击队、一二九师骑兵营或者其他抗rì友军一定要提醒他们李家镇是鬼子设的陷井。这个任务如果完成了,你们就不用去李家镇了,直接返回便是。”
  吴全福说:“好咧,我知道了。那如果一路上都没碰着他们呢?或者他们已经在攻打李家镇了呢?”
  郑卫国严肃地说:“那你就要小心了,千万别把自己给搭进去!如果友军尚未攻击李家镇,你就用鸣枪示jǐng,或者用喇叭喊话的方式提醒他们。如果友军已经攻击李家镇,则尽量接应他们突围撤离,具体怎么做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断。”
  吴全福说:“我明白了!”
  郑卫国欣慰地点点头,说:“好,记住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去吧!”
  保安团直属骑兵分为两个部分,一部是jǐng卫连所属的通讯骑兵,另一部是特种兵大队所属的侦察骑兵,都被吴全福给带走了。这两部骑兵虽然之前没有作长途拉练的准备,但骑兵本来就是机动灵活的兵种,所以很快就出动了。
  张长贵闻讯也赶了过来,说:“团座,是不是有任务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你赶快将团部直属部队都集合起来。”
  张长贵说:“除了炮兵和狙击手去的较远,其余部队都已经集合起来了。”
  郑卫国说:“好,你马上通知炮兵和狙击排停止训练,让他们马上回来!”
  张长贵应了一声,忙带人分头去通知炮兵连和狙击排。
  郑卫国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命令,吼道:“段双虎!”
  段双虎忙出列,说:“到!”
  郑卫国命令道:“你率四个主力营立即开拨,目标赞皇县!现在团部直属部队还在集结,我会随后赶来。记住,炮兵没有赶到之前,尽量不要跟鬼子交火!”
  段双虎大声说:“是!”走之前他又问了一句:“团座,rì军的布署情况和友军现在的情况如何?”
  郑卫国有些无奈,说:“暂时还不清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现在敌情不明,进入赞皇县之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万不可轻举妄动。”
  段双虎有些兴奋地说:“团座,您就放心吧,我们又不是第一次跟鬼子过招了!”
  郑卫国严厉地说:“不能掉以轻心,鬼子在我们手上吃了这么多亏,也该长点记xìng了。千万不要小瞧了他们。”
  叮嘱一番后,段双虎带着大部队迅速向赞皇县开去。好在部队本来是要进行长途拉练的,武器弹药、饭盒水壶都已经携带好了,不然还要耽误很多时间。
  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部队现在是在县城,而不是在太行山上的七里坝。要是从七里坝赶往赞皇县,等赶到了只怕连黄花菜都凉了。
  主力部队不是一直在七里坝休整的吗?为什么会前出到县城一线呢?事实上,自从打劫了鬼子的军列之后,郑卫国便将指挥部搬回了县城。七里坝虽然安全,但毕竟太过偏僻,一旦rì军来犯难以及时做出反应。劫军列之事做得是挺隐秘的,但rì军全力追查的话还是很可能顺藤摸瓜找上门来,所以郑卫国这些天一直在全力戒备。
  段双虎率开拨之后,郑卫国又传令各地方部队紧急集结,做好战斗准备,同时命令后勤辎重卫生等辅助部队随后跟进。
  李震安听说之后赶了过来,说:“团座,敌人尚未犯境,还是不要做紧急动员为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郑卫国摆摆手,说:“以后的斗争只会越来越残酷,想过太平rì子是不可能了。乡亲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适应过来。”
  正说着,于老根得到了一份新情报,是信鸽传来的。他打开一看,欢喜道:“团座,是敌人的兵力布署情况!”
  郑卫国忙问道:“老根儿,敌人在李家镇有多少兵力?”
  于老根看了一下,说:“一个守备大队,另外还有数百名伪军。这只是李家镇一带的兵力,元氏县城方向肯定还有援兵。”
  王达脸sè变了变,这比他了解到的情况还要糟糕。
  郑卫国也皱起了眉头,娘的,又是一个大队。而且从rì军的布局来看,援兵只怕还要强大。他接过情报看了一下,问道:“还有骑兵吗?马上把这份情报送给段副团长。”说完他又对勤务兵说:“去,把作战地图拿过来。”
  拿到地图之后,郑卫国蹲在地上就看了起来。这份军用地图还是从鬼子手中缴获的,标注地十分详尽,甚至jīng确到每个村有多少口水井。
  王达紧张地说:“怎么样?有营救的希望吗?”
  郑卫国也有些焦躁,他摆摆手说:“不好说,敌情复杂,只能尽力而为了。”其实主要还看冀游和骑兵营现在的处境,如果他们能识破鬼子的yīn谋那就再好不过了。
  王达重重地一跺脚,叹了一口气,说:“如果冀游和骑兵营完了,我们党在冀西的一番心血就白费了!”
  郑卫国点点头,说:“我知道!老王你放心,我们保安团是绝对不会坐视友军覆灭的!”
  等炮兵准备就绪之后,郑卫国带着团部直属部队迅速东进。这些火炮虽然沉重,但都有马匹拖拽,走大路比步兵还要快一些。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中午时分赶到了赞皇县。
  郑卫国问通讯员:“主力现在在哪儿,跟他们联系上了吗?”
  通讯员说:“他们走的时候没有带电台,我们都在行军信鸽又用不上,所以暂时无法取得联系!”
  郑卫国有些懊恼,说:“段双虎这小子怎么跑这么快!早知道就应该让他们带上电台了。咳,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王达说:“我有个办法!”
  郑卫国忙道:“什么办法?”
  王达说:“吹号啊!你们不是有司号员吗?”
  郑卫国一拍大腿,说:“怎么把这茬给忘了?快,快让司号员吹号,看能不能联系上主力。”
  吹了半晌,连个回音都没有,谁叫这里地势开阔呢?
  张长贵说:“看来主力部队已经走远了!”
  郑卫国担心段双虎他们孤军深入吃鬼子的亏,忙下令继续追赶。在快到北马村的时候,直属部队终于跟段双虎所率的主力用号声联系上了。还没来得及高兴,密集的枪声突然传了过来——前面已经跟鬼子交上火了!


 第八十六章 遭遇战

  吴全福带着骑兵赶到李家镇外围的时候,冀西游击队和一二九师骑兵营早已埋伏在镇子的一侧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攻击,是因为他们通过侦查发现这个镇子有点异常,这引起了他们的jǐng觉。
  骑兵营的夏营长说:“杨特派员,情况似乎有些不妙,您先带着冀游的同志撤吧,我带骑兵营断后。”
  杨特派员就是冀西游击队的总队长杨秀峰,他的公开身份是炮党河北民训处冀西特派员,真实身份是赤党晋冀豫省委委员。这个河北民训处主任叫张荫梧,以前是阎老西儿手下一名师长。中原大战败北后他回到家乡办了一所“四存中学”。时任大学教授的杨秀峰曾到这所学校讲学,其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深受张校长的敬重。这一来二去双方就有了交情。
  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rì。在这种大形势下,张主任为了网络人才,经民训处秘书长温健公推荐,任命杨教授为冀西民训指导特派员。这个特派员权力极大,负责在冀西十三县动员民众抗rì,组织地方武装,并且可以任免这十三个县的县长。
  杨教授接过大印之后,就带着一大批学生在冀西一带宣传抗rì,并组建了冀西游击总队。由于成员大多是他的学生,所以这支部队的文化程度极高,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所以八路军方面对这支部队非常重视,派骑兵营过来很大程度是为了保护他们。
  冀游准备撤退的时候才发现,不单李家镇有伏兵,李家镇的外围也潜藏了大批敌人。事实上,冀游和骑兵营已经跑到敌人的圈子里面来了。这趴着不动还好,只要一撤必定会惊动敌人。
  既然撤退会被发现,当初进来的时候怎么没有被发现呢?据夏营长推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部队进入潜伏区域的时候天sè较暗,敌人未曾发现我军,但我军的侦察人员也没有发现敌军;另一种情况是,敌军后于我军进入阵地,但我军jǐng戒人员未曾发现敌军动态。至于究竟出于何种原因,暂时不得而知。
  战斗结束之后,大家才从几名伪军口中知道了真相。原来,冀西游击队和骑兵营来的时候早就被一部分rì伪军给发现了。由于rì军兵力不足,埋伏在这一带的rì伪军分属十几个单位,他们之间并不认识。结果,外围的几支部队均把冀游和骑兵营当成伪军了。当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大家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夏营长擦了一把冷汗,把负责侦察jǐng戒的几名排长骂了狗血淋头。
  杨教授忙劝解道:“夏营长,骂人无济于事,还是想想怎么突围吧!”
  夏营长观察了一下敌情,说:“现在突围肯定不行,只能等到天黑再说了!”其实骑兵营硬冲的话还是很可能冲出去的,他是担心冀游的同志冲不出去。在他看来,这些学生兵拿笔拿惯了,用枪还有些不顺手。
  没办法,大家只好继续猫在潜伏区域。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战士们连撒尿都是挨个去的,生怕动静太大暴露了目标。这种情况下,生火做饭当然也不可能了。他们天不亮就出发了,这个时候早饿得肚皮贴在后背心上。人还可以忍受,战马可管不了那么多了。这些大家伙渴得厉害,动不动就打个响鼻,吓得大家心惊肉跳。
  正着急的时候,吴全福带着骑兵冲到了李家镇外围。他们一边跑一边鸣枪,还用铁皮喇叭大声喊道:“李家镇有伏兵!中**人要当心啦!”
  冀游和骑兵营的战士们听到喊声之后惊讶万分,纷纷探出头来打量。杨教授向上推了推眼镜,惊奇地说:“夏营长,这是哪方面的骑兵?”
  夏营长用望远镜看了一下,说:“看服sè好像是平安县保安团的,没想到他们会来。咳,不过就这些骑兵顶什么用呢?”
  杨教授说:“骑兵可能是先来报信的吧,大部队或许在后面。”
  夏营长苦笑道:“大部队恐怕不会来了,我听说那个郑卫国攀上了卫立煌的高枝,要把部队拉到晋南去。”
  杨教授说:“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总部的意思是再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个郑卫国到底是怎么想的。”
  夏营长瘪瘪嘴,说:“还能怎么想?想升官发财呗!”
  杨教授摆摆手,说:“不要急于下结论,毕竟他们目前跟我们还是合作关系。我们不能主动将他们推到国民党那边去。”
  正说着,几处潜伏的rì伪军突然冲了出来。这些家伙大概是被喊话的骑兵们给激怒了,嚎叫着就冲着他们杀了过去。
  一名战士忍不住说:“快看,鬼子急眼了!”
  另一名战士揉了揉肚子,说:“当然要急眼了。好不容易布个局,还没开张就被人叫破了!”
  前面那名战士笑道:“那是!想当年我还没参军的时候,有几个恶霸在镇上设局开赌,我见他们骗人,就在街上喊道‘这伙人出老千,乡亲们不要上他们的当啊’!”
  另一名战士听了呵呵直笑,说:“然后呢?”
  前面那名战士叹了一口气,说:“然后我被这伙恶霸追了十几里,鞋都跑丢了!”
  旁边几名战士一直在听他们说话,听到这儿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夏营长气得瞪了他们一眼,低声喝道:“你们几个,再笑就把你们嘴巴缝上!”战士们忙把嘴巴捂上。有几名笑点低的战士憋得厉害,肩膀抖个不停。
  杨教授看了看外面,说:“夏营长,那些喊话的骑兵不会有事吧!”
  夏营长又用望远镜看了看,说:“没事儿,骑兵跑得快,鬼子两条腿追不上的!”
  其实鬼子也有骑兵,而且已经派出去了。只不过他们试图迂回到吴全福他们的侧后方,并没有从正面追击。另外还有一个汽车中队也在朝这边驶来,只是隔得稍远一些。
  吴全福布置的有观察哨,见势不妙,忙下令撤退。鬼子的骑兵只好放弃迂回,直接向吴全福他们追了过去。跑了没多长时间,鬼子的骑兵越追越近。保安团虽然也抢了一些东洋马,但毕竟不多,大部分战马的质量是赶不上rì军的战马的。
  一名战士回头一看,忍不住骂道:“cāo他娘的小鬼子,怎么跑这么快!”
  另一名战士说:“鬼子多轻啊,都是些挫冬瓜,马当然跑得快。”
  还有一名战士说:“俺们都累了半天了,跑得慢一点也不丢人!”
  前面那名战士说:“呸,跑得慢是不丢人,命却要丢了!”
  吴全福骂道:“废他娘的什么话,快跑!跑过前面那个弯就好了。”说着,他转身端起马枪,一枪将一名追兵打得从马背上掉了下来。前面的战马一减速,后面的马却径直撞了上去,当场滚作一团。
  就耽搁了这么一下,吴全福他们就跑过了那个大弯,暂时摆脱了追兵。这可把rì军惹恼了,由十几辆汽车组成的摩托化部队迅速追了上去,公路上扬起了老高的飞尘。
  杨教授和夏营长他们看得目瞪口呆,对视一眼后面面相觑,连说:“好险!”若非他们今天多留了个心眼儿,只怕这时早被rì军吞得连个渣子都不剩。
  吴全福带着弟兄们跑过那道大弯之后,没有再走公路,因为他很清楚,马是跑不过汽车的。战士们牵着马爬上了一道丘陵。等汽车中队冲过来的时候,只看到了最后一匹马的屁股。这个时候再想追上一队骑兵基本上不可能了。因为你用汽车兵追他们就走小路,步兵上来的话他们就走大路,单派骑兵又容易遭到伏击。
  气极败坏的rì军乱打了一阵枪之后,心有不甘地撤退了。吴全福见鬼子不追,也就懒得跑了,留在山坡上继续观察rì军的动态。这时,一阵枪声突然从李家镇方向传来。原来,rì军其中一部撤退的时候正好经过冀西游击队的潜伏阵地。本来夏营长和杨教授他们是没打算打的,因为打伏击很容易,脱身却难。没想到一名战士因为紧张,一不小心扣动了扳机。
  枪一响,再隐藏就没有意义了。杨教授让司号员吹响了吹锋号,并大声喊道:“战士们随我杀鬼子,冲啊!”
  夏营长吓了一跳,忙对两名jǐng卫员说:“快,快,保护特派员!”
  rì军没想到这么近的地方竟然埋伏的有敌人,他们一直以为这里是安全的。大部分鬼子死的时候枪都还背在背上没取下来。冀游的战士们杀得好不快活,一举就将敌阵杀了个对穿。这时,外围的rì伪军也反应过来了,他们迅速向冀游发动了向心攻击。
  眼见冀西游击队又要被rì军包围的时候,夏营长带着骑兵营突然从鬼子背后杀了出来。rì军这下是真的慌了,他们不知道这里到底藏着多少人马。不过,rì军毕竟是训练有素,在指挥官的调度下他们很快重新组织起来,并发动了攻势。
  夏营长见势不妙,忙指挥着部队边打边退,但由于敌人太多,又有骑兵和汽车可以机动。他们很快又被rì军追上,最后不得不退到了北马村。
  冀游的战士全靠两只脚机动,跑了这么长时间早就跑不到了。杨教授决定带着战士坚守北马村,并让骑兵营突围。
  夏营长让政委带着大部分战士突了出去,自己则带了一个排的骑兵跟着冀游进入了北马村。因为他担心冀游战斗经验不足,到时候难以组织突围。
  rì军随后将北马村团团围住了,段双虎所率的主力部队就是这个时候赶到的。他见rì军没有立即发动进攻,便让战士们先占据北马村外围的几处高地。不料rì军也有这个意图,双方很快就围着几块高地呯呯呯地打了起来。


 第八十七章 高地争夺

  北马村附近有三块高地,分别位于北马村的北面、西面和西南位置,以下称为北面高地、西面高地和西南高地。保安团主力是从西南方向靠近北马村的,所以rì军试图控制附近高地的时候,西面高地和西南高地已经被保安团控制。唯有北面高地隔得稍远,负责抢占此地的一营落在了rì军后面。
  好在rì军并没有意识到有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正在逼近,他们抢占高地不过是为了彻底堵死冀游突围的通道。基于这种心态,rì军并没有摆开攻击阵形,而是像平常行军一样向几处高地走去。
  段双虎在西面高地,这里是二营的防区。李大壮见鬼子排成一队走了过来,忙道:“老段,让弟兄们用机枪扫一家伙吧!”
  二营有三挺重机枪,其中两挺是晋造的三八式重机枪,xìng能比较落后,但使用的是六五口径子弹,能与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的子弹通用。还有一挺是九二式重机枪,威力不错,只是子弹是七七口径的。
  除了重机枪以外,二营还有18挺轻机枪。这么多自动火器同时攻击一支没有防备的rì军小队,将带来“秒杀”和“团灭”的效果。
  段双虎说:“不行,先等一等!枪一响就全暴露了,一营现在还未占领村子北面那块高地,得给他们争取一些时间。”
  李大壮想了想说:“放近了打也好,这些鬼子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
  枪声最先在北面高地打响,一个小队的rì军从高地的东南方向爬了上去。一营慢了一点,此时还在西南方向的半山腰上。但他们知道鬼子,鬼子却不知道他们。
  马彪接到示jǐng之后,忙把手一招,说:“所有的掷弹筒手都停下,对着高地连轰三发。轰完之后,一排、二排、三排立即冲锋!”
  命令下达之后,掷弹筒手们简单的瞄准了一下,然后开始轰击。不过,他们接到命令有先有后,瞄准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所以轰击并不是同时进行的。有的战士三发都轰完了,还有的却连一发榴弹都没有shè出去。
  马彪忙下命令停止轰止,然后让三个排开始进攻高地。由于步炮协同的不好,进攻没有衔接起来。耽误的时间一多,高地上的rì军就从刚开始的混乱中反应过来了。好在高地只有rì军一个小队,刚才还挨了那么多榴弹,伤亡过半,根本不是一营三个排的对手。事实上,如果掷弹筒手们的技术再好一点的话,步枪兵完全可以直接“接受”阵地。
  不过rì军的报复也是随之而来。他们的炮兵虽然还没有上来,但掷弹筒已经开始发威了。掷弹筒在鬼子手里就像加了外挂一样,shè出的榴弹又准又狠。马彪忙指挥着部队退到了反斜面,并命令各掷弹筒手进行压制轰击。遗憾的是他们的技术比rì军要差很多,很难威胁到对方。
  马彪没有办法,只好让各排迅速构筑简易工事。掷弹筒威力较小,只要有工事伤亡就能大大降低。
  北面高地打响的同时,西面高地和西南高地的枪声也响了起来。几十挺轻重机枪一齐开火,猝不及防的rì军像割麦子一样被打倒在地。除了极少数反应灵活又特别走运的家伙,这三支小队几乎全军覆没。
  段双虎随后命令部队向围困北马村的rì军发动攻击,试图将村里面的友军给营救出来。村内的冀西游击队听到枪声后,也开始向外发动攻击,他们选择的是向西突围。这一面的rì军被保安团和冀游前后夹击,很快放弃阵地败退了下去。
  夏营长大喜,说:“特派员,你们先撤!我在这儿再守一会儿。”
  杨教授有些忧虑地说:“我们这一走,村民们可是要遭难了,还是让乡亲们先撤吧!”
  原来,战斗来得太过突然。这附近的乡亲们都没有来得及逃走,现在全部躲在家中。
  夏营长想了一下说:“好!我这就去通知乡亲们,不过特派员你们也得赶紧撤!”
  三个主力营分别控制三块高地之后,段双虎又命令作为预备队的四营迂回到北马村的南面,威胁rì军的侧翼迫使他们后撤。这时,吴全福所带的骑兵和一二九师骑兵营也先后赶了过来。
  吴全福当初就没有跑远,冀游突围的时候他们还在一旁打冷枪掩护友军撤退。所以枪声一响他们就找了过来。段双虎觉得现在不是用骑兵的时候,就命令他们在西南高地后方待命。
  一二九师骑兵营突围之后也没有跑远,他们一直在试图杀回去将战友救出来。战斗打响之后,骑兵营马上派人过来联络,并试图从西北方向冲入北马村。可惜rì军早有防备没有成功。
  好在村子的西面打开了一条通道,西南面的rì军很快也顶不住了。一些胆大的村民开始沿着西面高地和西南高地之间的小路逃跑。只是这个村子人数众多,很多村民又不愿突围,导致行动很不顺利。
  段双虎看到村民,忙道:“还是八路的同志细心,快,派几名通讯员到附近各村通知村民们赶快转移。”
  正说着,通讯员说:“副座,团座来了!”
  段双虎起身一看,果然是郑卫国来了。他高兴地说:“团座,炮兵上来了没?北面阵地被鬼子轰得有些站不住脚!”
  郑卫国没好气地说:“炮兵还在忙活呢!你怎么跑这么快?进入赞皇县后应该等一下炮兵。”保安团的炮兵现在还达不到来了就打的水平。他们要选定炮兵阵地,测量目标距离,调试shè击诸元……总之,不要指望他们。
  段双虎说:“团座,你不是派人送来了李家镇rì军的布署图吗?我以为你是让我直接攻击李家镇呢!”
  郑卫国有些生气,说:“一派胡言,命令是用来“以为”的吗?还有,不是让你尽量不要开火吗?为什么不等炮兵就位就打起来了?”其实郑卫国自己也有问题,最起码传递的信息不够明确。
  段双虎无奈地说:“我也不想,可是rì军要抢占这几个高地,我们不得不应战。”
  郑卫国看了一下地形,说:“这一点你是对的,要是让rì军控制了这几块高地,下面的仗就难打了。”
  这时,观察哨报告rì军的炮兵到了,是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此时,郑卫国已经接过了指挥权,忙下令每处高地只留下一个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