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最后还是于老根心思活络,又给支了一招。他敲了旱烟锅子,说:“大队长,俺想明白了。既然搞别的不行,那咱们还是干老本行吧!”
一听老根儿说到老本行,郑卫国恍然大悟,说:“你的意思是先把抗rì保安团给搞起来?”
于老根道:“没错!大队长,现在是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眼下俺们人枪太少,还入不了那些人的法眼,所以他们才敢不搭理咱儿。可咱儿有吃有穿,不缺枪支弹药,那些人暂时不支持咱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俺们只要安心发展,等扩充到一个团的兵力以后在这地面上那就可横着走了,不怕有人敢跟咱儿唱反调!”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话糙理不糙。政治宣传工作以后我们可以慢慢开展,招兵练兵的事儿却缓不得,rì本鬼子指不定哪一天就打我们鼻子底下了”,他顿了顿又道:“我们保安大队原有一百五十六人,剔除一中队部分人员后还剩下一百二十三人。嘿,名为一个团,实际上不过是一个连,还不及鬼子一个中队的人多,人数实在太少了些!”
于老根忙道:“大队长,您别着急,咱现在有钱有粮有枪,不愁招不到人。张大帅当年起兵时不如俺们现在哩!”
郑卫国笑道:“我可不敢跟张大帅比,只求能早rì把鬼子赶出中国罢了!”他又问道:“对于招兵练兵,你们有什么看法?三人计长,一人计短,有什么好点子都说说看。”
见郑卫国看向自己,李大壮苦恼的搔搔头,说:“这个俺不懂,还是让老根叔跟海岩说说呗。”
于老根哂笑了一声,说:“练兵的事儿俺不懂,俺当排长的时候,军队编制都跟现在不大一样。招兵么?无非是竖个大旗,有的是人来领军饷。”
张海岩则道:“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平安县招兵恐怕不太容易了。咱们毕竟不是地头蛇,如果有人暗中作梗,我们也没有办法。”
郑卫国点点头,说:“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不过我们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平安县招不到人,我们还可以到通平县去招兵嘛!”
于老根和张海岩奇道:“去通平?”
郑卫国点点头,说:“29军10万余部队已经溃散大半,通平有铁路,南逃的溃兵多半会从那里经过。那些溃兵,如果能来最好,不能来也要想法从他们手中买到枪支。事不宜迟,老根儿,明天你赶过去。嗯,再带上三十名弟兄,记住要选那些知根知底儿的和有家室在平安县的人。”
于老根忙应了一声,说:“大队长,您就放心吧!俺一定把这些事儿都办得妥妥当当的。”
郑卫国又道:“现在我们不光缺兵,基层军官也缺,所以尽量多找些军官回来。除了招兵,购买枪支、西药、马匹、大车的事情也要办好。你去的时候多带些钱,该花钱的时候不要吝啬,等rì本鬼子一来,有钱也买不到了。”
于老根忙一一记下,表示一定会将事情办好。
郑卫国又道:“这次我们关押的人中,还是有不少人可以争取的。像那些jǐng察、税丁之类的,只要平时没有大的恶迹都可以吸收进来。另外,平安县还是要设一个招兵点的,这两件事就都由海岩去做。不管能不能招到人,起码要向平安县的父老乡亲表明我们保安团抗战到底的决心。”
张海岩道:“大队长,您放心!俺一定把招兵的工作做好。不过,大队长,光招兵还不行,咱还得cāo练。就俺们这些兵上战场可不是小鬼子的对手!”
郑卫国颔首道:“言之有理,对于练兵你有什么看法?”
张海岩想了一下,说:“俺觉得依现在的大队、中队、小队恐怕不妥,还得按正规军的样子进行整编。可具体怎么整编,俺也说不上来。”
于老根笑道:“大队长只怕已有成算了。”
郑卫国有些惊讶地看了老根儿一眼,说:“我确实有一个初步的设想,打算将保安大队整编为一个团部和两个步兵连。我自个儿呢,就厚脸当这个团长。老根儿担任副团长兼后勤主任。原二中队吸纳部分新成员后改编为步兵一连,海岩任一连长。原三中队吸纳部分新成员后改编为步兵二连,大壮任二连长。本来想编三个步兵连的,可是兵员不够,又缺乏连长级别的人选,只能先编为两个连了。”
听到郑卫国的安排,老根儿他们三人忙站起来行礼道:“多谢团座栽培!”
郑卫国开起了玩笑,说:“去,去,去,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你们背地里别笑话我就成。”老根儿他们都笑了起来,之前的烦恼似乎也减轻了一些。”
第七章 竖旗招兵
郑卫国他们接下来又讨论了一下人事安排。大规模的人员调整难以实施,也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只是局部做些调整。
于老根说:“团座,新来的张长贵是把好手。只要伤好了,一定能顶大用。”张长贵原是任县长的保镖,一手快慢机用的很是消魂,在与马贼的枪战中负伤,被郑卫国趁机网到帐下。好在伤得不重,应该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上战场。
当年唐太宗对薛仁贵说,朕不欢喜得辽东,欢喜得将军。郑卫国现在深有体会,他想对张长贵说,俺不希罕那三马车财宝,俺就希罕你。汗!这么肉麻基情的话他当然说不出口。郑卫国点点头,笑道:“不错,我打算让他来当jǐng卫班班长,由团部直属。”
于老根说:“哪柱子呢?他一直跟着你,用起来也顺手。要不让张长贵当个排长吧!”
郑卫国笑着摇摇头,说:“柱子的xìng格太毛糙了,不适合当班长。我打算让他当一段时间的jǐng卫员,要是有长进,再放出去也不迟。”
于老根忙点点头,说:“还是团座考虑周详。既然要磨一磨柱子的脾xìng,那长贵兄弟就是最好的人选!”
任命张长贵当班长,一来可以拉拢这个武力值不错的家伙,二来也可以告诉那些新人,只好有本事,就不用担心没有出头的机会。同时这也符合郑卫国当特种兵少校时的习惯。那个时候,他选人的唯一标准就是你有没有那个本事,所以他的团队总是最棒的。
李大壮本来一直在当听众,这时就有些不解了,嚷道:“俺也听说了,张兄弟是个好把式!可他今天才加入俺们,是不是还要交个投名状啥滴!”
郑卫国斥道:“去,你是评书听多了吧!”
张海岩解释道:“这是千金买马骨的妙计,你是不会懂的!”
李大壮一翻白眼,嗤笑道:“俺才不稀罕呢!管你们买马骨还是牛骨。”这话说得大家伙儿又笑了起来。
商量好人事安排和整编的事情以后,郑卫国又特地将于老根留了下来。老根儿明天就要去通平,有些重要的事儿得细说一下。事实上,于老根去通平可不光为了招兵买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办。
因为事情紧急,第二天一早于老根就带着弟兄们上路了。由于在平安县没能打开局面,保安团接下来的发展就全看于老根此行了。
于老根他们到通平时,正是通平县最混乱的时候。此时**虽然还在前方与鬼子对持,但是军心不稳,势如危卵,民众皆惶恐不安,县政已然荒废。
若大一个县城,不单无人防守,连管事儿的人都或逃或隐了。城门口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却没有人把守,事实上就连维持秩序的人都没有。一些xìng急的人在城门口挤挤搡搡,显得更加拥堵。
自打鬼子大规模入侵华北以来,南下的难民就多了起来。除了平民百姓,人流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国民党的逃兵。当然了,rì本鬼子的特务也不在少数。
难民们或多或少知道鬼子的残暴,心中惶恐不安,有如惊弓之鸟,一有点儿风吹草动就会引发sāo乱。他们争先恐后地向南逃去,搞得整个平汉线拥堵不堪。
于老根见这里太乱,忙大声道:“大家排成队走,这么多人千万别给挤散了!”
一个小伙子有些兴奋,正四下张望,说:“哪能呢!老根叔,这里人可真热闹啊!比平安县可强太多了。”
另一个小伙子忙接口,说:“老根叔,这县城也没人把守,不如俺们夺下来呗!”
不等这小伙子继续发挥想像力,就被于老根的旱烟锅子狠敲了一下。于老根骂道:“这话也是随便说的?回去再收拾你!”
不过等进了城,看到城内畸形的繁荣和完全不设防的状态,于老根还真起了夺城的心思。但他又一想,自己这么一点人夺下来恐怕也守不住。再说了,鬼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过来,到时候难到还要死守在这里么?得!还是老老实实的招兵买马回平安县再大干一场罢。
于老根他们在城内盘下一个大院,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写平安县抗rì保安团通平招兵处。招兵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老根又把手下分出两拨人,一批到城内各药铺去买西药,另一批则到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收购枪支弹药。
按说在别人的地头上这样大张旗鼓地搞不大合适,可眼下是混乱时期,还真没人干涉他们。一些散兵游勇开始到招兵处应征,看来他们打算换个单位继续领军饷。当然,还有很多人不想再在枪口下讨生活了,他们干脆把枪卖给保安团,换些路费好回家。
于老根的买卖是越做越红火,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工作却有些冷清。要说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处比通平那边可气派多了,用的是原税务局的大院。为了吸引群众,郑卫国还在大院里搭了一个戏台子,请了一帮唱戏的轮番在台上表演。大院门口还插了一排彩旗,各sè旗帜迎风招展,搞得比过年还喜庆。
一上午郑卫国都在领着部队做体能训练,训练刚结束他就转了过来,想看看招兵工作进行的如何。因为张海岩以前在东北军作过招兵工作,所以平安县这边的招兵工作就由他来负责。
张海岩见郑卫国来了,忙站起来行了军礼,说:“团座,您来了。”
郑卫国也回了一个军礼,不过行东北军的军礼让他感觉有些怪怪的。他道:“海岩,工作好开展吗?”
张海岩苦笑了一下,说:“一上午才招了一个人。哎,这里的老百姓和乡绅们都不相信俺们。您别看周围有那么多人,那都是看热闹的!”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路遥知马力,rì久见人心!这里的百姓总有一天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的。”他又问道:“今天招的那个人在哪儿呢?”
张海岩叫来一个正在帮忙打杂的壮小伙,笑道:“他叫王大锤,是个铁匠,从北面逃难过来的。听说俺们要起兵抗rì,二话不说就报名了。大锤,快见过俺们团长。”
王大锤忙上前行了一个很不规范的军礼,说:“团长!”
郑卫国替他纠正一下军姿,笑道:“是个棒小伙!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参加我们抗rì保安团呢?”
王大锤低下头,显得有些伤心,说:“俺是从北面逃过来的,家乡已经被鬼子占了。一个月前,一个迷路的鬼子伤兵突然闯到俺们村,村里的人都被吓坏了。鬼子要什么村里人就给什么,一点儿也不敢违抗。开始他只是要吃要喝,俺就忍了,可到最后他还想要女人!鬼子就一个人,还有伤在身,可俺们村的人恁是不敢动手,事事都要依着他。俺实在忍不住了,夜里就cāo起打铁的大锤把鬼子的脑袋砸得稀烂。村里的人都说俺给村子招大祸了,要把俺捆起来送给rì本人。”
郑卫国脸sè凝重,接口说:“幸亏你逃出来了,不然你肯定难逃一死,鬼子也未必会放过你们村子。”
王大锤擦了一把眼泪,说:“俺当时没逃!俺寻思着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没反抗,让他们把俺给捆起来了。他们把俺关在祠堂,准备第二天送到城里,好向rì本人请罪。半夜里,一个老叔偷偷把俺放了,还把鬼子的枪也给了俺。老叔说,娃儿,你快逃吧,去一个中国人不怕rì本人的地方!”说着他取下背在身上的三八大盖递给郑卫国,郑卫国接过一看,枪身上还沾有血迹,估计是那死鬼子留下的。
郑卫国在穿越前听说过不少类似的故事,没想到自己能亲身见证这样的奇闻。他半晌无语,过了一会儿才拍拍王大锤的肩膀,说:“好样的!你是我们团第一个杀鬼子的,了不起!”他又对张海岩道:“等下把大锤带到团部,他以后就是jǐng卫班的人了。”
张海岩笑道:“团座,你可忒不厚道了。俺就招了一下,还要被你挖走!”
郑卫国也乐了,说:“那你就多招几个呗!”
两人正说着呢,又有人前来报名了。郑卫国大喜,忙大步走了过去,问道:“是谁要报名参加我们抗rì保安团?”
一个俏生生的少女忙道:“俺要报名!”她的同伴们吓了一跳,忙拉住她。
郑卫国见是个女的,有些失望,说:“这位姑娘,对不起,我们暂时不招女兵。不过,你要识字的话,可以教我们的战士们认认字。我按月给你开薪水,如何?”保安团上下识字的没几个,这成了郑卫国一块心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士兵,没文化怎么行呢?
少女摇摇头,说:“那俺不成教书先生了?俺不想教书,俺就想上战场打鬼子,就跟花木兰一样。”
她的一个女同伴忙道:“芷兰,你疯啦!你一个女孩子怎么上战场?”
另一个男同伴也道:“就是!再说,他们这帮人抗不抗rì还不一定呢!”
这话郑卫国就不爱听了,凭什么说我们不抗rì啊?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保安团还没跟小鬼子交过手,乡亲们有疑虑也是可以理解的。他想了一下,说:“你应该还不会用枪吧?我打算在城东开一个shè击培训班。从明天开始,有想学枪的可以免费去学!每天,嗯,二十个名额!”
芷兰欢喜道:“那敢情好,俺明天一定去学!你说当教书先生的事,俺得想一想再答复你。”说着蹦蹦跳跳地跟着同伴们走了。
第八章 射击水平测试
看着那帮学生们的背影,张海岩哼了一声,似乎有些不屑,说:“这都是一帮学生娃,平rì里娇生惯养的,招来也没用!”
郑卫国说:“你这话可说得不对!只要通过严格的训练,他们同样可以成为一名好兵。再加上他们有文化,接受能力更强,发挥好了,作用更大!”
历史上,蒋经G曾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兵的口号,并成立了以青年学生为主要兵源的青年军。这支部队在抗rì战场和解放战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张海岩奇道:“团座,这么说您还真打算请那个女学生教弟兄们认字?”
郑卫国笑道:“自然是真的,我本来请个老夫子。可一看到这个姑娘,我就想要是请这么一个女先生,弟兄们应该会学得更认真一些吧?”
张海岩嘿嘿笑了几声,说:“团座真是好算计!俺还以为你看上这个女学生了呢!”
郑卫国没好气地道:“去!现在国难当头,我哪有那个闲功夫?”
张海岩又问道:“团座,那你干嘛又要免费教他们用枪呢?”
郑卫国伸出两根手指,说:“两个原因,第一,我想有女学生在,弟兄们肯定想表现一下,枪法应该能练得更准;第二呢,以后大家总会理解我们,这些学生说不定那一天就成为保安团的士兵了,与其以后再教他们用枪,不如从现在就开始教。”
张海岩听得心服口服,连声称妙。可惜想法再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的困境还是没有得到改善。他们等了半天,也就王大锤和那个叫芷兰的少女来应征。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说:“海岩,下午要是还没人来应征,就把这个招兵点撤了吧!你把队伍集合起来,我们到城东的靶场去检测一下弟兄们的枪法。”
张海岩忙道:“是,团座!”招兵点这般萧条,他待在这里也感到无趣,还不如去靶场打靶呢。
郑卫国看了一眼周围麻木的人群,摇摇头走了。影视作品中不是常常见到八路军一到,老百姓就踊跃报名参军么?保安团跟八路军的差距在哪里,又该如何改进呢?郑卫国想想有些头大,要不要派人联系八路军,请他们派个政委过来呢?
到了下午,真的没有人来应征。张海岩只好集合部队,赶到东门靶场去练习shè击。除了负责jǐng戒的一个小队和正在养伤的张长贵,保安团在平安县城的人员全都赶到了城东靶场集结待命。
靶场出了县城东门,再往北走一点就到了,面积很大,就是这些年没什么人到此cāo练,变得有些荒芜了。
张海岩指挥着弟兄们先将杂草清除了一下,又安排了十几名弟兄抬了一批立靶过来。他正忙活着,见郑卫国也过来了,忙上前请示道:“团座,靶子设多远的距离?”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至少得一百米吧!”他本来想说两百米的,可一想到昨天伏击马贼的事儿,就立马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张海岩低声说:“那恐怕不行,不少弟兄都得脱靶!要不先试试五十米?”
郑卫国无可奈何,只好道:“五十米就五十米吧!立姿、跪姿、卧姿都来一遍。”他心想五十米的立靶要是都打不好,那就别上战场了,免得丢保安团的人!
张海岩又道:“团座,那是让弟兄们都用自己的枪,还是统一用某种型号呢?”
原来,保安团现有的枪械非常复杂。本来县保安大队的制式步枪是汉阳造,只不过这些枪比较沉旧。在本县一些土豪的支持和拉拢下,一中队率先换装为晋造三八大盖。郑卫国他们来平安县的时候又带来一些枪,像什么rì本的金钩枪、三八大盖、俄国的水连珠、东北军用的辽十三。除此之外,保安大队在与土匪做战时也不时有些缴获,像什么老套筒、曼利夏和各种老式的单打一都有不少。
除了型号复杂外,同型号的枪也往往因为使用时间、保养状况的不同,相互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用不同枪型、不同状况的枪来比试的话,可能对战士们不太公平。当然如果强制使用某一种枪型的话,可能又有一些战士用不顺手。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让弟兄们都选自己顺手的好枪吧。告诉弟兄们都给我好好的打,表现好的我重重有赏!”
说实话他对弟兄们的枪法没什么信心,一方面源于这具身体的记忆,另一方面上午他带着弟兄们进行了体能测试和训练,没有任务在身的指战员都参加了。测试的结果让郑卫国很不满意,大部分人的体能都不达标。由于指战员们文化素素质和军事素养太低,郑卫国推出的新式训练方法也未见成效。
在他看来基本素质都不合格的战士枪法只会更烂。经历了上午的打击,郑卫国心中有了充足的准备。他不停地暗示自己,再差的结果也能接受。
准备工作就绪后,张海岩报告道:“报告团座,平安县抗rì保安团shè击测试已准备就绪,请指示!”
郑卫国一挥手,大声道:“开始!”
随着他一声令下,战士们以小队为单位开始上前shè击。郑卫国观察了一下,发现大部分人选用的是三八大盖。这种步枪虽然威力稍显不足,但它的后座力小,shè击jīng度高,跟其它枪型相比更容易掌握。只有一少部分人大概是用惯了汉阳造、水连珠或者辽十三的,则还是选用自己熟悉的枪。
虽然战士们都作出了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但是shè击成绩却是惨不忍睹。50米的立靶而已,竟然还有人脱靶?大学生的军训大概也能达这个水平吧!
郑卫国在心里不停地劝自己不要发火,但最后还是没能忍住,因为这个成绩已经突破了他所能接受的底线。
他当场怒骂道:“妈了个巴子,国足用脚都比你们shè得准!”
张海岩忙安慰道:“团座,您也别着急。弟兄们枪法是糙了些,但只要加紧练习,肯定会有长进的!假以时rì,咱保安团也能成为国足那样的铁军!”
他不知道郑卫国说得是21世纪的国足,还以为说的是30年代的呢!话说那个时候中国男足在东亚还是挺牛叉的,号称中国铁军,经常大比分屠杀rì本队,笑!
郑卫国叹了一口气,挥挥手,说:“下一组!”战士们松了一口气,慌忙退了一下来,生怕动作慢了又惹团座发火。
下一组的表现也不比这一组强,本来郑卫国还希望从士兵中找出一些什么猎户世家、天生神shè的人才出来,可惜一个也没有。等战士们shè击结束,郑卫国的脸都有锅底那么黑了。
接下来的是对军官们的测试,他们的表现相对要好一些,除了李大壮以外没人脱靶。郑卫国又让张海岩将靶子移到一百米处,让军官们和shè击成绩较好的士兵又shè了一轮。一百米还算不错,可移到两百米后能打中的就只有张海岩和三溜子两个人了。
郑卫国把李大壮叫了过来,怒斥道:“你是怎么搞的!五十米的靶子都打不准?”
大壮又羞又惭,说:“俺,俺一直用短枪,长枪有些不顺手。”
郑卫国哼了一声,说:“那你用短枪能打中靶子吗?”
李大壮犹豫了一下,没敢应下来。盒子炮虽然在一百五十米外还有杀伤力,可这种枪的指向xìngjīng度太低,如果不经常练习,很难保证shè击水平。大壮一度把枪法练得不错,可这一两年的太平rì子已经让他的枪法大幅倒退。
测试完之后,郑卫国让指战员们又打了几轮,试图找出其中的症结。他发现到很多枪法差的战士主要是因为shè击姿势不正确,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瞄准。他深吸了一口气,平息了一下怒火,让战士们保持shè击姿势,手把手地教起来。
不过,郑卫国很快发现,一个一个来教是不现实的。战士们不光是不懂得瞄准shè击,也不懂得维护保养枪支,战术动作就更不懂了。要教的东西这么多,郑卫国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最后,他决定以jǐng卫班为基础组建一支教员队,张海岩兼任教员队队长。郑卫国头一天教会这些教员,教员们第二天再去教其他人。
忙活了一下午,郑卫国感到很累。真的很累,用他的话讲,教这些熊兵打枪比消灭一窝恐怖分子还难。
张海岩见状,打趣道:“团座,您也别急!明天那个女学生来了,弟兄们肯定会给您争气的!”
郑卫国笑着说:“什么话!打的不好也是丢他们自个儿的脸,关我屁事!再说,那些学生们来不来还不一定呢!”
第九章 严酷训练的前兆
第二天,郑卫国依旧带着保安团指战员们在靶场训练。那个叫芷兰的女学生还真的来了。除了她以外,还有十几名年轻学生也跟着过来看热闹。正在训练的战士们都忍不住偷偷看那些女学生。当然学生们对这些大头兵也比较好奇。至于有没有王八看眼豆对上眼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芷兰远远就喊道:“郑团长,俺们来学打枪了!”
郑卫国笑道:“我代表抗rì保安团欢迎你们!你们都是来学打枪的?”
不等其他人回答,芷兰就忙道:“是啊!是啊!郑团长,你可不许反悔!”
郑卫国哈哈一笑,专门挑了十余杆好枪共他们学习,说:“这是我们保安团最好的一批枪支了,我先给你们讲解一下步枪的基本知识。等你们对步枪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之后,我再教你们使用实弹shè击。”
芷兰忙拍拍手,说:“好!快讲,快讲,讲完了好实弹shè击。”
郑卫国就从步枪的构造说起,他拿了三八大盖、水连珠、辽十三、汉阳造四种枪支,一一给大家展示。构造讲完之后,又讲了一些shè击的基础知识和要领。作为一个用枪的大行家,说起枪来,他可是有说不完的话,不时还引经据典,让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这里面很多学生只是来看热闹的,但一听郑卫国的讲解,不少人也开始对shè击产生了兴趣,纷纷要求郑卫国给他们现场演示一番。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想看郑卫国出丑,或者想看看他是否是个光说不练的家伙。
郑卫国也有些技痒,就让张海岩分别在两百米、三百米、四百米的距离上各插上一根杯口粗的旗杆。
张海岩担心郑卫国出丑,低声说:“团座,旗杆可不好打,要不还是换靶子吧!”
郑卫国笑道:“不使出点儿真本事,怎么能折服这些人?”
见团座要秀枪法,保安团指战员们也停止了训练,纷纷偏过头来看热闹。首先是两百米处的旗杆,郑卫国采用立姿肩shè,冷静地瞄准了目标。
他还没shè呢!就听芷兰娇声道:“快shè!快shè!shè不中是小狗!”
郑卫国自然不甘心当小狗,只听呯得一声枪响,两百米处的旗杆被打断了。保安团的弟兄们纷纷叫好,学生们也喝起彩来。郑卫国又改为跪姿,瞄准了三百米处的旗杆。
芷兰兴奋道:“郑团长,好好打。打中了,俺赏你一百大洋!”
郑卫国哭笑不得,说:“去,你以为我是江湖卖艺的啊!你们都好好看着,注意姿势和手。”说着又一枪将三百米处的旗杆也打倒了。弟兄们从没见过这等枪法,一个个看得目瞪口呆,等清醒过来,漫天叫好。
学生们看得也是兴奋不已,一个个把小巴掌都拍得通红。芷兰说:“郑团长,你真厉害!比俺们家那些家丁可强多了。不过,四百米那个太远了,你不一定能打得中!”
郑卫国笑道:“那咱们打个赌吧!要是我打中了,你就到保安团来当个教书先生,如何?”
芷兰想了一下,说:“行!不过你得教俺打枪,要打得像你这样准!”
郑卫国道:“教你打枪没有问题,不过要想打得准,除了多加练习也没有别的办法。”说完,他匍匐在地,采用卧姿将最后一根旗杆也打倒了。打完之后他对学生们说:“看见没,shè击其实并不难。来,你们依次试shè一下,注意我讲过的要领。”
学生们战战兢兢地接过枪,却没有人敢第一个上,包括几个男生也有些害怕。郑卫国看了他们一眼,心想老跟在女生屁股后面转,男子汉的勇气都被磨没了。
最后,还是芷兰勇敢地接过了枪。不过她看一眼,有些不满意,说:“郑团长,俺要你那把枪。”
郑卫国摇摇头,说:“我这把辽十三后坐力比较大,你手中这把三八大盖更适合新手使用。”
芷兰嘟着嘴,趴在地上冲五十米外的靶子开了一枪。还别说,这一枪还真的打中了。虽说有郑卫国在一旁帮她调整,并且没有打到靶心,但终归是打到靶子上了。学生们都开心的欢呼起来。芷兰虽然肩膀被撞得有些疼,可还忍着疼痛开心地笑了起来。
有了第一个,学生的胆子大了一些,开始轮流上前sh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