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朱老总和彭老总的指挥下,八路军各部经过近两个月的激战,晋察冀军区率先拿下了保定,晋冀鲁豫随后攻克了石家庄。晋绥军区在绥远董其武部的协助下拿下了大同。
太原方面的日军最多。控制范围也是最大。包括:第36师团(太原),独立混成第3旅团(忻口,太原的北大门)。第62师团(寿阳,太原的东大门),独立混成第9旅团(榆次,太原的南大门),第69师团(晋源,太原的西大门)。
其中第62师团和第69师团都是由独立混成旅团升格而成的,实际兵力不多,装备也比较差。不过相对而言,其战斗力仍在徐总指挥的山西新军之上。
但战争中决定胜负的不光是战斗力,还包括敌我态势、后勤保障、战略战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徐总指挥很快展现出了历史上以地方部队连战连捷,解放山西的风采。依靠巧妙的战术和出色的指挥,山西日军逐步被割裂、封锁在一个个孤立的城池内。
随后,山西新军开始逐步围歼敌军。由于重型武器大多被调到了东北前线,山西新军只能采用原始的坑道爆破作业,但效果却出奇的好。目前,榆次和寿阳两地均已光复,山西残敌指日可灭。
山东战场上,日军一开始准备死守胶济线,但很快发现这个“一字长蛇阵”会令他们陷入四处挨打的境地,于是又慌忙退往胶东。由于敌军猬集一团,林总暂时也没有办法,只能加紧训练山东军区主力,并派出一部南下增援新四军。同时,还不断派小股部队前往胶东袭扰。
北平、天津之敌之所以能够苟延残喘,主要是郑胡子一直在“放水”。因为津东、塘沽一线,包括港口都被日军控制着,美军的水面舰艇暂时也没什么办法。因为当时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都在日军控制之中,美国水面舰艇根本过不来,潜艇只能偷袭,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郑卫国担心一旦攻击敌军,他们就会直接从海路撤退。以天津的第二十七师团、独立混成第七旅团,还有直属华北方面军的驻屯兵部队,无论加强到那个战场都不是一件好事。
北京也是一样,天津之敌之所以赖着不走,主要就是因为北平敌军,尤其是方面军司令部尚被围困,否则只怕早就转进了。所以郑胡子一直没有展开强攻,只是不断派地方部队发起试探性攻击,以消耗敌军实力。同时也好锻炼新部队。
朱老总也认同了郑胡子的做法,所以并没有急于进攻平、津,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将八路军野战化上面来,随后陆续成立了五个总队,总队下辖若干个纵队(军级),纵队下辖若干个支队(师级),支队下辖若干个团。
从上面的编制就可以看出,这个总队其实是集团军或者兵团级别的。只是委员长不肯给番号,而且为了不过度刺激常队长,军委决定不采用兵团或者集团军这种正式称号,所以就采用了总队这个听起来有点儿怪怪的番号。
像山东军区主力便被编为第一总队,晋绥军区主力被编为第二总队,晋冀鲁豫主力被编为第三总队,晋察冀军区被编为了第四总队,山西新军被编为第五总队。初步实现了八路军的野战化和集团化,在正规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沈阳机场,就在朱老总在华北指挥部队风卷残云的时候,郑卫国又迎来了卡尔逊一行。这一回。他是来确定双方合作攻取千岛群岛事宜的。
经过一个半月的准备(由于语言、交通等问题,准备时间有所延长),美军庞大的航母编队已经成功抵达了堪察加半岛,随时可以南下。而且混编的中美军队经过一个半月的两栖训练,战术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加上英国那边的局势愈发不妙,罗斯福总统实在是坐不住了,勒令阿诺德上将必须加快动作,否则就只能把航母编队又调回大西洋救火。
“老郑,哈,我们又见面了!”卡尔逊还是一副基情四射的样子。兴奋地说道:“听说你们准备在华北组织一场大反攻?”
郑卫国没打算隐瞒。便点头说:“是的,此次作战将以第十八集团军为主力,并由第十八集团军朱总司令亲自指挥。”
“啊,朱老总!”卡尔逊马上点头道:“我认识他!”当初卡尔逊第一次到华北来就见到了朱老总。立马便被老总的胸怀和气度所折服。按史沫特莱的说法。差点儿就认了干爹。
郑卫国又问道:“你们呢。都准备好了?”
卡尔逊立即纠正道:“应该说是我们,北方方面军的那些小伙子们非常棒。你知道吗,他们在一个月之前甚至都不会游泳。可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进行登船、抢滩作业了。”
郑卫国这才想起来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份了,气温下降得厉害,堪察加虽然有日本暖流,可是温度也下降到了十度左右,忙道:“这大冷天的,怎么学的游泳?不把人都给冻坏了!”
卡尔逊耸耸肩说:“你难道忘了堪察加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温泉吗?”
郑卫国笑道:“哦,还真是!”
卡尔逊又讲道:“不过登陆训练还是要泡海水的,整个训练过程非常辛苦。前来培训的陆战一师教官们称之为魔鬼集中营和地狱三周游。可是那些中国小伙子们没有一个人主动申请退出,甚至没有人叫苦叫累,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特殊材料做的!”
北方方面军不愧是东北雪原里摔打出来的钢铁战士。他们的优异表现连美军教官都被折服了。至于一起训练的美国兵,包括所谓的阿拉斯加猎人部队也被远远甩在了后面。这让不少以为白人至上的美国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郑卫国微微一笑,说:“如果你知道他们前几年是怎么在东北密林里坚持斗争的,就不会为此感到惊讶了。”
卡尔逊疑惑地说:“是吗?看来我回去得多了解一下了。”
郑卫国奇道:“你关心这个干嘛?”
卡尔逊得意地说:“因为经过我的努力,我已经正式成为了卡尔逊突击营的指挥官!我的父亲曾教导我,如果想成为一名好的军官,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士兵。”
原来在堪察加,会英语的中国人不少,但是会中国话的美国人却不多。加上卡尔逊一心想验证他的“工合战术”,死磨硬泡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其中一支部队的指挥官。不过突击营是他自封的,事实上他主要负责指挥、引导美军海、空部队提供火力增援。
郑卫国知道卡尔逊很早就想上战场,便笑道:“那我要恭喜你了!”又好奇地问道:“卡尔逊,你这次来不会是专门为了告诉我这个吧?”
卡尔逊摇头说:“当然不是,我们到作战室再谈吧!事情有些复杂。”
两人边说边走,又换乘汽车来到沈阳郊外的第二战区指挥部。在作战室内,卡尔逊终于说出了来意,其实转达美国政府的两个要求。
第一,希望第二战区提供更多的部队。因为美军的花花公子们表现太烂不说,惨重的伤亡也让美国政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一旦某次战斗死人太多或者死的比日本人多,国内的民众就会猛烈抨击**,陆军无能,海军无能……之前占领空无一人的占守岛,结果还死伤300余人的事情,不晓得怎么回事就被媒体捅出来了,让公众大哗,急得阿诺德上将差点撞墙。
加上这段时间北方方面军将士们的优异表现让美军将领看了之后,不禁生出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的念头。特别是中美两军合练,叫苦连天的美国大兵更是让人觉得烂泥扶不上墙。
美军将领觉得与其让美军士兵去丢人现眼,不如干脆训练中**队算了。也就是中国出人,美军出钱、出装备,并且帮忙训练。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美国方面就有这个打算,可惜,唉,添堵的话就不说了。
第二,美国方面得知沈阳的工业基础之后,打算在这里办几个工厂,然后生产军火。这样的话就能大大节约成本,并且节省运输所耗费的时间。历史上美国也经常这么干,比如朝鲜战争就是在日本造的军火。
两个条件一说完,郑胡子立马就愣住了,心想,尼玛,还有这么好的事儿,我正琢磨着怎么跟美国人说呢!这到好,瞌睡来了送枕头。
第一件事虽然有点儿当炮灰的味道,可是美国人不给钱、不给装备、不帮忙训练,我们不是一样要打日本吗?现在等于是白赚了钱和装备。至于第二件事就更不用说了,外国资本家来办厂,五十年后一样受欢迎。
卡尔逊见郑胡子在那儿发愣,还以为他不愿意,忙补充道:“所有参战的士兵可以享受美军的待遇,而且我们还给提供一笔不菲的佣金!”
ps: 非常感谢书友510114921和温格爱徒所投的月票,今天仍然是双更!
第五百二十五章 第二次海上决战上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笑,打趣道:“这算是雇佣军待遇么?”
卡尔逊也笑了起来,耸耸肩说:“准确点说,应该是外籍兵团。”
郑卫国一想,还真跟有名法国外籍兵团有点儿像,又问道:“但是现在我们没有可用的港口,人员和物资怎么运送?”
其实二战区现在也有不少港口,比如营口、秦皇岛、葫芦岛、盐山港等等,本来还有威海和烟台,可惜现在又沦陷了。只是这些港口都处在日军的严密封锁之中,潜水艇或许能够渗透进来,水面舰艇肯定是不要想了。
如果没有合适的港口,仅靠飞机运输,那真不知道运到猴年马月去!何况现在的b24轰炸机运输能力有限,很多重型设备根本运不动。
卡尔逊也有些苦恼地说:“这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抢占俄国的海参崴或者是朝鲜的清津港,从而在我们之间打通一条可靠的航道!”
周参谋长忙吩咐道:“快,拿一份日本海沿岸地图!”
一名参谋人员忙在资料柜里翻出来一份,不过是日文的,没办法,只能凑合着看了。郑卫国拿起放大镜研究了一会儿,对周参谋长说:“我记得咱们在延吉和牡丹江一带有游击队吧?”
周参谋长点头道:“是的,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一支游击队,前几天刚刚恢复了抗联第一路军的番号。”
这支游击队是靠着之前潜伏坚守在东北的抗联成员和42年陆续增援的骨干发起的。一开始规模很小。只能在暗中活动。直到第二战区的大部队大举出关作战,他们才趁机亮旗起兵,接连打破了十余个“集团部落”,将部队迅速扩张到了一千余人。
随后又得到了八路军干部团的增援,实力猛增,眼下已经从白山一直发展到佳木斯,四处打击日军零散部队,有力地策应了二战区的正面作战。
郑卫国吩咐道:“呆会儿跟他们联系一下,看能否开辟一条从沈阳到东宁,然后过绥芬河进入海参崴的交通线。”
周参谋长激动地说:“是。总座!如果能打通这条线。那可就真的太好了!”
卡尔逊也挺高兴,忙问道:“老郑,这么说那两个条件你全部都答应了?”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办厂的事情肯定没问题。我是举双手赞成!外籍兵团么。我个人是支持的。不过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必须要征求各方面的意见,而且具体细节方面肯定还要磋商。”
卡尔逊点头道:“这是当然!”
周参谋长问道:“卡尔逊,现在从西伯利亚回援的关东军攻势非常凶猛。我们的弹药非常紧张。你们北太平洋战区能否再援助一批?”
卡尔逊问道:“主要是缺那些弹药?”
周参谋长答道:“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37毫米马克沁砰砰炮的炮弹,另一种是40毫米博福斯高炮的炮弹。”
卡尔逊想了一下,说:“我想没有问题,这两种炮弹我们都有!”
周参谋长大喜,忙谢过。这段时间能够屡次打退日军的攻势,37毫米马克沁砰砰炮功不可没。其精准和面杀的特性也受到了美军的关注,所以美军也开始大量启用了这种旧装备。
40毫米博福斯高炮在防空上起的作用不大,因为日军在东北的机场基本已经被清扫一空,包括最北面的四平也很少受到日机的威胁。这种高炮眼下主要是用来打坦克的,筷子捅豆腐,打小鬼子的97改,一个弹匣(5发)速射就搞定了。
郑卫国又道:“眼下的重点还是要取得千岛群岛的胜利,只要在南千岛群岛站住了脚,我们就可以尽情地轰炸日本本土,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攻占库页岛或者北海道,从而进入日本海域。到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开辟航线都不会太难。”
卡尔逊拍拍胸脯,用刚学会不久的东北腔得意地说:“你就睢好吧,胡子!这件事情就包在卡大爷身上了。”
郑卫国和周参谋长哈哈一笑,说:“你就得瑟吧!”
卡尔逊回去后不久,美日千岛群岛大战正式爆发。
美军第八舰队主力和前来增援的大西洋航母舰队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海上军团,由第八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然后浩浩荡荡地直扑南千岛群岛,首战目标是“得抚岛”。
本来在“得抚岛”与日本的北海道之间还有“择捉岛”和“国后岛”,以及与它们平形的“色丹岛”和“齿舞群岛”。后面这四个也就是日后俄日之间纠缠不清的“北方四岛”。
不过北方四岛离北海道实在太近,离美军在堪察加的陆基机场又远了些,p38“闪电”战斗机即便是加满了油,也只能来了便走,滞空时间太短,起不到争夺制空权的作用。
海军目前的战斗机还是以f4f“野猫”为主,f6f“地狱猫”的数量严不足,所以陆基战斗机的作用还是至关紧要的。因此,战区司令阿诺德上将决定先夺取“得抚岛”为基地,然后相机占领“北方四岛”。
第八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也赞成这个方案,并且将美军舰队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支队是由登陆舰队,由各种两栖舰只搭载北方方面军第一师。等他们抢滩成功之后,美国陆战一师将作为后援登陆作战。
第二支队是由航空母舰组成的编队,以“企业”号为旗舰,下辖“黄蜂”号、“突击者”号两条主力航母,以及“桑加蒙”号、“苏万尼”号、“切南戈”号、“桑提”号、“博格”号、“卡德”号、“科伯希”号、“科尔”号、“拿骚”号、“阿尔塔马哈”号等十艘护航航母。
总计十三艘航母。史无前例的航母编队!
此外,轻巡舰队和驱逐舰编队将给航母战斗群提供贴身保护。
第三支队是由“南达科他”号为首的十二艘战列舰编队和二十四艘重巡洋舰。
第四支队是英格利希海军少将率领的二十多条潜艇,他们将埋伏在日本本土和千岛群岛的航线上,随时准备给日军以致命一击。
根据斯普鲁恩斯上将的部署,第一支队将负责全力抢滩登陆,第二支队必须为第一支队提供支援和掩护,第三支队则要全力保证第二支队的安全。
这个部署等于是把航空母舰摆在了核心位置,这在当时算是一大创举,因为传统海军仍然把战列舰当作海战核心。
呼呼……美军舰队刚刚出动,第17航空队的b24轰炸机群迅速在p38“闪电”战斗机的护送下向南千群岛扑去。
为了迷惑日军。他们并没有轰炸此战的目标——得抚岛。而是对北海道和“北方四岛”的机场等军用设施进行了狂轰乱炸。一来是想误导日军,使其产生错误判断,另一方面也是想削弱日军的增援能力。
然而美军刚一出动,其行踪便被日军查觉。
就在美军舰队的航线不远处。一具潜望镜悄然升了起来。这是奉命在千岛群岛海域狙击美军舰艇的日军“伊19”号潜艇
“噢。天啦。米畜的大舰队!”艇长惊叫道:“快,马上向山本司令官报告!”
通讯参谋犹豫道:“可是艇长,我们一发电报就会被米军发现!”以当时的潜艇性能。一旦被美军发现只有死路一条。
“八嘎!”艇长怒斥道:“是日本重要,还是我们19号艇重要?”
“哈依!”
通讯参谋羞愧的满脸通红,正待去发报,却又被艇长叫住。艇长在潜望镜里又看了一眼,喃喃道:“大和武士不能白白牺牲!鱼雷长,立即各发射具装填鱼雷,等电报一发送便立即攻击!”
“艇长,请问向哪艘船攻击?”
“攻击最大的那艘,全力攻击!”
“哈依!”
……
三分钟后,美军“企业”号等多条舰艇突然捕获到了一个异常电子信号,还没等他们发应过来,足足六条日制氧气鱼雷突然呼啸着向“黄蜂”号扑去。
由于太过突然,可怜的“黄蜂”号根本来不及躲闪,而且就算能躲开,左边的旗舰“企业”号怎么办?
来不及多想,护卫在侧的驱逐舰“菲尔普斯”号慌忙冲了上去,试图以身挡雷。轰,只听一声巨响,一枚氧气鱼雷正中“菲尔普斯”号舰舯位置,强大的威力当场便将“菲尔普斯号”驱逐舰炸成了两截。
更可悲的是“菲尔普斯号”驱逐舰的牺牲并没能护佑“黄蜂”号航空母舰,足足有四条鱼雷几乎同时命中了“黄蜂”号舰身。另外一条在美军舰队的缝隙中呼啸而过,最后命中了“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
“黄蜂”号舰身猛得一震,命中的四条鱼雷中有三条发生剧烈爆炸,使得舰身猛得摇晃起来。更倒霉的是,其中一条鱼雷恰好命中了舰上油库,舰队随即着火。
由于火势猛烈,而黄蜂号的防御脆弱,令舰身承受极大冲击。尽管美军士兵全力抢救,但黄蜂号仍然不断爆炸,最后不得不下令弃舰。“北卡罗莱纳”号战列舰也受损严重,不得不返回基地修理。
愤怒的美军很快将日军“伊19”号艇炸成了损片,但无济于事。美军必须面对未及开战便损失了一艘主力航母和一艘战列舰,这个出师不利的事实。
气恼的第八舰队司令官斯普鲁恩斯上将把自己关在指挥室里足足呆了三分钟,然后给自己点燃了一支香烟。司令部内的空气顿时凝固了,谁也不敢发出哪怕一丁点儿声音。
终于,斯普鲁恩斯上将用力摁灭烟头,猛得站起身来,沉声道:“命令各舰队,继续前进,原计划不变!”
“是,长官!”
ps: 非常感谢panroy的又一次打赏。
第五百二十六章 第二次海上决战中
平静的日本海海面上,一支舰队渐渐驶出地平线,从西面破浪而来。这就是消失近两个月的日本联合舰队。
当初阿留申海战结束之后,美国北太平洋战区司令阿诺德上将曾不惜代价,派b24远程轰炸机群不断追杀,试图通过空袭直接把日军舰队送到海底。可惜日军毕竟是主场作战,很快便仗着对海域的熟悉逃得无影无踪。
加上b24航程有限,没法在日本南部和西部多做停留,这个轰炸行动最终只得作罢。不过美军还是成功地把日本海军四大造船厂中的三个——吴海军工厂(广岛县吴镇守府)、横须贺海军工厂(神奈川县横须贺市)、舞鹤海军工船(京都府舞鹤市)成功摧毁,只剩下了一个佐世保海军工厂(长崎)。
为了躲避美军b24轰炸机群,该舰队不得不先逃到滏山港(即韩国滏山,当时属日本)避风头,然后又悄悄溜回了佐世保海军船厂进行修理和维护。此次接到“伊19号”潜艇的电报,刚刚觐见天皇返回山本五**将立马率领舰队沿着日本海岸赶来。
在刚刚结束的御前会议上,日本军部制定了所谓的“绝对防御圈计划”。这个防御圈由日本北面的千岛群岛、库页岛、俄国远东、中国东北、朝鲜、胶东半岛、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马里亚纳群岛等组成。
从范围上讲,比历史上日军拟定的“绝对防御圈”要稍小一些。不过考虑到b24的续航能力远远比不上b29,这个防御规模也算过得去。
既然是绝对防御,日军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南千岛群岛的。为了确保本土安全,日本陆海两军都是倾巢出动。
像山本五十六这回就把手头上能征集的航空母舰全部调了过来,不过日军的正规航母在阿留申海战中几乎被一扫而空,剩下的大部分航母都是用民船改造的,航速上远远跟不上,因此首先与美军接战的还是日本陆军航空战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军开始大肆扩充航空兵部队。杜立特中队奇袭东京之后,日军更是疯狂扩充。一口气编了三个航空军。
其中第一航空军保卫日本本土。第二航空军在西伯利亚和中亚上空与苏联军队作战,第三航空军在太平洋与美军交战。此次与美国北太平洋战区交手的就是第一航空军。有趣的是美军当时出动的也是陆基战斗机——p38“闪电”机群。
于是,一场决定世界格局的大海战却由双方的陆军航空队拉开了序幕。这也正好为将来各军种联合作战指明了方向。
“注意,前方出现日本战斗机群!”在近五千米高空。b24轰炸机正在充当预警机。并通过cic信息中心向美军战斗机群发出了警报。
“收到!”战斗机群指挥官迅速下达了指令:“各大队注意。猎火机大赛马上开始。全体都有,拉升到三千米高空!”
“噢呜!”美军飞行员怪叫一声,迅速将飞机拉高。
“发现敌机群!”
“准备战斗。攻击!”
近百架p38“闪电”战斗机迅速向敌机群进行俯冲攻击。日军只能依靠地面雷达和不靠谱的通信设备,待发现敌情时,美军战机已经迎面扑来。
不过日本陆航的“隼”式战斗机有着极为出色的盘旋格斗能力,虽然纸面数据,如爬升率、俯冲速度等方面比不上零战,但实际上它的生存能力要远远强于零式战斗机。加上陆航也有一批老练的飞行员。在挺过第一波打击之后,迅速与美军缠斗起来。
“诸君,奋勇一战!”
“一亿玉碎,誓死效忠天皇!”
……
双方战斗机群进行惨烈厮杀的同时,美军的轰炸机群突然出现。这一次美军没有出动b24轰炸机,而是选择了b17“空中堡垒”轰炸机。
之前美军在堪察加半岛组建航空部队,主要是为了战略轰炸,所以大量装备了b24“解放者”,但是在实际应用中,b24在精确轰炸方面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且b24的发动机容易出故障,也不够皮实。
b17恰恰相反,它在续航能力上虽然远远不如b24,但是皮糙肉厚,非常抗揍,载弹量也大。据说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航的零式战斗机甚至根本就不去截击b17轰炸机,因为飞行员知道,靠零式战斗机的小枪小炮去击落b17,那是隔靴搔痒,一般都是白费力气。日军是依靠不断的进攻,占领b17的基地,逼退b17,来解除b17的威胁。
而且b17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轰炸机精度相对较高。由于机鼻投弹舱内安装了著名的诺顿投弹描准具,能够快速计算出飞机的前进速度和偏航率并为投弹作出修正。特别是新近安装的这种投弹具能够与自动驾驶仪相联,在飞向目标的最后阶段接管飞机控制,避免出现人为误差。
美国新闻甚至宣称可以“把炸弹投入一个泡菜桶中”,所以其精确轰炸也被称之为“泡菜桶轰炸——picklebarrelbombing”。
此次战斗,考虑到日军必须拼死反扑,所以阿诺德上将便将刚补充到堪察加b17轰炸机群派了出来,执行战术轰炸任务。
“得抚岛敌军工事,各中队锁定目标!”
“目标已经锁定!”
“投弹!”
嗖、嗖、嗖……一枚枚将近八吨的重磅航弹不断从天而降,然后在投弹手的精心操控下准备地向目标扑去。由于采用了最先进的云爆弹技术,这种超级炸弹的爆炸当量至少相当于五倍的普通航弹。
轰!剧烈的爆炸声迅速传来。别说日军飞行员。就连美军飞行员都吓了一跳。甚至在空中督战的b24轰炸机都感受到了蘑菇云产生的强大气浪。
“噢,上帝!但愿他们不会将那个可怜的小岛炸到海平面以下!”
日军侦察机在轰炸过后慌忙低空掠过“得抚岛”上空,试图与岛上的守军联系,以便提供援助。可是进行眼帘的只有一片片工事的废墟,无线电也完全联系不上。
“报告!得抚岛遭到了米军新式航弹的轰炸,工事严重受损!”
“纳尼?”专程赶到北海道督战的伏见宫博恭王大吃一惊,慌忙问道:“岛上还有守军在坚持战斗吗?”
“不排除有幸存者,但是仅靠这些残余力量,很难阻挡米畜的抢滩登陆。”
伏见宫博恭王沉声道:“看来帝国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了,绝对不能让米畜在得抚岛登陆。通知第一航空军。马上增派战斗机。务必夺取制空权,将米军战机驱逐出南千岛群岛空域!”
“哈依!”
随后,日本陆航大举增援。当时第一航空军总共有六个飞行战队,每个战队编制较为齐全。各有24架“隼”式或者97式战斗机。以及12架其它各型侦察机、运输机等辅助机种。
虽然在数量上对美军无法构成绝对优势。但美军的基地距离“得抚岛”足有近八百公里,而日军只有五百公里的距离,往返要节省近六百公里。这就大大节省了往返和滞空时间。使得美军不得不暂时返回基地,准备第二拨攻击。
很快,到中午的时候,美军混合舰队主力抵达了距离“得抚岛”约六百公里的位置。这个位置是很有讲究的,因为当时日本的“隼”式战斗机还是初期型号,即便加挂副油箱,最大航程也不过2200公里。
由于日军在北方四岛上的机场均被摧毁,只能从北海道几个较为隐蔽的机场起飞。从日军基地到美军航母编队的距离,刚好处在飞行极限的位置,这样就大大增强了美军舰队的安全。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佬确实被日军的自杀式攻击给吓怕了。
在舰载机部队的掩护下,美军登陆舰队开始朝“得抚岛”始去。惊恐的日军立即开始了疯狂拦截,并且试图向美军舰队发起攻击,但“隼”式战斗机对付p38“闪电”和f6f“地狱猫”本来就有些力不从心,再带上两个外挂油箱就更不是对手了。
接连损失了十几架战斗机之后,日军指挥官感到大事不妙,慌忙率领残余飞机撤回了基地。
“报告,日军机群已被我完全击退!”
“命令特混舰队继续南进,对北海道日军展开压制性攻击!”
“是,长官!”
……
在斯普鲁恩斯上将的指挥下,美军舰队继续南行,足足行进了33个小时,于第三天午夜抵达了“得抚岛”附近海域。其中登陆舰队更是借助雷达,摸黑抵达了“得抚岛”近海,只是水温太低,且敌情不明,未能直接登岛。
11月27日清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