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山人)-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职业呢?”
冢田攻中将尴尬地说:“这,可能是军政部门的疏忽。当然。也不排除那位樱子小姐为了安抚忠勇军人。而自愿报名参加的。”
崇仁亲王微怒道:“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情我一定要管!”又对索库高助说:“索库君,我回石家庄的时候就会派人去找你妹妹樱子,然后送她回去读书!”
索库高助大喜。忙跪在地上给崇仁亲王重重磕了个响头。其他士兵也开始骚动起来。似乎也有事情向崇仁亲王求助。
冢田攻等人脸色大变。正待阻止,一队士兵突然匆匆赶来,头戴宪头字样的头盔。胳膊上还有执勤字样的袖章。
“八嘎!你们这群混蛋,是谁让你们在这里点火的?”宪兵们飞舞着手里棍子,一边喝骂,一边狠狠地抽打士兵,并挑来几桶水试图把那些火堆扑灭。
崇仁亲王大怒,忙喝止道:“混蛋,你们想干什么?”
宪兵们大概没想到这里竟然有一位亲王,不禁呆立当场,慌忙道:“参见殿下!”
崇仁亲王生气地喝斥道:“你们这是在干什么?难道连让士兵们吃上一顿烤肉都不允许吗?”
宪兵分队长忙解释道:“殿下,这一带处在支那军的炮击范围之内,晚上是严禁使用明火的。一旦火光被支那人发现,很可能会招来炮击!”
“纳尼?”军官们都骚动起来,纷纷嚷道:“见鬼,你们怎么不早说!”
“快,赶紧护送殿下和将军阁下离开!”
“还愣着做什么,快把火堆灭掉,想被支那人的炮火撕成碎片吗?”
扑,一连十几桶水浇了下来,火堆顿时被扑来,只散发着呛人的烟味和四处分散的柴灰。士兵们呆呆地看了看那些“水生火热”的烤肉,突然怪叫一声扑了上去,又开始新一轮争夺……
……
次日一早,冢田攻中将就匆匆率观察团离开,甚至连早饭都没吃,每人只吃了一些从日本国内带来的奶酪。对于这个鬼地方,大家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将军阁下!”骑在马上,崇仁亲王沮丧地说:“平安县的战事真的要失败了吗?”
冢田攻中将安慰道:“不能说是失败,只是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罢了。”
毛利副官也凑趣地说道:“将军阁下说的对。事实上我们也给了支那人沉重地打击,我听说仅在冀中就摧毁了一千多个支那人的村庄。他们的损失要比我们大得多。”
崇仁亲王点了点头,脸色略微好转。
“咦!”一名骑兵用鼻子使劲嗅了嗅,疑惑道:“空气中似乎有一股奇怪的味道,你们闻到了没有?”
“索多斯内,好像是橡胶被烤糊的味道!”
“不好,准备战斗!”
……
骑兵们慌忙将马枪拿在手里,并上了膛。就连崇仁亲王和冢田攻中将也拔出了手枪。他们分成几个部分,小心翼翼地向前推进。
“天啦,你们快看!”
出现在大家视野内的是一百多辆汽车,准确点儿说,是一百多辆汽车的残骸。可能是战斗刚刚结束不久,这些汽车上燃着雄雄大火,像是一个个火炬一样。
“殿下,不要靠得太近,这些汽车还有可能发生爆炸!”
轰!话音刚落,就有一辆汽车爆炸了,可能是车上装有不少燃油,竟然把半个车身都掀到半空去了。战马们都吓得人立起来。
毛利副官吸了吸鼻子,悄声对冢田攻中将道:“阁下,我好像闻到一股面包被烤糊的味道,这些车上装的很可能是粮食!”
冢田攻中将脸色铁青,轻轻点了点头,又悄声道:“不要公开,把消息偷偷发给山下奉文。这很可能是他们筹备的军粮。”
“哈依!”
砰、砰、砰!公路两边突然响起了一阵枪声。而且打得极准,几名骑兵应声落马。毛利副官吓了一跳,忙喊道:“敌袭,快下马组织防御!”
冢田攻中将断然道:“不能下马,否则敌人会越打越多。快从旁边的田里冲出去,到了元氏县就安全了。”
骑兵们纷纷抽出马鞭,拼命地抽打。两边田野里顿时骚动起来,不时传来阵阵呼喊声,让冢田攻他们听了心惊肉跳。随着枪声响起,不断有殿后的士兵落马。
“鬼子要逃。快追!”
“别让鬼子跑了!”
“缴获战马一匹。记大功一次!”
……
这些军官中有不少人听得懂中国话,顿时吓得屁股尿流,恨不得爷娘多生了几条腿。不过到底骑兵是骑兵,速度极快。两边的步兵还没来得及合围就让他们跑掉了。没多过久。一大群身穿灰色军装的步兵涌了出来。欢欢喜喜地牵走了十几匹无主的战马。这可是上好的东洋战马,战士们心满意足地就回去了,也没继续追赶。直到后来才晓得放跑了一堆大鱼。让大伙儿把肠子都悔青了。
惊惶未定的观察团好不容易才逃到元氏县城。第14师团不敢怠慢,又忙派了一个步兵大队护送他们去石家庄。一直看到石家庄黑糊糊、破损严重的城墙(郑胡子和八路军几次攻打留下的痕迹),大家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华北的局势竟然恶化到这种地步!”崇仁亲王嘟囔了一句,想起那个可怜的樱子,又派人去寻找。
结果没过多久手下就回来了,还带来了那个慰安所的老板。
“你带他来干什么,那名叫樱子的女孩呢?”
“殿下,吉臣所长说那名叫索库樱子的女孩已经死了。”
“纳尼?”崇仁亲王惊讶地问道:“她只不过是当慰安妇,怎么会死呢?”
那个所长忙深深鞠了一躬,答道:“报告亲王殿下,樱子她不小心怀了孕,然后小产,大出血就去世了。”说着恭敬地递上一个小纸袋,并解释说:“这里面是她的档案,请殿下过目。”
崇仁亲王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了樱子的出生年月,就读学校,应征时间等等,其中应征原因是在散布反战言论。
“怎么办?殿下!”
崇仁亲王说:“把这份档案复印一份,带给那位士兵吧!” 想了一下,又道:“再给他们家寄一百日元的抚恤!”
“哈依!”
……
深县,二战区临时指挥部。周参谋长兴冲冲地闯了进来,报告道:“总座,刚刚得到消息,平安县外围的日军已经在开始撤离了。”
郑卫国微笑道:“通知胡翼煊,别让鬼子撤得太轻松,就算要走也得割下几块肉来。我猜是粮食不够用了!”
程政委笑道:“多半是这样,刚才第386旅还发来战情通报,说是在石南公路上歼灭了日军一支运粮队,炸毁汽车一百多辆,歼敌八百余人!”
郑卫国忙问道:“粮食呢?有没有拉回来?”
程政委摇头说:“粮食太多不好运,又怕日军援兵赶到,就一把火全烧了!”
郑卫国惋惜地说:“唉,太可惜了,太可惜了!传令下去,以后各部队缴获到粮食,一定要想办法运回根据地。”
周参谋长疑惑道:“总座,我们现在不缺粮啊!眼下正是秋收,有的是粮食。”
程政委也笑道:“是啊,粮食的事情司令员就不要操心了。自打39年春,各根据地在司令员的建议下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来,已经办了上百个农场和牧场。像陕北的粮食不仅能供应陕北、山西和绥远,每年还能向关中卖一批呢!”
郑卫国摆手说:“现在的粮食是够了,明年呢?老程,等下你帮我起草一份电文给延安,请他们务必存够两年的粮食,千万不要随意动用。”
程政委犹豫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说:“可是?”
郑卫国奇道:“可是什么?”
程政委解释说:“苏德战争现在正到了关键时刻,苏联的情况非常不好。有些同志听说苏联老大哥急缺军粮,所以要求给他们捐献一批。”
“啥?”周参谋长忙道:“就算苏联帮过咱儿的忙,那也不能白给啊!咱们自己还缺粮呢!”
蔡文治处长连连点头,说:“是啊,他们给咱们的军火也是收了钱的。依我看,如果他们要是真需要粮食的话,咱们倒是可以用粮食跟他们换军火!”
郑卫国又摆了摆手,断然道:“要换也不是今年,起码等我们把明年挺过去再说。”
“明年?”众人面面相觑,都好奇问道。
郑卫国点头说:“嗯,根据我们的气象专家研究,明天华北地区将有大旱,到时候肯定会出现大面积农田歉收。”
众人一听,不禁脸色大变。在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农业国家,自然灾害对于社会的破坏可是非常恐怖的。大涝之后有大旱,大旱之后大瘟,一连串的灾害足以摧毁整个社会基础,造成赤地千里,易子而食的惨剧。
正说着,情报处长张占元突然匆匆赶了过来,一脸兴奋地说:“总座,参座,程副司令,我们发现一起重大情报!”
郑卫国奇道:“什么东西?”
张处长递上一叠照片,解释说:“我们的侦察人员发现一支行迹十分可疑的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里面的军官却很多,领头的还是一个中将。”
众人吃了一惊,忙问道:“在哪里看到的?”
“去平安县的路上。”
“平安县?那是山区啊,骑兵去那里干什么?”郑卫国疑惑地打开照片看了看,一个貌似张少帅的日军青年大尉从眼前一闪而过。
“这支部队确实有古怪,通过特战旅马上集合!”
“是!”
ps: 非常感谢飘渺vs坏蛋的打赏和☆blisssang☆所投的月票,还有大家的推荐和订阅,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七十一章 天价情报
咣当!一扇铁门被推开了,两名身材魁梧的士兵押着一位个头矮小的青年走了进来,然后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将他摁到一张椅子上。矮个青年慌乱地抬了抬头,见只前面摆着一张办公桌。桌子后面坐着两名中年人,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才对视不到一秒钟,青年就慌忙低下头去,不敢再看。
“姓名?”
“我,我们日本皇族没有姓。”
“没有姓?你蒙谁呢,老实交待!”
“这个是真没有……”
“没有?那总得有个称呼吧!”
“三笠宫崇仁。”
“哼,这还差不多。认识这墙上的字吗?”
“认,认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认识就好!老实告诉你,配合审问是你的唯一出路。”
“哈依!”
“职务?”
“观察团大尉参谋。”
“嗯,交待一下你的反人类罪行吧,我警告你,不要试图隐瞒,每一个作案细节都必须如实交待。”
“纳尼?反人类!”崇仁亲王紧张地说:“不,不,我才刚到中国,我没有伤害过中国人。”
砰!审讯员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噌的一下站起来,戟指怒目地喝斥道:“好你个顽固分子,这么说你是要与中国人民对抗到底了!”
另一名审讯员也跳起来喝道:“你要认清现实,不要逼我们上手段!”
……
郑卫国和程政委站在审讯室窗外看了看。相视一笑便离开了。郑卫国有些好奇地问道:“老程,那两名审讯员是从哪个部门调过来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程政委嘿嘿一笑,尴尬地说:“他们其实早就调到冀中来工作了,只是因为在肃清托派的运动中犯了错误,一直在接受劳动改造。”
“哦,是他们啊!”郑卫国失笑道。原来这些人都是红军时期的老特派员,专门搞肃反工作的,整起人来特别有一套。因为郑胡子的关系,这样的人在冀中特别不受待见。一直在下放劳动。但近段时间抓到的日军俘虏越来越多。实在是审不过来。程政委没有办法,只好从下面抽调一批表现较好的干部接替审讯工作。
“对,就是他们!”程政委笑道:“这些人在审讯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所以我打算让他们审理有关日军暴行的案件。不让一个恶人漏网!”
郑卫国点头道:“嗯。好!这就叫以毒攻毒。不过那个三笠宫崇仁别整死了。留着他还有用。”
程政委忙保证道:“请司令员放心!”又好奇地问道:“司令员打算怎么对待这个日本亲王?”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近段时间俘虏和投诚的日军是越来越多,我打算组建一支由日本人组成的反战救**。如果那个崇仁识相的话。我想让他来担任这支部队的司令。”
程政委笑道:“这敢情好!天皇的亲弟弟都反对战争了,必定对日军士兵的心理造成极大地冲击。不过这件事情非同一般,最好先请示一下延安。”
郑卫国点头道:“嗯,这是当然。我打算先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思路,然后再向延安汇报。”
程政委赞许道:“还是司令员想得周到。”
两人边说边往外走,很快到司令部院内,恰好撞见周参谋长和蔡文治处长,还有熊泰宇处长正在商议什么。张文白副总司令现在兼任冀中军校校长,郑卫国就把熊泰宇从军校里调了出来,安排在秘书处处任处长,以协助他处理二战区的公务。
周参谋长抬头一看,欢喜道:“哎,总座,老程,你们来的正好!我正打算去找你们呢!”
程政委打趣道:“又有什么好事儿啊?”
周参谋长解释说:“是这样,我们打算派几支小部队去敌占区活活动动,搞几块游击根据地,或者秘密联络点,为以后反攻做好准备。”
郑卫国点头道:“这个当然可以,不过暂时不要过度刺激日军。像冀东、察哈尔、热河一带要以秘密联络点为主,武工队为辅,不要急于行事。咱们这一劫虽然扛过去了,但是树大招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还是恢复和发展。”
几人闻言都点了点头。
郑卫国又问道:“冀中内外的敌情如何?”
蔡文治处长忙答道:“报告总座,眼下各军分区正在积极反攻,收复失地,不过日军还是死守平汉、平大、津浦、平津、保沧、德石这六条交通干线。”
程政委叹了一口气,说:“这是给我们套了六道锁链啊!”
郑卫国冷笑道:“哼,我倒不这么看!这六条交通干线,与其说是套住了我们,还不如说是把日军自己给套住了。”
周参谋长赞同道:“总座说的不错,眼下这六条线上也就平津之间有铁路,其它几条线全靠汽车在硬撑着,每天的给养和损耗都大得惊人。我倒要看看小鬼子能撑多久。”
熊泰宇处长忙插嘴道:“这么说的话,那几条线暂时还不能动?”
“哎,那倒不是!”郑卫国摆摆手,解释说:“给鬼子放放血还是有必要的,缴获不算什么,关键是锻炼队伍。跟日军相比,我们最主要的差距还是兵员和军官的军事素养上。”
熊处长笑道:“归根结底,都是人的问题嘛!不过缴获也不少,这段时间129师和晋察冀的八路军不断出击,还真捞着了不少日式装备。因为六五口径的武器太多,八路军总部已经在考虑把制式步枪统一更换成三八大盖了。”
众人一听,都不禁呵呵笑了起来。历史上八路军改为六五口径还是在四五年之后。现在看来这个时间要大大提前了。
程政委笑道:“怪不得八路军总部提议携手打通冀西-冀南-冀中-冀东的交通线,原来在暗中竟然捡了这么多便宜。”
熊处长点头道:“近段时间,八路军各根据地的形势都在逐渐好转,但各交通线都还是在日军的掌控之中,给我们各根据地之间的物资交流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如果能够重新打通,对我们也有莫大的好处,起码经济能够早日复苏。”
在这个时空里,郑卫国能以冀中一隅之地养活数十万大军,除了冀中本身确实富庶以外,商业和金融也是关键所在。商业嘛。最重要的就是流通。金融的要求更高,所以这次战役对冀中的经济损害也很大。
以往还可以通过制造假“联银券”和假日元来维持收支平衡,但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在发现市面上流通着大量假钞之后。立即着手印发新版货币。为了防止再次出现假钞泛滥的情况。他们在印钞的纸里面加入一种日本本土出产的植物——三桠皮。这种植物又称为结香。掺入这种材料后,纸张颜色偏黄、厚实挺括、水印清晰,而且还有一股特殊的味道。
郑卫国已经过东北民众救国会和地下党等关系。四处打探这种植物,但目前得到的消息很令人失望——起码华北是找不到的。
周参谋长见郑卫国没有发话,问道:“总座是怎么看的?”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可以先开辟几条临时通道,大的反攻暂时不要搞,还得等!”
程政委疑惑道:“还是等日本人在太平洋动手?”
郑卫国点头道:“嗯,算算日子也该是时候了。”
周参谋长赞同道:“那就再等等。”
……
延安,太祖拿着电报笑道:“好嘛,冀中这一仗算是扛下来了。”
朱老总也笑道:“是啊,真是没想到啊!日军调集那么多部队竟然打不下小小的一个平安县。不过跟山地独立师相比,我们八路军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这次反扫荡,几大根据地的损失都不小啊!”
太祖深深吸了一口烟,感慨地说:“这里面确实有很多东西值得八路军去学习。等下回电跟老彭他们说一下,部队不要盲目发展,一定搞出几支拳头部队来。要像冀中的主力部队那样,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刘副主席笑道:“主席,这么说,您是同意郑胡子精兵简政的建议了?”
太祖点了点头,沉吟道:“嗯,早就应该搞了!事实证明,冀中模式才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保证。”
坐在一旁的任主任也跟着点了点头,又问道:“那粮食问题呢?郑胡子是坚决反对向苏联捐助,并建议由我们陕甘宁边区政府出面,统一收购农民手中多余的粮食,然后建立应急粮库。”
太祖也有些拿不定把握,反问道:“那你们的意见呢?”
刘副主席想了一下,说:“我也不赞成向苏联捐助。咱们国内现在也是严重缺粮,而且还要用粮食偿还从苏联购买武器的款项。咱们在这个时候向苏联搞什么捐助,国民政府和民众肯定会有意见,甚至会质疑我们的立场。国民政府甚至有可能以我们粮食有富裕为借口停掉我们的经费。”
朱老总笑道:“还是古人说的好,财不露白,就是这么个道理。”
刘副主席笑道:“这样的话,咱们就赶紧把应急粮库建起来吧!”
任主任有些担心地问道:“万一党内有人反对怎么办?”
太祖大手一挥,说:“不去管他!谁要捐粮,让他们自己背到绥远去。” 众人一听,都哈哈笑了起来。
朱老总指着电报说:“那这个三笠宫崇仁亲王怎么办?”
太祖开玩笑说:“唔,这可是宝贝啊!不光是我们和日本人想要,委员长也想要。你们觉得郑胡子提出的建立日本民众反战救**的想法如何?有没有可行性啊?”
朱老总想了一下,说:“日军士兵都是几代人接受效忠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想要改造恐怕不太容易。不过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再难也要搞。哪怕这个救**只有一个人,对日军的心理也是一个沉重打击。”
太祖赞许地说:“老总说的对啊!这件事情我们中央要大力支持。弼时,散会后你亲自去反战同盟安排一下,帮他们把这个架子先搭起来!”
刘副主席忙道:“可是日本人正在满世界找人跟我们谈判,表示只要能够释放这个什么亲王,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任主任笑道:“那就谈嘛,看是组建救**的好处大,还是日本人交的赎金好处大。价高者得嘛,咱们不吃亏就行!”
刘副主席想了一下,说:“那也不能就这么送回去。必要的思想改造还是要的吧?”
众人又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
电报很快发回到冀中。郑卫国一看。发现自己的绝大部分建议都被采纳,不禁大喜。照这样发展下去,此消彼长,敌强我弱的形势必将发生根本性地变化。
程政委指了指电报后面。问道:“司令员。延安既然同意我们组建反战救**。为何又要我们跟日军谈判?”
郑卫国笑道:“想卖个好价钱呗!”
周参谋长呵呵一笑,说:“我估计日本人这回会不计代价地来营救这个崇仁亲王。这样的话,咱们还真得跟日本人好好谈谈!”
程政委疑惑道:“有什么好谈的?”
周参谋长解释道:“要谈的地方多着呢!首先是释放中**队被俘官兵。前几个月**各部都有不少官兵被俘,有些遇害,还有些被日本人抓去做苦力。如果能换一部分回来,自然是再好不过。”
众人一听,都连连点头。
周参谋长又道:“这第二个方面,咱们现在不是物资紧缺吗?我看也可以争取一下!”
程政委有些兴奋地问道:“那能不能换上一批武器啊?”
众人一听,都是摇头,感觉不太可能。
郑卫国摆手道:“不管能换到什么,谈一谈总是可以的。第一是被俘人员,最好能够先调查一下,看到底有多少人被日军俘虏。交换时,以女战士优先。再就是物资,军火的可能性恐怕不大,但是其它的民用物资,特别是我们根据地紧缺的电池、化工原料,尽量多弄一些。”
程政委点头道:“那好,我就按司令员这个指示去安排。”
……
很快,双方就在津南的一个破庙里接上头了。可能是日本方面太着急了吧,谈判出奇地顺利。经过一番交涉之后,日本方面同意释放大约一千名**(包括八路军)俘虏,其中有五十多名晋察冀军区国际医科学校(即历史上的白求恩学校)的女学生。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这几个月的反扫荡作战被俘的。
此外日军还“赠送”了一大批军火和其它物资。真的是一大批,其中有日军此次缴获的三千多枝步机枪。还有一批日式武器,不过没有火炮。
因为日本给的东西确实不少,郑卫国没理由拒绝,只好放弃让崇仁亲王当救**司令的打算,将他放了回去。不过救**还是如期成立了,司令官就是索库高助。他得知妹妹樱子的死讯后终于选择跟日本决裂,带着两名老乡杀死了带队军官投诚。
然而,让日本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个三笠宫崇仁亲王还真被“洗脑”了。回去之后就对中国派遣军的高级军官们做了《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事变的内心反省》的演讲(注:历史上他就干过这事儿)。他在这个讲话中列举日本自甲午战争以后侵略中国的事实,揭露日本军人的残暴行为,说日本对中国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样的话中**民又怎么会不反抗?
文中还特别指出华北的**(指郑胡子的部队和八路军)“男女关系极为严肃,强奸等于绝无仅有;对民众的军纪也特别严明,决非日本军队所能企及”,在这种情况下,华北反抗势力若不“猖獗”,那将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中的第一大奇迹了吧!
他最后总结道:“在我看来,这样的日本军队,是无法与中**队对阵的!”
此话一出,顿时在日军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差点儿把一些顽固侵华派,比如冈村宁次等人气出血来。不过身为裕仁天皇的亲弟弟,那些将领们也不敢动他,只好将他送回国内。
回国之后,崇仁还是不安份(别忘了,他的老师是豺狼参谋辻政信),又秘密跟“和平派”勾结,准备干掉首相东条英机,然后自己来组阁。虽然最后没搞成,但也吓了东条和裕仁一身白毛汗。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还是接着说华北的战事。随着“珍珠港”事件的日益临近,日本国内逐渐减少了对华北方面军的补给。用东条英机的话讲,再也不想用有限的资源去填华北的无底洞了。这对冈村宁次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补给困难的日军不得不放弃了一些新占领的地盘,从各根据地腹地退了出来。
不过郑卫国和八路军也没有趁势反攻,八路军是元气大伤,得先喘一阵,郑胡子则是想等等看。等“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再动手。这个事情要是一出,日美之间就再没有了转寰的余地。
值的一提的是,郑胡子的“老朋友”,帮他在美国卖青霉素的卡尔逊再次来到了中国。在他的帮助下,驻守北平和天津的美军(两地分别有美国陆军一个团和海军陆战队一个营)在撤离中国之前,悄悄把武器“遗失”在中国。虽然装备不算多,却很有政治意义——这是郑胡子接收到的第一笔美援。
郑胡子也是投桃报李,将日军即将发动“珍珠港事件”的情报告诉了卡尔逊,并通过他的身份及时反馈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案前。
有很多资料里面信誓旦旦地称罗斯福早就知道日本要轰炸珍珠港了,为了压制国内的“孤立主义”才故意装作不知道。其实这个猜测完全不靠谱。如果是这样的话,罗斯福完全可以在珍珠港设伏,一举打垮日本联合舰队,然后照样可以名证言顺的参战。因为重要的不是损失有多大,而是日本对美国动手了。从建国以来,美国人还没有被揍不还手的先例,仅此一点就足以压制“孤立主义”了。
还有的资料说罗斯福提前把航空母舰调走了,以减小损失。这也是胡扯,当时各国还是以战列舰为主力舰的,航母的地位尚未确定。而且战列舰比航母可难造多了,价格也贵得多,必要时还可以改成航母。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珍珠港内存有450万吨重油。历史上日军轰炸时给漏了,要是没漏,那就没有珍珠港了。美军只能后撤到3500公里外加利福尼亚的圣迭戈去防守,整个太平洋都将被日军控制。罗斯福怎么敢冒这么大的险?
郑胡子认为,罗斯福很可能接到过这种情报,甚至不只一次,但是情报来源不可靠,没有采信。因此,他决定把这个消息透露给美国佬,好让小鬼子栽一大跟头。为了让罗斯福确信此事,他甚至把青霉素的专利和一年的收益压了上去,要是鬼子没去,这笔钱算是补贴美国佬调动部队的军费。
时间很快到了1941年12月7日,郑卫国看了看手表,该来的总会来的!
ps: 非常感谢jimh 赠送的魔法蛋糕和野仙所投的月票!
第四百七十二章 珍珠港大战
想要改变二战的结局,无非是两种办法。第一,削弱敌方势力;第二,壮大己方势力,包括盟友。
当然,具体操作时往往比这儿要复杂得多。就拿太平洋战场来说,由于美国人的“先欧后亚”政策,使得太平洋战场上得到的物资只有美国总调拨物资的十分之三,另外七成都被罗斯福调欧洲战场上去了。而且这个太平洋战场不光包括亚洲,还有太平洋舰队、大洋洲的份额。亚洲也不仅仅是中国,还有东南亚、南亚。就算是中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