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校花凶猛-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预存2年送手机,看上去最少花720港币就拿到了799港币的手机,亏损了79港币,实际上预存2年的这些客户消费更高,更稳定,一般算是中产阶层才这么精打细算拿免费。
这样一来他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就不会考虑太多,一分钟2毛港币的电话,每个月多打100分钟才20港币,对于中产来说真算不了什么就打这么多电话了。
所以电盈的这个计划其实是经过了精心测算后的,就跟卖保险精算一样,只有卖得精的,哪有什么买得精的。
电盈的东南亚网络已经建立起来了,有用户打电话还是没有用户电话成本都差不多,所以这个话费看似送成了手机,实则是把网络的空闲带宽盘活利用起来,变成了发展客户的一个神兵利器。
这样一个条件是最大的竞争对手狮城电信并不具备的,毕竟他们的客户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网络的容量也达到了一定饱和度。
如果再不惜成本来抢新用户。且不说老用户们有意见,新用户进来对于网络也有扩容压力的,这是会产生新的费用。
这一波推广打得狮城电信毫无还手之力,让电盈的新客户以肉眼可见的膨胀速度,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
现在高达3000万容量的网络,面对这一波增长毫无压力,加上2010年开始亚洲经济情况进一步好转,东南亚这边的日子也好过起来,大家手里有花的,所以手机客户也越来越多。
中低端客户不在乎网络速度的快慢,反正他们的GPRS速度想快也快不了多少。
但是高端客户就很明显,theONE网络的新一代WCDMA技术上网速度会快很多,尤其是用HTCG1手机的人,明显要比使用CDMA2000网络的人快出一倍以上。
所以,尽管电盈在高端客户方面没有开展大规模推广了,但是购买HTCG1入网的客户还是络绎不绝。
在这些高端客户看来,价格不是问题,网络一定要最好,速度最快。
这种“自来水”一样自然产生出来的高端客户粉丝,几乎每个月都有将近四五十万之多,让电盈的业务部门都有些始料不及。
使得HTCG1的库存差点都没有跟上。
幸亏柳若依同HTC关系到位,这边库存一告警,HTC那边立刻调整发货优先级,优先满足电盈的需求。
这才让电盈在东南亚的高端手机不至于断货。
等到moto,SS公司的Android智能机出来,市场上可选的余地就更大了,这样让电盈的HTCG1定制机销售受到了一定影响,毕竟机型一多,价格上就形成了不同的梯度。
3000港币左右开始出现了多款机型。
好在HTC早有所料,布局中档的HTCG1lite拿出来后大放异彩,在2000元到3000元这个档次简直是无人能敌。
尽管从规格上来说这款机型不够强大,但是能够匹配电盈现在的网络,上网很快,这就杀死了很多不支持新HSPA标准的手机。
而随着规模的扩大,HTC的采购成本也开始大幅度下降,在高端这个层次,HTC的高通旗舰机芯片型号是当前首屈一指的,所以它到手的价格至少比竞争对手低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以上。
主要是看友商在高通的订货情况,一次性订货50万片和一次性订货500万片肯定是有不同的价格的。
现在HTC的零部件订货起步至少都是三四百万以上!
主要是电子产品现在的生命周期太短,大家对于HTCG1的销售有点始料未及,从一开始50万订货到现在300万一次性订货,基本上是按照季度的销售来核算的。
这样会损失一些折扣,但是也方便掉头。
毕竟如果一旦滞销,这些芯片就砸在自己手里了。高通是不负责回收回去的,哪怕是你没有开过封都一样!
货物出手概不退换!
这还是柳若依投资的高维移动通信的新款MTK手机没有出来,如果这款新定制机出来,价格还得下浮不少,未来低端客户竞争,柳若依基本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现在的电盈东南亚网络,已经开始启动第三期扩容估算,未来是直接翻一番扩容到6000万用户,还是稳妥一些扩容到4000万或者5000万用户?
这个问题电盈内部就开始有了争议。
因为东南亚的市场不是无限的。
狮城电信苦心经营了那么久,也就是几千万用户,他全亚洲用户加起来才过了一亿的规模,印度和孟加拉这些地方都涉及了。
现在电盈已经拿下了一千多万用户不错,但是是不是已经把市场潜力压榨干净了?
这个问题就值得大家探讨了。
毕竟6亿多人口的东南亚,穷人还是不少,究竟有多少人用得起手机?
是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还是百分之四十?
这个比例就算是严谨的市场调查机构,得出来的结论也是各不相同。
倒是柳若依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也非常信赖现在的3G网络未来升级到4G可重用的还是不少,因此不怕在3G上做出较大投资。
所以柳若依支持了5000万的扩容计划。
既不是激进到直接翻番,也不是保守到小规模扩容突进,这样的计划可以预留出一年以上的发展时间出来。
以目前的发展速度,足以让电盈有时间启动新一轮扩容工作了。
东南亚扩容5000万,香江本地扩容到500万,加上宝岛那边扩容到800万,电盈的网络用户容量加起来就到了6000多万的规模。
对于一个区域性电信运营商,电盈这个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了。
而接下来电盈的发展就是沿着缅甸,孟加拉、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个人口密集区域去。
虽然在这些国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这些地方的人口之密集,足以让电盈圈到另外几千万客户。
当然高端客户就不要想太多了。
这里可是挤进去了好多家的电信运营商,相比在东南亚的竞争情况更加复杂。
电盈现在都还只是的进行业务的推演,还没有下决心进入这些市场。
不过按照柳若依的计划,这些市场是迟早一天都要去突破的。
这可是十多亿人口的一个庞大市场,除了内地,现在全球就这块最有发展潜力。
未来他们的经济提升,一样会创造很多机会。
只不过这个市场的确相当特殊,使得柳若依都有点举棋不定。
拿着业务部门的A计划和B计划反复权衡。
柳若依都没有拿定最后的主意。
按照A计划的策划,基本上就是东南亚套路的重新上演,自己在这些地方建立3G网络,然后自己发展用户,成为市场上一个新来的人。
但是柳若依知道这些地方的市场可不是东南亚这边相对来说更加规范,至少大家遵循的是相对商业化竞争的规则。
但是在未来去的这些地方,可不仅仅是商业竞争,未来还涉及到很多跟商业没有什么关系的盘外因素。
如果解决不好,那就是折戟沉沙的悲剧。
想到这里,柳若依又忍不住拿起B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就是找一家当地的运营商进行合作,联合一起大市场,电盈作为一个投资商的身份出现在这个运营商里面。
电盈的投资,可以支持合作伙伴在市场上进行扩张和发展,同时电盈也提供自己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发展用户方法。
同时也负责定制手机的提供。
对于对方而言,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尤其是资金相对紧张的一方,更是希望可以得到这样的合作机会。
但是柳若依选择合作商也不会乱选。多半是选择市场形象好,占的用户规模适中,同时在计划方面大家也比较配合得起来的伙伴。
B计划中,这样的合作伙伴虽然说不是没有,但是也很难找。
这些地区的运营商在商业运行规范上,比起香江的公司来说,那是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而且个人效率指标也非常感人,人均销售额、人均利润核心指标同电盈香江和电盈东南亚相比差得更是都快成为了数量级!
老实说这种企业,柳若依如果同他们合作,还真担心被别人拉下水。
所以对于这块市场的开拓,柳若依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这个投资计划可不小,一旦所选非人,那这钱就真打水漂去了。
对比之下,狮城电信采用的也是B计划的合作方案,他们选择了印度最大的私人电信运营商联手,狮城电信主要为其提供国际长途电话服务。
通过购入对方的股份方式渗透到印度电信运营商市场中。
从目前来看,这个策略还是比较有效果,投入的资金已经开始产生正现金流回来。
经过了长时间的斟酌,柳若依划掉了A计划的方案,而对于B计划,柳若依也没有批准,而是让业务部门重新评估合作对象。
按照柳若依的要求,电盈只会同市场上前三名的合作伙伴合作。
业务部门需要全面评估该市场前三名的运营效率及股权结构,未来发展战略同电盈是否匹配,大家是否可以走到一起来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拿到了这个更详细的比较方案,柳若依才能定下来究竟同谁进行合作。
按照柳若依的计划,合作这是第一步,第二波就是依靠合作熟悉当地市场的操作后,看看是否吃下合作伙伴,或者至少要吃下合作伙伴更多的股份,具有相当分量的业务发展控制权和收益权。
“我们的咨询顾问拿出来了最新的咨询报告,按照他们的建议,印度的这家公司虽然现在位居业界老三,但是有几个优势值得我们注意。”
薇薇安一如既往还是充当最强助理的角色。对于她来说,蓝芯科技都是副业。
“第一,它具有全国性电信全业务运营牌照;第二,它的客户人均月消费最高;第三,它的雇员人均营收和人均利润均是当地业界第一!”
“另外从股权结构上看,该公司以当地豪门家族持有为主,我们的竞争对手狮城电信据说曾经谈过,但是没有得手。”
“有没有说是什么原因。”柳若依蹙眉问道。对手都没有啃下来,那是一个好公司基本上没跑了,但是如果对方坚持不肯合作,好公司也是人家的,说了也白搭。
“报告说明没有说明具体原因,不过根据我估计,多半是双方在估值方面没有达成一致。”薇薇安的真的认真研究过报告,甚至不只是眼前柳若依看到的这一份。
另外对于该国电信运营商相关分析报告都看了不少,对于该国这块的业务已经算有了很大的了解。
柳若依点了点头,如果是价钱的问题,那就好办一些了,虽然说难免会多支付一些出去。
但是柳若依知道这个市场的发展还是非常初期的阶段,未来有的是机会把钱赚回来。
“去同他们谈谈看,我们的底线可以放到近俩年电信公司公开上市股市盈率的上限去谈。”柳若依思索了一会,终于有了最终的决断。
电盈的B计划,由此正式展开了凶猛獠牙!
第521章 争斗订单
随着俩条32nm制程工艺产线的调整和优化完成,龙工厂开始拥有了4条10万片先进制程工艺的产能,张如金终于开始锋芒毕露。
这一次他瞄准了苹果的处理器加工。
“乔布斯先生,我们会用最好的制程工艺支持你们的A5研发和流片,我相信SS公司不会开放他们最新的32nm制程工艺给A5,他们需要这个宝贵的制程工艺来支撑他们的高端内存生产。”
张如金早就看准了竞争对手的软肋。
“而且,最重要的是,乔布斯先生,你不觉得SS公司的产品同贵公司有着极强的同质性吗?这样的竞争对手你们真的放心将自己的命门交给他们来控制?
而我们龙工厂不一样,我们永远不进入到产品领域,专注于为客户代工生产,每一个客户我们都会有极其严谨的保密要求和产能承诺保障。”
前面铺垫了那么久,张如金终于放出自己的大招。
乔布斯叼着烟斗,静静地听完张如金的话。
“听说你们量产了一批新的SPARCT2?”乔布斯突然问了一个看似无关的问题。“现在告诉我,你们的良率达到了多少?”
这些数据对于外界来说,应该是极为机密的商业秘密。
不过张如金知道乔布斯的用意,这是在担忧龙工厂是真正实力。
“我们一共开机生产了三个批次,从第一个批次的百分之二十五开始,到第三个批次我们的良率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七,如果有第四批次量产的计划,相信我们的良率不会低于百分之七十五!”
张如金胸有成竹地说道。
作为一条初始出手就是顶级挑战的大单,龙工厂最终能够干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良率已经很不容易了。
乔布斯果然眉毛一动,对龙工厂开始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从商业上来说,能够做到百分之七十五的良率,那就已经有了很好的商业量产前景了,起码按照这个良率,SPARCT2这种处理器就算是500美元的价格,龙工厂也有很好的利润。
当然得益于那一批SPARCT2超额的定价,龙工厂在那一个大单上赚钱不少,因为绝大部分产能都是最后一批来实现的。
如果真是按照百分之二十多的良率生产,龙工厂能够勉强保本都够呛。
但是有了梁吉松这种技术狂人,怎么可以忍受如此低的良率量产?
所以这个单的数量虽然不多,龙工厂还是按照计划分了三个批次进行生产,中间停下来自然就是为了调整优化产线的性能,一次比一次暴增的良率,如果不是内地客户催着要货,梁吉松还可以再优化一个版本达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才大规模量产。
“我们导入代工厂的前导试产和流片都不会付钱的,张,我想你应该清楚这一点,另外,我们的加工费也不可能因为你们是32nm制程工艺就比SS公司的代工价格更高。”
乔布斯当然不希望被代工厂独家垄断,尤其是现在的水果机产销量大增,未来在芯片代工这一块将会是公司的一件大事。
事实上,TMS已经找上门来,同张如金一样要求承接他们的业务,乔布斯已经答应他们试流的机会。
条件同刚刚乔布斯说给张如金的一模一样。
“没问题。”张如金当然清楚客大欺店的道理,如果是小客户,要导入32nm制程工艺,即便是交数百万元的试流费用张如金都未必答应,毕竟这个可是龙工厂核心宝贝,耽误一条都是很大的损失。
对于没有看到大规模订单的生意,张如金是肯定不会承接下来浪费时间的。
“那好,祝我们合作愉快。”乔布斯伸出手,同张如金紧紧地握在一起。
乔布斯叼着烟斗笑了。
货比三家才是好买卖。
这个张,同上次来的那个张都是不错的好人。
嗯,如果他们都试流没问题,或许可以考虑轮流量产A5的事情了。
能够带着大苹果在赚钱的大路上狂飙猛进,乔布斯考虑的东西,当然不只是站在巨大的舞台上,为自己的产品强势代言!
代工业界没有多少大单是秘密,大客户大家都盯得非常紧。
SS公司也好,TMS也罢,大家对于这个客户的争斗早就在意料之中。事实上对于TMS的显卡处理器订单,SS公司也没少动脑筋。
奈何在这一块上,TMS严防死守,对于客户完全是帝王般的待遇,何况现在TMS的产线已经按照厂家进行了深度调优,无论是产能、良率还是价格上,SS公司其实很难同TMS再进行争夺。
要拿下这个订单,首先价格必然会下调才有可能让客户松口,代工费用降低,初期的良率方面肯定是不如竞争对手,这样初期导入基本上还是亏损状态,一直要等到良率赶上了TMS后才有可能赚钱。
可是等待赶上的这个时间有多长,是一个季度还是俩个季度?SS公司其实没有多大的把握,何况他的核心利益并不在代工上面。
他的最先进的产线还要保障自己的存储器业务具有优势。
现在的奇梦达太凶猛了。
不但有着巨大的普通存储芯片生产的产能,还有龙工厂的4条先进制程工艺的产能储备,一旦在高端生产上交火,龙工厂加上萨克森工厂,SS公司的压力就太大了,他只能把海力士拉在一起才能对抗。
同样,张如金可以动苹果处理器A5这块眼看有落入SS公司的肥肉,却不能去动TMS在显示卡处理器方面的大蛋糕,也是同SS公司有着同样的理由。
存储器决战还没有一分高下,如果说一旦双方要在高端交火,龙工厂势必会卷入进去进行残酷的价格大战,必须保留一部分高级制程来作为后盾,届时必须开足马力输出源源不断的价格战弹药。
关键时刻向市场输出足量的高阶存储颗粒,如最新规格的4Gbit内存颗粒,将竞争对手的利基市场变成红海,看谁能够熬住市场的寒冬,换句话说就是比谁资金更加雄厚,可以在流血战争中忍到将对手熬死!
现在的代工战场上,三分天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然TMS仍然一马当先占据了最好的优势,有着最好的客户,高利润的代工项目。
但是龙工厂在不断蓄力,精进自己的制程工艺,现在32nm制程工艺的量产并没有成为龙工厂的技术进步终点,相反这个才是刚刚起步。
现在梁吉松在28nm制程工艺的全力研发,和22nm制程工艺的预研同步在进行中,而且28nm制程工艺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极可能可以进行28nm制程工艺第一次试流。
半导体加工技术狂人梁吉松的到来,当然不是仅仅在现有的产线上调优提升良率这么简单。
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要将新工艺新制程的研发大梁跳起来。
为此张如金已经付出了至少不下十个的核心高端人才指标四处引进人才。
这些全部都是年薪高达50万美元到150万美元的核心技术骨干,是从全球范围内招募过来的顶级芯片加工设计专家。
全部来自IBM、Intel、AMD、东洋、宝岛业界著名公司,这些芯片设计或者工艺制程的专家为梁吉松增加了不少底气,否则单单就是他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出几颗钉子来。
这些专家来自不同技术路线,思维方式各不一样,正好为梁吉松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思路,这样在推进中遇到问题很少有一筹莫展的时候。
财大气粗的柳若依在硬件环境方面根本不会省钱,张如金提出要求后,直接同意搞了俩套产线的主要顶级设备供他们进行各种试验,要知道这些设备可是动辄以10亿美元起计价,一个工艺产线主要设备如果研发不出来可就是闲置资产,不过现在龙工厂这边根本不怕。
如果缺钱了,柳若依即刻就会继续融资朝里面烧钱。
这种外在条件不缺,内在技术实力不弱的情况下,龙工厂的技术进步保持着快速迭代螺旋上升的趋势。
即便偶尔会停步不前,但是很快梁吉松们就又会解决问题向前小跑一大步。
有了这种研发进展,张如金的底气就非常充足。
32nm制程工艺现在已经是当前代工业界主流顶级配置之一,当然更好的28nm制程工艺竞争对手已经开始小规模量产,从技术代差来说,从45nm制程工艺到28nm制程工艺有着俩代的差异。
不过这样一来,对于内地中鑫国际引进45nm制程工艺就不会有什么限制了。
香江的龙工厂毕竟不适合大规模生产,真正普通级别的半导体产品大规模量产,还是放在内地才有着更好的性价比。
以目前中鑫国际的内地产能来说,已经整合完成的月产40万晶圆存储器产能的梦工厂是核心,加上以前的15万其他130nm到90nm制程工艺产能,以及龙工厂已经形成战斗力的10万高阶制程工艺产能,整体合计年产能已经达到了780万片晶圆加工能力。
虽然说比领头羊的TMS高达1100万片晶圆加工能力还有差距,但是比起原来的业界第二名480万片晶圆加工能力来说已经超出了不少。
突破了32nm制程后,张如金为内地的中鑫国际引进45nm制程工艺月产能设计是起步15万片12寸晶圆产线。
除此之外,在晶圆原材料生产上中鑫国际也开始进行布局。
张如金为内地中鑫国际准备筹建一个大型的12寸晶圆生产厂,一期设计产量是月产30万片,未来二期设计产量将是50万片以上,这个产能使得中鑫国际足以满足自己代工产品大部分的晶圆需求。
在这种关键性的半导体原材料方面,柳若依的原则是一定要有备选方案,宁可费用高一点也不要成为瓶颈。
投入这块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布局,钱不够就启动融资,迄今为止,中鑫国际内地和香江俩个公司先后已经融资超过了400亿美元之多。
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柳若依旗下的投资机构融出,这样使得中鑫国际的股权现在基本上也集中到了柳若依手里。
尽管现在还看不到收回成本的希望,但是从账面上,去年快马加鞭提升的产能已经贡献了将近60亿美元的收入,如果除掉大规模的资本金开支,账面盈利算是已经实现了,当然加上大额资本支出,中鑫国际还是没法实现自主盈利发展。
今年的营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至少要超过80亿美元,虽然离竞争对手预估超百亿美元以上还有些距离,但是这个距离已经开始急剧缩小。
此消彼长下,原本的第二名UMC就日子难过了,在这场代工的超级大赛中,UM已经无力在先进制程方面进行大规模备战。
以他们现在的480万片晶圆年加工能力,绝大部分都是65nm制程工艺以上的,现在建设一条45nm制程产线都限定到5万片月产能上,实在是资本金吃紧,他们融资可就没有柳若依这么好拿到钱了。
原本千年老二变成第三,业界地位的下降更是在投资人眼里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如果不是受岛内政策的限制,张如金都要铁心将联电收拢过来,以UM现在孱弱的股市表现,单单从商业方面来说张如金很轻易就可以收购过来。
现在的UM连中鑫国际一条新的32nm制程工艺产线的价钱都可以买下来。
可惜岛内绝不会让这种打脸的事情发生。UM同存储器代工商这种散兵游勇们不一样,这是岛内同TMS并列的核心企业。
中鑫国际可是挂着中字头的,不管是不是现在股权已经分散到离岸投资公司手里,传说落在了香江那个金融女王手上。
只要这个企业的根基在内地,打着内地的旗号,岛内就绝不会让它收购UM,连TMS几番试探都不行,中鑫国际就更没有这个可能性了。
柳若依就算通过第三方买下来,也不可能同实现同中鑫国际的合并。
所以张如金对于UM也就没有多少留念,直接准备发动产能大战,通过市场方式让UM三振出局,说不定还可以接收到一部分UM的客户。
尽管这些客户可能会大部分便宜了竞争对手。
不过在集中化过程中,中鑫国际也不会手软,毕竟现在大部分产能放到内地,在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这些方面竞争对手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梦工厂那边的土地基本上是白送,连厂房都是当地高新区建设好,3年免房租,5年内房租半价的方式给梦工厂。
新建的15万片晶圆产能的厂房和土地基本上也是这个待遇,尽管离市区有点远,不过承诺一定会开通一条公交路线方便来往。
这个政策可就是竞争对手拍马都赶不上,为了在这个行业突出重围,现在的大好局势内地眼睛又不瞎。
45nm制程工艺的重要性更是毋庸置疑,别的不说,就是去年彻底开源出来SPARCT2,45nm制程工艺虽然比起32nm制程工艺要差一些,但是也比原始设计的65nm制程工艺强了太多。
这颗处理器的效能如何,从内地各大主力计算机研发机构现在暗中大打出手在争抢主导权就清楚了。
江南所和西南所合流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并不是唯一的声音,这里面蕴藏的价值之大,并不是只有李世杰和赵孟国俩个人看得到。
所以真正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量产的神威SPARC服务器在西南和江南打开了市场,但是除此之外的地方市场上步步难行,即便是本土力量薄弱的岭南市场,神威的销售都遇到竞争对手贴身紧逼式待遇,在价格上被针对性封杀中。
神威服务器毕竟还是一个新起之秀,原来的老牌势力对神威看得非常紧。
这让李世杰和赵孟国都有些无可奈何,市场上现在拉不开太大的差异化,毕竟对手也是用SPARC兼容服务器打神威的SPARC服务器,尤其是16路以下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产品,大家都有SPARC开放联盟的技术支撑,完全可以开发出来。
除了32路超级小型机方面还有优势外,这让李世杰和赵孟国现在都无计可施,现在只能将赌注压在了新一代的64路SPARC超级小型机服务器和新一代的SPARCT2PLUS上了。
依靠技术有了新的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产品,他们才可能在这个红海市场大战中脱身而出,高端产品方面形成技术代差优势打击对手,中低端则通过规模形成一定的成本价格优势。
不过现在俩人总算看清楚了未来的路,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
第522章 喷涌而出
然而神威的竞争对手们显然也不是坐以待毙等着失业。
不仅仅是神威的SPARC开放联盟的小伙伴们。
另外一边,MIPS架构的高森半导体发展也不俗。
吴祖华的视频处理芯片率先杀出,经过流片测试的DM…100和DM…200数码芯横空出世,性能秒杀了对标的TI当前主力视频处理芯片型号。
从摄像头到机顶盒、数字电视机,在2010年3月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上,吴祖华的高森半导体一举展出了多款使用自主芯片开发的视频解码样机,现场演示效果惊艳了业界。
借鉴MTK一揽子方案的优点,高森半导体也提供一体化视频开发解决方案,小巧的PCB模组,以及低于竞争对手三分之一的大批量供货价格,更是让询问细节的业界人士越来越多。
颇有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高森半导体,瞬间成为了视频解码市场上的“网红”!
看着极其火爆的咨询队伍,亲自跑展会现场了解一手情况的吴祖华有点感慨万千。
“老蔡,论产品眼光,咱们是一个所的人加起来都比不上柳若依一个人,当初人家让我们做这个的时候,我们内心中有几个人是心甘情愿的?现在看看这个情况,人家是送钱给我们啊!”
吴祖华对自己的副手,如今的高森半导体总经理蔡振武说道。
“谁说不是呢,咱们还是做研发把思维都有些固化僵化了,不抬头看看市场的真正需求,这个计划经济的思维一旦形成套路,就不自觉等靠要,现在这个局面多好,吴总,我觉得最多给我三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