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校花凶猛-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按照柳若依的想法,这个时候无论多贵都不如后面更贵。
    何况现在她根本无需获取贷款,直接将手中的现金资金进行置换,在价格方面更是让业主都没有多少卖高价的底气。
    现在不仅仅国际上是资金流动性灾难时刻,国内很多房地产商也受到相应的影响。
    覆巢之下无完卵,柳若依的做空大获全胜,但是在这一波巨大的危机中,根本没有多少人能够预料到这次的危机来得这么猛烈。
    2008年农历除夕前,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内存大厂奇梦达宣布进入破产程序。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世界。
    柳若依原本准备启程回到内地过年,收到这个消息后,立刻取消了行程,并且让自己的手下尽快形成一个投资收购团队,准备奔赴德国慕尼黑。
    但是,对于这个行业,柳若依虽然一直看好,但是手下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在启程前,专门拜访了张如金。
    “你要收购奇梦达?”张如金显然没有想到柳若依有这种想法。
    “内存这个行业现在产能过剩厉害,DRAM颗粒价格从2。25美金雪崩至0。31美金还没有看到止跌回升的趋势。目前这个颗粒价格几乎已经跌破了材料成本。”
    张如金对于半导体业界果然了如指掌。
    “没关系,现在是低潮期,才有机会让我入手啊,我觉得未来移动互联将会有很大的市场,存储是CPU之外最重要的组件,坦白说,相比代工厂,我更看好存储器的未来。”
    柳若依当然清楚未来移动产业的发展规模远远不是现在所能相比的,现在的手机相比下才刚刚进入智能时代,应用还不多,手机摄像头也差强人意,完全没有让用户找到追求内存更大的迫切需求。
    但是未来十年这一切都会变化,手机将替代现在的电脑。
    “好吧,对于趋势,我可能老了,内存这行已经被高丽人做烂了,其实现在内存的这个局面,同SS公司故意扩张产能有很大关系。宝岛那边内存厂家眼看是抵不住了,好几家都在变卖资产支撑。”
    张如金叹了一口气道。“需要我做什么,Annie你尽管开口。”
    “我需要一个懂行的技术团队支撑我的收购,对对方的技术进行评估和收购保护,避免核心技术被故意排除在外,我需要的就是他们的核心技术。”
    “没问题,我们去年前都还在做内存的加工,金海那边的工厂有懂行的工程师,我让他们组成团队过来配合你。”张如金满口答应。
    “其实内存这一行竞争特别残酷,我们的90nm工艺加工产线曾经介入过512Mbit颗粒代工,但是完全不是70nm工艺的对手,如果收购可能的话,我希望Annie你可以把奇梦达美国工厂的70nm产线设备卖给金海中鑫国际,让我们重新进入这个行业,也能大幅度降低你的生产成本。”
    当然,这种好机会张如金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这可是第二大的内存大厂,对于中鑫国际来说也是一个大客户。
    德国那边的产能就别想了,德国人绝不会放弃萨克森工厂的,柳若依想要收购下来,就必须答应对方这一点。
    唯一的区别在柳若依是否会根据这个限制找当地要求一些好处,比如政府资助。
    “没问题。”柳若依当然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迟疑。
    美国人民的饭碗没了关她什么事。
    如果是研发中心,柳若依可能还要考虑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支持在技术上跟进,至于一家工厂没有什么技术可以挖掘,那完全没有必要了。
    克莱门特没想到有人这么快就找上门来。作为一家进入破产保护的公司总裁,焦头烂额好久克莱门特已经精疲力尽。
    萨克森州这边对于奇梦达的求援虽然也做出反应,但是在补贴金额上,却不肯做出更多的让步,3亿欧元如果能够保住萨克森工厂3000多个人的岗位,他们是同意的。
    但是如果要花6亿欧元,那大家就需要重新考虑了。
    这就是双方争论最重要的地方,关键是克莱门特现在看不到内存价格回升的时间,6亿欧元也只是他熬过3年的最低标准。
    以现在做一颗亏一颗的价格来说,每年2亿欧元能不能补助亏损的大窟窿都不好说。
    高丽人太狠了,明明过剩了产能他们还继续扩张,等于是向内存产业进一步插刀,现在就是大家都在流血看谁熬得更久。
    

第499章 拿下奇梦达

  除了自己人,柳若依还找到了德银那边并购专家组成谈判小组,由于各有所需,双方很快就进入实质性谈判。
    “我们认为,除了必须保留德国的工作岗位,在收购溢价上,以谈判之日前百分之四十五是我们的底线。”克莱门特拿到董事会的授权全面主持谈判后,提出了股东们的要求。
    “克莱门特先生,如果要保留德国的工作岗位,我们最多能够承受百分之三十的溢价,为了支持大家在德国的工作,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钱才能保证奇梦达正常经营下去。”
    “众所周知,德国的成本比起亚洲来说至少要贵百分之三十以上,我们要为数千人的工作付出很多很多的欧元。”
    柳若依据理力争道。她想拿下是没错,可是她也不是冤大头。
    迄今为止除了柳若依的高维资本之外,伸出橄榄枝的厂家如TI都是趁火打劫准备肢解奇梦达,TI只是对奇梦达的美国70nm工艺生产线感兴趣,开出1。75亿美元收破烂的价格。
    这样一条新的产线至少要投入10亿美元以上才能建成,这个价格纯粹是趁火打劫。
    当然他们还得负担接手1500名工人,认真算起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只有柳若依是全面收购,并且有意保留在德国的工作岗位,这是让克莱门特以及他背后的董事会最看重的地方。
    德国工人的处置之难,那是众所周知的,董事会要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丢掉工作只考虑卖钱,那他们就别想好好在德国呆下去了。
    谈判进入僵持,双方只能休会。
    带着大队伍春节都在异国他乡谈判,柳若依也不好意思,休会期间干脆就让大家半放假一样在慕尼黑自己游玩,费用公司全包,当然大家必须保持手机的畅通。
    为了联络方便,公司直接为大家配备了德国电信的新手机卡,不怕有人为了跨国手机费贵而关机,在这些细节上,柳若依比薇薇安考虑的还要清楚,尤其是考虑到团队有从内地来的工程师,他们的工资负担这个跨国话费实在有些困难。
    柳若依这么多年都习惯了自己一个人四海为家,对于在哪里过春节没有什么感觉。
    不过薇薇安显然是不一样,新婚燕尔正是情浓的时候,跟着柳若依来这里,自然心中有很多不舍。
    不过她也清楚,这事对于柳若依很重要。
    如不是一脚踏进了半导体代工的大坑,柳若依对于芯片行业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这个行业不仅仅离她专长太远,而且在经济性上也太差了些。五年内基本上都只是投资期,能不能盈利还要看天意。
    休会期没有持续太久,作为一家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当家人,克莱门特总裁显然比柳若依更着急。
    重新启动谈判进程后,克莱门特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现金收购溢价提升到百分之三十五。然后奇梦达董事会方面继续争取到萨克森州的补贴,最少不低于3亿欧元。
    对于这个新报价,虽然有点贵,柳若依还是倾向于接受下来,不过在具体打包的公司资产上,克莱门特提出将知识产权部分与英飞凌母公司共享的提法。
    “Annie小姐,我们董事会母公司英飞凌代表提出,未来5年内英飞凌共享奇梦达知识产权,希望在收购条约中将这一条作为附加条款。”克莱门特在快要结束谈判的时候突然提议道。
    “这不可能。”
    柳若依断然拒绝,这是耍流氓啊,整个奇梦达在她看来最值钱的就是这个知识产权,居然还打折扣,这个没法忍受。
    “我们整体打包收购奇梦达,当然包括知识产权在内所有的资产,作为奇梦达资产一部分,知识产权未来英飞凌如果想要使用,必须按照市场价格谈判授权。”
    知识产权不容打折扣,英飞凌如果要用到,大家按市场授权价格进行结算好了,绝不会受限,但是必须得出钱。
    “克莱门特先生,我们已经做出了价格上的重大让步,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希望贵方遵循承诺言而有信,否则的话我们就只能退出谈判了。”
    柳若依干净利落地对对方提出最后通牒,整个收购打包价格柳若依至少要付出40多亿欧元的大价钱,还得养着萨克森州几千工人大爷们,柳若依付出已经够多了。
    克莱门特有些尴尬地看着柳若依,老实说他也觉得母公司那帮老爷们太想当然了。
    对方溢价收购还是一个被打折扣的东西,脚指头想想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东方来的这只金凤凰虽然带着大把的钞票,但是显然并不是傻子。
    “我会将贵方意见如实反馈给公司董事会。”克莱门特讪笑一下后说道。
    这不过是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把戏,克莱门特倒是没有必得的心理,受到柳若依反弹后,克莱门特就以退为进。
    谈判接近达成,对于英飞凌和萨克森州代表来说,谁都不想放过这个肯接盘的冤大头,以目前内存颗粒的价格,奇梦达一年至少得亏损2亿欧元,显然在德国是没有一家资本肯接手了。
    而来自TI、尔必达和华邦这些趁火打劫之徒的报价,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报价,比如TI只希望接手美国的工厂。
    而尔必达和华邦盯上了奇梦达的技术人才和知识产权专利部分。对于他们来说,彻底肢解奇梦达这个竞争对手,将对手的精华部分拿到自己手里是最理想的。
    如果逃不过资产分拆出手的命运,那么奇梦达就永远没有机会重新进入存储器市场了,换句话说,德国人在存储器市场彻底出局。
    受益的显然是还在苦苦支撑着的日韩和宝岛的竞争者们。
    而德国人则输得裤子都没有了。
    从技术上看,奇梦达现在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显存GDDR技术和生产线,也拥有世界一流的DDR电脑内存,甚至在加工工艺方面,旗下自己研发的46纳米制程BuriedWordline技术已开发成功。
    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注入,克莱门特相信奇梦达一定有重新爬起来的一天。
    当然他自己能不能看到这一天就不知道了,当收购案结束后,管理层和董事会都会大洗牌,克莱门特作为败军之将,大概率也只能自谋出路。
    不过,克莱门特没有想到在告别的时候,柳若依找到一个没人的时机,轻轻地说了几句话。
    “克莱门特先生,如果收购案能够达成,我希望克莱门特先生可以继续领导奇梦达,重新找到奇梦达凤凰涅槃的道路。”
    柳若依这话说得又轻又快,但是克莱门特显然听清楚了。
    他脚步顿了一下,虽然什么话都没有说就离开,但是显然在他心里,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倾向性。
    。。。
    。。。
    接下来的谈判继续有些煎熬,尽管董事会那帮大佬们一样着急,但是以德式工作节奏,该休息的周末一定要休息。
    好在谈判进展到了最后的阶段,为了让客人安心,克莱门特安排了参观萨克森州工厂的节目。
    柳若依的代表团一起杀到了萨克森州的工厂,同大家预想的不一样。
    破产申请并没有影响工人们的工作,柳若依看到的还是一个工作严谨,做事丝毫不打折扣的德式工厂。
    倒是来自金海中鑫国际的工程师,对奇梦达自己研发的46纳米制程BuriedWordline技术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工厂看到了已经调试好的产线后,很是认真的观摩询问了好些细节。
    金海中鑫国际现在最先进的还是90nm的制程工艺,65nm刚刚处于研究中,对于这种突进到50nm的工艺,明显比他们领先了一大截。
    香江龙工厂的45nm制程产线这些工程师还没有去参观过,毕竟牌子虽然是一个,金海中鑫国际和香江中鑫国际控股股东现在是不一样的。
    签署的技术共享只是对于研发层面,像跟着柳若依来的原来代工存储器的产线工程师来说很少有这种机会。
    “谭工,如果你对这个感兴趣,未来有没有考虑调动到奇梦达工作一段时间,然后再回中鑫国际指导生产?”
    柳若依看着中鑫国际的这个工程师如此执着地拉着奇梦达工程师问,笑着对他用中文说道。
    谭睿呆了一下,他是借调来的,老大也没有交代更多的事情,以为自己就是谈判完成就完事了。
    没想到还遇到柳若依挖角。
    “这样可以吗?”谭睿楞了一下后反问道。旁边另外几个支援过来的工程师也竖起耳朵听柳若依怎么回答。
    老实说,他们都想在这里来工作一段时间,毕竟这里代表存储器生产的世界级领先水准。
    别的不说,来工作一段时间回去吹牛都可以吹几年。
    何况他们看到柳若依是何等财大气粗,收购的资金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要500亿人民币了!
    他们从网上知道柳若依很有钱,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这么有钱,要知道这只是柳若依一个投资。
    在中鑫国际上,包括内地和香江俩边柳若依已经砸进去1000多亿人民币!
    “当然可以,未来高端存储器生产线和工厂将会在德国和香江,至于原因大家都懂的,香江龙工厂的工艺制程比起这里来说只高不低,而且会继续迭代追赶世界最先进制程。”
    “德国这块限于协议和技术策源地俩大原因,也会继续迭代更新,但是规模不会增加,未来更新工艺后淘汰下来的制程设备,包括你们看到的这些,估计也就是三年左右就会淘汰到内地中鑫国际,进行普通型号存储器的大规模量产。”
    “未来能不能赚钱其实不光是靠这里的研发和工艺水平能不能领先,更多还要靠你们的大规模量产效率能不能干掉高丽那边的竞争对手。”
    难得把自己的打算同人交流,看到谭睿一行求知若渴,柳若依知道这些工程师才是未来自己的依靠,说不定未来存储器生产的总工,厂长就得靠这些人撑起来了。
    所以柳若依就把自己的打算略微透露一点。
    谭睿一行听柳若依这样一说,热血一下子涌上心头,“柳总!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三年不好说,但是将奇梦达的内存大部分交给我们来生产,最多五年我们必然会赶上来,无论良率还是生产成本通通都会超过高丽那帮人。”
    他们都是不超过30岁的年轻人,来自内地不少顶尖的高校,怀着很大的梦想加入了中鑫国际,虽然现实给了他们迎头一棒,一直以来差不多用落后近俩代的工艺制程同竞争对手PK,但是现在仍然没有丧失信心。
    原因很简单,张如金给他们说过,香江有一个叫Annie的女富豪,正鼎力支撑着他们的事业,准备用连砸五年钱的巨大代价,把中鑫国际的工艺制程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准,一举进入主流半导体代工商。
    “好好干,资金、设备、技术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会为大家尽可能创造条件。”
    谭睿等人用力点了点头,这趟出差,不但赚了点不菲的补助,每人每天300欧元的个人补贴,对这些人来说不无小补,所以过年呆在这里也没有意见。
    最重要的是看到了新的希望,柳若依给他们的回答虽然说不上正式的承诺,但是也让大家再度热血沸腾。
    工厂的参观对于谈判来说只是一个调剂,真正要见真章还是要看双方手里的筹码。
    柳若依现在手里有着大把的现金,所以她可以熬下去。
    奇梦达却是天天在流血,破产程序到了一定时间,真的会进入清盘阶段,那个时候按照法律执行谁说话都不好使。
    股东们自然是身家大损失不说,清盘给了员工和国家税费后还剩多少大家心头有数。
    而工人们则更惨,半导体加工产业在德国内本来就没有几家可以维持下去了,这一批下岗后再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在这个金融危机情况,几乎等于零。
    所以柳若依没有等多久,奇梦达董事会里的英飞凌董事就不得不让步。
    双方在华夏农历2009年的大年十六达成了收购协议。
    高维资本以接近50亿欧元的代价全盘拿下了奇梦达
    

第500章 逆势扩张

  “克莱门特先生,别的我不干预,但是有俩条,”柳若依离开德国前召开了公司管理层第一次会议后,对克莱门特说道。
    “第一条,研发方面一定要做到移动通讯的低功耗内存和存储器技术世界领先,至少不能比SS公司的差。我们要为移动通讯提供最好的存储解决方案。”
    “第二条,三年以内,收缩成熟产线,在华夏内地建设不低于竞争对手的产能,由内地中鑫国际代工普通产品。
    未来最新一代高端存储芯片由萨克森和香江龙工厂生产,而普通产品则该由华夏内地生产。”
    “未来三年的大规模产能生产成本要低于竞争对手。为此,你提交的预算董事会都会认真考虑,不受当前供需情况影响。”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未来董事会会考虑管理层的期权问题,否则。。。。。。”
    柳若依没有说完,但是克莱门特还是懂得。
    留给他的时间不算长,但是也绝不短了,事实上克莱门特还是感谢柳若依给他这么一个证明自己机会。
    奇梦达在华夏当然已经有了建厂,这边的土地和人工成本优势,只要不是瞎子都看得到,而相关基础设施配套方面,更是当前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与伦比的。
    只是按照柳若依这个规划,除了德国的工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工厂都将采用代工模式。
    这就意味着在美国,宝岛的产能必须转移到华夏内地,在克莱门特内心中,其实是认同这个计划的,因为这样一来,成本就可以同竞争对手完全拉低到一个水平线上。
    甚至因为丢开了工厂的包袱,整体成本可能还会更低一些。
    几条70nm级别的生产线已经落伍,不受技术管制的限制。柳若依的计划完全不受影响。
    克莱门特将这些事情记在了心里。
    对于他来说,仿佛重生一般的奇梦达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代工欠款,美国工厂工人处置,设备搬迁和产能在华夏内地的重建。。。。。。
    还要移动通讯存储器的研发!
    每一件事对于总裁来说,都是无法回避的大事,这些足够他忙碌好长一段时间了。
    柳若依倒是没有太多事情,留下中鑫国际几个工程师,一方面开始接手70nm产线技术的培训,未来70nm产线都将转移给中鑫国际,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开始。
    柳若依飞一般拿下奇梦达,对于业界来说,有人叫好,更多人则在唱衰,认为一个外行进入半导体核心行业,纯粹是乱指挥。
    奇梦达的日子不会比以前更加好过。
    辛亏柳若依选择使用了自己的私人资本进行收购,所以虽然说很多人唱空,但是柳若依并没有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对外公告解释或者担心股价受到影响的问题。
    奇梦达的70nm工艺虽然说已经落后现在主流工艺制程俩代,中间差了45nm,32nm俩大代差,看起来是比较low的技术。
    但是考虑到这个工艺产线的设备在改进部分流程工艺后,具备升级到55nm的可能性。
    对于现在还是采用90nm,正在研究65nm的中鑫国际内地工厂来说,已经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了。
    更重要的是普通的内存颗粒,比如512Mbit内存,256Mbit这些常用内存颗粒,采用55nm的工艺生产后,成本比起90nm来说至少要节省百分之五十多的成本。
    同样的12寸晶圆切割出来的芯片,90nm与70nm制程在每片晶圆上产出的芯片数量分别为750…1050个及1350…1420个,数量差距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何况换成更加先进的55nm制程。
    所以技术才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因素。柳若依敢拿下这家看起来无以为继的内存大厂,看准的就是技术上的进步她可以烧钱烧出来!
    同时也就把成本空间打出来了。
    低潮时候扩张的套路,不仅仅是高丽人可以玩,柳若依一样能够玩得比他们更狠!
    三年让克莱门特再造一个SS公司存储器产能,柳若依这是为当前的血拼局面再插一刀,等待奇梦达将这个计划公布出来的时候,恐怕业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看空了。
    因为这个计划意味着柳若依准备血洗市场重新洗牌,在这种艰难的时刻,资金薄弱的岛内存储器生产商,除了接二连三的倒闭,柳若依看不出还有什么别的出路。
    不仅仅如此,东洋的存储器老三恐怕也支撑不了多久,就会被老大和老二的血拼殃及池鱼。
    这一轮洗牌,以东洋和岛内产线为主的俩地存储器厂家,注定要输给以内地为依托的奇梦达和高丽。
    未来的存储器市场,已经容不下现在这样十多个玩家的局面,顶多剩下3到5家苦熬需求重新大起的时候。
    现在谁都没有比柳若依更加清楚存储器未来的春天在那里。
    回到香江的柳若依,继续查阅薇薇安通过专业机构转过来的存储器市场调研报告。
    柳若依骇然发现岛内在存储器方面的总投资达300亿美元以上,拥有近20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产能位列全球第一。
    然并卵,没有自己技术的这些产能绝大部分代工,但是DRAM和NAND闪存价格的持续下跌完全超出市场预期,让这些投资现在都陷入泥沼。
    究其原因,岛内的从事存储器的业主太多,大家都是规模5万片晶圆的中小型厂,而高丽SS公司是月产能达15万片的超级大厂,运营成本高低一目了然,何况SS公司还有着自己的核心技术。
    看到这些后,柳若依心中有数了。
    。。。
    。。。
    克莱门特的效率超越了以前,不仅仅是因为柳若依给出的期权的胡萝卜效应。
    更多还是在于柳若依简化了公司董事会的决策程序,大幅度提升了决策效率。
    相比以往臃肿的董事会,拥有绝对控股权的柳若依现在一言可决断,让克莱门特没有了绊手绊脚的负担。
    这个人能够爬到奇梦达的总裁位置,才能方面毋庸置疑。
    何况现在克莱门特还有一种知耻而后勇的心态。
    他很快理清出股权变动后的各方面关系,将重整计划拿出来。
    关闭岛内和美国所有的工厂,在华夏内地至少建设12条12寸晶圆55nm制程产线,一举将产能提高到同SS公司并列!
    奇梦达的新计划,成为了压倒存储器的最后一根稻草!
    消息一出,岛内上市的存储器厂家股价暴泻!东洋尔必达震动!海力士瑟瑟发抖!
    就是现在的龙头老大SS也有点懵逼了。
    他说逆势扩张,现在还是只是放嘴炮而已,真正落实到行动起码还有俩三年,到时候还需要看情况再说。现在世界上的存储器颗粒产能已经过剩不少。
    奇梦达要建设12条新产线?!第一时间,SS公司认为这个只是放嘴炮,绝没有这个可能性。
    一条产线就算55nm产线从70nm产线改造过来少花点钱,加上工厂,如果新买设备的话怎么着也要15亿美元左右。
    这算下来要花将近180亿美元,谁疯了会投入这么多来进这个泥沼!
    如果这话不是德国人说的,恐怕SS公司早就跳出来直接说对方吹牛了。
    即便这样,SS公司和岛内公司这次有志一同联合起来一起找枪手分析这个计划毫无可行性,奇梦达如果真这样一意孤行,整个行业一起跟着完蛋!
    内存市场颗粒应声再落,达到了全行业无差别打击的程度,内存颗粒现在是全部现货低于了材料成本价格!
    雪上加霜的岛内企业率先抵不住了,后台大老板出山登门拜访了柳若依,请求放大家一马。
    然而柳若依主意已经确定,对此毫不动摇。
    僵持了1个月后,奇梦达美国工厂产线搬迁和岛内代工厂产线搬迁工作如期展开,奇梦达苏州工厂易手金海中鑫国际,并且朝着月产能20万片的规模改造厂房,市场现在开始真正相信奇梦达是玩真的。
    咬牙还在苦撑着的岛内存储器后台大老板撑不住了,这是要雪崩啊。
    为了挽回一点损失,现在他们不得不考虑止损。
    如果等金海中鑫国际苏州超级工厂建成,他们手里的产线将会完全烂在手里。
    届时就像TI对奇梦达美国工厂的出价一样,一条70nm的产线连俩亿美元都卖不掉!
    因此柳若依这里立刻变成了一个热闹的收旧市场,这些大佬还把张如金搬出来说情,说什么华人不必为难华人。
    柳若依看到情况果然像她设想的那样,直接将中小型竞争对手洗牌出局,终于还是没有赶尽杀绝,宣布全面接受岛内“过剩”产能。
    按照均价8亿美元收掉了其中15条质量较好的,6条是90nm制程,9条是70nm或者65nm制程。
    按照这个产能规模来看,一举超过了SS公司。
    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让SS公司目瞪口呆却无可奈何,可是学着奇梦达计划买进产线没钱啊!
    这些可是需要真金白银投入的!虽然高丽是聚全国之力来搞,但是国力也不是无穷无尽的,何况还在眼下这个流动性全球金融系统都缺乏的危机中。
    所以只能看着奇梦达在疯狂扩充产能。还好瓜分了岛内这些产线后,SS公司觉得还有一段缓冲时间,他们将有机会重新将产能第一的名头又抢了回去,然并卵,他们会发现就算再抢回去这些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了。
    奇梦达的产能扩张计划,并非是奇梦达公司投钱,这钱是由柳若依旗下基石投资资本投钱,为内地金海中鑫国际的存储器代工分厂提供的资金。
    按照现在的情况,顶多在6个月这些现成设备搬迁成功以后,从纸面的产能看,金海中鑫国际就摇身一变成为国际上第一大内存颗粒代工商,第二大内存颗粒制造商了。
    当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突然增加这么多的产线,合格的操作工程师不见得能够跟上,更有产线良品率等很多问题要克服,所以内地在狮城和岛内开通了常年招工点,吸引失业工程师前往内地就业。
    柳若依给克莱门特的三年计划中,第二个产能扩充计划,一年不到就可以达到目标!
    大亏损洗牌出局的岛内存储器厂商,不得不转型到其他方面,开始瞄准ST、NXP、英飞凌等厂家的市场。
    毕竟手里还有套现出来的100多亿美元,手里也握着几条制程还算可以的产线,改好往往嵌入式CPU,模拟器件生产也不错,总之岛内还有那么多半导体工程师失业不能不管,这些人又不太可能都跑到对岸去。
    尽管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