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校花凶猛-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后面合作就方便多了。
到处开花的电视卫星接收器在亚洲区普及,已经为ATV渗透入内地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如果不是怕刺激到内地某些人的神经,柳若依都可以让ATV直接承办内地的《超级女声》节目!
只不过这种赤果果打脸,实在副作用太大,柳若依还不能这样让ATV处于风口浪尖。
按照现在的闷声发财就好,一年营收超过50亿,这个是单独香江市场永远都做不到的,现在的ATV事实上已经是内地很多家庭常看节目频道了。
为了区分不同地区电视观众的喜好,ATV现在都开始分频道,将面向内地的变成华语综艺频道、华语电视剧频道,亚洲综艺频道,亚洲电视频道等更多频道。
并且仿效HBO推出了亚视电影台,全天候播放各种电影。尽管没有付费收视群体的支持,现在靠广告费勉强维持版权购买费用的平衡,但是这个台的发展非常快速,收视率增长相当可观。
考虑到易视科技在机顶盒方面的技术进展,柳若依都在考虑是不是建议推出付费亚视电影台,当然从目前来看,技术上问题不大,业务开展方面恐怕还不成熟。
习惯了免费看电视的人,突然要收费才能看,这个接受度上可能值得商榷。
好在这方面柳若依并不急着去推。
广告模式都还没有做到极致呢,收费模式可能还是等智能手机普及后才开始推广吧。现在无论是观众消费习惯还是付费渠道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比之下,极光影业一年独立推出四五部电影,就在柳若依的版图中找不到位置了。
这家电影公司虽然营收和利润不俗,已经稳稳超过年营收15亿大关,旗下签约电影艺人也极多,被柳若依人才计划刺激囤下了内地最多艺人。
独立投资制作和合资制作电影超过20部以上,但是奈何现在内地电影市场还没有怎么起步,急不来。
柳若依由着他发展,只是在立项的时候让她参考意见,听到熟悉的电影柳若依会重点推荐,并且为旗下喜剧三人组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年,改变了很多,但是,有一个目标柳若依始终还是没有变化。
第488章 我为芯谋
就在柳若依觉得今年春节会清闲一点的时候,还没有出大年十五,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登门拜访。
“Annie,这位老先生是来自中鑫国际的张如金先生,搞半导体的,我父亲的老朋友。今天有点事想同Annie你谈谈。”
熟门熟路的赵少东对于打搅柳若依的过年生活,毫无歉疚感。
“薇薇安,把那个大红袍泡上,对,就是过年前我拿过来的那个大红袍。”
薇薇安也没有自己回家过年,同几个菲佣一起陪着柳若依。
看到赵少东如同回家一样,薇薇安白了他一眼,不过还是乖乖去泡茶了。这个赵大少同柳若依姻缘看来是没有什么机会了,但是朋友上却处得极好。
薇薇安知道柳若依的家底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知道的话,眼前这位赵大少肯定是其中之一。
“张先生过年好!让您大过年的过来,真是不好意思,有事招呼Annie一下就好了。赵大少你这就是做人不厚道,让我情何以堪。”
这位张先生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听赵少东这么一说,柳若依很快就记忆起来。
这是在她那个时空都是首屈一指的半导体英雄啊。
堪称内地半导体国士之一!
这种人无疑是值得尊重的,尽管柳若依清楚的记得,这个中鑫国际的前途颇有几分被命运捉弄。
“Annie小姐太客气了,大过年打搅,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只是听理查德说,资金方面的问题香江几乎没有人比得上Annie小姐更有办法的了。”
张如金虽然在半导体业界赫赫威名,但是做人一向谦逊,对于柳若依这个后辈并不真当成后辈一样来对待。
“张先生请坐,今天中午如果没有安排的话,张先生和少东就一起吃过便饭,或许我们谈论的话题时间有点长。”柳若依笑着邀请道。
对于张如金的直言,她一下子便抓住了今天的核心。看来今年这一个年是要比较充实了。
“没问题,我和张叔这点时间是有的,反正过年也没啥好玩的,就一起多聊聊,挺好。”赵少东倒是真不客气,这种大包大揽让张先生心中又多了几分希望。
因为他看得出来,赵少东在柳若依这里是真的有些分量。
看到薇薇安端着茶过来,柳若依接过放到茶几上,“薇薇安,今天中午和晚上都准备好宴会餐,我要招待贵客。”
说完,柳若依给张先生和赵少东分别倒上茶,分宾主坐下。
薇薇安自然按照柳若依的吩咐去做事,做饭她肯定不会下厨,只是柳若依说要做宴会餐,薇薇安必须给放假的厨师打电话叫回来,菲佣做出来的饭菜只是寻常自己吃还可以,接待客人就有些不恭敬了。
赵大少不管这些,他对这块的操作方式非常熟悉,只是插科打诨把气氛引导好后,张先生开始诉说来意,赵大少才安静坐在一边成为看客。
柳若依这边一边听一边点头,将中鑫国际现在的处境从张先生简单描述中了解了一个大概。
总体来说是内忧外患,苦不堪言,外部竞争对手在知识产权官司上穷追不舍牵扯这边大量精力和资金,这种知识产权官司费用之高昂柳若依当然知道,基本上最终大家都会打不下去而选择私下妥协。
虽然柳若依对于中鑫国际前世了解也不多,但是知道这家公司从成立开始就一直被竞争对手打压,直到她穿越的时候都没有真正形成同竞争对手分庭抗礼的能力。
由此可见竞争对手的确非常强大。
慢慢听完张先生的描述。柳若依沉思了一会儿。
“张先生,按照你是想法,是否觉得只要融资成功了,中鑫国际的危机就解除了?”柳若依问道。
张先生一愣,他是稳重的人,对柳若依的问题真是仔细想过后,才有些颓然的回答。“恐怕也只是暂时解除,未来我们在竞争上始终还是会差竞争对手一到俩代的工艺很难追。”
“为什么会这样?”柳若依对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尽管她前世对中鑫国际没有专门研究过,但是内地在国际技术地位是怎么样的柳若依怎么会没有了解。
作为半导体最尖端的技术分支之一的芯片加工行业,技术标准和先进设备都掌握到西方手里。
内地怎么可能靠引进就完成最先进工艺的布局。
这种关键性技术,绝非靠钱就能够摆平的。
“因为无论如何,有人都不希望内地半导体加工能力成为世界级水平。”张先生这次是真的有些心力憔悴了。
这个事实,绝不是靠他努力就可以完成的。
一些关键设备的引进,他这几年早就有了很深的体会,隔俩代的淘汰产品好说,价格也可以商量。
但是顶级设备?麻烦再等三年,三年后就可以了。
三年对于半导体来说等于又是一代以上的差异了!
“所以,张先生,恕我直言,你如果想只是靠在内地中鑫国际注资的方式发展,是永远都打不败你的竞争对手。”
柳若依说道。
张先生听完,并没有觉得柳若依这是推搪之言,而是仔细想想的确非常有道理,所以他突然间也想明白了,这件事对于眼前这个金融女王来说,的确是不值得投资的。
那么,接下来大家就没有什么好谈的了。
赵少东虽然说没事,但是张先生一堆事情需要处理,哪怕是过年又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
所以张先生站起身来,准备告辞了。
柳若依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态度上他已经非常清楚了。
“张先生不急,请喝茶,”柳若依对张先生的反应一点都不奇怪,真正做事的人,是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在无谓的事情上。
“这个事我其实有些想法,虽然可能不太对,但是提出来同张先生探讨探讨也无妨。”
张先生眼色充满疑惑,不知道柳若依到底还有什么神机妙算,不过他还是坐回去,端起茶喝了一口,顿时觉得满嘴留香,看来赵少东送的这茶不简单,转身看了赵少东一眼。
“这是我爸从闽省弄的,一年不过几斤,除了Annie,其他人我也送不起了。张叔你想喝得找我爸拿。”
赵少东在一边耸耸肩道,看来这茶来路也不是很正道。
“中鑫国际这事,内地的事业要救,我看单单是一次注资还不够,虽然我对于半导体加工行业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总体来说这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应该没错。”
柳若依的话,让张先生频频点头,原本还以为赵少东介绍得有些言过其实,今天见了才知道这个号称金融女王的少女,绝不是按照外貌来衡量。
人家真的是行家,几句话功夫就抓住了自己问题的要害。
“但是光是内地,我认为肯定不行,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内地受到的限制太多,技术代差相信对于半导体加工行业来说是非常致命的,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始终就要被竞争对手实施压制。”
“不错,就是这个道理。”张先生忍不住插口赞同道。
“可是,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我有一个办法,”柳若依笑了笑,“如果张先生在香江再建立一座晶圆加工厂,这个事就迎刃而解了。”
“香江回归大陆,但是又有一国两制,所以在建立工厂方面不会受到设备引进的限制,张先生手下人才济济,设备方面没有限制后,想必很快就可以拉平同竞争对手技术代差劣势”
“这样,最先进的工艺有香江工厂代工,不落利润最丰厚的高端芯片加工市场;而次一代工艺放到内陆,又有内地广大市场为依托保障产能高效利用,加上人工地价的优势,中低端芯片加工竞争力自然无人能比。”
“如此内外兼施,必能破眼前这个僵局,至于那个官司,一直奉陪到底好了,等着咬牙把最新一代工艺加工厂搞出来,自然有他们急眼的时候!”
张先生越听,越觉得柳若依说得有道理。
不过等柳若依说完。张先生的眼神又暗淡下来。
“方法是好方法,如果资金不缺,我承认这样的确是破开眼前僵局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建设一座全新的最新工艺晶圆加工厂,少在七八十亿美元,多则要上百亿美元,加上香江土地宝贵,想要找到这么一个地方谈何容易,无论是资金还是土地对我来说,都是空中楼阁啊。”
张先生长叹一声道。
柳若依说的的确是有一定道理,可惜做这件事牵扯太多,资金需求量太大,张先生不觉得自己还能募集到如此大的资金来做这件事。
“凡是钱能够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问题了。”赵少东听这俩人说道这里,兴奋地插嘴道。
“张叔,这事我说没有问题吧,你看,路子Annie都已经指出来,接下来你们就商量怎么做吧,钱的问题对于Annie来说,绝不是什么大问题。”
张先生转头看向柳若依,发现对方真是一幅成竹在胸的模样,禁不住心跳加快,出气都显得有些粗重的问道:“Annie小姐的意思是这座香江的最新晶圆加工厂投资资金可以解决?”
“赵大少虽然说话不算很正经,但是这次说的还是没错。”柳若依笑着回应道。
“我什么时候说话不正经了,Annie,做人要讲良心,我说话做事一向都很正经的好吧?”赵少东一听这个有些不干了。
张先生是他父亲的朋友,如果在柳若依这里落了一个不正经印象回去,让他老爹知道了,恐怕又是一顿好说。
“理查德,Annie小姐在同你开玩笑呢。”张先生倒是看出来这俩是真的关系不错。
借着这个插科打诨的机会,让自己感觉不再那么沉重。
“资金不缺,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操作方面究竟怎么样才妥当,我觉得另外起炉灶的方式不合适,内地中鑫国际我花费了那么多心血,同时也给内地很多朋友承诺过,就这样抛开肯定不合适。”
张先生一边说一边思考,柳若依知道这个人是赤子心,必然是丢不开的。
“当然不会丢掉,我的意思是内地中鑫国际以知识产权方式入股香江中鑫国际,管理团队还是一个团队,但是投资上由香江资金来投资这间香江晶圆加工厂,控制权放在香江资本上。”
“这样在业务和技术方面俩家是一体,但是在运营上又独立分割开来,双方的业务也按加工工艺代差划分业务范围,互相不冲突,这样就没有利益冲突。
在香江这边工厂调试成熟的工艺产线,等到先进工艺出来后,先更新这边的工艺,然后将落后一代的工艺转移到内地,这样既可避开技术封锁,又能共享技术成果,相信这个模式随着内地半导体加工需求大起会有机会超越竞争对手的。”
柳若依这个更加接近操作层面的建议,让张先生再度陷入沉思,不得不说这个方式还真有一定操作性。
以香江自由港身份,技术上的限制真的不多,最新一代加工工艺的设备引入到香江本地的确有很大的操作性。
而引进新一代,转移旧一代的这个模式在实操方面也具有很强的成本节约,真要这么干过三五年,同竞争对手相比鹿死谁手,张先生还真有几分信心拼一拼了。
“我觉得Annie小姐的建议很有建设性,我们下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接下来资金和土地方面呢,Annie小姐准备怎么解决?”
“土地方面我觉得问题不大,赵大少这块可以居中协调赵家和李家的资源来摆平,最不济我们可以向港府提交离岛开发的请求,无非就是投资成本高一些罢了,咱们既然要搞这件事,就不怕花钱!”
有钱人说话就是理直气壮,说道不怕花钱,张先生眼皮子一抖,他现在总算对金融女王这个称号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听到自己报价上百亿美元,没看人家一点都不在意,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一百亿美元在人家眼里也许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Annie,土地的事情,当年我曾经同香江高层谈过,助力实在还是有点大,毕竟晶圆加工厂占地面积过大。”张先生苦笑着对柳若依说道。
第489章 大局
不过听口气资金方面问题柳若依可以大包大揽,这事对于张先生来说,到是一个大喜事。
半导体加工行业发展对于资金的需求真的是太渴求了。
能够找到一个大财主绝对是一件幸事,现在来看,至少最新一代的晶圆加工厂经费是有着落了。
果然,柳若依很快说到了资金:“至于资金,我会在基石投资旗下设立一个半导体投资基金,首期在半年内募集100亿美元,未来三年内第二期和第三期募集金额分别不低于100亿美元。”
张先生听着有点头晕,明明听清楚了,但是他不太敢相信,转头看着赵少东,“多少亿来着?”
“张叔,别怀疑自己,区区三百亿美元对于Annie来说真不算什么,只要你把这个事干成世界第一,五百亿美元都能够给你弄来!”
赵少东很随意地回答道。
柳若依的身家对于别人是绝密,对于他,还真不是什么秘密。
“就凭金融女王这个金字招牌,一百亿美元不说分分钟,一个月就齐活儿了。”
赵少东欲盖弥彰地补充了一句。
精神大振的张如金听到柳若依的筹资规模,果然恢复了锐气,融资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在来之前是千难万难。
没办法,不是说香江缺资金,而是他的商业模式很难让人看到赚钱的希望,谁再有钱都不会打水漂啊。
你看,就是同他关系极好的赵家,现在单单赵少东管理下的投资公司从柳若依基石投资这里都赚了上百亿不止,可是这钱他们宁肯继续放在金融资本中。
也不会拿出来投这个无底洞一般的半导体加工产业。
坦白说柳若依的这个方法就算可行,十年内能够看到赚钱的希望就算是好的了。
一方面这种产业投资建设期就比较长,另外一方面业务开展不是像买卖股票一样简单干脆。
需要融入到整个半导体产业中,同上游设计单位一起努力才能完成流片、定型批量生产到高效率规模量产的漫长过程。
如果不是张先生这种半导体行业的大佬,就算你建立了一个最新工艺的工厂,一开始都不见得有大型设计公司敢用力的生产工艺。
这可不是嘴里说说就行的事情。
很多技术问题,没有在其中混过,基本就不清楚解决的思路。
这也是张先生虽然能干,也要大规模挖竞争对手墙角,以至于一而再被竞争对手告的深层次原因。
这个靠自己积累发展真的是太慢了。
等你自己摸索清楚,很可能都过时一代俩代了,失去了时效性永远都赶不上竞争对手。
“具体的股份安排,如果可以的话,张先生我建议内地中鑫国际知识产权占10%,你的管理团队占15%,资金方面占75%。
但是内地中鑫国际的股份是没有投票权,这部分投票放在你的管理团队持股公司手里,相当于你的管理团队持股投票权占25%。”
“而且你的管理团队股份设计,股份比例我不干涉,但是在投票权方面我希望张先生能够具有绝对多数67%以上。
坦白说这事我信不过别人,但是信得过张先生。我自己资本部分的投票权未来也会授权给张先生,确保香江中鑫国际张先生可以完全掌控发展。”
“只有这样,未来的这个香江中鑫国际才有真正腾飞的一天,而不是沦为某些人的工具。”
“如果从半导体行业来看,未来十年芯片加工行业出现一个年营收300亿美元的企业是很有可能性的,毕竟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芯片将成为无所不在的刚性需求。”
柳若依的预测让张先生大为惊讶,他真没有想到这个女孩对于未来芯片加工行业如此看好。
因为刚刚过去的2006年整个芯片加工行业才过200亿美元大关,而其中最大一家营收还没有达到100亿美元呢。
未来一家都有300亿美元营收,这是何等的信心!
不过对于柳若依对他为首管理层的股权安排,张先生倒是有异议。
“我觉得管理层的股权太高了,这对于投资人是相当不友好的。”张先生说道。
“不,张先生,中鑫国际是后来者,如果没有很好的吸引力,如何吸引人才加盟后来居上?”柳若依自有自己的打算。
“何况这个管理层股份,我建议不要一次性分完,要根据贡献慢慢用期权的方式释放给有功之臣,这一点相信张先生非常清楚如何处理。但是不管怎么分,我希望张先生一定要保持其中最大的股份,这不仅仅是张先生你一个人的问题。”
张先生一听柳若依这个想法,立刻就明白了对方这是挖角之心不死,根本无惧对方的官司诉讼,直接以厚利继续挖角。
投资上百亿美元的晶圆加工厂,拿出15%作为管理层奖励,这笔巨大的期权池足以让这个星球绝大多数工程师为之心动了。
除了眼前这个漂亮的女生,张先生没有发现还有谁具有这种魄力,他的竞争对手虽然有钱,也做不到这样的大手笔!
虽然一旦这个方案落实下来,显然在业界又会掀起一波人才争夺的腥风血雨。别说宝岛,恐怕日韩北美欧洲那边都有人远道而来。
毕竟工作地点是香江,这个星球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所以张先生仔细思考后,还是将这个作为重点接受下来,他可以不发财,但是他手下的团队不能不让人家合理致富啊。
而且他拿着大股份,对于追随他的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保障,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为人公道。
这样的人如果投资者不能好好对待,就不可能对他们有公平的对待。
这种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如果没有极其深刻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人性洞察,是想不出来的。
赵少东在一边听了都陷入沉思。
同柳若依接触越多,他是越看不透这个女孩的底线。
仿佛这个世界真有人是神授一般,可以自动就掌握很多的知识和道理。
“或许这个投资我也可以参与。”赵少东趁着俩人交谈的空缺插嘴道。
柳若依的投资从来没有失手过。
现在这个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虽然赵少东还没有看出来哪里可以赚大钱,但是很显然柳若依对于这个行业比来之前自己估计的了解多多了。
而且几番话语,将整个套路都给老江湖的张如金颠覆了一下,如果说这样操作都赚不到钱,赵少东就只能怪自己命苦了。
“不,你不行。”柳若依听到赵少东说话,直接否定道。
“你的事业还是扎根在娱乐圈好了,最近凯瑟琳建议我关注俩个好莱坞的公司,我觉得你可以研究研究。这边的事情,你好好找李二少谈谈晶圆加工厂的土地怎么解决好了。”
半导体加工行业强者恒强当然很赚钱,台积电未来更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巨无霸。
但是中鑫国际能不能达到这种高度,现在柳若依还真没有什么把握。
只不过按照她现在设想的模式来操作,相比比起原来时空中要强不少。
毕竟这样一来,张如金这个半导体英雄就不会半途被逼宫而退,更重要是,柳若依这个设想并非无的放矢。
呆在香江这么久了,至少她曾经听说香江曾经有一个数码港计划。现在她只不过旧事重提。
相信在香江高层那一方面不会遇到障碍。
唯一的障碍就是土地方面。
这个事得多管齐下,柳若依一边同张先生沟通,一边也在不断整理自己的思路。
毕竟这个事情来得突然,自己虽然见识超前,毕竟这一行了解还是不够深,唯一知道的就是未来这个行业是赢家通吃,领头羊赚钱还是非常可观的。
自己这三百亿美元投资进去,哪怕将台积电砸半死,平分半导体加工的江山,想必未来也可以值它几百亿美元。
何况这事对于内地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积累。
这个加工厂掌握到张先生手里,内地获得的自由度肯定比在台积电手里高多了。
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三人围绕这个话题,足足谈了一天,将各方面问题整理得差不多后,大方案就呼之欲出了。
张先生非常振奋地准备回去同团队进行进一步的可行性研究。
至于赵少东,则被柳若依指挥着去找土地。
其实这事解铃还须系铃人。
数码港是谁搅黄干了别的事情,柳若依和赵少东都心里有数。
老李家在这件事上的确非常不厚道。活生生将香江的一个转型机会弄得胎死腹中。
一座顶级的晶圆加工厂,可不仅仅是一个工厂,跟随着他的上下游配套多了去,整个生态链算起了,一个工厂工人辐射出十几个新的不同岗位都不稀奇。
以柳若依现在的地位,约见香江高层已经不是难事,大年十五一过,柳若依就拜访了行政长官。
听说金融女王有意主导香江最先进晶圆代工厂的事情。行政长官当时就激动了,这事当初本来就是他一手提出来的构想,只不过好好一件事,让老李家搅和了。
为这事,行政长官没少受到批评和质疑。
现在柳若依旧事重提准备操办这事,别人行政长官信不过他的实力,当时柳若依的实力搞这事行政长官心里还是有数的。
柳若依盘枝错节的资产他虽然不如赵少东这种人了解得透彻,当时也比大部分人了解得更多。毕竟香江的大小事情高层如果说一点都不了解,那也太无能了。
摆平了香江高层这边后,土地的事情赵少东那边传来不好的消息,李二少对于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谈。
虽然赵爸爸对于这个事情是乐见其成,毕竟张如金还是赵爸爸的至交好友,可是这个事李家才是关键先生。
甚至那块原来发展数码港的地都还在李家手里。
柳若依想了想,感觉这事找小李恐怕都没有用,要解决问题,还是得找老李去谈。
于是柳若依让赵少东一起约见了老李。
“李先生好,今天我同赵先生一起拜访,是有一件事要请教李先生。”
见面寒暄后,柳若依没有客气,直接奔主题而去。
“简单来说,未来香江发展,靠地产还能支撑多少年?”
老李眉头一皱,眼神有些凌厉起来。
“呵呵,年轻人就是好,想到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老李突然笑了两声后说道。
“香江何止地产一行,金融、航运、旅游,哪一项不是亚洲城市中顶尖水平。”
“如果十年后,金海金融和鹏城的航运达到甚至超过香江呢?”柳若依并没有轻易松口。
“十年超过香江?恐怕没有可能性吧”老李眼神一凝道。
“李先生其实早有答案了吧,在鹏城的基础建设,在金海的地产投资,李先生旗下投入可不少,以俩地经济成长率对比香江萎靡的增长,其实这应该是一道非常简单的算术题。”柳若依直接问题道。
“哈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Annie,听人说你是香江百年难遇的奇女子,不但歌唱得好,文采更加骄人,如果说今天之前别人说你是香江金融女王,我只当他们是玩笑,可是今天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老李沉默一会儿后,一反常态放声大笑后说道。
这副样子,如果不是亲见,打死柳若依都不相信这个人还有这样的一面。
不是一直都是笑眯眯很稳重亲切的人设吗?
柳若依不说话,知道他肯定还有下文。
“坦白说,劣子已经将这件事同我说过了,但是我没有表态,相信俩位也是因为这个而来。想不到三言两语,Annie就把我逼上梁山了。厉害,真是厉害啊!”
“不,李先生,如果我们为香江大局去想,就知道这事对我们都是一件大好事!晶圆加工厂一建立,未来香江在IT资讯产业上就成为内地不可替代的一环,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是这样,这是为香江IT资讯产业留下一道最强的支柱。”
“更有甚者,香江IT资讯产业晶圆设计如果因此而动,主动承接好内地半导体需求,恐怕未来内地数千亿级别的半导体市场就是香江资讯产业最大的蓝海了。”
老李眼神倏然一闪烁,这事他还真没有想得那么深远,但是仔细一想,对比宝岛半导体发展过程,似乎不无道理。
以香江同大陆的联系,同隔海而立的俩岸,亲疏自不待言,要知道宝岛那边半导体可是有万亿台币级别的庞大规模,换成港币也是几千亿规模啊。
这个,的确关乎未来赚钱的大局!
第490章 成事
即便柳若依从大局上说服了老李,但是在具体事情上,她却不得不答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