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1988-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称呼也太刺激了点儿,就是在她当大龄剩女的前世也没有人会这么叫她,张小蕙不由得红了脸,“哎呀,你们在叫什么呀?别乱说话了!”
  “我们哪儿乱说话了?难道有假吗?你的城里小女婿没有去过你家,不打算跟你结婚啊?”
  她带着林恒远从家一直走到村口,可不就为了这个效果吗?要是不承认的话,那不都白做了?
  “他当然想跟我结婚。”张小蕙大大方方地说。
  女孩子们又发出一阵哄笑。
  “哎呀,你们别笑了好不好?我今天来找你们有正事的。”
  “什么正事呀?选伴娘?”
  “你们再这样我可去找别人帮我了!”张小蕙气鼓鼓地说。
  看她真有点儿急了,彩春急忙过来拉住她的手,“小蕙你别走,别去找别人,赶紧跟我们说到底是什么事?”
  “是啊,到底什么事啊?你快说!”女孩子们都安静了下来,一起把眼光投向张小蕙。
  “是这样的,今天我舅舅去城里带了些建塑料大棚的材料,我想着我家后院的园子荒着怪可惜的,就想建两个塑料大棚,种点儿辣椒。你们明天能不能帮我一起建大棚呀,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塑料大棚?就是我姨父家去年做过的那种吧?”即将要步入婚姻的高个子女孩儿说,她的名字张小蕙也知道了,是叫陈秀秀。
  她姨夫是舅舅口中的那个二杆子?这也太巧了!
  “你姨夫家在婆婆庄吗?”张小蕙试探着问。
  “对啊,他去年做了个大棚,然后把辣椒苗晒成茶叶了,差点没被我小姨给骂死。”
  幸好幸好,她提前知道了两人的亲戚关系,万一明天一起干活的时候嘴上没把门儿,随口说个那个什么二杆子,场面估计会十分尴尬。
  张小蕙暗自庆幸。
  “对,我要做的就是那种。”
  “不然明天我先去问一下是怎么做的吧?虽然我姨夫菜没种成功,但是他的棚建得挺结实的。”陈秀秀建议道。
  “那倒不必了,我会建的,到时候我指挥,大家听我的就行了。”
  “咦?你怎么会的啊小蕙?”有人很诧异地问。
  张小蕙随口扯了个谎,“就是那个林恒远教我的。”
  “哦——!”大雁拖长声音,暧昧地眨眨眼,“难怪你突然要做什么塑料大棚,原来是你男人指点的呀。”
  “就是,有个城里男人就是不一样,想法真洋气。”
  “我也想要一个城里男人。”
  “就你,可拉倒吧,我都看不上你。”
  这还真好,一抛出“林恒远”三个字,大家的注意力就都在八卦上了,不会再去深究其他的了。
  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会是她的最佳挡箭牌。真是为难林恒远小朋友了,不过还好,反正他离她那么远,感受不到。


第二十六章 竹马是个贼
  “哎,你们几个踢毽子不?”这个时候,李新珍过来了,他的手里拿着一个用鸡毛做成的毽子,说话间,抬起右脚很轻巧地踢了几下。
  哎呀,好久没踢过毽子了呢。
  张小蕙跃跃欲试,正准备搭话,腰里突然一疼,是陈秀秀掐了她一下。
  她一愣,转过头去,动了动嘴,无声地问了一句,“干嘛?”
  陈秀秀冲她挤了挤眼睛,然后粗声粗气地对李新珍说,“我们不踢,明天还要进山呢,马上就要散了,你去找别人吧!”
  “哦哦,好吧!”李新珍失望地说着,眼睛看了过来,却不是看陈秀秀的,而是看张小蕙的。
  “走吧,走吧,你赶紧走吧!”陈秀秀不耐烦地说,还挥了挥手,那样子就像在赶一个讨厌的苍蝇一样。
  李新珍一路踢着毽子走了,张小蕙还从来没见过一个男孩子能将毽子踢得这么好,而且是边走边踢,根本不掉,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腰上又疼了一下,一看,又是陈秀秀。
  “你到底要干嘛啊?”张小蕙被惹毛了,瞪了陈秀秀一眼。
  “你是有男人的人了,别再想着跟其他男人玩,也别跟个花痴一样盯着其他男人看了。”
  张小蕙黑线,觉得自己比那窦娥还要冤,“我没有!我只不过是想着明天要建大棚,咱们几个都是女孩,恐怕力气不够,所以想这个机会,把李新珍也拉拢进来。”
  “原来是这样啊,那你可拉拢错对象了,应该拉拢我才对。我跟你说啊,不是我吹,论力气,我一个人顶李新珍两个。”
  “真的吗?”张小蕙有些怀疑地看了眼陈秀秀。
  这女孩儿虽然个头比她们几个都高,而且也挺结实的,但是,毕竟是个女孩子呀!
  在她前世所在的那个时代,女孩子们都喜欢说自己是女汉子,挣钱养家、开车、修电脑等等,只要是男人们能做的事,她们都能做得来,无愧于女汉子的称号。
  但是现在,她们可是处在农耕社会啊,要做的是纯体力活,男女之间天生的体格差距摆在那里,恐怕是没法跨越过去的。
  “真的真的,小蕙你不知道,秀秀的外号叫山东大汉呢!”大雁说着,“咯咯”地笑了出来。
  陈秀秀并没有觉得这个外号难听,而是冲着大雁傲娇地皱皱鼻子,“不服啊你?”
  “服服服,太服了!”
  看她们的样子不像是在开玩笑,张小蕙点点头,“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
  “小蕙,你以后不要老是呆在家了,出来跟我们一起玩儿一起聊天吧,不然村里很多事儿你都没法知道。那个李新珍虽然是你家邻居,但你肯定不知道吧,他是个贼骨头!”陈秀秀轻蔑地说。
  “他昨天钻到我家去了,实在没偷的,把我家的炒菜铲子拿走了。”一个叫爱红的女孩气愤地说,“我妈一看家里的样子就知道是他干,直接跑到他们家去,从他们家的厨房找到了我家的铲子。他奶奶也是个糊涂虫,还跟我妈吵了一架,说铲子是她孙子借去用一下的。别人家里没人,翻墙进去从厨房里拿的铲子,那叫借呀?我呸!”
  “就是,亏他爸还是老师呢,怎么教育出那么一个东西。”大雁附和。
  “关他爸什么事?他爸又长期不在家,都是他家那个老糊涂奶奶惯的!”陈秀秀尖刻地说,“惯吧惯吧,小时候偷针,大了偷金。”
  自己的竹马是个小偷的身份已然坐实了,虽然隐约已经猜到这一世她遇到的人跟上一世的人设都一样,但是,张小蕙的心里仍然有隐隐的失落。
  怎么人家的竹马就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浪漫,到她这里就是这么糟心的?
  “对了秀秀,你不是大后天就结婚吗?那你明天还能去帮小蕙建大棚吗?”爱红问。
  对了,自己怎么光顾着自己的事,忘了陈秀秀要结婚了呢?
  张小蕙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哎呀,对不起啊,我都忘了。秀秀,那明天就不麻烦你了,你还是好好在家准备该准备的东西吧。我们几个人也就够了,我再把小兰也叫上。”
  “有什么好准备的呀?嫁妆早就备好了,新衣服也买好了,酒席是家里准备的,不用我操心。咱们明天给你建大棚,后天你们都歇一天,来我家吃宴席,晚上帮我开脸就行了。小兰还是去上她的班吧,她做不来苦活的。”陈秀秀豪气干云地一挥手,“她不像我,我是做惯了活的人,一天不干活儿就不舒服。”
  “娶到你这样的媳妇儿,你堂哥睡梦中都会笑的吧?”大雁说,语气中有点挖苦的意味,“到了你婆婆家,你可别像个老黄牛一样,整天就知道干活干活,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虽然是亲上加亲,婆婆毕竟不是妈,不会心疼你的。”
  “你个毛丫头!明明比我小,还敢跟个长辈一样来教训我。怎么做人姐姐比你懂好不好?对了,姐姐都要结婚了,你怎么连一声姐都没叫过?快叫一声听听。”
  “我姐在家呢,你这是哪儿冒出来的野姐?”
  “反了天了,什么家姐野姐的这么难听!看我不打你!”陈秀秀冲过去抓住大雁,挠她的痒痒,大雁一下子笑倒在了地上。
  女孩子们一起笑闹了一阵子,约定了第二天见面的时间就散了。
  张小蕙回家以后,看了一下她今天早上和好的面已经发了,于是叫小兰过来帮她一起蒸馒头。
  小兰往灶膛里一边填柴禾一边嘟囔,“这么多的面,够咱家吃好几天的,明天一天就全给你那些姐妹吃掉了,你不心疼吗?”
  “有什么好心疼的?她们是来帮咱们家建塑料大棚的,咱们管饭是天经地义的事。”
  张小兰在道理上说不过姐姐,只有继续吐槽以发泄心里的不满,“你把你辛辛苦苦赚的钱全用完了,那万一要是跟婆婆庄的那个人一样,种出一筐干茶叶该怎么办?”
  “所以你要好好看管着,不要让我的辛苦钱打水漂。”
  吃晚饭的时候,张小蕙就已经跟小兰说了她的打算,让她以后别去那个厂子了,而是在家里照看塑料大棚,小兰照样回答说要回去问问那个杨潇。
  “我觉得他肯定不会同意的,那样的话,我们不是好几天才能见一面?”小兰笃定地说。
  “现在少见几面有什么关系?结婚了天天见,见个够。到时候恐怕呀,没过两天就相看两厌了。”张小蕙泼妹妹冷水。
  小兰虽然读的书不多,但是也听懂了她姐姐的话,她骄傲地说,“才不会!杨潇不会看厌我,我这辈子也不会看厌他。”
  “哦好,不会!”张小蕙用哄小孩子的口气说。
  热恋中的人总以为,那种痴迷,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天荒地老,然而生活总会告诉他们,激情不会长久,柴米油盐平淡如水,才是过日子的常态。
  只要碱面放的合适,面发的好,做馒头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在这方面,小兰比她擅长,在妹妹的指导下,张小蕙在放碱面和发面的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任何差错,最后的工序就是揉面做馒头放到火上蒸。
  姐妹两人一起努力,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就蒸出了一大锅白白胖胖的馒头。
  张小蕙让妹妹先去睡,自己拿筷子把馒头一个个夹出来,放在竹匾里凉着,而后才回去睡觉,这个时候,弟弟妹妹已经睡得很沉了。
  她没有丝毫不满,作为一家之主,就应该是家里睡得最晚的那一个呀。


第二十七章 建造塑料大棚
  张小蕙上大学的时候,为了让离开土地后没什么事可以做,闲得发慌的母亲消磨时间,特意学习了建造塑料大棚的技术,然后在郊外租了几亩地,全家人一起上阵,做了几个塑料大棚。
  她的母亲刘桂花是一个务农的好手,就那么几个小小的大棚,她简直给利用到了极致。一年要种好几茬蔬菜,后来还种了鲜花,再后来又养了兔子,不光自己养活了自己,再也不用看她爸爸的脸色战战兢兢地伸手要钱,也给家里赚到了贴补。
  每年放学回家,张小蕙都会帮母亲去大棚里干活,因此,对于大棚的建造技术以及大棚蔬菜的种植,她还算是有不少的心得的。
  塑料大棚根据地域的不同,长宽高都有不同。在她们这边,一般都是长四十米左右,宽六米,高二米五的。
  一个成功的塑料大棚的建造的基础,是位于两端的立柱,在前世,她们家的大棚是用钢筋做立柱的,但是现在很明显办不到,所以张小蕙选择了结实的木头来替代。
  东边五根立柱,西边五根,总共十根立柱,她昨天已经备好了。
  拿皮尺在园子的东边量六米的距离,而后在中间打一个记号,这就是最长的那个立柱所在的地点。
  而后,以这一点为中心,向左向右各量一米五,就是两根比较长的立柱所在的地点,最短的那两根立柱则立在两边的最边上。
  “好,记号打好了,我们先把柱子立起来!”张小蕙指挥她的小姐妹们开始工作。
  每一个打了记号的地方都挖一个比较深的坑,然后在坑里垫上一块大石头,再把柱子放进去埋起来踩实了。
  “干嘛要放石头?”彩春觉得奇怪,“有什么讲究吗?”
  “就是为了瓷实一点,免得立柱往下陷,那样的话,整个大棚都会倾斜的。”张小蕙解释。
  “这样啊?我还以为,是风水上有什么说法呢。”彩春不好意思地说。
  彩春的爷爷就是给人看风水的,俗称阴阳,比如陈秀秀结婚的日子,就是她家人去找彩春的爷爷测的黄道吉日。
  老一辈的人对此深信不疑,当作皇帝的圣旨来执行,到年轻这一代,虽然也照着行事,但心里到底是不以为然的。
  一听彩春这么说,大家都开始笑着打趣她。
  “到底是阴阳的孙女儿,看见什么都能想到风水。”
  “就是,就是,小蕙啊,你不应该让我们今天就来帮你建棚的,应该先去彩春她爷爷那儿测个好日子再建。万一今天的日子不吉利,以后种出的不是菜,而是辣椒精啊白菜精的该怎么办?”
  “好好干活,就你们话多!”彩春笑着骂,“再这样偷懒,一会儿我让小蕙不给你们饭吃。”
  东边的柱子在大家的嘻嘻哈哈中立起来了,然后大家都去西头,继续按同样的方法埋立柱,等东西两边的柱子都立好,就可以拉铁丝了。
  东西两根柱子之间拉一根铁丝,然后固定好,等五根铁丝拉好,大棚的土体也就出来了。
  张小蕙提醒大家小心,在前世,他们一家人一起做大棚的时候,小龙的手几乎被弹过来的铁丝给扎穿了,那血淋淋的教训,她不想在这一世再重演。
  相对于前世被网络游戏、酒吧泡软了筋骨的孩子,这些做惯了农活的女孩子们的劲儿是真大,那银亮的铁丝在她们的手里服服帖帖的,没有任何会弹起来的迹象。
  张小蕙放了心,跑去家里看了一下闹钟。
  十点了,是吃饭的时间了。她招呼大家来院子里休息,然后把昨天蒸好的馒头端了出来。
  “你们先吃着,我去炒一个菜,大家下馒头吃。”
  “别那么麻烦了,小蕙,我们掐些葱叶子下着就行了,你家园子里的葱长得可真好。”陈秀秀说。
  “是啊,别麻烦了!”女孩子们附和。
  “不麻烦的,我就炒一个菜。昨天晚上就已经把菜切好了,马上就炒好。”张小蕙笑着说,然后就进了厨房。
  她还记得小时候在山水村吃过的一种下饭菜,好像就是在彩春家吃的。把几样常见的绿色菜切的碎碎的,多放一点油炒一大盘儿,碧绿绿、油汪汪,下着馒头,别提多好吃了。所以,她昨天做晚饭的时候顺手拣了些豆角芹菜和韭苔之类的,并如法炮制。
  张小蕙很快炒好了菜,端着过去放在了石桌上,果然引来了小姐妹们的一片赞叹。
  “小蕙你也喜欢这么炒着吃呀?我妈也喜欢这么炒,可下饭了。”彩春说着,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嗯,真香!”
  我这本来就是按照你妈的方法炒的。张小蕙在心里暗暗。
  馒头、素菜,这么简单的饭菜,女孩子们吃得却很香。看着她们的样子,张小蕙的胃口也特别好,咬了一口馒头,夹了一筷子菜,美美地吃了起来。
  “你都吃三个馒头了,还吃呀?”陈秀秀问大雁。
  “嘿嘿,我觉得太好吃了。”大雁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再好吃也不能把小兰和小龙的份儿都吃光了呀!他们过一会儿下班的下班,放学的放学,到家都没饭吃。”
  “啊,没事没事,我在厨房给他们留着呢。你们别管,放开了吃。”张小蕙赶紧说。
  “是吗?那太好了,我就再吃一个。”大雁说着伸手又抓了一个馒头。
  “啧啧啧,”陈秀秀咂咂嘴,“就你这吃法,难怪没人敢上你家提亲,是怕被你吃穷了吧?”
  这一次,大雁没有因为陈秀秀的一句话就炸毛,而是气定神闲地回击,“是是是,你最好,所以你这么早就嫁出去了。你明天是新娘,后天就成老娘们儿了。”
  她的语气暧昧,惹来女孩子们心照不宣的哄笑,这一下,就算是陈秀秀这样的“山东大汉”也扛不住了,脸一下子就红了。
  张小蕙笑着摇了摇头,在重生前,看到网上时不时曝出来的那些初中学生公交车上热吻,高中生早孕之类的信息,觉得孩子们真的是早熟得过分,颇有几分“人心不古”“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
  可是,当她回到现在,不像过去那样埋头读书,而是仔细看一下身边,才发现孩子们其实也没有她记忆中那么晚熟。这些十几岁的姑娘,什么都懂呢。
  再想想那首有名的《莫愁歌》,“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
  十六岁就当妈妈了,古人比起现代人来说也不逊色啊!
  所以,如果她在这一世活到那个时候,就要对孩子们宽容一点啊!
  张小蕙对自己说。
  吃完饭大家又一起上阵去绑竹片,这个过程虽然不费力,但是非常琐碎。竹片跟铁丝接触的地方全部要用小小的细铁丝固定起来,非常费功夫。
  等到下班小兰回家的时候,她们的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每个人拿一个扳手,在那里拧铁丝。
  “哎呀,你们真厉害,一早上就把这么大的一个架子立起来了。”小兰双手抱胸,站在园子入口处说。


第二十八章 小龙很困
  “这可是给你做的,以后你有得忙了。怎么还说厉害呀?应该觉得很烦,想要砸掉才对。”陈秀秀不冷不热地说。
  彩春偷偷用胳膊肘捣了秀秀一下,那意思张小蕙很明白,就是让陈秀秀看在她这个姐姐的份上,给小兰一点面子。
  好像女孩子们都喜欢三个一群四个一伙的一起玩儿,有特别固定的小团体,而不像男孩子们,大家混在一起玩儿,完了各回各家。女孩子们之间的关系是很有些微妙的。
  山水村的女孩子们不是很多,小团体却分了好几个,其中,以陈秀秀为代表的采蕨菜小队为一个比较大的团体,而小兰和她的姐妹们是属于另一个比较大的团体的。
  可能因为两个团体的人数都比较多,而且三观的差异太大,所以,虽然经常不碰面,也不一起玩,但就是互相看不上眼。
  不知道那些女孩儿怎么看她们采蕨菜小队,但是张小蕙知道,在她们这个小团体里,大家瞒着她,偷偷叫小兰那一伙人为“绣花枕头帮”的。
  以陈秀秀的毒舌程度,这么不冷不热地说张小兰,已经是很给她面子了。
  这可就尴尬了,自己的好朋友们和自己的妹妹是敌人,该怎么办呢?挺急的,在线等。
  哦哦,这是八十年代末,哪来的什么线?
  张小蕙挫败地长长呼了口气。
  话不投机半句多,张小兰听了陈秀秀的话,撇了撇嘴,做好了打嘴仗的准备。
  对方是来她家给她姐姐帮忙的,自然不能撕破脸,但是脸上笑着,该补的话一定要补上,不能让对方白白占了便宜去。
  一看妹妹那的神情,张小蕙当机立断,过去拉起她就走,“饭我做好了,放到厨房里了。怕你找不到,走,我去给你拿。”
  张小兰虽然心里憋着气,可碍于姐姐的面子,也不能不走了。
  姐妹两人到了院子,遇到了放学回家的小龙。
  “小龙回来了,正好,你俩赶快一起吃饭吧。”张小蕙去厨房帮弟弟妹妹端来了用碗扣起来的菜,还有一盘馒头。
  散发着麦香的白胖馒头,油汪汪的炒杂蔬,让饥肠辘辘的张小兰忘记了刚才的不快,赶紧拿起筷子来吃饭。
  “小龙你也赶紧吃,怎么今天这么累呀?”张小蕙摸摸弟弟毛茸茸的脑袋问。
  “我们上体育课来着。”小龙说。
  是啊,体育课是挺累的,一群男孩子你追我赶,你打我我打你,疯个没完。
  张小蕙想。
  一半儿的馒头和菜很快就吃下去了,估摸着小兰的肚子有个半饱了,张小蕙开口问她,“那个,你跟杨潇商量的怎么样了啊?”
  吃的正起劲的小兰,在听到她的问话以后,脸僵了一下,“他,他同意了!”
  哼!
  张小蕙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饱暖才思淫欲,那个男人,连他自己的饱暖都成问题,在拐一个便宜媳妇回去暖床和得更多的嫁妆之间,肯定是会选择后者啦。
  真好,她让小兰脱离渣男的计划又实现了一步。
  张小蕙心里开了朵花,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淡淡地说,“他考虑的挺周到的,过日子不是谈朋友,不能光开心就好,你没听说过“贫贱夫妻百事哀”吗?”
  张小兰想要反驳却找不到话,只能翻了个白眼,气呼呼地拿筷子去扎盘子里的馒头,也不知道是在气杨潇还是在气她。
  对于妹妹的这些小情绪,张小蕙选择忽略。
  离开一个人,哪怕是个不怎么样的人过程,或许是因为爱,或许是因为习惯,总是会痛苦的,但也是暂时的。总比越纠缠越深,再去承受前世那种无休无止的折磨来的好太多。
  “你下午去不去厂里呀?不然还是去吧,反正我们还没有把棚建好呢。”
  “不去了!不去了!干嘛去呀?他都说了让我在家好好种菜挣钱,可千万别跟他们庄的那个人一样,把投入的钱都打水漂。那我干嘛还巴巴地跑去找他呀?我又不是犯贱!除非他来找我,不然的话,我不会主动去找他的。”
  哟,事情比她想象的更大一点,这是吵架了呀?吵得好,吵得妙,多吵一吵才会发现渣男的真面目啊!
  张小蕙口是心非地说,“哎,你们好好说话,别吵架。”
  “哼!”
  “吃完饭把锅洗了,再休息一会儿就送小龙去上学吧,顺便可以去舅舅家找芳芳玩。我们的活挺轻松的,不需要你帮忙。”
  “你是怕我跟你那些姐妹吵架吧?”张小兰翻了个白眼说,“就算你不说,我也不会去跟她们一块儿干活的。看她们的样子,一个个跟男人婆一样,哪里像个女人呀?我还怕被她们影响了呢。”
  “人以群居物以类分嘛,你姐姐是个男人婆,一起玩的肯定也是男人婆了。”
  “没错,你是越来越不像一个女人了。你说那个城里男人到底喜欢你什么啊?”
  知道妹妹心情不好,张小蕙也不跟她计较,笑着说,“嗯,他可能是瞎吧!”
  “别这么说。”张小兰知道自己过分了,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小龙早就吃完了饭,在听两个姐姐说话的中间,他竟然闭上眼睛头一点一点的,好像马上就要一头栽到石桌上睡过去了。
  “你这孩子,怎么会困成这样?”张小蕙觉得奇怪,她推了推小龙,“快去屋里睡吧,一会儿上学的时候让你二姐叫你。”
  小龙猛然睁开眼睛,一副懵懂的样子,好像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一样。
  “不就上个学吗?怎么搞的这么累,姐姐上学的时候也没见像你这样啊,你到底在学校干什么了?”张小兰嫌弃地看着弟弟。
  是啊,所以小龙到底在学校干什么?
  张下蕙心里一动。
  明天就是陈秀秀结婚的日子了,等到后天,她必须得去学校里,找小龙的班主任沟通沟通了。
  小龙又困了,没有理他二姐,半闭着眼睛,撅着嘴,迷迷糊糊朝屋子里走去。
  那呆萌的样子,让姐妹二人相视而笑。


第二十九章 三角形定植法
  安顿好了弟弟和妹妹,张小蕙又回到了后园,她这些小姐妹们的速度可不是盖的,她离开这么一会儿,第一个棚的竹片就已经绑好了。
  她让爱红和彩春这两个相对来说力气小的留在已经做好的大棚里,做起垄和定植苗子的工作,其他人去建第二个棚。
  因为有了做第一个的经验,所以,这第二个棚建起来顺利多了。
  园子去年种过,今年估计她妈妈刘桂花早就有离开的打算,所以只在角落里种了点葱,其他地方都荒着。
  土质松软又没有种植物要处理,这给爱红和彩春的起垄工作带来了方便,她们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小蕙,垄都起好了,辣椒苗子怎么栽呀?”彩春问。
  正在跟手中的铁丝较劲的张小蕙说,“一垄种两行,按照三角形排列就是了。”
  她自以为已经说的非常简洁明了了,然而,彩春和爱红听的一头雾水,“什么啊?”
  “不然你们先来帮我们拉铁丝吧,一会儿等这边的棚搭好了,再让小蕙教我们怎么种辣椒?”陈秀秀提议。
  有了爱红和彩春的加入,建棚的进度就更加快了,张小蕙怕大家累着了,几次劝她们休息,但大家都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要一鼓作气全部做完再彻底休息。
  这期间,张小蕙跑出去给每人倒了杯水端了来,又从柜子的角落找到了她妈妈给小龙藏着的一袋黑枣,拿来给大家吃。
  女孩子们稍稍补充一下体力,又开始工作了。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生命,好像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是累一样。
  终于来到最后的工作,就是辣椒苗的定植以及盖棚膜了,大家都松了口气。
  她们从阴凉的地方把那两筐辣椒苗子抬了过来,然后等张小蕙给她们示范。
  “其实很简单的,”张小蕙蹲在做好的垄边,拿出三株苗子,放在垄面上,摆出一个三角形,“像这样的,一个接一个的三角形连起来就行了。”
  “啊?为什么要这么讲究,有什么道理吗?”彩春问。
  “当然了,这么种的话,苗子在一天里互相遮挡太阳的时间是最少的。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就是阳光、空气和水,接受了最多的光照,生长自然就好。”
  “哎呀,小蕙,你懂得真多呀!”彩春赞叹。
  “那当然,人家有一个城里老师专门教种菜呢。那个老师肯定还有堂哥呀表弟呀亲兄弟什么的,你们不是好朋友吗?赶紧让小蕙给她老师说一下,给你也介绍一个男人呗。这样的话,你俩一起嫁到城里去,也好做个伴儿。”陈秀秀说。
  憨厚的彩春一下子红了脸。
  大雁看不下去,推了一把秀秀,“你这是自己要给人当婆娘了,就见不得其他人在家里当女孩儿是不是?三句话不离”男人”“嫁人”的,烦不烦啊?能不能说点别的?”
  陈秀秀翻了个白眼,“还说我呢,你自己还不是这样,每次聊天,聊着聊着就把话题扯到这上面去。
  “我哪有?都是你!”
  “是你!”
  “是你!”
  哎呀,这样争有什么意思啊?就算争到天荒地老也争不出个所以然。
  张小蕙赶紧制止她们,“大家别吵了,快点吧,就剩这最后的工作了。嗯,这样吧,大雁你和彩春去提水,我们种一株辣椒苗,你们就在苗子的根部浇上一瓢定根水。”
  大雁看了一眼火辣辣的太阳,“这么热浇水,不会把苗子烫死吧?”
  这种问题,张小蕙以前也问过她妈妈,所以,现在她可以毫不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