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再难平凡-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过饭以后,很久都没睡着。
唐玉辰摸着枕边的木珠链,眼角不由得又落下了泪水。这是她前世时,陪妈妈去庙里进香时,妈妈给她请的,说是保她平安的。她当时并不在意,后来父母车祸离开后,为了纪念,她才一直带在身边的。没想到,它也和自己一起来到了这个地方。和自己的前世物品重逢真好。可能别人要说为什么就认定这是她前世的那串?不会是相似的另一条。可是她知道,这就是她的那串。因为上面有她名字的缩写拼音,而且当时车祸时,因为本能她是举起了带手链的左手,上面还有当时的擦痕。最主要的是,她当时真的听到了呼唤的声音。让她那么亲切,仿佛那是来自心底的声音。
亲了亲手链,唐玉辰闭上了眼睛。她希望手链能继续带着前世父母的爱,陪着现在的自己,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真好,有前世的母爱陪着自己,更不在意现在身体的妈妈了。她想她是幸运的,不但重生,还能见到‘老朋友’真好、、、、、
第十章到访
日子还是那个过法,没有因为多了手链而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只是唐玉辰多了个不时抚摸手链的习惯。因为手链是大人带的,对于小孩子的唐玉辰来说,还是大了些。所以她绕了俩圈才算是带上。
爷爷还是会不时的上山采药,仿佛是一种习惯。攒到一定数量就会送到城里的‘知善堂’。
唐玉辰再没有和爷爷一起进城,爷爷为此还纳闷。小孩子不是都爱凑热闹吗?他家的孙女还真是不一样。而唐玉辰的想法却是伤不起,看着那么多的好东西,却没有钱买。你说她能不上火吗?
天气一天天的开始凉了起来,唐玉辰不喜欢的冬天又快来了。
爷爷在她无数次的保证及撒娇下,终于带她上山采药去了。奶奶为此还骂了爷爷,说他是个老不死的。孙女还这么小,进山累了、吓到了怎么办?爷爷也有些犹豫,最后还是败在了孙女的甜言蜜语和自己的期待中了。
山并不高,树木也不是很密。可能因为采药的人太多,也没遇到什么危险。药材也是些普通的,不太大,年份有些不足。
下山的时候,唐玉辰的腿已经不是她的了。两腿不住的打颤,迈不开步子。后来还是爷爷强硬的把她放到了背篓里背下山的。她想她还是任性了,低估了自己身体的软弱程度。她决定,回去后她要锻炼,要每天拉着阿黄一起跑步,要……。
背着孙女的唐礼成还是很满意的,没想到这个小人儿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或许唐家老祖宗的遗愿要由这个孙女完成了。他要加大步伐,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都教给她,不论将来她怎么做,他也无愧于祖宗了。唐礼成下山的脚步更快了,背上的药材和孙女仿佛也没什么重量了。
那以后唐玉辰每天多了跑步的习惯。只是绕着家里的院子跑,奶奶只要她健康就开心,所以见此也不管,只当她是在玩。爷爷则是不时的点点头,一脸高兴的看着她跑。阿黄开心的围前围后的跟着跑,它终于有陪练了。唐玉辰没办法,因为这里除了上山就是下山,还真是找不到跑步的场地。
九月十三号,天气晴好。无风。
早晨八点半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意外地访客——‘知善堂’的李青苏。
他手里拎着一些肉和菜,隔老远就叫爷爷的名号。爷爷听见后忙迎了出去,奶奶也随后迎了出去。唐玉辰领着阿黄,好奇的跟在爷爷身后。不明白一个药店的老板加坐堂大夫,为什么要到她家来,还客气的带了很多好东西。
“李先生怎么有时间到我们家了?”爷爷热情的将他迎进了家门。请到堂屋,坐在了椅子上。奶奶也倒好了茶,端到了李青苏的面前。“请喝茶!”
“谢谢!”李青苏欠了欠身子,点了下头。重新坐好后才说:“我昨天到前面的村子去看病,天太晚了就住在那家。今天一早,我想也不急着回去,就来看看你们。怎么?唐老不欢迎我呀?”
“欢迎,欢迎!别人还没这个荣幸呢,我怎能不识抬举。”爷爷哈哈笑道。
李青苏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说:“您老不欢迎,我也赖在这里了。您看您这,山清水秀的,是个好地方。要不您老给个地方让我也接接地气。”
唐玉辰冷眼旁观着,似乎两人很熟,交情也不是简单地买卖关系。
“怎么?你还真打算在这住呀?”唐礼成有些意外。
“是呀,看看您老二人的身体这么棒,孙女又这么聪明。可见这是个好地方。我又没有什么大事,所以打算在您这打扰一段时间。我也不白住您的,我交伙食费。”
“好像不是这么简单吧?”爷爷没有接他的话题。
“那您以为是什么事?难道是仇家上门?”李青苏开着玩笑。
奶奶见没她什么事,就告了个罪离开。爷爷挥了挥手,李青苏站了起来。奶奶离开后才又坐了下来。唐玉辰也对二人行了个礼,离开堂屋。给两人留下说话的空间。
“说吧,你有什么目的?”爷爷没给李青苏打马虎眼的时间,直接开口说。
“真没什么,我只是无聊。出来散散心。”李青苏一脸无奈的样子。
“住几天?”唐礼成很干脆的说。
李青苏喝了口茶,慢悠悠的开口:“归期不定!”
爷爷被他给噎了个半死。恨恨的瞪了他一眼,无奈的说:“走,我领你看看屋子。”说着也不看他,背着双手站了起来。慢悠悠的度到了原来大伯的屋子。
“好久没人住了,一会儿打扫一下,你就在这住。”爷爷喊过来奶奶,吩咐她把这里打扫干净。和李青苏又回到堂屋喝茶。
唐玉辰也过来帮奶奶打扫,一直忙到快中午的时候才干完。奶奶又忙着去整治饭菜去了,唐玉辰则来到晾晒药材的地方,翻晒起地上的药草。
李青苏和唐礼成一出堂屋就看见了这一幕。羡慕的说:“您有一个好孙女呀!”
“那是,给我十个孙子,也不换这个孙女。”唐礼成骄傲的抬起了头,他知道这小子在打孙女的主意,别以为他不说自己就不知道。他就等着他什么时候开口。
吃过午饭后,各自回屋休息。
自此李青苏在唐家住了下来。每天看看带来的书,不时和唐礼成摆摆龙门、下下象棋。还会问唐玉辰一些药材方面的问题。开始,唐玉辰还会看看爷爷的脸色,见爷爷是一副顺其自然的样子。后来也就大大方方的回答自己知道的知识,当然是严格控制在爷爷教的知识里面。而每天的识字也由原来的爷爷教,变成李青苏教她了。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很无聊。唐玉辰则在心里腹诽,他的目的那么明显,真以为大家看不出来呢。大家只是都揣着明白当糊涂,就看他什么时候道明他的来意。
唐玉辰作为受益人,自是每天开开心心的。李青苏每天的上课,也不再只是单纯的识字。还会不断地引申一些其他的知识,大多数是中医方面的。还教会了唐玉辰写毛笔字,唐玉辰虽然前世也会写,但是没有正规老师的指导,字写的总是不太理想。现在唐玉辰非常高兴,因为她很喜欢写毛笔字。不是为了别人,只是自己喜欢。
李青苏看见她跑步问她为什么?她回答为了锻炼,好陪爷爷上山采药。爷爷听了嘴角上翘,李青苏也点点头。自此又开始教唐玉辰练太极拳及一些吐纳的知识。
日子一天一天过,不知不觉中,李青苏来到唐家已经快半个月了。
直到有一天,一个年轻人上门找他。他才想起自己还是一个大夫,还有一个任务。
第十一章拜师上
那个年轻人是李青苏店里的服务员,会一些中药的知识,平时店里都是他和李青苏的一个徒弟在打理。
直到那个徒弟实在是不能忍受师傅的不负责任时,他被徒弟派出来找老板。一路从最开始的几家病患开始,他一路找了三天,才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老板的下落。
看不出,李青苏还是这样一个让人头疼的师傅。唐玉辰不由在心里有些打鼓。
李青苏也看出了唐玉辰的犹豫,虽说还没捅破那层窗户纸,但是他这些天的表现,相信凭着这家人的聪明已经明白了他的来意。这些天的观察也让他收徒的信念更加坚定,唐玉辰是个好苗子。不仅是聪明,家教也好,最主要的是家学渊源,有毅力,肯吃苦,好学,还有孝心,他非常的满意。可是小周的到来,让看好的关门弟子有些打退堂鼓,那怎么能行。必须得拿下。
李青苏看着唐礼成,“唐老,你我也算是忘年交了。我这些日子住在这里,非常开心,尤其是七七这个孩子。我很喜欢。”
唐家三口人心说,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李青苏见唐家人这么沉的主气,喝口手边的茶。“我想收七七做我的第五个弟子,也是关门弟子。”没有任何谦虚,也没有任何疑问,仿佛只是下了个通知。
“日子?”唐礼成也没和他客气,他们的交情也用不到那些虚礼。
李青苏看了看阳历牌,“择日不如撞日,三天后是八月十五,就那天吧。我也有些要通知的亲朋旧友。那天,你们一早坐车去。我就不再打扰了,这就和小周回去准备。”说着就站了起来,要往外走。
唐玉辰有些郁闷了。每个人都认为为她好,根本就不征求她的意见。好吧,她矫行了,其实她很愿意,很开心。只是还是为大家的没有问她意见而不郁。也不想想她是几岁的娃。
大家陪着李青苏两人,一起往外走。路上李青苏和唐礼成不时的交流下意见。
送走了李青苏后,爷爷把唐玉辰叫道了跟前。“七七,今天的事我不知道你了解多少?爷爷也不知道你今后的路在哪?但是,我知道这是你的一次机会。李先生这人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你以后跟他学医,学做人。爷爷也就放心了。”唐礼成说着不免有些伤感。
“爷爷!”唐玉辰撒娇的搂着爷爷的脖子,偶尔蹭一下。“爷爷也和我去学习,一直陪着我。好吗爷爷?”唐玉辰实在是有些做不出小女儿姿态,脸有些红。
“好!爷爷一直陪着我的乖宝宝!一直陪着!”唐礼成高兴的说。奶奶在旁边也开心的看着祖孙俩。
晚上,唐玉辰睡着后。老两口就开始了交流。
“以后七七就要在李先生那学习吗?”奶奶有些不舍的说。
“要想学,就要在身边。孩子还小,我也有些不放心呀!”唐礼成叹了口气,又抽起了手里的水烟袋。
奶奶看看老爷子,有些犹豫的说:“要不我们也去?反正他那药店也要用人。我去给他做饭,也不用工钱只要在孙女的身边就行。”
“对!”唐礼成一拍大腿,高兴的说:“老婆子看不出你还有这两下子,对啊,他还在我们家吃住了这么长时间呢。我们在他那也不是白吃白住,你帮他们做饭,我帮他们弄药材。这样我们三口人就不用分开了。明天就收拾一下,后天我们就去。他不让,我们就不和他学了。”说完,唐礼成的气也顺了,也困了。不在理会老太太,自己翻身睡觉了。
“这个老头子,说风就是雨。”奶奶也躺了下来,心事解决了,她也困了。
两天后,当李青苏在店里见到了唐家一家三口时。他的眼前一黑,恨不得晕过去。唐玉辰捂着嘴偷乐。唐礼成挺直了腰板,理直气壮的坐到了椅子上。让他给安排房间,就好像不久前在唐家发生的关于他的一幕。再看看不言语的老太太,及地上的行礼。他第一次对自己的决定有些怀疑。
可是请帖已经派发了。拜师的礼品也准备好了。他亏了,亏大发了!他恨恨的瞪着喝茶的唐礼成。转过身,温和的问唐奶奶:“老嫂子,都出来了家里咋办啊?”
“鸡和猪都卖了,阿黄在门外。几间房子都上了锁,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活。等到农忙的季节,我们回去弄好再回来。”听着唐奶奶的回答,李青苏的头上天雷滚滚。他收个徒弟,不但要养徒弟,还要养徒弟的爷爷奶奶。对了,外面还有一条狗也要他养。他为什么这么倒霉呢?为什么?为什么呀?他无语问青天。
李青苏不理三徒弟的窃笑,郁闷的给唐家三口安排了住处。对了,还有他们的阿黄。他无力了。
“小师妹,我是你三师哥秦海鹏,认识一下。”那个偷笑的年轻人,对着唐玉辰友好的伸出了手。唐玉辰把小手伸到了他的大手里,“很高兴认识你三师兄,我叫唐玉辰,小名七七。”
“其他的师兄明天才能见到,大师兄可能来不了了。”秦海鹏蹲到了唐玉辰的面前。
“三师兄,你能陪我四处看看吗?”唐玉辰对她即将生活的地方很好奇。
秦海鹏拉着唐玉辰的小手,一边走一边介绍这个占地五亩的‘知善堂’。这里真的很大,有三进院子。第一进就是以前见过的‘知善堂’,作为门面,它比后面的房子要更高大些。第二进的院子是作为制药,和储存药材的地方。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药香。第三进就是住人的地方了。正房是李青苏的卧室和书房、会客室。东西厢房则是他的徒弟们住的地方。
唐家三口被安排在了西厢房,挨着二进房的两间屋子。唐玉辰自己一个房间。她很高兴,也为有一个细心的师傅而感到庆幸。厨房在东厢房,奶奶现在就开始在那准备午饭了,当然是大家的。李青苏不让,可是架不住爷爷的干扰,也就顺其自然了。
原本的‘知善堂’没有专人做饭,因为大家经常不住在这,吃饭的人也不定。所以,一直是小周在不忙的时候给弄弄。大家饥一顿饱一顿,大男人也无所谓。现在多了个小姑娘,还真的很为难。好在唐奶奶不放心孙女跟来,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唐爷爷来到后,很庆幸他们二人做了跟来的决定。就是李青苏也有同感。心情也就不再那么郁闷了,看阿黄的目光也温和的多了。阿黄不由得打了个颤,它不会被某人给当成即将到口的美食了吧?
第十二章拜师下
这一天是忙碌的一天。当唐家三口将一切收拾妥当的时候,已经是天黑了。大家也没有多说什么,洗洗就睡了。
唐玉辰躺在床上,抱紧被子。她感到满足了,终于有了自己一个人的房间了。真好!抚摸着手上的珠链,脸上挂上了笑容。她为有一个这样的机会而感谢上帝,她终于迈出了那个小山坳。不是不喜欢,只是它绑缚了她要飞翔的翅膀。
一夜好梦!
1989年,农历八月十五。天气晴好,万里无云。
天还没有大亮,唐玉辰就离开了床。今天是她的大日子。从此她有了学习的机会,有了为之奋斗的目标。她知道中医在后世被越来越看好,只是现在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好的中医人才也大都凋谢了。她有幸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她要紧紧抓住。
她把奶奶昨天就准备好的新衣服穿好。又梳好自己的小辫子。这三年,她的头发也和她的生活一样发生了大的变化。变的浓密乌黑了,她喜欢长发。有了这么好的发质当然要留长发了。一直都是奶奶帮她梳头,她早就想自己梳头了。可是奶奶不放心,也就一直那样了。
今天是新的一天,她要自己梳头。
当奶奶来到唐玉辰的房间准备叫她起床时,愣住了。这是她的孙女?那个一直需要她照顾的小不点?为什么她有一夜之间孙女长大了的感觉?看着她把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唐奶奶忽然有一种孙女不再需要自己的感觉。她的背有些弯了,心情也没了开始时的雀跃了。
唐玉辰看见了奶奶的变化,她心疼了。她知道自己还是心急了。让一直以照顾她为自己使命的爷爷奶奶失落了。
“奶奶,你看我今天精神吗?我好紧张啊?总觉得哪里没弄好。奶奶你帮我看看。”唐玉辰晃着奶奶的胳膊,打断了她的失落。
“奶奶给你看看。挺好的!我孙女长大了,以后呀就换你来照顾奶奶了。”唐奶奶很快就转变过来,她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呀!何况她的孙女是这样的优秀。
“老婆子,好了吗?”门外传来了唐爷爷的声音。
“来了。”唐奶奶牵起了唐玉辰的小手,来到门外。
唐爷爷今天也穿上了黑布的新唐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起来,比平时还要精神。唐奶奶今天也是穿了过年的新衣。花白的头发梳了个髻,被两个像小叉子的发卡固定在了一个钩织的小网兜里。身上没有多余的饰品,可又让人眼前一亮。仿佛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了。
唐爷爷见了今天的小孙女,也是眼前一亮。很开心!抱起了孙女,亲了她的额头一下。“从今天起,七七就不是小孩子了。要能吃苦,不怕累。师傅打骂不能生气更不能哭鼻子。要认真地和师傅学习,尊重师傅,孝顺师傅。今天会有很多的客人,要有礼貌,师傅介绍时要鞠躬。这些人都对你的未来有帮助,是个机会。今天……。”
“行了,你有完没完啊?快去吃饭,一会儿好来客人了。”奶奶打断了爷爷的嘱咐,要接过孙女,可是被唐爷爷给拒绝了。他自己抱着孙女在前面走,依然不时的告诉唐玉辰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唐玉辰不时地应一声或点点头。祖孙俩的交流很愉快。
不到八点,客人就陆陆续续的到来了。二师兄和四师兄也到了。此时正和师傅招待客人。二师兄的样子很普通,有接近四十岁的样子。浑身的气度看起来事业成功,生活顺利,眼带轻笑。给人很舒服感觉。
四师兄是个二十左右的大男孩,带个眼镜,很腼腆。长的有些小英俊,很有后世小清新的感觉。
看来师傅是不拘一格收徒弟啊。每个徒弟都各不相同。不知大师兄会是个什么样子?
八点十五分,吉时到。师傅自己看的,也不知道可信度有多少。反正唐玉辰不信这些。
拜师仪式是在二进的大厅里举行的。这里早就布置妥当了。
师傅今天穿着一身白色唐装,坐在八仙椅子上。几位师兄站在他的身后。每个人都很严肃,庄重。
师傅的一位朋友充作司仪。唐玉辰在大家的见证下,庄重的给李青苏磕了三个响头。起立后又郑重的向来宾鞠了个躬,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来见证她的拜师礼。并对大家发誓一定会把师傅的教导记心上。发扬中医药事业。并以此为终身目标。
她的发言让在坐的老中医们,深感欣慰。不由得点点了头,为李青苏收了个好徒弟而感到高兴,也有些嫉妒。才三岁的娃娃,就算是有人教她这样说,能说的在场的长辈都感动,也可见不一般。而且还不怯场,说话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一双眼睛乌黑发亮,一看就是个聪明的。也不知李青苏在哪找来的。看家长似乎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呀。大家在心里都给了高分。也打定注意,叮嘱徒子徒孙们,高看一码,能帮忙时都伸把手。
唐礼成看着站在人群中的孙女,笑的很开心。唐奶奶也很开心,强忍着眼里的泪水不让它流下来。唐礼成却在这一时做了个决定。
礼成后,大家一起来到了后花园。这是第三进院子的后面,唐玉辰也是第一次看见。昨天还没来得急看它。这个花园有前面的三进房子加起来那么大。小桥流水,很有古风。在园子的中间有一个亭子,此时已经摆好了茶水月饼。还有一些本地的小吃,很精致。
小路的两旁栽满了菊花,各种颜色都有。在花的后面,则是规划好的药田。唐玉辰不由在心里腹诽,师傅还真是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这么好的园子都被他浪费了。前面的亭子也是,他居然给亭子取了个‘晒药亭’,他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呀。唐玉辰有些无语了。嘉宾中也有一些初次来此的,都被李青苏给雷晕了,集体抽搐嘴角。
大家在师傅的陪伴下来到了亭子里。不愧为‘晒药亭’,所以够大,够强!
李青苏很满意大家的表现,脸上挂满了笑容。他的几个徒弟则要淡然的多。在每张桌子前面站立。
大家分宾主坐好后。几位师兄则是礼貌的按照顺序为每一位来宾敬茶。大家好心情的交谈着,气氛很轻松。大家不时会因为一个学术问题,侃侃而谈,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很开心,毕竟像他们这样水平的交流机会很少。几位师兄也是聚精会神的倾听,偶尔还会就一些不是很懂的问题提问。大家也会一一回答。他们很是受益匪浅呀。
唐礼成也在坐,唐奶奶却离开了。毕竟这样的场合不适合她,她去厨房帮忙了。唐礼成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不适。态度怡然自得,不卑不亢。有时还能插上几个话题,让大家更是不敢小瞧。
客人们都是满意而归的。每人离开时,手上都有唐奶奶给准备的月饼。这是奶奶自己做的,很好吃。
拜师礼也就这样的落幕了。每个人都有收获,每个人都很开心。
第十三章学习
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后,唐礼成也回了自己的屋子。几师徒来到刚才拜师的大厅,师傅依然坐到了太师椅上,几个师兄也依次坐到了下手的椅子上。
师傅拿出一本书,递给了唐玉辰。“这是一本入门的书,你先看看,不识的字可以问我,不要求你都记住,但是这里的药材必须都认得。至于药性,以后再慢慢了解。”说着又从衣兜里拿出一块玉佩,很小很精致。是深绿色的,看着像后世的翡翠。
“这是师父给你的见面礼,你们每人都有,也是个身份象征。你拿去吧。”
“谢谢师傅!”唐玉辰鞠了个躬,庄重的双手接过玉佩。
师傅指着二师兄道:“这是你二师兄,鲁子书。”
“二师兄!”唐玉辰转向二师兄,敬礼叫了二师兄。
“小师妹。”二师兄起立还了礼,见师傅盯着的眼睛。忙拿出准备好的礼物。那是一套笔墨纸砚,看的出不是凡品。师傅满意的点了点头。
又指着三师兄,郑重的介绍说:“虽说你们已经见过了,也介绍过了。今天还是要再正式介绍一下。这是你三师兄,秦海鹏。”
“三师兄!”唐玉辰敬礼叫师兄。
“小师妹!”三师兄也站起来回了礼。并乖乖的拿出自己的礼物,递给了唐玉辰。那是一本古籍,虽说收藏者很爱惜,但是也经不住时光的磨损。唐玉辰珍重的接了过来。谢过了三师兄,李青苏却是有些不高兴的瞪了三徒弟一眼。秦海鹏挑挑嘴角,挑逊的看了师傅一眼。李青苏血压有上升的趋势。
二师兄和四师兄都嘴角含笑,很是欣赏眼前的一切。
李青苏见在三徒弟这儿得不到好处,就转向四徒弟。“这是你四师兄,白频。”
“四师兄!”唐玉辰依样敬礼开口。
“小师妹!”白频起立还礼,温和的声音很好听,语速不快,让人很舒服。四师兄也拿出了一分礼物。这是一个红包,他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没有师兄的基础,也没有他们的机遇。手里实在是没有拿出手的东西,希望小师妹不要对我失望。以后有了我一定给补上。”话说完,他自己的脸已经快烧着了。
师傅点点头。“你四师兄还在读书,等以后他有了,师傅帮你要。”
唐玉辰看着手里厚厚的红包,满头黑线。这礼也不轻呀。抬头谢谢四师兄:“这个礼物我很喜欢,谢谢四师兄。我现在正需要呢,四师兄真懂我。当然以后的礼物也要,多多益善吗?”
“哈哈!你这个小调皮!”师傅欣慰的大笑起来。师兄们也含笑的看着她,到让她闹了个大红脸。
“三师兄的礼物是你不需要的吧,那我以后也不用再给你准备礼物了。”秦海鹏不满的嘟起了嘴。
唐玉辰知道他是在逗自己,就势搂上了他的脖子,撒娇的说;“三师兄最好了,三师兄的礼物是对于七七以后来说是最需要的。所以,三师兄不可以生气,以后看见好的礼物也要想着七七。”
“小贪心鬼!”三师兄宠溺的点点她的额头,她也配合的做出很疼的样子。大家都很开心的笑了。
唐玉辰喜欢这里的气氛,师傅虽说严厉些,但是很爱护她。师兄们虽是各有事业,不能总在这里,可是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家。有时间就会回来看看他们。
一转眼,唐玉辰一家已经来到市里三个月了。期间爷爷和奶奶回了几次家,家里一切都好。把家里的情况,也分别告诉了爸爸和姑姑他们。爸爸的信也寄到了这里。奶奶的生日是十月初六,姑妈一家也是来到这里给过的。师傅很欢迎他们。表姐考的是师范,现在已经有了为人师表的样子,不再把情绪挂在脸上。当然能把眼睛里的嫉妒收起来就更好了。
表哥也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比以前要安稳的多。姑妈和姑父还是老样子。眼里是真正的为她开心,为她的将来高兴。
唐玉辰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每天学一定数量的生字,练练毛笔字。背背书,种种药材。偶尔帮助小周整理药材。睡觉前会把师傅教的吐纳功夫演练一遍,开始时会做很长时间,后来就越来越好了,时间也没那么长了。她也没发现身体有什么变化,只是依然坚持。
唐奶奶有时会一脸心痛的让她休息一下。嘴里不住的说,可怜的孩子,总是想法做好吃的,怕她累坏了,给她补补身子。师傅是非常欢迎这种方式的改善生活,每次想吃什么了,就会打发小周去买回来,美其名曰给小徒弟补身子。大家也很欢迎他的慷慨。师傅会在不出诊的时候,和爷爷下几盘棋。晚饭后,检查唐玉辰的一天功课。遇到不对的,他会纠正。每个月,会有一次考核。就像学校的月考。好在唐玉辰是真的喜欢中医中药,平时不用监督就会努力地学习。考核的成绩也让师傅很满意。
唐礼成和老伴儿,也对现在的生活满意。能在孙女的身边照顾她,看着她成长。每天还没有那些烦心事,他真希望永远这样的生活。可是想到今天收到的信件?他又叹了口气,因为烦心事要来了。大孙子要结婚了,幺儿也要回来。可是想想孙女的妈?他不免有些担心。以前还好说,她妈妈只是忙,没时间照顾她,她还小也没什么印象,还糊弄的过去。现在?他的心里不免划了个大问号。自己还能骗的了她吗?————
李青苏对于自己做下收了这个小徒弟的决定,感觉越来越满意。也越发的感觉自己是个英明神武的师傅。甚至觉得徒弟的爷爷奶奶跟来,也是自己的英明神武。他发现唐奶奶来的这段时间,自己的面色是越来越好看。人也越来越有精神。看来,这里还是需要个女人的。当然是唐奶奶最理想。他这一生没有结过婚,也没有结婚的打算。现在这样多好,有人做好吃的,有人洗衣服(当然是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