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把82年的狗粮-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把82年的狗粮
作者:羽小树

文案

→→大数据时代,有网友云养猫,云养狗,那么,你要不要和我一起云养孩子=w=

曲鹤清和田新梅
生下曲昱田之后的日子
树和花的爱情,结了一个小混蛋果子的日常

曲昱田:女儿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
曲鹤清&田新梅:不,你是我们的军大衣,防寒挡风且加大号的那种!
曲昱田:……

1。主角曲昱田,女,属性逗比的小狼崽
2。生活充满波折和撒欢

内容标签: 都市情缘 因缘邂逅 青梅竹马

搜索关键字:主角:曲昱田 ┃ 配角:曲鹤清、田新梅、曲世辰、易木南 ┃ 其它:爱情,婚姻,育子


第1章 
  七十年代,北疆与熊国接壤的边界上,有一个军垦式的小村子,伊吉哈。
  说是村民,实际上,这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穿上军装跟着部队援疆的兵,只不过,现在没有战争了,局势和平稳定了,这些带着家人的兵,就像是荒漠边的小白杨,扎根生长,留在了大戈壁之上,守卫着祖国的西北边界。
  伊吉哈的前身,是打散的几个连,脱下军装之后,以连为队,干脆就变成了村子里的几个大队,栽树种田,挖渠戍边,村子里跑来跑去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
  曲鹤清是家里的老六,上面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六七十年代的时候,这样的多子家庭极其平常,大的带小的,只要喂口饭能活,就总能拉扯长大。
  和年岁最近,体弱多病的三姐不一样,曲鹤清从生下来,就是哭声最亮的那个,走路早,说话早,能跑能跳之后,也是最能惹事的那个,曲家挂在墙上的马鞭,不知道被取下来多少次,就是揍这个皮小子的。
  孩子越多,家里的负担越重,不到十岁的曲鹤清也有自己的活儿,给牛和马割草喂料,明明不是个轻松的活,精力旺盛的曲鹤清偏偏能找到空余,时不时和隔壁田家同岁的田四儿,两个男孩子从村头笑到村尾,丢土块跳水渠,追着闹着不知道累。
  当然,两个男孩子也有消停的时候。
  因为,田四儿有个妹妹,乖乖小小的一个,还扎着两个辫子。
  田小妹的大名叫田新梅,不过,曲鹤清和田四儿都不这么叫,丫头片子、小娇气包、小辫子妞的换着喊,经常把小姑娘弄哭,白白的小脸红的像桃花。
  不到十岁的男孩子,懂什么怜香惜玉,看到小丫头哭哭啼啼的样子,还哈哈大笑,好像找到什么好玩的事情,等小丫头见着两个人就开始躲的时候,曲鹤清和田四儿就开始了堵人大业,抓到小丫头,就把她的小辫子和柔软的柳枝条绑在一起,还吓唬她要把她挂在树上,又弄得小姑娘哭的一塌糊涂。
  村子里的孩子多像曲鹤清这样,年纪不大就已经开始帮家里做活了,健康又皮实,黝黑的皮肤,明亮的眼睛和已经有些肌肉线条的手臂,但田新梅不一样,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身体也不大好,家里条件又不错,算是父母比较娇宠的,个子不高,人又小又白,每次曲鹤清欺负她的时候,都能想到家里养的那只大白兔子。
  两个人不断长大,却还是一个人欺负,一个人哭。
  只不过,这样的生活,在八二年的时候,戛然而止。
  因为,十一岁的田新梅要走了,被父母送到疆外的姑妈家,去读书去陪着独身的姑妈,以后就不回来了,留在那里当个老师或是护士。
  大人的为孩子好的决定,是没有问过孩子本人意见的,田新梅懵懵懂懂的带着行李,被父母送走,只记得离开的那天清晨,天还没有亮,总是欺负自己的曲鹤清却突然跑出自家院子,努力追上他们喊,“小丫头,你要去哪里?喂,我不揪你辫子了!”
  村子离县城挺远的,要坐着马车去县城坐车,田新梅披着父亲的军大衣,裹得像是个蚕茧,坐在板车上被颠的大脑一片空白,听到后面的声音,只能艰难的扭头,还来不及回应,就离开了伊吉哈这个小村子。
  一九八二年,伊吉哈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小事倒是有几件,田家的小丫头被送去内地,离开了村子,曲家的那个皮小子,在学校成绩特别好,总被老师夸,拿回来的奖状都能给家里糊墙。
  时间一晃就十多年,曲家的老六有出息,是村子里第一个大学生,去了省疆大学,还响应国家号召当了兵。
  直到二十五岁,往家里带回来一个媳妇的时候,村子里的人觉得眼熟,这个不是田家那个小丫头吗?
  因为田家也在几年前,离开了伊吉哈回了老家,很少有什么消息传回来。等曲家的新媳妇是田新梅的时候,村民们才反应过来,这时间过的真快,一晃眼,看着长大的孩子都可以成家了。
  曲鹤清和田新梅没有怎么详说,他们是怎么在外面重识恋爱,最后决定结婚的。
  但喜帖发出去的那天,不知道有多少姑娘家气的差点撕破喜帖。
  这要说说,曲家老六这个人了。
  曲家八个孩子,就属曲鹤清长得最为出挑,一米八三的个子,剑眉朗目,挺鼻薄唇,脸颊略窄四肢修长,当时征兵的时候,就有人被这张脸震了震,说是这个小子,送去阅兵时候的仪仗队里最好,一表人才,帅的小姑娘们脸红,特别给部队长脸。
  虽说村子里,家家都挺重视孩子教育,希望能有个大学生出来,但教育条件在这里放着,能读个中专或高中,都了不得了。可这耐不住,人家曲鹤清最皮最闹腾,成绩却好的离谱,居然考到了省疆大学,给曲家长足了面子。
  在部队里,这种学历高,身体条件也好的兵,最受喜欢,村子里的人还听说,有首长要给曲鹤清介绍对象,想让他当自己女婿。
  村子里喜欢曲鹤清的大姑娘,不说一百也有几十了,只不过,知道人家条件好,以为他看不上村里的姑娘,要去当首长的女婿,就一直没有好意思提。
  结果,冒出来一个田新梅截胡,也是和她们一样,泥腿子农民家庭出身,这让她们怎么能不气?!
  而且,看田新梅的样子,也没有多么漂亮,就是皮肤特别白,有什么了不起的!
  亏了亏了亏了。
  不过,这些都影响不了刚结婚没两年的小两口。
  正是八月底,天气还燥热不已的时候。
  刚从部队赶回家的曲鹤清顾不上擦汗,步伐匆匆,推开大门几步跨入院子,急着去屋子里见自己的妻子,和月初刚生下来的女儿。
  他在垦区的高炮团当兵,部队上请假不容易,妻子生女儿的时候,家里只有父母和大姐,军区离得远,等接到消息到请假回来,现在孩子都十几天了,他才从部队坐火车匆匆往回赶。
  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个孩子。
  女孩,六斤六两,身体健康。
  全然一副傻爸爸样子的曲鹤清,进了屋子之后把手上掂的袋子放下,里面是买给妻子的绒衫,红色的,还有垫肩,样式很新潮,等年底天冷了,穿着正合适,他特意去商场买的。
  外面的温度逼近四十度,热的树叶子都是蜷曲的,偶尔带起来的一丝风都热的发闷,屋子里稍微凉快一点,结婚的时候才盖起来的新房,铺的地板砖拉得天花板,竹帘之后是亮堂堂的新房,窗户上还有去年贴的‘喜’字。
  他和田新梅前年结的婚,去年的年底发现怀了的,今年八月份,小丫头就出生了,到现在还没有见过爸爸。
  屋子里安安静静的,曲鹤清猜这是妻子在睡午觉,夏末生孩子挺折磨人的,坐月子一个月不能见风不能出门,把人热的精神都不大好。
  轻手轻脚的穿过客厅往卧室走,曲鹤清看到家里放西瓜的竹筐都堆在客厅角落,不禁好笑,肯定是妻子热的不行,想吃点凉凉的水果被制止,只能看看西瓜解解馋了。
  要不然,装西瓜的竹筐怎么可能放在客厅远离窗户的角落。
  卧室门打开,白胖了不少的妻子正眯着眼睛休息,头上还裹着毛巾,一看就是热的不行,懒洋洋的,估计也没有睡着。
  “新梅?”曲鹤清轻声喊了一声妻子的名字,看着她迷迷糊糊的坐起来,冲着他笑了笑,“回来了?!”
  “嗯,身体怎么样?部队的假不好批,我回来晚了。”本来曲鹤清以为,妻子生产的时候,他能陪在身边的,可是,事不如人愿,女儿早出来了一周多,他根本没有在身边。
  田新梅估计还没有清醒,摆了摆手特别爽快,“没事,你在也没用,妈和大姐把我照顾的很好,你要是留在这里说不定还添乱。”
  被嫌弃了一把的曲鹤清笑笑,和妻子柔声说了几句话之后,才蹑手蹑脚的跑去旁边的小木床上,掀开上面的蚊帐,看看自己的女儿。
  谁想到,本来以为会躺着一个软软甜甜小宝宝的地方,居然放了一个溜圆干净,黑纹绿皮的大西瓜。
  李靖家的哪吒,虽然怀了三年,但好歹还是个人。
  自家的女儿,是个西瓜?
  田新梅笑着看丈夫去看女儿,结果,发现曲鹤清脸色不对,猛地才想起来,等等,刚才小木床上热的不行,女儿睡着睡着就被热醒,她没办法,就去拎了装西瓜的竹筐,把里面铺软,让凉快的大西瓜在里面呆一会,再把女儿放进去睡一会儿。
  不会太凉,但也不会让女儿热醒。
  就这样,田新梅时不时把西瓜和女儿调换一下窝,导致曲鹤清回来,掀开小木床的蚊帐,看到的就是一个大西瓜。
  “不是,女儿在竹筐里呢,这里太热了,让她稍微凉快一下。”婆婆和大姐都说,月子里,产妇和宝宝都不能见风见凉,更别说吃掉冰了,连扇风的扇子都被没收,田新梅也是想了好几个办法,才用大西瓜来降温的。
  这西瓜没有用水冰过,只是自身带着的温度略略低于室温,用来给刚出生的孩子降温,还挺方便的。
  田新梅每次连襁褓带小宝宝的对调位置,也是紧张的出了一头汗。
  别人都说,哪有妈妈不会抱孩子的,教一下就行了,但田新梅学了这么久,伸手抱起小面团似得女儿,还是心跳加速额头冒汗的。
  简直大写的不习惯,她这个妈,还不如生了个西瓜。
  怪不得,自己在客厅最凉快的小角落里,看到了装西瓜的竹筐摆在那里。
  曲鹤清哭笑不得,转身去竹筐里看女儿,田新梅也跟着过去,伸手轻轻的碰了碰女儿熟睡的脸,然后点点头,还好,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
  竹筐里被修整的和婴儿床差不多,曲鹤清看着妻子和尝菜熟没熟一样,小心的探探女儿的温度,就知道妻子这段时间,肯定很辛苦。
  妻子的娘家不在本地,回老家去了,他回来的时候,已经见到了爸妈和大姐,他们都夸小丫头乖巧,不怎么哭闹,但是,这也是比较而言,新生儿不会说话只能用哭来表达诉求,怎么可能全天二十四小时乖巧安静。
  尤其是,曲鹤清是见过自己哥哥姐姐养孩子的时候,全家人轮着喂奶换尿布哄睡觉,让大人休息都休息不好的样子的。
  女儿放在这里凉快五分钟,妻子还要留神看着表,稍微眯一下,然后时间一到,立刻去看看孩子。
  曲鹤清知道,妻子最爱睡觉,生女儿之前,闹钟都是闹不醒的,刚才他走进来动作那么轻,妻子就已经被惊醒,可想而知,这段时间,自己不在身边,妻子的睡眠质量有多差。
  家里住在农村,八月份地里都有活,就算婆婆和大姐两个人轮换着来做饭洗尿布,尽量让田新梅少动手做事,身边没有丈夫陪着,她还是心里始终悬着一口气,总是放心不下,一闭眼就好像孩子醒了,开始哭了。
  现在看到曲鹤清回来了,田新梅松口气,“西瓜给、哦不是,女儿给你看着一会儿,我去睡一会儿觉。”
  “行,你去睡一会儿,等会她要是醒了,我再喊你喂奶。”田新梅生怕自己这个新手妈妈当的有什么疏漏,把每天要喂奶的时间都写在纸上,贴到了墙上,曲鹤清一看这个,就能大概猜出来,女儿是饿了还是要换尿布了。
  “对了,那个西瓜等会儿可以切开吃掉,你别忘了,厨房里还有些剩下的鸡汤,你也可以喝一点。”依旧念念不忘西瓜的田新梅很快入睡,还不忘摆摆手,让曲鹤清去找点她没吃完的月子餐,先垫垫肚子。
  曲鹤清一米八几精悍威武的男人,就这么蹲在竹筐旁边,看着女儿粉粉嫩嫩的小脸,控制不住的傻笑起来。
  还不敢发出声音,生怕吵着孩子和她妈。
  嘿嘿嘿,小西瓜,哦不是,孩子的名字早就想好了。
  就叫做曲昱田。
  昱,光透明亮,田,来自妈妈,谐音有甘来之意,两个人的孩子,就要和夫妻俩都沾点边,所以,小女孩就叫做曲昱田,小名田田。
  不过,幸福到冒泡的曲爸爸忘记,昱字还有新日登位,新朝开始之意,睡着的小宝宝,不一定都是小天使,也有可能是,小混蛋。


第2章 
  曲鹤清长相俊朗,身形高大,典型的那种挑着爸妈优点长得孩子,妻子田新梅长得清秀文静,皮肤又极白极细,更是增色三分,两个人结婚当得起一句郎才女貌。
  自然,身边的人就很期待,他们的孩子是不是长得也很好看。
  对啊,大家对小宝宝的期待,就是看她的长相如何。
  要不然,听听哭声响不响吗?
  等曲昱田满月的时候,来做客的朋友们都很心满意足,果然,小宝宝和她爸爸一样,都是挑着父母的优点长的,虽然还没有长开,但已经能看出来这是个很好看的小婴儿。
  到了年底,考虑到父母身体和妻女家庭等等因素,曲鹤清转业离开了部队,回家这边去银行工作,这里离边境口岸很近,他的学历高又会英语和俄语,工作的待遇和薪水都颇为不错,加上妻子田新梅也已经工作了两三年,是个会计,两份工资让家底颇为殷实。
  但是,决定自己带孩子的新手爸妈,生活的并没有旁人想象的那么美好。
  主要是,小孩子真的是越大越不好带。
  曲鹤清和田新梅的兄弟姐妹都比较多,一个有七个,一个有四个,不过,曲鹤清一向是欺负人的那个,田新梅在家里又是最小,他们两个还真的没有多少带小孩的经验。
  田新梅的娘家没有住在北疆,主要是婆婆和曲鹤清的大姐来指点一下他们,农家九十月份忙着摘棉花休整地,有工作不参与农忙的曲鹤庆小夫妻两个不想再劳累家人,就自己摸索着养曲昱田。
  结果,这个在满月之前,被周围长辈夸赞乖巧的小家伙。
  半岁之后,就开始换着姿势,和父母彼此折腾了。
  曲鹤清部队出身,转业之后身上就多了一个强迫症,女儿在小木床上躺的好好的,路过的曲爸爸看着睡得七扭八歪的女儿,控制不住手的过去理理被子,把胳膊腿儿放回去,让睡姿稍微整齐一点。
  田新梅极爱干净,下班回来之后,就乐颠颠的在家里四处转转,这里擦擦那里扫扫,女儿的衣服上一旦有什么奶渍或是其他东西,她就默默的把衣服换掉,跑去洗干净。
  总是被父母动不动折腾一下的曲昱田,快到一岁的时候,就已经不那么爱睡觉了。
  曲昱田睡在夫妻两个大床旁边,有护栏的小木床上,经常睁着眼睛,小手挥着躺在床上和自己玩,白天乖得像是小天使,一到晚上,估计觉得身边没声音了,就开始闹人。
  等曲鹤清或是田新梅两个人过去冒个头,让曲昱田看到自己的脸,小宝宝就不哼唧了,乖乖的闭眼睛。
  但是,睡着不到一小时,就开始蓄力,哭。
  反正,白天就是曲鹤清和田新梅摸两把女儿,晚上就是睡足的小丫头等到父母睡着就开始哭。
  来啊,互相伤害。
  最后没办法,曲鹤清和田新梅白天还要上班,只能一个人一晚上换着来,把脸支在女儿的上方,让她看够了,才能好好睡觉。
  曲鹤清还试图把照相馆加洗的大照片放在女儿床头,像稻草人一样代替夫妻两个,结果,被曲昱田无情的识破,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等到一岁的时候,考虑到夫妻两个上班,已经可以吃辅食的曲昱田就被断奶了,别的小孩子都会闹着要妈妈,心大的曲昱田却睡得特别香,没有任何哭闹。
  结果,等两天之后再见到妈妈,小丫头的小手就嘻嘻啊啊的塞到妈妈嘴里,“梅梅!”
  十个月之后,曲昱田就已经会咿咿呀呀,说一些婴儿语了,平时曲鹤清和田新梅也在试图教她说爸爸妈妈,结果,这个小家伙就是不说,没想到,再见到田新梅的时候,居然能吐出梅梅两个字。
  夫妻两个有些傻眼,不是说,小孩子最开始喊得,都是妈妈或是爸爸吗?这个梅梅,应该是发音不准的妈妈吧!
  然后,田新梅把女儿的小手握住,再次教着,“来,喊妈妈。”
  “梅梅!”这次,两个人都挺清楚了,小丫头还是不会喊妈妈,但是,梅梅两个字倒是学的很准确。
  田新梅:“……”
  这小丫头,是不是因为断奶太早,故意的?
  不喊妈妈也不喊爸爸,曲昱田发音最准的两个字,就是梅梅。
  而且,曲鹤清和田新梅发现,女儿喊梅梅的时候,真的能认准人,是在喊妈妈。
  别的小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很容易喊谁都是爸爸妈妈,但曲昱田不一样,被田新梅抱着的时候,会时不时喊两声梅梅,被曲鹤清抱着的时候,被曲鹤清逗,让她对着自己喊梅梅,曲昱田就用小手拍爸爸的脸,然后脑袋四处张望,去找梅梅在哪里。
  要么就不说,要么就找准人再说。
  直到一岁两个月,曲昱田已经能把身边的亲戚都准确的喊出来,偶尔还能冒出个短句来,还是不会喊妈妈,冲着田新梅,依然甜甜的“梅梅~”
  田新梅有些发愁,这算是聪明还是不聪明?身边一岁多一点,能说话说得这么溜的孩子没有几个,但是,会说话还不会喊妈妈的,估计也就自家田田一个了。
  曲鹤清倒是心很大,不会喊就不会喊了,反正大家都知道,梅梅就是妈妈的意思。
  可能曲昱田身上,曲鹤清的遗传影响更大一些,小丫头也是早说话,早走路,二岁多一点,就能不用大人扶,自己跑来跑去了。
  虽然小家伙被绊倒的次数不多,但曲鹤清和田新梅还是在家里铺上了毯子,把有棱角的家具尽量都收了起来,夫妻两个都有工作,已经能自己用小勺子吃饭的曲昱田,白天就放在奶奶家,等父母下班了,再被接走。
  奶奶家特别的热闹,老两口年纪大了,地里的活也做的少了,没事就留在家里,帮孩子们看着孙辈,除了曲昱田,还有三个孩子,两个九岁的一个六岁,都是曲昱田姑姑或是伯伯的孩子。
  她年纪小是小,却能自己吃饭,自己睡觉,比普通四五岁的小孩子都乖,家里不少小孩,曲爷爷和曲奶奶最偏疼曲昱田。
  上午要炖个水煮蛋给田田吃,中午去小卖部给田田买个小玩具,下午再带着田田睡午觉,醒来之后再给点芝麻和核桃吃,快三岁的孩子,是爷爷奶奶的小尾巴,腿短跑的却很快,自己要是不小心摔倒了,也不哭,拍拍裤子就自己起来,还和爷爷奶奶说,她不疼,没事。
  但是,这么贴心的曲昱田,晚上被父母接回家之后,就开始撒欢。
  下班接回女儿,天已经黑透了,曲昱田跑到爸爸身边,拉着他的手,“小仙女,我们可以一起去采花蜜吗?”
  肩宽腿长的曲·小仙女:“……”
  忙了一天,还不容易能陪一会儿女儿,小仙女就小仙女了,曲鹤清戴着女儿递过来的蝴蝶结,蹲下来和女儿手拉手,一起去采花蜜。
  下一个目的地,厨房。
  里面正切菜的田新梅,感觉到裤子被拽了拽,低头看过去,是女儿的小脸,“灰熊灰熊,我们一起去采花蜜吧!”
  拿着菜刀的田·灰熊:“……”
  好好好,灰熊就灰熊,饭可以等一会儿再做,先当一会儿灰熊吧!
  从客厅带走爸爸,从厨房带走妈妈,曲昱田把自己的玩具铲子交给两个人,指了指门口,分配两个人去采蜜。
  太阳都已经落山了,去院子里面采什么蜜?
  但是,曲鹤清和田新梅觉得,这是小孩子的童趣,要配合一下,所以,就应下来,拎着玩具铲去外面走了一圈,假装自己采好了蜜。
  结果,等小仙女和灰熊回来之后,看到曲昱田踩在凳子上,正拿着筷子夹着切成片的卤牛肉往嘴里送,最小片的牛肉也要嚼半天,塞了一嘴的曲昱田转头,看着父母,还露出小白牙挥了挥手。
  刚才谁说的童趣?打不打脸!
  套路,这完全就是套路。
  小孩子晚上不能吃太多肉,要不然容易积食肚子疼,所以,曲昱田晚餐只能领两片牛肉,多一片都不行,结果,嘴馋的小丫头晚上闻到香味,知道硬来不行,干脆想了个办法,把父母支开,然后踩着凳子去夹肉吃。
  曲鹤清和田新梅拎着小铲子,在门口又气又好笑,走过去抱起曲昱田就准备拍屁股,然后小丫头顾不上咽掉嘴里的肉,继续演,“啊,小仙女和灰熊采蜜回来了,那我们准备吃饭吧!”
  然后,捂紧了屁股,免得小仙女或是灰熊一个暴怒,揍她。
  可惜,该配合你演出的我演视而不见,小仙女和灰熊还是揍了曲昱田的屁股,教训了贪嘴的小鬼。


第3章 
  曲鹤清和田新梅虽然还住在村子里,但生活方式已经和周围的同辈,明显的不一样了。
  两个人有着正式的工作,把自己名下的地租了出去,农忙周末的时候,才会下地帮父母做些活。
  曲鹤清一家之主,经常在村子里走动,要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二话不说去帮忙,但田新梅露面的机会就比较少,一是她离开村子这么多年,对不少人都陌生了起来,二是她实在不是那种能唠家常的人,和别人掰扯鸡毛蒜皮的事情,不如回家睡觉逗田田。
  不仅如此,夫妻两个教孩子,也教的特别有主见。
  村子里的孩子皮实,穿着背心短裤在外面跑一天,滚了泥沾了土也没有关系,男孩子女孩子都闹成一团,还要学着帮家里做事情,抱柴火铲麦苗,穿的衣服也都是深色系,要不然,家长洗起衣服来,实在太累。
  但是,曲鹤清家不一样,他们没有多少农活,新盖的房子里铺的地板砖,装的天花板,炉子也换成了水暖,房间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三岁多的小姑娘也经常穿着白裙子和小皮鞋,站在其他孩子里,画风明显就不一样。
  家里的老人有的时候也会说田新梅两句,觉得这是城里人的作风,瞎讲究,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村子里孩子都是脏扑扑的长大,也健健康康的,怎么就田田非要搞特殊。
  但是,曲鹤清挡在田新梅前面,说自己就喜欢女儿干干净净的样子,白白嫩嫩的一个小姑娘,收拾的好一点怎么了。
  有丈夫在前面挡着,田新梅继续愉快的给女儿买裙子换衣服,这才不是什么城里人作风,小孩子抵抗力不好,干干净净的,才不容易生病。
  于是,曲昱田的生活,很快就变成了,在父母身边,穿着格子裙,套着白色打底袜外加一双红色小皮鞋,饭前便后要洗手,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吃完东西要漱口,头发上的蝴蝶结也都被曲鹤清摆的特别正。
  但是,到了爷爷奶奶家,曲奶奶就脱掉了小姑娘的打底袜和小皮鞋,换上了棉裤和布鞋,一看到曲昱田跑去洗手,就念叨一句‘跟着她妈瞎讲究’,老人又不会绑蝴蝶结,每次扎个头发,跟和脑袋上栓了个布条一样,流口水不用手帕,洗脸也随便用条毛巾,更别说刷牙漱口了。
  每天早上,送过去一个干干净净的小天使,下班回来,就能收获一个乱七八糟亲妈都认不出的小混蛋。
  田新梅也没有办法,在教育孩子的方面,老人也自己的固执,他们也有自己的坚持,上班的时候总不能把田田一个人放在家里,老人出于好心帮忙看孩子,她总不能提太多要求。
  只能回家之后,给女儿烧水洗澡换衣服,洗的香香的之后,再套上小睡裙抱到被窝里讲故事。
  老人家讲究孩子要野着养,越闹腾越好,磕着碰着也没有关系,等田田在自己的小床上睡着了,曲鹤清和田新梅就拿着碘酒,打着手电帮女儿处理胳膊和小腿上的擦伤。
  曲昱田现在快四岁了,该上幼儿园了,活动量也越来越大,同时,回家之后,身上的伤口也越来越多,田新梅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她考虑了很久,和曲鹤清商量,想辞职在家照顾孩子。
  夫妻两个一起上班,工资收入的确是高,但是,孩子也长得太快了,一眨眼,就快四岁了,他们再不多陪陪女儿,田田就要长大了。
  妻子田新梅的身体其实不太好,每天上班奔波也很辛苦,曲鹤清其实早有这个意思,但一直没提,想以田新梅自己的意思为主。
  但现在妻子想留在家照顾家人,立刻举手支持,曲鹤清也觉得,钱可以慢慢挣,女儿的成长却不能错过,再说,他一个人的工资,养家绰绰有余。
  于是,田新梅就这么留在了家里,曲昱田也不用再天天送到奶奶家,准备准备该去幼儿园了。
  曲家的老人有些舍不得孩子,虽然家里一直有闹腾的孙辈,但是,像曲昱田这么得他们喜欢的,就这么一个,听儿媳说,要把田田送到幼儿园,第一次和田新梅说了重话。
  就说,儿媳心太狠,这才三岁多的孩子,怎么就要送去上学?
  田新梅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上学又不是坐牢,怎么就是狠心了?他们夫妻两个,在田田会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教她背古诗,学三字经了,启蒙教育做的很好,送去幼儿园,也能多接触一下同龄人,有什么问题吗?
  曲鹤清知道这事之后,立刻跑去挡炮火,说送田田去幼儿园的决定,是他的意思,结果,这次儿子也没有孙女亲,两老口把曲鹤清也骂了一顿,说什么都不愿意田田这么早的去上学。
  于是,事情僵持了起来,最后,两方妥协,等田田五岁的时候,直接把她送去大班,家里的启蒙继续就行了。
  回到家之后,曲鹤清和田新梅只觉得身心俱疲,可能是前两年总是把孩子送到老人那里的缘故,老人总觉得他们带不好孩子,只要和曲昱田有关系的事情,再怎么鸡毛蒜皮,都很容易争执起来。
  回到自己家,换上小拖鞋,开心的在客厅里溜达的曲昱田可不懂父母的难处,她这段时间正在识字,墙上贴了好多生字卡,上面画的还有动物和花草,看起来特别的漂亮。
  拖着自己的故事书,曲昱田去找爸爸妈妈讲故事,不到四岁的小姑娘只能看画,想听故事,还要父母帮忙。
  田新梅一看到女儿拖着厚厚的故事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