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加上岳飞刚刚收降了张用,而曹成正正是因为败给了张用,才流窜到湖南这片土地上的。你说曹成哪敢与岳飞对战?
当曹成听闻岳飞要来征讨他的时候,他就对自己的部下们提出疑问:“岳家军很快就要来了,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打赢他们?”
结果是,所有人都默不出声,无言以对。
曹成于是当机立断。马上兵分两路逃跑。
第一路兵:从全永两州取道,进入广南西路。然后借道攻打广西首府桂州;第二路兵从道州南下。攻打广西贺州。
曹成的想法很简单,尽量让岳飞摸不清自己的行踪,让岳家军自行退兵。
假如曹成不是纠集了七万多兵马,成为最大的一个流寇;假如朝廷不是因为曹成人多,而出诏书让岳飞等候韩世忠的大部队;假如不是韩世忠为了尽快扩大兵力,神速从福建出兵湖南。岳飞还真可能就放过曹成了。
但是有了上述的三种情况,让岳飞如何能够就此收手作罢。
等到韩世忠到来,韩世忠如今比岳飞官高一级,战场上当然是韩世忠说了算。那岳飞这个皇帝原先钦定的前线总指挥岂不是非常尴尬?
正所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
无论如何,岳飞这回是不能够放过曹成了。
假如要怪,就只能怪曹成自己好出风头,成了朝廷的目标。
三十日,岳飞到达茶陵,派遣斥候前往郴州和桂阳路,来查探曹成的举动。
二十天后,岳飞派遣张宪吴锡二将率领兵马自永州全州去解桂州之围;然而两位将军的兵马未到,曹成的部队就已经先行退去,桂州之围遂解。
总之曹成就抱定一个信念,打死也不和岳飞交手。
岳飞不久后与张吴二人会合,再东进贺州。
四月下旬,岳飞派遣张宪去攻打莫邪关。
对于曹成而言,莫邪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因为此关一失,曹成的部队就要逃到广东去了。
所以,曹成在莫邪关对岳家军进行了第一次的抵挡。
本来曹成对于莫邪关还抱有一些希望,毕竟莫邪关也算是个天险,地势高山路窄,易守难攻。
可是,战斗的结果让曹成非常失望,岳家军第一次进攻就占领了莫邪关,取得莫邪关大捷。
说实在话,与强悍的金兵多次交手之后,再回过头来与这些江南的流寇作战,两者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岳家军打起来不费吹灰之力。
莫邪关大捷中唯一的亮点是一个外号“大马杓”的士兵。
张宪的部队里有一位名叫郭进的河北大汉,力大无穷,饭量更是大得惊人,每次开餐都说吃不饱饭。
后来郭进突发奇想,自己做一个大马杓打饭吃。火头军见了就拿他开玩笑,把他叫做“大马杓”,而郭进本人没有一丝埋怨的意思。后来这个称号四处传开了,全军上下都这么叫莫邪关战役打响了,郭进和两个举军旗的人冲在最前面。敌人就在关口等着。
哪里知道郭进跑山路的速度惊人,手中拿着一杆大铁枪,几个起伏就跳进了莫邪关内,先是打倒了关内的旗手,然后把曹成的守军杀得一片大乱,狼狈逃跑等到张宪领兵冲入关时,郭进已经坐在那里歇脚了。
张宪感到非常惊讶,自己军中还有这样的猛士,而自己之前一无所知。
等岳飞大军到来,张宪报郭进头功,岳飞大喜,解下自己的金腰带赐给郭进,并且提拔郭进为秉义郎。
闰四月初四日,岳飞进入贺州的地界,而曹成退无可退。在太平场扎下营寨,派人给岳飞送了一封求和信。
岳飞让曹成的使者呆在中军大帐之中,并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岳飞出帐,没管间谍干什么,自己就走了出去。
出帐干什么?传令火头营煮饭,元帅饿了,要吃饭。
这时候,火头营的主管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军中快没粮食了,今天吃了明天就没了。下官不知道怎么办?元帅给个主意吧。岳飞把眼睛一瞪,手扬起来,然后放下去,叹道:“还能怎么办,快快回到茶陵去等朝廷运粮来吧。不然留在这里活活饿死吗?算曹成那小子走运。”
那使者也是个精明灵活之人,以为岳飞没注意他。便在大帐旁偷听。把岳飞和火头军的对话听了个遍。
使者掌握了一个如此重要的情报,那里还顾得上什么招安议和,取回求和信,急急忙忙走出大帐。
使者走的太快了,竟然与转回大帐的岳飞撞了个满怀,把使者吓得魂不附体。
幸好岳飞没有理会。只是摇了摇脑袋,“捽耳顿足而入”
使者很顺利地逃回曹成的军营之中,一五一十地将岳飞与火头营主管之间的谈话全部告诉曹成。
曹成大喜,传令三军今天晚上好好休息。养足精力,明日追击岳家军。
其实曹成不知道,这是岳飞对他的试探,也是给他一次机会,可惜曹成完全接收不到,弄出个误会来。
就这样,三国演义中,周瑜愚弄曹操和蒋干的一幕再一次上演。巧合的是,两位受害者都姓曹。
当天晚上,岳飞和将士们把饭吃完后,在半夜之时全部到达绕岭。立即对曹军发动攻击,天还没亮明,便攻破了太平场寨,杀敌无数,大获全胜。
此战之后,曹成一路退却,先是退到桂岭,再退到广东的连州,然后走郴州,入邵州。一路之上,颠沛流离,好不凄凉。
韩世忠运气好到了极点,曹成在去邵州的路上就碰见了刚刚平闽盗的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韩世忠。
韩世忠打了胜仗,凯旋归来,听说曹成所在的位置后,让神武左军提举事务官拱卫大夫贵州刺史董旼去曹营招降曹成。
曹成看到来使后,心灰意冷,知道大势已去,便受招安。
韩世忠未损一兵一卒,便得到了贼首,立下大功。
在湖南境内,原本是四大寇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的局面。
如今实力最强的曹成突然逃跑,流寇之间的平衡局面轰然倒塌。紧跟着,各种的变局相继发生。
首先,是野心勃勃的李宏出兵攻打马友,而马友又联合刘忠一起反击,在面积不大的湖南上演了一出规模不大的三国杀。
等三股流寇自相残杀筋疲力尽的时候,韩世忠部携带着招降曹成的威势,进入湖南境内,逼降李宏斩杀马友赶走了刘忠。湖南境内的各种流寇,因此荡然无存;社会的治安,也为之焕然一新。
韩世忠的部队在黄天荡战役中损失惨重,经此一行,重新补充了兵力,成为这次剿匪的最大获益者。
平四寇的工作结束了。对于岳飞的表现,朝中美誉如潮:新到任的荆湖广南路宣抚使李纲称赞岳飞“年齿方壮,治军严肃,能立奇功,近来之所少得”,断言他“异时决为中兴名将”。
而朝廷给岳飞的官告文书中,称赞岳飞“为时良将,统我锐师,许国惟以忠诚,驭众亦能训整,同士卒之甘苦,致纪律以严明。宣力久劳,战多实著,功加数路,迹扫群凶”。
朝廷发出的升官制词自然难免有虚饰的成分,但此份告词对岳飞才能战功和军纪的评述,还是恰如其分的。
自此以后,岳飞的这个名字,算是在朝廷中占有了一席位置。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谢谢横断江山大大的月票支持。

第二百九十章岳家军成

湖南四寇的事情很快就告一段落了。
在这件事情中,岳家军出的力气最多,收获却并不多,因为最大的桃子已经被韩世忠给轻易摘去了。
虽然如此,毕竟是人在做,天在看。
岳飞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朝廷中很多官员的欣赏。这些官员被岳飞所感动,纷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量给予岳飞帮助。
首先被岳飞感动的是我们的韩泼五韩大帅。
一般而言,摘被人果子是一种让人不耻的举动,尤其是实力相仿的官兵之间;而岳飞这次对于韩世忠的摘果子果子行为,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而且还主动退兵,让韩世忠可以在湖南尽情扩编。
这件事情以后,岳飞这个名字开始留在了韩世忠的心里,以后到了关键的时候,第一个出来帮岳飞讲话的大多是韩世忠。
甚至到了最后风波亭的时候,向宰相秦桧提出质问,逼迫秦桧说出“莫须有”这三个字的,也是这个韩世忠。
第一个向岳飞提出援手的是江南西路安抚大使李回。
这个李回,之前曾经认为岳飞的兵力不足以消灭曹成,向朝廷建议要韩世忠出兵湖南帮忙,而岳飞的后来的表现,完全否定了李回的建议。
按理说,李回刚刚被岳飞打脸,应该不会出手帮助岳飞才对。
然而,李回是个真正的儒生,秉信六德,奉持六行;岳飞做得越好,李回就更加欣赏岳飞。给岳家军予尽量多的协助。
因为各种原因。岳家军的粮饷一直没能得到朝廷的资助。所以。当岳家军剿匪归来,李回就利用他手中的权利,把江州筠州临江军兴**这几个地方给岳家军驻兵,帮助岳飞解决了部分的军费。
然后,李回又让他的好朋友赵鼎给朝廷上奏,要求朝廷给岳家军拨运粮草。
《忠正德文集》卷一中有这样的一个奏折:“其岳飞一军,月支钱一十二万三千余贯,米一万四千五百余石。数目浩大。今蒙朝廷差拨岳飞军兵一万人,往江州驻札。岳飞只差五千人前去,未敢尽数起发。盖缘去年本军在彼屯泊之日,钱粮阙乏,转运司应副不继,有误指准。致本军杀马,剪发卖鬻妻子,博易米斛,几致生事。”
这个赵鼎果然厉害,居然把杀马。剪发卖鬻妻子这样的字句都用上了。
姑且不理赵鼎所言的真实程度有多少,反正赵鼎的奏折上报了不久。朝廷就派遣了一个叫郑壮的钦差前往江州等地犒劳岳家军。
从此以后,岳家军的粮饷就纳入了朝廷直接拨付的范围。
郑壮除了押运粮食过来,还给岳飞带来一张圣旨,让岳飞入宫面圣。
入宫面圣当然是每一个外驻武将的荣誉,但却吓坏了当地的父母官。原因很简单,岳飞不在,谁来弹压四周的盗贼?
于是乎,吏部员外郎权监察御史江南东西路宣谕使刘大中给朝廷上了一道紧急奏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三:昨岳飞提兵洪州,皆谓(岳飞军)素有纪律,人情恃以为安业。今盗贼未息,而飞既去,则民不安,农务失时。**速赐选兵前来,免致盗贼滋蔓。
这份奏章的意思是说假如岳家军驻扎在哪里,哪里就能安居乐业,不会受到盗贼的困扰。如今盗贼还没有全部被剿灭,岳飞如果奉诏赴行在,那么百姓会感到不安,百姓整天担忧着会不会被盗贼给害了,哪有心思去务农,失去了务农的最佳时期,今年就别活了……
这个刘大中也是个耿直之人,他把这份奏折也抄写了一遍,派人送给岳飞,恳求岳家军先别忙着离开,等候朝廷的进一步安排。
按理说,刘大中这是坏人前程的恶行,会引起武将的反感;可岳飞居然也接受了刘大中的意见,没有动身去拜见皇帝。
能让刘大中如此着急的自然不是一般的毛贼。
在绍兴三年的年初,李宗亮与张式在筠州纠集了一万多人聚众闹事,对抗官府,烧杀抢掠。
而在虔州和吉州,以彭友李洞天和陈顒罗闲等十大王,“连兵十数万,置寨五百余所”,声势越来越大,给临近的州府带来极大的压力。
到了绍兴三年的三月,虔吉两州的贼军甚至分路侵寇循梅广惠英韶南雄南安建昌汀潮邵武诸郡,纵横来往,凶焰方赫。
等等等等。
刘大中的奏折得到了很多地方大员的附和,他们纷纷上奏朝廷,请求诏令让岳飞前去围捕,专事剿匪。
江西安抚大使李回首先上书奏明彭友等人现如今的形势,想让岳飞专门剿杀诸盗,其他的事叫他别管,只须灭了这伙强盗。
梧州文彦明上奏朝廷说广东盗贼猖獗,希望能派遣岳飞前来剿捕。
湖南宣谕使薛微言江南东西路宣谕使刘大中以相似的情况请求高宗皇帝派遣岳飞剿捕盗贼……
在这些地方大员中,以两广宣谕使明橐的奏折最为简单直接。
《鄂国金佗粹编》卷五:虔贼为二广患。采之南方物论,皆言岳飞所部最为整肃,所过不扰。若朝廷矜悯远人,特遣岳飞军来,则不惟可除群盗;而既招复叛,如刘榉辈,亦可置之队伍,绳以纪律,使为之用。
这些地方大员之所以异口同声地推荐岳飞,全都是因为岳家军的军纪严明,不扰民,不捣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假如换来其他的大将剿匪,诸如刘光世之辈,贼匪是消灭了。但贼去城空。只留下一个烂摊子。让这些地方大员如何能够接受。
岳飞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爱戴,流芳百世,并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而是因为岳飞爱国爱民的崇高品行。
这些地方大员对岳飞的大力推举,仅仅是个开始。
对于各个地方大员们的心思,南宋朝廷当然清楚,这同样是牵涉到朝廷税赋收入的重要事情。
于是,高宗皇帝顺应民意。下旨让岳飞专门负责清剿各地的土匪,而岳飞的军费由朝廷和江西广东湖南三位的漕臣负责。
《鄂国金佗粹编》卷一。高宗宸翰三:朕已亲敕诸路漕臣,应副卿军马钱粮,坐贬岭外之罪。卿当体国,疾速统率精锐人马前去,务要招捕静尽,无使滋蔓,罪有所归。仍具起发日时及沿路所至去处,逐旋以闻让岳家军去清剿这些贼寇,无疑是用牛刀来杀鸡。派狮子去搏兔。
仅仅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岳飞就就剿平了江南地区的大小土匪。让南宋皇朝境内的治安焕然一新,盗贼静尽,人民开始重新安居乐业。
岳家军的战斗力与这些贼寇相距甚远,剿匪的经过也是无惊无险,完全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可言。
唯一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被擒贼寇的处理方法,在军中有一些争议。
有些将领认为盗贼不足以信服,还是杀了的好,以免日后作乱,再行反叛之事;岳飞摇头,随后说道:“这些人虽然是盗贼,但大多数不是自愿为盗的,是被生活所逼的,杀他们是不好的。更何况皇上的本意是要赦免这些盗贼的,我们现在将他们全部杀掉,又怎么能够成全皇上的美德呢?”
众位将领听了,除了赞赏元帅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最后,岳家军的做法是把匪首送当地官府处理,有武艺的就编入岳家军中,其他的让他们归隐田园,从事农业生产。
岳飞慈悲为怀,让那些被俘的贼寇们喜出望外,尤其是虔吉两州的土寇,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被岳飞大军擒获,原以为必死无疑,最后却得以逃过一劫。
结果是,在原先那些匪盗出没的地方,不单是普通老百姓感激岳飞,连那些贼寇的亲属也感激岳飞。
他们就跟当初宜兴县的老百姓一样,在屋内供奉着岳飞的画像,日夜拜祭,以报答岳飞放生之恩。
《鄂国金佗续编》卷二八:故湖之南,江之西,比屋绘象,事王如生。遇讳日,则裒金饭僧于梵舍,以为常。虽更权臣之祸,亦不变。
岳飞剿匪成功了,在升官之余还得到了一份殊荣………高宗皇帝终于正式召见了岳飞和他的儿子岳云。
很显然,皇帝对于这次的召见也相当的重视。
首先在岳飞出发前,一份皇家礼物经长途送到:是一套金蕉酒器。
东西虽小,但内涵丰富,因为同样的礼物也给了韩世忠一套。
接见时,皇帝亲切而且随和,回忆往夕中他像朋友一样规劝岳飞不要喝酒了,会伤身误事的,尤其是酒桌上一拳把同事打得昏迷不醒,这实在是不利于团结。岳飞保证从此后滴酒不沾。
高宗赐给了岳飞一大堆的好东西,如衣甲马铠弓箭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海皮鞍等等。依惯例,这些东西减半后也赐给了岳云一份。
除此之外,还有一面旗帜,上面绣着四个大字——“精忠岳飞。”
几天之后,接见的最大好处降临。这是惯例,真正的升官会在皇帝接见之后颁布,之前的只是一步小台阶,算是盛宴开始前的冷盘而已。
岳飞被升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驻军江州。
兵力除了岳飞已有的部队之外,江州傅选的部队江西安抚使所辖各路军马江北舒蕲两州的驻军全部划归岳飞辖下。
岳飞的防区,与驻扎在长江沿岸上游区域的王燮,下游的韩世忠刘光世并列,形成了四大重镇。
从这时候开始,岳家军正式以自己的番号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ps:谢谢zhuxyhh01大大黎家大少爷大大靓女007大大唐深深大大的打赏和框孔大大的评价票。

第二百九十一章:一场暗杀引发的战争

建炎二年,当高宗皇帝南渡迁临安时,曾经向天下颁发诏书:“凡能抗拒金兵,保护寝陵(今巩县宋陵)者,给予官职”。
当时在河南地区有很多人站出来相应高宗的号召,聚众起义,挺身而出抵挡金兵,其中声势最大的是翟兴与翟进两兄弟。
翟兴与翟进先是扎寨凤牛山,抗击金兵;接着击杀已经降金的没角牛杨进,收复洛阳;然后打败降金宋将王俊,收复汝州,声势大盛,被南宋小朝廷晋封为河南镇抚使。
翟兴为人豪爽,不但把自己地盘经营得密不透风,不让金兵进来,还出钱粮来资助河南河北两地的抗金义军,著名的有向密王简王瑛等。
后来南宋朝廷又授翟兴为河东北路兵马使,遍檄各山寨。于是汾泽潞怀卫开各州县全部接受翟兴的指挥。
翟兴的存在,严重地威胁到金国刚刚扶持起来的伪气政权,刘豫派将领持书信到伊阳对翟兴劝降,以王爵之位和金银厚禄相许,翟兴不为所动,斩使毁书,拒不投降。
在多次派兵进攻失败后,刘豫暗中以重金买通兴部下杨伟,暗杀翟兴。
可惜翟兴一代豪杰,竟然死于宵小之辈的手中!
翟兴一死,其子翟琮发誓报仇。
翟琮联合联合宋朝神武左副军统制襄阳府邓随郢州镇抚使兼襄阳知府李横和随州知州李道,向伪齐发起进攻。
这在历史上算是南宋朝廷的第一次北伐,虽然这次北伐没有得到南宋朝廷的批准以及财政和兵力上的支持。
绍兴三年年初。李横和李道克复了汝州颍昌府信阳军等地。伪齐的唐州知州胡安中投降;而翟琮的部队则攻入西京河南府。击败和处决了发掘宋朝皇陵的伪齐河南尹孟邦雄。
北伐军在军事上节节胜利,很快便控制了东至郑州,西至京兆府的广大地域,对伪齐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刘豫的形势岌岌可危,慌忙向金朝求援。
绍兴三年三月,完颜兀术带着他的嫡系精兵出征,会和伪齐大将李成,组成近十万人的强大联军。与北伐军在开封城郊的羊驰岗决战。
战线过长补给不足长期作战,这些因素都让北伐军的实力不断下降,再加上完颜兀术和他麾下铁甲骑兵的加入,北伐军不敌战溃,一蹶不振。
事实证明了,北伐军真的是尽了全力,因为之后他们再也没法支撑。
到十月为止,不仅伊阳县的风牛山寨邓州随州唐州襄阳府等地相继陷落,连处在较近后方的郢州也被金齐联军所攻占。
也就是说,北伐军一路败退。连自己的根据地都丢了。
李横翟琮李道张玘等北伐军将领先后退到江南西路,彭玘战死。
襄阳府郢州等地的失守。使南宋长江防线出现了一个巨大缺口。
襄阳自古以来都是长江中游的重镇,是江汉第一名城。三国时期的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先破襄阳,无以威胁江东!”
从地图上看,南宋朝廷的形势确实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
金齐联军不仅在长江防线上打开了缺口,让江南大片腹地暴露在威胁之下,还切断了宋廷与川陕之间的通道。
如此一来,金齐联军既可以溯江而上进攻蜀川,也可以顺长江直下攻取吴越江南之地,甚至还能够联合在洞庭湖割据的杨么叛军,实行南北夹攻宋廷。
一句话,金齐联军想怎么打都行,怎么打怎么有。
而伪齐皇帝刘豫实施的是后两种方案,因为他已经让李成派三万大军过江,协助杨幺攻取岳州鄂州汉阳军蕲州黄州,以此来牵制南宋的军队。
然后,就在刘豫踌躇满志的时候,完颜兀术突然带领他的铁甲骑兵退出金齐联军,急匆匆赶往西北战场,只留下小部分的金兵在做做样子。
金兵的临阵退缩,让刘豫如同被人当头泼了一盘冷水。
无奈之下,刘豫只好让前线的李成暂停收兵,准备在下一年,即绍兴四年,麦熟之后再大举南下。
而杨么和黄诚等也都对刘豫承诺,洞庭湖的水军在明年七月间,“收刈早稻”后,先行攻取岳州,然后顺江而下,占据鄂州汉阳军蕲州黄州等地,前去接应李成大军渡江。
之后伪齐军和杨么军水陆并进,顺江东下,“前去浙中会合”,消灭南宋政权,双方“建国通和”。
形势急转直下,战报如同雪花般往临安而来。
高宗小朝廷有些慌了手脚,连续向岳飞发了几道命令,让岳飞在大江南北岸“措置堤备,多遣间探,日具事宜以闻”,还派钦差使者问计于岳飞。
岳飞的答案非常简单:“先取襄汉,襄汉既复,李成丧师而逃,杨么失援矣。第申严下流之兵以备之,然后鼓行。”
为此,岳飞还专门给朝廷发了份公函。
《金佗稡编》卷十。乞复襄阳札子:“臣窃惟善观敌者,当逆知其所始;善制敌者,当先去其所恃。今外有北虏之寇攘,内有杨么之窃发,俱为大患,上轸宸襟。然以臣观之,杨么虽近为腹心之忧,其实外假李成,以为唇齿之援。今日之计,正当进兵襄阳,先取六郡,李成不就絷缚,则亦丧师远逃。于是加兵湖湘,以殄群盗,要不为难。而况襄阳六郡。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臣今已厉兵饬士,惟俟报可,指期北向。伏乞睿断,速赐施行,庶几上流早见平定,中兴之功次第而致,不胜天下之幸。”
对于岳飞的意见,高宗皇帝和群臣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枢密使朱胜非的意见是:“襄阳上流。襟带吴蜀。我若得之,则进可以蹙贼,退可以保境。今陷于寇,所当先取。”
高宗皇帝也明白,襄汉的得失已关系到自己小朝廷的安危存亡,于是他提议:“今便可议,就委岳飞如何?”
对于皇帝的意见,刚刚从江南西路调任政府参知政事的赵鼎附和道:“知上流利害,无如飞者。”
就这样,经过一番讨论。高宗君臣决定由岳飞出师襄汉,刘光世派兵增援。王燮负责箝制洞庭湖的杨么水军。
朝廷的这个安排,基本上是接纳了岳飞奏疏中的全盘计划,把收复襄邓州诸郡的任务也完全交付给岳飞。
这种情况,让岳飞感到由衷的高兴。
自从岳飞束发从军以来,打败金兵收复失地迎回二帝,就是他最终的理想;他曾经无数次以公文的方式向小皇帝陈述这个理想,现在看来朝廷终于重视了,开始行动,并且由他来当先锋。
大批的军械物资粮饷逐渐向岳飞的驻地集结。
为了运输和筹集的顺畅,宋廷派专人负责这一切;在出兵之前,甚至考虑到对地理环境的熟悉,还给岳飞加派了几员战将………董先李道等等。他们在之前是李横的部下,曾经在江北与伪齐多次征战。
这般特殊的安排,这种超规格的待遇都是前所未有的,足以证明南宋小朝廷对此次出征的重视程度。
岳家军的军营里,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经过了多年的等待,岳飞终于能独当一面,为国杀敌了。
就在岳飞磨拳檫掌,热血沸腾的时候,朝廷送来了一份密函,这些密函可不是尚书省的那些普通公函,而是高宗皇帝的密诏。
在这封密旨里,高宗皇帝把这次北伐的原因和目标进行详细解释。
高宗皇帝首先告诉岳飞为什么选在四五月期间出征:那是因为到了秋天,麦收过后军粮充足,伪齐会大举进攻,那时襄阳等六郡在敌方控制下,南宋非常被动。与其那时狼狈,不如这时先下手为强。
至于北伐的目标,小皇帝解释,这回一定要夺回襄阳府唐州邓州随州郢州信阳军这六郡的土地。在战斗中如果伪齐军队抵抗,那么岳飞可以随意攻击。可是一但敌方逃出六郡区域之外,岳飞不得追赶。
小皇帝还着重说明,在北伐的前后过程中,严禁宣讲和传播收复开封进抵幽燕等的敏感词,以免让金国误会惊疑。
为了避免岳飞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高宗皇帝又送来另外一份密旨,一再向岳飞强调,只准收服襄阳六郡,不准过界杀敌。
《金佗稡编》卷一。高宗手诏:今朝廷从卿所请,已降画一,令卿收复襄阳数郡。惟是服者舍之,拒者伐之,追奔之际,慎无出李横所守旧界,却致引惹,有误大计。虽立奇功,必加尔罚,务在遵禀号令而已。
好一句“虽立奇功,必加尔罚”。
这八个字对于军人是何等的郁闷。未战先自缚手脚,真是岂有此理!
从这两封密旨分析,其中的潜台词很清楚:高宗皇帝只想收复襄阳等六郡,保得江南平安,却不想和刘豫乃至金国翻脸死拼。
换句话说,高宗皇帝要保留住和谈的余地。
绍兴四年四月乙酉,岳家军在自鄂州陆续渡江,旌旗直指郢州。
岳飞在江心对幕僚们慷慨发誓说:“飞不擒贼帅,复旧境,不涉此江!”
ps:谢谢zhuxyhh01大大大寒尖大大被爱的小徐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二百九十二章:搭人梯

如今已经是初夏时节,天色亮得早,才刚刚踏入辰时,红彤彤的太阳已经挂在了东边,把温暖洒向大地。
郢州东城门前的两百步远处,杀气腾腾地站立着两万多全身披挂的士兵。
这些士兵以步兵为主,排列成一个巨大的方阵,方阵的两翼,有三千多精锐骑兵分列两侧,跃跃欲试。
方阵的正前列,竖立着多面旗帜,迎风招展;而中间有三面大旗最为显眼。
左首的一面青龙大旗,龙首上方顶这斗大的一个“宋”字;右首的那面白虎大旗,虎背上上绣着斗大的一个“岳”字;而中间最大的那面杏黄大旗,上面绣着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不用说,这支部队就是奉旨北伐的岳家军而郢州的东城城楼上,也密密麻麻地站着许多守城的兵士,各举刀枪,战战兢兢地盯着城楼之下的那群狼虎之师了。
这已经是李成与岳飞的第三次交手了。
第一次交手,在建炎三年,完颜兀术在马家渡过江的前夕,岳飞在真州和长芦,用五百骑兵击溃李成的几万步兵,强抢了李成的大批物资。
第二次交手是在绍兴元年,李成在江西聚集三十万大军,把张俊的六万人马死死逼在章水西岸,然后就是岳飞的三千骑兵从后翼杀入,击溃李成的二路军;接着穷追不舍,竟然用一万兵马在楼子庄打残了李成最后的十万主力,逼迫李成渡江而逃。
从第二次交手的结束到这一刻,只是过了不到三年时间。
在这三年里,岳家军东征西战,所向无敌,名声愈加的响亮因此。第三次交手尚未开始,守城的士兵已经开始胆战心惊,几欲逃亡。
郢州是襄阳府最大的一个屏障。因此,李成派了他手下最勇猛的一员大将在此镇守。这名大将叫做荆超荆超原来是伪齐皇帝刘豫的亲信班直,是伪齐的第一勇士,号“万人敌”。
李成自己不愿面对岳飞的沥泉神枪,便特意向刘豫讨来荆超,专门用来对付岳飞,实行以勇斗勇。
这个荆超能够当上伪齐皇帝的亲信班直,也不是一个有勇无谋之辈。见辖下的守军未战先怯,便灵机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