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陈豆)-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家枪法:“夜叉探海!!!”
周围的人看来,岳飞面前的不是一把枪,而是一群牛鬼蛇神在蠢蠢欲动,根本无从躲避。
岳飞看得分明,这杨家枪法果然名不虚传。大声喝道:“来得好”。手中大枪往前探出,枪头颤抖,轻轻划着一个又一个的圆圈,无声无息。
华山绝学:“开混沌,判阴阳!!!”
这时两人相隔不足两丈,已经进入攻击距离。
杨再兴往前轻刺,手中大枪如同一条白蛇,闪电般往岳飞扎去。
杨家花枪第一式:“白蛇吐信”
岳飞感觉左肩膀一麻,心想,果然是吃了别人嘴软,拿了别人手软。这小子都不敢往我要害处打。
岳飞枪杆沿着杨再兴的大枪来势,往外轻轻一弹,把杨的大枪弹开,再返手往前一扎,竟然也是一招“白蛇吐信”,扎向杨再兴前胸。
杨再兴大枪被岳飞弹开,身形也被轻微拖动。心想这几兄弟怎么一个比一个力气大,幸亏自己力气没有用尽。又见得岳飞枪尖刺来,连忙一个“黄龙卧道”避过枪头,跟着一招“狂风摆柳”调好身形,同时一抖长枪,三个枪头分别刺出,一个枪头往岳飞头部,一个枪头扎向前胸,另一个枪头的方向竟是岳飞所乘白龙马的马头。
杨家枪法:“凤凰三点头。”
岳飞枪杆还是沿着杨再兴的大枪来势,往外轻轻一弹,把杨的大枪弹开,再返手往前一扎,竟然也是一招“凤凰三点头”,向杨再兴扎去。
杨再兴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却没有慌乱,一招“黑虎卧身”闪过枪头,再来一招“青龙献瓜”护住自己马头。
这时马头相交,两人距离非常接近。
杨再兴右手收枪回势,长枪当短枪用,一招“指头扎面扶枪”,往岳飞身上硬刺;同时左手抽出一柄单刀,一招“右搠左割”,往岳飞砍来杨家枪法中,枪刀合击绝杀技:“燕子复夺窝”。
岳飞不慌不忙,把枪往怀内一收,长枪变短棍,顺着杨再兴的枪势和刀锋,往左右两边一荡,一招“怀中抱月”,“劈啪”两声把杨再兴的刀枪全都拨开。
岳飞这一招“怀中抱月”用的可不是平常的力气,而是凝聚了全身气血之力的“丹劲”
杨再兴再也保持不了身形,不单左手单刀被荡飞,整个身体也被弹落马下。
毕竟是杨家传人,杨再兴一个“燕子抄水”,分身掠回马上,两马交错而过。
岳飞与杨再兴两人才一个照面,便交手了三个回合,如电光火石一般,旁观众人目不暇接,直到两马分开,才纷纷喝起彩来。
岳飞虽是靠着“至诚之道”和“开混沌,判阴阳”,早已立于不败之地。但见杨再兴身法精奇,妙招迭出,心中也是佩服。后见杨再兴使出“燕子复夺窝”,才明白屠龙刀对于杨再兴的意义。假如杨再兴拿的是屠龙刀,刚才可就危险了。说实在话,岳飞靠丹劲来赢尚未结丹之人,其实也是胜之不武。
那边厢,杨再兴调转马头,惊魂未定,问道:“岳飞兄使用的可是当年姑苏慕容家的绝技‘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岳飞答道:“我与慕容家确实有些渊源,不过这‘斗转星移’,我使用的才是最为正宗。”
“既然如此,岳飞兄小心了,我要出杨家枪的绝杀了。”杨再兴说完,一抖缰绳,纵马向着岳飞冲去。
第四十二章:取坎填离
眨眼间,杨再兴与岳飞两人战马已经冲入中圈,即将相互交接。
岳飞有意要看看杨再兴还有多大本领,便依旧一抡大枪,使出华山绝学:“开混沌,判阴阳”,静候杨再兴,以不变应万变。
杨再兴忽然一调马头,战马斜斜跑开,避开岳飞的大枪。
岳飞武艺虽高,毕竟见识有限,如今杨再兴策马跑开,岳飞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勒停白龙马,看个究竟。
杨再兴见岳飞停下,正中下怀。一抖缰绳,连抽几下马背,那马发狂似的围着岳飞跑起圈来,同时杨再兴一挺长枪,连续抖动,无数的枪头出现在岳飞的四周。
杨家枪法中的陷阱招式:“十面埋伏”。
各位看官,在马上格斗,除了人本身的力量外,还需要借助马匹的冲力,所以战斗时都是对冲,谁停下来谁吃亏。如今岳飞停住马,不能借助马力,顿时处于下风。
岳飞一看,已经明白过来,自己果然是经验少,连这点陷阱都看不出来。惟有紧守中门,见招拆招。
杨再兴到了岳飞身后,一提手中大枪,从下往上,对准岳飞后背撩去。
杨家枪法:“蛟龙出水”。
杨家枪法没有一招是老实的,这招“蛟龙出水”发力的方向与一般前刺的方向相反,若以平常招式抵挡,枪头就会弯曲变向打人。
岳飞瞧得清楚,手中大枪往后一拦,往杨再兴的枪杆贴去。“开混沌,判阴阳”这一招可是要靠住对手的兵器才能摸到对方的劲,然后做下一步的决定。
杨再兴知道岳飞力大,不愿与岳飞的枪有所接触,便一招“鲤鱼脱钩”,避开岳飞的大枪,紧接着“旋风破道”“恶虎扑鹿”“跨虎开山”一连三招,顺着岳飞的大枪往前扎去。
这种打法,在杨家枪法中另外有一个名堂,叫做“缠进”。
岳飞无奈,把枪往怀内一收,长枪变短棍,顺着杨再兴的枪势,往后一拦---“怀中抱月”,外荡势,要把杨再兴的大枪弹开。岂料一拦之下,竟然扑空,原来杨再兴早已回枪换招。
杨再兴转到岳飞侧边,两人的马头是向着同一个方向,岳飞在前,杨再兴在后。
这个时候,杨再兴拧腰伸肩,涨骨拉筋,全身劲力已经用到顶处。双手如绞麻花,也不知道抖了多少个枪花,突然抖起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枪林,如同排山倒海之势,向着岳飞奔去。口中大喊一声:“杀”。果真是如林推进,挡者披靡。
这情景,就好像是一只骄傲的孔雀,徒然之间,把尾巴全部亮开。
杨家枪法中的终极杀招:“孔雀开屏”。
此招突然出现,气势是如此的磅礴,场景是这般的绚丽。借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句诗:“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招一出,天下的招式尽皆失色。
岳飞全身都麻了起来,“孔雀开屏”竟然是如此厉害,每一个枪头都象是实招,连“至诚之道”也察觉不出。一种死亡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时候的岳飞,突然陷入一种空明的状态之中,一颗金丹出现在岳飞的脑海中,圆坨坨,金灿灿的,形同实质。
岳飞非常的平静,四下一片光明,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光明,只剩下一颗金丹。不但自己身体每一部份都可以在金丹中看到,外部的任何人物景象,在金丹中也可察看得到。人在丹中,丹在人中;人即是光明,光明亦即是人。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岳飞进入了一个人体修炼的更高层次了。
岳飞手中大枪动了起来,一拦一拿,大枪划了两个圆圈,一轻一重,一快一慢,一小一大,一水一火。
华山睡仙派顶级丹法之一:“取坎填离”。有诗赞道:取出坎中画,补离还复乾。
纯阳命本固,灵砂性珠圆。
克念全天理,离尘合上禅
采铅知下手,三叠舞胎仙
阳丹结在阴海中,犹如坎里一爻碓
擒来离内温温养,此即神仙颠倒功。
各位看官,这“取坎填离”在现代的太极拳中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叫“揽雀尾”。
对于“揽雀尾”的创始,目前流行的说法是,当年乾隆年间,王宗岳在河南教馆,同陈家沟三雄陈陈秉旺,陈秉壬,陈秉奇交流拳法,当时王宗岳演练阴符枪决,演练杀招“孔雀开屏”,无人能敌。年幼的杨露蝉看在眼里,尔后一直思考破解之法,因为“孔雀开屏”是禹步百鸟之王孔雀散尾的意境模仿而来的绝杀枪术,于是小杨整日观察鸟尾,磨练手法,先是拿麻雀实验,果然让他领悟出了圈手,一揽住麻雀的尾巴,麻雀就飞不起来。最后终于就有了杨氏太极的母拳揽雀尾。
这个说法有个缺陷:以杨露蝉当时的年纪,不可能有这个经验和能力来创造此招。要知道,这招可不是普通招式,而是太极拳的母拳。历史记载,杨露蝉可是四十多岁才艺成。
我从一位道长处听到的说法似乎更贴近实际:“取坎填离”这个丹法的形成年代久远,在东汉,云牙子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中已经有明确的说法。
那“取坎填离”是什么意思呢?道家的名著《性命圭旨》是这样描述的:“圣人以意为黄婆,引坎内黄男,配离中玄女。夫妻一媾,即变纯乾,谓之取坎填离,复我先天本体。故悟真篇云:取将坎内中心实,点化离宫腹内阴,正此义也。”
道长的说法是:杨露蝉是中年艺成后才修炼到“取坎填离”的境界。并把“取坎填离”应用到拳法上,取名“揽雀尾”,更以此做为杨式太极拳的母拳。
“揽雀尾”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麻雀起飞时,只是蹬腿拍打翅膀,并不打开雀尾。翅膀与雀尾虽近,实质相差甚远。麻雀一生中只有在一种情形下才会真正打开雀尾,那就是交媾的时候。“揽雀尾”其实就是“取坎填离”的通俗说法。
杨再兴使出杨家枪法中的杀招:“孔雀开屏”;岳飞阵前顿悟,以“取坎填离”相迎。
---------------------------------------------------
谢谢zhuxyhh01大大的打赏。但看不到哪位大大投的推荐票,有些遗憾,在此谢过。
---------------------------------------------------
第四十三章:武状元
“嘭”的一声巨响,两根大枪碰在了一起。
杨再兴即时感觉胸口气血翻滚,喉头一甜,一口鲜血喷将出来。
毕竟在身体修炼上处于不同的层次,两人全力一拼,差距立即显示出来。
这时杨再兴的马头已经超过岳飞。
只见杨再兴不再围住岳飞兜圈,而是放慢速度,长枪拖在马后,往前直去,还回头向岳飞招了一下手。
岳飞明白了,杨再兴要他去试一试杨家名气最大的一个杀招:“回马枪”。
这应该就是两人比试的最后一招交手。
岳飞艺高人胆大,一纵白龙马,跟了上去。
杨再兴退着退着,手中大枪在地面连打几下,一阵灰尘扬起,轻轻挡住岳飞的视线。
岳飞全不理会,一夹马肚子,加速追了上去。
忽然间,也不见杨再兴身体有什么动作,一条大枪在灰尘中突然凭空出现,从下往上撩出。直刺岳飞下肋。
杨家绝杀,“回马枪”
这杆大枪出现得如此突然,仿佛是无中生有一般,四周的人看着岳飞往大枪撞过去,心脏如同被揪住,一下子提到嗓子眼。
这时候,众人看到一个很奇异的场景,岳飞整个人象是沙子堆砌成的一样,竟然一下子流落到的地面。
太祖长拳:“丘流势”。
杨家的回马枪固然厉害,但当初在麒麟村,志明大师专门传授给岳飞五郎八卦辊的杀招““毒蟒潜踪”和“退步撩阴”。这两招其实就是杨家“回马枪”的分拆和变异。故岳飞能有所防备,应对得当。
岳飞不想再与杨再兴纠缠下去。岳飞知道自己的力量,晚一刻去给杨再兴疗伤,杨再兴的伤势就会更重一分。
岳飞落到地面,连大枪也不要了,双脚一用力,整个身体腾空而起,飞掠到杨再兴马背上。左手捏一个剑诀,往杨再兴后背连点几下,定住身体,然后把杨再兴整个人抱下马。原来杨再兴已经昏了过去。
场面一片混乱。
韩肖胃前面带路,岳飞把杨再兴抱进房中,摊放床上。又在怀中取出七根银针,让人取来烛台,点上蜡烛,用火烤过银针后,脱下杨再兴的衣服,把银针缓缓插入后背七处大穴中。
“华山七星针”。
一炷香的时间,岳飞把银针取出,杨再兴已经转醒。
岳飞按住杨再兴,不让他起来。又把三根银针夹在手指中,摆出一个符号,在杨再兴面前慢慢晃动,口中念念有词,发出喃喃的咒语声。一盏茶的时间,杨再兴便酣然入睡。
华山睡梦疗法之“地仙三手”。
岳飞出了房门,韩肖胃问道:“杨贤契情况如何?”
岳飞答道:“杨兄弟被我一招”取坎填离”所震伤,后又勉强使出“回马枪”,导致脏腑移位。我已经用“华山七星针”加“地仙三手”治疗,已经无碍。我待会再给你写个方子,喝上两帖药茶,确保万无一失。
韩肖胃连声赞叹:“想不到岳贤侄还有这一手。”
岳飞笑而不语。
两人回到前厅,罗延庆和牛皋等众人已经等候多时,还在对刚才的一战议论纷纷。
岳飞坐下,喝了口茶,便问韩肖胃道:“杨兄弟刚才提的第三个条件好生奇怪,究竟是何道理?”
韩肖胃呵呵笑道:“岳贤侄这回可是着了杨贤契的道儿了。”
岳飞问道:“此话怎解?”
韩肖胃说道:“朝廷尽全国之力攻打辽国,已经超过半年,损失颇大。皇上已经颁下旨意,今届武状元,将直接成为攻辽大军的后军元帅,负责全军粮草押运。而榜眼和探花将到前锋营,成为正印先锋和副先锋。一当状元,便成为二品大员,以前从未有之。最重要的是,负责粮草押运,掌管物资供应,这可是大军之中最大的肥缺。各路大员全都在虎视眈眈。”
岳飞冷笑道:“武举状元,本来就是万中挑一,各凭本领,那有什么可担心的?”
韩肖胃连忙解释道:“岳贤侄有所不知,本届武状元肥缺太大,惊动了一个人。此人姓柴名桂,年方二十岁,是前朝大周皇帝后人。“陈桥兵变”后,太祖皇帝体恤周朝柴家孤儿寡母,便敕赐铁劵丹书给柴家后人---除非是谋反叛逆,任何人等,包括赵氏宋室宗亲,不得伤害,如有伤害,当谋反罪处理。
柴桂此人生性聪明,极善逢迎谄媚,为当今圣上所喜欢,被封为梁王。这小梁王还拜枢密使童贯的养父,宦官李宪为师,学得一身阴柔功夫,武艺深不可测。曾随童贯征西夏,阵前独力杀死西夏镇国将军嵬名守全,名噪一时。
小梁王已经传出话来,一定要取得今科武状元。这次武举的四个考官中,除了宗泽老元帅外,其余三位考官:张邦昌与那王铎张俊可都是太师蔡京的门生,而蔡京与童贯交好。所以这届武举,天下英雄,也只能争取榜眼和探花了……”
韩肖胃滔滔不绝,越讲越来劲,听得岳飞直皱眉头,好不容易等韩肖胃讲完,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能打赢小梁王,那就冒犯了太祖皇帝的铁劵丹书;想不冒犯铁劵丹书,就不能碰小梁王?所以小梁王已经是武状元的不二人选了?”
韩肖胃一捋长须,说道:“正是此理,所以说贤侄这次是被杨贤契给算计了。”
岳飞笑着问道:“那么说,连韩伯父也认为在下是输定了?”
韩肖胃见岳飞镇定自若,一幅成竹在胸的样子,有点奇怪,便问道:“难道贤侄有什么翻天之术不成?”
岳飞淡然说道:“韩伯父有没有想过,如果那小梁王突然失踪了;或是考试前突然暴毙了;又或是考试时突然病倒了;甚至那小梁王一见到我,被我的英雄气概所折服,主动把武状元拱手相让……”
韩肖胃听到岳飞这一番奇谈怪论,张口结舌,竟然不知不觉如何搭话。心里在盘算:“这岳飞是什么意思?难道他要去行刺小梁王?按照以前周侗师徒的所作所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韩肖胃越想越远,越想越害怕,竟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一看太阳,已经是晌午时分,便借口安排午饭,走开了。
岳飞看到韩肖胃如此反应,也不以为然,
第四十四章:东京汴梁城
一连十几天,岳飞众兄弟都住在韩肖胃的昼锦堂中。反正昼锦堂食住皆佳。权当半途放假歇息,放松放松。
杨再兴的伤势三天就痊愈了。华山的睡梦疗法---“地仙三手”果然是非同凡响。
在这段时间,岳飞把三式天地桩法:“顶天立地”“恨地无环”“恨天无把”一股脑全部授给杨再兴,罗延庆和其他几个兄弟。众兄弟自然是喜出望外。唯独牛皋已经练过此桩法,这次没有便宜占,心中不快,在旁边嘀咕不停。
岳飞见状,便向韩肖胃讨要了几个身手灵活的庄丁,专门训练牛皋的“千佛手”。
所谓的训练,只不过是让庄丁们拿大棒往牛皋身上打,而牛皋只能抵挡和躲闪,不可反击。几天下来,牛皋被揍得眼青鼻肿,苦不堪言。唯有向岳飞求饶,方才作罢。
昼锦堂山庄前死了那么多人,事件很快就传开了。而县衙门几天后才派人过来,装模做样地检查和盘问一番。大家心知肚明,话不投机,也就草草结案。
韩肖胃上书朝廷,参了安阳知县一本。安阳知县很快就被降了一级,调往异地。这是后话。
岳飞之所以逗留那么多天,主要是因为杨再兴的大枪被岳飞削掉,要拿到远处的铁匠铺重新锻打。朝廷多次下旨严禁私人制造兵器,所以一般能锻造兵器的打铁铺都设在很偏僻的地方,偷偷摸摸的,如同私盐贩子一般,很少人知道。
第十五天,大铁枪送了回来。杨再兴拿起来仔细端详,一脸的失望。这些年大宋的锻造技术可是越来越差了。
岳飞连忙走过来安慰,并告之在麒麟山上有高明的匠师,可确保大铁枪完好如新。杨再兴这才放下心来。
既然昼锦堂的事情已了,岳飞便向韩肖胃辞行。韩肖胃长叹一声,说道:“岳贤侄,你本领通天,智勇双全,本应该是我大宋的顶梁柱。但如今朝廷奸臣当道,正如当年诸葛孔明所说:‘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贤侄你性格刚烈,很有可能会不容于朝廷。”
韩肖胃停了一下,让岳飞稍等,回房间拿出三封信,吩咐道:“如今朝廷之中,有能力而且敢于和蔡京之流说不的也就只剩下这三位大人了---宰相吴敏太常少卿李纲和尚书左仆射赵鼎。这三位大人也是我父亲当年所提拔的。这是我替你给这三位大人写的推荐信,能否帮得了你,就听天由命了。”
岳飞长揖到地,说道:“伯父指点之恩,岳飞没齿难忘。”
韩肖胃又拿出一个包裹,递给岳飞,说道:“如今这世道,见钱眼开。这里有黄金三十两。希望能帮岳贤侄你一把。”
岳飞接过金子,再三道谢。然后回房收拾行李,与众兄弟和杨再兴罗延庆一道,往京师汴梁城而去。
----------------------------------------------------------
京师离安阳县原是很近,岳飞一行马快,仅仅几天时间,就已经来到汴梁城下。
岳飞等人抬头一看,但见巍墙耸立,壁垒森严;城墙之上彩旗飘动,其中一杆巨大的宋字大旗,竖立在城门上方。果然不愧为京畿所在之地,有诗赞道:州名汴水,府号开封。逶迤按吴楚之邦,延亘连齐鲁之境。
山河形胜,水陆要冲。禹画为豫州,周封为郑地。
层叠卧牛之势,按上界戊己中央;
崔嵬伏虎之形,像周天二十八宿。
金明池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
十万里鱼龙变化之乡,四百座军州辐辏之地。
霭霭祥云笼紫阁,融融瑞气照楼台。
岳飞几兄弟正要进入城门,却有守门官兵前来盘问。七个魁梧大汉,高头大马,手持长短兵器,自然是盘查对象。众人各自出示文书,顺利进入开封城内。
当下岳飞几兄弟入得城来,牵马走在大街之上,四处观看这全国第一大都市,天子脚下之地:的确如同传闻所言,富商大贾云集,高门府邸相望。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各种服色,锦衣花帽,纷纷济济。还有大小酒楼,各种小吃食肆,不同的商铺,赌坊乃至烟花之地,各领风骚……
这汴梁城真大,岳飞等人边走边问,走了半个时辰,才来到一家店门前。岳飞抬头看时,这家客店颇具规模,店面装潢讲究,地方洁净。门上挂着一扇招牌,上写着“江振子安寓客商”七个金漆大字,笔道瘦细峭硬,腴润洒脱,不知是哪位名家的笔迹。
里面的掌柜见到有客人来,连忙出来迎接,叫小二将七位客人行李搬上楼去,把马都牵入后院马槽上料,自己却来陪那七位大爷坐下吃茶。问了姓名来历,一边通知老板江振子下楼陪客人,一边准备接风酒饭。
不多时,那江振子从楼上客房下来,原来是个大胖子,长得一团和气,逢人都要说上几句话,象极了一个活宝贝。
江振子见到岳飞等人,满脸陪笑,看过岳飞递来的书信,大声叫道:“原来是文书老大的乘龙快婿,可把我等急了。快快换酒菜,换上等酒菜。”
各位看官:原来岳飞的丈人叫李文书,当年在东京汴梁也曾掀起过一阵风雨,在此按下不表。
岳飞等人正在与江大胖子喝酒聊天,店里又走进两个人。
一个是位六十开外的老者,相貌清奇,两簇花白的眉毛,稀稀疏疏地挑着长,唇上花白的口髭东倒西歪,双颊瘦削,额头却挺宽,先顶中似乎包容了大学问,而细长的眼睛却毫无神采毫无感情,好像他从不思考,只是通过感官接受生活,凭着反应采取行动似的。
而另外一个竟然是一个夷人,红发红须,碧绿眼珠,鹰勾长鼻,大眼大嘴长脸。虽是穿着汉人衣裳,但域外蛮夷之气,丝毫不减。
这两位怪人一进入店内,即时引起店内所有人的注目。而两位怪人一点都不在意,施施然走到岳飞他们旁边的空桌上。坐了下来。
-------------------------------------------------
谢谢zhuxyhh01大大的打赏。
-----------------------------------------------
第四十五章:西洋画师
那红须绿眼的夷人看见江振子,便操着半咸不淡的京师口音笑道:“江大胖子今天竟然亲自出来陪客人,看来这些一定是贵客了。”
似乎这夷人跟江振子混得蛮熟的。
江振子站了起来,走到那夷人旁边,搂住肩膀,亲密地问道:“密斯脱卞,你好多天没来了,是不是又跑到那风月场所,烟花之地,来体会我天朝文化?”
那密斯脱卞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这几天我忙于帮皇上画像,才没空过来。”
三人哈哈大笑
那牛皋在一旁说道:“密斯脱卞,这名字真他娘的奇怪。”
密斯脱卞听到牛皋所言,转过身来,向着牛皋说道:“密斯脱是我大不列颠国的语言,是先生的意思,我妈妈很漂亮,一点都不奇怪。”
众人听到,纷纷大笑了起来。
等众人笑声停下,江振子指着密斯脱卞对岳飞说:“让我来介绍,这位是当今皇上的御用西洋画师,姓卞,名谭玛士。”
岳飞想调笑一下那夷人,故意问道:“是有三点水的汴还是没有水的卞?”
谭玛士见岳飞如此提问,很是开心,一幅遇见知音的表情,答道:“此地是汴京,我热爱这个地方,一开始想把姓改为有水的汴京的汴。但后来一想,身为西洋画师,最为讲究写实和线条笔画规矩,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尚书?顾命》中有云:‘临君周邦,率循大卞’,这里的卞字便可解为法度或规矩。所以我就用无水的卞作为我的姓,以示我西洋画风之严谨。”
谭玛士话音刚落,岳飞众兄弟大为惊讶,这夷人的中文也太过好了吧,还懂得咬文嚼字!!!
江振子在旁边呵呵笑道:“这密斯脱卞三十年前已经来到中土,当初在杭州万松书院求学,曾被东坡先生所赞赏。十年前被蔡太师发现,当做那年的生辰纲送给徽宗皇帝。密斯脱卞擅长西洋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风格迥异,深得徽宗皇帝喜欢。密斯脱卞现在可是天子身边的红人。”
谭玛士听到江振子如此说法,连连摇头,说道:“皇帝陛下的写字和作画都比我好上很多,我现在已经拜在皇帝陛下的门下,是皇帝陛下的大弟子。我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毕业出山。”
四周众人闻言,暗自抽了一口冷气。皇帝的大弟子,该是几品的官。
江振子指着岳飞对谭玛士介绍说:“这位先生姓岳,单名一个飞字。是大名府黄县头名武举人,也是御拳馆天字号教师,天下第一手周侗周大侠的关门弟子。”
听到江振子如此说,旁边一直不动声色的白眉老者眼睛精光一闪,打量了岳飞一眼。岳飞神识何等厉害,心里清楚,却不吭声。只向着两人拱手行礼。
谭玛士边还礼边开口道:“《说文解字》曰:岳,大山也。帝王巡狩所到之王苑。《诗经》曰:山高而尊者岳。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志向高远伟岸绵延,岳是毅力与永恒的象征……”
看来这个夷人不单象个酸秀才,还是个话唠子。
江振子又指着那白眉老者介绍道:“这位是宫里的钟大先生,被皇上派遣,陪伴谭玛士大画师……”
江振子还没说完,牛皋在一旁嘀咕道:“宫里的人?不就是太监吗?怎么嘴上还会有胡须?”
江振子一听,脸色刷一下白了。
那钟大先生右手挥动,一只筷子眨眼间到了牛皋大嘴前面。说时迟,那时快,两只手指出现在牛皋面前,夹住那根筷子。原来是岳飞出手了。
岳飞对着钟大先生说道:“晚辈无知,钟大先生请先息怒。家师曾对晚辈说过,他当年在汴梁城内,未曾一败,无论是对着大辽国的勇士还是其他挑战者,甚至是当时号称西北边关第一人的李宪,都是轻松战而胜之。唯独有一人,令他深深忌惮,那就是宫里的钟大先生。钟大先生号称‘镇海神针’,一把金针,例无虚发。”
岳飞身为周侗的关门弟子,江湖地位可是不低。这一番说话,贴在了钟大先生的心坎上。钟大先生气也消了,笑着说道:“周大侠的天下第一手可是皇上亲口所谕,我那里配得上。”
各位看官,历史记载,宋朝确实有宦官留有长须,他就是童贯。至于宦官为什么还能长胡须,以后会有解释。
江振子是个机灵之人,连忙说道:“既然都是自己人,那就同坐一桌吧。家乡肉可是只剩下一盘了,另作一盘要等上一个多时辰。”
谭玛士一听,连忙拉着钟大先生一起坐了过来,说道:“好说,好说。我与岳兄弟一见如故,一起吃更开心。”
岳飞正觉得奇怪,江振子解释道:“我店里有一道名菜,非常有来头,在汴梁城内只此一家。密斯脱卞在宫中曾陪皇上吃过几回,念念不忘,一次偶然在本店吃到这道菜。从此以后,每逢出宫便来此处捧场,给本店带来不少人气。”
说话间,一盘切得极薄的肉片端了上来,呈金黄色,亮晶晶,卖相极好。
江振子招呼众人品尝,说道:“这是本店的看店名菜---家乡南肉,此肉绝不腻,请诸位吃来爽爽口。”
众人动筷子夹肉,吃起来果真清爽,不觉啧啧称赞。
杨再在一旁问道:“店主不是说这菜大有来头吗,快快说来。”
不待江振子做出反应,谭玛士就介绍上了:“这是我们杭州菜。做法是:先取按南味腌制好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