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子牙,难道你死了以后也愿意落得如此境地吗?”闻仲道。
  “如果姜某不幸陨落,愿意留一残躯,为天庭运转贡献一份力量。”姜子牙道:“不过姜某更愿意度过封神劫,以活着的姿态为苍生造福。”
  “好,好,好!”闻仲冷冷的道:“姜子牙,等闻某征讨西岐之时,定叫你心愿得偿!”
  闻仲说完,分身散去,化为无形。
  洪荒其他强者的意志也纷纷散去,不过各自心思各异,可是总体来说,他们都不愿意死了也不得安宁,还要被人做成傀儡,被天庭操控。
  于是,众多强者有的回去以后就关闭道场,开始闭死关,定要等封神劫结束才出关,而那些不得不参与封神劫的强者则不再留手,各个全力以赴应对劫难,导致封神劫的杀戮日盛。
  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自语道:“棋局已成,各位道友,不知道你们谁会入局与吾对弈呢?”
  娲皇宫中,女娲冷笑一声:“元始天尊,本宫倒要看看你走出这一步棋以后天下皆敌的局面,想来必定十分精彩,到时本宫定要报当日战败之仇。”
  金鳌岛碧游宫,通天眉头紧皱,自语道:“二哥,你为什么会走出如此天怒人怨的一步,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行,我得阻止二哥,不能让他陷入天下皆敌的境地。”通天坚定的道:“二哥,以前都是你护佑着弟弟我。这一次,该弟弟出手帮你了。”
  首阳山八景宫,太上圣人微皱眉头,却什么也没有想,很快便闭目修行了。
  须弥山中,接引准提相对而坐。准提道:“大哥,元始到底在想什么?怎会走出如此臭棋?”
  接引道:“这很正常,元始已经进入圣人中阶,到了他这个境界,他即圣道,圣道即他,此时的元始,一言一行,皆是圣道之意。”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准提道。
  “很简单,顺势而为。”接引道。
  “顺势而为?”准提道:“大哥的意思是等元始落入天下皆敌的境地时,我们再去推一把,好借机大兴佛门?”
  “非也非也。”接引道:“圣人之下皆为蝼蚁,蝼蚁者,挥手可灭之,故而天下大势,非凡人之势,乃是圣人之势、强者之势,我们要顺势而为,也当顺元始之势才是。”
  九天之上,紫霄宫中,鸿钧道人叹息道:“元始啊元始,你这一步棋落下,将得罪天下所有修士,你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
  鸿钧自语道:“罢了,本座就作壁上观,等你这局棋下到绝境时,本座再来收拾残局罢!”


第662章 斗鲁雄姜尚证道
  话说鲁雄带着费尤二人以及十万化境修士杀向西岐,姜子牙率众将挑战,可不想鲁雄却拒不出战,反而调派手下修士攻击西岐各地。
  鲁雄的大军有十万化境修士,不是说就只有这十万人马,实际上鲁雄的大军数量高达十亿以上。
  按照洪荒的传统,或者说是妖族时代留下来的传统,化境修士可称(妖)将,将者,统兵之人也,人族继承了妖族的传统,然后更进一步,人族亦以化境修士为将,成为仙将,不过每一位人族仙将麾下都有一支数量整整有千人的常备修士军队。这支修士军队的士卒最低也有丹境上阶的道行。
  费仲尤浑被鲁雄拉来参战,心怀怨愤,道:“鲁老将军,大王命你平叛,你自己不出战,却派手下儿郎送死,这是何意?小心本参军上本参你。”
  鲁雄冷哼一声道:“先不说本帅和你们两个废物是不是西岐那些证道强者的对手,即使侥幸赢了,又能如何?”
  “赢了还要如何?”尤浑道。
  鲁雄道:“赢了姬发和姜子牙等强者,将他们斩杀,可是姬氏一族亿万万族人依然存在,千百万年后,姬氏又会有新的证道强者出现,他们会继承自己前辈的意志,继续向帝族挑战。”
  “所以……”尤浑大惊:“你是要灭杀姬氏全族?”
  “灭杀姬氏全族是不可能的,毕竟姬氏背后站着好几位准圣大人。”鲁雄道:“但是姬发一系必须斩尽杀绝,寸草不留。”
  “姬发乃姬氏族长,他这一系的族人何止亿万,难道全要……”尤浑脸色发白。
  “不错。”鲁雄冷冷的望着费尤二人道:“费仲、尤浑,你二人在大王跟前曲意逢迎,害了不少贤臣的性命,东南两大伯候反叛,你二人难辞其咎,可谓其心可诛。”
  “鲁将军,这个,这个……”望着面露寒意的鲁雄,费尤二人话都说不利落了。
  “你们两个出身散修家族,好容易证道大罗,想要借帝族的刀除掉几大伯候,然后占据他们几家的资源发展自己的家族,你们两个的意图,你们以为我帝族不知吗?”鲁雄道。
  “将军饶命。”费尤二人被鲁雄点破心思,吓破了胆。
  “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要杀你们,早就杀了,不会留你们到现在。”鲁雄道。
  “谢将军。”费尤二人赶紧道。
  鲁雄道:“你们想要跟在帝族身后的好处不是不行,但是必须要明白一件事。”
  “鲁将军请讲。”
  “立场,你们要明白你们的立场。”鲁雄道:“如果你们想借帝族和四大伯候交恶的机会作壁上观当得利渔翁,那是找死,除非你们也下场,而且站在帝族这边。”
  “我们一直是商朝的忠臣。”费尤二人忙道:“而且就凭我们的行为,若是四大伯候赢了,我们二人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还不够。”鲁雄道。
  “还不够,那还要我们怎么做?”
  “有的家族族长为了家族能够牺牲自己。这样的人很少,但是我怎么能够确定你们两个不是这样的人?”鲁雄道:“所以你们二人的家族也必须参与进这一场战争之中,而且必须是全面参与。”
  费尤二人脸色很难看,他们自然不是那种为了家族就能牺牲自己的人,但是要让他们把整个家族的命运都和帝族绑在一起,这也很难做到。
  “想要借帝族的刀,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付出足够的代价。”鲁雄冷冷的道:“你们已经借了帝族的刀,所以这个代价,你们付也得付,不付也得付,想要反悔,那就用你们全族的性命来换。”
  费尤脸色惨白,他们明面上是陷害忠良,实际上是借刀杀人壮大自己,他们自以为自己的行事机密无比,可是哪里想到早就被帝族看的一清二楚,可是帝族却偏偏冷眼旁观,任由二人施为。现在二人终于明白,原来不是他们蛊惑了纣王,而是帝族早就有心削弱四大伯候,只是借二人谗言的名义罢了,至于逼二人的家族全力出手,只不过是顺带而已。
  “我明白了,现在我就会发出家族调令,命家族大军前来参战。”费尤二人道:“我二人家族虽小,但是调派来十万仙将还是可以的。”
  “很好。”鲁雄道:“你们放心,只要你们一心跟随我们帝族,此战之后,费尤两大家族,即使得不到四大伯候之位,至少也能得到一个九州侯的位置。”
  人族疆域划分九州,每一州皆有一镇守诸侯,合称九州侯,地位仅次于四大伯候,鲁雄许下这个承诺,也算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了,毕竟以费尤两家的实力,各派十万仙将,也算是吧整个家当给押上了。
  不提商朝这边鲁雄是如何敲打费尤二人,只说西岐这边。
  与整个商朝相比,西岐算是势弱的一方,但是与鲁雄相比,西岐算是兵多将广,所以鲁雄一来,姜子牙便派哪吒邀战,可是姜子牙没有想到鲁雄竟然不与哪吒正逢,反而调派各路仙将进攻西岐腹地,这分明是要将战争扩大到中下层。
  “不愧是鲁雄。”姜子牙赞叹道:“从正魔之战时起,鲁雄就是子氏一族的大军统帅,负责指挥子氏大军与妖魔大军相争,如今商朝派出鲁雄,分明是要从根基上削弱姬氏啊。”
  姬发担忧道:“尚父,这可如何是好?”
  姜子牙道:“大王莫慌,老臣在昆仑山上亦精修过兵法战争,正好可以借鲁雄之手验证一下老臣所学。”
  “那就拜托尚父了。”姬发道。
  “定不负大王所托。”姜子牙躬身道。
  自此,商周双方的战争进入到消耗战的阶段。
  作为防守的一方,西岐姬氏要防御七八十个仙域的地盘,在战略上处于劣势。鲁雄自持兵法高超,指挥麾下三十万仙将轮番出战,借助攻方出其不意的优势,不断消耗姬氏的实力。
  不过鲁雄没有想到姜子牙虽然只有太乙道行,但是兵法之强,竟然不在他这个大罗之下,姜子牙虽然处于守方,但是也和鲁雄斗了个旗鼓相当。
  时间一长,鲁雄的兵力慢慢不足,而纣王也借机不断抽调帝族及其附庸家族的神人血脉参战,神人血脉在战争中慢慢的被消耗。
  战争延续了二十多万年,虽然商周双方表面上各有损失,但是胜利的天平慢慢的向西岐这边倾斜,因为姜子牙的道行在逐渐的提升。
  终于,在纣王的霸王纪元第三个量劫结束的时候,姜子牙一举证道,成就大罗金仙,而姜子牙所证大道为兵法大道,其大道灵宝为《太公兵法》。
  在姜子牙之前,虽然各个强族都有如鲁雄这样专门负责指挥战争的兵法大家,但是却从来没有人专门以兵法证道,姜子牙作为第一个以兵法证道的大罗强者,开启兵家一脉,被后世尊为兵家鼻祖。
  证就大罗金仙的姜子牙,兵法水平暴长,已经能够碾压鲁雄,不过姜子牙在和姬发商议了一番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将鲁雄击败,而是继续和鲁雄相持。
  姜子牙早就看破鲁雄的心思,鲁雄之所以把战争的规模扩大到中下层,为的就是削弱姬氏的整体力量,毕竟中阶仙人来自底层修士,而底层修士来自凡人,鲁雄固然不敢无故屠戮凡人,但是只要把姬氏的底层修士剿灭,那么一个部族的中阶仙人数量就会后续无力,没有了真仙太乙这些中坚力量,自然也难以产生高阶的证道强者。
  所以只要通过战争让低阶修士损失的速度大于补充速度,一个部族的底蕴迟早会被消耗一空,最终成为只有强者而没有族人的无根之水,就像妖族金乌和腾蛇两大皇族一样。
  在这几十万年的战争中,鲁雄确实灭杀了数以百亿计的姬氏低阶修士,让姬氏的低阶修士的总体数量减少了百分之二,可谓成果斐然。
  可事实上这不过是姜子牙故意摆出来的假象。
  鲁雄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人族低阶修士的寿命,因为有九九天劫的存在,人族低阶修士的寿命最多不过几千年,即使没有战争,姬氏一族死于天劫之下的修士也不会比这二十多万年里战死的修士少多少。
  但是姜子牙充分的利用战争磨练出大批的骨干修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争固然能造成文明的衰退但是又何尝不是英雄成长的土壤。
  中华历代王朝更替之时,总有无数英雄崛起于草莽,最典型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和蜀汉先主刘备,刘邦为发家时结识的伙伴如萧何、樊哙之流,皆出身社会底层,而刘备的关羽张飞不过卖枣杀猪之辈,却无不名流千古。迷信的人总说二帝乃天生帝王,自有将星下凡保驾护佑,不迷信的人也以巧合概之。
  可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潜力相差不大,所欠的不过是个历练的机会而已,刘邦和刘备趁势而起,不知被对手打败了多少次,一直追随他们的幼年伙伴一起经历失败,既不缺经验教训,也不乏历练和立功的机会,自然能够成长为一代名臣良将。若无秦末汉末的战争大势,哪轮得到屠狗屠猪之辈出头。
  姜子牙正是认识到了残酷的战争对人才的磨砺,所以他根本不在乎一时一地之得失,而是以培养训练人才为目的,故而二十多万年的战争,姬氏一族的修士总体数量虽然下降,但是上下两个境界之间修士比例也随之下降。
  在人族,一般而言,两个小境界之间,如化境初阶和中阶的修士比例往往在十比一左右,两个大境界之间,如丹境和神境,神境和化境,修士比列在一千比一左右。
  而西岐姬氏修士在姜子牙的磨砺下,这两个比值已经达到九比一和八百比一。也就是说,在人族其他部族每一千个修士中才能有一个突破到更高境界时,姬氏一族八百修士就能有一人突破更高境界,比人族平均水平高出两成半。
  可以说如今姬氏根基已成,随着姜子牙证道大罗金仙,兵法造诣更深,姬氏一族低阶修士的损失会更少。故而姜子牙向周武王姬发提议,趁着鲁雄还没有察觉,不如将战争继续拖下去,好让姬氏积累底蕴,缩小和帝族的实力差距。


第663章 纣王突破证准圣
  阐教师承元始天尊,源于元始圣道,所以阐教弟子证道必须开创成为一脉之祖,方不违一元初始之意。姜子牙证道大罗,成为兵家鼻祖,也算是开一脉之先河,至此,姜子牙才算是真正的成为阐教的嫡传弟子。
  成就大罗金仙之后,姜子牙的兵法能力飞升,如果说之前他能跟鲁雄斗个旗鼓相当的话,现在的鲁雄已经不放在他的眼里,若非为了炼兵,姜子牙反掌间就能将鲁雄麾下大军覆灭。
  不过鲁雄毕竟是专精于兵法战阵的大罗天仙,姜子牙想要利用商朝大军炼兵,还得要小心谨慎才是。
  商周的战争又继续了六个量劫,转眼就是纣王继位九量劫之日,按照商朝老祖成汤的法旨,纣王该退位让贤了。
  近百万年的战争,人族四大伯候都损失惨重,已经达到了帝族长老们的预期,毕竟是人族一脉,帝族只是想削弱其他家族,并没有彻底决裂的打算,所以各位帝族长老已经决定借纣王退位的契机和各大伯候言和,而纣王也将成为弃子。
  当然,纣王毕竟是大罗强者,即使成为弃子也不可能要了纣王的性命,按照各位长老的谋划,最多是将纣王囚禁百八十个量劫,然后剥夺他在人族的话语权,从此成为人族的一位打手就好。
  可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纣王不是一般的大罗金仙,他是帝王大道一脉的证道强者,而且纣王证就的还是敢于和圣人相争的霸王大道。
  身为证道级别的帝王,纣王自有其傲气,又岂能愿意被他人操控自己的命运。于是,纣王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没有料想到的事情,最终令封神之战向划入不可测的深渊。
  纣王突破大罗境界,证就混元准圣了,自三皇五帝、禹皇和成汤之后,纣王成为人族第十一准圣强者。
  在大罗境界仅仅停留了九个量劫就证就混元,不得不说纣王的天资确实卓越。虽然这样做也导致纣王的道基不稳,但是纣王修炼的是霸王大道,他就有这样的霸气。
  洪荒规则强者为尊,若纣王还是大罗金仙,那么子氏帝族的一众大罗长老只要达成统一,就有足够的权力决定纣王的命运,但是当纣王成为混元准圣以后,他的地位就已经超脱于大罗层次,再也不是帝族的这些大罗强者所能左右的了,现在能影响纣王的只有人族其他的准圣。
  那么人族其他准圣能够影响纣王吗?答案是很难。
  与洪荒各族的族长权力制不同,人族奉行的新人全权制。
  在其他种族,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那一位强者会成为族长,掌握种族大权,负责制定种族的发展路线,这是族长权力制。而在人族,因为实力最强威望最高的天皇太昊、地皇神农全都退隐,所以人皇轩辕制定了一种全新的权力架构,即新人全权。
  所谓新人全权,指的是在一个集体人族团体中,一旦有新人出头,那么老一辈的掌权者就会交出权力让与新人,老一辈则退居幕后。比如说自帝颛顼成就混元之后,人皇轩辕便将权力移交,之后少昊、帝窖、尧、舜、禹、汤相续掌管人族大权。
  人族在准圣层面是这样,大罗、太乙、真仙等各个层次,人族各个家族基本也都遵循这一制度。
  人皇轩辕制定的新人全权制有两个优点,第一,老一辈的强者大能退居幕后以后可以专心修行,攀登更高境界;第二,新人新气象,新人掌权后会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发展,可以让人族永远保持创新的状态。而且因为老一辈的主动交权,使得权力交接的矛盾更少,故而新人不会对过去政策进行全盘否定,这也有利于核心政策的延续性。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新人全权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说权力的更替相对频繁,新旧理念之争使得人族内讧消耗较为严重等等,这里就不多说了。
  在新人全权制的基础上,纣王作为人族新一代准圣,掌握了人族的真正实权,更重要的是,纣王在帝族子氏内部掌握了绝对的权力。
  如果说以前纣王的权力来自子氏一族的制度,那么现在纣王的权力就来源于纣王本身,准圣的实力就是权力的最大凭仗。
  虽然说在子氏一族中,纣王上面还有一个成汤,但是在人皇轩辕定下的制度中,成汤基本已经失去了对帝族的掌控力,少数成汤的铁杆部下除外。
  解决了内部的隐患,纣王开始继续自己的神人血脉清除计划。
  东南两大伯候势力,在纣王成就准圣之后便有了认输之意,两大伯侯的家族虽然也有准圣坐镇,但是家族的准圣及其嫡系的大罗强者早已归隐,不问世事,现在掌权的大罗强者大部分都是正魔之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他们如何敢与准圣纣王争锋,所以很早就递上了降书顺表。
  对手主动认输,这反让纣王坐蜡,他的真实目的可不是巩固帝族势力,他是要清除神人血脉,东南两大伯候只是他实现目的的棋子,现在棋子不玩了,他总不能继续动手吧!
  这个时候,一位纣王想不到的大能悄悄出手了,他便是通天圣人。
  机缘巧合之下,通天通过自己的一个化身姬伯考知道了纣王的真实目的,身为圣人,通天并没有因为纣王对自己的不敬而恼怒,反而十分欣赏纣王的胆气,所以有心助纣王一臂之力。
  至于纣王成长起来以后会不会对自己,对神族造成威胁,通天并不担心,因为三清从来不畏惧任何挑战,再强的敌人,在三清眼中都只是一个锻炼自己的磨刀石罢了。
  到了通天这个境界,只要他愿意花一点点时间,就能将世间任何一条大道修炼到太乙境界,达到初步操控的地步,包括圣道和不朽大道在内。所以通天的意志悄悄降临命运长河,改动了两个人的命运,这两个人就是现任东伯侯姜文焕和南伯候鄂顺。
  其实通天也不是完全改变姜文焕和鄂顺的命运,只是将他们二人的命运提前了。
  两位伯候的父亲,上一代伯候姜恒楚和鄂崇禹都死于纣王之手,这是杀夫之仇,两位伯候又怎会忘却,只是现在纣王势大,他们不得不称臣潜伏而已,未来迟早有一日,二人要和纣王清算因果。
  可是在通天插手二人命运之后,二人心智改变,为了替父报仇,两位伯候在家族其他大罗强者退出的情况下依旧不称臣,继续率领自己的嫡系部队造反。
  命运长河和命运大道乃元始一手创立,通天的行为虽然隐秘,但是却没有瞒过元始,元始暗自为姜、鄂二人叹息:圣人之下,皆为蝼蚁。
  在纣王看来,东南两大现任伯候没有退兵可是意外之喜,两位伯候乃姜、鄂两家现任族长,一时两大家族中最强的势力,两家的神人血脉多集中在他们这一房,两人没有退兵,纣王便可以继续利用两家清洗消耗神人血脉。
  不过纣王没有想到的是,在东南两大伯候家族大部分强者都称臣的情况下,西伯侯一族却没有丝毫妥协的迹象。
  纣王仔细想想,也觉得正常,东南两大伯候毕竟只死了一位大罗,而西伯侯姬氏可是损失了姬昌、姬伯考,姬叔干三位大罗。姬叔干也就罢了,这姬昌和姬伯考可不是一般的证道强者。
  姬昌创立易道,解析了元始圣人的智慧大道,使得人族在天皇太昊的八卦之外认识到了更高深的六十四卦,仅仅这一份功德,姬昌便被誉为人族最有希望证就混元准圣的大罗金仙。正是因为姬昌地位尊崇,所以纣王才不敢害姬昌性命,可是纣王没有想到姬昌会因为姬伯考之死而反商,最后和北伯候崇侯虎同归于尽。真要算下来,姬昌之死和纣王也拖不了干系。
  而姬伯考虽然名声不显,但是纣王却清楚的知道姬伯考的实力,在人族所有大罗强者之中,姬伯考是唯一一个能和证就了霸王大道的自己斗得不分高下的人。姬伯考必然也是姬氏一族悉心培养的准圣种子,看他隐藏得这么深,而且他死后,姬昌毅然兴兵反商,也许其家族地位还在姬昌之上。
  两位有望准圣的强者因自己而死,可以说姬氏千百量劫的积累毁于一旦,纣王以为换做自己,也不会善罢甘休。
  而且姬氏身为人族绝对的第一大家族,背后有人皇轩辕、帝颛顼、帝窖三位准圣,而且帝尧、禹皇二圣亦是出身姬氏。所以即便姬氏全族皆反,纣王也不敢将姬氏彻底灭绝。
  当然,纣王也不畏惧姬氏背后的力量干预,因为姬氏老一辈的大罗天仙在正魔之战后就已经随诸位准圣归隐,现在的姬氏,虽然证道强者还有好几位,但是都是人族新生代的大罗强者,在姬昌和姬伯考这两位准圣种子陨落以后,剩下的姬发等人已经不足为虑,即使全都铲除,人皇等各位大人也不会太在意,这就好比赌博,几百万都输了以后,也不在乎再输几万块了。
  不管怎么说,在纣王证就混元准圣之后,纣王觉得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
  (完蛋,发现设定有点崩了。)


第664章 魔家四将征西岐
  随着纣王证就混元,商朝一方气势大涨,除了西伯侯姬氏,东南北三路伯候都只剩下当代族长还在那里死撑。
  纣王乐得借四大伯候之反清洗神人血脉,而西岐一方,姜子牙也借机提升西岐的底蕴。
  战争又延续了两百多个量劫,西岐一方的修士数量已经降至开战前的七成,但是两个大境界之间的修士比也提高到三百五比一,这就意味着,同样数量的低阶修士,西岐能够产生的高阶修士数量是人族其他部族的两倍以上。
  姜子牙知道西岐的潜力虽然还未到极限,但是也差不远矣,所谓亢龙有悔,过犹不及,姜子牙决定结束和鲁雄的兵法对抗。
  于是,姜子牙布下一个笼罩整个西岐疆域的风雪祭坛,开启冰雪灵域,削弱了鲁雄麾下兵马的力量,然后一鼓作气将商朝大军全歼。
  鲁雄被投奔西岐的李靖击杀,费仲尤浑二人想要投降,但是姬发和姜子牙认为二人名声太臭,收留二人不利于反商大业,于是将二人斩首示众。
  自此,商朝伐周再度失败。
  异史公:设定崩了!写着写着发现殷郊殷洪等阐教三代弟子根本来不及修炼到大罗境界,连姬叔干、散宜生这些龙套都是大罗境界,阐教三代弟子不是大罗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决定趁着鲁雄伐周把战争延长上两三百个量劫,按照三量劫一个大罗纪元算,能多出几十个大罗,也就够用了。可要是延长时间的话,纣王的九量劫天子任期又饶不过去,只能把纣王提升到准圣境界。越写越乱啊!
  已经击退东海妖族,回返朝歌的闻太师得知鲁雄战死后,心中伤感不已,鲁雄乃是帝族长老,在正魔之战中就立下大功的人族老一辈强者,是人族少有的统帅型人才,如今战死在西岐,实在是帝族的损失,人族的损失。
  同时,闻太师也未西岐实力之强而感到惊讶,不知该调哪一路兵马征讨西岐。
  这时,他的弟子吉立道:“太师在上:西岐足智多谋,兵精将勇,张桂芳况且失利,九龙岛四圣亦不能取胜;如今可发令牌,命佳梦关魔家四将征伐,当可成功。”
  闻太师听言,喜道:“非此四人不能克此大恶。”
  闻太师忙发令牌,又点大将胡升、胡雷代替守关。
  将令发出,已至佳梦关,魔家四将接了将令,拆开看罢,大笑道:“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
  弟兄四人与胡升、胡雷交代府库钱粮,一应完毕,便点精兵二十万,即日兴师,杀向西岐。
  姜子牙自冰冻岐山,军威甚盛,四方归心,豪杰云集。忽探马报入相府:“魔家四将领兵住扎北门。”
  姜子牙心中吃惊,魔家四将乃是人族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时期)就存在的强者,甚至比三皇五帝还要老资格。
  这还不是重点,姜子牙身为圣人弟子,阐教门徒,还知道魔家四将的真正的跟脚,他们四个其实是神族须弥神国(佛门)四位大罗的人族转世化身。
  神族大罗强者上百人,可是能把本尊和化身各自修炼到大罗境界的不足两掌之数,魔家四将就是其中之四。
  更重要的是,魔家四将乃是佛门在人族的代表,他们兄弟的背后是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所谓打狗还得看主人,杀了魔家四将,还不知佛门二圣会是什么反应。
  姜子牙想到这里,郁郁不乐。
  魔家四将扎好营盘,率军请战,姜子牙有心不应战,又恐失了军心,只得率众将出战。
  姜子牙骑着四不像出城,只见对面大军之前立着四名大将,各个都有二丈四尺身高,面如活蟹,须如铜线。
  李靖并金、木、哪吒三子,武成王黄飞虎等将在姜子牙左右,姜子牙为众将介绍对面的四名上将。
  姜子牙指着左中一将,只见此人长二丈四尺,用一根长枪,步战无骑。
  姜子牙道:“他是墨家四将之首——魔礼青,有一神兵宝剑,名曰‘青云剑’,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成为虀粉;若论火,空中金蛇搅遶,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姜子牙又指右中一将道:“他是老二魔礼红,使一杆方天画戟,有一把宝伞,名曰‘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愰动。”
  姜子牙再指左边一将:“老三魔礼海,用一根枪,背上一面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如青云剑一般。”
  “老四魔礼寿,用两根锏。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花狐貂’,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胁生飞翅,食尽世人。”
  姜子牙介绍完魔家四将,道:“此四人,不可轻敌,要千万小心。”
  那边魔礼青见姜子牙出来,大喝道:“姜尚,你不守本土,甘心祸乱,而故纳叛亡,坏朝廷法纪,杀大臣号令西岐,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