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能修到无上境界。
可是修行越往后,道心就越难提升,尤其是到了亚圣这个级数,已经很少有东西能够动摇强者的心智了,因为亚圣真灵不朽不灭,不灭则不动,不动则不变,不能变化又何来升华。
为了锤炼道心,元始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化身历练。元始分出多个化身,这些化身会以各种身份在洪荒游历,感悟红尘,而且,为了能够从多角度感悟圣人,元始还封印和隔离了过半化身的记忆,让这些化身从轮回入世,直接死亡之后,元始才收回这个化身的一世记忆,感悟其一生的经历。
这种锤炼道心的方法很奢侈也很危险。
因为修行重气运,而气运如水而善流,必须依靠功德方能镇压,功德与气运的关系就像水箱和水的关系一样,修士每多分化一个化身或分身,就相当在功德这个水箱上多开了一个口子,会加速气运的流逝,也只有三清这样功德无边的人才能够为每个化身提供足够多的功德以镇压气运,可如何哪个化身,尤其是被封印了记忆的化身做了什么恶事,那功德就会如潮水般散去,故而说这种化身历红尘的方法很奢侈。
而每一个被封印了记忆的化身,等其一生结束,本尊收回记忆的时候,又十分危险,因为每一个化身就是一段完整的人生,要把化身和本尊两段完整的人生整合很不容易,一不小心,本尊很容易被化身的亲身经历扰乱心智,就像精神分裂一样。
即使以元始之尊,也要小心谨慎,每一个被封印记忆的化身,每过百万年或证道大罗,都会自动解除封印,元始本尊会将记忆收回,这样,以元始圣人之尊的本尊意志,才能强压化身,不会被化身的经历乱了心神。
正是凭借这个方法,元始即使晋升圣人以后,其道心依然能飞速提升,故而他很早就晋升中阶圣人,现在离上阶圣人也不远矣。
作为互相扶持的兄弟,元始很早便将这个化身历红尘的方法传给了太上和通天,所以太上和通天也开始利用这个方法来锤炼道心,而姬伯考就是通天的化身之一。
在与纣王的一番交谈中,通天突然醒悟,纣王身为人族天子,为了整个人族,他连自家性命和商朝的江山都可以不要,如此胸怀才是一个真正的领袖所应当具备的。而圣人身为洪荒的最顶层,自然也是洪荒各大种族的领袖,其目光就不应该局限于一族,而要放眼于六道众生。
正是因为这份感悟,通天得以跨过无上初阶的瓶颈,晋升中阶圣人。
晋升中阶圣人之后的通天,有了全新的感悟,他不再是神族的圣人,而是洪荒所有种族的圣人,肩负着引领各族发展的重任,这是来自于阴阳五行圣道的最本质的呼唤。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通天明白了:每一条大道都有自己的追求,大道的追求,第一步是完善自己,第二步是引导天地苍生按照自己的法则运转,以达到幸福和圆满。正因为如此,所有的大道,晋升到最高境界以后就是天道。天道者,苍生之导师,万物之至理也。
通天回首自己的一生,发现自己和苍生一样的可笑和可悲,拘泥于种族血脉之别,却不知只有思想上的认同才是真正的大同世界。
“可惜纣王眼界绝高,格局却是不够。”通天自言自语的道:“不过没有关系,纣王,本座欠你一个因果,自会助你一臂之力,帮你完成溯源了结因果。本座相信,等你晋升到更高境界以后,心中格局就不会再局限于人族一族了。”
通天不知道自己的这一决定,彻底将截教万仙拖入了封神之劫中,至于是福是祸就不得而知了。
…………
再说纣王,在斩杀姬伯考之后,便下旨将囚禁的姬昌放回,纣王此举令无数朝臣忧虑,姬伯考乃姬昌嫡长子,未来的接班人,姬伯考即死,西伯侯姬氏必反无疑。纣王本不该冲动的斩杀姬伯考,既然已经动手,不如连姬昌一起除掉,削弱姬氏的实力。
持这一观点的朝臣很多,即使是费尤二人也是如此认为。
就在朝臣群起而谏的时候,太师闻仲回朝了。
太师闻仲和武成王黄氏,一直被视为商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黄氏一族也就罢了,数位大罗强者,是商朝帝族之下势力最强的家族,而太师闻仲能凭一己之力和黄氏一族并称,足以见闻仲的实力和威望。
闻仲幼年时曾拜入阐教金灵圣母门下,修炼的是天劫大道,证就了属于自己的雷罚大道,现在已经是大罗巅峰,离混元准圣只有一步之遥。
元始天尊曾经点评说,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却为人臣之极品。意思是闻仲曾入名山修大道,已经修炼到混元的境界,却离证就准圣差了那么一点点。闻仲为什么会登大罗巅峰却无缘于混元,因为他的心思在朝堂之上,做到了人臣的顶级,道行被这些凡尘庶务耽误了。
元始天尊的点评固然非常中肯,但这不是重点,更关键的是,闻仲是所有人族众唯一一个得到元始天尊点评和惋惜的人物。要知道。洪荒所有种族的修士中,被元始天尊公开点评过的人物加起来也不过两掌之数,其中有一半是圣人。
与闻仲的道行相对应的是他的品行,闻仲拜师金灵圣母,修习的是智慧大道和与麒麟一族有深厚渊源的天劫大道,智慧大道使人睿智,天劫大道虽是劫罚之道,但是至公无私,闻仲能习这两条大道而有成,德行自然不用说,闻仲当年亦参加了正魔大道,但是闻仲没有枉杀过任何一名魔道修士,死在他手里的一定是罪有应得之徒。
不仅仅是人族,就是人族的对头妖族和魔族,也都不会在闻仲的品德上有所质疑。
现在闻仲回朝,商朝修士各个期盼他能拨乱反正约束纣王,就连东南两大伯候的攻势都放缓了,他们也在等闻仲的反应。
姜、鄂两大伯候起兵之后才发现,商朝实力太强,仅仅游魂关和三山关两大镇守总兵他们就拿不下,家族势力消耗严重,这让两大伯候有了退兵之意,他们已经派人向闻仲递话,如果纣王能够退位,他们愿意休兵。
两大伯候的算盘打得很妙,只要纣王退位,就只是帝族子氏的一个普通大罗,他们两大家族有足够的实力整死纣王,为先族长报仇。
闻仲回朝后,众大臣纷纷将纣王最近一段时间的倒行逆施说与闻仲。
闻仲闻言皱眉,前去觐见天子,被天子留下宴饮。
在宫殿中,纣王喝退侍从,和闻仲单独谈话。
“大王,您为何这么急着逼反姜、鄂两家?”闻仲道:“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徐徐图之,慢慢的解决神人血脉的问题才是。”
“师父有所不知,弟子也是无奈。”纣王道:“弟子证就大罗后,汤先祖传下法旨,要吾在九量劫内退位让贤,所以弟子的时间不多了。”
纣王自幼跟随闻仲修行,故而视闻仲如父,而闻仲也是纣王解决神人血脉的最大凭仗,毕竟纣王登天子位的时候尚未证道,根本没有实力解决神人血脉的问题。
“这是为何?”闻仲并非帝族子姓,哪里知道子氏的始祖成汤准圣还留下这样的法旨,事实上,纣王也是在证道大罗之后,才知道有这么一条族规的。
“这条法旨是在汤始祖退位归隐时就留下的。”纣王道:“成汤始祖的用意是为了大商江山考虑,天子乃人族共主,位高权重,天子的才能不配其位,可以有效减少天子对人族各诸侯的制约,相当于帝族让渡权力给各大家族,可以巩固子氏的统治地位。毕竟,再也不会有哪一家族能给各诸侯如此大的权力,所以尊子氏为帝族最符合人族各家的利益,若有反叛,各诸侯会共诛之。”
“以削权来固位,成汤准圣确实是大智慧之人。”闻仲恍然大悟。
纣王叹息道:“九量劫的时间,说长不长,所以弟子只能提前发动了。”
闻仲忧虑的道:“可是这样仓促发动,影响太过恶劣,到时即使事成,大王也会被逼退位,甚至有可能被帝族推出来当替罪羊,朝中亚相比干、微子启等一直对大王之位虎视眈眈…………”
“那也顾不得了。”纣王道:“只要能解决人族最大的隐患,别说天子位,就是丢了性命又有何妨。”
“大王既然决心已下,臣定誓死相随。”闻仲道。
第654章 飞虎比干灭群妖
闻仲望着纣王,百感交集,他与纣王名为君臣,实为父子。
闻仲幼年拜入截教,在金灵圣母门下修道,太乙境界后下山,正逢正魔大战,身为人族的他参与战争之中,并在战争中证道大罗。
战后,闻仲有三次归隐山林修行大道的机会,可是都放弃并出山,原因都是纣王。
第一次,刚刚从战场战胜回来的闻仲遇上了天资卓绝的纣王,于是收其为弟子,为了教导纣王,闻仲留了下来。
第二次,纣王证就金仙,闻仲本打算离开,又碰上夏商更替,担心弟子安危,闻仲再次留下,并加入商朝阵营,东征西讨,立下莫大功勋。
第三次,商朝建立后,闻仲终于得以归隐山林,但是后来纣王有意竞争天子之位,求到闻仲头上。
闻仲本不愿出山,并劝纣王也不要被红尘迷惑了道心,可是纣王在闻仲面前讲述了自己的志向,他要解决人族发展的最大隐患——神人血脉。
闻仲有感于纣王的志向,于是再次出山担任商朝太师,辅佐纣王夺得大位。
本来,按照纣王与闻仲的计划,他们打算用百余个量劫的时间,通过战争、罪罚等方式慢慢消磨神人血脉的势力,可是谁能想到,成汤始祖竟然会留下这么一道古怪的法旨。导致纣王不得不仓促发动,结果激起两大伯候的起兵。此战之后,纣王很难全身而退。
闻仲本最看好纣王,闻仲相信,只要给纣王时间,他就一定能证就混元准圣。如果纣王的计划能够成功,为人族解决最大的隐患,凭此功德,就是不朽亚圣也可以争取一番。
可是成汤的法旨却断绝了闻仲的希望,因为时间所限,纣王的计划未必能够成功,即使成功也会因为太过激烈而导致反噬,最少,纣王的天子位是保不住了。毕竟,无论是帝族还是其他家族,都不会认可一个削弱了人族力量的天子继续坐在皇位上。
纣王修行的乃是帝王大道,若是被从天子位赶下台,其大道道基必然受损,从此混元无望。
这一刻,闻仲似乎明白成汤所留法旨的用意,保持商朝江山只是其一,确保成汤在子氏一族中的独一无二地位是其二,若商朝历代天子无法久居其位,自然没有办法汇聚足够的气运突破大罗成就准圣,这样一来,成汤就是子氏唯一的准圣,商朝延续的时间越长,子氏的气运越雄厚,身为始祖的成汤也就越有希望突破混元,成就不朽。
“帝王大道自私自利的一面,自成汤开始凸显。”闻仲心中叹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成汤之后,自私自利将成为帝王大道修士的一大选择,帝王大道从此由极盛走向衰落了。”
身为一名修道者,尤其是证道长生的修道者,其实是孤独的,因为他自己虽然长生,但是亲人朋友却未必能长生,眼看着一个个亲人离开自己,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是何等的悲伤。如果能有几位亲朋能和自己一样长生,绝对是修行中的大喜事。
修行四德:财侣法地中的侣。侣者,道侣也,道侣并不一定是夫妻,泛指所有能够携手共修大道的亲人朋友。
闻仲本是孤儿,也无妻小,所以他很重视感情,一生交友无数,但是只有纣王才能算是他的子侄后辈,是他的精神的延续。
闻仲道:“大王,既然时间有限,那么就让老臣帅军出征,讨伐姜、鄂二族,平息叛乱。”
“现在还无需师父出马。”纣王道:“计划既然有变,那就调整计划。商朝内部亦有不少神人血脉,比如游魂关窦荣,乃神族武曲星的人族化身,其家族全是神人血脉,让他与姜氏鏖战,弟子再派朝内其他神人家族支援,借此消耗两家实力。”
“大王高明。”闻仲喜道:“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一家家的剪除,费时费力,现在借姜、鄂两家反叛,正好让神人家族互相消耗,可以省我们很多功夫。”
“不过还有一个漏洞,师父您德高望重,如果您留在朝中却对弟子所为不管不问,必然惹人生疑,所以弟子想请师父离开朝歌,以便弟子执行后续计划。”纣王道。
“如此也好。”闻仲道:“正好东海龙族实力大损,镇不住其他东海妖族大罗,大罗妖神鳄王率部入侵我人族,明日老臣就上书直谏,然后大王便打发老臣去征讨东海妖族。”
“那就有劳师父了。”纣王道。
闻仲道:“大王为了人族能忍辱负重,担昏君之名行大义之事,老臣不才,宁死也要助大王成就伟业。”
“师父莫要轻言死字。”纣王道:“弟子愿与师父共同见证人族的真正崛起。”
次日,闻太师上书十策进谏,朝堂上威逼纣王,纣王表面应允大部分谏议,数日后,以东海妖族入侵为由,请太师发兵征讨。
闻太师帅兵出征,纣王驾出朝歌东门送行。
纣王命斟酒赐与太师。闻仲接酒在手,转身递与武成王黄飞虎,太师道:“此酒黄将军先饮。”
黄飞虎欠身道:“太师远征,圣上所赐,黄飞虎怎敢先饮?”
太师道:“将军接此酒,老夫有一言相告。”
黄飞虎依言,接酒在手。
闻太师道:“东南两镇造反,老臣辞去,朝政全赖将军。不可钳口结舌,非人臣爱君之心。”
黄飞虎哑口无言,满脸通红,他以为闻太师暗责自己不尽臣子之责,可是他也有苦难言。
黄家乃商朝帝族之外第一大家族,势力虽大,但是身份尴尬,时刻担心来自帝族的打压。
当年先王在世时,纣王与其同辈族兄微子启,族叔比干,同为太子人选。当时黄家支持的是微子启,后来闻仲出山,帮助纣王夺得天子之位。
黄家怕受牵连,族长黄滚卸去武成王爵位,自贬去界牌关镇守,武成王爵位让与了长子黄飞虎。
黄飞虎向来与比干交好。本来也无妨,黄滚自贬足以证明黄家的忠心,可是谁能想到后来纣王竟然证道大罗,这就让黄飞虎坐蜡了,故而轻易不敢在朝政上发言。现在听了闻仲暗责,黄飞虎羞愧无比。
其实黄飞虎误解了闻仲之意,闻仲此话之意是希望黄飞虎能在关键时刻站在纣王这一边。
黄家身为人族之中少有的非神人血脉,乃是纣王和闻仲全力拉拢的对象,即使比亚有意染指帝位,但是纣王乃是敢于圣人相争之辈,哪里会在意比干的威胁,自然更不会在意黄飞虎与比干走得近。
太师回身见纣王道:“臣此去无别事忧心,愿陛下听忠告之言,以社稷为重,臣此一去,多则一载,少则半载,不久便归。”
太师用罢酒,一声炮响,起兵径往东海去了。
待闻太师离朝,纣王马上‘恢复本性’,令群臣失望,也让一个人看到了机会,这人便是亚相比干。
论辈分,比干乃纣王的叔叔,身怀文曲星神血脉,当年也是帝位的有力竞争者之一,可惜惜败于纣王之手,纣王继位后,封比亚为亚相,是子氏帝族中少有的实权派。
比干一直没有放弃争夺天子之位,他原本想的是等纣王退位之后再争帝位,可是现在眼见纣王越来越昏庸,比干不由得起了心思,他心想纣王逼反两大伯候,杀西伯侯嫡长子,必然坐不稳天子位,所以他便开始谋划在纣王退位后接任帝位之事。
反叛正在进行,所以纣王之后的商朝天子必然不像以前那样竞争激烈,必然是子氏的证道强者们出面指派,所以比干要做的是打响自己的名声。
很快,比干便找到了一个机会。
原来,妲己在纣王身边,修行大有长进,帝都朝歌建立在一座极品山脉之上,整座山脉最差的地方都有上品灵地级别,皇宫更是建立在一座福地之上,妲己在皇宫中修行,速度岂能不快。
进步快速的妲己想要照顾自己的族人,照顾族群,这是妖的天性,妲己便怂恿纣王说,认识一些有道之士,可以请他们前来帮助纣王平叛。
纣王同意后,妲己让轩辕坟中的九头鸡精带着坟内狐、鸡、蝎三族的化境和真仙境小妖,扮做仙人模样,来鹿台宴饮招待。
纣王身为大罗,自然不会出面招待这些只有化境和真仙修为的小辈,所以纣王让亚相比干来陪客。比干得知纣王请来一些仙人,愿意为国出力,也愿意亲近一二。
可是比干发现,一些仙人在酒酣之后竟然露出了狐狸尾巴,原来这些仙人全是妖族。
比干佯做酒力不济,提前离场,找到黄飞虎,说明事情因有。
黄飞虎大惊,人妖对立,一群妖怪来到人族都城,必有诡计,于是黄飞虎与比干暗中跟随众妖,找到了众妖的巢穴——轩辕丘。
轩辕丘内有妖族生存,这是人族划给他们的生存空间,可是也与众妖有言在先,若是离开轩辕丘,人族可以杀之。
比干和黄飞虎便带兵剿灭了轩辕丘群妖,只有九头鸡精和玉石琵琶精凭借女娲赐予的符咒逃脱。
比干以群妖之皮做了一件仙器级发袍,献给纣王,妲己见到此袍,心中暗恨,定要取了比干性命为小妖报仇。
异史公:比干的人设灵感来源于动画《口水封神》,这部动画其实很一般,不过同作者的《口水三国》很精彩,尤其是夏侯惇篇和张角篇,把我看哭了。
第655章 纣王识破九尾狐
纣王冷冷的望着跟前的妲己,此时的妲己,哪里有一点妖妃的样子,她被五道法力锁链锁住四肢和颈部,丝毫动弹不得。
“大王饶命。”妲己感受到了纣王的杀意,胆寒不已,开口哀求。
“想要寡人饶你也可以,你给寡人交代清楚,你到底是何人?”纣王冷冷的道。
“臣妾是,臣妾是……”妲己犹疑不定,不敢开口。
“哼!”纣王冷哼一声,神念一动,五条锁链开始扭动,将妲己肋的喘不过气来。
“大王饶命,不是臣妾不愿说,而是臣妾不敢说,不能说。”妲己苦苦哀求道。
“你果然不是苏妲己。”纣王道:“但是苏护却不知,扔把你送来,看来真正的妲己已死,你夺了她的舍。”
妲己默然不语。
“让你不敢说不能说,想来幕后之人必然是法力通天之辈,你一旦开口就会被那人感应到。”纣王道:“一般的准圣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此人至少也是亚圣,也许还是圣人,是吗?”
见妲己眼神变得越来越震惊,尤其是纣王说到圣人二字的时候,妲己表现尤为震怖,纣王点点头:“原来是圣人。”
“啊!”妲己失声道。
“再让寡人猜猜是哪位圣人。”纣王道:“以神族五位圣人的本事,要对付寡人,一个念头足以,或者遣一弟子来即可,而且神族也不会让妇人出手。所以这位圣人是妖族的那位,是也不是?”
妲己一件完全说不出话来。
“果然是那一位。”看着妲己眼神的变化,纣王叹息道:“看来是那一首诗的缘故,可笑寡人还以为会等到圣人亲临呢,原来在圣人心里,对寡人动手都是失了身份的事情。”
纣王说完,手一挥,五条锁链凭空消失,妲己脚一软,跪在地上:“大王!”
“你知道你哪里露出了破绽吗?”纣王道。
“臣妾不知。”妲己道。
纣王道:“第一,真正的苏妲己不过是资质一般的女子,即使有皇宫的灵地辅助,证就真仙已是极限,哪里像你一样,万余年年时间竟然一路晋升到真仙上阶,这只能说明你的真实道行不止于此。”
“第二,那云中子赠宝剑除妖,寡人便猜到那云中子不会无的放矢,而当时寡人身边唯一的新人就只有你苏妲己,当时寡人便起了疑心。”
“第三,你说能请来仙人,这就是最大的漏洞,你进宫之前不过是一个连化境都没有的小女子罢了,怎会认识那么多仙人,哪有那么多仙人会折节与你这样的低阶女修交往?除非他们是苏护的人。”
“第四,也是你最愚蠢的地方。”纣王冷笑道:“你奉圣人命前来,寡人看不穿你的底细,可是那些小妖寡人难道还看不穿?你以为他们只是化境和窥虚期的小妖,寡人是肯定不屑于招待的,所以不怕他们露出马脚,可是你没有想过,他们竟然进入寡人的皇宫,寡人难道不会用神识检查一下他们吗?难道你们妖族的大妖没有灵地意识,对进入自己领地的修士没有丝毫的防备之心吗?”
“大王英明,臣妾惭愧。”妲己羞愧的道。
“最后还有一点,亚相王叔敬献的那件群狐法袍,寡人第一时间便感应到了,炼制法袍的材料就是从你请来的那些装作仙人的小妖身上扒下来的皮。比干王叔刚刚敬献了法袍,你就前来挑拨离间,不用想也知道你有问题。”纣王道。
妲己面如死灰,绝望的道:“大王既然已经洞察了一切,臣妾自知难逃一死,请大王动手。”
“动手,动什么手?”纣王道。
“难道大王还要留臣妾这个妖族奸细吗?”妲己苦笑道。
“为什么不呢?”纣王笑道。
“啊!”妲己诧异万分。
纣王道:“杀了你,圣人还会派其他人来,那时寡人还得费尽心思去找出那个隐藏的奸细,还不如留你在身边,也好迷惑圣人。”
“大王就不怕臣妾将此事告知娘娘吗?”妲己道。
“告知圣人对你有什么好处,以你的地位,圣人能指派任务给你已经是你天大的造化,你没有完成任务,甚至还被寡人识破,让寡人有了防备,你若回去,圣人岂能轻饶于你?”纣王道:“即使你以圣人法旨为宗,回去告发,那又如何,反正寡人已经决定要与神族五大圣人为敌,再多一个也不过如此。至于你,寡人的对手是圣人,你这样的一只小妖,火与死又有什么影响。”
妲己沉默不语。
纣王道:“想来圣人也不会让你这个小妖来取寡人的性命,圣人的报复手段也不会这么简单,那有失圣人身份,想来你的任务是蛊惑寡人,最终要颠覆商朝,是不是?”
“大王英明。”妲己道。
“那你继续留在寡人身边罢。”纣王道:“寡人的计划你也知道,按照现在的局势,无论寡人的计划成功与否,商朝都会终结,你的任务肯定能够完成。你好歹也服侍了寡人一场,寡人便送你一个顺水人情,让你得到圣人的奖励。”
“大王!”妲己心中感动,道:“大王,不如您和臣妾一起去见娘娘吧,想她请罪求情,想来娘娘也不会执意和大王为难,说不定还会饶了大王性命,即使有所惩罚,臣妾愿与大王共同承担。”
妲己这是真心话,他在纣王身边的日子虽然不长,但是已经清楚纣王的远大志向,似问如此悲情的好男儿,哪一个女子不动心。
纣王笑道:“傻妖怪,圣人哪有这么好说话,再者说,不过一死而已,寡人凭什么要去卑躬屈膝,即使卑躬屈膝的对象是圣人。”
“大王!”妲己目含泪花。
“好了,不说这些了。”纣王道:“只要你答应配合寡人完成寡人的计划,你要替那些小狐妖报仇的事,寡人也允了。”
“啊!”妲己大吃一惊。
“顺手的事而已。”纣王道:“亚相比干亦是神人血脉,而且天生神通‘七窍玲珑心’,本就在寡人要除掉的名单之中,再者,比干乃是寡人族叔,一直对寡人的王位虎视眈眈,现在计划已经开始,寡人不能让后院起火,所以寡人早有动比干之心。”
“原来如此。”妲己拜倒道:“虽然大王只是顺带,但是臣妾依然要谢谢大王。”
“不必了。”纣王道:“明日你可装病,说要用七窍玲珑心入药方能治病,寡人便以此名义斩杀比干,只是苦了爱妃承担这妖妃祸水之名。”
“大王能为臣妾报仇,莫说一个不堪名声,就是要臣妾的性命,臣妾也绝不推辞。”
纣王与妲己商议好,次日妲己便装病,求纣王为其寻七窍玲珑心治病,纣王便传召亚相比干入宫。
比干接到纣王旨意。心中生疑,招来一宫人询问,这宫人乃是比亚放在皇宫的耳目,这宫人便将妲己要七窍玲珑心治病之事告知。
比干心中震惊,哀叹造化弄人,慢了一步。
比干本想借几大伯候的造反请族中长老出面逼纣王退位,可是部分长老认为帝族威严不容侵犯,现在让纣王退位,只能让几大伯候更加嚣张,至少也要逼几大伯候息兵以后,再谈纣王的事。
为此,比干还暗自传讯给姜、鄂两家,所以才有闻仲回朝时,姜、鄂两家传书闻仲,希望闻仲迫纣王退位之事。可惜闻仲刚刚回朝,又遇上东海妖族入侵,匆匆离开,姜、鄂两家没有台阶下,只好继续开战,令比干再次失算。
比干碰上妲己招群妖宴饮之事,心中再生一计。
纣王因为与妖族开战取得大胜,在人族的威望很高,所以商朝不少外族臣子都站在纣王一边与姜、鄂两家大战。比干想借此事打击纣王威信,除轩辕坟群妖是第一步,比干已经猜到妲己也是妖族身份,所以他的第二步就是寻机揭穿妲己身份,这样就能证明纣王与妖族勾结,肯定会让很多原本在纣王一边的朝臣反水,那时族中长老们就不得不废除纣王。
可是比干没有想到的是,妲己比他更快一步,竟然蛊惑了纣王要取他性命。
比干从始至终都没有怀疑过纣王,他只以为纣王是被妲己迷惑,却不知这岂是是纣王的意思。
比干见事已至此,只得安排好后事,然后做最后一搏。
比干前往武成王黄飞虎家,道:“武成王,吾害了你,当日约你一起去轩辕坟除妖,没有想到惹来妖妃报复,今日她要七窍玲珑心治病是假,要我性命是真,我死无妨,你可千万要小心妖妃报复。”
“亚相大人莫慌。”黄飞虎道:“待小弟前往觐见天子,为亚相大人求情,只要我们点名妖妃身份,想来大王定会醒悟。”
比干见黄飞虎如此,心中叹息,他本想以此事劝动黄飞虎,若黄飞虎也心生疑虑,怕妖妃报复,肯能就会站在他这边,反对纣王。黄家实力强大,地位超然,族中长老必然不敢承受逼反黄家的代价,那时长老们必然会出面。
可是黄飞虎怎会被比干糊弄,黄飞虎乃大罗之尊,家族势力强大,他的妹妹又是纣王王妃(黄妃本是侧妃,姜王后死后扶正),纣王定然不会因为一个妖妃来害他,所以他怎么会被比干蛊惑做出犯上作乱之事。
比干见说不动黄飞虎,心下绝望,只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