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之元始本纪-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帝轻轻用力,“砰”的一声,这块青色石头应声而碎,石头中间处显露出一枚小巧的扳指。
黄帝手一伸,无数玉瓶从扳指中飞出来,黄帝随手打开一个玉瓶,一股血腥之气扑鼻而来。
原来这个扳指乃是一件洞天法宝,而无数玉瓶里装着的,则是妖族的精血。这全部都是柏鉴收集来的。
黄帝和柏鉴早在谋划之时就知道,这个任务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因为一旦计划成功,妖族将万劫不复,妖族的气运会发生巨大的波动,这是一个种族对自身命运的自然反应,妖族大能不可能察觉不到。而妖族大能察觉到以后,必然会有所行动,所以黄帝和柏鉴就商议了一个瞒天过海之计:柏鉴每次收集妖族精血都会收集两份,一份在外,一份在内,如果妖族阻拦,就舍弃一份精血,迷惑妖族,让妖族放下戒心。
对于柏鉴来说,事到临头舍弃一份精血,也有助于他逃生,可是柏鉴没有想到,鲲鹏竟然如此霸道,一出手就置其于死地。
柏鉴已经陨落,黄帝虽然惋惜,但是计划还得继续。
黄帝取座鼎炉,这座鼎炉三足八面,每一面上有三道阴阳爻线组成的卦象,散发这玄之又玄的气息。
这鼎炉可不是凡物,正是先天二十七条不朽大道之一,器之大道的至宝八卦炉,是黄帝专门求师尊广成子在太上圣人处借来的。
黄帝将一份份妖族精血取出,逐一分析,分析完之后便将其投入一座炼器的鼎炉之中。
整整五百个量劫过去,黄帝终于将所有妖族精血全部分析完毕,所有的妖族精血也都投入到了炼器鼎炉之中。
在所有妖族精血都投入八卦炉之后,黄帝一张口,又吐出一枚须弥戒,须弥戒中飞出数千个玉瓶,这每一个玉瓶中赫然亦有一份精血,这些精血,有的漆黑如墨,煞气滔天,有的色呈金黄,气息平和。
黄帝叹口气道:“师尊,弟子冒犯了。”
黄帝将这数千瓶精血依次分析,再投入八卦炉中。
无数里之外的首阳山上,太上老君高坐八景宫中,广成子陪坐在侧,他们眼前一片水雾所化的镜像,这是探知天地万事的镜花水月神通,而水月镜像之中正是黄帝分析精血的景象。
广成子脸色有些不好看,道:“师伯,要不要弟子去轩辕丘一趟。”
太上淡淡一笑,道:“去那里作甚?”
广成子道:“轩辕炼制克妖法宝,竟然还暗中收集了吾神魔一脉三族的精血,如此心怀不轨,难道就坐视他阴谋得逞?”
太上笑道:“广成,你自幼随本座修行,当知无为而无不为之理。”
“弟子愚钝。”广成子道。
“如果神魔能被一件法宝克制得不得翻身,那我们神魔还有什么资格屹立于洪荒天地之间。”太上道:“轩辕此举固然是对神、魔、修罗三族的巨大威胁,但又何尝不是吾神魔一脉三族的机缘,要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道至理也。”
“话虽如此,可如此一来,又不知会有多少族人为此而失了性命。”广成子叹道。
太上没有说话,圣人不死不灭,在圣人眼中,不成圣,终究逃不过一死,生老病死还是惨遭横祸,本质上没有区别,所以圣人看的是种族整体,而不是族人个体,这属于境界不同导致的眼界问题,需要广成子自己去悟。
不过广成子是神族少有的有成圣之资的后辈,太上还是愿意点醒一下他,免得他陷入迷途,太上道:“轩辕此子在你的教诲下已经深得帝王大道精髓,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你身为帝师,不朽能入,无上可期啊。”
广成道:“师伯谬赞,弟子苦心教诲,却不想教出个中山狼,是在是惭愧。”
“非也,非也。”太上道:“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轩辕虽收集神魔精血,但未必有心对付神魔三族。面对强大的神族,必将为敌的魔族,和态度不可预知的修罗族,如果轩辕不准备一些后手,反而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话虽如此,可是轩辕如此作为,弟子心中还是耿耿于怀。”
“这就是帝王大道啊。”太上叹息道:“真正的帝王,眼里没有情义,只有秩序,至公又至私。吾也不知,帝王大道行于世间,到底是福是祸。”
太上说完,他的眼睛跳过了眼前的镜花水月,望向前方,那是昆仑山的方向。
又过了三十多个量劫,天地间灵气紊动,轩辕丘中,一股气机冲天而起,洪荒各族强者无不侧目:新的大道问世,看这个方位是轩辕丘,难道轩辕黄帝又证出一条大道?
轩辕丘内,八卦炉炉顶悬空而起,一件灵宝在八卦炉上空悬浮,这件灵宝有一把手,由两条龙尾交缠组成,龙尾往上,两条神龙张牙舞爪,四目相对,呈双龙戏珠之势,龙躯之间呈现一个圆形空间,镶嵌着一面铜镜,铜镜背面以神文铭刻三个大字——照妖镜。
黄帝面露喜色,伸手一招,照妖镜飞入黄帝手中,黄帝扬天长笑,朗声道:“本座姬轩辕,今日证得降妖伏魔大道,从此开启正道纪元。”
黄帝的声音响彻洪荒,魔道一方的强者听到黄帝的声音,怒极反笑:“好一个黄帝,竟然敢大言不惭说降妖伏魔。”
西昆仑内,西王母、夜叉王、灵吉、真武、阿修罗王等准圣坐在那里,阿修罗王皱眉道:“姬轩辕耗时五百多个量劫证出一条大罗大道,难道一条普通的大道就能降妖伏魔,他的口气未免太大了吧。”
西王母掐指一算,笑道:“原来如此,我们都被轩辕瞒了,本以为他只是要炼一件降妖法宝,没想到却打着这样的主意,果然是妙。看来正魔之战可以结束了。”
“什么意思。”帝释天问道。
西王母解释道:“我们只以为轩辕只是炼一件法宝,即使这件法宝有降妖之妙,可是一件法宝如何能够降服亿万万妖族,可其实,轩辕祭炼的是一个系列的法宝。”
“说重点吧。”阿修罗王有些不爽的道。
西王母笑道:“你们不要忘了,每一条大道都对应了几百上千种灵物。”
“灵物?”众准圣一愣。
“每一条大道诞生之后,天地间都会衍生出各个品级的灵物,这些灵物内蕴含了这条大道的一条或全部法则。”西王母道:“如果轩辕的降妖伏魔大道真的能克制天下群妖,那么此大道一系的所有灵物就都有克妖之能,若是以这些灵物炼制法宝,会怎么样呢?”
“低级灵物炼制的法宝克制低阶妖族,高级宝物和神物炼制的法宝克制高阶妖族。”真武道:“只要我们正道一方各级修士持有这些法宝,就能轻松击败对手取得胜利。”
第631章 照妖镜出,天地棋局
随着黄帝的降妖伏魔大道问世,正道联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照妖镜,成为正道修士斩妖除魔的至宝,反噬被照妖镜照射住的妖族,轻则法力被削弱,重则灰飞烟灭。
用降妖伏魔大道一系的灵物可以炼制出各种品阶的照妖镜。
若是用高阶灵物炼制的低阶照妖镜照射妖族,气境小妖直接灰飞烟灭;丹境妖族也会元气大伤,不堪一战;神境妖族实力会被削弱五成;化境妖族实力被削弱三成。
如果天材地宝炼制的中阶照妖镜,在一定时间内,真仙境妖帅的实力都会被削弱三成,化境妖将则元气大伤,神境以下妖族直接灰飞烟灭。
如果用大道奇物炼制的高阶照妖镜,太乙境妖王都会被削弱三成实力,真仙大妖削弱五成,真仙以下小妖灰飞烟灭。
若是有机缘能寻得七品九转以上大道神物炼制成极品照妖镜,就是大罗级别的大妖也会被削弱一定实力。
至于黄帝手上的照妖镜灵宝,能削弱准圣大妖一成法力,大罗妖神三成法力。太乙大妖会元气大伤,真仙直接化为飞灰。
除了能够削弱妖族以外,大道奇物等级的高阶照妖镜,一旦照射住妖族大妖,还能将该妖族的血脉特点,优势弱点等关键信息全部传给法宝主人。掌握了这些信息,比削弱大妖实力更加可怕。
另外,照妖镜的出现,也废掉了妖族的一记杀招,在人族凡人的聚居地,人族至少会留下两三件中低阶照妖镜坐镇,妖族想要派出小妖去屠戮凡人,斩灭人族根基的方法就再也难以实现。
没有了后顾之忧,人族终于可以大规模的扩张,以人族的繁衍能力,只要有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只要几百年,一支十万人的凡人移民就能发展出千万人口,稳定的提供近数千修士,成为人族的兵源地之一。
也就是说,只要有两三件中低阶的照妖镜,人族只用几百年就能迅速的发展出一个分基地,在正魔战争这种持续上千量劫的战争里,这样的发展速度堪称恐怖。
正道势力开始扩张,魔道一方自然就会吃亏,在魔道吃了大亏之后,降妖伏魔大道一系的灵物成为洪荒各族争抢的焦点,正魔双方一旦发现该系灵物,都会派出大批精英修士,魔道要毁去灵物,而正道则是保护和收取灵物。
每一条大道问世,它这一系的灵物就会在洪荒各地生长成型,所以争夺灵物的大战发生在洪荒各个角落。
毁灭未成熟的灵物比保护灵物要容易,在争夺的过程中,魔道往往更容易得手,正道一方则很难收获到成熟的灵物。
幸好东胜神洲是人族的地盘,西牛贺洲也有少数区域被佛门控制,因此正道一方还是能够得到一些灵物炼制照妖镜。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百多个量劫过去,正道一方积累的照妖镜越来越多,控制的地盘越来越广,人族的实力也越来越强,仅仅百余个量劫,人族便恢复到了黄帝蚩尤第三战时的水平,开始一点点的收复失地。
又过了一百量劫,正道终于在战争中占据了绝对的上风,魔道一方在中低阶的战局中处于绝对的下风。
魔道一方知道这么拖下去不是办法,最终决定,集结主力,和正道一方决战。
察觉到魔道联军的动向,正道的首脑们看出了魔道的打算,并不以为意,他们也想要毕其功于一役。
不过想要击败魔道,正道还有两个半问题要解决。因此,正道准圣齐聚西昆仑,共议大事。
所谓半个问题指的是准圣级别的战斗,正魔双方参战的准圣数量基本相当,但是魔道一方的准圣质量更高一些,牛魔王、四大神君、鲲鹏、烛九阴、九灵元圣、紫蛟王等,全部都是准圣之中的强者,而正道这边,能够与之抗衡的只有张自然,真武、长庚、灵吉这几位老一代准圣。
上一次大战,人族四帝大发神威硬抗住了四大神君,双方勉强斗了个平手。可是对于准圣这个层级的强者而言,知耻而后勇是最基本的素质,如果没有练就新的本事,想要连续两次战胜或战平同阶对手的可能性极低。
所以如果人族四帝再次对上四大神君,战败的可能性很高,如果人族四帝战败,让妖族四大神君腾出手来,对正道其他准圣就是一个灾难。
不过以人族的成长性,人族四帝倒是有足够的信心再次战平四大神君,所以这算是半个问题。
剩下两个问题,一个是风伯雨师的大范围灵域,正道一方的中低阶修士在灵域中会被削弱,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正道准圣们商议半天还是没有办法,不过正道有照妖镜,相互削弱后,大家又站到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最后一个,也是最麻烦的问题,那就是魔族拥有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这个由十二位魔族大罗组成的大阵,能够召唤亚圣战力的盘古虚影,别说是正道一方的大罗,就是在做的各位准圣也没有胆量对上。
想想当年的巫妖劫,妖族硬是用了三十多个大罗妖神的性命,这才耗掉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阵,而正道可没有这么多的大罗可以消耗。
见大家都愁眉苦脸,西王母道:“实在不行,不如请镇元子老祖或燃灯老祖出手。”
在接引准提二位老祖成圣之后,现在的洪荒还有三位亚圣,就是修罗族的冥河老祖和神族的镇元子和燃灯两位老祖。如果要对抗亚圣战力的盘古虚影,也只有这三位老祖有始祖的把握了。
“不行,当年巫族布下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帝俊陛下都没有出手,今日吾等若是请两位老祖出手,那岂不是让魔道笑我正道无人吗?”张自然道。
“如果不能请老祖出手,十二都天神煞大阵怎么办?”西王母问道。
张自然想了想,道:“有一个人可以破掉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谁?”众人惊奇的问道,他们这些准圣也算是洪荒顶层了,他们都想不出来,除了几位老祖,到底还有谁能破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张自然没有说出此人,而是道:“不过想要请这人出手,还得轩辕道友和吾一起去请他出山。”
“义不容辞。”黄帝道。
“那就这样定了,各位道友下去准备吧。”张自然道:“等吾和轩辕道友回来,就是终结正魔之战的时候。”
各位准圣,包括黄帝在内,相续告辞,回去做战前准备,只留下张自然,西王母和轩辕。
西王母道:“九弟,你不想请两位老祖出手,是真的不想,还是根本就请不来。”
张自然望着西王母道:“大姐,这件事情,得你自己去悟。”
张自然知道,西王母已经猜到了,燃灯老祖和镇元子老祖是肯定不会出手的。
在燃灯镇元他们这些老祖眼中,哪有什么正魔之分,所谓正魔之战,在他们眼中就像一场过家家的游戏一样。
当然,老祖眼中的游戏,对于晚辈而言却是天大的事情。其实,正魔之战是神族和妖族、魔族老一辈准圣策划的一局棋。
在神妖两族的始祖老祖相续陨落和晋升亚圣、圣人之后,老一辈的准圣们开始走上前台,主持洪荒大局,在圣人还没有开始交手的时候,他们就是洪荒天地中下棋的新棋手。
正魔之战,就是他们这些新一代棋手布下的第一局棋,老一辈准圣都已经是混元巅峰,进无可进,他们要利用这一局棋来争夺气运,为成就不朽亚圣奠定根基。
正魔大战进行到现在,虽然正道处于上风,但实际上,双方的老一辈准圣才是最大的赢家。
世间大道上千条,每一条大道都有修行者,一般而言,同境界的时候,大道越强,修士也就越强,同是真仙,修行天道的真仙闭着眼睛也能灭杀了那修行九法则普通大道的真仙。
老一辈准圣们虽然没有怎么出手,但是交战双方中有不少都是修行他们大道的徒子徒孙,这些晚辈弟子在战争中斩杀修行其他大道的修士,夺取他们的气运,在自己得到成长时,也无形中增加了老一辈准圣所修行大道的气运。
即使现在魔道处于下风,可是四大神君、鲲鹏、烛九阴等强力准圣的后辈弟子,战死的并不多,而且活着的后辈中,多数都是战功赫赫,气运雄厚。
这些内幕,像帝释天、轩辕、蚩尤、袁洪等新晋准圣并不清楚,他们虽然已经晋升准圣,但是还没有资格成为棋手,最多只能算是不能舍弃的重要棋子而已。
这也不能怪老一辈准圣们阴险,实际上,洪荒每一代修士都是这么过来的。
当年九天十地,十九神魔王尚未证道的时候,鸿钧、罗睺等七大老祖就是棋手,通过神魔之间的战争布局,获得气运晋升更高境界;七大老祖之后,三清率先成为新一代棋手,然后成长为后天圣人;三清之后,神族老祖和妖、巫二族始祖相续执掌棋局,然后接引、准提、女娲脱颖而出;现在的棋手就是神、妖二族的老一辈准圣;而袁洪等新晋准圣,在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们会在未来接过棋局,成为新的棋手。
当然了,既然是下棋,就会有输赢,赢者晋升无上,平者成就不朽,静待未来,而输者的代价则是自己的生命:第一代七大老祖,只有鸿钧成圣,罗睺勉强保留真灵转世,其余五位老祖全都陨落;第二代十九神魔王,也只有三清成圣,代价则是十大魔王全部陨落;第三代棋手,只有女娲、接引、准提三人成圣,燃灯等三人成就不朽,落个不输不赢,而帝俊、刑天、伏羲、太一则真灵转世,等待着未来翻盘的机会。
张自然身为第四代棋手之中的领军者,他不能讲此事说与西王母,必须依靠西王母自己去悟,只有悟通了,西王母才有资格成为棋手,悟不通就强行上台,道心不足,只会大败亏输,凭白丢了性命。
异史公提问:张自然要找的破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的人是谁,大家猜一猜?
第632章 九天银河,寻找高人
天地中心,仙界之下,不周山脚,一条上银下青的长河从天而落,远处看去,就像银青两色的瀑布。
这就是银河,当年巫妖劫,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更是将青天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帝俊力抗天庭补天,最后力竭而亡,化作仙界弥补天缺,但是以仙界一界之大,也威能将天缺全封住,依然留有一个拳头大的缺口。
混沌之气从这个缺口处灌入洪荒,并与仙界、天地的灵气融合转化,形成了最基本最原始的洪荒物质——混沌之银。
混沌之银吸收天地灵气再度转化,先分化成粉末状态,再分解成近液态从天而降,最后化而为海,成为四海之源,因为其从天而降,故而又被称为天河。
天河的上半段蕴含大量的混沌之阴,所以远看呈银色,下半段,绝大多数混沌之阴已经转化为水,故而呈青色,因为其远看呈银色,故而又称银河。
混沌之银蕴含大量的混沌气息,非常不稳定,所以一般的生灵根本无法在天河内生存,甚至连靠近天河都会有生命危险,唯有大罗级别的强者才能自由穿梭,故而天河附近基本没有生灵存在。
但是今天,有两个人却出现在了天河边上,其中一人一身黄袍,一人一席金色道衣。
黄袍人望着天河,伸手一捞,一团天河之水被他吸入手中,河水很快便雾化消散,仅留十余点银色沙尘,很快,银色沙尘也化为虚无,只在黄袍人掌心留下十余点漆黑的的痕迹,黄袍人感应到这些漆黑处传来的疼痛,体内法力运转,很快,漆黑痕迹便消失了。
黄袍人赞叹道:“谁能想到这天河之水,其实不是水,而是一种近乎于水的液态灵气。”
“是啊,天河是四海的源头,是海洋生命的初始,这就是天地造化之功,端得玄妙异常。”金袍人道。
“你说这混沌之银,能不能用来炼器呢?”黄袍人道:“混沌者,无也,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混沌之银就是介于无和有之间的物质,想来定有奇妙之处,若能拿来炼器,一定可以炼出一件非凡的法宝。”
“轩辕道友刚刚炼制出照妖镜,看来是对炼器之道产生了兴趣。”金袍人笑道。
“呵呵,自然道友说笑了,只是见到奇珍,临时起意罢了。”
这二人正是张自然和轩辕黄帝。
“其实,自天河诞生,就有无数修士想要用混沌之银炼宝。”张自然道:“只是混沌之银很不稳定,一接触灵气就会消融,就是准圣也很难采集到足够的混沌之银。而且混沌之银有很强的破坏力,不但不能和其他灵物融合,反而会破坏其他灵物的法则结构。故而也就无人尝试了。”
“原来如此。”黄帝叹道:“真是可惜。”
“其实也不是无人能够用混沌之银炼器。”张自然道:“如果有亚圣修为,且在器之大道方面有足够道行的话,也能取混沌之银炼宝,不过到了那个境界,法宝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那些高人也不会做这种无用功。”
黄帝笑了:“有能力的不需要,需要的没能力,倒是正合天道至理。”
“好了,我们也不要浪费时间了,赶紧找人的要紧。”张自然道。
“好的。”黄帝道:“自然道友确定此人就在不周山附近吗?”
“不错,他就在此山之中。”张自然道。
黄帝以神识扫了一遍不周山,不周山广阔无比,山基就占一个仙域大小,高耸入云,其面积相当于上百个仙域的面积,不过以黄帝准圣级别的强大神念,瞬间也就扫描了一遍。
黄帝疑惑的道:“不周山上倒是有不少生灵,可是最多也不过太乙境界,哪有什么高人啊。”
张自然笑道:“想用神识找到这位高人,除非你有亚圣的修为。”
“难道我们要找的是某位亚圣?”黄帝惊讶的道。
“我不知道他现在是什么修为。”张自然摇摇头道:“因为我根本看不出。”
“天地间,除了圣人,难道还有自然道友看不出虚实的人存在吗?”黄帝更加惊讶。要知道张自然已经是准圣巅峰,而且他还不是一般的准圣,而是能以一己之力抗衡妖族四大神君的强大存在。
妖族四大神君继承妖族四大始祖的不朽大道,各个都有初阶亚圣的战力,张自然能以一敌四,实力之强,绝对是亚圣之下第一人。以张自然的修为,也许比不上神族那几位还没有成圣的亚圣巅峰境界的老祖,但是也绝对能判断出他们的实力和境界,可是现在张自然说他看不出那未知的高人的境界,这岂不是说,这位高人比神族那几位亚圣巅峰的老祖都要强大?
张自然叹道:“这位高人是绝对的圣人之下第一人,如果他想成圣的话,只是一个念头的事情。”
“他到底是谁?”黄帝问道。
“我记得轩辕道友曾经度过八次九九天劫,差一点就等到了第九次天劫,是吗?”张自然没有回答黄帝的问题,反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
黄帝汗颜道:“幸好我没有等到第九次天劫,以我的道心说,度过第九次天劫,是祸非福。”
“那轩辕道友知不知道,有一个人就度过了第九次天劫,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张自然道。
“玄都真人?”黄帝惊道。
“看来轩辕道友听说过此人。”张自然道。
“我成就金仙的时候,曾听师尊说起过,传说玄都真人乃是……”
黄帝话没说完,张自然摆摆手道:“我们要找的就是他。”
“如果是他的话,那就没问题了。”黄帝大喜道:“可我们如何找到他?”
“用眼睛。”张自然道。
“眼睛?”黄帝不解,不过没有再问什么。
张自然带着黄帝从不周山脚开始,慢慢的寻找起来。
二人脚踏祥云,顺着不周山的山基,慢慢的,一圈一圈的,螺旋式的向上飞升,然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在不周山生活的每一个生灵。
整整用了八千年,两人已经找到了不周山山腰之上。
黄帝抬眼望了一眼高耸入云的不周山,他已经能清楚的看见不周山的山巅了。
只见不周山山巅处凭空断裂,黄帝想到了自己手中最强的法宝番天印,它就是用不周山断裂的山峰结合先天山神大道炼制而成的极品先天灵宝。
就在这时,张自然轻声道:“找到了。”
黄帝回过神来,顺着张自然所指的地方望去。
那是不周山一处横向凭空伸出的石峰,石峰顶端是一个平台,天河正好从平台前落下,而在平台上面端坐着一个白衣人。
黄帝终于明白为什么张自然说要用眼睛寻找,而且看不出玄都的道行的意思了。
在黄帝眼中,这个白衣人是真正切切的坐在那里,可是黄帝以神识观察他的话,却根本感觉不到白衣人的存在,更不要说判断白衣人的道行修为,因为黄帝根本感应不到白衣人身上有一点一丝法力的存在,在黄帝的感应下,白衣人就是在普通不过的一个凡人。
可是黄帝知道,白衣人肯定不是凡人,因为凡人根本无法坐在离天河这么近的地方,别说凡人,连真仙都不能。
“返璞归真。”黄帝心里冒出一个词。
当年黄帝幼年时问师尊广成子的一个问题:圣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看上去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广成子的回答就是这四个字。
黄帝也曾见过不少修士逍遥于世间,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但是黄帝今日才知道,以前他见到的那些返璞归真的修士,不是真正的返璞归真。他们和黄帝眼前的白衣人相比,有一种刻意的感觉,似乎那些人是在追求返璞归真,而白衣人本身就是返璞归真。
张自然降下祥云,落在石峰上面,然后轻轻的朝白衣人走出,黄帝也跟了上去。
张自然和黄帝走上石台,白衣人感应到来人,转过头来,这是一个白发白须,面色却十分红润年青的儒雅男子相貌,他看见张自然,笑道:“真王道友,别来无恙。”
张自然朝白衣人拱手施礼道:“见过玄都师兄。”
玄都望向黄帝,道:“这位是?”
黄帝急忙上千施礼道:“人族姬轩辕,见过玄都前辈。”
“姬轩辕?”玄都点点头道:“我听过你,我和你师父广成子曾同在太上圣人跟前修行,算是师兄弟,你可以叫我一声师叔。”
“弟子姬轩辕,见过师伯。”黄帝忙道,他听师尊说过,论年龄,玄都在三清一脉所有弟子中算是小的,但是三清一脉所有二代弟子全都尊其为师兄,所以轩辕也不敢叫师叔,只敢称师伯。
“你们在找我?”玄都道。
张自然道:“启禀玄都师兄,师弟想请师兄出手,破魔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玄都淡淡的道:“这是你们的正魔之战,我可没有出手的理由啊。”
张自然忘了皇帝一眼,黄帝心领神会,上前道:“师伯身份尊贵,超然于物外,但是师伯毕竟借用了人族的身份,还请师伯看在这个因果的份上,出手相助。”
玄都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道:“罢了,我可以走一趟,不过下不为例。”
“谢师伯开恩。”黄帝兴奋的道。
张自然笑道:“那师兄什么时候可以动身?”
“先等等吧。”玄都淡淡的道。
张自然和黄帝不敢催促,坐在玄都身后等着玄都。
这一等就是十万年。
异史公提问:下一掌将出来一个洪荒里的黄金大配角,猜猜他是谁?
第633章 圣人备选,天蓬出世
十万年,对于一个证道强者而言,就是一次眨眼的功夫,但是满怀心事的枯等十万年,即使是张自然和轩辕黄帝这样的准圣级强者也有些受不了,不过他们有求于人,再怎么难受也得受着。
就在二人已经等得极其难受的时候,突然,二人似乎感应到了什么,惊讶的望着天河。
三人所在的石台,已经是不周山临近山顶的地方,石台前宣泄而下的天河正处于上半段,无数混沌之银混杂其中,使天河呈现出璀璨的银色。
在这一段银色的长河里,没有生灵能够生存,故而一直呈现出死气沉沉的样子,可是就在刚才,张自然和黄帝分明感应到,在银河之中出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