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混元仙君(青山)-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意不去,就从宝袋里取出一件先天法宝出来,对仙君说道:“仙君赐予的九天息壤我无以为报,您看这件先天法宝能否稍微补偿一下您的损失?”
仙君拿过那件先天法宝,心道样子挺好,用神念感知一下,不由撇撇嘴,心想也就那样,都不够自己随手炼制的法宝强,女娲真是小气,自己送了一个无价之宝就给一个这样的破烂货,切!这样想着,仙君把玩了一下就索然无味了,随手把它放在了储物袋里,自己用不着以后如果给徒子徒孙也不错。
其实仙君是误会女娲了,女娲虽然贵为鸿钧徒弟,可是也是一个穷人,说到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鸿钧赠与的红绣球了,现在能够拿出一个先天法宝都是看在仙君送了她成圣机缘才勉强拿出来的。不过这些都是仙君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他也不在意,因为他的目的从头到尾就在打那成圣功德的主意。而这也是女娲所不知情的,她还以为仙君是个君子呢,其实……嘿嘿……
女娲盯着手中的九天息壤,捏了有捏,揉了又揉,搓了又搓。心中突然冒出个想法,既然我的机缘在不周山,不如就按照不周山的样子创造出一个生灵来。一念生一念灭,女娲想到就做,不周山的形象早就已经在脑海里深深扎根,而现在要做的就是运用法力和神念雕刻一个不周山形象的生灵来。这个不周山是何模样,其实他很像一个“人”字,再加上它是盘古的脊椎所化,继承了盘古的大部分的形象。最后女娲捏出了第一个不周山形象的生灵来,就在那个生灵创造的最后一笔的时候,晴天一声霹雳,万里无云的碧空迅集了海量无边的雷云,电闪雷鸣、风火水火一起涌现,景象何其壮观!
女娲心中的圣人关卡这时候也是剧烈松动起来,而对于天道的感悟也是越来越深,境界慢慢也有了上升。最后终于这个全新的生灵——一个代表了洪荒新的种族出现的生灵终于都被女娲的一双巧手创造了出来,这时雷云散去,女娲大喝道:“天道出,人族生。成!”无量的功德降下,女娲沐浴在功德之中不断地继续努力。
时间很快过去,三千年的光阴在人族的诞生中悄然逝去,女娲也不知道创造了多少出来,不过她知道就要成功了,因为她自己心里感觉离圣人境界没有多远了。
不过女娲还是觉得太慢,仙君好像看出了她的想法,从储物戒中拿出一条葫芦藤,给女娲道:“接着!用它来会更快。”
女娲接过葫芦藤对着息壤一甩,泥丸翻飞,很快大量的人就诞生了。女娲心中大喜,心道果然够快,用起来也格外顺手,不由向仙君露出感激的目光。
又过了一千年,终于女娲都完成了她的任务,而九天息壤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光荣地牺牲自己成就了洪荒一个全新的生灵的诞生。天道有感,又降下了海量的功德圣光,半层被葫芦藤吸收,半层落到了仙君的头上,而仙君则是把功德打在了一件先天法宝上面,从此仙君又多了两件功德圣器。而女娲吸收了成圣功德的九成,终于都成就圣人果位,顺利晋升成了一位功德圣人。
天道隐,圣人立,洪荒震,天下惊。成圣之时,立时功德满天,仙音降临,福音无边,一朵五彩祥云从女娲脚下的土地上骤然升起,托起女娲的身体往上升起。而无边的功德圣光注入到女娲的身体里面,慢慢改造她的身体和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娲的身体也被慢慢地改造成了圣体,灵魂不断地接近圣人,最后炼成了一朵圣魂。届时女娲成圣,圣人之威势徒然爆发,先是周围的山川原野飞禽走兽都被圣人威势深深震慑,山川为之点头弯腰,鸟兽虫鱼也五体投地拜服这位人族之母——女娲。
女娲成圣之后才看清仙君的境界,知道仙君也就是准圣后期,可是令她感到疑惑的是好像仙君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只是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但是对于这位帮助过自己的人,自己的内心还是心存感激的。因为修道是最讲因果的,有因必有果,更何况是成圣之因这个这么大的因果,如果不还的话绝对会对自己的圣人之路很是不利的。
所以女娲这时看向仙君眼神很是柔和,感激道:“今日我能够成就圣人果位还是靠了仙君的帮助啊,如果以后有什么问题要我帮忙的一定会全力以赴。”
仙君得到一个空头支票也没有报很大的期望,但表面上还是要表示礼数,还了礼之后,各自告别,回到了蓬莱,而女娲则要到三十三重天之上的混沌之地开辟自己的道场。
第二卷成长篇第五十三章鸿钧一门皆得法六圣人道果终成
女娲成圣之前,话说三清那边正讲道,像往常一样,三清俱为一体,在一处各自传自己的道法。先是太上老君开口讲道:
“
修丹之法,惟采真铅为要着。但铅亦不同,有凡铅,有真铅。凡铅者,山中所出,乃有形之浊物,与我无情;真铅蓄,家园所产,乃无形之道心,与我同类。自古上仙,能以超凡入圣者.皆赖其真铅道心之功,故曰用铅不得用凡铅。但道心虽是先天真宝,乃自后天中产出,有用之时,有不用之时。当其未结丹也,必借道心之真知,以制人心之灵知。人心已定,灵知不昧,道心人心,动静如一,真知灵知,虚实相应,圣胎已结,急当抽去道心之刚,温养胎息矣。夫用道心者,所以制人心,人心已静,识神已灭,良知良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灵独存,炯炯不昧。道心无所用,可以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鱼兔赖筌蹄而得。既得鱼兔,则筌蹄无用。用铅妙诀,实在于此。倘不知用铅之诀,当丹已结,而犹以道心为事,未免用道心而又起人心。真灵又散,金丹得而复失,故曰用了真铅也弃捐。用铅不用之诀,于此可以知矣。”
然后通天讲道:“金丹大道,至简至易,无有多语,不过炼道心中之真知,人心中之灵知耳。道心刚健归于中正,则道心常存。以真知而制灵知,人心柔顺归于中正,则人心常静。以灵知而恋真知,刚柔相当,真灵合一,是谓铅汞相投,金丹凝结矣。其法至简至易,约而不繁,虽凡夫俗子,得之立跻圣位。但人多无大德行,无大福分,轻易不得。若有大德行大福分者,得遇真人,指示简易神妙之法,犹如睡梦初醒,始知大药即在当人,不从他得,随手拣用,无不如意,仙翁以梦谒西华有授,良有深意,不是设言,且西华真金所产之处。华者真金精明之光。九天者,纯阳无阴之境。真金者,真知之法象。阴暗之中,忽来真知阳光发现,拣此真知归于我家,与灵知相合,以火煅炼,至于纯阳无阴之地,号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岂果梦也哉。”
元始也讲道:“性命之道,造化之道。造化之道,生生不息之道。推其道源,益自虚无中而生一气;自一气而生天生地产阴阳;阴阳再合其中,又含一气而成三体。三体既成,一气运动,阴而阳,阳而阴,于是万物生矣。即如草木之生,始而地中生一芽,是自虚无生一气也;既而出地开两瓣,是从一气产阴阳也;又既而两瓣之中抽一茎;是阴阳再合成三体也;从此而分枝生叶,是三体重生万物张也。天地闻一切有情无情之物,皆从此虚无一气而生出,然皆顺行造化之道。修道者若知的顺行造化,逆而修之,归万而三,归三而二,归二而一,归二于虚无,则无声无臭至矣。”
……
正讲处,圣人威势突然降临,打了三清一个措手不及,而昆仑山山上的无论是精灵妖兽还是道法修士都是受不了圣人的威势,跪拜起来。只剩下三清这三个苦苦抵挡圣人之威,这次可不必上次的后土成圣,这次的创立人族成圣的女娲的修为可是实打实的,就算是功德成圣也应该是功德成圣里面最强大的一位,所以三清再也不能够像上次那样轻松就可以抵挡住圣人的威势,只能够三个人合力把这个圣人威势屏蔽掉。
“真没想到女娲道友最先成圣,反倒是作为首徒的我还没有成圣,真是惭愧至极啊!”太上老君掐指算了一下,立马就明白了是何人成圣,不无落寞的说道。
“是极是极,女娲成圣也是我没有想到的,不是实力最强的大哥也不是精通演算的二哥,更不是拥有洪荒至尊法宝诛仙剑阵的我,哎!”通天看到太上老君的落寞,想到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呢。
“哼!就算现在成圣又如何,我们始终也是会成圣的,到那时成圣的我们未必就不比她一个靠功德成就圣人的强。”元始始终还是看不起功德成圣后的女娲。
也是,成圣之法无穷尽,可细算也能够算出大致有三,一是以力证道,这种证道方式最是艰难,可是成果也是最大,证道之人立马就可以达到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这一人也不能全算是人因为他是天道,像盘古就是如此,只是失败了而已;二是以三尸证道,这种证道方式难度属于中等,不算太难也不是很易,成圣证道之后的修为境界仅次于以力证道,其中三尸证道的典型就是鸿钧道祖,他就是通过斩三尸证道得到圣人果位的;最后一种则是功德成圣,这种成圣之法难度最小,不过证道之后的成就最低,不仅在修为上和其他的两种证道之法的修为没得比,在成圣之后的修炼进展速度也是远远不及其他的两种。所以就算元始天尊这样子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虽然是东边成圣,可也波及了西方。在西方极乐世界之中,接引和准提两位佛祖自从在天山论道之后名头也是响彻了洪荒,东方有一些修士在混得不如意的也来到了西方,由道化佛,归入佛门。所以,这时候的西方两位佛祖还是过得是挺如意的。
瞧,这会儿他们也在讲道呢,准提讲道:
“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妄物。
若知无佛复无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含万象。
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动不静不来往。
无异无同无有无,难取难舍难听望。
内外圆明到处通,一佛国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个同。
知之须会无心法,不染不知净业。
善恶千般无所为,即是南无及迦叶。”
接引也讲道:
“
妄相不复强灭,真如何必希求。本源自性佛齐修,迷悟岂拘前后。
悟即刹那成佛,迷兮万劫沦流。若能一念契真修,灭尽恒沙罪垢。本是无生无灭,强求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无根,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昏。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昭然难隐。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亭亭寒影照寒泉,一月千潭普现。
小即毫毛莫识,大时遍满三千。高低不约信方圆,说甚长短深浅。法法法原无法,空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晦明隐显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不妨坐卧歌吟。一池秋水碧仍深,风动莫惊尽恁。对境不须强灭,假名权立菩提。色空明暗本来齐,真妄休分两体。
悟即便明净土,更无天竺漕溪。谁言极乐在天西,了即弥陀出世。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法自通照没吾伊,念念不须寻觅。
见是何尝见是,闻非未必闻非。从来诸用不相知,生死谁能碍你。住相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恰如仰箭射浮云,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元返朴归淳。境忘情尽任天真,以证无生法忍。鱼兔若还入手,自然忘却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遗弃。
未悟须凭言说,悟来言语成非。虽然四句属无为,此等仍须脱离。悟了莫求寂灭,随缘且接群迷。断常知见及提携,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圆光一颗好摩尼。利物兼能自济。
我见时人说性,只夸口急酬机。及逢境界转痴迷,又与愚人何异。
说的便须行的,方名言行无亏。能将慧剑斩摩尼,此号如来正智。欲了无生妙道,莫非自见真心。真身无相亦无音,清净法身只恁。
此道非无非有,非中亦莫求寻。二边俱遣弃中心,见了名为上品。”
准提接着讲道:
“
五更天时盘坐,坐到巳时(9:00—11:00)起来,坐时不忘不助,若忘若存,寂寂惺惺,圆圆明明。打坐进入状态后,便可开关。所谓开关,为开关展窍。中年学道者,只要凝神有法,调息有度,阴跷气萌,摄入鼎内,勿忘勿助。后天气生,再调再烹,真机自动,乘其动而引,不必着力开,而关自开;不必着力展,而窍自展。真气一升于泥丸,于是河车之路可通。全凭自然而然。乘乍动而又静之际,微微起火,逼尾闾,逆流天谷。自然炼精化气,灌注三宫。以后复得外来妙药,擒制吾身之真气,令其交绝,同落于黄庭之间,结为朱橘,是为内丹。展开关窍后,便进入小筑基。摄元阳而入内鼎,有胎自己绵绵,然后生后天之药,而行玉炼之功。此时要配合外炼己,万象皆空,一尘不染,即古人对境忘情之旨。小筑基后,进入大筑基。养灵珠而生外铅,金水溶溶,勤行周天之妙,而完尽性之功。此时要配合内炼己,河车之事,玉液之功,即《参同契》“内以养己”之内容。至于河车之功,在筑基中十分重要。自筑基以来,金鼎充足后,调内息,凝内神。神息相依,风火交合,忽然而灵芽吐萌,气机生动,即起河车以炼之,使之自下往后,由督脉进,逆流天谷,而返中宫,此得药当行之事也。……其妙在意守于内,神驭于外。神守内庭,只贵凝,而不贵运,运则必用意,周天之妙,外运逸,而内掌劳,故内掌必以意挡之。……真意居中,调遣呼吸,以内应外。详细做法为:“运气开关,所以开关筑基,得药结丹也。其中次叙,从虚空中涵养真息为始。收心调息,闭目存神。静之又静,清而又清。一切放下,全体皆忘。混混沌沌,杳杳冥冥。功夫到此,如天之有冬,万物芸芸,各返其根。如日之有夜,亥漏沉沉,各息其心。此无知、无识时也。谁晓得无知、无识之际,才有一阳来得,恰如冬之生春,夜之向曙。蓦地一惊,无烟似有烟,无气似有气,由下丹田薰至心阙,使人如梦初醒。初醒之候,名曰活子时。急起第一河车,采此运行,迟则无形之气变为有形。此气也,名壬铅,名后天,又名阳火,故曰子时进阳火。何为进阳火,学人把初醒之心,陡地拨转,移过下鹊桥,即天罡前一位。誓愿不传之真诀也。此心名曰天地之心,又名妙心,又名元神,又名真意,又名玄关发现。移至尾闾,守而不乱。霎时间真气温温,从尾闾骨尖两孔中,透过腰脊,升至玉枕,钻入泥丸。古仙云:‘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路径此为尊。’即此。愚人不知运气,便要舌舐上颚,以承甘露。吁!可笑亦可怜也。皆不得师之过也。须知运气一道,只可引气入喉。《黄庭经》曰:‘服食玄气以长生’,因此阳火之气紫黑色,名曰玄气耳。服食之法,须要口诀,乃能送入气管。否则走入食管。否则走入食喉,从何处立得丹基?须把这阳气送下气喉,至于玄膺,乃化为甘露之水。《黄庭》曰:‘玄膺气管受精符’此之谓也。玄膺名玄雍,又名玄壅,言人之气到此壅塞也。俗人不知玄妙,气至泥丸,就想他化为神水,如吞茶汤一般。吾恐气管一滴,便叫汝咳而不休矣。盖水者有形之物,安能入得气管气安能入得气管?故《黄庭》曰:‘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汉。’犹言清气出于丹田,玄气入于玄膺,二气转换云尔。气化为水,洒濯心宫,仍落于虚无窍内。宝之裕之,是为筑基。筑基既久,积累益深,乃有一个时候,照常静坐。忽于丹田中突出一物,有声如雷之响,有色如星电之光,是为后天中先天药。即按第一车运之,至于泥丸,始化为液,饵而服之,方得玉液丹头。此得药结丹之始也。”
接引道:
“
舍利子即坚固子,又名佛骨。此炁是吾人生命本源,无论视听言动、喜怒哀乐,莫不由此发动,年深日久,元炁耗尽,唯死而已。养生家有鉴于此,乃教人少思寡欲以为养寿保生之术,虽可稍延岁月,而不能长久。神仙家鉴于此,乃从本源下手,教人夺天地之正炁以为补益,使之长盈不亏,更进一步,作到长生不死地步。
地门者,口也。天关者,鼻也。按地者坤也,内象则脾胃,包罗水谷,上通于口,故口者地户也。乾者金,其内象则肺,下覆诸藏,上通于鼻,是为天门。此句是指修士功夫已达辟谷,可以长餐灵炁,不进火食,每日唯兀坐单床,洗心涤念,不使尘圬污我灵明,则神炁自然合和。当此之时,便有震动之机。
朝者阳时,夜者阴时,非仅指天地之朝昏,是兼指吾身中之阴阳而言。功夫到此,身中阴阳与天地盈虚相呼应,故吾人宜俟其时以候天人合发之机。
真元充盈,气足不食者是自然之辟谷。体力强健、肌肤光润、气生兰香,是功夫之效验,有益无损。若夫强自枵腹忍饥者,面容枯槁、神昏气衰,非长生之正途,实求死之捷径。
一点阳精,即丹也。秘在形山,即为色身至宝也。丹非别物,即先天一点至阳之精,又谓先天真一之气,又谓浩然正气;藏之为真空,发之为妙有;其体为天良,其用为道心,是人色身中至宝,非心肾所有之物,乃在元关中藏之。元关一窍,无方无所,无形无象。此丹亦无方无所,无形无象,动静自如,色空不拘,活活泼泼的,如运火煅成坚实之物;常应常静,常静常应,变化无穷,神妙不测。虽天地神明不可得,而测度居于色身之中,而能点化色身,所谓法身者是也。
系乎身者,系乎法身也。法身成就,圣胎完全,命基坚牢,有为事毕,无为事彰,可以修性矣。性之真宗,无生之妙用也。修命者所以长生,修性者所以无生,无生则无死。无生无死,与太虚同体,形神俱妙,永脱轮回,超出乎天地之外,不待他身后世,眼前获佛神通。盖无生之道,顿悟圆通,万有皆空,直超彼岸。”
……
佛道正传自妙处,就有圣人之威从天而降,佛门的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
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
陀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接引归真佛。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
尊王佛。南无精进善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南无婆留那佛。南无那
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南无才功德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旃檀光佛。南无摩
尼幢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南无大慈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
贤善首佛。南无广主严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才光明佛。南无智慧胜佛。南无
世静光佛。南无日月光佛。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妙音声佛。
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法胜王佛。南无须弥光佛。南无大慧力王佛。
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南无清净大
海众菩萨。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南无西天极乐诸菩萨。南无三千揭谛大菩萨。
南无五百阿罗大菩萨。南无比丘夷塞尼菩萨。南无无边无量法菩萨。南无金刚大
士圣菩萨。南无净坛使者菩萨。南无八宝金身罗汉菩萨。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如是等一切世界三千诸佛、五百阿罗、八大金刚、无边菩萨都知道这是圣人成圣之兆,皆都跪拜,只是作为西方佛教创始人的两位佛祖准提和接引不能,绝对不能跪拜自己的同门,如果跪了下去就等于是承认了自己不如女娲,成就也就被定格了,永世也不能超越女娲,除非天地破碎重开天地才有可能获得重来的机会。
所以准提和接引合力苦苦支撑,只求这圣人之威不要持续太久才是,否则他们就真的要永世活在女娲圣人的阴影之下了。还好,这也没有持续太久,威势就消散了,好不容易准提和接引才喘口气,累的是气喘吁吁,相视而笑,好险!否则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哎,女娲道友已经成圣了,西方何时也能够出现一位圣人啊。”准提知道成圣之人正是女娲,很为西方的前途担忧,如是说道。
接引安慰准提道:“该是你的还是你的,方正西方成圣的必定是你我二人,只要专心参研佛法,终归会有成圣的一日的。”
“但愿如此,但愿如此啊!”准提喃喃道。
女娲创造人族成圣,这让无论是东方的生灵还是西方的势力都是震惊了,沸腾了。虽然先前有过成圣之兆——那是平心娘娘身化地府六道轮回成圣,不过显然是没有这次的强大,所以女娲给予洪荒世界的震撼可想而知是无比巨大的。
昆仑山上这时正值白雪皑皑的冬季,真个是──
雪积如山耸,云收破晓晴。寒凝楚塞千峰瘦,冰结江湖一片平。朔风凛凛,
滑冻棱棱。池鱼偎密藻,野鸟恋枯槎。塞外征夫俱坠指,江头梢子乱敲牙。裂蛇
腹,断鸟足,果然冰山千百尺。万壑冷浮银,一川寒浸玉。东方自信出僵蚕,北
地果然有鼠窟。王祥卧,光武渡,一夜溪桥连底固。曲沼结棱层,深渊重迭沍。
通天阔水更无波,皎洁冰漫如陆路。
山上的美景却依然壮观,真是个——
“
青如削翠,高似摩云。周围有虎踞龙蟠,四面多猿啼鹤唳。朝出云封山顶,
暮观日挂林间。流水潺潺鸣玉珮,涧泉滴滴奏瑶琴。山前有崖峰峭壁,山后有花
木秾华。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乾坤结秀赛蓬莱,清浊育成真洞府。
丹青妙笔画时难,仙子天机描不就。玲珑怪石石玲珑,玲珑结彩岭头峰。日影动
千条紫艳,瑞气摇万道红霞。洞天福地人间有,遍山新树与新花。”
那边女娲成圣,这里三清也十分着急,不过天道总是公平的,该来的还是会来。这天,太上老君闭关时心神突然被牵引,不过他没有制止,因为他知道他的机缘到了。心神在虚空万千法则之中遨游了良久,终于一朝顿悟似地,太上老君突然冲破阵法,升上万里高空,神光乱射,祥云集聚,大开金口道:“吾乃鸿钧首徒太上老君,今日创一教,唤作人教,天地可证,道心可表。天道隐,人教出!”
天道有感,降下无边功德,太上老君终于靠着斩落的三尸和功德冲破了圣人关卡,成就了圣人果位。
同在昆仑山闭关的通天和元始第一时间知道了太上老君已然成圣,也被牵引顿悟。通天教主立截教成圣,而元始天尊则是立阐教成圣,同一天之中三清成圣,天下震惊。
西方的二位——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立时知晓了三清成圣的消息,也是感悟到了自己的机缘,准提和接引金口异口同声地传遍整个洪荒道:“吾准提道人,吾接引道人,今创一教,名西方佛教,凡普天之下愿意诚心向道者,皆是佛门弟子,吾二人愿意用无量道果永生永世普度众生,以求共渡极乐,一享佛道无上极乐境界。”
天降功德,但此时西方二位发觉功德太少,实在是不够两人同时冲击圣人关卡,无奈之下,只好发下宏愿誓言:
“吾等第一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地狱饿鬼禽畜。以至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愿。我作佛时。我刹中无妇女。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来生我刹者。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三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欲食时。七宝钵中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四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所欲衣服。随念即至。不假裁缝捣染浣濯。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五愿。我作佛时。我刹中自地以上至于虚空皆有宅宇宫殿楼阁。池流花树悉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和成严饰奇妙。殊胜超绝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六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心相爱敬。无相憎嫉。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七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无***佚嗔奴愚痴之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八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同一善心。无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预相知意。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九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皆不闻不善之名。况有其实。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知身如幻。无贪著心。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一愿。我作佛时。我刹中虽有诸天与世人之异。而其形容皆一类金色。面目端正净好。无复丑异。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二愿。我作佛时。假令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年寿几千亿万劫。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三愿。我作佛时。假令十方各千亿世界中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得为人。皆作缘觉声闻。皆坐禅一心。共欲计数我刹中人数有几千万。无有能知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四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寿命皆无央数劫。无有能计知其数者。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五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所受快乐。一如漏尽比丘。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六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住正信位。离颠倒想。远离分别。诸根寂静。所止尽般泥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七愿。我作佛时。说经行道十倍于诸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八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通宿命。知百千亿那由他劫事。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十九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得天眼。见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得天耳。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说法。悉能支持。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一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众生心念。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二愿。我作佛时。我刹中人尽得神足。于一念顷。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世界。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三愿。我作佛时。我名号闻于十方无央数世界。诸佛各于大众中称我功德及国土之胜。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号乃慈心喜悦者。皆令来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四愿。我作佛时。我顶中光明绝妙。胜如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不得是愿终不作佛。
第二十五愿。我作佛时。光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