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力,那么这些事,就交给咱家来做好了。你继续做你的皇帝,游玩享乐,岂不正好?”
    阳光从殿门照进来,落在田令孜身上,他回头的半张脸在阴影中,显得格外深邃可怖。
    说完这些话,田令孜大步出门,只有余音传来:“来人,告诉中书省,告诉宰相陈敬暄,从今天起,奏折都送到咱家那里去!”
    “是!”
    “让枢密使杨复光来见咱家!”
    “是!”
    李俨失魂落魄望着空空荡荡的大殿,只觉得身体的力量一下子被抽空,再也无法站立,一屁股坐倒在地。

第七十二章 单枪匹马
    皇帝召见宦官实在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更何况杨复光还是枢密使,位属宦官四贵。他走进宫城的时候,并未觉得不妥。直到领路的小宦官,将他带到了神策军中尉的地方,他才觉察到不对劲。李俨是不可能有兴致,去监察田令孜办差的。
    杨复光默默跟在小宦官身后,很快想到了一个可能:“难不成是田令孜假传陛下敕令?”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杨复光脸色就变了。这里可是长安,田令孜竟然敢在皇宫假传圣旨,而且是召见他这样的重臣,田令孜的胆子也太大了些。对方胆子这么大,难道不就怕李俨察觉后治他的罪?
    杨复光很快就想到,田令孜不是鲁莽冲动之辈,他敢这么做,一定是有什么依仗。
    那么答案也就显而易见,田令孜要么就是不惧李俨怪罪,要么就是不认为会走漏消息。如果是前者,那么李俨很可能已经被田令孜控制;如果是后者,那么杨复光今天就没法活着出去。
    念及于此,杨复光心跳骤然加快一拍,他知道,该发生的事,还是发生了。
    “安王一走,长安就要变天。之前那些畏惧安王威势的人,现在就都没了顾忌,什么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杨复光暗暗叹息,心里有些悲凉。很明显,群臣藩镇畏惧安王,已经胜过畏惧李俨不,他们对李俨或许根本就没有畏惧,至少没有发自内心的畏惧。
    哪怕李俨是帝王,名义上有着决定他们生死荣辱的权力。
    杨复光没有逃。逃跑的念头就没有冒出来过。既然已经进了宫城,杨复光就算想逃,都没可能了。如果他冒然施展修为,在宫城横冲直撞,冲不冲得出去两说,却一定会被田令孜扣上一个行刺的罪名,那田令孜杀他就更是名正言顺。
    走进一座宫苑,杨复光见到了田令孜。对方正在会客,他直接被领进厅堂中。看到厅中那两个田令孜的客人,杨复光眼皮跳了跳,那两人他竟然认识,是李克用的“八义儿”。
    那个气质沉稳的,杨复光还记得他的名字,李嗣源。
    李克用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宫廷?杨复光的心沉到了谷底。
    “枢密使,咱家要见你一面,可真是不容易。”田令孜没起身,满脸戏谑的看着杨复光,眼神就跟看在手里爬的蚂蚁一样。
    杨复光躬身见礼,喟叹摇头:“中尉想要见谁不能见,下官当不起中尉如此高看。”
    田令孜淡淡道:“今天咱家叫你来,想必枢密使已经知道是为什么了?”
    他这话,等于是直接承认假传圣旨。不过看他胜券在握的姿态,明显并不在意承认这件事,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不妥。
    无论什么样的话,说给一个将死的人听,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杨复光仍是摇头:“下官不知。”
    田令孜冷笑一声:“原本以为,枢密使能立下那么多功勋,也是个聪明人。真没想到,事到如今,竟然还要装糊涂。类似枢密使假公济私、贪赃枉法之类的借口,咱家也不愿多说。现在咱家就问一句,枢密使是想活着继续做枢密使,还是死了再做皇朝罪人?”
    杨复光迎上田令孜的目光:“中尉何不把话说的明白些?”
    田令孜眼神寒冷了几分,“好,咱家就说明白些。如果枢密使愿意舍弃安王,从此跟随咱家,咱家就让你活着离开。若是不能,现在你就得死!”
    他把话说的如此明白,充分说明他毫无顾忌。没有顾忌,是因为有底气。
    杨复光徐徐站直身体,直视田令孜,眸中渐渐有了锐利光芒,最后掷地有声道:“杨复光生是唐臣,死是唐鬼。你田令孜算什么东西,也配让咱家跟随你?!”
    田令孜没想到,杨复光竟敢突然如此说话,不禁大怒,重重一拍木椅扶手,“杨复光,你这是找死!”
    杨复光竟也怒不可遏,他盯着田令孜,厉声喝斥道:“田令孜!你身为唐臣,却大逆不道,假传圣旨,谋害朝臣,你眼里还有王法吗?你知死吗?!”
    田令孜被杨复光一顿呵斥,竟然怔了怔,他大概也没想到,杨复光竟然此“丧心病狂”。
    “好!你果然有种,跟了安王,胆气就是足!但你莫非以为,跟了安王,咱家就不敢杀你?!”田令孜愤然起身,修为之力勃然爆发,衣袍鼓荡,长发飞起,看样子是动了真怒。眼下他有练气九层的修为,自然不是杨复光可以匹敌。
    田令孜缓缓抬起手,掌心灵气疯狂蓄积,很快化虚为实,凝出一个肉眼可辨的气球。他双红通红,盯着一身正气站在厅堂中的杨复光,“长安是神策军的长安,是我田令孜的长安!今天咱家要杀你,咱家倒要看看,还有谁能救你!”
    他一动,院子里立即奔出十数名练气高段的高手,封锁了杨复光可以逃脱的方位。
    “去死!下辈子记得别做李晔的狗!”田令孜一掌轰出,满脸都是铲除威胁与眼中钉的快意之色,那个冬瓜大的灵气圆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骤然轰向杨复光。
    厅中的桌椅全部碎裂飞散,连房梁都在吱吱颤抖,好似下一瞬就会崩塌,唯独李嗣源和另一名李克用派来的高手,还能站在原地不动。
    这是练气九层的全力一击,练气八层的杨复光若是被击中,不死也要重伤,而此刻杨复光避无可避,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眼看灵气圆球已经到了杨复光面前,他的衣发都被灵气狂风吹得向后飘荡,一阵微风忽然从杨复光身后吹来。那颗气势万千,足以让练气八层失去战力的灵气圆球,就如一个气泡一般,在微风抚过之后,就悄然破碎,不见了踪影。
    方才还狂风大作,桌椅横飞,连房梁都在吱吱颤抖的厅堂,瞬间恢复了平静,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从极动到极静,不过就是一个眨眼的时间。
    田令孜大惊失色,他出手有多大威力,他自己知道,练气九层的修士,根本就不可能破解。就算能够破解,也不可能这么轻松。他骤然想到一个可能,禁不住肩膀一抖。
    田令孜不用多想,因为他面前已经出现了一个人。准确的说,那人是出现在杨复光身旁。那是一个白袍负剑,眉眼如刀,气质凌厉,仿佛面前就是一座山,也能一剑劈开的修士,没有隐藏的修为波动,表明他正是真人境的修为。
    “南南宫第一?!”
    看到对方,田令孜禁不住后退两步,震惊和意外让他眼珠子都似要掉出来,“你你不是跟李晔去平卢了吗?你不是已经到青州了吗?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不仅田令孜震惊非常,练气九层的李嗣源等人,也是满脸忌惮,无不凝神戒备。南宫第一的传说,他们可是早就听过的,没到真人境就能三剑解决八百骑,放在哪里都足够让人敬畏。更何况,他现在已经到了真人境。
    南宫第一冷哼一声,骄傲的抬起下巴:“你这条阉狗要做什么,李晔那厮早就料到了。真以为平卢军回了青州,长安就是神策军的了?田令孜,你怕是没睡醒吧?你这种蠢货,除了让我劳累一点,奔波一日一夜,从平卢赶回之外,也没别的用了。”
    田令孜咬牙狠狠盯着南宫第一,眼中怨恨浓到极致,“南宫第一,你当真以为,凭你就能杀得了咱家?咱家敢谋大事,岂能没有准备!就算你是真人境,就算你及时赶回,也休想奈何得了咱家!”
    “你大概忘了,当年诛杀刘行深之时,神策军就有真人境坐镇。而今,你真以为,你单枪匹马就能扭转大局?做梦的不是咱家,是你!南宫第一,你太天真了!”
    田令孜话音方落,南宫第一就感受到了一股强横的气息,忽然降临到院落之中。那是一个黑袍老者,气势如山,威压深重,正是当日被李岘击退的那名神策军真人境。
    “怎么样,南宫第一,现在你知道,李晔派你来皇宫,就是来送死了吧?”田令孜看到院中的老者,立即神色一松,身体也站直了,恢复了高高在上、胜券在握的姿态。
    南宫第一没有说话,只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田令孜。
    田令孜触及到南宫第一的眼神,顿时大怒,但不等他发作,他就陡然感到不妙。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巨响,整个宫苑都震了一下。院中暴起冲天烟尘,无数泥土碎石飞起,院中原本站立的神策军高手,有的被迫退开,有的则是直接被震飞。
    田令孜嗔目结舌。
    等烟尘散去,他便看到,那名神策军的真人境高手,已经不见了踪影。
    当然不见踪影,因为院中出现了一个直径足有三丈的大坑,深不知几许。一名身着纯色青袍,满头灰白长发的男子,正负手站在坑边。
    他没有动作,甚至没有说话,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一股萧索之意,就像有无边落木萧萧下。
    身在秋意中心的男子,就像一片黄叶一样,飘忽飘渺,让人好似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但又没有人能够忽略他,因为在所有人的感知中,彼处就是一个深邃的漩涡,感知根本无法触碰。

第七十三章 梦醒时分(第三更)
    南宫第一环抱双臂靠上门框,戏谑的看着田令孜:“七年前,我状态不好,让他跑了,算他命大。今日他还敢再入宫禁,兴风作浪,真当我李唐无人?”
    说着,南宫第一嘴角微扬,眼中也有了笑意,“这话我是为他说的。高人嘛,话少,得讲究一个高人风范。依照李晔那厮的说法,高人都有身份包袱。”
    田令孜嘴角抽了抽,脸色精彩的无法形容。他有心开口反击,却找不到好的说辞,不开口又输了气势。一时间开口也不是,不开口也不是,脸色瞬间涨紫。
    南宫第一忍俊不禁道:“田中尉,没话说了?那好办,自刎吧,这样直接。”
    田令孜终于忍不住了,咆哮道:“南宫第一!你不要嚣张,咱家有数十高手护卫,你杀不了咱家的!咱家有十万神策军,控制着长安城,你们再厉害,只有两个人,又能拿咱家怎么样?你们两个人,能控制长安城?!”
    出乎田令孜意料,南宫第一认真的回答:“不能。”
    田令孜怔了怔,随即就哈哈大笑:“算你识相!那还不快滚?!”
    南宫第一看田令孜的眼神,又恢复了看傻子的样子,“两个人不行,三个人就可以了。”
    田令孜愣住:“你说什么?”
    “南宫司首的意思是,加上末将。”
    这时,一个浑厚中正的声音传来。一个身材魁梧,犹如小山一样的披甲将军,走进了院子。他向李岘和南宫第一抱拳:“末将王建,见过两位。”
    来的,正是战后论功行赏时,调入神策军任职的王建。
    “王建?!”田令孜看到王建,就像看到了鬼一样,“咱家不是已经叫人把你杀了?!”
    王建和李茂贞,之前就在神策军任职,还参与过七年之前那场宫变。后来随李俨西奔,被留在凤翔,辅助前凤翔节度使抗击黄巢。这回李茂贞升任凤翔节度使,王建就回来做了神策军马军都指挥使。
    整个神策军,除了两名中尉外,就是两名都指挥使权力最大。王建作为马军都指挥使,有他带头,神策军不难回到李俨的领导下。
    田令孜自然认得王建,也知道王建跟李晔关系不错,所以这回举事之前,就派人潜入王建家中去杀他。而据那名修士回报,王建已经被他杀了,现在却突然出现在田令孜面前,田令孜自然心惊。
    王建不以为意道:“末将之前在神策军任职的时候,中尉还只是普王的随从。中尉调神策军的高手杀末将,可真是会开玩笑。”
    田令孜听到这话,就像吃了一万只苍蝇一样,恶心的不行。
    王建这话有道理也没道理,成立的条件是,王建必须人缘极好,而且还需要一些运气,而这两者,王建恰好都不缺。
    南宫第一摆摆手,看了失魂落魄的田令孜一眼,淡淡道:“田令孜,你是打算自裁谢罪,还是要我送你一程?”
    田令孜禁不住后退几步,好歹是勉强站住,没有绝望的跌倒在地。
    事到如今,田令孜满盘皆输,自知没有翻盘的可能了,脸色阵青阵白。
    忽然,他取出一柄灵剑,横在脖颈前,目中充满仇恨,仰天大吼一声:“李晔!我田令孜跟你不同戴天,来世一定不会放过你!”
    言罢,手臂用力一拉,鲜血哗啦一下涌了出来。田令孜丢了长剑,双眼发直的酿跄几步,终究是无力栽倒在地。
    事到如今,田令孜若是还没意识到,他其实是死在李晔手里,也就不配做了几年神策军中尉。南宫第一和王建等人的行动,明显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在背后缜密的计划,否则不会一动就让田令孜一败涂地。而能同时指挥动他们的人,整个大唐,也只有李晔一人。
    田令孜以为李晔回了青州,他的机会就来了,临死他终于醒悟,他错得有多么离谱。从着手施行挟持李俨、控制朝堂的计划,他就走上了,李晔为他铺好的黄泉大道。
    但是田令孜没有选择。面对李晔,他总要有所应对,只有控制了李俨和朝廷,他才有和李晔扳手腕的可能。只不过结果最终表明,他的应对,只会让他灰飞烟灭。
    南宫第一瞥了田令孜一眼,无趣的撇撇嘴,回身对杨复光笑道:“枢密使,你该去觐见陛下了。”
    “南宫司首不一起去?”杨复光回过神来。他也是李晔计划的知情人,只不过,他之前只以为田令孜会对付他,却没想到,田令孜竟然敢如此丧心病狂,想要挟持李俨控制朝堂,进而控制整个天下。
    看来,眼下的皇帝和朝廷,还真是一点也不让人敬畏了。
    南宫第一摆摆手:“我又没打算继续在长安做官,见不见陛下都不重要了,枢密使和王将军去见就可以。”
    他这话说的很明白,意思是要把诛杀田令孜的功劳,都让给杨复光和王建,让对方去加官进爵。他和李岘则打算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了。
    杨复光长叹一声,知道南宫第一决心已定,也没有多劝,和王建离开宫苑。他们在去见李俨之前,自然还需要先整顿一下神策军,把田令孜的痕迹都消除,确保一切都平稳后,再去面君、请功。
    南宫第一走到李岘身边,看了一眼大坑里的那名神策军真人境,忽然笑了笑,对李岘道:“看来殿下的伤势已经完全康复。”
    “袁天师的手笔,自然不凡。”李岘道。
    那天在岐山之前,他和南宫第一强冲六道轮回大阵,双双重伤垂危,是袁天罡为他俩保住了性命。就连李岘在八公山留下的病根,也因为袁天罡那缕精元,而药到病除。
    厅堂中,李嗣源和另一名李克用派来的高手,面面相觑,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南宫第一和李岘好似已经无视他们了。这回田令孜举事,高手不够用,李克用便派了他俩带领一群军中高手来相助,现在田令孜身死道陨,他俩的处境就分外尴尬。
    李岘负手望着长天,久久没动,南宫第一自然不会催,他也抬头看苍天,半响悠悠一叹:“我不去见陛下,是因为我一心剑道,至今已是心无旁骛。殿下身为社稷之臣,为何也不去?”
    李岘的声音说不出的萧索:“社稷之臣?天下乱成这样,谁还有脸自称社稷之臣?”
    南宫第一忽然道:“七年前当年那场宫变,殿下之所以现身,有没有报私仇的原因在?”
    李岘没有说话。
    当时那场宫变,追根揭底,是李晔为李俨扶持上位而发动。李俨的资质如何,李岘不可能不知道,让李俨当皇帝,那绝对不会是一位明君。与之相比,大皇子颇有才名,德行也好上不少,为江山社稷着想,李岘不应该帮李晔才对。
    也正是那场宫变,让李俨即位,天下遂逐渐大乱,成了现在这番模样。
    作为一生为大唐的忠臣,眼下这副情景,大概是李岘最不能接受的吧?
    南宫第一见李岘不说话,却没有止住话头的意思,他继续道:“黄巢之乱虽然被平定,但是陛下却仍旧是老样子,也没有勤于政事的心思大唐,未来何在?”
    李岘依然没有说话,只是背影更见萧索。
    南宫第一忽然转身,看着准备溜走的李嗣源等人,招呼道:“两位,跟我们走吧。”
    李嗣源脚步一顿,“去哪儿?”
    “平卢。”
    杨复光和王建见到李俨的时候,对方正喝的伶仃大醉,趴在矮塌上说着醉话:“田令孜你这个混账,可是看着朕长大的朕视你如手足,哪怕你没能守住潼关,朕也没有怪罪你,你怎能如此忘恩负义竟然,软禁朕”
    杨复光和王建相视一眼,一起拜下,声如洪钟道:“参见陛下!”
    李俨勉强坐起身,醉眼朦胧的看着他俩:“你们来干什么?田令孜那混账,让你们来干什么?”
    王建看了杨复光一眼,后者立即抱拳道:“启奏陛下,田令孜已经伏诛!臣等特来向陛下报捷!”
    李俨先是一怔,随即惊喜的跳起来:“田令孜死了?这怎么可能!你们怎么办到的?”
    杨复光立即道:“田令孜倒行逆施,人人可诛,我等幸得南宫司首相助,擒杀了田令孜!”
    李俨大笑不止,一把丢了酒壶,激动的来回踱步:“好!做得好!果然,我大唐从来不缺仁人志士,那些想要夺我李家江山,那些敢于犯上作乱的贼子,都不会有下场!”
    翌日,李俨颁布敕令,以杨复光为神策军左军中尉,加封王建为左卫大将军。
    同样是这一日,天明时分,宰相王铎从沉睡中醒来。刚坐起身,他就感到脑袋一阵生疼,许多熟悉而陌生的往事一一浮现,感觉就像是做了一个可怕的噩梦。梦中的开始,是他跪伏在金光佛像前,成了一个虔诚的沙弥。而现在,这个梦醒了。

第一章 绝顶论道
    泰山。
    这是李晔到此界后,第一次登顶泰山。平卢五州就在泰山以东,按照李晔穿越前那个世界的说法,那叫山东。
    泰山亦有道观,只不过不隶属五大道门,而是全真观所在之地。全真观,即是苏娥眉与卫小庄创立的新道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于龙则灵。照老道看,全真观就没必要建在泰山上,这么高多难爬,我那个簸箕山就不错。”
    登到绝顶的时候,楚南怀双手笼袖撇嘴道,好似对东岳并不如何高看。
    天还没亮,四野一片幽深旷寂,从山顶往下去,群山都隐没在浓稠的黑暗中。启明星倒是已经非常亮眼,只不过它太远了,还不足以照亮山顶。
    苏峨眉在亲手为李晔等人布置小安、蒲团等物,李晔负手站在山崖前,闻言笑道:“借势成事,虽然俗套了些,但也不可避免。道观也好佛寺也罢,都要想尽办法占据天下名山大川。除了这些地方山灵水秀、灵气充裕,有益于修行外,借助山川本来的名声,来提升道观佛寺的地位,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楚南怀在苏峨眉摆好的小案后坐下,等着苏峨眉给他上酒。众人在山顶等着看日出,自然不能没有美酒。苏峨眉嫌弃卫小庄笨手笨脚,这些事都是她一手操办,好似又回到了年少时,在簸箕山照料道观的日子。
    楚南怀看向李晔,忽然问道:“平卢群妖作乱,殿下打算如何应对?先说好,老道已经老掉牙了,只想回簸箕山养老。”
    李晔转过身,不以为意的笑了笑,来到小案前与楚南怀相对而坐。
    苏峨眉给两人把酒壶酒杯摆上,还有一碟碟糕点,样式各不相同,最多的却是桂花糕,也不知道这个时节,她从哪里弄来的桂花。她做这些的时候,始终眉眼娴静平和,也没有插话,青丝在白皙无暇的脸庞滑落一缕,在山顶的微风中轻舞飞扬。
    绝顶除了李晔与楚南怀师徒三人外,就只有身着银甲的上官倾城,带了三名近卫守在平地边缘的道口。上官倾城依旧是目不斜视的样子,按刀而立,腰板挺得笔直,英姿飒爽,仿佛随时都可以抽刀暴起,将李晔护卫在身后——哪怕这里十分安全。
    李晔对楚南怀道:“我有一事不明。”
    楚南怀端起酒杯,示意苏峨眉赶紧斟满,迫不及待的饮了一口,美滋滋的咂咂嘴,这才道:“殿下只管问,老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方才说打算养老的时候,可是兴致缺缺,眼下喝了一杯美酒,情绪立即高昂起来。看他的样子,如果李晔愿意送他几十坛酒,就算让他做随从都不是不可能。
    李晔认真的问道:“这世上可有妖魔?”
    地球上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此界有没有,李晔还真不知道。若是没有,眼下祸乱平卢的群妖就没法解释,若是有,那道门释门降妖除魔,岂非就真有其事了?
    楚南怀轻笑道:“盘古开天辟地后,人教大显之前,巫、妖两族为此界之主。妖以女娲、东皇太一为首,掌仙廷,建仙宫;巫以十二祖巫为首,管大地,立六道轮回。后来共工撞倒不周山,巫妖大战,两败俱伤,各自退隐,人教才大兴。殿下如果问的是这个,那么巫、妖的确存在。至于魔魔是什么?”
    李晔微微皱眉,进一步问道:“道门降妖,释门伏魔,是真是假?”
    楚南怀哂笑一声:“殿下聪慧之人,怎会问这种问题。”
    他轻轻一拂衣袖,徐徐道:“在道门释门说法中,妖魔就是祸害人间,杀人不眨眼的怪物,真是贻笑大方。世上本无妖魔,释门道门为了吸引人信仰他们,为了有人给他们进献香!就算不能让他们丰衣足食,至少可以让他们心安气宁!”
    “这,就是我的道门,我楚南怀想要的道门!”
    李晔闻言,精神一振。
    山风呼啸,楚南怀衣袂飞舞。
    他身上穿的,依旧是那身补丁多如牛毛的道袍,看起来是那样寒酸不起眼。走在官道上走在市井中,衣锦的富人贵人,不仅不会正眼看他,还会远远捂着鼻子离开,如避苍蝇。
    然而此刻,在启明星前,老掉牙的褐皮老道,却让李晔看到了希望。
    李晔不禁站起身,“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圣人眼里,苍生与草木都是一样的,不会厚此薄彼,道长缘何会心系苍生?”
    楚南怀转身,直视李晔:“圣人看待万物都是一样,不是不慈悲不怜悯,而是大慈悲大怜悯。若是厚苍生而薄草木走兽,总有一天,草木走兽会遭受灭顶之灾,到了那时,苍生还能存在?老道心系苍生,源于心系万物。”
    李晔怔了怔,半响后,向楚南怀深深一礼:“受教了。”
    楚南怀来到李晔面前,扶住的手,满含希翼道:“殿下为天地而生,还望早日领悟帝道,那才是天地之福。”
    李晔又是一愣。帝道,什么是帝道?袁天罡兵解前,也提到过帝道,对李晔说过类似的话。

第二章 圣子与蜚妖
    两人回到小案前坐下,苏峨眉换了一茬糕点,不过也就是摆上了热的,样式还是之前那些,桂花糕依然是最多的。
    李晔和楚南怀说话的时候,苏峨眉始终都没有插嘴,这回李晔坐下后,苏峨眉把手边的糕点碟子,往他那边推了推。她仍是不说话不打扰,安安静静本本分分,只是清潭搬的眸子一动不动看着李晔,意思分外明显——李晔还没吃过糕点。
    李晔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半,意外的发现竟然十分美味。酥软而不黏,甜味刚刚好,还带着点微酸,很适合伴酒。
    也不知是否听了楚南怀那番话后,李晔心境变了,才觉得糕点好吃,很快就吃完一块,顺手就捻起第二块。苏峨眉已经收回视线,乖巧的低着头,但也看到了李晔的动作,嘴角有了一抹弯弯的弧度。
    楚南怀边饮酒边道:“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太一治世,其后人教大兴。道门掌控天地修士,巫妖二族隐退多年,成为边缘势力,也被道门视为山野散修。两族后裔都不得成仙,无论修为如何,都不能上得仙廷,这是千年来的惯例。巫妖两族虽然不满,但并没有跟仙廷讲价的本钱。”
    “时过境迁,域外诸族兴起,匈奴、突厥神灵都曾跟道门仙廷开战,仙廷遭受的最大挫折,是在五胡乱华之时。那一战无数仙人陨落,差些正统不存。”
    “如今,大唐边患再起,南诏、吐蕃、回鹘、契丹发展壮大,西域沦落,河西虽然被张议潮收复过一次,在黄巢之乱中也再度陷落。仙廷的主要兵力和精力,都在面对各族神灵大军。这个时候让妖族来对付殿下,是顺理成章的事。而且,若是能借此事,让妖族归入道门仙廷统辖,这对道门仙廷的实力也是一种增强。”
    李晔点点头,天地一体,这些事他都是能料到的,不过眼下他最关注的不是这个:“妖族修士都是什么境界?”
    楚南怀看了李晔一眼,徐徐道:“妖族只是人少而已,论修为,他们得天独厚,高手众多。不过上古大妖都已经陨落,如今妖族内,修为最高最富盛名的,就是七圣。噢,应该叫六圣,那只猴子现在不算妖了。”
    李晔点点头,所谓“七圣”,自然不是说他们有圣人修为。天地圣人一共就女娲老君他们六个,所谓妖族七圣,在猴子闹事自称大圣的时候,跟他结拜的六个妖族大王,也一起自号大圣。
    但那只猴子的修为,远不是现在的李晔可比,要是六圣领头来平卢闹事,李晔根本没法跟他们玩。
    看到李晔的神色,楚南怀笑道:“殿下不必担心,六圣不会直接出手,他们修为太高,一旦现世就是大乱,仙廷不会允许。再说,他们也不是都愿意买天庭的账。”
    李晔心里松了口气,他现在连地仙都不是,那只猴子闹事的时候,就是大罗金仙的境界,后来传闻到了准圣人境,根本没法比。
    李晔忽然想起一件事,又问道:“道长可曾听过《老子化胡经》?”
    楚南怀奇怪到道:“什么是《老子化胡经》?”
    李晔笑了笑,没多解释。
    在地球的道教说法中,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去了胡人的地方,并且教化了他们,佛教也是老人教化胡人后,留下来的教派。所以佛教也在道教神仙体系内,很多神仙都是佛道兼修的,连大日如来佛都是陆压道人。
    但在这个世界,情况明显不一样,释门就是外来势力,和回鹘、吐蕃的那些神灵一样,跟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