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东篱笑得露出老旧牙齿,就像曾今做了一件天下第一了不起的事,如今只要回想起来,就会由衷感到骄傲,“老头子虽然不成器,但老头子的夫人,却是天下第一的好。”
    “好。”慧明重复一遍,或许没有更恰当的词汇,能够形容当年那位,虽然容貌只是普通,但气质让无数美人自惭形愧,性情更是让无数豪杰交口称赞的聪慧女子,“真正的佳人,从来无需倾城倾国。”
    莫东篱笑了笑,此刻他很轻松,也很自在,很开心。世间千万事,无论何时,遇到老友都是值得开心的,“大师出世之人,也知晓红尘事?”
    慧明认真道:“不曾入世,何谈出世?”
    莫东篱点点头:“大师慧言。”
    话至此处,两人都沉默下来,气氛有一刹那的凝固。
    濛濛细雨仍旧在夜幕中零零落落,打在大黑伞上轻轻作响。
    距离两人尚有数十步距离的青衣刀客,骤然打了个寒颤,右手齐齐握上刀柄。在这一瞬间,他们骤然感受到了冷冽的杀气。杀气是如此猛烈,兀一出现便充斥天地。而杀气的源头,就是官道上相对而立的两位故交。
    慧明看着莫东篱:“贫僧已经劝过先生了。”
    他当然劝过,既然如此惦念夫人,便应该珍惜还记得她的每一刻。枉送了性命,就什么都没有了,连记忆都不再存在。
    莫东篱撑伞的手一直纹丝不动,他的声音也纹丝不动:“三十年来,拙荆每日都在我身边。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风声雨声读书声,我都会说给他听。无论碰到什么事,家事国事天下事,我都会跟她谈论。下雨的时候,我会撑起伞,不让她淋着。睡觉的时候,我会留出半边床,不把她压着。走路的时候,我只走半边,不让她磕着碰着这么多年,她一直在我身边,一时半刻都不曾离开过。执子之手,生死契阔。生,与子同生,死,与子同死。”
    慧明微微动容,他闭上双眼。
    片刻之后,慧明徐徐睁开双目:“出手吧。”
    就在这时,数十步外的马队里,一名练气高段的青衣刀客,突然长刀出鞘。他一跃而起,人在半空一个起落,刀锋在夜空滑过一道锐利的弧线,径直劈向慧明前额!
    刀气临面,眼看就要斩进慧明的脑袋,然而他的眼帘都不曾动一下。
    他单手在胸前,另一只手已经探出。
    青衣刀客倒飞出去,倒在地上,身体抽动几下,就没了动静。
    慧明的探出的手里,却已经多了一颗热气腾腾,还在鼓动的心脏。
    心脏鲜血淋漓,黏稠的血液不停从慧明指缝间滴落。
    莫东篱须发皆张。
    慧明不动神色,就像什么都未做过,面对冲来的青衣衙门修士,他低眉敛目,只是淡淡道:“人心坏了,还要它作甚?”
    奇大的黑伞旋转着飞向半空,滴滴细雨在伞面四散迸射。
    伞下,瘦小的老头一步踏出,一拳轰向慧明。
    慧明衣袂猛然向后一荡。
    但他的人没动。
    哪怕莫东篱一拳轰在他前胸。
    他一掌也轰在莫东篱左胸,嚓咔一声,干瘪的胸膛凹陷下去一块。
    莫东篱嘴中鲜血溢出,盯着慧明的瞳孔,渐渐涣散,身体软绵绵的无力倒下。
    数十名青衣刀客,鱼跃而上,道道刀芒映亮夜空,仿若流星闪落。
    只是片刻,青衣刀客尽皆倒下。
    慧明手里,还握着一颗砰砰跳动的心脏。
    在他脚下,则多了一地火热鲜红的心脏。
    直到这时,飞旋的大黑伞,才从半空落下。
    大黑伞徐徐将落在莫东篱身上,缓缓盖住了他的尸体。
    慧明丢掉手里的心脏,扫视一眼在他周围,横七竖八倒下的尸体,目中无悲无喜。
    直到他收回视线,落在莫东篱身上的时候,眼神才微微有些不一样。
    慧明双手合十,向大黑伞下的莫东篱,缓缓一礼,“人若没了心,哪怕是入了地狱,也不得超生。三十年念念不忘,虽然没有回响,但贫僧愿意留下你的心,让你来世,仍可与佳人相遇。”
    最后道了一声阿弥陀佛,纤尘不染的白衣僧人,在月色下的官道上步步远去。
    在他身后,大黑伞下的瘦小老头,胸口完整。
    慧明走得不快,因为他根本就没想离开,阻拦青衣衙门西行凤翔,这是他今夜的任务。杀莫东篱,慧明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各为其主,沙场相见,唯死战而已,生死由命。
    慧明不仅要杀莫东篱,还要杀一切敢于西行的人,包括青衣衙门大统领宋娇。
    昔日黄梨乡一战,慧明与宋娇不分胜负,现在,他觉得有必要分个胜负。
    在清幽寂静的官道上,慧明等到了宋娇。
    他知道他等得到,这是宿命,是他身为李克用身边江湖势力领袖,和宋娇身为李晔身边江湖势力领袖的宿命。
    两人必然相遇,也必然要分出胜负,就如李晔与李克用一样。
    慧明站在官道上,孤身而立,双手合十。
    在他身前百步之外,宋娇策马缓缓驶来,在宋娇身后,同样有数十名青衣衙门修士,里面不乏练气高段的高手。
    作为青衣衙门大统领,宋娇身后跟随的,自然是青衣衙门中坚力量,论战力不是莫东篱那队人可比。但是慧明一点也不畏惧,他始终眉眼平和。他也不是孤身前来,他的人也在附近。只不过,他并不觉得,有让那些人出现的必要。
    在慧明看来,杀宋娇,就跟杀莫东篱一样简单,哪怕宋娇是练气九层。
    慧明静静伫立,看着宋娇让众人停下,独自策马缓缓行来。
    慧明露出一抹微笑,这个场景,跟方才遇到莫东篱,是何其相似。
    “你要拦我?”宋娇高坐马背,看着慧明淡淡开口。
    慧明实诚道:“是。”
    “同为练气九层,你凭什么拦我?”宋娇嗤笑一声。
    慧明认真道:“同为练气九层,战力也可以有天壤之别。”
    “你觉得我不善单打独斗?”宋娇眉眼一沉。
    慧明老老实实道:“易水寒的缺陷正在于此。”
    宋娇不说话了。
    慧明伸出一只手,“请。”
    宋娇没动。
    因为有人比她先动。
    在官道上,两道急速飞掠的身影,从官道两旁的树梢上,从青衣衙门身后,拉出两道白色气浪,犹如长虹一般,迅速靠近过来。
    看他们的模样,分明就是朝凤翔赶去。
    慧明怔了怔,他没听说,他们有人要赶去凤翔。既然不是他们的人,那自然就是宋娇的人。既然是宋娇的人,慧明就必须拦下。
    两人一左一右,来的太快,快到慧明也没有时间多想。不过对方飞掠的速度虽然极快,而且灵气波浪类似长虹,但毕竟不是长虹,慧明仅是看了一眼,就无比肯定,对方的修为是练气九层。
    既然是练气九层,就没有慧明胜不了的。电光火石之间,他猛地跃起,朝左面那个身着藏青色道袍,手持一柄长剑的女子,骤然一拳轰去!
    “给贫僧停下!”
    慧明一声大喝,随着他的出手,背后金刚乍现,仿佛有佛像要破空而出。他这一拳,引动周围狂风,空间里传来轻微的噼啪声,灵气激荡如潮,好似连空气都要撕裂。如此威势,可见这一拳,真人境之下,已经几乎没有什么对手。
    那名面容姣好,比牡丹还要娇艳的女子,眉眼如秋水,气质温婉如邻家小娘子,只是看一眼,就让人忍不住心动。然而慧明是和尚,他并不会心动。
    他的心没动,但是骤然狂跳。
    因为对方一巴掌就朝他挥来,红唇皓齿微微开阖,吐出的却是一个十分不耐烦的字眼:“滚开。”
    这一掌初看平平无奇,就像驱赶苍蝇一样,好似根本就没用什么力。但是这一掌到了慧明面前,却让他猛然瞪大双眼。
    因为他的拳劲,在碰到这一掌的时候,就尽数如风消散!慧明骤然感觉到极致的危险,就好似心脏被人从身体里揪了出来,危险浓郁的让人生出恐惧之感。
    啪的一声,这一掌挥在慧明脑门上。
    慧明感到眼前一黑,脑海有刹那的苍白。等他好不容易恢复了意识,看到的就是急速飞来的地面。接近着,剧痛从脸颊传来。他的脑袋首先接触地面,直接在官道上轰出一个深达半丈的大坑,烟尘四起。
    慧明感觉浑身骨头都已散架,气海一阵翻腾,灵气已经无影无踪,他试了试,发现全身经脉疼痛难忍,根本无法动弹,他想要大喊,却惊恐的发现,身体像是陷入泥潭,一点力气都没有。
    慧明艰难抬起头,发现大坑边缘,宋娇正在俯瞰着他,他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明明是练气九层,怎么会”
    “是你说的,同为练气九层,也可以有天壤之别。”宋娇撇撇嘴,不屑之情溢于言表。
    在慧明就要丧失意识的时候,他看到一个圆滚滚的脸,出现在土坑边缘,那是一个胖子,正伸头往土坑里看,在饶有趣味的打量他,摇头啧啧感叹:“师姐出手也太重了。不愧是广寒仙子,惹不起,惹不起。”
    慧明心有不甘,他挣扎着,发出愤怒的低声质问:“为什么这江湖之中,还有什么人,如此强悍,整个江湖,江湖”
    慧明的声音渐渐微弱,因为他已经没有力气,最后,他看到,那个胖子一步从大坑上跨过,丢下一句“江湖?已经没有江湖了。”就追着先前的女子而去,“师姐,等等我!”
    江湖,已经没有江湖了。
    为什么?
    没有江湖,那有什么?
    慧明不解。
    一巴掌就将慧明扇晕的,自然就是苏娥眉。
    此刻,她正在树梢间急速飞掠。
    卫小庄好歹赶了上来,气喘吁吁。不是修士的人估计很难想象,他那个圆滚滚的身体,竟然也能如此敏捷。
    “师姐,你慢些,等等我。”卫小庄脚下一边奋力追赶,嘴里一边大声嚷嚷。
    苏娥眉头也没回:“再慢他就死了!”
    卫小庄挥动这两只小胳膊,在浑圆的身体侧面费力前后摆动,累得歪头耷脑。看他这个模样,哪里像是在树梢间飞掠,根本就是在地上做长跑,都这番模样了,他仍是不忘说话:“我们这个修为,只怕是就算赶上了,也没甚么用吧?”
    苏娥眉咬咬牙:“有没有用,赶上了再说。”
    卫小庄喘着粗气道:“师父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来?要是师父他老人家来了,再怎么说,也能拖住一两个真人境。”
    苏娥眉:“师父出海访仙去了。”
    卫小庄瞪大了眼睛:“都这份上了,他还有心思出海访仙?他怎么这么不着调?”
    苏娥眉哼了哼:“师父什么时候着调过?”
    卫小庄一下子被噎住,脑海中立即浮现,邋遢的褐皮老道一边抠鼻屎一边摸脚丫子的画面,顿时觉得苏娥眉的论断,真是准确的无法反驳,“说的也是啊。”
    苏娥眉忽然停下来。
    卫小庄也停下来。
    苏娥眉没说话。
    卫小庄竟然也没说话。
    在他们前面,有人负手悬浮在半空,真人境的修为展露无遗。他含笑看着苏娥眉和卫小庄,就像看着两只,主动跑到捕鼠夹上的小老鼠,“两位小友,不在平卢好生呆着,跑到京畿之地来做什么?”
    他很得意,也有即将复仇的快意。
    他是蓬莱掌门张九陵。
    当年清水山庄之役后,蓬莱道门的势力,被迫回到蓬莱海岛上,李晔为了整肃平卢的道门实力,让苏娥眉和卫小庄建立全真观。
    正是因为全真观在平卢的崛起,蓬莱大大小小的道观,都成了全真观管理下的势力,从此脱离了蓬莱的控制。而失去这些大大小小道观的奉养,蓬莱的处境可想而知。
    为了破局,张九陵曾今想过,要跟李晔和解,扶持李晔争霸天下。但是李晔对道门的态度,或者说对待道门的方式,让张九陵无法接受。
    最后派了大司命过去,和少司命一起做李晔的护卫,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是不想跟李晔撕破脸皮,留了情分在,另外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以大少司命的身手,也能从容而退。
    张九陵固然恨李晔,但他同样恨楚南怀,恨苏娥眉和卫小庄。要不是楚南怀帮着李晔,要不是苏娥眉和卫小庄,在平卢建立什么全真观,蓬莱道门怎么落到如今这步田地?
    现在,到了道门和李晔撕破脸皮的时候,这就不怪张九陵如此看苏娥眉和卫小庄了,此时此刻,他对俩人动了杀心。
    以他真人境的修为,要杀苏娥眉和卫小庄,岂非手到擒来?
    苏娥眉眼中掠过一抹杀气:“你果真要拦我们?”
    张九陵淡淡开口:“道人是修士,修士掌握力量,就该是人上人。道门的意义,在于大争天下,并且替仙庭掌控天下苍生,保证道门香火鼎盛,保证仙庭能源源不断,受到人间的供奉。如此,道人方能在仙庭的功劳簿上,被记下一笔,几世之后,就有机会得道飞升,位列仙班。”
    “而不是像你们一样,去给百姓治病消灾,跟贩夫走卒混在一起,整个跟个农夫一样。如此行径,还要强大的修为之力何用?百年之后,全都得灰飞烟灭,做了再多事,又有什么意义?你们如此败坏道门规矩,败坏道门秩序,就是大逆不道!”
    卫小庄听了这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一脸跃跃欲试,扭头征询苏娥眉的意见:“师姐,他要跟我讲道理!”
    天知道,卫小庄最喜欢的,就是跟人讲道理。说的好听些,那叫坐而论道,说的不好听些,那就是吵架,而这正是卫小庄的乐趣所在。
    这些年,全真教之所以能在平卢发展壮大,卫小庄没少立功劳。他常常走进一个道观,舌战群道,往往几天下来,那个之前信奉蓬莱,对全真观十分敌视的道观,就会心甘情愿跟着卫小庄。
    但是此刻,明显不是讲道理的时候,所以苏娥眉瞪了卫小庄一眼,后者领会精神,不情不愿的熄了跟张九陵讲道理的心思。
    苏娥眉徐徐道:“释门大出天下,道门若是有见识,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跟释门一样,去杀李晔。”
    张九陵一甩衣袖,不屑道:“小孩子懂什么!”
    苏娥眉陡然长剑出鞘。
    卫小庄同时动手。
    李晔深吸一口气,缓缓平复丹药入腹之后,体内灵气的汹涌,他敛目看向前方,那犹如三十六颗星辰一样,散布在夜幕下的三十六罗汉。
    有了十八金刚覆亡的教训,三十六罗汉此刻严阵以待,并没有冒然出手,只是隐隐放出修为威压。
    十八金刚,的确很强,毕竟是大唐释门拥有的最强力量,而且是八百年蛰伏后的爆发。十八金刚阵原本也高深莫测,但之所以被李晔没付出太大代价,就迅速击破,说到底,除了战斗经验的差距,就是法义留下的那件袈裟。
    只是袈裟已经用过一次,此时李晔却是没有时间,去给袈裟再度注入灵气,毕竟那对灵气的消耗不小,而且不是念头一动,就能完成的,三十六罗汉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李晔手持卢具剑,步步前行,三十六名真人境的强者,实力绝不会只是十八金刚两倍那么简单。
    三十六罗汉阵,李晔没有见过,但一想也知道,三十六名金刚境,一起引发的大阵,会有怎样的威势。莫说李晔只是灵池真人,就算是阴神真人,难道就敢堂而皇之冲入阵中,任由对方施展手段,静静等候破局?
    那不是找死么。
    李晔望了望西边。
    也不知这个时候,上官倾城距离李俨还有多远,凤翔军是打算今夜行动,还是预备明日再动手?
    李晔唯一能够确定的,是李俨还没有被李昌言挟持,如果李俨已经被李昌言挟持,消息早就被青衣衙门传递过来了。李晔此刻身边虽然没有青衣刀客助阵,但他所在方位不是秘密,如果有那样的巨变,青衣衙门一定会及时让他知晓。
    陈仓李晔微微叹息一声。
    此时此刻,李晔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他穿越到这个世界后,一门心思想的,只是成就真龙功业,根本就没想对大唐社稷有什么贡献,他甚至在等着大唐皇朝崩塌,这样他才有成就大业的机会。但是事情发展到现在,天下人都把他看成了唐室脊梁,忠肝义胆,社稷之臣。
    无论是想要把持权柄的田令孜,还是想要大唐覆灭的诸侯、道门、释门,都把他看作坏事的头号敌人。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他们认为,有他李晔在,大唐江山就还有救,有李晔在,他就有威服藩镇,扫平乱兵,让道门和释门无法大出天下的可能。
    谁让他破了潼关,杀了黄巢,复了长安呢?这样的作为,让谁能不忌惮?
    这跟李岘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些,都是李晔始料未及的。就算他能预料,那又如何,他就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就是等死,慢性死亡。
    李晔忽然想到,昔年李岘被誉为拯救时艰的社稷之臣,被看作是中兴大唐的希望,最后却引来君王猜忌,臣子嫉妒,最后被害,只怕李岘如日中天的时候,道门和释门也是心慌的吧?
    如果李岘中兴了大唐,岂不就没有道门和释门大出天下的机会了?所以八公山之役,只怕不只是君王和臣子出了力,道门也暗中做了手脚吧?
    思绪飘飞,李晔摇摇头,将这些突然浮现的念头,一一压了下去。
    李晔看向三十六罗汉,对方分布的方位,明显就是已经选好的站位,可想而知,那是最能发挥罗汉阵威力的站位,只要李晔冲过去,他们就会发落罗汉阵将其围杀。
    李晔心里感叹一声,三十六个打一个,还以逸待劳,真是无耻啊。
    李晔嘴角忽然动了动,目光又投向西方,既然此行目的,是为了跟李俨汇合,那么为什么还要在这里,跟三十六罗汉纠缠?
    念及于此,李晔嘴角的笑容,渐渐扩散到整张脸。
    都是真人境的强者,三十六罗汉,敏锐捕捉到了这个阴险的笑容。不少罗汉心里都是微微一突,从李晔杀败十八金刚的过程看,这家伙可是阴险得很,这下难道又是有了什么算计?
    大罗汉为防有诈,陡然一声大喝:“魔头!你为祸世间,贻误苍生,今夜不将你斩杀在此,我释门就不是降妖伏魔的释门!”
    他这一声大喝,饱含庄严气象。释门的呼喝,以释门独特法门驱动,有震慑人心的效果。按照释门自己的说法,要是妖魔听了,首先就要心神不稳,生出畏惧之心,远远退避。
    道门九字真言,释门六字真言,都是类似效果。
    二罗汉也大喝道:“你已杀害我释门数十弟子,今夜无论如何,都没有你的生路!罗汉阵乃释门绝学,千百年来,不知斩杀过多少邪魔!你若是识相,就乖乖自裁!”
    三罗汉紧随其后:“魔头!有我释门在此,世间就没有你立足之地,你一人何以能抗衡我整个释门?就算你逃到天涯海角,也会被释门镇压!”
    四罗汉正要开口,却见李晔动了,他伸出手,遥遥比了个中指。
    三十六罗汉齐齐一凛,还以为李晔在施展什么术法,当即不敢怠慢,全都凝神戒备,毕竟这个魔头太阴险了。但不等他们想个明白,那个手势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效果,李晔忽然拔地而起。
    三十六罗汉面色齐齐一变,眼中都流露出震惊之色,震惊之外,就是刹那的茫然。
    因为李晔并没有向他们冲来,而是调转了方向,向山林掠去。他动作太快,而且行动十分突兀,不等三十六罗汉反应过来,他就已经冲出了百丈。
    “魔头要跑!”四罗汉终于找到机会说话。
    “他不是要跑,如果是跑,应该是转身跑才对!”三罗汉智慧颇高。
    “那个方向,并没有我们的人!”二罗汉神色惊异。
    “不好!”大罗汉惊叫出声,“魔头要绕开我们,他要绕路去接应唐皇帝!”
    听到大罗汉这句话,众人心头都暗道一声糟糕,眼见李晔强势冲击十八金刚阵,斩杀十八金刚,还以为这厮斗志昂扬,有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意志,但没想到,魔头竟然胆怯了,避而不战,要绕路去陈仓。
    不愧是魔头,果然阴险,方才众人就防着他的阴险出招了,却没想到,这阴险的魔头,是要遁走。
    “追!”
    “不能让他跑了!”
    “他一旦跟唐皇帝汇合,身处万军之中,就奈何不得他了!”
    “听说他调集了军队,去接应唐皇帝,他要是龟缩军中,执意不出,我们也拿他没有办法!”
    “不能让他坏了我们的好事,快追!”
    “这魔头果然阴险狡诈!”
    三十六罗汉当即展开身法,化作道道长虹,向李晔包抄过去。不过,虽然李晔遁走的行为,大出三十六罗汉的预料,他们却并没有乱了阵脚,依然维持着罗汉阵的阵型,随时都能以罗汉阵接战。
    再者,绕圈子肯定没有走直线近,李晔最终还是要西行的,所以众罗汉的要拦截李晔,路线只需要笔直冲过去,就能拦截在弯道前。
    三十六罗汉心头大定,忽然觉得,魔头虽然阴险狡诈,但并不能逃脱他们的手掌心,也就不过如此。
    但是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众罗汉还来不及蔑视李晔,就齐齐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们看到,李晔的速度,太快了!
    莫说尾随李晔身后他们追不上,就算走直接去拦截拐弯的李晔,他们也追不上!意识到这一点,三十六罗汉面面相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心惊。
    “不能让他跑了!”
    “全速追赶!”
    在大罗汉的喝令下,三十六罗汉全部施展出最快速度。
    李晔扭头一看,见三十六罗汉已经加快速度追上来,嘴角勾勒出一抹阴谋得逞的笑意。
    有龙气和青莲的加成,李晔不仅是出手时杀伤力大,飞掠的速度也更快。因为龙气和青莲之力,都是混在灵气中发挥威力的,真人境掠空飞行,也是动用灵气支撑,所以他的速度,根本就不是灵池真人这个境界的修士可比。
    就算是阴神真人,单论速度,也不可能比他更快。
    眼看三十六罗汉不顾阵型追赶上来,李晔不急不缓的调动灵气,暗暗蓄势,准备发力。
    三十六罗汉虽然同为金刚境,但个体修为还是有差异,毕竟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速度也会有快慢不同,此刻全力追赶,罗汉阵的阵型,就再也维持不住。
    李晔忌惮的,自然是罗汉阵,而不是单个拧出来的罗汉。以他的战力,在练气九层的时候,就能一剑重伤无涯子,半步筑基的时候,就能击杀黄巢,如今全力施为之下,自然是一剑一个真人境、金刚境。
    虽然那样的全力施为,李晔在全盛时期,一共也斩不出几剑,面对人海战术还是吃亏,但总比去硬抗罗汉阵,要强得太多。
    李晔一边飞行,一边注意罗汉阵的阵型变化,虽然罗汉阵已经乱了,但李晔并没有急于出手。他必须要等待,等到对方阵型彻底分开,没有瞬间合拢的可能,他才会翻身杀回。
    与此同时,李晔控制着自己的速度,力求在战机出现的时候,自己正好快要被追上,那样的话,转身杀回才会立即见血,不给对方反应后退的机会。
    大罗汉冲在最前面,在罗汉阵开始乱的时候,他一直在凝神防备,随时准备让左右二罗汉、三罗汉回撤,如果李晔敢返身杀来,他们就能瞬间恢复罗汉阵。
    但是李晔并没有这样做,这让大罗汉说不是失望还是高兴。失望的是,李晔没有返身送死,高兴的是,李晔果真是打算绕路,并没有什么阴谋。
    三十六罗汉毕竟是走的直线,又是全速追赶,看到李晔的距离越来越近,大罗汉眼中,渐渐有了志在必得的战意。李晔的速度的确是快,要是直线追赶,就算他们全力施为,也根本追不上,好在现在是直线堵截弯道。
    三百丈、两百丈、一百丈
    大罗汉开始准备出手,毕竟他在李晔侧后,出手占了地利,很隐蔽,很难被发现,只要他能给李晔狠狠来上一下,李晔就完了。那样就能避免,李晔突然又转向,为了跟他们拉开距离,不往西去了,那是大罗汉不能接受的。毕竟,今晚十八金刚都死了,释门损失惨重,而且是在三十六罗汉面前死的,罗汉们难辞其咎。
    就在这时!
    大罗汉陡然目光一凛,就要出手!

第四十五章 三生三世
    就在这时,大罗汉陡然目光一凛,就要出手
    但是有人比他先出手。
    先出手的,自然是李晔。
    李晔早已看准时机,当他快进入大罗汉的攻击范围时,大罗汉已经先一步进入了他的攻击范围。李晔没有迟疑,卢具剑上符文闪耀,骤然返身杀回,出手就是“步步生莲”的剑式。
    现在罗汉阵的阵型已经完全散乱,对李晔而言,跟上来的三十六罗汉,就只是三十六命普通的金刚境。没有了罗汉阵的加成,他完全没有了顾虑。《紫气东来》的剑式,也不是一盘散沙的同境修士能够抵挡。
    就在李晔返身的刹那,大罗汉心有所感,危险气息陡然降临,让他浑身都是一颤。眼看李晔身形有了一丝异动,大罗汉立即惊骇的意识到,李晔这是要动手。
    千算万算,还是没有防备到李晔的阴谋,大罗汉心头恨极,几乎要忍不住破口大骂,魔头果然阴险。
    大罗汉不愧是西域三十六寺的领头人物之一,反应可谓迅捷,他已经来不及给身后的罗汉示警,但是间不容发之际,他仍是发动了自己的领域。
    李晔回身,步步生莲的剑式发动的前一瞬,就看到大罗汉眉心金光一闪,竟然生出一个微型佛像。佛像在大罗汉眉心散发出缕缕金光,宝相庄严。
    与此同时,大罗汉脚下,空间一阵扭曲,忽然生出一座圆池,方圆数十丈。圆池生成的一瞬间,里面紫色雷电缠绕,如同小蛇一般,密密麻麻,呲啦作响。
    雷池一出现,大罗汉头顶的苍穹上,滚滚黑云如潮翻卷,发出威严凌厉的佛音。刹那间电闪雷鸣,无数紫色闪电落下,落在雷池中,形成恐怖的雷电帘幕。紫电在大罗汉身周数十丈的范围内,不停明灭闪耀,几乎跟雨幕一样密集。
    脚下雷池,与苍穹黑云之间,是无数道紫电相连,而大罗汉就在紫电中间,脚踩雷池,上合佛音,俨然神人之姿。
    这便是罗汉领域,天音雷池。
    不仅大罗汉的领域是天音雷池,三十六罗汉的领域,同样都是天音雷池。
    修炼同样的领域,这正是西域三十六寺蓄意为之,虽然领域单一失去了复杂性,但是领域合在一起,效果绝对大于简单叠加。三十六个天音雷池的领域,一旦相互联合,数百丈的范围内,就是天威所在之地。
    任你是灵池真人还是阴神真人,都要迅速退避。一旦退避的慢了,就只有被紫电劈中,在天音雷池中化为飞灰的下场。
    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