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多?”苏娥眉不能不惊异,当初她给李晔还马车钱的时候,可是就给了一把
    “这些铜钱跟我们带来的铜钱,是不是不一样?”卫小庄凑过来,往钱袋子看了几眼,然后就纠结的看向李晔:“一样啊!”
    “不一样不一样,你们道观带来的铜钱,比较稀有。”李晔怕苏娥眉和卫小庄难堪,敞着良心打哈哈。
    苏娥眉一下子就脸红了,她羞恼的瞪了李晔一眼:“你看我傻么?”
    她现在算是反应过来,她欠了李晔很多钱。看当时那商贾,拿着金子就跑得没影儿的模样,估摸着那团金子更值钱。
    但李晔并没有提及这些,这让苏娥眉对李晔的大方,深有好感,但又觉得愧疚。
    “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行走江湖,义字当头,说这些俗不俗?”李晔立即板起脸,用江湖前辈的口吻,一本正经的教训起来,把钱袋子交给卫小庄,“来,你的钱,拿好!”
    苏娥眉怔了怔,看着李晔,眨了眨充满怀疑的大眼睛。
    卫小庄抱着一大袋子钱,茫然无措。
    “走吧,去换衣裳。”李晔大手一挥,“如果你不想一直被人盯着看的话。”
    苏娥眉微窘,被人盯着看的确不自在,但是换衣裳又得花钱,她秀气的眉头蹙到一起,显得很是纠结。
    李晔适时发挥大男子主义,二话不说,带着两人就找了一家气派的绸缎庄,给苏娥眉挑选现成的衣裳,店面小的绸缎庄,只怕只卖布匹没有现成衣裳。
    挑选衣裳的时候,可把苏娥眉难住了,各种各种的轻衫罗裙,她根本就没法穿,因为色彩太鲜艳、纹饰太华丽,完全不符合她的审美,在她看来,这些衣裳都是没法穿的。
    翻看的衣裳越多,掌柜介绍得越珍贵,她的头就越低,也越来越局促,耳根越来越红,眼看着就红透了,最后李晔实在看不下去,不得不去给她弄了件道袍。
    忙活了半天,李晔终于还是带着两个道人,来到了崔家大宅。
    “崔克礼?”李晔听到苏娥眉报出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眉目威严的白胡子老头形象。
    崔家的门房听说众人要见崔克礼,眼神有些怪异,像看傻子似的,看他那模样,若不是看在苏娥眉和卫小庄,是道人的份上,都不会进去通报。
    “你们见过这个崔克礼?”李晔问苏娥眉和卫小庄。
    两人摇摇头,苏娥眉解释道:“虽然师父说,道观常受对方接济,但他并没有到道观来过。”
    李晔没再多问,崔克礼他是听说过的,这一世的记忆告诉他,在崔氏还没去世的时候,就经常念叨这个名字,好像是她弟弟什么的。
    众人在门房等了很久,卫小庄就快不耐烦的时候,影壁后面终于走出来一个中年仆役,着一身麻质青衫,衣角已经洗得发白,脚下也踩着布鞋,对李晔等人行礼:“各位远道而来,一路劳苦,请随我来。”
    李晔看到这仆役的打扮,若有所思,既然是崔克礼派来迎接的人,理应是亲信一类,但看对方的穿着,未免也太寒酸了些,作为内院仆役,待遇应该是不错的,但崔家的门子都穿得比他光鲜,看样子崔克礼在崔家的处境并不好。
    几人跟着这名中年仆役,在崔家大宅七拐房四宝的要求尤其高,稍有条件都会想尽办法提升品质,好像这些东西不好,就不足以承载他们的文气。
    中年仆役端着托盘进门,给苏娥眉和卫小庄奉上茶水,见李晔站在书案前,神色微显讶异:“道长也读儒家之言?”
    李晔笑了笑:“我可不是道人,只是这两位道长的朋友。儒家之言,我也读过一些,颇有兴趣,见了崔先生这些书稿,很是钦佩。”
    中年仆役眼中闪过一抹异彩,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那种异彩。
    卫小庄咳嗽两声,看着中年仆役,正色道:“这个,我们是来找崔先生的,不知崔先生可在?”
    中年仆役怔了怔:“我就是。”
    李晔一愣,苏娥眉也觉得不可思议,卫小庄更是直接惊讶道:“我说的是崔克礼先生!”
    “在下崔克礼。”中年仆役认真道,“这里只有在下一人居住。”
    三人面面相觑,都觉得匪夷所思,这家伙不是个仆役么?
    崔克礼那是声名在外的人物,更是崔家嫡系子弟,竟然穿着这么寒酸?而且看他面相,也太普通了些,丢在人海里就认不出来,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嘛,也没见这家伙气质有多么不一般啊。
    现在众人终于反应过来,门子听到他们找崔克礼的时候,为何会是那种神情。
    李晔捕捉到崔克礼后面一句话,他问道:“院子外的农田庄稼,都是先生种的?”
    崔克礼点点头,见李晔颇为讶异,便解释道:“读书人耕读传家,凡事都需身体力行。儒家读书人,更是以为黎民苍生谋福为己任,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自身四肢不勤,连百姓疾苦都不能切身体会,又谈何为黎民谋福祉?”
    这种言论,李晔还是头一次听说。
    在长安,他见过的士子多了,哪一个不是视曲水流觞、诗词唱和、青楼风流为雅事,视贩夫走卒为卑贱之业?韦保衡的弟弟韦江南,不就是这样的?
    高中进士进入官场的读书人,一辈子都分不清韭菜蒜苗的,不是大有人在?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才是读书人的追求吧?掌权治国发号施令,决定天下百姓福祸的,不就是这些人么?
    李晔不得不佩服这个衣着简朴,还自己种田养鸭的读书人,拱手由衷道:“先生一番言论,振聋发聩,先生所作所为,堪为读书人表率。”
    崔克礼却是正色摇头,叹息一声,惭愧回礼:“公子切莫如此,折煞崔某。崔某读书数十载,不过就是守着几间庐舍两亩薄田;未曾游历四海,到州县山野中去,亲眼看过百姓的艰难困苦;满腹墨水,只不过是写了些聊以自…慰的文字,不曾真正为百姓做过有益的事。崔某,有亏于先贤教诲,不敢自称读书人。”
    不敢自称读书人!
    听到这句,李晔说不出话来。
    他脑海里忽然涌现出一些记忆。
    李岘以前也提起过,当世正经的读书人就没几个,到了官场就忘了初心,有了修为就自认高人一等,黎民苍生在他们眼中,不过就是需要治理的对象。
    但青州崔克礼,却可称正经儒家士子。
    李岘原来说这话的时候,眉宇间都是敬佩神往之色,而在李晔的记忆里,整个天下,能让李岘露出如此神色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第二十一章 蓬莱大计
    本来,李晔听说崔家有人接济簸萁山道观,还以为对方随便拿出些钱财,都可以让道观好几年衣食无忧,何至于如卫小庄说的那样,让他们那个老掉牙的师父,只能穿一身缝满补丁的道袍,现在看了崔克礼的状况,李晔总算意识到,以崔克礼的这副深居简出、自食其力的模样,在买书买纸之余,还能接济道观,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李晔离开书桌,到椅子上坐下。
    崔克礼也坐了下来,和苏娥眉、卫小庄聊了起来,先是询问了他们师父和道观的情况,寒暄半响,苏娥眉将谈话引入正题。
    崔克礼说道:“这回冒昧请两位下山,也是情非得已。前些时日,蓬莱道门广发江湖帖,说是蓬莱新出炉了不少仙丹,要召集平卢江湖各大势力,于下旬到蓬莱仙岛,召开仙道大会,广散仙缘。本家也在受邀之列。”
    “仙丹仙缘?”李晔听到这话,暗自哂笑,蓬莱还真把自己当成仙门了。
    “先生也要去蓬莱仙岛?”苏娥眉问,对方不是儒家士子么,为何要去掺和道门的事?
    崔克礼肃然道:“这回的仙道大会,并非蓬莱道门说的那么简单,只是为了拍卖仙丹,这里还有更大的深意。”
    “什么深意?”卫小庄插口急切的问。
    崔克礼看了众人一眼,徐徐道:“一统平卢江湖。将平卢江湖,彻底变成蓬莱的依附势力!”
    众人面面相觑,都感到诧异,苏娥眉和卫小庄江湖阅历浅,不能知晓其中深浅,李晔却知道这里面的猫腻,遂问道:“蓬莱虽然是平卢第一道门,当之无愧的江湖领袖,大小江湖势力,都要对其敬畏几分,但蓬莱真要一统平卢江湖,对整个江湖发号施令,让所有人江湖客都对他们唯命是从,谈何容易?”
    “之前是不容易,现在却是有了变化。正是这个变化,让这样的结果不难达到。”崔克礼面容庄重,说出了一个新鲜消息,“蓬莱掌门道长,日前已经出关了。”
    “蓬莱掌门出关,便召开仙道大会,要谋求一统平卢江湖,莫非,他已经成功筑基,达到了真人境?”李晔只能想到这一个可能。
    “正是如此。”崔克礼颔首道。
    李晔心头微动。
    蓬莱道门本就是他收服平卢江湖,最大的一个阻碍,蓬莱掌门在这个时候,晋升真人境,这个阻碍已经成了一座高山!
    李晔问道:“大唐立国以来,蓬莱从未谋求过,要一统江湖,这回为何突然如此,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崔克礼深深看了李晔一眼,大抵是奇怪,李晔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而李晔说他只是苏娥眉和卫小庄的朋友,却对这件事这么上心,有些不合常理。
    崔克礼问李晔:“阁下行走江湖,对王仙芝、黄巢之乱,如何看待?”
    李晔心头一凛:“只怕朝廷不能迅速将其平定。”
    “崔某也是这样认为。很显然,蓬莱也如此认为。”崔克礼的眼神,带上了几分肃杀之意,“也就是说,天下就要大乱了!”
    “天下大乱之际,道门大出天下之时!”李晔点点头。
    “蓬莱本就是平卢江湖领袖,统一江湖,就是蓬莱道门,介入天下大争的第一步。”崔克礼沉声道,“只要做到这一点,蓬莱的势力,和在平卢的地位,将会再上一个台阶!”
    李晔寒声道:“如此一来,单论修士力量,就连平卢节度使和平卢军,也无法跟蓬莱道门相提并论。”
    苏娥眉和卫小庄,已经被两人紧密的谈话节奏,和深刻的谈话内容所震惊,他们一时接不上话,就只能眼巴巴看着两人。苏娥眉看李晔的眼神,渐渐有些明亮,毕竟两人年纪差不多,而李晔的见识明显高了她很多,作为女子,天生崇拜强者,苏娥眉也不例外。
    “岂止于此!”
    崔克礼继续道:“蓬莱这回召开仙道大会,向青州四大家族,都发出了邀请,而且礼遇甚厚,四大家族只要派遣代表过去,蓬莱就会给四大家族,每家一颗金灵丹!”
    “金灵丹!”李晔深吸一口气,“这个本钱下的还真是够大。”
    他看着崔克礼,沉声道;“蓬莱道门,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崔克礼点点头,看李晔的目光,有了欣赏之意:“蓬莱道门让四大家族去的目的,就是要让四大家族,也奉蓬莱为尊!至少在涉及修士的事情上,日后要听从蓬莱的节制!”
    “能节制四大家族的修士,不就是控制了四大家族?”李晔的声音带上了冷意,“这还不止,四大家族中新兴的两家,本就是平卢军的中坚力量,蓬莱道门,这是连平卢军都要控制!换句话说,蓬莱仙门,要控制整个平卢!”
    “不错。而这,正是道门介入天下大争的真义!”
    崔克礼目光炯炯,“以往时候,每逢天下大乱,道门都会辅佐一方诸侯,与儒释兵三家争霸天下,借此稳固自己的地位。然而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道门会同时扶持数个诸侯,确保不会出差错。东蓬莱西蜀山,北雪庐南洞庭,中终南。各占一方!”
    崔克礼看着李晔,继续道:“然而这回,道门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辅佐一方诸侯了,他们要控制一方诸侯!也就是说,他们只是要扶持一个代表世俗的傀儡!这样一来,等到道门扶持的势力,再度定鼎天下,那么道门就不用像本朝开国一样,还要受钦天监的节制。到时候,形势会逆反,朝廷都要受道门节制!而道门,就会成为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的,神权!”
    李晔默然。
    儒释道兵四家,道门最大,如果说还有谁能做到这点,那一定是道门。
    半响后,李晔嗤笑一声:“天下即将大乱,各方势力都在紧锣密鼓布局,无论是传统的儒释道兵四家,还是盐帮漕帮绿林山头,都准备投入天下大争的洪流,有所建树。然而布局始终只是布局,天下毕竟还没大乱,各方势力也还没到明面上来。蓬莱道门倒是好,直接开始真刀实枪的干上了!”
    崔克礼直视李晔,掷地有声道:“这是因为,当下的平卢,出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新旧节度使交替之际,人心不稳。”李晔说出个这个答案。
    “公子果然见识不凡,说得半点不错!”崔克礼奋然击节,“蓬莱就是要趁新节度使上任之初,还不能真正掌控平卢之际,抢先一步,将平卢修士拧成一股绳,让它们成为蓬莱道门的附庸,这样一来,蓬莱就能驾空平卢节度使!往后节度使上任了,也只能成为蓬莱道门的傀儡!”
    李晔眼神凌烈:“蓬莱道门,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偏偏这个算盘,还真的极有可能即将实现!”崔克礼肃穆道,“且不说节度使还未到任,就算他到了,又能奈何得了蓬莱?尤其是已经有真人境坐镇的蓬莱!”
    李晔看了崔克礼一眼,不置可否,又问:“崔家不愿依附蓬莱仙门?依照常理,蓬莱是平卢本地道门,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的话,比起效忠为官一任的节度使,依附扎根于此已经千年的蓬莱道门,对四大家族而言,是更好的选择吧?”
    “道门就是道门,焉能凌驾于世俗皇权之上?!”崔克礼陡然声色俱厉,“有史以来,何曾有过这种先例?让道门治国,他治得了吗?!”
    这一刻,崔克礼身上,陡然爆发出一股令人信服的自信与豪气!
    那是读书读出浩然正气,读出经世治学之才,读出心怀苍生的悲悯大善情怀后,才会有的当仁不让的责任感、使命感!
    这股底气与豪气,让李晔眼前一亮。
    李晔遂问:“崔家上下,都是此意?”
    崔克礼一窘。
    这下不止李晔看出来,连苏娥眉和卫小庄,也都看出来了,崔家上下并不是崔克礼这个意思。
    这也难怪,对家族而言,投靠蓬莱道门,怎么都是有益无害的。
    李晔再问:“先生意欲如何?”
    崔克礼正色对李晔等人道:“家主已经决定,要去蓬莱仙岛,参加仙道大会。但代表崔家的人选,至今还未确定,需要筛选。”
    李晔有些失望:“这是崔家家务,我等爱莫能助吧?”
    苏娥眉和卫小庄下山,就是为崔克礼来的,但是看现在的样子,好像帮不了崔克礼什么忙。
    崔克礼却是摇头:“正要诸位相助。这回去蓬莱,是参加道门的仙道大会,崔某一介儒家士子,若是单独前去,的确没什么名分,但若是有苏道长和卫道长,作为崔某的门客相陪,那么就可行了。”
    李晔看崔克礼说这话的时候,底气并不是很足,感觉应该还有些难处,便追问道:“还有什么不便?”
    崔克礼看了李晔一眼,叹息道:“公子有所不知。家父已经老迈,近来已经不出房门,族内正在商议新任家主人选。这回代表崔家去蓬莱,对内对外都事关重大,所以去了蓬莱的人,基本就是下任家主崔某不才,只是个耕读的书生,原本无意家主之位,而且崔某修为平平,更无门客亲信,也无法去谋取家主之位。”
    崔克礼这么一说,众人就完全明白了。
    李晔摆摆手,“先生不必多言,现在我就想问,如果先生执意要去蓬莱,崔家上下会如何反应?”
    李晔问的干脆,崔克礼也不迂腐,他郑重看了李晔一眼,“崔家族规,家主之位若有争夺,则争夺双方,带着各自的力量,比试三场文韬武略,胜者为家主。”
    “以先生文才,想必文试难不倒先生,那么我等三人,只需负责武试即可。”
    “平卢道门显昌,两场武试,如果都是门客出面,则须有一场是道人。”

第二十二章 心怀愧疚(第三更)
    “小蛮,过来。”
    李晔在院子里招了招手,大黄狗回头看了他一眼,又扭回头去,干脆的动作满是不屑。
    李晔顿显尴尬,待要去追,小蛮却已先一步跃起来跑了,速度快得不可思议,虎豹也不过如此。
    “小蛮,过来。”
    黄鹂般清亮的声音响起,原本已经跑到院子栅栏外,对着李晔不无示威之意吠着的小蛮,立即欢快叫了一声,一下子就扑了过来,摇着尾巴围着苏娥眉转个不停,吐着舌头满脸都是讨好之意。
    苏娥眉蹲下来,摸着小蛮的头,笑意浓郁,双眼成了月芽儿。这一幕让李晔分外不爽,对小蛮撇嘴道:“你好歹也是个雌狗,怎么的,还对美人感兴趣?”
    说着,又要去摸小蛮,却被小蛮回头,龇牙咧嘴凶恶的给吠的悻悻收手。
    “公子胡说什么呢。”苏娥眉羞恼的看了李晔一眼,粉脸微红,她蹲在地上,后腰上的道袍绷得很紧,圆润的臀部曲线格外养眼,李晔不禁多看了看,为免被美人发现,起身去草棚里看鸭了。
    不料苏娥眉又跟了过来,与李晔一起看鸭。李晔心头纳罕,心说这娘们儿莫不是看上我了,遂笑着问道:“道长有话要说?”
    苏娥眉纠结半天,殷红的下唇咬了又松,松了又咬,几乎都要咬破了,这才摆出一张认真的小脸,水杏眸子直直看着李晔:“崔先生的家主大比,还请公子能不吝出力本来公子已经帮了我们很多,我们实在不好开口,但小庄他公子实力那么强,若有公子出面,一定可以帮到崔先生!”
    “原来是这事。”李晔摆了摆手,示意苏娥眉不必相劝,“放心就是,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会出手的。”
    苏娥眉松了一大口气,笑脸比牡丹花还要娇艳,连忙拱手行礼,弯腰得很低,头都垂到李晔腹前了,满头青丝倾斜而下:“多谢公子!”
    李晔哭笑不得,仙道大会的事,本就是他的事,现在竟然被苏娥眉揪住道谢,偏偏他还不能明说,感觉十分怪异。
    直起身来的苏娥眉,看李晔的眼神,散发着点点星光,大抵她是真的服了这个好心的家伙,当即认真道:“公子如此相助,小女子贫道无以为报,现在就去下厨,亲自给公子做一顿饭!”
    她小跑出去两步,猛地想到什么,又停止脚步,回头对李晔笑道:“不过贫道的厨艺,肯定是比不上公子的,公子不要介意才好。”
    “道长做的肯定比我好,我也就会烧鸡而已。”李晔实话实说。
    苏娥眉以为李晔实在宽慰她,不过仍是笑得十分开心,转身就钻进厨房去了。
    崔克礼已经去见了崔家老家主,这时候回来了,神色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大抵争夺家主这件事,并没有引起老家主反感,想想也可以理解,以崔克礼的才学品性,愿做家主本就是一件好事。
    崔克礼走了过来,对李晔拱手行礼,认真道:“崔某跟公子萍水相逢,公子如此大义襄助,崔某实在感激不尽。”
    李晔心说你还是我舅舅呢,可不是萍水相逢,血源亲近,还说这些做什么,面上则一副大义凛然之色:“先生的品性才学,让在下钦佩不已,行走江湖能遇到先生,也是一件幸事,这回若能帮到先生,在下也很高兴。”
    他这话倒不全是胡诌。
    “真去了蓬莱仙岛,先生有什么打算?”李晔问道,蓬莱掌门都到真人境了,而且看崔克礼的样子,明显不想让崔家依附蓬莱道门,此行任务很是艰巨。
    崔克礼叹息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总之这件事,崔某没有置身事外之理。”
    李晔点点头,崔克礼说的话,也是他的想法。
    两人又聊了几句,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平卢新任节度使的话题。
    崔克礼露出追忆深思之色:“平卢新任节度使,乃是安王殿下。安王扳倒大奸臣韦保衡,匡扶陛下铲除宦官祸害刘行深、韩文约的事,已经传遍了天下,想必公子也有所耳闻。崔某跟大多数人一样,对安王殿下也是敬仰不已。但有一件事,公子肯定万万想不到。”
    说到这里,崔克礼露出由衷的笑意,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颇有些期待的看着李晔,等李晔问下去。
    李晔忍俊不禁,忙问道:“何事?”
    崔克礼笑了两声,眼神温暖:“这个安王殿下,实际上是崔某的亲外甥!公子没有听错,安王殿下的生母,就是崔某的亲姐姐!”
    李晔啊了一声,赶紧露出激动敬仰之色,睁大了眼睛问道:“竟有这等事?先生是安王殿下的亲舅舅?失敬失敬!”
    崔克礼对李晔的反应很满意,嘿嘿笑了两声,谈性极为浓厚:“这个年轻的安王殿下,也就是我外甥,可是个传奇人物啊,比他生父老安王李岘,还要具有传奇色彩!安王年幼的时候,二十年不能修行,莫说成就练气,连凡人境都无法达到。那时候,满长安城的人,都对他不屑一顾,各种难听的话满天飞,什么虎父犬子,什么生来命贱,难听到了极点。就在前些年,宗室里还有人,企图谋取属于他的安王爵位,你说这些人可很不可恨?”
    说着,崔克礼就直勾勾看着李晔,等他应和。
    李晔连忙附和道:“当真是可恨!”
    崔克礼笑容更加灿烂,快意道:“但是没想到,安王殿下去了一趟沉云山,就得到了袁天师的传承,一日之间,成就练气!这是何等壮举?试问普天之下,可有第二个人,修炼一日,就能成就练气的?这还不算,安王殿下接下来,就夺得了出仕考核第一的成绩,还戳破了邢国公谋害百姓的阴谋,名声大震,出仕便是四品长安府少尹,堪称一飞冲天!”
    李晔见崔克礼又向他看过来,连忙露出崇敬神往之色:“真是厉害啊!”
    “那是自然!”崔克礼自豪的微扬下颚,不过旋即,他就长叹一声,面色也沉重下来,“现在,天下人都知道他惩恶除奸的辉煌荣耀,但有几人能够体会,他之前二十年所受的苦楚?唉,我那姐姐嫁给李岘,本就为宗室所不喜,他年少时又被称为废物,可想而知过得有多凄惨。崔某生平唯一一次远行,就是在他三岁的时候,去长安探望,那时候姐姐还在,就抱着他抹泪,诉说种种不易”
    说到这里,崔克礼呼吸有些紊乱,眼眶也红了起来,他这副模样,让李晔一时不知所措,感情这便宜舅舅,对他感情很是深厚啊。
    崔克礼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收拾心情,转而咬牙愤恨道:“老安王李岘那厮,就知道江山社稷,整日里忙于公务,四处征战,完全不能体会他们娘俩的苦处,实在是不当人父!”
    李晔又啊了一声,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不说这些。”
    崔克礼摇头叹息一声,“这回听说安王到平卢来出任节度使,崔某和家父都是很高兴的,有意帮助他在平卢站稳脚跟。崔家势小,安王受苦的那些年,崔家都没能帮到什么,家父跟李岘那厮也不对付,鲜少去长安走动,所以我们一直很愧疚。”
    说到这里,崔克礼眼神低沉了几分:“这回蓬莱召开仙道大会,意欲掌控整个平卢,崔某和家父都极为反感,但是家父已经老迈,迈不动脚步了,而且我这些年无心族内事务,只是一心耕读,说不上什么话,然而这回,蓬莱即便是龙潭虎穴,崔某为了安王,也要去闯一闯!”
    李晔敏锐的捕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信息,问道:“既然崔家家主不愿依附蓬莱,那这回仙道大会,崔家为何还要去参加?”
    崔克礼苦笑一声:“这都是因为三弟。虽然崔某跟家父,还念着姐姐的情分,但是三弟却不管这些。三弟生性好大喜功,他觉得蓬莱势大,平卢一定会落入蓬莱手中,崔家只有跟着蓬莱,日后才能发展壮大。这些年,族中事务都是三弟打理,本来若是崔某不出来相争,三弟就会顺利继任家主之位。”
    “所以这回跟先生相争的”
    “三弟崔虎城。”
    “好了,不说这些了。”崔克礼止住了话题,家丑不可外扬,这些事也没什么好说的,若非李晔要帮他参加家主大比,他也不会跟李晔说这么多。

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
    李晔没想到,崔克礼对他的感情竟然如此深厚,现在他已经明白,如果能帮助崔克礼夺得崔家家主之位,那么只要此行蓬莱不出太大差错,崔克礼就一定会带着崔家,支持他在平卢掌控局面。
    如此一来,平卢四大家族,至少有一个站在他这边,李晔接下来要收服整个平卢,就要方便得多,毕竟万事开头难。崔家扎根青州,对平卢十分了解,是绝对的地头蛇,在各方各面,都可以给到李晔很多帮助。
    念及于此,李晔帮助崔克礼的决心,就更是坚定。
    李晔和崔克礼说话的时候,苏娥眉已经将饭菜拾掇好,卫小庄打了半天下手,两人将饭菜上桌,便招呼李晔和崔克礼吃饭。
    苏娥眉天生丽质,源于多年山野清修,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但此时系着围裙站在厨房外,轻拢发丝看着李晔的模样,倒有几分妇人韵味,瞧着不再那么远在天边,而是触手可及。
    苏娥眉下厨的手艺,说不上有多么惊世骇俗,做出来的饭菜,也没到让人惊为天人的地步,但毕竟有很多年的积淀,饭菜火候掌握的恰到好处,做出的菜品色泽也刚好,不花哨很实在,色香味都有,正是家常菜本该有的滋味,崔克礼一个劲儿称赞,连卫小庄都说,苏娥眉今儿做的菜,比以往要更好一些。
    苏娥眉礼貌性微笑,回应了崔克礼和卫小庄的称赞,小口嚼着粟米饭,弯弯的睫毛微微抬起,发亮的眸子却在偷瞧李晔的反应。
    李晔并没有称赞什么,这让她有些小小的失望,但埋头一个劲儿扒拉饭菜的模样,称得上是狼吞虎咽,让即便是没有得到李晔亲口认可的苏娥眉,也暗暗雀喜,有一种终于做成功一件事的自我认可感。
    李晔很快吃完了一碗,然后就放下了碗筷,让众人慢用,自己很快起身离席,大步出门去了院子里。
    “李兄食量这么小?”望着李晔出门,卫小庄鼓着塞满饭菜的腮帮,讶异的咕哝一声。
    低着头在碗里捻起几粒粟米的苏娥眉,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滞,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情绪,耳廓也微微红了。
    她先前看到李晔狼吞虎咽的模样,还以为李晔是觉得好吃,所以食欲大开,现在看到李晔迅速放下碗筷的模样,分明就是吃不下了的样子,她不禁想到,之前那一碗饭菜,是捏着鼻子吃完的吧,怪不得动作会那么快呢,怕是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