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御仙魔-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茂贞站着没动,一脸严肃的注视李晔,“不是将军,是岐王。”
    李晔无语道:“你怎么跟个婆娘一样,现在是计较这种小事的时候?你到底要不要进来?”
    “你才是婆娘!”李茂贞大恼,老脸也是一红,旋即就更加严肃,梗着脖子抬起头,“不承认小王的身份,小王就不入营!”
    李晔乜斜他一眼:“岐王不能入营,李茂贞才能进来。”
    李茂贞盯着李晔,李晔斜视着他,两人僵持良久。
    最后李茂贞啪的一下合起折扇,自己给自己台阶下,“李茂贞就是岐王。”
    说着,仰首阔步走进营地。
    等李茂贞果然走进了妖族营地,李晔也是真的佩服了他的勇气。
    对方虽然身怀天机,一般人杀不了他,但李晔同样身怀天机,是可以杀的。现在他带着一帮随从就敢深入妖族大营,这份魄力不是寻常人能有。
    李晔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勇气从何而来。毕竟无论他们之前是否联手过,自打对方攻占长安,双方就是对头了——争天下的死对头。
    让李晔讶异的还在后面。
    很快高骈竟然也带人到了。
    刚刚走进营地的李茂贞停步回头,看到高骈和他身后的儒门士子后,撇了撇嘴,状似不屑。
    在高骈靠近之前,一人先行来到李晔面前,俯身行礼拜见:“殿下。”
    李晔将对付扶起来,奇怪道:“先生怎会来到这里?”
    风尘仆仆的崔克礼抬首道:“此事说来话长。”
    事后李晔得知,高骈会带着儒门士子出现在昆仑,是崔克礼从中多番努力的结果。
    崔克礼原本拜在王载丰门下,而王载丰不仅是儒门四贤之一,更是儒门话事人。双方既然有这层关系在,无论崔克礼在投入李晔麾下后,跟儒门闹得如何不愉快,需要走动的时候总是方便很多。
    冤句县一战后,郭璞想要去见李晔,然而后者行踪飘忽,他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倒是碰到了崔克礼。早先对崔克礼不参加扬州文会之事,王载丰、郭璞等人本有怨言,但是在见识过李晔的出众后,郭璞对崔克礼的怨气就消散了。
    崔克礼已经是文圣境界,地位类似于兵家名将,哪怕没有观星台诸多法器辅助,也参悟到了天道之意,故此有联合诸侯、百家来相助李晔的打算。
    彼时他就把想法跟郭璞说了,郭璞因为再见崔克礼,对平卢的政通人和有所了解,深深被其触动,认为崔克礼是真正践行了儒门宗旨,对他已经是敬佩万分,便自告奋勇回扬州说服高骈。
    时间紧迫,正在崔克礼发愁郭璞往返要花费许多时间时,宋娇带着楚南怀忽然出现在他面前,后者还主动承担起了护送郭璞回扬州的任务。
    郭璞本以为说服王载丰很难,却没想到对方听完他的话,立即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彼时郭璞就明白,崔克礼这个弟子,先于王载丰这个先生一步成就文圣境界,给予了王载丰很大触动,导致对方“三省吾身”,许多思想都发生了转变。
    这才有了王载丰夜观天象,跟高骈发生语言冲突的一幕。
    王载丰用了一日夜说服高骈,让他前往昆仑跟李晔联手对抗仙庭。
    这个选择对高骈而言并不难做,毕竟要是没了儒门支持,他就无法跟李茂贞、李晔等人争夺天下。只要王载丰态度强硬,就算高骈不愿意也得来。
    为了全面实现崔克礼的计划,郭璞在王载丰说通高骈的同时,于楚南怀的护送下来到长安,开始游说李茂贞和兵家,并且让张仲生前往蜀地劝说王建——张仲生由卫小庄护送。
    因为楚南怀和卫小庄修为高,赶路速度快,而各方又都有实现“凡间事凡人理”的需求,所以这件事很快做成。而后楚南怀借了些强大的赶路法宝给各方,李茂贞、高骈这才能带着人手及时赶来昆仑。
    为了避免李晔不肯接受李茂贞、高骈等人相助,崔克礼放下中原政务,跟着众人一起赶来。站在李晔的位置上看,李茂贞、高骈这些人都是乱臣贼子,是想要夺走他们李唐江山的祸首,要李晔很容易接受他们,这实在是不太可能。
    这却是崔克礼多虑,李晔毕竟是穿越来的,对反贼不反贼的不是那么痛恨。
    李晔跟高骈在人前相见。
    高骈拱手道:“安王,久违了。”
    李晔回礼:“高将军,别来无恙。”
    高骈跟李岘是故交,曾经李晔和高骈也是盟友,只是后来高骈出镇蜀中,两人就再也没见过。
    黄巢之乱的时候,高骈先是被黄巢击败,从战神的位置跌落尘埃,而后皇帝命他出兵中原,他也是犹疑观望寸功未立,等到李晔、李克用等灭了黄巢,他是悔之晚矣。
    李晔本以为高骈会就此消失于众人视线,没想到历史发生改变,儒门选择了扶持他,这才有他独霸江淮的局面。
    听到李晔称呼自己为将军而不是吴王,高骈眉头一皱。他是很在意彰显自身权威地位的,要不然也不会兴建王宫,况且李晔还是他的晚辈。
    然而举目四望,入目十多万妖族修士,真人境以上无数,高骈纵然介怀也没胆子叫嚷,只能忍着心中的难受。
    郭璞跟在高骈身后,等高骈和李晔寒暄完,他立即上前拜见:“见过安王殿下。冤句县一战,识得安王军威,震撼不已,又听崔长史说平卢政事,敬仰万分,只恨不能早日拜会。今日得偿所愿,见殿下丰神俊朗、英姿雄武,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可谓是足慰平生。”
    李晔被对方这番书袋掉得头皮有些麻,勉强笑道:“先生客气了。”
    不过儒生大多是这个德行,他也见怪不怪。
    高骈入营后,不出所料,没多久王建也带人到了,于他同行的还有楚南怀、卫小庄、张仲生三人。
    “安王殿下!”身材健硕肥壮的王建,迈着虎虎生风的步子来到李晔面前,行的却是军礼,气度比之以往更见不凡。
    “王将军雄姿英发。”李晔笑着道。
    王建摸着脑袋哈哈大笑,显得憨厚爽朗,“在安王面前,哪里敢称雄姿二字,安王莫要折煞在下了。”
    众人之中,王建无疑是给人感官最舒服的,也最是规矩。然而李晔却知道,这是个表面厚道实则心细如发的胖子,颇有几分大智若愚的味道。
    至此,除了早先败亡的朱温,天下四大诸侯齐聚一堂。
    儒门、兵家、杂家等门派的数百俊彦,足称一时之选的才子们——还有白鹿洞门人,也都得以互相见面。
    一时间,昆仑山前群贤毕至,风云际会。
    这些身负四方气运,代表凡间灵秀的人物汇聚于此,只为跟仙庭一分高下。

第三十章 群贤毕至 风云际会(4)
    所有人都进入营地后,李晔和楚南怀站在辕门处,一起看着道兵营地一时没有说话。
    道兵营地后方,风云变幻的苍穹中央,接二连三的白衣仙人顺着昆仑通道雪花般飘扬而下,每时每刻都在增强道兵营地的力量。
    默然片刻后,楚南怀率先开口,他先是喟叹一声,这才语调沉缓的说道:“前些时候,回鹘兵马二十万大举进犯阳关,不到五万归义军奋起抵抗,两军在阳关内外恶战十余日,尸横遍野,最终艰难取胜。”
    李晔微微一怔,对这个忽然来到的消息让他颇感意外。
    楚南怀似乎知道李晔在想什么,解释了一句:“青衣衙门的军报已经到了中原,只是你走得早了一日,没有及时看到罢了。”
    说着,楚南怀将一沓军报递给李晔。
    那不是一份,而是好几份,而且也不是给李晔的,而是给归义军节度使——除了最后一封。这些军报之所以能都到手里,可见是战后统一归集。
    李晔展开军报的时候,手指微不可查的颤了一下:军报有小半浸透了鲜血,一些字体都显得模糊。现在血迹已经干涸,深褐的颜色却仍旧无比刺眼,腥味似乎都还没有散尽。
    “十二日,二十万回鹘大军叩边,与过往不同,这回敌军步骑参半,可见攻心之心坚决,末将率众三千据城而守,盼援归义军都虞候陈在望。”
    “战三日,将士只剩不到七百,江湖修士也死伤殆尽,若援军还未出发,阳关已不可救,建议驻守落雁口”这是阳关守将的。
    “敌军尸首在城外堆砌成山,高过城墙,敌军遂能攀缘入城关城狭小,我军尸体无处堆放,每日必聚而焚之,唯血水使黄土泥泞不堪,普通士卒行动艰涩敌寇攻势甚急,盼军帅再遣援军”
    “我部驰援阳关已经九日,将士死伤殆尽,然末将与众将士皆矢志不退,决议与敌寇死战到底,与关城共存亡”这是归义军副节度使的。
    最后一份来自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是一份奏折,原本是想呈送长安:“回鹘步骑二十万叩边臣亲率步骑万余、以及数千热血青壮做最后驰援此战血战十六日,黄昏时敌寇退走,将士、江湖修士、民间青壮共死伤四万有余,阳关毁坏大半,正面城墙只余残破城门敌军败退后,阳关腥冲冲天,幸存将士尽皆不言经由此战,归义军折损大半,拜请陛下发军来援”
    看到这里,李晔抬头望天,闭眼沉默,不忍再看。
    曹议金想要朝廷发兵救援,然而现在九州烽火连天,归义军注定等不到朝廷的援军。
    良久,李晔继续读下去:“此战江湖修士出力甚大,尤以钦天监南宫第一和一名无名男子杀敌最多,若无此二人,阳关早已被破。尤其是那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似乎有名将境界,不知到底是何人两人皆身负重伤,敌军退却时,被斩一臂的南宫第一在城门上大笑不止,随后坠地,陷入昏迷”
    读完军报和曹议金的奏折,李晔心口如压大石。
    最后一封是青衣衙门的奏报,也是唯一一封干净的奏报。上面写的内容跟前面没有多大差异,唯一不同之处,是对南宫第一和李岘的战斗情况说得较为详尽。
    南宫第一还没有成就仙人境,却先断了一臂
    在李晔收起军报,默然无言的时候,楚南怀沉声道:“回鹘经由此败,短期内不会再有大举进犯的能力,边境可以稍微安定两日这也是仙庭能够派遣这么多仙人下界的原因。”
    天地一体,归义军在阳关与回鹘步骑大战的时候,仙域同样如此。既然李岘和南宫第一帮着归义军击败了回鹘大军,就说明仙庭同样赢得了对回鹘神族大军的战争。
    这场大战到底是凡间得胜后的气机,影响了仙域让仙庭也顺势取得了胜利,还是仙域胜了凡间才有胜果,李晔一时无从得知。
    如果是归义军胜了,仙庭大军才胜,那就很讽刺了。
    毕竟,如果没有这场胜利,仙庭就无法抽调那么多仙人下界。
    李晔将胸中的浊气长长吐出。
    无论如何,这场战争他都要取胜。否则,李岘和南宫第一在河西的付出,就真的不可能有得到回报的那天。只有迅速荡平中原,他才有出兵支援河西的可能。
    张议潮组建归义军,克服河西十一州,献图于朝,这事才过去不久,如今张议潮死了,归义军经过内部动乱和回鹘、吐蕃的倾轧,十一州之地迅速被蚕食,已经只剩下两三州,而且地盘还处在包围中,形势可谓危急。
    李晔看了楚南怀一眼:“这批下界的仙人里面,有没有你们的人?”
    楚南怀为老不尊的摊了摊手:“你说呢?”
    既然是专门派下界做最后一搏的仙人,仙帝应该筛选过,不会让泥尘道人派系的人混入其中。
    但要说数千人中没有一个泥尘道人的人,那又不太现实,如果真是如此,泥尘道人就太无能了些。
    李晔没有追问这个答案很明显的问题,直接问道:“此战事关重大,我想你们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只是你和卫小庄在凡间奔走,促成诸侯百家齐聚于此。泥尘道人应该也有些手段吧?”
    见李晔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楚南怀也不再卖关子。
    他正色道:“这回要下界的仙人共有一万左右,若是等他们都下界,我们必死无疑,所以三日最好是一日之内,我们必须扭转局势。等到你们行动的时候,我会以秘法给泥尘道人传讯,届时我们的人会在仙域上同时动手。”
    李晔皱了皱眉:“怎么动手?是尝试性的小打小闹,还是放手一搏?”
    楚南怀神色肃杀:“当然是放手一搏,这里有一个计划。”
    说着,他将计划告诉了李晔。
    李晔听完之后,凝神沉思,良久没有回应。
    所谓计划,也不是什么高深计策,核心仍旧是仙凡呼应,两边同时动手,只不过在战斗细节上有所布置。
    李晔寻思着道:“如果局势真的能够发展到那一步,倒是最好不过这事还得妖族同意才行。”
    楚南怀道:“妖族为何不同意?杀上仙域,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这回仙帝打通了昆仑通道,十八日内,仙凡之间等于没有阻隔,这固然方便了仙人下凡,但同时这也给了妖族大举杀上仙域的机会,而且是他们的唯一机会。对于我们而言,也只有联合妖族,才有足够的力量在仙域对抗仙帝。”
    李晔狐疑的瞥了楚南怀一眼。
    楚南怀先是牛眼一瞪,随后失笑:“安王不必怀疑我们的诚意。对我们和妖族而言,眼下这一战都是最好的翻身机会,失去了就可能再也没有了。而且泥尘道人在仙域已经做了布置,仙帝暂时没有察觉我们的行动,所以此战能胜的可能性极大!有如此把握,还不放手一搏,那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
    李晔点点头,“这话很有说服力。”
    “既然如此,安王还迟疑什么?”
    李晔摇头叹息一声,“我在想,当仙庭内部乱成一锅粥,谁去抵抗那些域外诸族神仙大军?仙庭要是没了,凡间也得遭殃。”
    仙凡一体,当九州仙域被异族神仙占据,凡间也极有可能落入异族统治。
    对李晔而言,这是一个矛盾。
    楚南怀再度一瞪眼:“你要是大业不存,天地之事还跟你有什么关系?你要想保住九州的仙凡大局,首先得保住你自己!”
    李晔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楚南怀语气缓和了些,劝道:“难道你觉得你死了,腐朽的道门仙庭能够战胜域外神仙?他们要是能,大唐就不会丢失那么多疆土!内乱不可避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迅速成就大业,所谓欲攘外敌,先安内寇也!”
    李晔微微颔首,这话同样很有说服力。
    忽然间,他觉得这番言论很是熟悉。
    攘外必先安内。
    大抵仙帝也是这么想的。

第三十一章 同盟会议
    因为有崔克礼居中协调,李晔跟楚南怀进帐的时候,李茂贞、高骈、王建等人都已经在两侧的第一排落座,他们各自的辅佐人员都坐在身后,整个大帐中气氛很严肃。
    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东道主,李晔毫不客气做了主位,妖族修士就在他身后。虽说这样的安排有主大客弱的嫌疑,但是妖族中的牛魔王、弥猴王等都是大罗金仙境的一代妖王,倒也不算太摆谱。
    李晔寒暄几句,将话题引入正题。
    大家来一起对付妖族,原则上理应同心协力,这本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同心协力不等于亲密无间、不分彼此,仍然有许多需要商榷的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既然此战的目标是推翻仙庭对凡间的统治,那么目标如果实现,往后天下的利益如何划分,要形成一个怎样的格局,以平衡各方的利益?
    此情此景,让李晔不能不想起地球上的一战二战,在盟军组建同盟军,决定对敌军作战的时候,除了商议如何出兵,最大的精力应该也是放在了构建战后秩序上,这才有了国联跟联合国。
    总之,这是权力的游戏。
    首先说话的是高骈,他环视众人一圈,目光中不无倚老卖老之意,以一种当仁不让的口吻道:“朱温是有道门仙庭的支持,这才能占据中原七镇,若无道门仙庭,他也不可能成事。这回我们为了凡间大仁大义,戮力同心对付仙庭,事情若是成了,我淮南儒门愿意广播圣人教化,为苍生之福再接再厉,帮天子牧徐州、许州、衮州三镇之民。”
    徐州、许州、衮州三镇毗邻淮河,而且位置关键。尤其是徐州,向来是南北之争时最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谁有了徐州,谁就有了向南、北用兵的主动权。
    如果高骈日后要指挥兵马渡过淮河征伐中原,那么据有了这三镇,无论是北上平卢还是直取中原腹地,甚至是攻占洛阳西去关中长安,都无比便利。
    一言以蔽之,淮南如果有了这三镇,就占据了日后中原乃至天下大争的有利态势。
    高骈话音方落,一声嗤笑响起。
    风流倜傥的李茂贞摇着折扇,看也没看高骈一眼,斜着目光讥讽道:“早就听说吴王和儒门臭气相投,是看似纯良实则一肚子坏水的伪君子,如今看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中原七镇,吴王一下就要了三个,胃口这么大,你怎么不干脆全都要过去?”
    被李茂贞如此触犯,高骈却没有怒容,而是用淡淡的、理所应当的口吻道:“这回昆仑会盟,是我儒门士子奔走各处,一手促成,所谓多劳多得,这本就是应该的,岐王有什么好不服?”
    李茂贞冷笑道:“你怎么不说朱温是怕了你们才跑到昆仑来?”
    高骈:“……”
    去长安和成都联络李茂贞、王建的士子,的确是儒门的人,但这件事最初还是崔克礼提出,郭璞也是受他的委托才去跟王载丰商议……当然,高骈也可以说崔克礼本是儒门弟子,如果他厚颜无耻到了这个地步,那也不差说朱温是被他们吓跑的了。
    高骈跟李茂贞争论的时候,王建一直都是安静旁观,没有赞同谁反对谁的意思,看似没有主意,实则城府深厚。
    高骈怒道:“岐王处处说孤王跟儒门不堪,难道岐王就是真的仗义,不会从中原要走一州一县?”
    李茂贞摇着折扇笑容轻蔑:“吴王不必诛心。小王自认为论实力不输给淮南,所以这中原七镇,小王不仅要分,而且分得不能比吴王少。”
    说到这,他脸上的嘲讽之色更浓,有种看热闹不怕事大的意思:“洛阳,汴州、滑州,小王要了,如何?”
    他果然说道做到,一开口同样是三个藩镇。
    高骈冷哼一声:“岐王知道何谓夜郎自大么?”
    李茂贞针锋相对:“吴王知道什么叫天子诏命吗?”
    高骈被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李茂贞手里有天子,谁敢说他实力不强?他要是让天子发一道诏书,大家就算可以不遵从,但在大义名分上还是会落人口实,带来许多不便。
    高骈和李茂贞的争执陷入僵局,也让帐中的气氛陷入僵硬。
    李晔看着真在生气,和一副生气样子实则一双“我看你高骈怎么办”眼神的李茂贞,内心毫无波动。
    中原七镇,现在都有他的军队,各镇节度使至少目前在名义上也听他号令,这些朱温的故地已经被他吞进嘴里,虽然还没落到肚子,但要让他吐出来,他自然是不愿意。
    然而不分出一部分利益,同盟就不可能存在。
    中原这块蛋糕李晔一个人吃得下,但是道门仙庭这个敌人,他一个人还真对付不了。
    仙庭还没战胜,众人就在为还没到手的利益互相争斗……然而利益不划分合适,根本就不会出现跟仙庭决胜的战争。
    这时候,一直没有出声的王建开口了,他笑容颇为憨厚无害的缓和气氛:“中原七镇,吴王和岐王分去六个,那本王和安王岂不是要合分一个?这恐怕不妥……本王是不介意少分一点,只是这样也太亏待了安王。若无安王跟仙庭斗争到现在,逼得仙庭背水一战,哪有我们决胜仙庭、划分中原的机会?呵呵,此事不妥。”
    听到这话,李茂贞脸色缓和不少。王建虽然是在反对他和高骈两个,但这个争端是高骈挑起来的,他就是跟着起哄以此隔应高骈而已。所以面子上最过不去的还是高骈。
    然而李茂贞脸色好看只是一瞬,旋即就沉下来,很是不高兴的瞥了王建一眼,“死胖子,好人都让你做了是不是?”
    王建嘿然道:“我不是好人,安王才是。”
    李茂贞哼了一声,那意思倒不像是反对,然后他脸色又不好看了,“就知道拍马屁!”
    李晔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示意众人注意过来,然后正色道:“诸位都是大唐重臣,也都有兴国安邦的大才,诸位都想多出些力多管理点地方,好为朝廷立功,为陛下分忧,孤王认为理所应当。不过这中原七镇也经不起这么划分,依照孤王看,你们三人各取两镇为好,孤王只要汴州。”
    李茂贞一愣,看李晔的眼神都变了:你莫不是傻了?
    高骈精神一振,显然大喜过望。
    他根本就没打算真要三个藩镇,狮子大开口只是为了坐地还价,能够分到两个藩镇虽然不多,但也在底线之上。
    真正让高骈差异的是,李晔自己竟然只要一个汴州宣武军,这涉及到的,可是高骈等人跟李晔实力对比的关键问题。
    明眼人都知道,李晔现在坐拥九镇,而且位夸黄河南北,所以是最强大的。如果他再得了中原三四个藩镇,高骈等人就会感到压力大到很难踹气。
    但若是李晔这一战之后,实力并无显著增强,反而是肥了其他几个大诸侯,此消彼长,那天下大争的格局就平衡多了。
    高骈冷静下来,用怀疑的目光打量李晔:“安王此言当真?”
    他觉得李晔不是疯了就是别有用心,而前者的可能性又几乎不可能存在。
    王建同样怀疑。
    李茂贞也是想听听李晔有什么说辞。
    李晔叹息一声,沉声道:“大敌当前,我们时间不多,必须马上行动,否则悔之晚矣。当此之际,自应以大局为重。然而以大局为重说的轻巧,涉及到的可是舍弃自身利益,谁又愿轻易放手?既然大事总要有人牺牲才能做成,孤王身为李唐宗室,为匡扶社稷,责无旁贷。”
    众人闻言都是一怔。
    大唐重臣,为天子牧民什么的,都是说说而已,李晔还当真了?
    怎么可能当真?
    怎么能当真?
    李晔目光真诚的看着众人:“孤王愿意以大局为重,所求无外乎诸位能够同心协力,少些争执,立刻出手……时间真的快来不及了!”
    众人一时神色变幻不停。
    最后,他们还是敏锐的抓住了关键问题:时间来不及了。
    也是,李晔是道门死对头,双方交手多年,如今李更是把仙庭逼到背水一战的份上,可想而知仙庭对他的仇恨。
    李晔是最等不起的人,最不容此战有意外的人。
    所以他以土地换时间、换取众人同心协力先解决掉仙庭这个大患,是理所应当的。
    而且李晔说的没错,大事临头,总要有人牺牲,否则争来争去,事情什么时候能做成?
    李晔耗不起。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都道:“安王高义,我等同意。”
    只要李晔愿意让出利益,他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都不满意,他们还想怎样?
    至于李晔事后反悔……在确认妖族战后不能久留凡间的情况下,他们怕这个吗?
    不怕。
    李晔如果敢那么做,他们三方合力,足以战胜李晔。
    看到众人露出满意放心的笑容,李晔也感到满意放心。
    不过他这个笑容并没有表现在脸上。
    中原七镇他会拱手相让?
    明显没有那么简单。
    说到底,一切都是为了先战胜仙庭。
    一切都可以等到战胜仙庭后再说。
    他只是六个藩镇李茂贞等每人两个,可没说具体是哪两个,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而现在时间紧迫,众人也没时间细细划分。

第三十二章 逆行流光 箭雨黑潮
    群贤毕至,风云际会,诸侯们各有心思,李晔也有自己的算盘。
    中原局势往后的变化会开始于今日会盟定下的论调,然而最终秩序会如何发展,虽然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设想,但没人能够在此时就将未来定论。
    一切但凭各自手段。
    众人堪堪议定三方各分两州、李晔只取一州的结果后,营地外负责瞭望道兵营地的妖士就进帐禀报,下界的仙人已经达到五千。
    五千是众人默认的临界点,一旦仙人力量超过这个临界点,凡间一方即便是合力,也可能无法扭转局面。
    这意味着战斗必须马上开始。
    在楚南怀跟李晔的商议中,五千仙人下界,也将是泥尘道人一派仙人,在昆仑通道仙域一端展开行动的时限。
    闻报之后,李晔站起身,环视众人一眼,抱拳道:“天地大势,将定于今日,诸公请行!”
    道兵大营上空,数千白衣仙人盘膝而坐,汇聚成云。
    为首的白鹤尊者眉目淡然,已经恢复往昔那副镇定从容、飘然出尘的气度。身后越来越充实的仙人队伍,和从昆仑通道源源不断下界的同僚给了他信心。
    坚定不移的信心。
    在白鹤尊者身旁站立的,全都是大罗金仙境的强者,其中不乏名动仙域的人物。原本这样的大战应该杨戬、托塔天王这一级的仙人来坐镇,只不过杨戬还在受刑,托塔天王等人仍旧跟仙域外族神仙大军交战,没法抽身下界。
    白鹤尊者虽然跟杨戬、李长庚这些人的身份地位有差距,但差距并不大。他本身是仙帝亲自饲养的仙鹤,是根正苗红的仙帝嫡系心腹,跟仙帝关系十分亲近。
    要不然仙帝之前也不会派他下界送诛邪血磨盘。
    现在有他在此坐镇,某种意义上还有代表仙帝的效果,众大罗金仙当然不会觉得不妥。
    相较而言,朱温的位置极为尴尬。
    在汴州的时候,他是主人,白鹤尊者也只能站在他旁边。然而到了现在,他却连站在白鹤尊者身边的资格都没有。且不说那些大罗金仙境、金仙境的大能,便是一个太乙真仙境、真仙境都比他位置更靠前。
    朱温是一方诸侯不假,但如今他在仙人们眼里仿佛成了蝼蚁——一个地仙境的蝼蚁,没人再在意他过去曾是诸侯的事。
    朱温只能远远望着前方的白鹤尊者等人,这让他眉眼低沉到极点。
    从众星拱月的中心到边缘的边缘,巨大的落差感让朱温心潮起伏。
    白鹤尊者向后望了朱温一眼,目光淡漠。他当然已经不再把朱温看作是诸侯,而只是一个地仙境的傀儡。
    接触到白鹤尊者的眼神,朱温明白,就算今日仙人胜了李晔等人,未来他成为凡间帝王,只怕也跟画像上的人物没有区别——他不会有任何实权。
    成为道门仙庭的应声虫,就是他未来最好的命运。
    眼见妖族营地中有一大群人升空,白鹤尊者露出微笑醇和的笑意,满含大局在握的自信与对弱小顽抗之敌的揶揄,对身旁的一名大罗金仙境仙人道:“看来对面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