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三嫂请你去吃全聚德。不过你累了这么长时间,咱们先回家里。回家里洗漱洗漱,家跟前有一家国营饭店做的老北京打卤面特别好吃。中午吃面,晚上去吃烤鸭。”
“行,我听三嫂的。”
很快,就到了苏敏和陆建军住的小院子。
今年夏天是陆建军最后一次去南方倒卖东西,他拿出小部分钱来当本金,余下的钱都买了房。
现在苏敏领着陆建设来的就是电影厂跟前的一个小院子。
这个院子离着苏敏单位近,她上班也方便。
这是四月份苏敏毕业前定下来要进帝都电影制片厂上班后,陆建军寻摸着买来的。
过户,拾掇,花了两个多月。
陆建军去了南边,就是苏敏继续收拾这个小家。
院子和苏敏县里那套婚房差不多大。
进了院,三间正房,还有一间厨房一间厕所。
一间是苏敏和陆建军的卧室,余下两间一间书房一间客房。
苏敏让陆建设去了客房,院子里有井,现在是夏天,天正热呢。
井边有桶有盆,桶里有水,陆建设可以自己洗脸。
苏敏则是去给陆建设拿这两天没戏的时候和同事逛百货大楼的时帮陆建军买的衣服。
虽说陆建军去南边能便宜买到衣服,但苏敏每回去逛商场看见适合他穿的,就总想帮他买。
陆建军和陆建设差不多高,就是比陆建设壮。
陆建设正在发育期,个子抽条,瘦的和麻杆儿似的。
陆建设没要苏敏递过来的衣服,而是从他书包里翻出来他娘请刘霞嫂子给他做的新衣服。
苏敏一看衣服的针脚,就猜到是刘霞家的缝纫机做的。
她随口问:“对了建设,你刘霞嫂子咋样?”
陆建设说:“我走的时候刘霞嫂子不舒服,去医院一看,才知道怀孕三个月了。”
苏敏惊喜的问:“真的呀?”
刘霞一直盼着生个孩子,只是可能是因为缘分没到,所以一直没有。
刘霞家大伯子两口子也没孩子。
所以刘霞公婆,也就是陆建军的四叔四婶一直在催生,之前还冒着被举报封建迷信的风险,给刘霞求来了药,求来了符。
现在刘霞终于怀孕,可算是能轻松点了。
陆卫民现在是司机,想来麦乳精奶粉他都能弄来,苏敏就打算给还有半年就出生的小孩买几身婴儿装。
出门吃了午饭,陆建设回来就直接倒头大睡。
他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早上。
昨儿七八点,苏敏本来想叫陆建设去吃烤鸭,见他睡的实在是香,也就没打扰他。
安顿好陆建设,又领着他去了五爷爷家拜访了一下,吃了他心心念念的烤鸭,再把家门的钥匙,帝都地图和自行车钥匙给了陆建设,还给他留了钱让他自己解决一日三餐,苏敏就继续去拍戏了。
等陆建军回家的时候,见门外没锁,一推,门是朝里闩着的,他就叫苏敏开门。
没想苏敏没来开门,来的是陆建设。
陆建设见到陆建军也很高兴,他来三哥家,可三哥去了外地,三嫂忙着上班,他一个人也无聊的很。
见陆建军大包小包的,陆建设就问:“三哥,你这是买什么了,怎么这么多东西?”
陆建军把行李放书房:“都是一些南边的东西。对了,你小子这是考到帝都来了?来,和三哥说说,你考了哪个大学什么专业?”
“清大,我报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之前三嫂上大学前和我说了电视机,我当时就记在心里了。我觉得电视机实在是太神奇了,这不就是千里眼加顺风耳么,后来我问了学校的老师,我们初中的老师也说不清电视机是什么原理。还是高中老师物理老师给我解释了一些。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报专业的时候咨询了物理老师后,就报了这个专业。”
陆建军听了很高兴:“不错,比你四哥强,你四哥当时高考完,完全不知道该报什么学校。后来还是觉得师大录取的人多,老师这个工作也好,这才念了师大。对了,你四哥怎么样,婚期定了么?”
“定了,前年四哥大学毕业,就留在林城的高中了。今年夏天四嫂也毕业了,和四哥分配在了同一个学校。因为他们两个是夫妻,学历还高,还在职工宿舍领到了一套四十多平的房呢。有了婚房,别的也没什么好发愁的了。最后婚期定在了阳历的十月,咱们俩估计都没时间回去。”
陆建军听了有些遗憾,他从小看到大的弟弟终于要结婚了,可因为时间不允许他不能亲自见证这一时刻。
想想他当时和苏敏结婚,也因为恢复高考的消息先是推后,后来他又分心在高考通知书上。
再加上村里也不兴大操大办,一辈子最重要的婚礼,就极其简单的过去了。
陆建军想到他今年去南方见到人家结婚的情景。
男方开着小轿车去迎亲,黑色的小轿车上贴着大红的双喜剪纸,可气派呢。
新郎西装革履,新娘穿着大红色的长裙,真不是他和苏敏那对着亲戚们改个口,然后摆个席面可以比的。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大家说不太好,主次不明,道一下歉,可能我有点因为前几章读者说女主性格问题的评论纠结过度了,因为我当时非想说清楚,把评论刷成话题楼…所以就又不由自主的写了,就想把这件事说明白…不过写到这里其实在亲戚方面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女方是彻底莫得戏份了,男方家也不会再写这部分极品亲戚了,放心吧。
第82章
电影讲的是河北人家; 取景是在京郊的一个小山村里,距离市里有些远。
剧组没有车; 附近只有公交; 之前苏敏请假去接陆建设; 就是提前一天坐公交到了市里,然后再打车回家的。
这段路也不好走; 土路; 公交车坐着颠簸的厉害。很容易就会有眩晕感。
回家一趟太麻烦; 来回得五六个小时; 陆建设也是大学生了; 又告诉了他五爷爷家的地址和电话,苏敏也就很放心他一个人住了。
到了八月底,电影还没拍摄完; 苏敏又厚着脸皮请了两天的假。
陆建设马上就要开学了,也不知道陆建军回来没,作为家长,苏敏自然是要亲自去送陆建设到学校。
坐着公交车一路颠进城; 苏敏快步下车,先在站牌下的木椅上坐着休息休息; 缓了一会儿,缓过劲儿来; 再打车回家。
这个时候坐出租很贵,但苏敏觉得她再坐公交就该吐了。
苏敏下午三点多坐的车,到了家门口; 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
她敲门,见先出来的是陆建军,惊喜的问:“你回来了?你走的时候不是说提前和你们老师请了假,最晚可能要九月底才回来么”
陆建军点头说:“今年鹏城那边把属于经济性质的行政局改为了公司,因为政府不能跟外商签订合营合同,改为公司的行政局却可以。这样就可以加快引进外资。我就是想去看看这些公司和以前的行政局有什么不一样。了解的差不多,研究的差不多,我就回来了。”
苏敏对这些经济啊发展啊什么的了解不多,也就没再追问,而是说:“建设呢?在家吗?”
陆建军笑了一下:“我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小子正忙着看电视呢。”
苏敏说他:“你就乱花钱吧,咱俩你忙着上学,我又上班,电视买来也没人看。说,还买了什么?”
“没什么,我就又买了冰箱和洗衣机。现在我还在,能帮着你洗一些衣服,等我明年毕业,你又要上班又要洗衣做饭多累啊。有了洗衣机啊,外头的衣服都能用它来洗。还有冰箱,你可以在里面冻上些饺子包子的,什么时候不想做饭又懒得出去吃,就热个包子煮个饺子。”
苏敏奇怪:“既然你都买四大件了,怎么独独缺了电风扇?”
“咱这又不是筒子楼,有小院子,觉得天太热就到院子里乘乘凉。那电风扇我去看了,风大的很,你身体虚,可受不住那么大的劲儿。”
行吧……
进了屋,就见电视机是放在苏敏和陆建军的卧室里。冰箱和洗衣机也在,倒是把屋子显得拥挤了。
陆建设没有坐床上,而是搬个椅子挨着墙坐着,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视,见苏敏进来,和她问了好,就又转头看电视了。
陆建军给苏敏泡了一碗糖水,拿了几片西瓜,和苏敏商量说:“敏敏,你说要不要在院子里再盖个小间,专门放洗衣机啊?咱们家院里有水井,也有水龙头。我把水龙头那块盖起来。这样一来等冬天,水龙头不至于被冻裂。二来也有个地方放洗衣机。”
“那还得把电接出去,太麻烦了吧?”
“不麻烦,有水有电,你以后洗衣服也方便。还有冰箱,我也打算给厨房接过电去,冰箱还是放厨房好。”
“行,你看吧。”
“对了敏敏,咱要不要养只猫啊,我怕家里有老鼠,以后我不在家,你一个人招架不住。咱们等冬天这批猫崽子出生,就寻摸一只吧。还有狗,狗能看门。”
苏敏摇头:“猫能养,狗就算了。我以后有了工作,说不定十天半个月的不回家。猫能抓老鼠,能自己找东西吃。我就是提前买好,让隔壁的帮着喂猫,猫那么灵,从墙边就能过去。狗不一样,狗养起来麻烦,还是算了。再说咱们巷子口那家养着狗。他家那狗精着呢。一条狗要给全巷子的人家看门,谁家有个响动它就汪汪叫。厉害的很,咱也没必要特别养一条。”
离陆建设开学只有一天了。前些天陆建军和他已经把床铺搬到学校了。
今儿苏敏和陆建军再把他送过去,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去了清大宿舍,陆建设的几个舍友见了陆建军和苏敏,只看长相,就能猜出这是陆建设的兄嫂。
他们偷偷看苏敏,觉得这新同学的嫂子长得真好看,和电影演员似的。
陆建军也开学了,他带回来一个好消息,他的老师推荐他去米国留学一年。
陆建军很激动:“我们老师说了,要发展外向型经济,要和国际市场接轨,那就得去国外看看,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老师手里有一个推荐名额,他推荐了我。”
“你们老师很看重你啊陆建军。”
“是啊,老师对我有教育栽培之恩。”
“那,你是要去米国的哪个学校留学啊?”
“纽约大学,听说是米国很有名的大学。我的老师就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老师还和我讲了很多他当时在米国求学的故事。我真的很期待啊。”
苏敏抱了一下陆建军:“那真要恭喜你啦。”
“谢谢,敏敏,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
苏敏又问:“对了,你什么时候走?”
陆建军说:“五号就走。”
今儿都三号了,“这么着急?”
“没办法,之前这个出国的名额老师虽然推荐了我,但是最后确定下了的是另一位同学。那位同学成绩不如我,而且他才上大三,上个学期的考试还不及格,可他的舅舅很有权势。这让我的老师很生气,这个假期他找了好几位领导,说国家现在需要的是人才,不应该把宝贵的机会拿来给特权阶层镀金。可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学校和教育局的领导说明年,等明年这个名额一定给我。”
苏敏听着生气:“怎么能这样啊,这也太不公平了。”
陆建军说:“这世上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后来听说在那个同学八月二十号出国前,学校老师和那个同学用英文交流,想看看他这三四个月把英语掌握的怎么样。”
陆建军说着就笑了:“你也知道,出国留学不是去享受,而是要分秒必争的去学人家的知识。在这样紧迫的环境下,最基本的就是要流畅掌握米国的语言。如果出了国再去考虑语言问题那就太晚了。可没想到这位同学,竟然连简单的交流都磕磕巴巴的。更不用说掌握一些金融经济上的专业词汇了。这让学校的领导很生气。最后决定更换出国的人选。”
“于是这机会就落到你头上了?”
“经过十来天的讨论,学校订下了三个人选,我是其中之一。正好开学我又把就鹏城行政局改为公司一事分析的论文给了老师,老师看后拿着我从七九年到八二年的论文去找校长。再加上我的英语很不错,所以最后这个名额给了我。”
苏敏听完真的很替陆建军高兴,她打开衣柜,一边帮陆建军整理行李,一边说:“你要去米国一年,坐飞机也不好拿太多行李,陆建军,我给你准备一两身换洗的,余下的你去了米国再买吧。”
“我听说米国用米币,物价高着呢。”
“高就高呗,该花的钱不能省。对了陆建军,咱家现在还有多少钱?你全拿去换成米币吧。”
“还有一万七,不过我问老师了,老师说我这是公费留学,学校会给我出学费生活费。要是想自己换些米币,学校最多能帮着换一千五的。”
“才一千五?那万一钱不够花怎么办?我们就不能自己私下换?”
陆建军摇头:“私下不好换,我听说不少都是拿金条去换才换到的。”
“那就拿金条,咱家在银行存着三根呢,陆建军你拿去换了吧。”
陆建军不同意:“不用,学校公费出国,再换一千五备用,我就没什么再需要花钱的地方了。”
苏敏说他:“你是去研究米国经济的,怎么研究,就坐在学校里研究吗?你难道不该去看看米国的工厂有哪些?商场有哪些吗?听我的,别矫情,那金条不着急用的时候咱可以先放着,现在到了用它的时候,那就拿出来。又不是什么传家宝,不至于。”
苏敏知道陆建军觉得这是他送给自己的东西,他不好意思拿。
陆建军可以说是天底下最好的丈夫了,就只说家产,陆建军分的特别清楚,他觉得他给了苏敏的礼物,过户到苏敏名下的房产,就该是苏敏的。
而余下的家里的积蓄,那是他和苏敏的夫妻共同财产。
要说什么是单独属于陆建军的,也就是他的私人物品衣服鞋子书和他的小小私房钱了。
至于这私房钱,陆建军也只有一千多。
陆建军从来不会说太多的甜言蜜语,但他的所有行为都让苏敏感受到他对自己的爱意。
陆建军同意了苏敏的话,把家里的金拿出来换成米币。
然后他转头把一万七的积蓄拿出来一万五又买了一大一小两个院子,他和苏敏说:“这两个院子我上半年就看中了,只是我看这两家人人口多,为了钱吵吵嚷嚷的,觉得价格可以压一压,也就没买。现在我要离开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万一这院子被其他人买去那就够咱后悔的了。”
苏敏:行吧。
现在除了老家县城的那套院子,她和陆建军在帝都已经买了有七套院子了。
大的有一亩多地,小的就是苏敏现在住的这处小院。
不过因为钱不凑手,苏敏和陆建军的时间也不充裕,这些院子买了也只是简单的打扫了一下,把院墙修补好,就没再多做整理了。
买了房,家里的积蓄一下就见了底。
苏敏把余下的两千给陆建军,让他拿着,万一到时候银行通融,说不准还能多换米币呢。
陆建军非说他有私房钱,只拿了一千,给苏敏留了一千,让苏敏在急需钱的时候不会拿不出来。
临行前,陆建军又给老家写了信,说他要去米国学习一年,今年过年回不来,让家里人不要担心。
陆建军一走,苏敏整个人就蔫儿了,去工作的时候也总是进不了状态,被导演骂了好几回。
苏敏赶忙调整,这才免于被继续喷的命运。
电影终于拍完了,苏敏紧接又着去拍电视剧。
今年工作多,到了腊月二十九才能放假。
陆建军不在,苏敏一个人就不打算回老家了,她置办了一些年货,让陆建设捎回去。
这是苏敏在帝都过的第一个年,还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年。
还好她家附近的国营饭店还在营业,苏敏直接叫了一桌子菜,然后提着餐篮子慢慢往家运。
运回来就放冰箱等着除夕和过年吃。
又从饭店买了不少人家包好还没煮的饺子。
也算是把年夜饭解决了。
苏敏一觉睡到腊月三十的下午。
陆建军说准备给家里养猫,陆建军去了米国,苏敏也没去打听谁家有小猫出生。
现在一个人在家,苏敏就有些后悔了,要是有只猫在腿边晃悠也能热闹一些啊。
起床,苏敏把之前准备好的对联拿出来,又点柴火出浆糊。
苏敏一边打呵欠一边忙活,浆糊出好,再把对联贴上,饭菜也在冰箱,这年前就没什么事情做了。
苏敏又去了书房给陆建军写信。
一九八三年,苏敏还是继续演她的女配角,电影里,电视剧里,话剧里,不过戏份在逐渐增加,这也是个好事情。
反正苏敏也不挑,有工作就接,有戏就拍。
苏敏的一个学导演的女同学打算拍一部电视剧,是讲昭君出塞的。
她直接找苏敏问她愿不愿意演王昭君。
当然愿意啊,王昭君是谁,那是四大美人之一的落雁。
苏敏觉得自己能演王昭君,不就是说明自己长得好看么。
不过这戏不在帝都拍,一部分要去西安,一部分要去塞外。
苏敏正不想一个人在家呢,很痛快的答应了下了。
等八月份陆建军千里迢迢归来,就发现自己老婆不在家,家里都落灰了。
他只能去苏敏单位问,才知道苏敏正工作呢,现在应该在内蒙古拍戏。
内蒙古太远,陆建军这次回来就要直接去工作了。
他想着怎么着也得去见苏敏一面,再到鹏城。
于是就很奢侈的买了飞机,帝都到呼市,问清楚剧组取景的地方,再把给苏敏带回来的东西在家里放好,陆建军上了飞机。
苏敏看到陆建军的时候还以为在做梦呢,她冲过去抱住陆建军:“你回来了,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陆建军听着苏敏哽咽的声音,回抱住她:“嗯,我回来了。我也想你,很想很想。”
苏敏拿出手绢擦了擦眼泪:“你之前写信说八月份回来,我还说我这戏正好也拍的差不多了。没想剧组太慢了,一部十来集的电视机,拍了半年都没拍完。”
“没事,别着急,你不在家,我这不是就过来看你了么。你先去工作吧,有什么话儿咱等会儿说。”
“行。”
等苏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和陆建军窝在剧组给她准备的小房间里,她这才有功夫好好的打量陆建军:“唉,你瘦了,是不是钱不够,所以没舍得吃。”
“没,我带的钱不少呢,花了一半,现在还留着一半呢。我只是吃不惯那地方的东西。再加上开始的时候突然进入英语环境,我的英语发音不够标准,吃力了一些。后来又忙着学习,学习任务重,身体有些吃不消。你别担心,我这回来,吃上一个月咱们的饭菜,这肉就又养回来了。”
苏敏挨他坐着,脑袋搭他肩膀上:“你辛苦啦,怎么样,收获大吗?”
“大,特别大。”陆建军非常兴奋的说:“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有见识,有本事,出去之后才知道自己其实是井底之蛙。我这一趟,眼界开阔了许多。看着米国的高楼大厦,平整的马路,速度飞快又方便的地铁,我真的是很震撼。之前改革开放,我只知道是要发展经济,要让人们都过上好日子。可这什么样的日子是好日子呢?我原本觉得能家家吃的起肉,穿的起新衣服,这就是好日子了。出去一趟,我才发现自己的野心太小,格局太小。敏敏,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是啊,一定会越来越好。”
陆建军又说:“对了敏敏,我看完你,就要去鹏城了。”
“这么快?”
“对,鹏城今年成立了一个工业发展委员会。我本来以为自己会去计委,没想到会有更好的选择。工业发展委员会里有个规划处,就是要掌握国际上外资投资的动态,掌握来鹏城的企业项目情况,合同情况和投产情况。这个工作很适合我,我也觉得我在这个岗位上能发挥最大的作用。鹏城工委急需人才,我这才回来,老师就说我的档案被调过去了。时间很紧张,我今天来看看你,明天就得飞鹏城。”
苏敏只有一点刚刚见面就要分别的失落,更多的是高兴,是为陆建军学有所成,为他将受到重用而高兴。
她靠着陆建军,说:“看来以后得是我去鹏城看你了。不过你也放心,我这工作强度大,每拍完一部戏,都会有一段时间的假。只要我有假,就去看你。你也要好好工作,不要太操心我。”
“嗯,敏敏,谢谢你理解我。”
“我也要谢谢你理解我的工作。”苏敏说。
这个年代,夫妻工作不在一起,很多时候都是做妻子的为了丈夫为了家庭妥协,换个工作。
陆建军却从来没说过要苏敏放弃事业,选择和他一起去鹏城。
他甚至没要求苏敏从帝都电影制片厂出来,把工作转到鹏城的话剧团。
他知道苏敏相比于演话剧更喜欢演电影。
苏敏真的很感激陆建军,感激他的体贴,他的支持。
“来,和我讲讲米国的事儿吧,让我也听听新鲜。”
陆建军慢慢给苏敏讲述,苏敏静静听着。
说到米国女性的穿衣打扮的时候,陆建军说:“对了敏敏,我给你买了两件衣服,特别好看。还有一套化妆品,我也不了解这些,不过据说是非常有名的。就是价格有些贵。我当时看见价格标签的时候还以为看错了呢。还有首饰,有个牌子的首饰也很有名气,听说国外的女的们特别追捧这个牌子。我还以为是金的呢,没想到竟然只是银的。那价格,卖的比金的都贵。”
苏敏说:“人家那卖的就是设计,是品牌。”
“对,这些我以前都学过,但只有亲眼见到了,才更有体会。希望咱们国家以后也能有这样值钱的品牌。”
苏敏问他:“你是不是把钱都花到给我买东西上了?”
“没有没有,坐飞机行李不能太多,我只给你买了两件风衣,鞋子怕不合脚没敢买。然后就是一个皮包,据说是什么鳄鱼皮,我见这皮挺稀罕的,也好看,就买了。还有就是那一套化妆品了和一条项链了。”
“你呢,你就没给自己置办一些东西?还有家里人,你出国一趟,总不能不给爹娘带礼物。”
“我买了一身西装,一双皮鞋,等我以后工作有什么重要会议的时候就能穿了。至于爹娘,我就给爹带回来一些那边的烟,娘我给她也买了一身风衣,不过娘不像你个子高,也不知道穿上好不好看。给大哥他们的是钢笔,大毛二毛的也是,你也有一支,这钢笔体积小,也没什么重量,放礼品盒里往回带容易。我给几个老师准备的也都是钢笔。还有五爷爷和五爷爷家的叔叔姑姑,咱们来北京,受到照顾很多,出去一趟总不能空手回来。也是人手一只钢笔。至于五奶奶,两个嫂子和四弟妹,一人一条丝巾。”
村里的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都过世了,他们的老伴也不在了,陆建军就无需给他们准备一份礼物。
说着陆建军有些好笑:“当时我去了米国,我带的钢笔坏了,我的一个同学就借给我一支。我一用觉得好用,就去买了新的。后来我发愁该带什么礼物,就去那钢笔店。我数着人数,和售货员说这个款式的三支,那个款式的五支的,售货员还以为我是什么单位的采购员呢。”
“钢笔好,钢笔使用率高,而且也耐用,你六七年前送我那两支,我现在还能用呢。对了,这些东西你寄回去了还是在家放着”
“该送的该寄的我都送出去寄出去了,至于给你买的那些,衣服和包在衣柜里,化妆品在你的梳妆台上。钢笔在书房,至于项链,在这里。”
说着陆建军一下拿出来一条很精致的项链。
苏敏一看很是喜欢,忙说:“来,帮我带上。”
陆建军边帮苏敏戴边说:“在我看来,这项链太细了。要不是我见那售货员戴着挺好看,我才不买呢。”
苏敏扭头让陆建军看她:“怎么样?好看不?人家这项链要的就是细,就是小巧。”
“好看,还真挺好看的,比我以前送你那条金链子还好看。”
第83章
《王昭君》这部电视剧拍完的时候都十月份了; 苏敏也没回帝都,而是直接去鹏城找陆建军。
陆建军去了鹏城安顿下来后往剧组这边寄来封信,拍戏的地儿其实挺偏的; 邮递员送趟信也非常辛苦。
信里写了陆建军现在的地址; 他们单位挺器重他的; 才过去; 就给他安排了一间单身宿舍,还说之后分房他也能优先分到。
在大草原上苏敏已经穿上了棉衣,到了鹏城,她只需要穿件风衣。
苏敏按着信里的地址直接去了工委; 她不准备打扰陆建军工作; 这会儿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又饿又渴,苏敏决定先找个地方吃一顿,等六点该下班了再过来。
鹏城不愧是经济特区,一眼望去; 尽是在修建中的高楼大厦。
苏敏走着走着,突然有一个男的到了她跟前; 和她打招呼:“小姐,你好。”
苏敏警惕的看着他:“你好。”
那男人穿着皮夹克,带着黑墨镜:“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是一名星探,星探是什么知道不; 就是发掘明星的人。这位小姐,我觉得你不论是长相还是气质都非常亮眼。所以我想邀请你去我们公司,当一名演员。”
苏敏没想到自己竟然会碰上星探,还不知道是真是假呢。
她觉得有些意思,就问:“你们公司?你们是什么公司?”
那男人很是得意的说:“红玫影业,听过没?我们公司可是港城最有名的娱乐公司,公司里的明星不计其数。像是林宝宝,邱晶晶,陈威,这都是我们公司的。”
苏敏还真听过这几个名字,都是港城那边挺有名的演员,今年引进了几部电影,苏敏还和同事去看过。
苏敏故意问:“那我去了你们公司就能直接演女主角,当大明星。”
“这当然,嘿嘿,这当然是不能的。你去了还是得先进演技培训班。”
苏敏就说:“那算了,我都二十五了,培训个三年五年,我都三十了。”
张宝山吃了一惊:“什么?你都二十五了?”
张宝山本来是鹏城人,七九年的时候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就拼了狠劲儿,直接游到了港城,开始他吃了不少苦,后来进了红玫影业当个打杂跑腿的。
慢慢攀上了关系,就开始当星探,帮着公司发掘好苗子。
这回他回鹏城,一来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二来呢,鹏城的漂亮姑娘多,到时候签到公司,万一能培养成大明星也是他的功劳。
不过他想的挺好的,但是来了鹏城,发现这边虽然在发展,可毕竟之前只是个县,底蕴不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