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敏又问:“她是你的舍友啊?我记得你可是七七届的,那一届高考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可不是,我们都是七七届的,还都是学地理的。”
“学地理可挺辛苦的,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也是学地理的,他说他学这个专业就是因为他的老家穷,什么东西都种不好,他就想学地理,看一看是什么原因。后来他考上了地质大学,然后在老家发现了矿产。有了矿,他们老家的人都有了新进项。你们学这些也是这个原因吗?”
“哇,好厉害,好伟大。”陈梦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不过我是被调剂过来的,至于陈玉莲,她老家是凉城的,那儿挺穷的。不过陈玉莲挺有钱的。应该也不是为了家里的老乡。”
苏敏就说:“这穷啊,就是村里穷。就是最富的农民,也没有工人家庭积蓄多,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你那个同学应该是市里的,最差也是县里的。”
陈梦摇摇头:“这还真不是,她是凉城下头一个叫宁县的本地人。她也不是县里的,家里就是普通农民。”
“怎么可能,你不是说她挺有钱嘛,还领着她来我这儿买东西。我这儿最便宜的都两三块了。她家要是农民,凉城那儿的收成又不好。是咱全国有名的穷地方。这两三块得种两三个月的地才能挣出来。要么是她在家庭上诓了你,要么就是在钱上诓了你。”
陈梦皱眉:“不可能啊,我是我们班的班长,我整理同学们的资料的时候,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陈玉莲,一九五九年几月来着出生,家庭地址是凉城宁县啥啥公社啥啥大队。我怎么也是凭本事考上大学的,怎么可能连这点信息都记错。”
苏敏挑眉:“那估计就是她有些虚荣。你也知道,咱们大学生同学之间有的是农民家庭出生,有的是工人家庭出生,有的是干部家庭出生,还有父母是军人,平反的文化分子,资本家。这同在一个大学,一个宿舍,就免不了要相互比较。有的同学好面子,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就会说自己家境好。”
陈梦也想不通这件事:“陈玉莲是挺虚荣的,但她是真有钱。她身上穿的,脸上抹的都不便宜。还经常下馆子。我觉得她一个月差不多得三四十块的生活费。学校补贴的可没这么多。她念书又不好,成绩回回倒数,要不是她对象帮着她作弊,说不定早被劝退了。所以她也从来没有拿过奖学金。”
说着陈梦也糊涂了:“是啊,我不缺钱花是因为除了奖学金,学校的补贴,我妈每个月还给我二十块的生活费。可我有的时候都没陈玉莲能花。陈玉莲那钱是哪儿来的啊?她对象给的?不可能,卢焕文念书挺好的,但是家境一般。听说每个月学校发的补贴都要寄三分之二回老家。不可能有钱给陈玉莲。”
苏敏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答案,就说:“唉,这我就不知道了,毕竟是个人的隐私。好了,戒指也送到了,我要走了。”
陈梦没想过苏敏特意来这一趟就是为了打听陈玉莲的消息,只以为她是真的照顾自己这个老顾客,说:“行,你下回有了好东西一定要提前和我说一声。”
“没问题。”
回了家,苏敏就在想这事儿。
那个叫陈玉莲的,长得很像苏婉。
而且凑巧的是,在之前苏敏渣爹寄来的信里,说过苏婉下乡的地方是凉城的一个山沟沟里。
而陈玉莲,同样来自于凉城的山沟沟里。
她出生农村,穷地方,日常花销却不比陈梦这个怀城工人家庭的姑娘少。
最重要的是,她是高考进了大学的,却是靠着作弊才免于被劝退。
就是作弊,她的成绩都是倒数。
苏敏觉得疑点太多了。
等陆建军回来,苏敏把这事儿和他说了:“我真的觉得她和我那后妈的女儿长得很像。”
陆建军问:“那她没认出你?”
苏敏摇头:“我这几年变化挺大的,不说苏婉,就是我那后爹,估计也认不出我来。”
陆建军又说:“如果她真是你后妈带来的那个,那这事儿就复杂了。”
“怎么说?”
“一个人,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然后她现在成了大学生。只有一种可能,她是冒名顶替的。”
苏敏皱眉:“可是苏婉是下乡知青,陈玉莲是本地人,她一个外来的怎么可能顶替了本地人。那可是大学生啊!再说除了她,当地其他人难道不认识陈玉莲?”
陆建军倒是说:“要是她有同伙呢?大队里的大队长,甚至公社的书记,更或者县里GEWEIHUI的头。苏婉七五年下乡,用两三年的时间巴上了当地的领导也是很有可能的。”
苏敏想了想苏婉的性格,觉得这事她能做出来的。
陈小玉的前夫,也就是苏婉的亲生父亲是因为贪污进的监狱,这和WENGE里大部分因为莫须有而下放改造的人不一样,他是不可能有平反的那一天的。
苏婉估计也不敢偷偷摸摸的回城,毕竟当时逼着她下乡的人现在虽然失势了,但收拾她一个偷偷回城的女知青也是很容易的。
所以苏婉要是想离开农村,变回来城市户口,那只有考大学一条路。
要是考不上,苏婉估计会走歪门邪道。
苏敏拧着眉:“要真的是这样,那咱们怎么办?”
“这件事也好办,大学里出现这样疑似冒名顶替的事情是要严查的。我等会儿就写封举报信。说自己是和苏婉同个地方的人,以前认识她。虽然她在七五年的时候下乡了。但她出生于五七年,七五年的时候已经成年了,就是五年不见,相貌也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所以认出了她,但是知道她现在的名字叫陈玉莲,而这个程玉莲正是来自苏婉下乡的那个地方。所以怀疑是苏婉顶替了真正的陈玉莲上的大学。”
“那,如果那个陈玉莲是真的呢?并不是苏婉呢?”
陆建军是:“要是是真的那更不用害怕了,在查明真相之前,学校是不会对陈玉莲做什么的。学校派人去陈玉莲老家一查,来回也就是十天半个月,这事情就能水落石出了。”
说完陆建军又说:“其实看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农村出来的也很容易,除了陆向红那样的,大部分农村小姑娘都是从小帮着做家务的,通过手上的茧子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可是知青不是也要种地么?”
“第一,你那后妈一定舍不得她的亲闺女吃苦,钱票准备的足足的,让她闺女去了乡下就是不好好干农活也不愁吃不愁穿。第二,五年的茧子和十几年的茧子还是不一样的。而且那个陈玉莲如果真的是村里人,不该那么有钱。像你说的,她的花销和人家爹娘每个月都补贴二十的同学差不多甚至更高。这一个月二十,到现在怎么也花了爹妈小三百。三百在农村是个什么概念,足够生活十几年了。”
“也是,行,就这么办吧,我虽然希望自己猜错了,但万一是真的,那我们也算帮了帮真正的陈玉莲。”
现在大学才开学,陆建军把信寄出去之后就和苏敏等消息。
到了十一的时候,师大处理了苏婉冒名顶替陈玉莲一事。
苏婉被开除,而且还要被判刑。
听说苏婉的父母都来帝都了,正每天拦着学校的领导求情呢,希望学校能网开一面,放过他们女儿。
于娇娇爱看热闹,尤其是这种惊天大热闹。
她拉着苏敏去了师大,想去看看这竟然敢顶着别人的身份上大学的无耻之徒爹娘究竟是长什么样。
怎么就能养出这样的女儿啊!
苏敏本来是不太想去的,尤其陈小玉和苏庆国也来了帝都。
不过想想七零年下乡,都十多年了,再加上她不在吃喝上亏待自己,现在的相貌和以前真是天差地别。
苏庆国就是真心疼爱女儿的父亲,也未必能认得出来。
何况他还不是呢。
于是苏敏也同意去看看学校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于苏敏而言,她想看到苏婉的结局,更多则是为真正的陈玉莲可惜,她能在高考恢复的第一年就考上师大,一定是很爱学习的姑娘。
可因为苏婉,本该是她的大学生身份没了。
如果苏敏没有发现这件事,那苏婉的前程可是一片光明。
一个七七年恢复高考就考上师大的大学生,将来毕业了以后不论是留在帝都的学校,还是回苏庆国陈小玉所在的兰城,亦或者其他城市,都是被争抢的人才。
可以说,这辈子要是没有苏敏干涉的话,苏婉未来的前途要比上辈子还好。
上辈子她只是个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的大学生。
这辈子更有含金量了。
苏敏想,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主角光环’?
不过现在警方介入处理这件事,现在法律重,苏婉怎么也得判个二十年。
这二十年,她是别想再祸害人了。
至于真正的陈玉莲,也不知道她是可以直接从大一开始上学,还是要重新参加高考。
于娇娇拉着苏敏去了师大,她先瞧哪儿人多,然后就拽着苏敏往人堆里冲。
人群里,就见一个女人跪在一个男人面前,那女人身后还站着一个男的。
听人群里的讨论声音,苏敏知道下跪的是苏婉的母亲陈小玉,被她跪着的是师大的教导处主任。
至于陈小玉身后的男人,是苏婉的父亲苏庆国。
陈小玉一下一下的给教导主任磕头:“李主任,我求求你了,我的女儿她还年轻。她如果进了监狱,她一辈子就毁了啊。她这件事做错了,我和你们道歉。我给你们磕头。只希望学校的领导大人有大量,可以放过婉婉。我求求你们了。”
陈小玉长得很清秀,有一种贤妻良母的气质。
现在她为了自己的女儿在这么多人面前下跪,让不少学生觉得她很可怜。
甚至人群里有人说:“唉,那个苏婉虽然做的不对,可她现在才二十多岁。要是真的被判刑二三十年。出来以后就四五十了。这个惩罚也太重了。”
于娇娇一听,直接推开人群走到那个说话的男生面前,问他:“你是师大的学生吗?”
那个男生没想到突然冲过来一个女同学,而且这女同学还长得非常漂亮。
他有些不知所措的说:“是啊,我是师大的学生。”
于娇娇又问:“那你是高考考进来的还是被推荐进来的啊?”
“考,考上来的啊。”
于娇娇翻了个白眼:“你自己考上的大学?脑子有问题也能考上师大?是不是你也和那不要脸的一样是冒名顶替的啊?”
那男生一下急了:“你在胡说什么啊?”
“我胡说?我就问你,她被学校发现冒名顶替的还是自己承认的?是被学校发现的吧。要是学校没发现呢,她用着别人的身份,别人的成绩,大学毕业以后最起码也是重点高中的老师。那原本的陈玉莲呢?她考了好成绩,却因为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她只能在农村种地,再嫁个农民。生了孩子也还是农村户口。判二十年?哼,她偷了别人的一辈子,就是qiangbi也应该。要我说,你们这些善良的同学们既然这么善良,那就该把自己的大学生身份让出去,我看你们哪个人舍得?”
围观的人听了于娇娇的话也觉得有道理。
帝都的重点高中的老师和凉城一个穷山沟沟里的农民,彼此的人生真是天上地下。
要是被冒名顶替的是他们自己,他们一定要告到苏婉这辈子都出不了监狱。
陈小玉也听见了于娇娇的话,她一下就冲到于娇娇面前:“你是谁?你难道就没有同情心吗?婉婉她已经知错了,我们也会好好的补偿玉莲那个孩子。你们难道就不能放过我可怜的女儿吗?”
于娇娇理所当然的问:“小偷有什么好可怜的?我为什么要同情一个小偷。再说了,国家法律在那儿,她犯了法,那就该让法律决定她的未来啊。”
说完于娇娇又冲着那个主任喊:“主任,你快走吧,在这儿听这些人废话什么呢。”
苏敏倒是挺喜欢于娇娇这风风火火,恩怨分明的性格。
她看了看始终沉默的苏庆国,苏敏不知道他是为了苏婉还是为了陈小玉跑这一趟。
应该是为了陈小玉吧,毕竟陈小玉可是他的妻子,是他儿子的妈。
现在出了苏婉这样的事,苏庆国和陈小玉脸都丢尽了吧。
苏婉冒名顶替是大事,她上的这大学还是帝都的师大!
可以说不止是帝都的报纸,就是其他城市的报纸都会登出来这条新闻。
陈小玉虐待丈夫原配生的女儿,偏心自己的亲生闺女,但她这亲生闺女却做出这样的丑事。
苏庆国纵容陈小玉,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不管不顾,为了继女费心费力,可她的继女却是一个偷了别人身份的小偷。
为了能上大学,连名带姓全变了,这是祖宗都不认了。
善恶到头终有报,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陈小玉质问于娇娇的时候,她也看见挨着于娇娇站着的苏敏,苏庆国同样也看了过来。
就像苏敏猜测的那样,他们没有认出来她。
如果是原主,说不定会伤心失落,苏敏只觉得这样更好。
能和苏庆国这一家人断的干干净净,这才是苏敏想要的。
知道他们过的不好,苏敏也就不再浪费心思关心这件事了。
报纸上把这新闻报道出来后,引起了很多议论。
谁也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冒名顶替,大学生的身份多金贵啊!
一时间,不少高考后没有收到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的人都开始查自己是不是也是一个倒霉的‘陈玉莲’。
这一查,竟然还真的查出来几起。
甚至还有一个姑娘是她考上了大学,她父母不知道怎么改的资料,把她的性别改成了男,让她哥哥顶替她去上大学了。
这个哥哥的大学同学看了陈玉莲的新闻,又想起来自己有个同学明明是参加高考考进来的,可有的时候问他初中的数学题,他都做不出来,都想不通他高考怎么考过的。心里有了怀疑,就报告给了学校。
苏敏只希望经过这件事,国家在个人档案方面可以加强管理,不要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苏婉这件事查出来的时候,陆建军也把从南边带回来的东西卖完了。
今年卖的比去年快,一是有苏敏的帮忙,二来是有去年的经验。
除了牛仔裤和口红那些,其他的都是陆建军找的买家,等货空了,陆建军已经是手握三万多现金的有钱人了。
这钱苏敏全让陆建军收着了,因为她也知道,钱放她手里就是钱,放陆建军手里那就是会生小钱钱崽崽的钱妈妈。
陆建军还记得苏敏说过不喜欢金首饰,但是很喜欢那条大黄鱼,就想给再苏敏买两条大黄鱼。
但这个时候出国的人多,外币得拿黄金才好兑换,黄金涨的厉害,有市无价。
陆建军不死心,寻摸半天,最后给苏敏寻摸到了一块羊脂玉无事牌。
让苏敏挂脖子上,说这是玉的,还是老古董,明代的东西。应该比山鬼花钱还有用。
苏敏挺佩服陆建军对辟邪保平安这些事情的执着,但她还是顺着陆建军的话把无事牌戴脖子上。
秋收后,老家也来了信,说今年的收成比去年翻了三倍,这都是陆建军的功劳。
还说全村的人都感谢陆建军呢,要不是陆建军打,他们也不可能有这么多粮。
公社里其他大队知道五大队六大队分了地,今年产的粮比去年多得多。尤其家里男丁多,能吃苦的人家,收获更是大。也闹着想分地。
陆三山说估计等明年,其他大队也会学着五大队六大队签包干保证书。
夏天没回老家,过年就必须得回去一趟。
今年过年,不止陆建军,陆建国和陆建党也写信来,说请好了假,要领着老婆孩子回家过年。
这是老陆家难得的一个团圆年。
第80章
现在已经是八一年了; 时间过的飞快。
陆建军陆建民都是大四的学生了,到了今年夏天就要毕业了。
陆建设也是高中生; 再读一年半就要准备考大学。
大毛和二毛都在读初中。
难得一家团聚; 腊月的时候陆三山把老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
还拿着三个儿子家门的钥匙; 帮他们把小家也都打扫了。
今年陆建军和苏敏回来的早,腊月十八就到家了。
比陆建军先回家的是陆建民。
一见陆建军; 陆建民就先拉着他说有个小他两届的女同学非要和他处对象; 他还没想好要不要答应呢; 对方就说过年的时候要上门拜访。
陆建军直接问陆建民喜不喜欢那女同学。
陆建民扭捏了一下; 还是说:“她人挺好的; 就是六三年的,比我小七岁呢。而且她爸是林城一中的校长,他妈是我们学校的教授。她还是独生女; 我,我觉得有些配不上她。”
“配不上她就不配了?”陆建军问他:“这姑娘喜欢你,你也喜欢她,难道就因为人家年纪比你小; 爹妈有本事,你就拒绝?你自己想想你这拒绝人的理由像不像话!”
陆建民念的是师大; 学校里男女比例失衡,十个女同学里才有一两个男同学。
所以陆建军也不愁陆建民找不着对象; 陆建民脾气好,也不爱摆男人架子,洗衣服做饭都能上手。从择偶的角度来看; 是个好选择。
现在陆建民好不容易开了窍,喜欢上了一个姑娘,陆建军自然不希望他因为对方家境太好这样的原因放弃。
陆建民听了陆建军的话,心里更觉得自己没担当,对不起秦羽。
陆建军也不催他:“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家境不家境的没那么重要,你毕业以后就是正式的老师了。每个月挣得钱虽然不能让一家子大富大贵鸡鸭鱼肉,但衣食无忧总是可以的。再说老师的工作相对轻松,你也可以承担家里的家务活儿。这结婚不是说家里摆着几百几千块钱,就心里高兴。而是一起分担,一起相守,日子平顺安生,这才是好日子。”
腊月二十五,陆建党回来了,两三年不见,二毛长高了不少。
穿着小军装,别着小木QIANG,戴着小军帽,小家伙今年是本命年,围着苏敏寄给他红围巾,精神极了。
以前的二毛是建设大毛的小跟屁虫,是个被小叔叔小哥哥护着的小哭包。
现在跟着他爸去随军,有些软的劲儿没有了,也是一个小小男子汉了。
一见苏敏,哒哒哒的跑过来,先和苏敏敬了一个礼:“三婶好!”
“你也好。”
二毛敬完礼蹭苏敏跟前,抱着他:“三婶,我好想你。”
“三婶也很想二毛。”
陆建党和陆二嫂走过来和苏敏打招呼,这是苏敏第一次见陆建党,他长得和陆建军很像,就是看上去比陆建军还硬挺。
“三弟妹,第一次见面,之前几次想见你当面说一声感谢,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谢谢,谢谢你救了我儿子。”
腊月二十七,陆建国陆大嫂陆大毛也回来了。
陆大毛个子窜个不少,也是穿着小军装,像个小大人。
现在陆向红嫁出去了,陆家房子原本是陆三山老两口一间,陆建军陆建民一间,陆向红一间,陆建设之前是住陆建军陆建民那间的。
现在陆向红嫁人了,陆三山就把她原来那间拾掇出来给陆建设住了。
屋子里还放着书柜书桌,陆三山就希望小儿子也可以和两个哥哥似的考上大学,也当个大学生。
至于陆建军和陆建民的那间,陆三山把里头的家具全摆其他屋子了,然后拿砖头从中间一隔。
屋子一分为二,面积小了,一间是原本的炕,一间放了双人木板床。
一张大炕,一张双人木板床就把屋子挤满了,也放不了别的东西了。
这样三儿子四儿子就是结了婚老婆孩子一起回来,也能住得下。
陆三山特意把屋子收拾好,就是希望苏敏和陆建军能留在村里头,不要像前头几年小两口在县里过年,到了大年初一才回村里头来拜年。
当长辈的都这么表示了,要是苏敏还非要回县里,那就是她不懂事了。
苏敏怕凉,陆建军就和陆建民商量他们住有炕的里头那间,让陆建民住外头那间。
陆建军给陆三山和苗翠花一人买了一身羽绒服。
问起来价格,陆建军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报的是帝都百货大楼里的价格,一件一百二。
当然,陆建军是从南边带回来的,能便宜一半。
他把价钱报的高点,主要是为了避免他娘和亲戚们炫耀,让亲戚们知道了进价,全托他去捎带衣服。
他去一趟南边,不说辛苦,就说这来回坐十来天的火车,就累的受不了。
家里亲戚那么多,一听有便宜可以占,一家带一件羽绒服,那他也够呛。
何况谁也不是傻子,知道他能用便宜一半的价格买到,让他帮忙买回来,自己不穿,到时候就算转手每件卖给县里的人,净挣三五十也是轻轻松松的事儿。
尤其是三爷爷家,他们家建国以前就是做生意的,三爷爷做买卖很有一手,就是后来这是几年因为成分问题,家里小辈不好找工作,只能种地,私下里也是黑市的常客。
现在出门还得开介绍信,没介绍信连火车和旅店都住不了。
所以陆建军也没法把自己挣钱的法子分享给家里人。
不是他想藏着掖着,是他没有能力领着他们一起发家。
让家里人知道他挣了钱,也只能白白眼红。
一件一百二,陆三山和苗翠花听的直心疼,问陆建军哪儿来的钱,陆建军就说一部分是他的奖学金,一部分是苏敏拍电影的工资。
当然,苏敏的工资占大头。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哪怕陆三山和苗翠花是当公公婆婆的,想问一问三儿子今年都二十八了,大学也马上毕业,怎么还没要孩子呢,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毕竟一是儿子大学再念半年,可儿媳妇还得念一年半。二是苏敏之前流传出来不容易有孩子的传言,虽然在两个人结婚的时候陆建军就说了苏敏没有不孕症,等他们日子安稳了,会考虑要孩子的。可万一这话是他们小两口说出来诓骗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呢。
现在穿着人家儿媳妇拿工资给买的衣服,而且儿子念大学他们老两口也没出钱,花的都是国家的补贴。
但儿媳妇同样上大学,可同时还能挣工资。
所以老三家里挣钱的是儿媳妇,做主的也该是儿媳妇。
这个年,陆家在外头的四个儿子都回来了,陆建国和陆建党能回来一趟更是难得。
陆建军和陆建民也是临近毕业,所以不少人都来家里套近乎。
有的问陆建国和陆建党能不能帮忙把家里的小辈送去当兵。
家里亲的堂的隔房的叔叔伯伯一大堆,这个说:“建国,你当时当兵可是咱大房选出来的,可以说是你的哥哥弟弟们把这样的好机会让给你。你看你现在发达了,都能把老婆孩子带去随军了。你那些哥哥弟弟的恩可不能忘,家里有的娃不比你当初差,只是你已经把咱们大房的名额占了,这些娃只能种地。建国啊,做人得有良心,这些娃都是好苗子,你帮帮手,送进他们去当兵。”
陆建国还没说话,陆建党就先说:“六叔,当时我哥当兵是个什么情况咱们全家都知道。那个时候招兵,有的人动了特权,没法公平公正的进。可现在不一样,现在只要等招兵的时候报名,要是符合要求,自然就能进去。再说了,当时是咱们大房六家,每家出一个男丁,再从这六个里选一个去当兵。这可是说好的,六叔你当时说连国连党年龄小,把名额让给了你小舅子。连国连党要是觉得有人占了他们的机会,也该是去找他们舅舅。我哥要说占便宜,也是占我们兄弟的便宜,可不是占几个叔叔家的便宜。”
陆建党一直是陆家几个儿子里最混的,要不然六六年按着他的成分,其实是可以念高中的,念了高中,就能分配工作。
陆三山就是觉得他本来就有些不服管教,他这不服管教和老三又不同,老三是心里不服,但面子上过的去。
老二是直接给人抹面子。
HONGXIAOBING闹的厉害,陆三山怕这个老二跟着不学好,彻底坏了品行,就见有招兵的,赶紧让老二报了名。
那负责招兵的见陆建党符合要求,又想让陆三山这个大队长照顾一下他老首长家的孙女,就利索的让陆建党去当了兵。
有着国家帮着教育二儿子,陆三山这才放下了心。
没想这一家亲戚刚坐下,才说话呢,陆建党就这么不留情面的指责他六叔。
陆三山当然知道陆建党说的是大实话,这些话他的五个兄弟不清楚么?
很清楚,他们很清楚。
当时老大家的向党,老二家的红军,他家的建国,老四家的卫国,老五家的护国,还有老六的小舅子,是一起争他们大房这个当兵的名额的。
只是老二家的红军是根独苗苗,老二两口子舍不得孩子去当兵,就放弃了。
老四家是卫国身子不好,就是体检那一关他都过不去。
余下的可是建国自己本事,把这些堂弟堂兄打趴下,才拿到这名额的。
要说在这件事上自家欠了其他兄弟,那肯定没有,当时五叔的情况也不好,只能趁着还能说的上话,帮家里晚辈一把。
像他六弟那样,儿子年龄太小那也没办法,谁能知道等他儿子年纪够了,五叔还能不能再出手了。
而且后来也的确证明,这之后的十来年,五叔虽然没有被牵连,但也是能低调就低调的。
六弟家儿子现在一个儿子都五岁了,一个念了高中,考了一年没考上大学,准备等明年再考呢。而且他家老二也是书生身子,当不了兵,要说有人想当兵,那也是老六媳妇娘家的人。
为了媳妇家的亲戚,逼自己亲侄子帮忙,陆三山心里有些不高兴,但这些不高兴是比不过陆建党对自己的亲叔叔这么没大没小的怒气的。
陆三山直接骂陆建党:“建党,你在胡说什么?快和你六叔道歉。”
陆建党耸耸肩:“行吧,六叔,这事是我做的不对。”
陆六山被自己侄子下了脸,见他三哥压着陆建党道了歉,就想趁热打火让陆建国和陆建党把他最小的那个小舅子送去当兵。
他家连党是要念书考大学的,但就像他说的那样,老三家欠他们老六家一个当兵的名额,这个名额他得要过来。
等小舅子当了兵,合该把一半的津贴回报他这个姐夫。
而不是像他三哥似的,光儿子们的工资一个月就一两百,每次借钱借个十块八块的都唠唠叨叨。
但陆六山看着陆建党瞧他的眼神,虽然嘴上说着道歉,可看他的时候还杀气腾腾的,这让陆六山心里有些发怵。
他想这事还是私下找他三哥说吧,让他三哥这个当爹的和建国建党谈。
陆建党道了歉,刚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