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书]-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晨起床后男知青们给清出了一条人走的小道。
不仅是怕把人滑倒; 还怕雪沾到鞋上湿了棉鞋。
这种天气; 要是鞋子湿了那可不太好干。
院子里还堆着一个小雪人,是早上知青们把扫了的雪堆一起。
拿着笤帚压一压; 最后就压成一个还算结实的矮墩墩的小雪堆。
折上两根长树杈,往雪堆的两边一插。
然后挑两块差不多大小的石头充当眼睛。
再拿个小点的石头当鼻子,再拿一根长点的干辣椒当嘴巴。
说实话,这个雪人真挺丑的。
又矮又胖不说了; 还有着黑眼睛小鼻子大红唇。
如果不是因为它是雪堆出来的; 又刻意做出来了五官; 谁敢说这是个雪人啊。
和苏敏以前见的那种有着圆滚滚的上半身; 胖嘟嘟的下半身,带着红帽子; 围着红围巾的雪人差好多。
现在已经快中午的,感觉一时半会儿的雪也停不了。
今儿轮到卫国做饭去了; 两三年前就结婚了的女知青程玉秀找沈月有事说,拉着沈月去她家了,所以沈月也不在屋子里。
许安安的被子破了; 求朱红去她屋帮她补一下。
屋子里只有苏小云和苏敏。
苏小云是挺南的南方人,据她说这辈子也没见过十次雪,还都是那种落地就化的雪。
如今见到这样的大雪她兴奋的不得了。
早上起来就在院子里头绕来绕去的。
对那丑到哭的雪人爱不释手,恨不得和它来个拥抱。
又在院子里踩脚印,一脚一个印子,院子里全是她的脚印了。
最后把棉鞋都湿透了这才不甘心的回来。
朱红还在的时候就骂了她一顿,因为苏小云的棉鞋是新做的。
她家人打听到这边儿冷,怕她受冻,十月份的时候就给她新做了棉衣棉裤直接邮寄过来的,棉鞋都做了两双。
新棉花湿了再晾干可就没有全新的保暖了。
苏小云这样纯粹是不爱惜鞋子。
被骂又因为鞋子湿了冻脚冻的受不了的苏小云回了屋。
等朱红被许安安叫走,她就连忙把房门打开,又开始痴痴的看着飘扬落下的雪花。
如果是以前的苏敏,穿着雪地靴披着羽绒服,那还是愿意欣赏欣赏雪景的。
白茫茫的一片,自己摆个造型,拍张美美的照片。
但现在,这北方吹的呀,卷着雪花呼呼的就吹进屋了。
苏敏裹着被子躺在炕上都能感觉到风扑自己脸上了。
果然冬天被窝比雪更值得爱。
苏敏实在是受不了的说:“苏小云,你快把门关上,这风把咱们屋的热气都吹没呀。”
苏小云听了只能舍不得的把门关上,过了一会儿又有了新想法,搬着小板凳和苏敏说:“苏敏,我要去门口坐着看雪。”
苏敏提醒她:“你要看就抬头看飘着的雪花儿吧,别盯着雪地看,不然看多了眼睛瞎了可就完蛋了。”
苏小云被苏敏的话吓了一跳:“看雪还会看瞎眼啊。”
苏敏翻着手里的书,说:“对啊,好像是因为光的折射率的问题吧。
你想啊,光照到地上,也就是能把地面照亮。但光照到雪上,雪却很亮。反正很伤眼睛,你记得注意一下。”
苏小云忙点头:“苏敏,难怪朱红她们都说你念书好呢,你懂的可真多。”
学渣苏小敏:……
想了想,苏敏又说:“与其你去门口,不如去厨房,我记得厨房窗户上贴的纸破了个口子,好像没重新粘好呢。
再说卫国在厨房做饭呢,多暖和啊。你还能顺手帮帮她。”
“好。”苏小云把板凳放下就走了。
苏小云刚走,沈月就回来了,不过黑着一张脸。
苏敏也没和她打听有没有事。
但心里想沈月一定遇上什么大事了,因为她平时几乎没有生气的时候,总是笑盈盈的。
吃了饭,雪也停了。
中午吃的是热乎乎的粥,里面熬着小米,玉米粒,熬的稠稠的。
虽然这样的饭很不顶饱,但是真的很好吃啊。
收拾了碗筷,卫国就去做了一点儿浆糊。
又将攒下来的报纸拿出来,说:“今儿下午咱们就先把厨房的窗户糊上吧。
不然这开着洞,平时还好,刮大风的时候就受不了了。
主要还吹火的不行,今儿我做饭的时候差点被吹灭了好几回。”
朱红点头:“好,现在也没麻纸,也只能拿报纸代替了。”
苏敏说:“报纸不如麻纸,麻纸风吹不破,雨淋不湿,但想要买麻纸还得去县里的供销社。
厨房那口子也不大,不如多糊几层报纸,应该也能挡风。”
不过这糊个小洞的事儿,也不用太多人帮忙,卫国朱红苏敏三人足够了。
她们正在厨房忙活呢,几个男知青走进来,突然拿出个东西放她们跟前。
苏敏一看吓的把那东西抓起来就扔出去了,然后她惊恐的问卫国和朱红:“刚刚那是什么?不会是蛇吧?
肯定不是,怎么会突然冒出来一条蛇呢。
陈卫民韩奋起他们真是太无聊了,竟然拿根麻绳吓唬咱们,我都差点当真了。”
你刚才不是抓着扔出去了吗,麻绳和蛇那手感能是一样的?
卫国看着还在自欺欺人的苏敏,说:“不,那就是条蛇,真蛇。”
苏敏‘啊’的尖叫了一声,感觉自己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
她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就被一条很小的蛇缠腿上了。
直到现在她还记得那种黏黏腻腻的触感。
从那以后苏敏就怕蛇怕的要死,甚至怕到连白蛇传都不敢看。
刘阳河把苏敏扔出去的蛇捡起来,笑话她:“没想到你平时胆子很大,竟然会怕蛇。”
苏敏冲他摆摆手:“快快,把那东西放你身后,别再让我看见了。”
刘阳河就笑着把提着蛇的手背到身后去了。
朱红好奇的问:“这蛇是哪里来的啊?总不会是捡的吧?”
李新国说:“怎么可能啊,是村里几个小伙子们发现了蛇洞,里面有好几条蛇呢。
见我们这些知青瞧热闹,就分了我们一条,说让咱们知青尝尝鲜。”
苏敏听了把手里的活儿递给了朱红,说:“算了,我太怕蛇了,我去叫苏小云,她说不准会想尝尝。”
苏小云一听就惊喜的问:“真的吗?是真的蛇吗?”
苏敏:果然。
她点点头:“真的不能再真了。”
苏小云都快乐的跳起来了:“没想到我来到这里竟然还能吃到蛇肉,好幸福啊。我可会做蛇肉呢,保证你们吃了还想吃。”
苏敏摆摆手:“不不不,我是绝对不吃的。好了,你快去吧,快走,快走,快走。”
于是苏小云就跑着去厨房了。
苏敏在她背后朝她喊:“别跑,小心滑倒。”
想着刚才看到的那条蛇的模样,苏敏抖了抖身上的鸡皮疙瘩,爬上床去继续看书了。
不得不说,苏小云做饭还挺有一手的,不一会儿院子里就飘起了肉香。
但一想想那肉是什么肉,苏敏就没有食欲了。
朱红进来叫苏敏和沈月去厨房分肉吃,苏敏摇头:“不,我不吃。”
朱红劝她:“没事,那蛇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有什么好怕的啊。
再说了,那可是肉,你闻到了没有,这么香这么好闻的肉。”
苏敏坚持拒绝,沈月也说她不太想吃。
朱红见沈月脸色不好看,刚才吃饭的时候也是一言不发的,忙问她:“怎么了这是?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
沈月摇摇头:“没事,我就是不想吃蛇肉。”
朱红怀疑的看她一眼,又问:“是不是上午程玉秀找你有事啊?
是不是她又找你借钱了?”
程玉秀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因着资历老,挺喜欢摆架子的。
而且她嫁的人家名头上挺好听的,烈士家属,贫下中农。
但是真穷啊,家里还有五个弟妹,程玉秀嫁的是老大。
程玉秀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看成分找对象。
结果成分挺好的,但没钱过日子。
程玉秀快生了还得干活,然后孩子就早产了。
坐月子的时候连红糖水的喝不起。
后来她就时常问知青们借钱,但借了不还,渐渐的也就没人再借钱给她了。
她结婚前挺要面子的人,现在脸皮特厚,就连赵宁宁都没法把借给她的钱要回来。
沈月又摇头:“没事,她就是找我瞎聊了会儿,好了,你快去厨房吧,不然肉都被分完了。”
朱红就边走边说:“哈哈,那不能够啊,苏小云一定会给我留一份儿的。”
女知青里苏敏沈月和许安安都没去吃蛇肉。
男知青全尝了尝。
那么小一条蛇,每个人也就是几口尝个鲜。
也不知道是蛇肉真的太好吃,还是苏小云的厨艺太好,又或者是这个年月人们太缺肉了。
反正最后吃了的蛇肉的都是惊为天人赞不绝口。
苏敏觉得一定是他们太馋肉了,蛇肉不可能那么好吃。
赵宁宁果然还是赵宁宁,她还闲得慌的跑苏敏屋里一趟,说苏敏多矫情吧啦吧啦,竟然连蛇都怕吧啦吧啦,蛇肉有多好吃吧啦吧啦,活该苏敏吃不到吧啦吧啦。
然后她也长记性了,怕苏敏打她,说完就转身回她自己的屋子了。
苏敏忍不住摇头,这姑娘怎么这么个德性啊。
第28章
阳历十二月中旬; 大队长组织了好几次上山打猎的活动了。
虽然过年的时候会分肉,但一是肉也分不了太多,二来这肉可不仅仅是过年的肉,而是明年一整年的肉。
所以大多人家都会把肉做成腊肉存放起来。
为了可以多吃口肉,在社员们没活儿的时候就会组织起来上山打猎。
当然最后出了力的人先分,也分的多。
像女知青们能分个野鸡爪子就很了不起了。
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还多呢,但已经就可以感受到过年的气氛了。
十一点多太阳正好; 苏敏几个知青们正在坐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瞎聊。
刘霞走进来一看; 说:“哎呦,你们这倒是会享受啊。”
苏敏坐在自己的板凳上; 腿瞎翘着,手握在板凳边缘上,坐的歪歪扭扭的,得意:“那当然。”
说完又问她:“您这大驾光临; 是有什么事儿吗?”
刘霞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好好坐凳子; 也不怕把自己摔个大马趴。”
苏敏说:“别小看我; 我技术可好呢。”
刘霞就说她:“瞧你; 不好好坐凳子还瞎得意。对了,我来找你们有事情呢。”
说着又去男知青的屋外敲了敲门; 说:“诶,韩奋起你们几个; 出来一趟,我有事情说呢。”
刘霞在知青里的人缘还行,又嫁给了大队长的亲侄子; 众人还是卖她面子的,不一会儿就都出了屋,靠着墙站着。
见知青们都在外头,刘霞就问他们:“你们男知青里有人会唱歌吗?”
今年新来的男知青刘红军年龄小,人也逗,刘霞的话问完,他就说:“我会!”
然后就开口唱:“哎,巴扎嘿。”
刘霞:……
其余人:……
然后呢?
刘红军就说:“你不是问我们会不会唱歌么,我这不是唱了啊。”
刘霞:“就一句?”
刘红军理直气壮:“我就会一句啊。”
刘霞气的翻白眼,这是哪儿来的二愣子啊。
她问其他人:“别的人呢,还有没有人会唱歌啊?”
韩奋起就站出来,唱刘红军刚才唱的那首《北京的金山上》:“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哎,巴扎嘿。”
其他男知青们也跟着唱起来:“哎,巴扎嘿。”
苏敏听着他们这调儿都不知道跑哪里去的歌,在凳子上笑的前仰后合。
朱红也说:“他们是在唱歌吗?这不是在在杀猪吗?”
刘霞头疼的叫停:“等会儿,你们按着顺序一个一个来,就唱你们拿手的歌。”
挨着韩奋起站着的陈卫民:“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李新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刘阳河:“太阳最红,□□最亲……”
男知青唱完,刘霞没有说什么,只是深深的叹了口气,这歌听着不是享受,而是折磨啊。
然后她和女知青们说:“来,你们唱。”
赵宁宁说:“凭什么你让我们唱我们就要唱啊,再说你总得说一下为什么要要我们唱歌吧。
刘霞,我告诉你,你不说我就不唱。”
刘霞:“朱红,你来唱。”
朱红痛痛快快:“敬爱的□□,敬爱的□□,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
朱红的嗓子脆,虽然也还是有点跑调,但比男知青们唱的好多了。
男知青好几位都在青春期换嗓子,一个一个都是公鸭嗓。
知青们都给朱红鼓掌。
刘霞评价:“不错不错,苏敏,你来吧。”
苏敏以前能拿得出手的除了跳舞就是唱歌。
但来了这儿不说跳舞了,就是哼唱个调调都怕被人问这是什么歌儿,怎么没听过。
现在有了唱歌的机会,她开心的不得了。
苏敏以前参加过□□比赛,会唱的歌有不少呢,想了想她就准备唱自己比赛时候唱的那首《唱支山歌给党听》。
苏敏大大方方的站起来,先向着众人鞠了个躬,然后清了清嗓子:“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刚才男知青们唱的时候虽然唱的不算好,但是声音真挺大,把跟前住的几户人家里的人都吸引过来了。
有大人有小孩儿,都来这儿听歌。
苏敏这首歌唱完,他们比知青们鼓掌还用劲儿呢。
刘霞也有些吃惊的说:“没想到啊你,深藏不露啊!”
苏敏谦虚:“瞎唱,瞎唱。”
这时围观的一个小丫头叫到:“再唱一首,还想听。”
其他人听了也起哄:“小苏知青,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刘霞说:“那你就再唱一首吧。”
苏敏就说:“好,多谢大家抬爱,那我再唱一首《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吧。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
唱完一首,又叫着再来一首。
苏敏便又唱了首《娘子军连歌》。
唱完第三首,苏敏连连摆手:“不行了,我不能再唱了,再唱明儿嗓子就哑了。”
社员们都表示理解,然后又说:“小苏知青,你唱歌可真好听,比电影里的那些歌手都唱的好。”
现在人们想听歌除了看文工团的演出,有收音机的人家听收音机,也就只有看电影的时候听片头片尾曲。
很多歌都是看完电影根着回忆唱的。
苏敏笑着感谢她们的夸奖。
朱红感慨的问:“苏敏,你唱歌这么好怎么没考文工团啊?”
苏敏就笑笑说:“我那个时候就想着要考高中呢,后来又下乡了,也没什么机会唱歌。”
朱红点头:“那倒是,咱们整天忙着种地,哪有功夫唱歌啊。不过苏敏,刚才你唱歌的时候感觉很开心。”
苏敏听了就笑了,是啊,很开心,特别开心。
可以说这是她来到这里之后最快乐的一刻了。
所有的忧虑,在这一刻都不见了。
她和朱红说:“音乐不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吗?”
朱红重复了一遍:“对,能让人觉得快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啊,苏敏你说的真好啊。”
刘霞也说:“我都不知道你这么会唱歌呢,你也是的,这是优点,怎么还藏着掖着啊。”
苏敏就说:“你们也没问过我啊,再说我也不能见着一个人就拉着人家说我会唱歌。”
刘霞说她:“你就是太谦虚,太低调了。如果这次不是我点名让你唱歌,我们还不知道你唱歌好听呢。
老实交代,除了唱歌你还会什么呀?”
苏敏忙摇头:“没别的了。”
唱歌这个是可以靠天赋的,有的人天生乐感好,嗓子好,那唱歌自然就好听。
但像是跳舞啊,乐器啊,那都是要学的。
你现在说你会跳舞会弹钢琴,没人探究也就罢了,要是人家真去查,一查一个准儿。
原主那家庭环境,根本没有机会学这些。
刘霞就说:“会唱歌也很了不起了。”
完了她又问其他几个女知青:“你们还有谁会唱歌啊?”
许安安先开口:“刘霞你是要找唱歌唱的好的吗?我有自知之明,我唱的可不如苏敏,也就不献丑了。”
卫国也说:“我也是,我不太会唱歌。”
姑娘们都比较好面子,唱歌不好听自然也不愿意在这么多人面前丢脸。
赵宁宁和魏婷也都是爱面子的,知道自己唱的不如苏敏,但她们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苏敏。
于是魏婷说:“我昨天没睡好,今天嗓子有些哑,不方便唱歌。”
赵宁宁说:“刘霞,我刚才问你半天,你也没说为什么要我们唱歌,那我才不要唱呢。”
连着四个人说不唱,秦静本来就不想唱,在这么多人面前唱歌多难为情啊,再说了,她也唱的不好。
于是秦静也摆摆手:“算了,我也不想唱了。”
最后只剩下一个沈月,刘霞看她。
沈月笑着说:“你们也知道我平时喜欢看书,对唱歌跳舞的不太擅长。”
刘霞就说:“好吧,既然苏敏唱的最好,那我就拜托你一件事吧。”
苏敏被刘霞搞得一头雾水,不知道她这是要做什么。
不过刘霞请她帮忙她自然没有不答应的:“你说吧。”
刘霞看了看知青们,又看了看围观的村民们,说:“是这么回事,我两个弟弟陆建军和陆建民都是工人,他们厂子里元旦的时候要办个联欢会。
然后呢,他们兄弟两个要合唱一首歌。
可他们也不会唱歌啊,初中高中的老师也都放寒假了,总不好耽误人家过假期吧。
于是他们两个就想着我这个嫂子是城里来的知青,应该会唱歌,想让我教他们。
但这唱歌好不好和城不城里的也没关系,这得看老天爷给不给你吃这口饭,对吧?”
围观的人们都赞同:“是啊,这写啊画啊唱啊跳啊的,那都是得讲究天分二字。”
刘霞就说:“对,所以我这两个弟弟求我,我也想帮他们啊。
但是没办法,水平不够。
于是我想着这知青们都是从城里来的,会唱的歌儿也多,说不准就有个唱的好的。所以我就来寻人了不是。”
一个大妈不赞同的说:“那你这是准备让小苏知青教三娃子和四娃子啊,他们这未婚男女接触不方便吧。”
刘霞就笑着说:“不单是他们,到时候不管是他们两个到知青们住的院子里,还是苏敏去陆家的院子里,大家都可以跟着去,就当是去听歌了。”
刘霞这么一说,其他人都觉得这主意好,既保全了大姑娘大小伙子的名声,他们也能跟着听听歌儿,看看热闹。
第29章
教人唱歌对苏敏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事是刘霞拜托自己; 而且要教的人是搭着人情帮自己买布还反过来补贴了自己的陆建民。
陆建民还有个帮衬了自己好多回的爹,陆三山大队长。
于是最后定下苏敏去陆家院子里教陆建民和陆建军,每天从上午十点半太阳暖和了教到下午三点。
中间陆家还会管一顿午饭。
选在陆家是为了不打扰其他知青,而且好几位女知青对陆建军有意思,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而在院子里同样也是为了名声,院子那么大,在村里那么多人眼皮子底下; 总不会传出什么闲话来。
刘霞找苏敏的时候才十一点多; 于是当天苏敏吃了午饭就和刘霞去了陆家。
朱红她们也想跟着凑热闹,于是最后除了卫国其他女知青都去陆家了。
陆建军和陆建民见刘霞和苏敏来了; 先和刘霞打了招呼,说麻烦嫂子了。
又轮流和苏敏自我介绍。
苏敏知道陆建民这是为了不被说闲话才装作第一次见面,于是她也和他们两个介绍了一下自己。
然后她就开门见山的问:“你们两个是准备唱什么歌啊,我得先看看我会不会。如果不会就不好教你们了。”
她虽然学了不少□□老歌; 但也不可能每一首都会。
陆建民说:“我们打算学《红星歌》; 《映山红》;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三首; 最后看哪首唱的好就唱哪首。”
苏敏心里有数了,他们准备学的三首歌苏敏都会; 三首歌正是出自同一部电影《闪闪的红星》。
她忍不住猜测,不是陆建民或者陆建军喜欢这部电影; 那就是他们有个很喜欢这部电影的领导,所以才要投其所好。
但这应该是今年十月份国庆节才播出的电影,苏敏就说:“我没有听过这三首歌; 是新上映的电影里的曲子吗?”
陆建民有些懊恼的和陆建军说:“哥,咱们怎么忘了这是新歌了?怎么办啊哥,要不咱们换一首老曲子?”
陆建军皱眉,他比自己弟弟打算的要深。
《闪闪的红星》刚放映的时候,黄厂子就去看了,看完回来后一个劲儿的夸。
然后自己当时灵机一动,电影买不到票也还是花了大价钱买了别人定好的票和弟弟去看了一场。
弟弟性格比较单纯,看完电影后在黄长征黄厂子又一次提起来这电影很好看的时候就和厂长聊上了。
厂长那样的人自然能看出弟弟是为了奉承他去看的电影,还是如弟弟所言去看电影的时候这个电影有票就顺便看了,看完之后喜欢的不得了。
弟弟当然是真的以为买到了《闪闪的红星》的电影票,然后也被电影中一步一步成长为真正的中国□□党员的潘冬子而感动,敬佩!
有了这部电影做纽带,老红军出生的黄厂子也记住了弟弟,对弟弟的印象很不错,还好几次可惜他没有去当兵。
所以这次厂子里组织元旦联欢会,让工友们踊跃参加,自己就和弟弟报名了唱歌,而且先把这三首歌都报上去了。
厂子里的聪明人不止他一个,他只不过是抢先了一步。
到时候如果有人也想唱《闪闪的红星》里的歌曲,自己还可以做个顺水人情。
反正他原本的打算也是从三首里面选一首。
他就想着慢慢的搭上黄厂子的关系,好以后帮弟弟转正。
但他心太急了,这电影是国庆才开始放的,苏知青这样一直呆在村子里的又怎么会这三首歌呢?
苏敏这时说:“电影院现在还在放这部片子吗?我可以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上午去电影院看一下电影,学了里头的歌,到时候回来教你们。”
陆建军怀疑:“这么短时间你能学会吗?”
苏敏笑着说:“我学唱歌一直都挺快的,放心吧。
再说了,你们也听过原版,到时候如果我学的不像,那你们就不跟着我学不就成了。”
既然今儿不教学了,众人也都散了。
刘霞有些担心的问苏敏:“敏啊,你真能看一回电影就能会唱里边的歌儿了?”
苏敏点头:“是啊,电影的插曲都挺好记的。”
不说苏敏本来就会这三首歌,她本人也是那种学歌学的很快的人。
高考时候的许多要死记硬背的古诗词啊公式啊她都是靠着编成歌儿才记住的。
刘霞还是有些不放心:“那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县里看电影吧,到时候万一你记不住我也能帮帮你。”
说来苏敏虽然会唱《闪闪的红星》里的三首歌曲,但也没有看过《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呢。
第二天一早,刘霞就和苏敏还有其他女知青们一起去等驴车了。
驴车是陆建军帮苏敏提前说好的,方便她去县里看电影。
朱红她们也想去看看《闪闪的红星》这部今年特别火的电影啊。
她们好几个人都是工人家庭出生,家境比农村人好些。
家人在写信的时候难免就会说最近看了什么好看的电影。
可以说朱红和苏小云想看这电影好久了。
现在跟着苏敏有驴车蹭,坐着车去县里,看电影,然后再坐着车回来,多棒的事情啊。
要是看完电影挺早的,说不定她们还可以去国营饭店吃个午饭,然后逛逛百货大楼。
许安安是很喜欢看电影,从小她父母就会领着她去看苏联的电影,看英国法国的电影。
卫国听说电影讲的是红军的故事,她爷爷就是老红军,是真正走过长征的老红军。
虽然来到这里已经有六年时光了,她也和家人分别了六年。
听说爷爷的处境不算好,虽然没有被很厉害的批。斗,但也早停了工作,还要经常写检查,自我检讨。
有父母还有两个哥哥陪着爷爷,她也总还是担忧不已。
无奈她有家不能回,现在也只能看看电影,顺带着回忆一番小时候爷爷和她讲的老故事。
赵宁宁和秦静则是想暗暗也学一学这电影里的歌曲,到时候苏敏没学会,她们就可以去教陆建军,还能和陆建军独处呢。
沈月同样也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她不能再等下去了。
《闪闪的红星》在这个年代真的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几个姑娘看完都是泪眼汪汪的。
苏敏也不例外,她觉得潘冬子实在是太厉害了,而且还特别聪明。
她们早上走的早,七点就出发了,驴车比步行快的多,到了八点的时候她们都到电影院了。
于是她们几个正赶上了第一场电影。
电影看完,现在也才上午十点。
朱红问:“我们现在就要回去吗?”
卫国说:“回吧,想来县里逛以后还有机会,别耽误了陆建军他们的正事儿。”
众人一听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也就都同意了。
十个姑娘挤在驴车上,人贴着人,再加上现在太阳好,又看了电影心情激动,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驴车走着,刘霞问苏敏:“敏啊,你真学会啦?”
苏敏笑着说:“真学会啦。”
赵宁宁有些不信,她当时就光顾着电影剧情了,插曲她连歌词都没记住,调子也忘的差不多了。
同样是第一次看电影,苏敏怎么可能就学会了呢,她斩钉截铁的说:“吹牛呢吧你。”
秦静和魏婷也附和着赵宁宁的话,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朱红刘霞苏小云都不好开口帮苏敏,因为她们也是看了电影的,如果要她们唱一唱电影里的歌,那她们也只能哼一下大概的调子。
至于准确的曲子和歌词那是真没印象了。
她们三个都担心的看着苏敏,尤其刘霞,她想的更多。
毕竟苏敏昨儿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学歌很快。
要是最后没做到,不仅会给陆建军和陆建民留下坏印象,就是其他村民都免不得会背后说苏敏太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