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七十年代末-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晓玲微微一笑道:“家里住不下不怕,我和小七可以搬到学校去住,这样就可以腾出房间给老太太和保姆住。我一直忘记和你说,学校里的集资房我早就拿到钥匙,装修也弄好,随便可以搬。“
赵红军大受打击:“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要不是今天的事,你是不是一直不告诉我。“
林晓玲用奇怪的眼神看着赵红军:“你又没问我。我之前不是给你说过学校有集资房,钱都交了,拿到房子不是早晚的事。“
“可是你没有说你装修的事。“
“哦,你那段时间天天忙着,连小七想和你说话都难遇上。我一直想和你说,可你天天忙,后面我也就忘记啦!“林晓玲是不会承认她当初是故意不说,还想偷偷搬过去的事实。
赵红军解开上衣扣子才觉得气顺一点,他生气的问道:“你真的想搬出去住?我把妈接过来,你搬出去像什么话。“
“可是家里房间不够,我不带着小七搬走,怎么住?妈要一间房,请来的保姆也要一间房,才三间房,你教我怎么分配。”
“要不你带着妈和保姆住郊区那套房子去,那里空着,房间也多,虽然有点远,但是你可以开车上下班,影响也不大。”
赵红军苦着脸低头沉思,最后才不甘心的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一家人还要分两处住。“
林晓玲想了想道:“那就一家人搬到郊区的房子住,不过我上班时间和你不致,得再买辆才差不多。“
赵红军闻言也松口气,他生怕林晓玲再改变主意,赶紧道:“那就给你买车,家里还有钱。我们一家搬过去住。“
林晓玲也不是非要和赵红军闹,他愿意请保姆照顾老太太,也愿意买车,让她搬家她也没意见。
赵红军用最快的速度请保姆,这种照顾病人的保姆还不好找,要有经验还要身体好,人还要年轻一点。赵红军只能四处拖同事朋友打听,最后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帮他解决问题。
孙和平也不知道从哪知道消息,神通广大的他帮赵红军找来一个四十出头的年轻保姆,据说有多照顾病人的经验。赵红军工资高的开,又有孙和平的介绍,人家才来,要不很多人排队等着想请她。
解决完保姆问题,赵红军才敢放心把老太太接到省城来照顾,当然在这之前,一家三口还得先搬家。
说是搬家其实也就拿几件换洗的衣服,那边的房子什么都有,属于拎包入住的情况。赵红军说买车的事,也很快办好,现在车少买车也没太多讲究,照路上跑的最多的车买,这样出故障也好维修。
赵红军说要去接老太太,结果不等他回老家,赵国富和赵民强就把老太太给送到省城。赵红军可没给俩哥哥好脸色,见到老太太被照顾的不错之后,脸上的表情才缓和一点。
老太太到省城开始新的生活,高价请来的保姆李妈也正式上岗。论照顾人她更专业,赵红军也没有什么好交待,只要她照顾好老太太就行,家里的其他事并不需要她做。
林晓玲听着赵红军的话,决定还要请个钟点工,这么大房子,卫生不好打扫,家里人也比以前多,她可不想被家务活套牢。
张金凤差不多是一半清醒一半糊涂的状态,清醒的时候还能好好聊天,糊涂起来谁都不认,赵红军都不认。当然她还会说话,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小女儿的名字。
林晓玲觉得老太太也是很奇怪,重男轻女可又偏偏看重闺女,病成这样还念叨着赵桂芝,问题是赵桂芝也没有多孝顺。老太太生病之后,赵桂芝也就出现过两三次,露面看了看就走。她也没有说给老太太洗个澡,也没担心俩个嫂子有没有照顾不周的地方,就这样放心当耍手掌柜。
张金凤天天念叨赵桂芝,可惜没人给她通风报信。赵红军只当没听到,老太太病成这样,当闺女的探过病就不管。老太太搬到省城这么长时间,赵桂芝连电话都没有一个。
赵红军也算是对赵桂芝寒心,用得着时候就打电话“三哥“喊的可亲热,没用的时候,你打电话给她,想多说两句,她还嫌你浪费时间。
家里有老太太这个病人在,确实多了很多事情,赵红军这个时候才有几分理解大哥二哥急着把老太太送过来的小心思。老太太这个病确实不好照顾,老太太不听话,糊涂之后动不得的东西偏要动,比小孩子还不听话,有时候眼睛都不能眨一下。
赵红军亲自体验之后,才知道照顾病人的辛苦。林晓玲看着跟在老太太身边忙碌的李妈,决定要给她加工资,这份工作确实太辛苦。
李妈照顾人确实专业,老太太每天出门都穿着整整齐齐,收拾的很精神。如果不是知情人,光看外表,一点都看不出老太太得了老年痴呆。
家里多个病人最明显的变化是,再也不能有什么家庭活动一起外出。因为老太太这病不适合带着到处跑,人多的地方万一走散怎么办。不仅如此,家里大部分时候都要留人,李妈也是人,不是机器,她还有喝水吃饭上厕所的时间。
到最后,这些事还是林晓玲做的多,谁让她工作比赵红军自由。刘冬梅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真没说错。老太太当初多喜欢在她身上挑毛病,结果今天她还是要去照顾她。
赵红军也知道对不住林晓玲,心有亏欠的他想到了补偿的好办法,他要买一套首饰来送她。
赵红军是直男审美,不懂什么首饰好,而林晓玲大部分的首饰又被她压箱底,买的多但是戴的并不多。怕花钱还办错事,赵红军还特意请教其他人,连李哲和孙和平那里都问道。因为这俩人都比他经验多,特别是孙和平还是大龄未婚男青年,据说还很受女同胞欢迎。
林晓玲还不知道这事,赵红军打着给他惊喜的主意。在跑遍全市大大小小的商场之后,赵红军总算挑到一套满意的首饰。项链、耳环、手链三件套,只差个戒指。
林晓玲收到盒子的时候真的是大大惊喜,这么多年,赵红军主动送她东西,真是难得。往年的生日、各种节日都没收到什么礼物,最多一句话,给钱让她自己买。
林晓玲收到礼物当然开心,可是想到赵红军为什么送礼物,她又有几分不舒服,最后只我安慰直男就这水平,不能对他们提太高要求。
第二百零六章
冬去春来,时光荏苒,又是新的一年开始。
小七已经是个五年级的学生,小学马上只剩下最后一学年。赵红军经过几年努力工作,职位也得到进一步提升,林晓玲也变成正教授。
一家三口都在进步,在外人眼里就是幸福美满的一家,但是一家三口依然各有各的烦恼。老太太的病一直压在赵红军心头,让他家几年笑容都少很多。林晓玲也为老太太的病情烦,自从老太太住进他们家之后,他们一家人再也没有整整齐齐出过门。老太太大小便不能自理,只能守在家里不出去,这可苦了林晓玲。
平时有李妈的照顾还好,过年过节总要给人放假回家休息,这个时候只能她顶上。从开始的现在,林晓玲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他们一家已经几年没有回老家过年。每年都是暑假带着小七回去短暂住几天,看看父母看看亲朋好友。
小七小小一个人也有自己的烦恼,做为一个学霸,青少宫的教练一直希望他进行专业训练,最好能进入体校学习。进入体校后文化课时间大大减少,泡在游泳池里的时间是成倍增加。林晓玲不反对他进行专业训练,但是却反对他去体校,还要求他文化课一定要跟上。小七自己也没主意,他是打定主意听父母的安排,可是教练天天在他耳边说,他也很烦恼。
小小少年的烦恼没人知道,林晓玲和赵红军此刻正守在医院,老太太摔了一跤,大腿骨折进了医院。打电话回老家,赵国富和赵民强都没有到省城看望老太太的意思。这几年,老太太搬到省城之后,赵国富他们也就一年到头来探望一两次,绝口不提把老太太接回家照顾的事。
赵国富接到电话,不管心时怎么想,还是第一时间和赵民强出现在医院里。老太太还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赵国富他们俩来了之后也能帮上忙,不用赵红军整天陪在医院。
不过还没等赵红军轻松点,医生又告诉他一个不好的消息。老太太年纪大了,骨质疏松不容易恢复,可能好之后也得坐在轮椅上度日。
赵红军看到老太太难受的样子也不好受,听到不能随便动更面沉如水。赵国富和赵民强在医院轮流呆了一个星期就大呼受不了,想要撒手不管,可又拉不下脸。虽然有李妈在医院里照顾,可很多事总要家属出面,赵红军要上班,他们不去守着总不能让赵红军天天请假呆在医院。
等把老太太接回家之后,赵国富和赵民强第一件事就是和赵红军提出告辞。不过赵民强相对之下有点良心,老太太现在不能动,他提出来愿意把老太太接回老家养伤。
赵红军一开始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老太太现在腿脚不便,想乱跑也不行,回老家去住也不是不可以。赵国富对赵民强没和他商量,就提出想接老太太回家很不满意,但是这几年本来就是他们占了便宜,他也没脸再多说什么。
“红军,你就让妈跟我们回去吧!这几年一直都是你管,也该轮到我们照顾妈。”赵民强劝的真心实意。
赵红军怕他们照顾不好,把丑话说在前面:“大哥、二哥,你们把妈带回去养伤可以,但是你们得照顾好。”
赵国富拍着胸脯保证:“你放心!”
赵红军还是有些不放心,可他也不好拦着哥哥们孝顺老人。最后他决定让老太太回去养伤,但是李妈也跟着一起去,反正家里房子大,房间多。
“大哥,你们回去可以,把李妈一起带回去,工资我来付。这样大嫂和二嫂照顾起来也轻松一点,能有个帮手。”赵红军也是想通,有李妈在,有什么事还有人给他通风报信。
这件事就这样解决,要说最高兴的是谁,非林晓玲莫属。老太太搬走之后,她可以说是无事一身轻,整个人心情都不同,看什么都是美好的。
林晓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她要搬回市区住,无论是上学还是上班,这里都不方便。一家三口搬回去之后,林晓玲开始计划去泡温泉,赶在天气变热之前,去享受短暂的假期。
省城附近就有温泉,开车也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这么多年林晓玲却一直没去过。周末一家三口开车出发,这里现在还没有远全开发出来,很多农家小院自己围个池子就敢对外营业,收费也便宜。
林晓玲找了一家相对正规的温泉酒店,订好房间准备在附近先逛逛。林晓玲带着小七爬山,赵红军在前面开路。
小七体力不足,爬着爬着就不想爬,还想耍赖想哭,林晓玲还没开口,赵红军回头就是一顿训斥。
“赵嘉昊,你是不是男孩子,你都多大,还整天抱着妈妈撒娇,有什么事好好说。动不动就哭,你是还没断奶。”
赵红军说的很大声,小七一时之间都被吓住,停止哭泣。林晓玲虽然心有不忍,但是也克制住想要上前安慰他的想法。在赵红军出面教育小七的时候,不管对不对,林晓玲都不会说,当着孩子面家长要统一意见,有不同想法也要私下提。
赵红军见小七不哭,才拎着他往山上爬,这么一个小山包都爬不上去,有什么用。
小七不敢出声也不敢再哭,只能委屈的跟着赵红军身边,时不时还回头看一眼林晓玲,指望她救他。
赵红军只当没看见小七的小动作,等他冷静下来之后才开始和他讲道理:“小七,你们教练不是一直劝你转成专业运动员,你今天这个样子,你觉得你自己适合吗?”
小七不服气反问:“为什么不适合?”
“运动员要克服很多困难,甚至是伤病,流泪流汗甚至还要流血,你能保证一直坚持下去。”
“为什么还要流血还要坚持?”
“你站在比赛场上还能随便退出,你代表的就不是你自己,还有其他人的期盼,往小里说你们的希望在你身上,往大里说,你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当然要等你有机会走上世界舞台。”
小七从没想过那么远的事情,只是教练让他练,他就练习,甚至没有想过训练有多苦,对现阶段的他来说,训练是很有意思的活动,一群小朋友一起游泳,每天开开心心,很好玩。
赵红军见小七不说话,摸了摸他的头,牵着他的手往山顶上爬。
站在山顶的最高处,赵红军指着山脚下的房子,对小七说:“你看,站在山上看到风景是不一样的,站在山顶上看房子也变得渺小。你想做一个运动员也是这样,必须爬山顶峰才能看到美丽的风景,可是爬山的过程是痛苦的,你不是一直哭着想放弃?你今天爬山可以选择放弃,可是你真的决定要做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就不能半途而废,这个过程可比你爬山要痛苦百倍千倍。”
小七被赵红军描述的画面吓到,他现在反悔可以吗?他还没有答应教练。
之后小七一直魂不守舍,不知道脑子里想着什么,不进两眼还会发光,一会看林晓玲,一会又望着赵红军。
林晓玲不知道父子俩说了些什么,问小七,小七居然说这是男人间的约定,不能告诉她。问赵红军,他也不说,气得她当时就给父子俩脸色看。
泡温泉的时候,一家三口直接包了一个小池子,没有外人进出,一家人在一起泡。小七年纪小,不能多泡,林晓玲让他坐在上面玩了一会水,把脚泡在里面意思下。林晓玲也不敢多泡,每次泡个十分钟就要出来休息一会再继续泡,虽然泡里面很舒服,矿物质让人直接浮在水面。一家人还是赵红军身体最好,他泡的时间最长,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泡完温泉,一家人在附近吃的正宗农家菜,野生的鱼,散养的鸡,最后还打包买了一堆绿色无污染的水果才打道回府。
小七一路上都很少说话,回到家里也特别安静,林晓玲还担心他是不是生病,哪里不舒服。一番嘘寒问暖之后,林晓玲总算相信小七没有生病,身体也没有问题,他不说话只是在思考问题。
林晓玲站在小七房间门口,关灯前最后再交待一句:“好吧,你继续思考问题,但是别太晚,早睡早起才身体好。”
第二天一大早,小七找到赵红军,很严肃的对他说:“爸爸,我想好啦,我要上学要考大学,但是我也想继续游泳,怎么办?”
赵红军为难的摇头,怎么办?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国内还没有这样例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如果没有选择走专业路,只能退出。林晓玲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要想实现却太难,这是挑战制度,小七只是个好苗子,最多适合从事这项运动,又不是什么百年不遇的天才,值得为他破例。
“如果不行,那就不练游泳,一身伤病有什么好。”林晓玲不反对的前提是小七能继续呆在学校里和正常孩子一样接受教育。
小七努力的睁大眼睛向林晓玲救助:“妈妈,我想继续游泳。”
“那你不上大学?”
“上。”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又想上大学又想游泳,你的精力够吗?”
“妈妈,我会努力,不看电视不玩游戏,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和游泳上面。”小七像童子军一样伸手向林晓玲保证。
“妈妈,你帮我想想办法嘛。”
“让你爸爸去找教练谈一谈,妈妈也没有好办法。”林晓玲用实际行动告诉小七,父母也不是万能的,不是什么事都能办成。
林晓玲一句话,赵红军就要跑断腿。他去找教练,可对方表示这种没有先例的事,得找领导才有用。赵红军又跑去体校找领导,看在赵红军的身份上,校长对他实话实说。小七即使现在能破例,可是接下来还是要面临同样的选择,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根本不可能出头,这不是国外。林晓玲想的那一套实行不了,哪怕家里有钱能自己支持孩子学,可是不进体校入选专业队伍,参赛名额都拿不到,成绩再好也没用。
赵红军带回来的消息让林晓玲知道她是想当然,个体在面对体制的时候,只能妥协。
小七想去学,林晓玲再舍不得也得尊重他的想法。
小七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从学校转学去了体校,那里只用上半天文化课,剩下的时间都用在训练上。林晓玲虽然同意小七走这条路,但是对他的学习也没有放松。
小七离家近,年纪也学小,特意申请了不用住校,林晓玲每天把小七接回家,亲自监督他的文化课。小学阶段林晓玲教着都没问题,上初中后某些科目林晓玲可能就无法盛任,她已经在开始物色家教老师。
小七从此之后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白天上课训练累了一天,晚上还要补课,特别是英语。林晓玲从现在开始就准备着小七有用到的一天,她相信小七能出成绩,去国外参加比赛。
赵红军都不知道林晓玲对小七是哪来的信心,不过小七多学点总不是坏事,他也没反对。其实林晓玲私心里,是希望小七能放弃,如果他坚持不了,这么苦这么累,趁早放弃也是好事。
小七还不知道林晓玲是抱着这种想法,他只是不想认输,这是他和赵红军之间关于男子汉的约定。开弓没有回头箭,小七训练的哭都是躲在被子里哭,他不想让父母看笑话。
赵红军和林晓玲真的不知道他哭?当然知道,林晓玲看着被子上的痕迹就知道小家伙每天都躲起哭。为了小七的面子,他们还要装作不知道。林晓玲也更担心身体受不了,她是真的舍不得孩子,也不想小七受什么伤。
每次看着小七哭过之后熟睡的小脸,她都想告诉小七不要再练,但是赵红军会拦着她。他认为这对小七有好处,男孩子就该经受住这种考验,小七以后不管做什么,都要承受住各种痛苦。这是成长必经之路,林晓玲却认为身体受伤是很严重的事,有个万一就后悔一辈子,夫妻俩产生严重分岐。
夫妻俩各持己见,就在相争不下之时,一件事打破他们的僵持,让他们没空再吵架。
第二百零七章
赵红军接到老家电话,老太太意外去世,赵国富等着他回家给老太太办身后世。
接到这个消息,林晓玲都很诧异,就更不用说赵红军是什么心情,前一天还打电话说老太太很好,能吃能喝,胃口还不错。挂完电话,赵红军脑子停顿几分钟,被林晓玲推一把才反应过来。
赵红军清醒后,带着林晓玲和小七准备往老家赶。他想开车,林晓玲不同意,现在这情怎么敢让他开车。林晓玲抢过方向盘自己开车,把他和小七赶到后排。
林晓玲也没有开过夜路,但现在也顾不上,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家才是最重要的事。
车子才开进村口就能听到远远传来的哀乐和敲打声。赵红军刚平静的心又起波澜。如果不是林晓玲开车,换成他开能一脚把油门踩到底,这一路上没少催她开快点。
林晓玲把车子停在公婆老宅前,还不等车停稳,赵红军一把打开车门冲出去。林晓玲带着小七跟着下车,昏暗的灯光下,能清楚的看到蔡德美跪在灵堂前。
赵红军跪下“扑扑扑”磕了几个响头,被闻迅赶来的赵国富拉起来才站起来。借着一百瓦的大灯泡,林晓玲能清楚看到赵红军双眼通红,眼角有泪滴流下。
林晓玲带着小七也跪下磕头,站起来后把高芳递过来的孝衣穿上,赵红军和小七也换好。
赵红军还有很多事处理,他和赵国富站到一边商量大事。林晓玲拉着李妈打听具体情况。当林晓玲听完李妈的话,也不得不感叹老太太这算不算自做自受。
赵桂芝跑来探望老太太,也不知道老太太是认出她,还是心里一直掂记闺女,总之母女俩单独在一起,没人陪着。赵桂芝呆了一会就想走,她和一个糊涂的老太太能有什么可说。她走不要仅,李妈还没走进门,蔡德美也还在院子里,结果老太太看到赵桂芝已经走到门外,她还想追赶。老太太滑着轮椅就往外面冲,谁知道轮椅冲动门槛上,老太太一着急居然用手扶着轮椅站起来。老太太的病还没好,一个不稳就这样摔倒,李妈和蔡德美跑过来想扶都来不急。
她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老太太倒下,然后叫人把老太太送到医院。进了医院不到两个小时,老太太就去世,医生什么都没说,也没说怎么死的。反正人已经不在,赵国富只想赶紧把人拉回家,其他的什么都没问。
赵红军从赵国富那里打听完消息,和林晓玲这边的信息交换,赵红军也很多无奈。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为长者讳,为逝者讳,为尊者讳,这些糟心事最好再也不提。
乡下风俗规定孝子贤孙在出殡前都不能睡觉,但是小七年纪小,也没人会计较太多,林晓玲第一时间安排小七去睡觉。
赵嘉红三姐弟比赵红军回来的并没有晚多少,他们三个凑在一起打车回来。同是孙子辈,他们三个就没有小七的待遇,得一直守在灵堂前。
三天的时间过去,林晓玲感觉自己瘦了一大圈,吃不好睡不好,小七的精神状态都不好。把老太太顺利安葬之后,林晓玲站着觉得自己都能睡着,可老家风俗还规定得天黑才能睡。
老太太走了是一了百子,可还留下很多事要处理。林晓玲第一天就把李妈送走,把工资结清之后又包了个大红包,算是感谢她这么多年的照顾。赵家人都知道李妈是拿林晓玲的工资,她让人走,谁也没有出声。
老太太这几年可是归他们照顾,出钱又出力,其他人也没有底气提出什么不同意见。现在人走了,三兄弟聚在一起算这次丧葬费,赵红军到的晚,一切都是赵国富经手,他打算只带着耳朵听。
林晓玲也想看看还要闹什么,他们家这么多年出钱也没说过二话,最后这笔钱难道还有人要闹。
赵国富把账算完,收的礼钱不够开支,还差一部分,这钱总归要有人出。说这话的时候,他是望着赵民强,希望他开口。
赵民强不负所望主动开口:“大哥,这钱你们俩家出了,妈生病的医药费一直是红军出钱,人也是跟着他们住,我们已经占大便宜。”
赵民强说出来的话可不是赵国富想要的答案,他原指望三家平摊,能少出一点是一点。家里这几年不缺钱,但是还是没老三有钱,他多出一点也没有关系。
“老二说的对,我也是这么想的。红军,这账你就不要管啦!”赵国富一脸赞同的表情。
赵红军没吱声,他本来就没想管,当然老爷子就有留话,老太太的身后事不归他管,归赵国富和赵民强负责。
“大哥,这些小事你做决定吧!”
“行。”
“妈留下的房子该归我们吧?还有妈留下的那些衣物怎么处理?有很多还崭新,一次都没上过身。”张金凤没有留下什么现金财物,但是衣物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多少总有一些。
“大哥,房子和衣物这些你看着处理吧!当年老爷子就说过这房子给你们。”赵红军明白蔡德美的意思,老爷子是说过这话,可这些年老太太却由他照顾,跟着他一起生活。赵国富想拿要这房子,理不直气不壮,当年老爷子的话可是有前提条件,要他给老太太养老。
“那就好。”蔡德美得到满意的答复,心里高兴的都快要控制不住露出笑容。好在她还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用力咬住牙根,控制面部表情,不让自己笑出来。
赵民强也没有什么意见,这笔钱也不多,他出就他出,比起赵红军,他出的那点钱才多少,他有这么个兄弟已经点大便宜。
赵红军手里有钱,愿意承担大头,赵民强也是那种占兄弟便宜的人,剩下一个赵国富,虽然有自己的小心思,可还知道要脸。三兄弟几句话就把事情谈完,没有争吵,更没有兄弟反目,和和气气把老一辈的事解决完。父母不在,以后他们三兄弟再亲,就真的不能说是一家人,而是变成三家人,关系再好没有父母在中间牵扯,各家都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赵国富也知道以后再想赵红军帮多少忙是不可能,父母都不在,赵红军也有自己的家庭,又不在一个城市,以后说不定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
赵红军可没时间伤感,在短暂休息之后,一家三口返回省城。
因为老太太去世的刺激,夫妻俩这次回来,都有不同感叹。最明显的变化反应在小七的事情上,俩人都决定各退一步。
夫妻俩一番交流之后,决定还是听从小七内心的意见,虽然小七现在还只是个孩子。
小七从没想过未来那么遥远的事,但是林晓玲问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凭着本能回答。“妈妈,我想继续游泳。”
得,就冲小七这句话,林晓玲也得妥协,这就是父母。
虽然小七决定走专业路,文化课不再重要,但是林晓玲却一点没有放松对他学业的管理。除了样自上阵之外,林晓玲还另外请了几个私教,教小七理科。
初中的课程虽然简单,林晓玲也会,但是让她教小七,她却自认教不好。相对理科来说,文科简单多了,林晓玲只要大量培养小七的阅读量,再讲解一些课文和经典的意义,文学素养也就不会太差。
小七成了体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他小队员练完就是玩,小七却在看书做题,即使热身时间也放着英语磁带练听力。小七在一众小伙伴中是如此与众不同,让他变得不合群。
小伙伴都不想和他玩,小七困惑的向林晓玲求助。
“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和我玩?”
“因为大家都在玩游戏,你却在看书学习,久而久之,大家自然就不愿意找你玩。”
“小七,你想要朋友,就要加入他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打游戏一起玩。可是你每天训练之余,文化课时间本来就不够,你还不利用休息时间补课,你怎么参加高考。是你自己说的,你要上最好的大学。”林晓玲只能激励小七,如果小七真的放弃,她也不会责怪孩子,只是失望会难免。
“妈妈,我会努力学习。”小七懂事的表示不玩游戏不偷懒。
林晓玲为了小七,开始选择一些心理专业的书学习,甚至运动医学之类的基础收也找到不少。她还特意跑去找相关队医学按摩,只为小七每天训练之后能恢复的更好。
家里不缺钱,林晓玲既然答应小七去练游泳,自然要努力提供最好的条件来支持他。
小七的努处专注,让教练也很高兴,因为小七的成绩提升的很快。一年之后,小学毕业的之际,小七的成绩已经是同龄孩子里最好的成绩。
这个成绩让小七从体校转到省队,赵红军和林晓玲知道后特意庆祝一番。林晓玲也开始换个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